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1-08-09 17:27:09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杉杉股份600884)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于2021年2月1日完成LCD偏光片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交割及并表后,全力聚焦锂离子电池材料(以下简称“锂电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紧密把握“碳减排、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长期战略机遇,以及消费电子产业持续升级背景下显示细分赛道的高成长性机会,通过规模扩张、技术迭代、产业链资源整合,打造和强化在核心业务板块的先发竞争优势,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一)锂电材料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极材料的主要产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等,其中钴酸锂主要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高端平板电脑等;三元材料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对成本较为敏感的消费电子产品;锰酸锂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二轮车等产品。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均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及应用具体如下: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建立多级原材料供应体系,扩宽采购渠道,并丰富供应来源,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此,既保障了供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又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采购订单长零单结合,优势互补。长单方面,利用公司的规模效应和资金优势与战略供方谈定有优势的价格方案,保障供应并减弱急涨急跌行情下的价格波动;同时零单辅助供应,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买入时点,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2)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以销定产的生产原则,每月按照销售计划统筹规划,根据产线情况编排生产计划并提报原辅料需求至采购部门,车间管理部按生产计划进生产,完成计划产量,各部门紧密协调,以更为灵活调配的生产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产品主要为独立开发,实验批量,自产供应;产品种类丰富,含常规产品及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亦可为客户提供专线生产,以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以销售、研发、品质、技术支持等部门相协同的机制,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组建工作小组,形成以销售为主导,研发和品质为保障,技术支持为支撑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公司根据客户集中度或重要性情况,分别在各地设立销售办事处,贴近客户需求,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品质的反馈、产品类型的需求变动等情况,以便快速地对客户反馈做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销售与技术服务,与客户建立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l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增加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已经与2019年全年持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预计2021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上行的趋势,中汽协预测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40万辆,同比增长约76%。在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全球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预计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l小动力市场继续保持较高速发展

高工锂电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动二轮车总产量1025万辆,用锂电池出货量约为10GWH,同比增长76.4%。预计2021年锂电二轮车的市场渗透率将由2020年16.2%提升至23%。

l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延续强势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居家办公和在线教育促使消费者和教育领域对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需求增加,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并未有效缓解,全球笔记本与平板电脑市场继续维持高增长势头。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13380万台,同比增长41%,根据IDC数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8040万台,同比增长24%。

l储能锂电池市场进入加速发展期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6.2GWH,同比增长70.53%,随着政策对新型储能支持力度加大、电力市场商业化机制建立、储能商业模式清晰以及锂离子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储能锂电池市场将进入加速发展期。高工锂电预测2021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超过20GWH。

4、行业情况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取代消费电子市场成为锂电材料行业的第一大终端市场。2021年在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以及全球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根据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展望(2030年)》,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达到158.2GWh,预计到2025年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058.9G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除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外,消费电池领域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仍将延续2020年的快速增长态势,国外新冠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居家办公和在线教育的需求依然存在。

电化学储能市场作为锂电池行业的新兴市场,未来有可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电池成本下降,能源结构转型、新基建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锂电储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高工锂电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58GWH,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近30%。

(二)偏光片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主要从事LCD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LCD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附于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显示出画面。LCD模组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LCD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

偏光片是生产LCD的关键部件,LCD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产品主要用途如下: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即根据生产部门制定的生产计划,结合自身库存现状安排各类原材料的采购,同时也会根据原材料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等情况适时地进行备货。采购的产品主要包括PV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PSA、PET等各类原材料。

公司会根据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供应商,一般会与供应商先签署框架协议,再通过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原材料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公司接到客户需求后形成销售预测分析,根据产能状况,同时考虑客户长期合作、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周期状况等方面,综合决定生产计划。公司根据产品销售历史并结合客户具体需求,进行少量备货。

公司的生产流程包括前端工程和后端工程两部分。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前端工程是偏光片生产的核心环节,采用自主生产模式,公司将后端工程的部分非核心生产工序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根据客户的订单向委托加工商提出加工计划,并以委托加工数量预测为基础向委托加工商提供偏光片卷材,委托加工商按照加工计划进行加工,并最终根据公司的指示直接向客户供货。

(3)销售模式

公司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客户包括京东方、LG Display、华星光电、夏普、咸阳彩虹光电、群创光电等主流液晶面板企业。下游大型面板生产企业客户对其供应商有严格的要求,会对供应商的实力和主要资质(如质量、研发、生产、管理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经过反复的考察、改进与验收后才能通过其供应商认证,一般确立合作关系后不会轻易变动,因此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稳定。

公司后端生产线包括行业领先的RTS(卷材至片材)生产线与RTP(卷材至面板)生产线,且多数工厂选址在客户工厂附近,可快速对应客户,满足客户快速换型等需求。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面板大尺寸化趋势明确,超宽幅产线需求增长

显示器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随着显示需求的变化,LCD面板面积逐步增加,带来增量需求,同时产品正以“大尺寸化”趋势迅速发展,其中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大尺寸LCD面板增长趋势更加明显,根据AVC数据显示,预计2020-2023年,65寸(含)以上TV面板出货量将以16%的年复合增长率加速增长。

(2)迎面板产能转移新机遇,偏光片国产化配套需求旺盛

随着5G、8K等新技术逐步成熟,物联网、户外显示等更多应用的增加,庞大的中国市场将是全球显示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全球面板产能不断往中国转移,同时中国面板产能增速发展,市场需求扩张迅速。根据Omdia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TFT-LCD面板产能将超过全球的70%,但是偏光片本土化供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3)公司持续推进革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损失率

公司以“品质、创新”的核心价值,持续推进技术革新、成本革新以及战略革新等,为客户提供品质优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结合生产实际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改善措施,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降低损失率。

(4)持续推进偏光片技术研发,强化研发实力

为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原有的偏光片技术基础上,与客户建立研发、产品测试等各类合作计划、与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不断导入新材料,持续推进偏光片技术的研发,强化公司综合研发实力。

4、行业情况

偏光片作为下游LCD面板的主要原材料,其需求情况与LCD面板市场息息相关,在TFT-LCD产品领域,TV仍是LCD产能面积消耗的最主要产品。在TV产品大尺寸化以及5G和4K/8K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拉动下,叠加LCD TV技术不断升级,预计LCD TV面板出货量将持续增长。根据AVC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面积为0.8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3%,预计2021年全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面积将达到1.75亿平方米。大尺寸LCD TV方面,2021年1-6月,65寸(含)以上TV面板的出货面积为0.2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7.9%,占整体TV面板的比例为32.7%,预计2021年全年,出货面积将达到0.5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2.5%,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维持约16%的年复合增长率。

IT面板领域,随着居家办公及在线教育、娱乐等需求增长,IT产品销量相应增长,拉动IT面板需求增长。根据AVC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全球IT面板(包含Monitor、NBPC、Tablet)出货面积为2,4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此外,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主要面板厂商也规划将现有的8.5G产线部分产能从TV转向IT生产。

另外,以平板拼接、交互白板、广告机、激光投影为主的商用显示,以及车载显示、工控显示、VR/AR设备、医疗显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将推动上游平板显示产业的迅速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概述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4,666.55万元,同比增长209.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72.64万元,同比增长659.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2,350.56万元,同比增加75,071.12万元。业绩同比大幅上涨主要受益于:

1.公司锂电材料业务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975.42万元,同比增长1,327.91%。主要系:(1)负极材料业务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景气,报告期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叠加负极包头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依托内蒙古当地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负极产品毛利率提升显著;(2)正极业务受益于下游动力及小动力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销量同比快速提升,同时公司持续强化供应链管理,原材料涨价传导顺利,实现正极材料单吨盈利同比大幅提升;(3)电解液业务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2.本期偏光片业务并表带来较大业绩贡献,2021年上半年偏光片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62.86万元。

(一)锂电材料业务

报告期内,受益于下游电池客户需求持续旺盛,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总出货量6.4万吨,同比增长74.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7,354.70万元,同比增长87.34%,实现净利润57,904.51万元,同比增长1,29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975.42万元,同比增长1,327.91%。

负极业务

2021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高度景气,公司负极业务表现亮眼,实现出货量41,536吨,同比增长107.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585.54万元,同比增长72.71%,并凭借性能领先的高容量快充材料,本期海外客户出货量同比增长131%;且负极公司前五大客户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报告期内,负极公司实现净利润26,421.34万元,同比增长780.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31.82万元,同比增长828.59%。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1)期内包头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依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降本增效明显,产品毛利率提升;(2)销量增长显著;(3)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水平较高的消费类产品占比有所提升。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液相融合碳化技术,高能量密度3C快充人造石墨的出货量和产品性能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得到了全球主流消费类电池企业和终端消费品生产企业的认可和青睐。最新一代快充类产品(3C、5C)已经在全球主流消费类企业试产,预计2022年全面导入,公司快充消费类产品将继续领先市场。2021年上半年公司高性价比的综合型人造石墨产品已经进入全球多家主流车企的供应链,下半年动力类产品的销售规模将进一步大幅提升。硅基负极产品已批量应用于3C领域,且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进入全球知名电动工具企业的供应链实现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已经通过主流车企的多轮评测,待车型上市后,将实现批量应用。

公司内蒙古包头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经达产,随着公司负极前道工序产能提升,前道工序委外比例进一步降低,叠加内蒙古包头低电价的优势,公司负极业务成本控制及供应保障进一步增强。

公司采取积极措施保障负极业务原材料及石墨化加工服务的长期、稳定供应。2021年3月,负极公司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在针状焦、石油焦、煅后焦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将积极推进第三套针状焦装置建设,为负极公司未来3至5年的战略规划提供原料保障。此外,负极公司还通过参股石墨化加工企业以保障石墨化加工服务的供应,并且通过内部扩产、创新工艺,降低石墨化成本。

正极业务

2021年上半年小动力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正极公司三元材料出货量上升,上半年正极材料实现出货量16,722吨,同比增长84.98%。期内,正极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538.90万元,同比增长105.35%,实现净利润25,662.01万元,同比增长1,039.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15.38万元,同比增长1,039.46%。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

(1)下游动力和小动力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正极材料销量大幅提升;(2)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钴和锂等产品价格上涨,带动正极材料价格提升,公司研判市场变化因素,优化供应链体系和采购结构,使得公司正极材料售价的增幅高于成本的增幅,单吨毛利同比大幅提升。

正极业务凭借高电压钴酸锂的技术领先优势,稳占全球消费类正极材料市场的领先位置,其中新一代产品4.48V高电压钴酸锂通过国内重点客户中试样品和产线认证,推进批量测试;4.5V高电压钴酸锂已进入全球消费类优质客户的送样评价阶段。动力类产品的销售占比逐步提升,高镍单晶三元材料已完成车间试产,并以较好的高温循环及DCR性能,进入车厂B轮送样;高镍NCA应用独创包覆技术,已批量供应主流客户;通过自主开发的独特掺杂技术,实现高镍多晶产品性能领先(安全性能和DCR增长控制),成功获得客户认可,获得吨级订单,产品进入车厂C样测试,并有望在2022年实现批量稳定供应。

公司优化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以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1)增加原料供应渠道,打通了各级原料的加工业务,中间品、钴盐、四氧化三钴、电解钴在不同行情下,存在升贴水差异,通过分析价格趋势补充最优品种;(2)开发客户电池废料回收及电解钴加工业务模式,降低原料成本;(3)开发了多家全球供应商,分散采购,降低集中供应风险。上述优化措施在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公司正极业务的原材料供应安全,而且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为推进公司正极材料业务海外市场开拓及客户结构优化,公司与BASF达成合资合作。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向BASF转让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19.6438%的股权,本次合资合作旨在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截至本报告披露日,上述股权转让事项正有序推进中,尚未完成股权交割。

电解液业务

2021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出货量5,277吨,同比下降28.68%,下滑主要系添加剂VC供应紧张,公司电解液产量无法满足订单需求。2021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30.26万元,同比增长39.62%;本期实现净利润4,965.50万元,同比增加6,321.08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2.55万元,同比增加5,444.23万元,主要系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毛利率大幅提升。

公司高镍硅碳电解液已经进入国际主流电动工具企业的供应链;高能量密度铁锂电解液、三元中镍高电压电解液已开始在电动乘用车领域批量应用;4.48V高电压钴酸锂电解液完成中试。添加剂方面,公司新增开发了多款提升高温性能、抑制产气的添加剂。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六氟磷酸锂产线达产,在六氟磷酸锂涨价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自身的原材料供应,还有效提升了电解液业务的盈利水平。期内,公司已经启动锂盐二期项目,计划新建六氟磷酸锂产能2000吨,项目投产后,将有效保障公司电解液的原料供应。

(二)偏光片业务

偏光片中国大陆地区业务顺利完成交割后,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2021年2-6月,杉金光电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453.03万元,实现净利润51,462.8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62.86万元。

偏光片业务在保持全球市场销量领先的同时,持续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的提升:(1)在大尺寸领域,配合客户开发量产TV用BDCell彩虹纹改善偏光片,目前正积极推进该项目在110寸产品上的认证;公司通过开发户外用QWP结构型偏光片,以应对迅速扩大的户外显示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提高TV显示用VA高穿透率偏光片的光学水平,公司将进一步帮助客户降低显示产品的功耗,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司积极推进TV显示用超广视角产品与客户协商的开发进程,为终端用户提供家用产品的广视角体验。(2)在中小型产品领域,超薄化显示产品技术以及异形产品定制化等技术不断升级,公司的超薄型产品已通过客户的样品认证,即将实现量产。(3)公司通过导入全新的绿色环保型溶剂,开发UV硬化技术的无溶剂配方生产工艺,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2021年上半年,公司南京工厂和广州工厂在维持满产稼动的同时,通过设备与工艺的改善持续推动产线提速,以持续扩大现有产线的产能,目前产能约1.3亿平方米。公司前工程产能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偏光片产品的供应能力,结合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后加工生产基地,缓解市场产能紧张的状况。此外,上半年公司陆续启动了张家港、绵阳等地的新建产能项目,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

本期,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降本增效,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有效举措包括:持续提升现有产线的生产速度;通过对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调节和损耗改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网络,确保存货的高流通性,降低运营成本等。

(三)其他业务

光伏业务

2021年上半年,光伏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76.52万元,同比增长46.64%,主要系组件销量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60万元,同比下降87.40%,主要系组件产品受上游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组件终端售价涨幅不及原辅材料价格涨幅,组件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8.45个百分点,导致公司光伏业务本期净利润同比下滑。

相关资产剥离进展

公司近年来对储能、充电桩、锂离子电容和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等非核心业务,相继采取停止新增投入、收缩业务规模、精简人员和控制费用等措施,并积极推进该等业务和资产的剥离工作。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富银融资股份的剩余股权已完成出售;储能业务运维平台公司的股权处置已完成;充电桩业务正与意向收购方进行洽谈。

报告期,充电桩业务萎缩,盈利能力下滑,本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4.75万元,其中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准备合计3,344.99万元;储能、锂离子电容、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业务等业务继续推进业务调整,本期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3.7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1)重大资产购买

2020年,公司实施了收购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于2021年2月1日完成了本次收购的中国大陆交割,具体资产交割情况见公司于2021年2月4日在上交所网站发布的公告。自2021年2月1日起,公司将北京乐金100%股权、南京乐金LCD偏光片业务、广州乐金LCD偏光片业务、原LG化学持有的LCD偏光片资产以及LCD偏光片业务有关知识产权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截至本报告落款日,本次重大资产购买的标的资产之一的LCD偏光片业务有关知识产权的变更登记程序尚在进行中;台湾乐金LCD偏光片业务的交割工作持续推进中。

本期,公司收购的偏光片业务为公司带来较大的业绩贡献。

(2)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2020年6月9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相关议案。鉴于公司2019年度权益分派已实施完成、拟收购的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也已完成,2021年4月26日、5月12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相关议案,对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上限、发行价格、募集资金总额、发行对象认购股票的数量和金额等内容进行了相应修订。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报材料,并分别于2021年5月20日、5月3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和《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于6月26日和8月6日披露了对上述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及其修订稿。

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公司将积极推进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的落实,并就相关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杉杉能源部分股权转让

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新能源及其全资子公司甬湘投资与BASF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就BASF购买杉杉能源部分股权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其中:宁波新能源和甬湘投资分别向BASF转让杉杉能源5.6192%和14.0246%的股权,合计19.6438%的股权。

除上述股权转让外,BASF将同时向除宁波新能源和甬湘投资之外的杉杉能源的其他小股东购买其所持杉杉能源合计31.3562%的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杉杉能源股东变更为:BASF持有其51%的股权,甬湘投资持有其49%的股权。公司将不再对杉杉能源实施控制,杉杉能源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本次合资合作旨在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将杉杉能源打造为全球领先的正极材料供应商,以实现互利共赢。本次合资合作,有助于杉杉能源在全球新能源发展浪潮下,借由BASF所拥有的全球领先车企合作资源、全球化产业布局、核心专利技术授权、国际品牌影响力等优势,加快切入全球市场,推进其海外市场开拓与客户结构优化,提升其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有效弥补BASF正极材料业务的中国产能短缺,符合其电池材料业务全球市场布局的实际需要。

本次股权转让事项已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截至本报告披露日,上述股权转让事项正有序推进中,尚未完成股权交割。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公司的核心业务均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面板产业的相关政策出台与调整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盈利能力,以应对国家支持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持续关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在产业投入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及时调整业务投入,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适时引入外部资本,实现优势互补,分担投资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锂电材料行业参与竞争。同时现有锂电材料企业亦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未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将加剧。

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量产,市场供应过剩时,偏光片价格存在降价风险。同时面临其他偏光片厂商的竞争。

应对措施: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风险,公司将持续通过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及精益管理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原材料包括碳酸锂、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针状焦、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比重较大,上述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偏光片原材料主要集中在日、韩相关企业,特别是PVA膜、TAC膜等,若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出现较大的经营变动或者外贸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将对公司偏光片业务生产经营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应对措施:实时追踪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强与上游原料供应产业链的联系,形成战略合作,签订年度供应协议,保障公司原材料的安全、及时供应,减少风险,降低成本。

4、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锂电池虽然目前是二次电池中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种类,但其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若其他类型电池如燃料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电池取得了革命性发展,克服了目前应用中的重大问题,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虽然当前LCD在平板显示行业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如OLED、Micr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LCD显示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影响到公司LCD偏光片业务的需求和盈利空间。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对相关前沿技术进行储备,以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替代风险。

5、汇率风险

由于公司部分采购与销售来自于境外,与境外支付渠道的结算涉及美元、欧元等多种货币。因此外币资产会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

应对措施:将密切关注汇率动态,在签订合同中考虑相应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合理谨慎利用相关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锂电材料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1999年开始产业化负极材料,2003年涉足正极材料,2005年涉足电解液,在锂电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实践,在产品品质控制与单吨成本降控上有丰富的工艺技术实践与经验。多年来,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发展思路,致力于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与国际前沿的研发理念保持同步。

公司正极材料子公司杉杉能源、负极材料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均先后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公司三大材料均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团队,在产品、工艺、装备方面,具有自主开发的传统,能快速将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及市场优势,依靠新产品、新技术实现先发优势。公司研究院实验室通过了国家CNAS认可体系,具备理化定性、定量、材料表面及结构、扣式电池和软包电池制作及分析检测能力,充分保障了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公司在高电压高容量3C消费电子产品类钴酸锂正极材料技术上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与国内外优秀消费类电池生产商以及终端产品生产商形成战略合作开发,并进一步巩固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在三元材料尤其是高镍动力型三元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在高品质前驱体生产、高镍掺杂与表面改性、高镍单晶材料、超高镍低钴/无钴材料等技术领域已经构建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公司前驱体材料的研发已经步入正轨并实现湿法-火法联动,可以为高电压钴酸锂、高镍/超高镍三元材料的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撑,并已将多项前驱体技术应用于产品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杉杉负极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公司自主开发的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快充包覆技术、硅负极前驱体合成技术均处于行业前列,所应用产品的性能被下游核心客户认可。动力类产品方面,公司突破高能量密度快充技术瓶颈,开发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的动力类产品,消费类产品方面,公司突破数码类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瓶颈,打造新一代低膨胀造粒技术平台,突破生焦二次颗粒5C快充技术瓶颈,打造新一代5C高能量密度技术平台。硅基负极方面,公司掌握了硅基负极材料前驱体批量化合成核心技术,搭载该技术所合成的材料已经通过下游核心客户测试。公司突破了预锂化硅材料嵌入均匀性技术瓶颈,该款材料处于海外主流客户测试的第一梯队。生产设备方面,公司完成了新一代包覆技术国内首套设备的调试、第三代大型低温包覆设备的使用和新型连续低温包覆设备的开发验证,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能有效降低能耗,节省成本。

公司电解液产品类别齐全,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与高镍三元、高电压三元、高电压钴酸锂、硅碳负极、高比能磷酸铁锂等相匹配的电解液方面具有优势和特点,已经形成了杉杉电解液自主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体系。公司自主开发并量产了多款添加剂,并储备了多款新型添加剂的合成量产技术。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正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包括国际专利3项。负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121项,其中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包括国际专利2项。电解液已有授权专利93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包括国际专利2项。

2、客户优势

公司凭借在锂电材料领域的市场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ATL、LGES、CATL、比亚迪002594)、力神、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国轩高科002074)、亿纬锂能300014)、SDI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公司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始终与客户保持紧密的业务往来和顺畅的沟通,并与终端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推动与终端客户的项目合作。因此公司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客户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偏好,并与大客户保持长期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资源共享。

3、规模优势

公司根植于锂电材料产业二十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综合产能行业领先。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正极材料产能6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电解液产能4万吨。

公司正极有四大生产基地,涵盖火法和湿法产线。湿法产线,可生产从低镍到高镍的各种规格单晶/二次球三元前驱体系列产品、特种掺杂包覆的氧化钴等高端定制需求产品,主要满足内部生产需要。火法产线主要生产包括钴酸锂(LCO)、锰酸锂(LMO)、三元材料(NCM/NCA)系等3个大系产品。

公司负极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产线已达产,依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进一步提升杉杉负极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启动了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计划2021年年底起陆续建成投试产。公司还计划在四川眉山新建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两期产能各为10万吨,一期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6个月(自取得一期项目施工许可证之日起算),二期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6个月(计划自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并取得相关施工许可后开工)。

4、产业链布局优势

公司通过战略合资合作、自建一体化基地等方式完善了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对于上游关键原材料锂等资源,公司成立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自建锂盐产能,一期项目2.5万吨产能预计2021年9月底试产。通过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发挥各自优势,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和紫金矿业601899)、吉利集团合资建立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障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供应;负极材料方面,公司通过与国内顶尖负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采取自建、参股等形式扩充石墨化产能,保证公司负极原材料和主要工艺环节的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电解液方面,公司现有六氟磷酸锂产能2000吨,计划新建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建成投产后,公司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将达到4000吨,不仅保障了公司电解液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同时可以降低公司电解液的原材料成本。

(二)偏光片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8条偏光片前端生产线,其中5条为2米以上的超宽幅生产线(其中两条为韩国梧仓搬迁产线),是全球超宽幅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也是业内首家使用超宽幅生产线的公司,其中2600毫米超宽幅生产线是全球最大宽幅生产线,公司产能从1490毫米到超大宽幅2600毫米均有覆盖,产能规模大且可对应丰富的产品应用。上半年公司又陆续启动了张家港、绵阳等地的新项目,公司整体产能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此外,在2003年,公司就率先在南京投资了后加工产线,目前拥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后加工基地12个,后加工生产实力雄厚。后端生产线包括行业领先的RTS(卷材至片材)生产线与RTP(卷材至面板)生产线,可快速对应客户,满足客户快速换型等需求。

2、市场优势

公司偏光片业务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从2013年起已成为行业龙头。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ida的数据显示,2020年LG化学偏光片业务(公司在2021年2月1日完成了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大陆地区的收购)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从不同的显示应用领域来看,2020年,LG化学在大尺寸TFT-LCD用偏光片(大尺寸指的是9英寸及以上)的市场份额为24.1%,在LCDTV用偏光片的市场份额为25%,在Monitor用偏光片的市场份额为24%,均排名全球第一,其中65寸(含)以上占比更是高达40%以上。

数据来源:Omdia

3、客户优势

公司与全球领先的LCD面板制造商京东方、LGDisplay、华星光电、咸阳彩虹光电、夏普、及群创光电等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下游客户一般设有较为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对于通过其供应商认证的企业,一般会维持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凭借领先于行业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公司的产品与服务获得了客户公司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双方供货关系稳定,可迅速高效地应对客户需求,并积极配合客户开发新产品。此外,公司在为客户提供稳定优质的偏光片产品的同时,可为下游LCD面板制造商提供整套可用于其后端生产的RTP生产线(卷材至面板),且多数工厂选址在客户工厂附近,具备贴近客户、供应便利的优势,在满足客户产线特性需求的同时可合理控制运输及包装成本。

4、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作为偏光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基于原LG化学在偏光片领域20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通过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对比度、广视角等偏光片差异化技术领先市场。目前公司已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申请/注册LCD偏光片专利(1,000多项)并拥有与LCD偏光片业务相关的专有技术等,且已掌握多项偏光片制程关键技术,并不断拓展针对高端LCD面板市场的偏光片创新技术。

偏光片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包括光学、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子等多种专业技术,制造难度大,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公司作为全球偏光片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偏光片业务起步较早,目前已掌握偏光片产品的全套核心生产工艺。未来,在偏光片终端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持续推进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确保偏光片产品优异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英力股份
  • 一博科技
  • 上工申贝
  • 隆扬电子
  • 正虹科技
  • 正业科技
  • 沃特股份
  • 肯特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