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202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1-04-28 22:03: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聚光科技300203)202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2020年,公司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及2020年经营目标,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认真贯彻实施既定的战略目标及经营计划,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带来的风险,以及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大量涌现竞争环境愈发激烈的外部变化,及时调整公司经营计划及目标。公司持续强化提高合同质量和营业收入质量、继续强化应收账款回款管理、尝试销售网格化营销和供应商管理工作,大力优化产品成本控制,适度调整分配体系,努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防范资金风险,化解各项历史遗留风险,实行保生存和防范重大风险的策略;公司顺应各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现实状况,再停止签订PPP等建设投资类项目新合同的基础上,根据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差异化控制此类项目的推进;要求各事业部、子公司发挥产品丰富和专业服务的优势,重点投入有重大发展机遇的产品、行业应用,持续做强做大高端分析仪器业务;鼓励各事业部、子公司加强业务协同。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取得增长,公司整体毛利率略有回升,由于加大研发、市场销售投入,两项费用率上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持续改善,但公司自由现金流净流量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1.业务领域与技术概述

  科技的发展,始于人对世界的感知,服务于人与世界的和谐。聚光科技始终致力于用科技的手段,探寻物质的本质,追随物质的来源,感知工业、环境、食品安全、生命健康等方方面面,从而服务于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公司所处的分析仪器领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先进工业的急先锋,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该领域具有多技术平台对多应用领域的“多对多”业务特点。一方面,某一细分领域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技术平台和产品越多,服务于客户的能力越强。例如,在半导体领域,涉及到的仪器多达130余种。另一方面,同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细分领域,细分领域应用越多,技术研发的收益越大。例如质谱技术可以用在生态环保、钢铁有色、应急安全、食品药品、生命科学、新能源、半导体等各个行业。因此,全球领先的分析仪器公司都在致力于技术平台的积累和细分领域的拓展,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聚光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可控、自主研发”的发展路线,以高端分析仪器及相关耗材为核心,结合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配合智能装备和服务,为环保、实验室、钢铁、石化、应急安全、食品、医药、生命科学、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提供创新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公司研发累计投入高达20亿元,已在光谱、色谱、质谱、湿化学、生物等方面开发出70余项技术平台,并深度结合客户需求,针对细分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成功应用于工业、环保、水利水务、实验室、临床医药等30余个细分领域。2020年,公司重点加强了半导体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布局,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在“多对多”的业务模式下,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与调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与支撑体系:技术端专注技术平台发展的同时,为每一个细分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努力开拓更多的细分市场应用;市场端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每项技术的市场潜力,并努力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技术端与市场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同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带来价值,是公司始终坚持的价值原则。在生态环境、钢铁、石油化工等相对成熟的细分领域,公司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的优势,从客户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这些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具体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公司更深入地理解客户需求,促进公司高端分析仪器核心业务的发展。

  2.主要业务领域

  2.1环境应用科学

  2.1.1环境监测分析仪器

  随着国家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污染天数逐年下降,但与此同时,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大气污染问题已从传统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以PM2.5和臭氧为特征的复合污染;2)粗放式的管控模式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准确监测分析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及成因,实现精准化管理,是实现环境空气进一步改善的重要前提。大气监测已由从常规因子监测向颗粒物组

  分监测及来源解析、光化学污染前体物及过程因子监测精细化管控以及VOC溯源成因分析等方面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大气监测需求的变化,公司基于质谱、色谱和湿化学等多个技术平台,推出了大气光化学污染监测、大气颗粒物在线源解析、大气污染物走航监测、化工园区VOCs多路轮巡监测等一系列高端分析仪器及系统,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公司依托于丰富的技术平台优势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推出了大气环境应用科学系列创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该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

  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年,水环境监测也呈现出新的形势: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加监测点位,实现网格化的监测,从而可以支撑流域的水质评价、预警及污染溯源,另一方面需要准确监测更多的因子,特别是区域特征污染因子,常规的监测手段的检出限、准确度往往满足不了要求。

  公司针对网格化的监测需求,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小型化水质监测分析仪器,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成本更低;针对一些特殊的监测因子,公司利用自身丰富的质谱平台优势,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到水环境在线监测上,达到了实验室级的分析精度,将水质在线监测推到了更高的水平。

  在污染源控制方面,各行业的环保政策持续发布,排放标准越来越高,公司紧跟环保政策导向,利用技术平台优势,重点在超低排放、垃圾焚烧、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方向持续研究、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监测技术平台。

  2.1.2工业园区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结合工业园区绩效考核评价目标,针对目前园区普遍存在的风险隐患突出、环境污染复杂、公众投诉等痛点,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GIS、AR、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监测、管理、治理”的闭环管治体系。方案基于公司光谱、色谱、质谱、化学等全面的监测技术平台与丰富的监测产品体系,提供前端全面感知、实时采集设备,全面准确掌握园区企业污染底数与园区环境污染特征;基于大数据融合挖掘与深度应用分析服务,实现多级风险预警、快速污染溯源、减排措施指导、科学靶向治理;基于阶段性治理成效评估优化评价指标,驱动园区新目标的制定与任务分解,实现园区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环境长效考核达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园区大气污染管控预警溯源解决方案

  围绕园区企业大气异味与有毒有害气体风险问题,公司建立了园区大气“点、面、区”立体监测网。方案应用中小尺度气象模型、在线质谱走航监测技术,配合“人防”咨询诊断服务,实现工业源的全方位环境摸底、污染管控、异味溯源、风险预警、清洁生产、总量减排。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风险防控,避免应急突发事故;对特征污染物排放实现精准治理,降低公众异味投诉,实现“气不出园,气不扰民”。

  (二)园区“源、网、厂、河”水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公司从工业园区污水管理需求出发,以“源、网、厂、河”四级管理思路为导向,全力打造工业园区水环境新型管理模式。基于智能化控制、水质污染指纹模型等技术,融合水质在线监测+移动监测技术,为政府与企业提供污水排放“诊断、决策、治理、评估”的环保闭环服务。实现污水源头污染排放异常预警、污水处理厂三级防控、水管网污染反向溯源、污染风险防控、水质断面达标保障等管理目标,协同推进企业、污水处理厂、环保局三方污水共治,全面提高园区水污染防控能力,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此外,公司在工业园区解决方案立足智慧环保监测与数据深度分析,深度扩展园区与企业工业污染咨询服务和污染治理方案策略,构建环保管家全产业服务体系;横向扩展园区管理生产安全、消防、应急、能源与招商等业务应用,促进智慧园区管理模式的开展,为传统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与企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2.1.3生态环境信息化

  6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指出,围绕提升环境监测公信力,深化质量管理与信息公开,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聚光科技在全面、有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基础上,融合“云大物智遥”新技术,形成以“小前台-大中台-稳定后台”为架构的生态环境一体化大平台。平台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以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根本落脚点,形成围绕生态环境“测管治”一体化战略的技术支撑,助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推动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战术转变,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转变,从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

  平台横向打通部门数据共享渠道,解决部门“信息孤岛”,纵向畅通“国家--省--市--区/县”数据共享渠道,实现上下贯通、联动交换。同时,还集合“源+多环境要素”、“固定+走航+遥感”联动分析,助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通过业务小前台的快速组合或定制开发,可定制化应用于污染企业、工业园区、城市监管等多类客户,为相关环境管理人员提供污染源信息管理、环保工作业务管理、监察执法任务管理、污染防控辅助决策等功能。

  大气环境方面,公司城市级大气环境“测管治”一体化平台围绕“目标管理、因地制策、实时感知、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业务主线,以数据和业务为支撑,调用监测、监管和监督能力形成测管联动、横纵向分级管理机制。实现市、县、乡多级纵向互联,各级职能部门处置横向互通,形成测管治合力,保障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水环境方面,公司“查测溯控”一体化监管平台以“面向流域统筹的水环境综合管理模式”为理念,强化水质目标管理,推行以流域控制单元为载体的精细化管理。创建从源到环境的多维关联分析模型,全面摸清污染源排放现状和水环境质量状况,诊断和识别污染特征及成因,优化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管控能力,实现数据业务化,分析多元化,管控精细化,决策科学化,全面助力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达成。

  工业园区方面,公司智慧园区综合监管平台以“摸清底数、预警溯源、测管联动、动态防控、智慧决策”为总体建设目标,基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GIS技术、通信融合技术构建环保、安监、消防、能源和应急共享协同的园区管治体系,实现园区“监测、管理、治理、评价”的闭环管治,推动实现园区绿色可持续转型发展。

  此外,聚光科技不断深化技术融合与创新,整合AI、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强化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的智能化、全域化应用,陆续推出针对企业管理、运维监管、大尺度生态管理的特色方案,用科技赋能生态环保。

  2.1.4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公司依托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等监测网,通过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结合多种模型算法,构建了资源环境大脑,指导展开监测防控、水环境治理和滨水绿色产业服务的业务体系,实现从前端至后端的全过程服务,满足客户改善生态环境的最终需求。公司治理业务涉及工业污水、市政污水、农村污水、黑臭河道、湖泊、无组织颗粒物/VOC等业务,同时积极推进工程产品化道路,开发了一系列环境治理产品,如高压反渗透膜、分布式污水处理等设备。公司通过开展这些少量的环境治理工程,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培养了一支能与客户沟通如何实现环境改善的解决方案团队,在公司开发环境监测设备、给用户提供售前方案时能站在用户环境改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更好地帮助用户闭环解决环境质量问题。

  公司在开展环境治理工程业务时,始终把握:1)公司主业是分析仪器及相关信息化、耗材、服务,公司一直控制该工程类业务的规模,2)开展环境治理工程是为了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更好地站在用户环境质量改善的角度为用户提供监测及服务解决方案。

  2.1.5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控平台

  积极相应国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排放中和”发展战略,基于碳排放核算、碳减排潜力分析、碳中和与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协同预测技术,综合管控城市温室气体、常规污染物、区域特征污染物,集成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控平台。基于综合管控平台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空气质量预测能力,收集城市/园区能源平衡表或能源消费数据,分析区域能源活动水平,结合规划能源使用强度等约束指标,为用户输度碳排放清单,科学预测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规划碳达城市/园区峰碳中和路径,按照指南要求编制城市/园区碳达峰行动方案,为区域“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发展”期间温室气体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针对城市、园区、重点企业的不同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种类的管控平台,或按照用户要求提供温室气体核算、碳达峰预测、空气质量协同预测等不同模块组合,实现定制化的碳管控需求,综合管控平台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区域内碳排放企业的动态管理、区域碳排放总量核算、碳排放驱动因素识别、筛选碳排放重点部门/行业/区块,实现区域碳排放精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管理;按照上级考核压力,设置不同发展情景,科学预测碳达峰时间,结合成本效益分析,规划碳达峰路径;兼顾碳排放与吸收,协同考虑城市质量达标要求,规划碳中和路径。

  此外,面向钢铁、焦化、玻璃等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控平台可以与现有平台进行整合,帮助企业低碳和超低排放协同改造。

  2.2工业与应用科学

  2.2.1工业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产品作为聚光科技的先驱业务板块,深耕工业过程检测领域二十余载,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聚光科技的过程分析产品已从单一的激光产品发展到以光谱、色谱、质谱为技术平台的综合性产品群,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过程分析解决方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过程分析产品从传统的分析检测终端演变为工业互联中最主要的智能感知终端,借助云业务发展契机,将过程分析产品及业务管理从本地化、局域化转变为云端化、移动化,实现在线管理、报警云管理,实现服务的快速响应、快速处置,提升公司综合运营服务能力。

  工业云脑平台

  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提升分析仪器的运行质量,公司开发了工业云脑平台,给在线分析仪表赋予了智慧。通过该平台的全球门户,用户可以远程查看分析仪器的运行状态,获得健康状况的预测,故障的诊断以及故障解决的方法指导。

  拓展技术平台:助力工业打造“中国智造”

  工业在线色谱产品以气相色谱技术平台为基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可靠工业在线色谱仪工程化及应用开发项目》的资助下开发完成,为石化、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的核心工艺控制装置提供可靠的在线气体含量分析,突破国外高端在线色谱分析仪对石化过程关键设备的长期卡脖子限制,契合国产化替代的长远政策导向。

  紫外荧光法总硫分析系统在环境空气总硫分析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工业过程在线总硫分析系统。工业过程气体中的总硫含量分析是硫含量减排过程中的重要反馈监测手段,该领域长期被美国热电等公司产品所垄断,拓展天然气行业总硫分析的广阔市场。

  在线天然气微量硫化氢紫外吸收光谱仪(简称紫外微量硫化氢)在紫外气体吸收光谱技术平台和差分光学吸收光谱算法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可以全面适用于最新国家标准《GB17820-2018天然气》中微量硫化氢的测量需求,最小测量量程达到0-10ppm。

  随着节能减排和低碳社会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更为清洁和高效的天然气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东部、南部沿海的发达地区。随着国家管道公司的成立,天然气气质的检测需求将大大提升,本产品也将开拓广阔的细分市场。

  工业在线红外分析仪是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平台,开发出正压防爆和隔爆两种形式的系列化工业在线红外气体分析仪。该产品可以测量微量的CO气体,最小量程达到0-50ppm,精度高,漂移小,是钢铁和煤化工等流程工业中所需要的核心仪表。在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简称LIBS)在LIBS技术平台和分光光谱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可用于冶金球团烧结矿成分分析、在线铁水成分分析、在线煤炭灰分检测。LIBS实现元素成分的在线自动测量,不仅减轻离线检测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冶金、有色工业的精细控制水平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为钢铁冶炼等流程工业的工业4.0升级赋能。

  2.2.2智能工厂

  人工智能是智慧感知与物联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公司2019-2020年投入研发资源,建立人工智能算法训练的大规模计算和数据平台,实现算法的训练、解析和存储能力。公司重点研究基于工业应用场景的核心算法,在多个算法领域具备行业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商用化,加速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落地。目前研发方向主要聚焦在无人行车、喷码识别、缺陷检测、物料分析等应用领域。3D和VR技术在数字化工厂、无人工厂业务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公司基于无人行车应用,建立了3D技术平台,涵盖感知、显示、控制、VR虚拟化以及3D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产品实现了3D工厂创建与仿真,可视化技术实现实时3D协作,并提供网络化互动的沉浸式体验,使得管理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控、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空间、每一台设备,以加强现代工厂管理服务,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从而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人性化、3D可视化的智慧工厂。在面向机器人与工业制造领域业务,开展3D激光扫描、双目视觉、TOF目标识别及测量、工作机器人自主调度等技术领域的研发,实现无人工厂的机器人智能控制等应用。

  公司结合自身行业优势,针对冶金行业工况恶劣、人工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过大等使用痛点,推出物料仓、原料仓、成品库等应用场景的无人行车及智能化库管系统。基于AI智能识别、3D虚拟化、数字孪生技术,同时可对接用户现场的MES/WMS系统,实现行车的智能化运行,VR化的远程操作,实现工厂内物流的无人化。

  基于钢铁冶金工厂标牌焊接、测温取样、喷码贴码等应用场景,公司将工业机器人与生产工艺流程结合起来,利用机械手开放的、灵活的结构,配合双目视觉、TOF目标识别及测量等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全面替代人工作业,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降低了现场作业风险。

  挖掘工业领域的机器视觉应用场景,开发物料智能识别、标识机器人、过程和产品缺陷检测系统。“智能喷码识别系统”基于神经网络作为特征提取手段,得益于强大的深度学习的能力,面临模糊、扭曲、畸变、复杂背景和光线不清等图像问题,均表现良好的鲁棒性。在钢铁厂热轧板坯、热轧钢卷、冷轧卷板等生产环节对钢体表面编码进行自动识别,从而推动企业建立产品的“数字名片”,提高劳动效率,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助力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围绕当前钢铁业科学、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瞄准被称为继铁矿石后“第二矿业”的废钢,积极研制“再生钢铁原料识别与判级系统”,通过智能视觉识别技术、模型算法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再生钢铁原料验收等级的自动判定和自动收料管理,杜绝人为作弊,实现减员增效,助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流程转型升级。

  2.2.3半导体工业精密检测

  半导体产业是国家意志,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过关卡,也是公司重点发展的细分市场。公司基于质谱、光谱、色谱等高精密检测分析技术和各种进样技术,将半导体全产业链的精密检测分析作为切入点,与半导体领域内各主流单位合作,结合高

  纯试剂、湿电子化学品、高纯晶圆和高洁净车间的检测需求,以高度定制化、系统自动化为方向开发半导体行业专用的分析检测装备,为半导体全产业链提供精密检测分析提供相关支撑。

  面向半导体高纯分析检测领域,聚光科技积极在晶圆杂质检测、湿电子化学品监测、洁净空间AMC微污染、便携/在线泄漏报警等领域进行了从核心仪器到专用系统的全面创新,推出了国产首台EXPEC7350三重四极杆ICP-MS,在线湿电子化学品监测与工厂自动化系统、洁净间在线阴阳离子/VOCs监测系统等产品,解决了半导体高纯分析检测领域核心仪器被国外企业独家垄断、卡脖子的问题。尤其是以EXPEC7350三重四极杆ICP-MS为代表的12寸晶元杂质成分检测专用质谱仪器,是解决高端计算、存储芯片全国产产线“卡脖子”问题的关键。

  EXPEC7350三重四极杆ICP-MS

  聚光科技已在2020年9月至12月期间,与IDM厂商、国产光刻机浸没式子系统厂商和知名厂务系统商达成合作。下一步,聚光科技将基于核心仪器优势,继续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特别是90nm以下先进工艺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提供必须的设备、材料与工艺高纯分析检测设备与方案,为中国芯的全面崛起提供硬核科技。

  2.3通用高端分析仪器

  2.3.1国产替代,立足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高端化

  在常规实验室领域,分析仪器检测精度高、市场需求大、覆盖行业广,随着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对科学检测、分析技术与仪器提出了迫切要求,但长期以来进口品牌一直垄断着实验室高端分析仪器,中国产业创新与先进制造崛起面临着缺少国产高端分析仪器的“卡脖子”难题。

  从2006年起,公司在国内就率先布局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研发,至今先后完成了30余项国家/地方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的研制和产业化项目,积累了质谱、光谱、色谱、样品前处理、理化分析等二十余项新型技术平台,成功研制并产业化了数十款技术先进、填补空白的实验室高端分析仪器,打破国外垄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国产替代。

  在2020年,EXPEC5250气相/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EXPEC7350三重四极杆ICP-MS、EXPEC790全自动超级微波消解等几款实验室高端分析仪器重磅推出并上市销售,快速切入细分行业市场,带动销售业绩增长。

  2.3.2前端赋能,实现实验室仪器现场化、自动化

  在常规实验室的分析检测过程中,存在着实验室远离分析检测第一现场、实验室分析检测效率低下、人为操作误差不可控、工作人员安全健康受损等诸多实际问题及用户需求亟需被满足,聚光科技一方面专注于“把实验室搬到现场”,实现现场快速分析、实时检测分析、移动检测分析;另一方面致力于推动“全自动实验室”,实现水质等样品分析检测一键自动化。

  公司基于成熟完善的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深度融合气体、液体、固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前端赋能、紧贴用户,创新研制了移动实检测、便携检测、在线检测、全自动实验室、工厂自动化等实验室分析检测产品组合,将实验室精密仪器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推动实现实验室分析仪器现场化、自动化。

  现场化分析——移动检测

  移动检测以方舱车、厢式货车、无人船、载人船等为载具,创新研制车载ICP-MS、车载GC-MS、走航GC-MS、傅里叶红外气体遥测、全自动分析仪、便携式分析仪等车载式/移动式实验室仪器,执行实验室级分析检测标准,全参数分析、准确定性定量、现场出具报告,平战结合,实现了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现场化分析。

  现场化分析——便携检测

  公司基于质谱、色谱、光谱等技术平台,创新研制了便携式专用型分析仪,解决现场检测的最后1km,可在最短时间内对未知物进行快速筛查分析,为现场快速分析检测、现场执法、应急监测等领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现场化分析——在线检测

  公司基于质谱、色谱、光谱等实验室分析检测技术,融合气体、液体等进样前处理技术,创新研制了大气/水质重金属、大气/水中VOCs、防爆型VOCs在线监测、傅里叶红外气体遥测仪等在线检测分析系统,实现了环境监测/先进工业等领域的多指标在线监测。

  自动化分析——全自动实验室

  公司基于固体、液体、滤膜等样品的前处理和IMN、TP、TN、COD、VOCs、重金属等因子的全自动分析仪,从制样-分样-称重-前处理-自动进样-分析-报表的全流程自动化,分析过程智能化、分析结果可溯源,实现了多参数全自动化和无人值守分析。

  公司推出的水质全自动实验室分析系统以工业4.0标准为指导原则,融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自动化、工业网络等核心技术,旨在实现水质监测领域的技术革新,促进水质检测流程的标准化,提供用户检测工作的过程体验。

  自动化分析——工厂自动化

  围绕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行业客户的应用需求和“工业4.0智能工厂”的理念,结合ICP-OES/ICP-MS等实验室分析检测技术,采用智能感知监测分析,根据“原位采样+自动远距离传输+中心服务器自动分析”模式,多元素能同时快速在线监测,实现从采样、稀释、远程传输、样品分析到数据上报全流程自动化。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先进工业领域,对生产过程工艺管控的需求不断被强化,对高端分析仪器的自动化、专用化的需求也日渐迫切。深度定制“工业4.0智能监测”的整体解决方案,为未来智能工厂的建立提供了智慧感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有色冶炼、精细化工、高纯试剂、半导体、电池等多个行业。

  2.3.3产业赋能,推动实验室仪器定制化、专用化

  科学技术通过服务于产业应用,才能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两化”融合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技术改造持续升级,各个行业的对于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定制化、专用化的高端需求不断涌现。从通用设备产品到深度定制产品,从掌握核心技术到实现弯道超车,聚光科技针对不同行业客户越来越高端、多样的分析检测需求,将实验室分析仪器专业化应用到相关产业升级和发展,不断开拓出行业专用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创新应用,赋能产业结构升级,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2.4积极布局生命科学/临床诊断/医药市场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现在,细胞、基因、蛋白、代谢分子等各种生命组织奥秘解释都依赖于高端分析仪器的发展。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类在临床诊断上已步入精准医疗的道路。质谱技术在支持生命科学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EXPEC5210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公司针对临床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疾病动态发展研究需求,推出了基于EXPEC5210型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方案,针对新生儿筛查、人体维生素水平、激素水平、氨基酸评价等临床诊断提供了全套仪器和试剂方案,配合研究者开展脂肪酸代谢与人类营养及代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癌症、高尿酸与痛风等)的关系研究;有望通过靶向/非靶向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技术,为大健康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高精度质谱检测服务,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概率,降低公共健康开支。

  公司将持续打造从国产临床质谱仪器、试剂到临床诊断于一体的集成化、自动化、标准化、流程化的临床质谱解决方案,让临床质谱技术真正成为普惠大众的精准医学成果,在300亿的代谢组学临床诊断市场打破国外质谱厂家的垄断。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①技术研发优势

  多年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创新,每年都保持了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多次获得科技部863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专项资助,积累了二十余项新型技术平台,研制成功数十款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分析仪器,打造了一支极具竞争力的研发团队。公司始终将高端分析仪器的开发与行业客户的需求融合,深度定制开发,开发出系列化的分析检测技术和进样前处理技术,适应便携检测、在线检测、移动检测、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等全新的分析检测应用场景和创新产品组合,持续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分析检测解决方案支撑。目前公司拥有超1000人的研发团队,截至2020年末,本公司相关产品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14项,已授权实用新型325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46项。

  ②营销服务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和服务网络,以子分公司、办事处等形式覆盖全国,拥有超过千人的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公司设有可供应全国的一级备件总库,对于用户的需求快速响应、解决。部分产品可以提供远程在线服务,达到远程调试、维护和故障诊断以及实现产品软件远程无线升级,已成为国内工业过程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实验室仪器及耗材行业中覆盖面最广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之一。公司充分利用本土化优势,给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完善、专业的营销服务已经成为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③服务优势

  公司组建了超过2000人的服务团队,分布在全国主要省(市),形成了全国性服务网络和快速优质的服务能力,已能为客户提供:1)大气和地表水环境监测类,污染源监测类,钢铁冶金、石化过程气体检测类等仪器设备的安装、运维服务,2)提供智慧城市(级)和工业园区(级)综合型项目建设和运维服务,3)提供以技术咨询+分析检测为一体的创新型环境检测服务,4)方案开发、数据研判、走航溯源、行业治理咨询等环境达标管控服务。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机遇

  1、行业发展趋势

  (1)分析仪器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石,是工业发展的倍增器,也是人类健康生活的保障。从全球市场看,美国和欧洲各自占据了全球分析仪器市场的1/3,中国市场与日本相当,约为全球市场的1/10。相对来说,中国的分析仪器市场还比较小,但中国市场的增速是最快的。这是因为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进步,我们正经历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变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这些都促进了我国分析仪器市场的快速发展。

  (2)在国内分析仪器市场,特别是高端分析仪器上,一直以来都是被进口产品所垄断。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外起步早,具有很深的沉淀,在某些高精尖的技术上,国内跟国外还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进口产品的市场基础较好,压缩了国产仪器的生存和进步空间。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近一年的发展,内循环和区域循环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分析仪器的的国产替代变得更为紧迫,各项资源开始向国产替代倾斜。因此,高端分析仪器的国产替代已经势在必行。

  (3)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保持了高比例的研发投入,积累了70余项技术平台,打造了一支极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研发团队,开发了众多高端分析仪器。经过近20年的积淀,公司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已完成技术和产业的突破,部分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业务板块已进入技术储备与全面收获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

  2、公司发展战略

  聚光科技始终致力于用科技的手段,探寻物质的本质,追随物质的来源,感知工业、环境、食品安全、生命健康等方方面面,从而服务于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公司将一如既往的承载自主创新的民族使命,为国内高端分析仪器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提升做出一份贡献,加速推进国家仪器行业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进程,实现高端分析仪器的中国梦。

  (二)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1、技术风险

  公司所处的仪器仪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产品或服务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不同产品间技术差异化明显,部分产品开发周期长。在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影响下,国内各类创新、创业公司不断涌现,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大量涌现,公司如不能保持持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能力,特别是拓展新方向的能力,将削弱或丧失公司已有的技术竞争优势,从而影响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甚至出现重大经营风险。

  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自主创新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公司已经形成了有公司特色的分布式研发体系、创新文化,以公司现有的管理平台、业务平台为支撑,结合新业务单元考核与激励制度,鼓励内部创业,激发各级研发技术人员的自主创新欲望;公司鼓励研发部门与各类专业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快速引入、掌握、消化新技术,并尝试参股有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空间的早期公司,保证公司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保持较高的市场领先度。

  2、市场风险

  公司产品和服务客户基本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理性消费客户,客户粘性较强。但需求量受政府各项政策、政策执行力度及产业周期影响较大。若出现政策方向调整、执行力度变化,产业周期波动,将对公司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导致公司出现重大经营风险。

  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持续增加产品、服务的种类和业务覆盖范围,努力渗透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关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以消化政策调整和产业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

  3、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公司应收账款主要客户是政府部门及大型工业企业,如下游出现行业性衰退或财政支付延期,将对应收帐款收回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应收账款不能收回,对公司资产质量以及财务状况将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在事业部及子公司独立考核的基础上,将继续强化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指标的考核,促使各业务单元加大回款收力度,加强对回款工作的考核、追责和奖励,对账龄较长、风险较大的客户由专人催收。提高回款绩效考核密度、落实回款责任人制;逐步实施客户白名单制,强化合同条款中对于回款条件的评审,定期核查合同执行过程中回款偏离情况,切实提高回款质量。

  4、规模扩张风险

  公司资产规模、生产规模、涉及业务领域、商业模式、人员规模及地域等持续扩张,如果公司发展战略和综合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管理制度、内控制度、风控体系、决策体系和激励体系未能随公司规模扩大及时完善和调整,将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化解能力,或导致公司运营效率下降,影响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甚至导致公司出现重大经营风险。特别是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人员规模的迅速膨胀,若个别关键岗位人员出位,易出现管理失控风险。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针对公司管理维度和业务种类的大幅增加,公司正在有序完成构建平台型、管理型总部的策略,逐步优化和改革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系、授权决策体系、稳步推进SAP管理系统逐步上线,加强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监督体系建设,构建适合公司发展的动态管理和业务框架是公司未来的长期任务。

  5、并购及整合风险

  通过收购进入新行业、新领域,获取新技术、新资源是公司发展的长期战略之一,通过多年持续收购兼并,并购公司数量大幅度增加,涉足的行业、领域不断丰富,进入了众多新业务、新领域。并购、整合涉及因素众多,即包括国家政策、产业发展趋势,也包括公司团队、业务、管理能力法律、财务、公司估值等等方面,根据国内外研究,并购整合失败的风险较高。公司与被收购对象的整合压力巨大,特别是公司涉足的业务领域,经理人职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并购对赌期结束后的持续经营压力巨大,在企业文化、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也将会给公司的管理带来很大考验。

  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专业化的收购团队及适应行业特点的收购模式,通过精准的并购目标公司选择、全面的风险评估,公司已建立初步的整合管理体系,针对并购后的整合,公司逐步探索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标的之特殊情况,努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解决各类整合风险。

  6、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业务属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依靠着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公司近年来取得了持续发展。近年由于行业景气度较高,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需求旺盛,创业浪潮风起云涌,公司现有人才存在较大的流失风险,引进人才难度及成本上升,从而会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通过研发和收购,公司不断进入新领域、新行业,对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需求较大,对全面管理型人才需求更加巨大,人才不足可能成为制约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不适当人才使用亦极易导致出现业务风险。

  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和企业文化团队文化建设,推出分层的股权激励制度,逐步落实事业合伙人制度和利润分享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借力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为各级干部、员工创造较好的晋升机会和成长空间;为管理和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公司将有计划的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通过招聘、合作等模式,进行人才的选用及储备。特别对公司级重点业务、战略发展方向加强人才引进工作。

  7、运维业务风险

  根据媒体报道及本公司了解,本公司个别员工在迁安从事在线监测运维工作过程中,对个别排污企业(污染源企业)干扰在线监测数据采样、造成数据失真行为放任不管,被有权机关以涉嫌污染环境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侦办中,具体涉案细节尚无法了解。截止披露日,本公司及本公司迁安分公司尚未收到公安机关下发的《立案通知书》或其他立案情况相关的正式文件或处罚文件。本公司、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并未参与到前述案件中。若因前述迁安分公司事件,本公司品牌受到影响;或其他地区相关客户参照跟进,将会对本公司运维服务等业务造成较大影响,请投资者充分重视相关风险。

  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公司将以迁安运维业务中暴露出的问题为鉴,积极考量对运维业务模式的转变或优化,严格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完善运维制度体系;持续强化员工法律意识,防范员工主观犯错;积极改善,深度改进,强化内控,积极争做环保运维行业服务合规标杆和技术标杆。

  (三)公司2020年经营计划

  (1)坚持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持续构筑新的平台竞争力,加速推进高端分析仪器行业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进程。

  (2)加强垂直一体化布局,打造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3)不断强化管理,改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丰富激励手段,鼓励新产品、新业务、新团队进行内部创业,实现风险共但、收益共享。

  (4)持续优化营销团队布局,成熟市场继续加强覆盖,并持续优化新兴市场的专业化团队。

  (5)谨慎的开展投资并购投资,加强并购投资后整合力度。

  (6)遵循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宣贯,继续加强公司合规体系建设。公司将以迁安运维业务中暴露出的问题为鉴,积极考量对运维业务模式的转变或优化,严格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完善运维制度体系;持续强化员工法律意识,防范员工主观犯错;积极改善,深度改进,强化内控,积极争做环保运维行业服务合规标杆和技术标杆。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中衡设计
  • 万安科技
  • 蓝海华腾
  • 万丰奥威
  • 吴通控股
  • 天齐锂业
  • 广哈通信
  • 辉煌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