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生物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3-13 16:06: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梅花生物(600873)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度,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坚持“全员经营,创造分享”的指导方针,深入贯彻“明确目标、承担责任、严格执行、持续进取”的工作要求,本着“肯钻研、敢较真、预则立”的精神,持续推行标准化管理,推动组织人才建设。2021年,尽管主要原材料价格呈现不同程度上涨,但公司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决策,抓住市场有利时机,依托规模优势、多产品优势及成本优势,主要产品味精、苏氨酸、赖氨酸、黄原胶以及其他饲料氨基酸产品的售价上涨幅度大于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公司主要产品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实现营业收入228.37亿元,同比增加33.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51亿元,同比增加139.4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32%,与去年相比增加15.33个百分点。报告期内:1.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收入持续增长,净利润大幅增加2021年尽管新冠疫情仍未平复、原材料市场变化激烈、能源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公司上下一心,得益于多年的多产品布局,规模、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各生产基地、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标准化的持续推进,叠加公司多年持续实施的创造分享-股权激励计划,充分调动了公司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报告期内,公司超额完成了预算目标,成长能力及营运能力大幅改善。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94%至228.37亿元。报告期内,原辅料玉米、纯碱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公司基于对市场供需状况的精准分析,依托有竞争力的市场占有率及良好的客情关系,公司主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原辅料的上涨幅度,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39.40%至23.51亿元,每股收益增加137.5%至0.76元,收入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利润主要来自经营性利润。各业务板块中,动物营养氨基酸产品收入115.87亿元,同比增加33.39%;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收入85.18亿元,同比增加41.61%。在产能规模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公司资金常年保持充裕,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6.70亿元,同比增长120.95%。得益于多年来在供产销上标准化管理的推行与实施,公司持续保持高效运营,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天数由2020年的54天下降为5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0年的8天降为5天。跃阶向上,再续华章,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及营运水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白城三期项目按时投产,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吉林白城三期30万吨赖氨酸及其配套项目于2021年3月正式破土开工,11月正式投产,截止2021年11月底,供热站满负荷运行顺利供电、供汽,12月底发酵实现4批次满批运行,截止2022年1月底已较立项目标多产赖氨酸约2万多吨,2月份已达产达效。白城三期项目的建成投产,是公司朝着未来战略目标迈出的重大一步,白城三期项目投产后,公司赖氨酸产能达百万吨级,在行业内的规模优势愈发凸显,龙头地位更加稳固,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产企业。2022年公司将继续推进通辽原料氨项目、吉林黄原胶项目、通辽淀粉糖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继续优化产品布局,提高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3.推行销售模式的标准化,引领市场,提高承接未来战略能力各基地生产的产品由销售公司统配统销,2021年销售公司各业务部门出色地完成了年度预算目标。报告期内,原辅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销售公司基于公司产品已有的规模、市场占有率、成本等优势,主要产品味精、苏氨酸、赖氨酸、黄原胶以及其他饲料氨基酸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涨,其中赖氨酸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7.63%,苏氨酸销售价格较2020年同比增长44.75%。2021年白城二期味精项目实现满产,公司改变了以往行业内一有新增产能投放市场产品价格即转弱的局面,通过与核苷酸的协同销售,实现新增产能尽产尽销的同时,也实现了味精销售的量价齐升,充分证明了销售策略的前瞻性和准确性,也体现了多产品组合的优势。在销售客户的管理及新客户开发上,公司始终秉承二八原则,通过销量、价格、连续进货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对客户贴标签,实施分级管理,与下游优秀客户进行合作,持续提高前十大、前二十大客户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报告期内,为了更精准的制定销售策略,实现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公司与外部咨询公司合作,致力于打造标准化的营销体系,并按照新的分区及产品分类对整体销售团队予以重塑,提高其承接公司未来战略的能力。4.继续建立标准化采购管理流程,确保原材料采购的市场价格跑赢对标市场价格报告期内,原材料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得益于公司对市场的前瞻性预判,三大生产基地的玉米、煤炭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均跑赢市场大盘。公司实施的玉米代储政策、提前采取的进口玉米策略、玉米拍卖等措施锁定了部分原料成本。在2021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各生产基地执行的煤炭长协政策,平滑了部分煤炭采购成本。报告期内,公司采购系统在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将风险转化为机遇,为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提供了成本支撑。未来,在玉米、煤炭、五金、化工辅料、包装的客户筛选与管理上,公司将继续坚持以行业中前十大客户为选择主体,坚持与优秀供应商打交道,与优秀供应商形成连续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5.响应共同富裕号召,提高员工收入,注重人才培养,输出雇主品牌价值主张并初步落地应用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号召,不断优化工作体验,持续增加投入提高员工收入并完善企业福利。公司用“基薪上涨、小步快跑、项目奖励”等多种方式,激励奋斗、共创价值,实现员工收入和企业效益的双赢。公司坚持“全员经营,创造分享”的指导方针,鼓励员工创造更高绩效,获得更多收益并重奖愿承担更多责任的核心骨干人员,同时公司把未来5年内一线员工收入翻一番作为公司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目标。在员工福利上,为员工提供了购房补贴、子女教育、安家落户、高端保险等福利支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实现共同富裕。在人才培养及发展上,公司注重员工成长,公司发展和员工成长并重。在员工成长上,公司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请国际顶级咨询公司做顶层设计,将“授之以渔,琢玉成器”的个人发展成长体系打造成型,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辅之高管导师、轮岗等方式,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领导力。2021年,公司对雇主品牌进行全面梳理,输出雇主品牌价值主张并初步落地应用:以清晰的晋升发展路径为指引,以系统落地的培养体系为驱动,以高于市场标准的薪酬福利做支撑,以共同奋斗、创造分享的体系文化做保障,为未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行业情况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主要产品属于“生物产业之生物制造产业”领域,公司所处行业为生物制造行业。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2021年3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显示,公司属于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公司是实现从基因组编辑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合成生物学公司。为建成以氨基酸为主、多门类产品并重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体系,公司研发长期以来致力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的开发和建设。以该平台为基石,公司实现了以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芽胞杆菌等多种工业生产菌株为底盘细胞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理性重构,实现了公司全系产品生产菌种的优化升级,大大提高了生产菌种的迭代开发效率。为保证新生代菌种的顺利投产落地,研发团队一开始便配套建设了下游的发酵及提取工艺优化平台,以期最大化从原料到产品的转化效率,降低原辅料添加和杂质生成,减少碳足迹。1.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拓宽了生物发酵的边界,未来前景广阔合成生物学(syntheticbiology)是指由分子生物学、工程学、物理学、数学等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一个新兴领域,致力于改造生命系统(细胞等),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应用、医学、食品、乳品等领域。合成生物学是指人们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微生物细胞工厂(microbialcellfactories,MCFs)早期主要通过天然微生物的筛选和诱变育种的方式获得高产菌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对微生物系统认知和改造能力的进步促使代谢工程学科诞生。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者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通常说的发酵多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生物发酵已进入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生物发酵的发展主要分为五个时期:1)天然发酵阶段2)纯培养发酵阶段3)深层发酵技术阶段4)现代发酵工程技术阶段5)新一代发酵工程技术。当前生物发酵发展到了新的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合成生物学的诞生,以合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整合应用开拓了生物发酵的边界。合成生物学是实现化学品绿色制造的核心技术,合成生物学飞速发展促进了细胞工厂生物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全球生物基产品占石化产品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不到1%增长到现在的10%,并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增长。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报告显示,利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生物基产品是未来新兴生物经济的重要特征。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35%的化学品生产将由生物制造来实现。公司现有产品2.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选育氨基酸菌株发展迅猛,为大宗氨基酸低成本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氨基酸在营养价值、味道、药用作用和化学性质方面具有广泛特点,因此有许多潜在的用途,如食品添加剂、饲料补充剂、药品、化妆品、高分子材料和农药等。随着每一种新用途的发展,对氨基酸的需求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氨基酸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随着代谢工程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氨基酸优良生产菌株的选育发展也越来越迅猛,为大宗氨基酸的低成本高效生产、高附加值小品种氨基酸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早期阶段,氨基酸生产菌株的育种主要依赖于反复随机突变和选择。20世纪80年代重组DNA技术开始在谷氨酸棒杆菌应用于氨基酸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开发了多种基因工程工具并首次应用于菌株改良,但限于生产少量氨基酸,如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芳香氨基酸。在2000年之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开发使其产品扩大到其他氨基酸,如精氨酸、支链氨基酸等等。在氨基酸的工业生产中涌现出一系列具有高效生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菌株。合成生物学技术快速进步使得菌种构建和测试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提高构建效率以满足市场快速变化和多样的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此外,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和基因组编辑的技术飞跃,使得从全基因组层次设计和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成为可能。3.公司在合成生物技术上深耕多年,并将进一步覆盖至新的应用领域公司十年前就开始自主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重设计系列氨基酸菌种。公司与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江南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共同进行合成生物学高性能菌种开发工作,投资入股德国生物技术企业Sense-Up公司,利用其高通量设备快速进化、迭代氨基酸菌种,同时拓展了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公司自2011年起利用合成生物技术获得的部分专利成果如下:谷氨酸作为公司调味类主力产品,研发团队综合利用蛋白质工程、系统代谢工程和发酵工程手段,理性重构谷氨酸生产微生物细胞工厂的代谢途径,实现了转化率的大幅提升和快速放大验证。赖氨酸是公司重要饲料氨基酸产品之一,研发团队整合代谢流分析、碳平衡计算等单细胞水平表征参数,对赖氨酸生产微生物高效细胞工厂进行人工定制,新一代菌种具有更好的抗胁迫能力、更高的发酵强度和更高的糖酸转化率。苏氨酸是公司的另一个重要饲料氨基酸产品,研发团队利用高效基因编辑系统结合高通量筛选设备实现菌株突变库的高效靶向构建和高通量筛选,使得菌种改造效率提高百余倍。此外,公司发酵工艺带来新突破,从菌种代谢水平出发改进工艺控制模式,匹配自动化在线监测设备,精准调控工艺参数,以期最终实现从发酵到提取的零污染排放,环保可持续。公司医药氨基酸版块中已有的产品如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医药级缬氨酸)用于运动后营养补充,增加肌肉,减少脂肪,并为人体提供营养,促进生长激素释放;核苷类产品肌苷、鸟苷、腺苷作为医药中间体,为核苷类药物的原料,因鸟苷、肌苷、腺苷的使用,使得核苷类药物的生产由传统的化学合成法向更安全的、更绿色的合成生物法转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谷氨酰胺主要用于运动保健品及保健口服液等,可以缓解疲劳,促进肌肉合成;脯氨酸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之一,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一线降压药物的主要医药中间体。报告期内,公司实施的维生素B2技改项目已投产,这是发酵法生产的为数不多的维生素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未来,公司还将在氨基酸生产底盘大肠杆菌与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学技术上持续投入,对氨基酸等多品类生产细胞工厂设计优化,对所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升级等,并已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扩展到芽胞杆菌等更具挑战性的工业微生物,能从头设计与高效构建多糖与苷类产品如腺苷、鸟苷与肌苷的新一代生产菌株,进一步将覆盖到其他医药中间体、功能食品、功能糖等合成生物学应用新领域。(二)行业政策变化:能耗双控提高了氨基酸行业进入门槛,豆粕减量替代增加了饲料类氨基酸需求1.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提出“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若干保障措施》的通知,受到能耗双控及市场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深加工企业因玉米和煤炭用量减少,个别产品(结晶糖)停产或减产,氨基酸企业停产,其他地区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赖氨酸和苏氨酸行业开工率震荡下降后逐步恢复。国家对能耗双控的要求,无形中提高了氨基酸行业的准入门槛,新企业行业进入难度增大,行业内现有企业如能耗不达标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可能影响未来生产。这一政策也为龙头企业整合提供了机会,利于龙头企业的发展。2.2021年3月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关于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通知,重点下达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主要目的是推进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促进料粮保供稳市。饲料中豆粕用量减少,会增加杂粕的用量,为保证饲料中整体氨基酸平衡,提高饲养效率,相应需加大饲料氨基酸的添加量,豆粕减量方案增加了饲料类氨基酸的需求。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1.主营业务情况说明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主要从事氨基酸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下设有内蒙古通辽、新疆五家渠、吉林白城三大生产基地,在廊坊和上海设有两个研发中心,主要生产的产品包括: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饲料级缬氨酸、味精渣,淀粉附产品饲料纤维、玉米胚芽、菌体蛋白等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谷氨酸、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肌苷酸二钠、食品级黄原胶、海藻糖、纳他霉素等人类医用氨基酸类:谷氨酰胺、脯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医药级缬氨酸、肌苷、鸟苷、腺苷、普鲁兰多糖等其他产品:石油级黄原胶、药用胶囊、生物有机肥等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公司实行研发、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研发上,公司设有廊坊和上海两处研发中心,其中廊坊研发技术中心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合成生物学工程师100余名,长于计算机辅助菌种设计与氨基酸生产底盘细胞基因组编辑,具备月构建2000株工程菌的能力,并与公司发酵工艺与分离提取实验室无缝衔接,以择优迭代放大替代生产菌。公司拥有新一代基因组测序仪等先进设备,同时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合作。截止目前,公司在氨基酸菌株重设计领域,已获授权或申请相关专利70余项,覆盖公司目前生产的所有氨基酸品种。公司近年来加大合成生物学上的研发投入,2021年申请氨基酸合成生物学相关专利已达40余项,知识产权产出进入井喷期。未来公司还将在基础研究、菌种研发、应用研发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积极完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布局,与世界一流合成生物学科学家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筑健康的研发生态。采购上,集团采购部及各基地采购处继续以贯彻落实采购标准化,建立卓越的采购体系为目标。公司本部设采购部,通辽、新疆、吉林各生产基地设有采购处,采购部负责制定标准并指导各基地采购落实。报告期内,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各基地的玉米、煤炭、纯碱等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均跑赢市场大盘,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提供了基础。2021年,公司通过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在坚持原有的采购模式基础上对采购工作进行一系列变革,形成了符合公司战略及经营理念的采购手册。生产上,继续死守质量、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红线,打造标准化工艺和设备作业体系,以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及全产业链配套管理的一体化为目标。三大生产基地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以建设绿色生态的生物合成制造企业为使命,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实践。各基地所建生产线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参数达到同行业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各基地均拥有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生产线,从玉米原料、生产环节中自供的电热汽、产品、废水一直到生物有机肥,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循环利用,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能耗成本考核工作,组织推广节能项目的展开,设置正向考核激励,不断降低公司能源单耗。2021年,公司在各生产基地还开展了多项技术改造和能量回收项目,如水处理产线热风炉煤改气项目、谷氨酸发酵车间增加列管换热器项目、精制车间蒸发冷凝技改项目等,节约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产品销售上,人类医用氨基酸、黄原胶、多糖类产品、肥料产品等采用事业部的模式运营,赖氨酸、味精、苏氨酸等由销售公司统一负责市场开拓及产品的销售。公司采用以产定销与以销定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市场数据分析系统,提高大客户的连续进货稳定度,实现当期产品的尽产尽销。报告期内,销售公司继续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致力于打造符合公司经营理念的标准化的销售体系。2021年,销售公司各业务部门完成了销售预算目标,味精销售上,通过与核苷酸的协同销售,基本实现新增产能尽产尽销,苏氨酸上利用公司既有的规模及成本优势,精准把握市场,苏氨酸销售价格较2020年同比增长44.75%,赖氨酸销售上提前储备客户,为吉林白城三期30万吨赖氨酸2022年产能释放后的销售打下了客户基础。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1.多产品布局保证了公司收入增长及净利润的增长经过近十年的产品布局,公司形成了动物营养氨基酸、鲜味剂产品及人类医用氨基酸、胶体多糖等多个优势产品为核心的业务结构,较同行其他企业相比产品种类更齐全,各品类下游应用领域不同,涉及农产品加工、基础化工、食品加工、饲料养殖、医用保健、日用消费等多个领域,产品组合种类齐全,关联性小,多产品布局不仅保证公司整体业务规模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公司抗周期风险的能力。2.依托产品规模及组合优势、高效运营及研发投入带来的成本优势在多产品发展的同时,公司抓住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的机会,在原料玉米、煤炭等主产区持续布局,2020年底白城二期25万吨味精及配套项目投产、2021年11月份白城三期30万吨赖氨酸及配套项目投产试车,上述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赖氨酸、味精产能分别达百万吨级、苏氨酸30万吨,氨基酸大类产品规模居行业前列,同时公司各产品的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及多产品组合销售协同优势增强了公司在生物发酵领域的竞争实力。多年来,各生产基地、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通过标准化的持续执行和推进,稳定生产秩序、提升生产指标,提高管理效率,公司运营指标持续提升,存货周转天数维持在60天以内,公司销售大部分采用现款现货及预收账款的方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10天以内,较高的运营效率节约了整体管理成本。公司近年来加大在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方面的研发投入,2021年申请氨基酸合成生物学相关专利已达40余项,知识产权产出进入井喷期。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研发投入6.49亿元,在基础研发及应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带来了技术指标的持续优化和转化效率的提升,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降低能源消耗。3.坚持对内强激励,对外高分红打造价值投资性企业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公司持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实现对员工的长效激励机制,从而带来人效比逐年提升,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于2018-2021年持续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并设置了具有挑战性的公司业绩目标及个人考核目标,将公司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公司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司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11.32亿元至2021年增加至228.37亿元,五年间增长了105%,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公司的净利润率也在向好,2021年公司净利润率为10.40%,较2020年增加4.5个百分点。公司人均创收能力从2019年的123万元至2021年增加至176万元。公司一直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打造价值投资性企业。在保证业务持续发展同时持续提高股东回报,2016年至今公司累计发放现金分红47亿元,占期间归母净利润总和的90.64%,在公司规模持续扩大、高分红的同时现金流保持稳定、充裕,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0亿元。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40%。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吉林梅花二期味精产能释放,味精销量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尽管主要原材料价格呈现不同程度上涨,但公司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决策,抓住市场有利时机,主要产品苏氨酸、赖氨酸、黄原胶以及其他饲料氨基酸产品的售价上涨幅度大于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公司主要产品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带来利润增长。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一)行业格局和趋势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农业发展依旧是国家发展布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收益,保持农业现代化发展依旧是国家反复强调并坚守的方针。后续提高农民种植保障,通过金融产品与农产品的绑定抵御市场运作风险,增加种业研发投入等都是未来促进中国农业稳步发展的有利措施。2021年也是“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全面启动之年,中国将以更大的力度来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国家对能耗双控的要求,无形中提升了氨基酸行业的准入门槛,利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和行业整合。对于氨基酸行业来说,不断淘汰落后产能,置换升级先进产能,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全球疫情控制仍未得到全面遏制,但疫苗接种比例在快速提升。预计2022年主要制造业国家产能将继续恢复,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程度将有所放缓。由此推测,氨基酸企业出口势头减缓,国内供应压力或有增加。目前商品零售增势良好,餐饮消费延续恢复,居民消费支出改善。受到消费需求及旺季等因素的影响,生猪价格也会出现一定波动,间接对猪料产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后期氨基酸的需求。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未来仍将持续在研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增加投入,在国家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公司在规模、成本及产能布局上的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二)公司发展战略未来三年,公司主要发展战略如下:1.聚焦主业高质量增长,致力于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军企业,确保盈利能力持续增长,做最具竞争力的行业龙头;2.以技术引领和管理领先为双驱动,研发、供产销及各职能部门多头并进,加固公司护城河。研发上,基础研究、菌种研发、应用研发确保领先,积极完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布局,与世界一流合成生物学科学家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筑研发生态;采购上继续贯彻落实采购标准化,建立卓越的采购体系;生产上,死守质量、安全、环保方面的监管红线,打造标准化工艺和设备作业体系,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及全产业链配套管理的一体化;医药氨基酸上继续向下游及终端客户延伸,打造成为医药氨基酸综合服务解决商。3.坚持创造分享,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诚信为本:一方面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体系,将公司发展与个人成长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意识,销售上要做到客户结构优,服务水平高。(三)经营计划2021年公司坚持“全员经营,创造分享”的指导方针,深入贯彻“明确目标,承担责任,严格执行,持续进取”的工作要求,本着“肯钻研、敢较真、预则立”的精神,持续开展标准化管理,推动组织人才建设,实现营业收入228.37亿元,同比增加33.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51亿元,同比增加139.40%,2022年公司力争继续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持续推进和深化管理制度和人才体系建设,继续深化以预算为管理抓手、把绩效考核作为牵引管理提升的主要工具,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全面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1.质量、安全、环保:质量立厂,做到质量管理的三个坚持,坚持事故的四不放过,坚持质量向前管理(管理重心持续向生产过程和供应管理转移),坚持质量和生产的融合(一有问题质量先知道,而不是业务先知道);2022年还要实现安全环保领先同行其他行业,能耗同期下降5%的目标。2.生产上:建设标准化生产体系,在2021年的基础上,各基地趁热打铁着重打造标杆车间;继续深耕细作标准化管理,通过搭建整改、检查、提高三方面队伍的方式,为生产标准化从点到线铺开提供人员保障,确保标准化生产体系落地。3.销售、采购上:销售上继续推行销售基本法落地实施,严格执行产品定价模式,优化客户结构,坚持核心客户连续稳定进货;采购上坚持日清日结、紧跟市场,完成采购体系的标准化搭建。4.研发上:推行项目管理机制,提升菌种和工艺研究效率和质量,为长期实现收入提升和成本下降提供技术支撑。5.人才培养上:确保中层管理人员100%满岗,并培养后备人才梯队;建立外部人才融入机制,公司持续以股权激励、绩效为手段牵引工作,深化股权激励和年底奖金包激励方案,将个人发展和公司发展有机结合,支撑公司及员工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四)可能面对的风险(1)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玉米和能源,因此,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成本产生影响。玉米价格受气候、种植面积、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等的影响,还受其他复杂因素如国际市场玉米行情以及玉米本身的性能指标等影响;能源受国家政策、行业供需等各方面影响,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不利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的把控,如市场形势预判出现方向性错误,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为使得公司原材料采购价格能够跑赢市场大盘,一方面根据历年数据行情,公司不断完善数据库,建立了适合企业的采购数据系统;另一方面对采购业务流程与制度进行重新梳理,明确了以三个月为周期的采购日历和每日工作内容,坚持日清日结,逐步按照采购的标准化模式形成公司采购手册,并按照手册要求落地实施。(2)安全、环保等需增加投入或合规经营的风险在新项目建设及生产制造过程中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导致公司业务运作中断,增加经营成本,或者人员伤亡,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在安全管理上,公司一方面抓住培训源头预防,另一方面建立安全生产体系,同时打造标杆安全班组、以点带面、建好班组打好基础等多种方式持续解决安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总体战略,国家在能耗双控上实施了严格的措施,如未能完成既定的能耗节约指标,可能面临限产甚至停产的情形。为完成“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公司成立了节能减排委员会,由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同时开展了多项技术改造和能量回收项目,为建成绿色制造企业,公司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的投入。(3)境外市场环境或政策变化的风险2019-2021年,公司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18,384.17万元、515,952.54万元、622,865.1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88%、31.07%、27.68%。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将影响公司销售,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多变,中美贸易摩擦前景尚未真正明朗,俄乌局势恶化,个别地区提高对中国产品进口的贸易壁垒或设置了其他不合理的限制。2021年4月14日(欧盟)第2021/633号实施规例,根据该规例第11(2)条进行届满期复核后,对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味精继续征收确定反倾销税,另据商务部消息,越南工贸部发布2021年9月28日第2217/QD-BCT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味精(MSG)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期中复审立案调查。同时,公司注意到美国总统已于2021年12月23日(美国时间)签署防止维吾尔族强迫劳动法案(简称“法案”),该法案通过后,对新疆地区生产的产品出口至美国会有影响,增加额外费用等。为降低可能导致的风险,公司一方面提前审核现存制度和文件,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从制度和文件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提前与当地客户沟通,重新拟定合同,制定合理的销售发货计划并筹备新的产能投产规划等。对此,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变化,加快新客户的开发,确保公司业务稳定发展。(4)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市场的风险2019-2021年,公司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88%、31.07%、27.68%,近几年,公司销售收入中约30%左右来自于海外客户,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正常的生产和终端消费活动仍处于被抑制状态。虽然疫情中海外航运维持运营,各国均大力保障必需消费品的生产和供给,加之公司规模优势带来的市场份额,2021年公司外销收入保持稳健,但是若未来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恶化导致海外航运中断或饲料生产受限,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5)税收政策变化对业绩影响的风险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拉萨梅花、通辽梅花、新疆梅花统一执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企业所得税15%的税率,虽然公司目前仍享有此税收优惠,但仍存在由于政策变化不能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风险,本公司下属子公司吉林梅花于2021年9月28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编号为GR202122000280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自2021年9月28日起至2023年9月27日止,2021年度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以上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公司的相关经营活动,如果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持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会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影响公司业绩。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乐观预期浓厚 私募自购步履不停
消费电子复苏 多家公司净利倍增
- 六部门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 央行10月开展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5000亿元
- 天风证券:政策带来的经济景气度有望向更广的领域蔓延
- 深交所: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 三季度末券商持股市值近500亿元 新进171股
- 10月A股成交额创月度新高 资金积极布局科技主线
- A股半导体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整体向好 存储赛道尤为亮眼
- 利好来了!6家公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