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资金再次刷新单日净买入记录!港股定价权成爆抢对象
香港恒生指数今日午后高位震荡,涨幅较早盘有所收窄,收涨2.70%,报29642.28点。今日盘中继续创下近期新高,成交量相比上一交易日大幅增加,达到3016亿港元。南下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263.35亿港元,再次刷新港股通开通以来单日净买入记录。截至1月19日,南下资金已连续20个交易日净买入,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额超百亿港元,且连续第二日净买入额超200亿。
根据统计,截至上周末,南下资金增持股数最多的是中国电信,增持19.46亿股;其次是中国海洋石油、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分别被南下资金加仓17.7亿股、10.75亿股、7.86亿股和4.51亿股。这几只个股此前因被特朗普拉黑导致大跌,给了国内机构加仓的机会。
2021新年以来,南下资金爆发式流入港股。至今,港股通净流入规模已接近1600亿港元,带动港股市场持续上行。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正对港股市场产生什么影响?未来又将为港股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国盛证券研究报告做出了详细解读:
一、南下资金已是港股最重要增量和压舱石
2020年,港股市场遭遇外资巨幅流出。2020年,新冠疫情、美国总统大选、英国脱欧协议等不确定性持续扰动,全球风险偏好显著回落。其中,新兴市场受创更重,2月以来海外资金持续流出,港股市场也不例外。我们假设托管在外资银行和投行的港股股票为外资持股。2020年全年外资净流出港股规模近1.9万亿港元。而即便剔除2020年1月20日、2月10日国内疫情全面爆发阶段花旗、渣打等账下托管的港股规模巨幅缩减,以及11月5日花旗账下托管的阿里巴巴股票大幅增加的影响,2020年全年外资流出规模仍接近6000亿港元。
但即便在全球风险偏好收缩、港股表现落后等一片黯淡之中,南下资金仍大幅流入,成为港股市场最重要的支撑力量。近年来港股通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尤其是2020年,仅是港股通渠道累计净流入规模便接近7000亿港元,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外资流出的影响。
国内南下资金已在事实上成为港股市场最重要的资金增量和决定市场表现的压舱石。
二、南下规模已超北上,加速抢夺港股定价权
随着近年来国内资金持续南下流入港股,已成为港股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规模上,截至2020年末,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达1.73万亿港元,持有港股市值近2.1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4.4%的比重。
(2)交易层面,市场资金对于市场的影响,根植于资金的交易行为。而根据我们的测算,2020年港股通参与的交易已占到港股市场总成交额18%左右。考虑到交易的双向性,即占港股总成交额的9%。同时,假设2020年港股通以外的内资成交占比维持6%不变,则2020年来自中国内地的资金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金额的比重已提升至15%左右,占港股外地资金比重的1/3以上。
当前,港股通南下资金规模已超陆股通北上资金,且流入稳定性更强。未来,南下资金将重复过去数年北上资金影响A股的历程,抢夺港股定价权。
而港股市场也将同步经历估值体系向A股靠拢、估值系统性提升的过程。
三、2021年内资加速南下,引领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
早在2020年4月,我们连续发布南下资金系列报告,率先提示南下已成为港股市场主要矛盾。伴随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抢夺港股定价权,港股已面临历史大变局。2020年12月29日港股年度策略报告《“明明白白”的牛市》又再次强调,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共振复苏、风险偏好提升、南下和海外资金共同流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港股市场将迎来一轮“明明白白”的牛市。
近期,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引领港股进入“明明白白”的牛市。年初以来,南下资金爆发式流入港股。至今11个交易日内港股通已累计净流入近1600亿港元。伴随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港股也持续领涨全球,“明明白白”的牛市已经开启。
后续,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海外资金也将回流港股,并与南下资金共振,港股市场流动性将极度充裕,驱动港股市场持续向上。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指数单边下行 创业板指大跌近5%
- 最高法:严惩操纵内幕交易等犯罪 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
- A股夜报:猝不及防!创业板跌进熊市 光伏板块全军覆没
- 56只双增长股近五成被机构推荐 社保基金现身12家公司
- 巴斯夫工厂再遇“不可抗力” 丙烯酸价格大涨 国内龙头有望受益
- 机构展望2021发展前景 创新成高频词
- 南网能源因光伏+节能获游资关注 云内动力上升空间已经打开
- 张坤、刘格菘等医药重仓股持续大跌 北上资金“越跌越买” 这三只买超20亿
- 稳稳赚!14天期年化3.8%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首批一季报预告全部预喜 部分公司获睿远、淡水泉、星石等明星公私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