奶周期来袭!生鲜乳价格触底反弹 机构表示预计将持续至明年!
数据显示,11月11日当周国内生鲜乳价格为4.02元/公斤,较5月最低点已上涨14%,较去年同期上涨5%,目前已经突破19年的高点并持续向上。
供需失衡是涨价主要原因
安信国际研报指出,此轮奶周期大约起始于19年6月,在20年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短期价格下跌,自5月开始恢复上涨,从3.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目前的4.0元/公斤。
而本轮奶价上涨,安信国际表示,主要是由于供给处于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内增加。过去几年国内奶牛存量逐年下滑,国内液体乳产量自2016年到达顶峰后有所回落,同时,从2019年开始,国内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触底反弹,较18年增长4%。2020年新冠疫情激发了民众对于喝牛奶增强抵抗力的认知,进一步增加了消费需求。
短期增产不切实际,进口奶或有补充
安信国际表示,解决乳制品需求的方式有两个:1)增加国内生鲜乳产量,2)增加乳制品进口数量。
而奶牛的扩产周期约为两年(从牛犊到泌乳牛),国内奶牛数量在近几年持续下降,即使从奶周期开始的19年扩产,至少需要等到2021年才能看到产量的扩张。但进口奶粉和液态奶数量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一部分乳企会将进口奶粉冲兑制成液态奶,按照1:8的冲兑比例计算的成本在2.8元/公斤,低于国内生鲜乳价格,因此若加大进口则会对于国内奶价有抑制作用。
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奶类(原料奶)产量为3297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乳制品产量为2719万吨,液态奶产量为2537万吨。而2019年进口乳制品总量为297万吨,同比增长12.8%,而若将干乳制品按照1:8的冲兑比例换算成液态奶数量,2019年国内等同液态奶产量约为3991万吨,进口等同液态奶数量为1731万吨,进口占43.4%。可见进口乳制品对国内乳业影响逐步增大,已经成为国内乳制品消费重要供应来源。
上游已处景气周期,预计将持续至明年
安信国际表示,回顾过去十年,上一波奶周期的最高峰出现在2013年底,达到4.25元/公斤,较13年初上涨24%,主要是由于需求增长叠加国内出现口蹄疫,导致奶荒。之后2014年产能快速扩张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奶价持续高位的时间大约为两年,与奶牛扩产周期基本一致。
整体来看,国内奶价上行的趋势将会持续至少至年底,甚至至明年年中,但波动的幅度不如2013年奶周期,主要在于1)进口奶价较低,可以成为较强的产能补充,但奶粉冲兑的液态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新鲜牛奶的需求,因此还存在一定需求缺口。2)下游乳企的集中度比上游高很多,伊利和蒙牛在液态奶的产量占比超过40%,龙头的议价权对于奶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关个股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指数触底反弹 快手、游戏概念走强
- 散户打爆机构!两周暴涨10倍!美股逼空大战仍在上演
- “以大为美”股票高位了?基金经理偏爱的小市值股票名单来了
- 这些百亿级基金经理新进重仓股 都有这个特征……
- “郑爽事件”波及银行?银行的文化金融“蹊径”怎么走
- 超火爆的新募基金会建仓哪些票?
- A股快手概念股大涨 有的公司“根红苗正” 有的纯蹭热度
- 90份年报业绩快报发布 70家公司净利和营收双增长 社保连续五个季度持有9只绩优股
- 稳稳赚!14天期年化3.8%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金发科技等30股股价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