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森源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1-08-29 17:51:07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ST森源002358)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1、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情况

  (1)输变电行业

  我国输变电设备行业中超高压及特高压产品市场因生产成本、技术含量因素存在一定行业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40.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高低压开关及成套设备市场呈现“量大面广”的特点,厂家多,市场容量大。随着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目前,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也基本实现国产化的目标,国内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得以大幅提升。根据行业预测,未来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为:一是特高压;二是智能化;三是节能、环保绿色;四是系统集成技术,向集约化发展。

  (2)新能源行业

  新能源行业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九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到“大力发展”再到“加快壮大”的变化。受政策导向的影响,目前我国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业务发展迅速,正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根据中电联2021年1-6月工业运行情况统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水电3.8亿千瓦,同比增长4.7%。火电12.7亿千瓦,同比增长4.1%。核电5216万千瓦,同比增长6.9%。风电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7%。太阳能发电2.7亿千瓦,同比增长23.7%。

  得益于光伏、风电国家补贴政策的支持,我国光伏风电行业前期均迎来了快速发展规模化阶段,新增装机容量大幅提升。以光伏装机量为例:从2013年的12.92GW增长到2017年的53.06GW,年均增速超过40%。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每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自2013年起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2017年超过50%。在政策大力扶持和技术持续进步的大环境下,中国光伏、风电市场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新增装机容量逐年提升,但具有高度依赖国家补贴的特点。

  十三五期间光伏、风电行业先后经历了补贴退坡阶段,国家能源局直接叫停普通地面式光伏电站,控制分布式光伏规模,降低补贴力度,直接导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大幅下滑;受风电行业补贴退坡的影响,2020年成为风电抢装大年,风电企业抢装进入冲刺阶段。

  但从中长期来看,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仍将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并随着经历补贴退坡的阵痛期逐步过渡到平价开发、平价上网的无补贴时代。国家也在逐步出台更多扶持绿色能源的政策,包括售电侧的逐步改革、绿证机制、碳交易、绿色能源的配额制管理等,这些均将在中短期内促进光伏、风电市场的回暖和进一步发展。

  目前,风电光伏在经历政策调整后,已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越来越多的企业专注于产品技术的研发及生产过程的优化,国内新能源技术及输配电网市场化机制的不断进步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长期动力。

  我国核电领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攻关,已经逐步掌握了二代核电核岛、常规岛大多数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正在向第三代、四代核电技术前进。从在建电站的国产化程度来看,中国核电601985)设备在常规岛主设备领域的国产化率水平已达到70%以上,中国核电站辅助系统国产化率达到90%左右。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中国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的自主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壮大了一批为核电配套的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并掌握了关键设备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目前,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产品供应链已全面覆盖国内建设的各类核电堆型,核电装备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轨道交通行业

  轨道交通分为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过去的15年间经历了2轮典型的由高铁建设带来的增量周期。第一轮

  (2008-2010)由轨道交通投资拉动相关基建,第二轮(2013-2015)侧重设备国产化,逐步进口替代,目前处于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加速阶段。

  2020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投产新线4933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增长近100%。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正加速全面推进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

  (4)环卫服务行业

  我国市政环卫服务市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政府行政职能主导管理阶段,市政环卫工作在政府主导下,由事业单位环卫部门进行监管、实施。直到本世纪初,事业单位仍是绝对主体,偶尔会有一些边缘业务交给个体性质的组织来承担,业务规模小。

  第二是市场化试点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包括市政环卫在内的城市公共服务概念开始从欧美传入我国,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有些城市启动了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试点,由一些零星项目招标开始,逐步形成城市公共服务雏形,市场化作业公司朝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方向发展。随着一批专业化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社会化、市场化越来越深入,行业逐渐形成,十八大召开之后,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趋势越发明显。

  第三是市场化全面推广发展阶段,2013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的先后出台为中国环卫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环卫服务市场化奠定制度基础,环卫服务开始进入市场化全面推广阶段。广东、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率先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环卫服务,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从沿海一二线沿海城市推广至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及县城、村镇等,环卫服务中标数量及签约总金额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市场化运营企业规模从中小型向大型的方向发展,一些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从区域走向全国,参与全国范围内的环卫服务市场竞争。在第三阶段的在市场化进程中,环卫行业的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五大类,包括大型国有企业、环卫装备起家的环卫公司、末端固废处理延伸的环卫公司、以物业保洁、园林绿化等相关业务转型而来的环卫企业和地域性环卫企业。

  目前环卫服务企业的服务范围、内容不断扩大,已逐步从单一的环卫服务向“城市服务管家”的大环卫服务转变。同时也对市场参与者的资金、资质、人员、技术、过往业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环卫服务龙头有望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管理技术经验和优秀的市场开拓能力,获取更多的大型标准化环卫服务项目,从而加速份额提升。

  2、公司所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输变电行业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能源工作将着眼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目标任务,不断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要着力提高能源供给水平,加快风电光伏发展,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深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进一步优化完善电网建设;要着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加快核心技术装备新突破,努力打造能源技术装备新优势,深化建设能源科技创新新平台。

  2021年3月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明确指出将“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未来“电气化、清洁能源化”将是电力行业的主旋律。

  2021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支持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并网消纳。加大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力度。将持续提升已建输电通道利用效率,作为电网发展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提出五大方面21项重点举措,将更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发展、更大力度推进“新电气化”进程、更大范围推动跨省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等系列举措。输变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市场机遇。

  (2)风电、光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风电、光伏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碳达峰、碳中和”为光伏市场总量增长注入新的空间。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未来30年,为实现碳中和,全球将在清洁能源领域加大投资,而风电、光伏发电在产业成熟度及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明显优势,长期成长空间大。我国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的发展总目标。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社会能源结构将发生深刻变革,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时代开始结束,以光伏等新能源大发展的时代拉开帷幕,装机需求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目前,风电、光伏正在成为能源组合的重要贡献者,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成本、规模和技术上的巨大进步。风电、光伏的间歇性发电特征依然制约着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而储能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所在。近年来,由于高成本的储能电池阻碍了储能系统的发展,随着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的逐步下降,大规模“风电、光伏+储能”发电模式的商业化运行逐步成为可能,风电、光伏发电的弃风、弃光也会由于储能系统的应用进一步下降。

  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发展,均居全球首位。到2030年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接近现有规模的3倍,相当于美国目前全部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目前全球风电、光伏的装机规模。这意味着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过去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未来十年仍保持高速发展。

  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将持续优化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布局,在继续推进集中式基地建设的同时,全力支持分布式风电、光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加强新能源发展政策协同,降低新能源非技术成本,充分保障推行风电和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完善电价形成机制。推动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储能和调峰能力。持续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创新,提升全产业链技术水平。

  (3)核电

  从电力供给的角度看,结合中国的资源禀赋与实际国情,在未来能源发展的过程中将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互补,虽然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以煤炭作为基荷电力的状态将一直维持,但核电的基荷电力属性将随着技术发展、投资建设持续增加而更为巩固。核电作为高效性、高经济性的清洁能源,是解决未来化石能源日趋枯竭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核电政策规划目标明确,核技术相关应用更为广泛的条件下,核电发展将迎来更多机遇和空间。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在能源结构方面,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6%以下,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0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我国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为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行业带来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未来,国内核电业主(含其他核设施营运单位)与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在保证核电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逐步引入国产化设备。核电设备研发厂商与核电业主开展协同,保持国产化设备的高品质发展,形成稳定高效的核电设备供应链;通过经验反馈体系持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研发生产能力,提高国内供货商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推动核电建造成本大幅下降,国产化核电设备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关键核安全设备、零部件及材料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核电建设成本进一步下降,国产化核电设备占据国际市场的较大份额。

  (4)充电桩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根据华安证券600909)研究所预测,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量将超过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00-1600万辆,保守按照3:1左右的充电桩装配比,充电桩未来5年将有约350万台的增量空间,充电桩建设速度也将迎来提速阶段。充电桩的加速投资将拉动充电设备需求显著增加,给相关产业链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5)轨道交通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5年,中国内地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运营里程将超过15000公里,其中上海和北京将分别形成1000公里以上的庞大线网。轨道交通领域的投资建设将极大的拉动输变电装备的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开展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十四五’发展思路》研究,提出了几大建议,包括四大发展要点:科学谋划;发展市域快轨,推进多网融合;持续推进智慧城轨建设;保障城轨交通可持续发展。从全球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技术演进方向来看,随着现代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进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轻量化、多样化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体系是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

  (6)环卫服务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环卫市场化率若达到80%属于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而我国近年来,环卫市场化率从25%增长至57%,增速迅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卫行业将呈现四大趋势:智能化、一体化、机械化、市场下沉。其中,环卫智能化能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环卫一体化将有效集合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业务,并有效整合环卫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环卫机械化表现为机械化率的提升、人工参与数量的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下沉表现为县区、乡村将成为巨大的环卫综合服务潜力市场。

  根据券商相关研报测算2025年我国环卫服务市场均值将达到3,568.50亿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等政策为广大农村环卫市场化改革带来新的潜在市场空间,城乡环卫一体化有望加快走向城乡管理物业化,从而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二)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电器元器件、变压器成套系列产品、新能源系列配套电力装备、轨道交通及铁路电气化系列产品、核电电力装备、智能型充电桩、5G智慧灯杆、智能制造(机器人)装备、电力工程总承包、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垃圾分类服务等。多年来,公司围绕主营业务不断深化和完善产业布局,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电力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轨道交通、核电站、石化、冶金、医疗卫生、市政等领域。

  (三)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秉承“依靠机制创新引进高素质人才,依靠高素质人才开发高科技产品,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发展理念,利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能互联输变电装备及系统集成工程实验室、核电开关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采取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MLS”研发创新系统,加大在新能源系列专用输变电设备、核电开关电气设备、轨道交通及铁路电气化电气设备、工业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

  2、采购模式

  公司将物资采购供应链与价值链管理相结合,采用“集采分收分结”的模式,即由公司物资部统一采购,各分、子公司分别收货、分别结算。在供应链的管理方面,公司设立了供应商确认小组,对供货商的选择采取短名单、长名单和黑名单制,公司物资供应部为公司供应链的日常管理机构。公司严格规范采购计划、系统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和验收入库流程,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确保物资采购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在价值链管理方面,公司物资采购价格由物资供应部提供,再由各子公司进行核价确认。

  3、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生产的组织和实施上,采用“以销定产”与“预期备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行业特点决定了公司的产品定制化程度较高,公司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部分标准通用的功能性生产单元按照市场预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备产产品,以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产品发货速度和交付及时率。

  公司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垃圾分类业务主要采取承包运营方式,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服务协议,提供智慧环卫服务;同时公司通过自身的“智能装备+智慧平台+专业运营”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积极拓展垃圾分类相关业务,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4、销售模式

  公司输变电设备在国内市场采取直销模式,在国际市场采取直销与代销相结合的模式。销售部门负责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销售业务,同时负责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动态,为公司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公司指定专人负责客户的跟踪和销售服务工作,并利用行业展览会、自媒体等平台向客户推广、销售公司产品。销售网络方面,公司积极由区域负责制转变为行业负责制,充分激发了销售活力。

  公司环卫一体化服务主要客户为地方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森源环境市场拓展部通过获取招投标信息,进行咨询和调查,开展业务洽谈和市场开拓。在实际业务开拓中,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提高中标概率,公司市场拓展部通过实地了解客户需求及项目当前的运营管理情况,勘察服务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流量等条件,确定服务定位目标;森源环境项目运营部根据招标要求和项目实地调研情况拟定运营管理模式、确定服务组织架构及人员配备、设备实施类型和需求量,测算服务费用报价,并制定拟采取的管理方式、工作计划和物资装备情况,进一步细化方案内容,制作投标文件,组织项目实施和投标工作。

  (四)市场地位

  公司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高压开关分会、电力电子分会、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分会等副理事长单位,河南变压器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输变电成套设备及新能源系列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根据2020年中国《高压开关行业年鉴》显示,公司主要产品中40.5kV箱式变电站、27.5kV隔离开关产量排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40.5kV真空断路器、27.5kv真空断路器、12kv箱式变电站、40.5kv接地开关产量排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名;

  12kv接地开关产量排名居全国同行业第三名;40.5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量排名居全国同行业第四名;12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量排名居全国同行业第五名;252kv隔离开关、126kv隔离开关产量排名居全国同行业第六名;其他产品产量排名均在全国同行业前列。

  (五)主营业务分析

  2021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国家“新基建”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契机,在保持输变电设备制造优势的同时,积极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领域、轨道交通、石油化工、5G智慧灯杆及照明系统、充电桩等领域优化布局。持续在国家电投、大唐集团、中核集团、华润集团等国家主要发电大集团单位及中石化、中石油等主要石油化工大集团单位拓展业绩,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70.17万元,同比增长13.45%;但由于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大宗商品涨价等因素影响,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9.15万元,同比下降302.03%。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1、抢抓十四五发展机遇,转变销售模式,优化市场布局,持续做到行业聚焦,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1)转变销售模式,深入拓展大集团客户,客户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通过良好品牌形象的塑造,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促进了公司与大集团客户(主要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骨干企业及国家电投、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华润集团等国家主要发电央企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国家主要能源化工央企)持续开展深度合作,在主要大集团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供货业绩不断丰富,客户结构显著优化,从而助推公司品牌知名度及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在销售方面通过调整以区域为中心到以行业为中心布局,持续聚焦重点行业,推动了市场转型升级。大集团、大企业客户营销卓有成效,成功入围国家能源集团合格供应商,与国家电投、大唐集团、中核集团、华润集团等国家主要发电央企集团在电网、风电、光伏、核电、石化等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深度不断拓展,均保持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公司通过与主要央企等大客户的合作,增强了公司品牌在高端装备制造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领域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是我国两大电网支柱企业,也是公司长期合作的重要客户之一。公司深耕输变电设备领域多年,输变电产业链条已逐步从中低压、高压向超高压及特高压延伸,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压电网建设及发、输、配、变电等各项环节。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中标内蒙古电力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配网工程、国家电网2021年第十七批采购项目、国家电网2021年第二十九批输变电项目、国家电网河北2021年第一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高压开关柜、内蒙古电力2021年配网二期项目、南方电网2021年配网设备第一批框架招标项目、云南电网2021年主配网第二批物资框架协议采购等多个项目。

  (3)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领域

  近年来,公司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持续开拓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业务,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专用电气设备产品先后中标中核汇能、华润电力、国家电投、大唐集团、中国电建601669)等多个风电项目和上海电气601727)、广州发展600098)新能源等多个光伏电站项目,累计中标金额近4亿元。此外,在新能源升压站整站项目中也频频中标升压站一体化预制舱设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市场已成长为公司稳定的业绩增长点。未来几年,随着国家深入践行“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国家在新能源领域仍将持续发力,国家良好的政策机遇将持续助力公司在新能源电力装备市场扩大份额。

  同时,公司具有《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和《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资质,抓住国家重启新一轮核电项目的契机,积极推进高端核电电力装备市场开发,产品先后装备了山东海阳核电项目、霞浦示范快堆项目等国家核电重点工程。报告期内,公司再次取得《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证书》,为公司进一步在核电电力装备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轨道交通领域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展示了中国铁路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第一阶段,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运营里程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铁路建设未来十五年有望延续每年约8000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2021-202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开工的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额达2.4万亿元,2021年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6600公里。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新基建”建设契机,积极开拓轨道交通专用电气设备市场,先后中标中铁物贸(天津)有限公司2021-2022年度全国区域集采框架协议锚具、配电柜采购、济南铁路局鲁南高铁等项目,累计中标金额近2亿元,产品涵盖了高铁、常规铁路、城际轻轨、城市地铁等轨道交通立体市场,在轨道交通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深,为进一步打开全国轨道交通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5)石油、石化领域

  石油化工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对国家衣食住行各行业均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石油化工市场也是公司整体市场布局开拓的重要一环。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石油化工领域,持续深化合作领域,先后中标了中石化福建原油储备基地项目、中石化2021年度储气库群项目、中石化上海基地开关柜项目、中石化2021年度35kV变压器框架项目、中石化巴陵石化搬迁项目、中石化中原石油协同储气库建设项目、中石化山东科鲁尔化学、中石油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中海油恩平油田群等多个项目,累计中标金额近2亿元,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化工领域领军企业均取得了良好业绩。

  (6)5G智慧灯杆和充电桩领域

  5G智慧灯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是5G基站的天然载体,在新型智慧城市、5G微基站的超密集组网等新需求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全国多个主要省市都出台了规划或支持政策加速推动智慧灯杆项目建设实施。随着智慧城市和5G网络建设的加快推进,智慧灯杆项目建设正处于加速实施阶段,有望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目前路灯智能化比例仅为2%,智慧灯杆普及率仍非常低,市场空间潜力广阔。公司全资子公司郑州新能源致力于研发、生产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节能减排新能源产品,一站式提供智慧灯杆、智慧照明等解决方案,在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和客户资源。报告期内,郑州新能源凭借自主研发的5G智慧灯杆荣获“第八届中原照明奖一等奖”,并先后中标郑州朝凤路采购项目、荥阳吾悦广场采购项目、息县智慧停车路灯项目等,为拓展5G智慧灯杆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充电桩作为国家“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增量空间巨大,充电桩建设速度也将迎来提速阶段,给相关产业链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在充电桩领域布局多年,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50余项,开发出五大系列产品及智能化管理系统,是首批对接国网电动公司“e充电”运营平台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开封通利达充电桩采购项目、山西森康新能源充电站项目、永城苗桥公交充电站、长治火车站水滴充电站、清丰通达公交充电桩采购项目、平顶山铁塔分公司汝州充电桩采购项目、河南烟草公司濮阳充电桩采购项目、信阳师范学院充电桩采购项目等。

  2、加强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1年上半年,公司依托拥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核电开关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体系内各技术研发部门联合构建的统一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度整合技术资源,制定创新活动激励方案,快速响应市场,持续强化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模式,持续进行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为保持公司输变电设备行业领先地位及深入拓展新能源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型式试验报告56份;新获得授权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完成SYDS系列牵引供电直流成套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新能效标准变压器、国网标准化箱变等4大类、20多种型号新产品的研发。此外,公司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华龙一号机组核电1E级中、低压开关设备成功通过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抗震实验,标志着鉴定大纲评审、型式试验、老化试验等鉴定试验的圆满结束。公司通过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夯实自身核心竞争力。

  3、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1年上半年,以国家新基建建设为契机,公司产品结构逐步向高压、超高压(特高压)领域延伸,研发系统聚焦前沿技术的研究和行业产品开发,完成了超高压快速真空断路器的研发和应用,并进一步完善高压、超高压变压器的研发生产能力,力争早日实现高压、超高压开关设备的产业化。同时,公司继续强化产品优化和降成本,从设计源头把关,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优化设计,在保证技术领先和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在技术、采购、生产各方面控制成本,彰显产品的性价比,提高产品毛利率,进而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强化精益管理,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管理创新,持续强化精益生产,降低生产运营管理成本,做到定额管理科学、生产损耗合理、产品工时标准化,全面提高内部管理和生产效率。公司还加强生产人员多面培养和综合调配,特别对关键工序、关键岗位,实施多能工的培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智能制造专业队伍,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此外,公司通过外聘专家定期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巩固公司品牌形象。

  5、继续深化运营机制改革,全面加强子公司管控

  2021年,公司继续深化运营机制改革,引导各分、子公司积极对标行业龙头,实现齐头并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对子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经营管理情况等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子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特别在业务方向方面,公司将旗下子公司业务纳入公司长期发展规划范畴,进一步强化了各分、子公司的市场定位,在做好内部循环配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外部市场销售业绩,助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6、全面强化内部控制,规范公司运作

  报告期内,公司梳理了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从制度、独立性、资金管理、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全面强化,进一步规范了公司运作。在制度保障方面,公司全面系统梳理了《公司章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三会议事规则》等内部控制制度,对《印章管理制度》等进行了修订,强化了制度保证。在独立性方面,公司持续保持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分开,保持公司的独立性;在资金管理方面,公司强化了资金收支的事前风险评估、事中管理、事后监督检查,保持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安全性、效益性;在关联交易方面,根据《关联交易决策制度》等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的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在信息披露方面,公司根据《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保持信息披露公平、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公司将继续做好上市公司经营,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规范运作,助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依托在输变电行业深耕数十年的经验,在技术研发创新、智能化生产、品牌战略、市场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具体如下: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输变电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输变电及控制设备领域聚集了良好的技术积淀;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变化适时聚焦新能源业务领域,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持续构建电气全产业链研发体系。公司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7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国内一流的高中压开关设备及电力电子装置中试平台和创新研发平台。公司先后参与了近50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20多项,公司的自主研发及持续创新能力为保持公司输变电设备行业领先地位及深入拓展新能源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93项专利,报告期内新获得专利授权2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公司具有持续的技术研发优势。 2、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秉承“智能装备制造、制造智能装备”的发展目标,投资建立了国际一流的柔性加工及数字化管理为一体的智能装备生产线,打造电力装备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加工的数字化及车间物流的高度自动化,生产过程高效、精密、灵活、质量一致稳定。公司应用ERP系统和PDM产品数据库,引入制造执行系统MES,并集成创新仓储管理系统,打造森源数字化工厂,实现了生产过程数字化、现场运行数字化、质量管控数字化,加工效率不断提升,也大幅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在在智能化生产制造方面具有行业领先优势。 3、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输变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品牌企业,一直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积累了广泛的客户基础。公司经过多年行业积淀,通过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良好的售后服务、快速的客户响应机制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树立了较好的口碑,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得公司发展成为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企业,得到了客户、合作伙伴等多方的广泛认可。公司凭借良好的品牌优势,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并保持优势地位。 4、市场服务优势 公司具备输变电“全产业链”的制造产品和服务一体化集成供应能力,具有较强的自配套能力,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除个别的元器件外购,其余全部自主生产。公司作为一流的电力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较强的产品差异化设计能力,能够针对产品功能和结构的特殊需求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并以“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客户服务方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快速改进,为客户不断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产品遍布新能源发电、电网、轨道交通、核电站、石化、冶金、医疗卫生、市政等领域,先后装备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铁总、中国铁塔、中国宝钢等行业和领域的重点工程,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远销非洲、中亚、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服务优势。 5、环卫服务优势 公司全资子公司森源环境致力于建设环卫综合运营服务行业的“智慧环卫管理专家”,打造现代环卫服务的新标杆。森源环境通过其“智能装备+智慧平台+专业运营”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依托智能化环卫装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了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实现了为环卫管理部门及第三方环卫服务企业提供涵盖管理的人、车、物、事等全要素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服务。经过近几年的运营发展,森源环境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环卫产业经验和发展优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环卫公共服务项目的运营质量持续提升,能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组合需求,其智慧管理优势、服务价格优势、装备优势、业务协同优势日益凸显,推动了公司环卫服务业务的持续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国家电力规划密切相关。尽管行业预测长期发展势头良好,但政策指导在行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水平与选型等方面的变化,可能将对公司的市场开拓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电力行业及相关产业的政策研究,及时、准确理解行业政策信息,以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战略发展决策的科学、有效。同时公司将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培育重点领域的新业务,适时调整市场布局,加大新市场的开拓力度,防范行业政策风险,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2、市场竞争风险 输变电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中低压产品市场,由于技术壁垒较低、产品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导致成本上升、毛利下降,竞争激烈。在高压、超高压产品市场,跨国集团凭借其品牌优势和丰富的研发制造经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客户采购输变电设备以招标方式居多,对产品质量和售价要求严格,亦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之一。公司将继续通过深化运营机制改革、改进工艺流程、全面改革采购模式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产品竞争力;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准确及时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充分运用公司在全国树立起的良好品牌形象,积极优化市场布局,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3、电力工程项目风险 公司承接EPC等电力工程项目,将面临管理范围广,项目周期长,可能会存在政策环境风险、现场施工安全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合同风险、工程分包风险、外协采购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等。因此,公司在前期项目选择中,选择企业信用好、履约能力强、回款及时的优质项目;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按项目化运作和管理,识别各种风险,做好风险预防方案,加强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管控,最大限度地规避和防范各类风险,实现工程项目的正常、安全、健康运营,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运营机制的改革、子公司数量的增加,以及公司收购森源环境切入环卫服务领域后,业务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在资源整合、分子公司管控、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将会对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公司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水平和运营效率。 5、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随着公司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以及客户结构的变化,可能使公司存在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因此,公司将应收账款的回笼作为经营工作重点之一,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同时,根据不同客户的回款状况,将应收账款额度纳入相关销售人员的绩效指标,将应收账款的实际回收与销售人员的薪酬直接挂钩,以加强货款的回收力度;此外,公司对项目的回款能力与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严格筛选优质项目,进一步控制风险。 6、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铜材、钢材等基础材料价格持续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原材料大幅上涨,而公司的主导产品是输变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柜、箱变等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铜杆、铜箔、铜线、冷板、热板、槽钢、环氧树脂等材料受价格上涨影响,对公司业绩和产品毛利率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铜材、钢材等基础材料价格可能仍会发生较大波动,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与部分长期合作的战略供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提高采购议价和锁价能力,根据销售及生产计划实施原材料和配套装置的现货采购。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晓程科技
  • 新研股份
  • 南京化纤
  • 雷曼光电
  • 五方光电
  • 荣盛发展
  • 炼石航空
  • 沃格光电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