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3-31 14:06:1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交建601800)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公司深入实施“三重两大两优”经营策略,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密集对接重点项目、重要区域、重大市场,公路项目规模重返国内排名第一,城市建设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完善,产城融合能力不断提升,“大交通”建设国家队、“大城市”发展主力军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江河湖海业务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交通基建企业,围绕“大交通”、“大城市”,核心业务领域分别为基建建设、基建设计和疏浚业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国内及全球港口、航道、吹填造地、流域治理、道路与桥梁、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及环保等相关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公司凭借数十年来在多个领域的各类项目中积累的丰富营运经验、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客户提供涵盖基建项目各阶段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经营模式

公司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主要包括搜集项目信息、资格预审、投标、执行项目,以及在完工后向客户交付项目。本公司制订了一套全面的项目管理系统,涵盖整个合同程序,包括编制标书、投标报价、工程组织策划、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合同履行、项目监控、合同变更及项目完工与交接。其中,公司的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业务均属于建筑行业,主要项目运作过程与上述描述基本一致。

公司在编制项目报价时,会对拟投标项目进行详细研究,包括在实地视察后进行投标的技术条件、商业条件及规定等,公司也会邀请供货商及分包商就有关投标的各项项目或活动报价,通过分析搜集上述信息,计算出工程量列表内的项目成本,然后按照一定百分比加上拟获得的项目毛利,得出提供给客户的投标报价。

公司在项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在项目开始前通常按照合同总金额的10%-30%收取预付款,然后按照月或定期根据进度结算款项。客户付款一般须于1-3个月之内支付结算款项。

在上述业务开展的同时,公司于2007年开始发展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以获得包括合理设计、施工利润之外的投资利润。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根据市场环境、政策形势、行业需求的变化,始终严把投资环节关键关口,不断推动“价值投资”理念走深走实。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2021年,本集团新签合同额为12,679.12亿元,同比增长18.85%。新签合同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城市综合开发、市政工程、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轨道交通等项目领域投资与建设需求的增加。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1,282.54亿元。

2021年,公司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克难前行,主动应变求变,境外新签合同额实现逆势上扬。本集团各业务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2,159.78亿元(约折合312.99亿美元),同比增长5.36%,约占本集团新签合同额的17%。其中,新签合同额在3亿美元以上项目24个,总合同额185.26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新签合同额的59%。经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共在13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此外,新签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总投资概算为4,001.96亿元,按照公司股比确认合同额为2,181.04亿元,预计在设计与施工环节本公司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额为1,871.55亿元。

(一)业务回顾与市场策略

1.国内市场

2021年,全国上下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3%,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下降1.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下降1.3%,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下降1.8%,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下降2.6%。

2021年,为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长减税降费期限。然而受制于地产调控持续收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和PPI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发力并不显著。二季度和四季度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伴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的要求,专项债、绿色信贷等资金来源有望在不显著增加杠杆的情况下为基建提供增量资金,基建稳增长预期上升。

2021年,公司心怀“国之大者”,深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重大战略,高质量推进冬奥工程、川藏铁路、深中通道等一大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交通强国建设国家队的担当有力彰显。聚焦“3060”双碳目标,持续打造中国海上风电第一品牌,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海洋强国、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领域先行示范。全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市政管网建设、老城区改造、人居环境及生态提升等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民生福祉领域积极作为。推进先进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产业,自主研发国内最大直径16.07米泥水平衡盾构机“运河号”,并在北京市东六环公路改造工程成功始发,引领中国盾构设备制造不断迈向新高端,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2.海外市场

2021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疫情持续反复,全球主要经济体滞胀风险上升,中美进入全方位战略博弈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国际基建市场角逐更趋激烈,海外拓展、合规经营、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压力持续增加。然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地区作为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存在巨大的刚性需求,“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成为新的方向和目标,开展产业、健康、绿色和数字合作的空间更加广阔,不断深化多双边合作机制等,为行业复苏和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全球基建需求将随着经济复苏而逐步释放,多国以基建投资为中心的经济刺激计划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1年,公司持续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全力推动重大项目稳步实施:中老互利合作旗舰项目中老铁路圆满完工,海外首条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项目孟加拉卡纳普里河河底隧道项目双线贯通,中国与欧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三方合作的最大基建项目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成功合龙。一大批重点项目积极助力所在国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品牌、中国形象,在践行国家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彰显中交担当。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新冠疫情不断蔓延双重影响下,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聚焦重点项目和大型项目,聚合优质资源和专业优势,聚积商务能力和风险管控力,聚力自主经营项目和新业务领域项目,实现了海外新签合同额稳中有升。

3.分业务情况

(1)基建建设业务

基建建设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在国内及全球兴建港口、道路与桥梁、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及环保等相关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具体包括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海外工程等。

2021年,本集团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253.68亿元,同比增长18.35%。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2,093.59亿元(约折合303.40亿美元);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2,148.95亿元,本集团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为1,784.17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27,808.28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及地域划分,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境外工程的新签合同额分别为481.43亿元、3,108.77亿元、250.06亿元、5,319.83亿元、2,093.59亿元,分别占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的4%、28%、2%、47%、19%。

①港口建设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企业,承建了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大中型港口码头,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本集团形成实质竞争的对手相对有限。

2021年,本集团于中国境内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为481.43亿元,同比增长26.89%,占基建建设业务的4%。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22.33亿元。

2021年1-11月,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沿海与内河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为1,341.92亿元,同比增长13.9%。投资热点集中在沿海集装箱干线港、重要能源原材料接卸基地、自动化码头升级改造以及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围绕“江河湖海优先”战略,公司发力港口升级改造、内河高等级航道,对接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大枢纽和物流网络建设,跟进国家推动内河高等级航道扩能升级建设,成功签约广西省钦州港大榄坪区南作业区集装箱泊位工程、山东省东营港北防波堤油品化工泊位工程、海南省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工程等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传统水工领域的专业优势。

②道路与桥梁建设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道路及桥梁建设企业之一,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及跨江、跨海桥梁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与本集团形成竞争的主要是一些大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基建建设企业。

2021年,本集团于中国境内道路与桥梁建设新签合同额为3,108.77亿元,同比增长12.27%,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8%。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873.89亿元。

2021年1-11月,按照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公路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为23,925.69亿元,同比增长6.0%。“十四五”期间,国家高速公路建设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导向,持续完善路网结构功能,合理引导地方高速公路有序发展,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1年,公司坚持做大现汇,做强投资,抓住西部地区补短板、东北地区提质改造、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的建设机会,强化智慧经营和赓续经营,深耕交通强国主阵地,持续提升大交通引领优势。一方面,主攻现汇项目,强调回归主责主业,不断巩固在重点业务、重点区域的优势地位,重新夺回“公路王”市场地位,连续斩获张掖至汶川国家高速公路青甘界段、长春经济圈环线二期、云南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EPC等多个优质现汇项目。同时,发挥公司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投资建设重庆市渝武扩能、铜梁至安岳、渝泸扩能高速公路BOT项目、广西全州—容县公路(平乐至昭平段)BOT项目等,促进公司业务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③铁路建设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企业之一,凭借自身出色的建设水平和优异的管理能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但与中国境内两家传统铁路基建企业在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方面仍有差距。

然而在境外市场方面,公司成功进入非洲、东南亚等铁路建设市场,建成运营及在建多个重大铁路项目,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

2021年,本集团于中国境内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为250.06亿元,同比增长61.80%,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3.89亿元。

2021年,铁路围绕完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大力推进城际铁路,加快发展市域铁路,完善路网布局,实施川藏铁路、长江沿岸高铁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干线通道补强、点线能力配套等补短板项目。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集中优势资源,锁定重大项目,在川藏铁路市场连续5次中标,总合同额达200亿元,成功斩获国内最长铁路隧道工程,全面展示出中交铁道实力,圆满完成既定目标,打响“中交铁道”品牌名气。

④城市建设

本集团广泛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城市综合管网等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加快生态环保、城市水环境治理等新兴产业布局,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1年,本集团于中国境内城市建设等项目新签合同额为5,319.83亿元,同比增长26.99%,占基建建设业务的47%。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1,248.84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城市综合开发、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及其他分别占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的26%、25%、21%、10%、6%和12%。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家和人民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城市更新力度加强,与民生、环保相关项目加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各地因地制宜构建城市更新政策体系,老城区改造、城市快速路、人居环境及生态环境提升等需求不断释放,为行业带来更多增长点。

2021年,公司全面对接新型城镇化战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城市更新行动带来的新一轮片区开发建设需求,中标天津海河柳林“设计之都”、金华中央创新区、温州浙南科技城等一批百亿元以上大型城综项目,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精准服务政府急所,签约海口、上饶、洛阳等多地安置房,在政府民生房建领域深耕拓展。发力城市复杂交通、城市快速路升级改造、地下工程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细分领域,落地大连长兴岛精细化工园区、宁德锂电车里湾园区、西安航天基地数据产业园等一系列园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区域服务水平,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抓住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城市交通高效联通机会,轨道交通业务已遍布34座城市,重庆、雄安市场首次取得突破,天津、南京、深圳、哈尔滨等9个城市实现赓续经营。大力发展水环境治理、新能源等城市公用事业,落地霸州全市污水治理项目、重庆市渝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及广东粤东、宁波象山、长乐外海等一大批海上风电优质项目,新兴支柱业务地位初步显现。

⑤境外工程

本集团基建建设业务海外工程范围包括道路与桥梁、港口、铁路、机场、地铁、建筑等各类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2021年,本集团基建建设业务中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2,093.59亿元(约折合303.40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9%。

按照项目类型划分,港口、道路与桥梁、铁路、环保、城市建设等项目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10%、31%、8%、14%、37%。

按照项目地域划分,非洲、东南亚、大洋洲、东欧及东南欧、港澳台及其他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23%、30%、16%、14%、17%。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牵头推进的大型多双边国际活动,务实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合作、科技创新等机制平台,切实把海外市场开发工作融入到国家战略和所在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体系当中。加大国内成熟商业模式、融资模式、产融结合模式在海外创新应用。落地菲律宾苏比克至克拉克铁路项目,为实现当地经济核心区域港口-铁路-航空多式联运奠定基础;签约塞尔维亚污水处理项目,助力“塞尔维亚2025愿景”的落实,提升塞尔维亚现代化水平;顺利推进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国际金融中心一期项目,引领科伦坡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助力斯里兰卡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

2021年,公司致力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体系,拉通国内与海外管理链条,全面推动组织机构、项目管理、风险防控体系性升级、机制性重塑,实现一体化管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有序推动境外机构独立试点、属地化和国别公司股份化等合作,审慎推进境外投资并购。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鼓励国内外人才交流轮岗、双向派驻,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属地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做好海外风险防控,加快完善海外合规体系建设,开展境外经营风险全面排查,分级分类实施清单管理。

(2)基建设计业务

基建设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咨询及规划服务、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顾问、工程测量及技术性研究、项目管理、项目监理、工程总承包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等。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企业,同时也是世界领先的公路、桥梁及隧道设计企业,在相关业务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与本集团相比,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中低端市场领域正在涌入更多参与者,市场竞争呈加剧态势。

在铁路基建设计业务方面,本集团在“十一五”期间进入该市场领域,目前主要业务分布于海外铁路项目以及国内轨道交通项目。

2021年,本集团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为445.08亿元,同比下降6.75%。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15.62亿元(约折合2.26亿美元);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16.36亿元,本集团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为12.05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1,524.73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勘察设计类、工程监理类、EPC总承包、其他项目(含PPP类项目)的新签合同额分别是116.68亿元、9.82亿元、256.22亿元、62.36亿元,分别占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的26%、2%、58%、14%。上年同期,上述项目的新签合同额分别占比为30%、2%、59%、9%。

2021年,公司持续强化传统基建设计业务的压舱石作用,在大交通、大城市领域笃定前行;同时重视高端策划咨询在市场开拓的牵引作用,通过高品质规划咨询设计,带动中下游产业链,以优质的技术方案争夺先机、创造市场。沿海水运业务,重点围绕港口整合升级、老码头提升改造,成功落地山东LNG三期码头工程、杭州港钱塘港区下沙综合作业区EPC项目等传统市场核心项目。内河航运业务,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战略机遇,中标广西右江金鸡滩枢纽二线船闸项目、赣江龙头山二线船闸工程可行性研究等项目。路桥业务,充分发挥公司公路设计绝对领先优势,落地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京港澳高速广州至深圳段改扩建等重要项目。城市业务,坚持扎根城市、深耕城市、经营城市,助推舟山市金塘特色材料基地陆域形成及基础设施提升改造EPC项目、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体生态修复及城区绿化提升改造PPP项目等多个国家重点投资和公司重点攻关项目落地。

(3)疏浚业务

疏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基建疏浚、维护疏浚、环保疏浚、吹填造地、流域治理以及与疏浚和吹填造地相关的支持性项目等。

本集团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疏浚企业,在中国沿海疏浚市场有绝对影响力。

2021年,本集团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为873.01亿元,同比增长48.38%。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43.21亿元(约折合6.26亿美元);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15.73亿元,本集团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75.33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1,859.41亿元。

2021年,本集团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淘汰部分老旧低效的落后船舶,投产少量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先进船舶。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拥有的疏浚产能按照标准工况条件下约7.82亿立方米。

全国沿海投资逐步放缓,传统吹填业务受水运及环保政策影响,相对比较低迷。然而随着国家“四横四纵两网”总体布局逐渐铺开,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实践,沿海港口智慧升级、内河高等级航道整治、流域生态治理保护催生新的市场机遇。

2021年,公司深挖沿海地区的存量,巩固传统主业市场,守土有责、寸土必争,顺利中标唐山曹妃甸港5万吨级航道、矾石水道、南通港三夹沙巷道等传统业务重点项目,筑牢了公司疏浚领域的龙头地位。把握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发展良机,在大生态环保、水资源增量市场发声发力,积极作为,推进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青岛“美丽胶州湾”等一批具有全局带动性、目标导向性的重点项目落地。

(4)其他业务

2021年,本集团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07.35亿元,同比增长14.83%。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90.12亿元。

4.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情况

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投资用途仍以基建为主、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稳步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对PPP的支持力度加大等政策松绑政府和企业资金限制,盘活存量资产。此外,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补短板、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的项目建设投入增加,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发展提供新动能。

公司回归价值投资理念本源,在充分识别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宏观政策积极调整市场开拓及经营策略,把市场开拓重心向地方政府负债率低的重要区域倾斜,落实聚焦主业,专注专业等要求,持续优化投资资源配置,稳步开拓市场。落地河南高速公路“13445工程”第二批项目包、广西省全州—容县公路(平乐至昭平段)项目等,巩固公司在高速公路领域市场地位;签约成都彭州市濛阳新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浙江金华中央创新区(南区)综合开发项目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大项目,跑出大城市、大体量的“加速度”;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重要区域斩获多个水环境治理项目,深入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1年,公司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引导各类资源投向重点业务、关键领域,防范行业类、区域类、模式类系统风险;健全制度体系建设,对已有制度全面梳理并系统升级,形成覆盖全口径、全流程的投资制度体系;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项目甄别、严格投前评审、加强投中管控、妥善化解风险、严格违规追责,稳步提升项目质量和业务结构。

(1)新签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情况

2021年,公司根据宏观政策积极调整市场开拓及经营策略,以“控总量、优结构、控风险、提质效”为主线,推动资源向重点项目、重要区域、重大市场、中短周期项目倾斜,来自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2,181.04亿元,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为1,871.55亿元。其中:BOT类项目、政府付费项目、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确认的合同额分别是564.32亿元、563.51亿元和1,053.21亿元,分别占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的26%、26%和48%。

(2)政府付费项目以及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情况

本集团政府付费项目累计签订合同额为6,582.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3,241.96亿元,累计收回资金为760.39亿元。

本集团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累计签订合同预计投资金额为4,417.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1,095.38亿元,实现回款为549.82亿元。

(3)特许经营权类项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经统计(本集团对外签约并负责融资的并表项目,如有变化以最新统计数据为准),本集团BOT类项目累计签订合同投资概算为5,104.4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2,236.39亿元。特许经营权类进入运营期项目27个(另有19个参股项目),运营收入为77.65亿元,净亏损为17.36亿元。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主营业务领域优势突出

本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船船队。本集团拥有33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特区和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

本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拥有领先的专业能力与健全的产业链条。本集团承揽了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大中型港口码头的设计与建造,并参与境外大量大型港口的设计与建造,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境内,与本集团形成实质竞争的对手相对有限。

本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道路与桥梁设计及建设企业,实现了从单一产业链到全产业链(规划策划、可行性研究、投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资产处置)、从国内到国外、从公路到大土木行业的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一体化服务产业格局。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及跨江、跨海桥梁的设计及建设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力量、充足的资金能力、突出的项目业绩、丰富的资源储备、良好的信誉等优势。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资本进入基建行业的速度逐步加快,与本集团形成竞争的除了一些大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基建建设企业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金融企业等其他社会资本也将参与竞争。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企业之一,凭借自身出色的建设水平和优异的管理能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但与中国境内两家传统铁路基建企业在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方面仍有差距。

然而在境外市场方面,公司成功进入非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等铁路建设市场,建成运营及在建多个重大铁路项目,并成为第一批获颁“铁路运输许可证”的工程建设单位,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

在铁路基建设计业务方面,本集团在“十一五”期间进入该市场领域,正在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目前主要处在市场培育期。

本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企业,在中国沿海疏浚市场有绝对影响力。经过多年发展,在核心装备、专业优势、科技实力、信用评价、公共形象、行业品牌等方面具备了很强的竞争优势,覆盖港口疏浚、航道疏浚、吹填造地、流域治理、浚前浚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规划、咨询、投资、设计、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本集团拥有目前中国最大、最先进的疏浚工程船舶团队,耙吸挖泥船及绞吸船的规模居全球首位。

(二)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激励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公司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公司成立了科技创新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拥有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与产业化研发于一体的“三级三类”平台体系,组建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公司高端科技智库,作为公司的外脑、智囊团和思想库,搭建对外高端引智与合作平台。此外,公司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依托创新平台以及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创建人才、团队、平台“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复杂自然条件下公路筑养、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大跨径桥梁、长大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公铁两用桥施工、离岸深水港、外海快速筑岛、深水沉管隧道、风电基础安装施工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超大直径隧道盾构机制造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整机国产化和产业化,达到了与欧美一流企业同台竞技的水平。BIM、北斗卫星、高分遥感等应用技术发展较快,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0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33(含金奖40项),詹天佑奖105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9项;公司作为主参编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23项、行业标准448项。

未来,公司科技创新要准确把握相关领域全球科技前沿和跨界技术动向,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国家战略与安全、市场与现场需求,聚焦价值创造,注重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协同,立足“抓重点,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分级分类部署重大研发方向布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巩固保持既有技术优势,培育提升新兴技术能力,尽快缓解“卡脖子”技术问题,全面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三)业务资质不断取得突破

公司主营业务拥有多项特级、甲级、综合甲级资质。

公司拥有43项特级资质,其中包括:10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9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2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司现有各类主要工程承包资质740余项、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资质近300项。

2021年,公司共取得各类甲级及以上资质16项,其中,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5项。6项特级资质的成功取得,将进一步提高本集团在市政工程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公路行业的领先地位,为实施“大城市”、“大交通”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快了市场开拓的步伐。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1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856.39亿元,上年同期为6,275.86亿元,增长9.25%。其中,各业务来自境外地区的收入为948.40亿元(约折合146.96亿美元),约占本集团收入的13.83%。上年同期为991.25亿元,约占本集团收入的15.79%。

实现毛利858.46亿元,上年同期为817.35亿元,增长5.03%。毛利率达12.52%,较上年同期减少0.50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284.89亿元,上年同期为253.83亿元,增加12.24%。营业利润率达4.16%,较上年同期增加0.11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为287.44亿元,上年同期为254.50亿元,增加12.94%。

净利润为234.96亿元,上年同期为193.49亿元,增加21.4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93亿元,上年同期为162.06亿元,增加11.03%。每股收益为1.02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5.92亿元,上年同期为137.77亿元,增加5.91%。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从境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去年四季度至今,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一系列政策陆续推出,特别是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相继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仍将保持增长。

从境外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然而海外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持续增大,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依旧巨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公司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公司将按照中交集团“两保一争”的战略目标,面向世界、聚焦建设、突出主业、专注专业,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力争率先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的世界一流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21年,经统计本集团新签合同额为12,679.1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8%,符合预期;营业收入为6,856.3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9%,符合预期。

2022年,本集团新签合同额目标计划为同比增速不低于11.8%,收入目标计划为同比增速不低于6.0%。

2022年,公司将扛稳“大交通”传统优势主业的“红旗”,顶起“大城市”新军的“风标”,坐稳国际化发展的“龙头”,进一步拓展境内外市场,调整业务布局结构,扩大国际影响力。

一是大交通业务固本拓新。牢牢守住国家交通基建主力军、排头兵地位,聚焦建设、突出主业、专注主业。港航业务围绕高能级港口枢纽、高等级航道建设、智慧水运建设机遇,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公路业务锁定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城市群联络线及高速公路改扩建,并从路网主干线延伸扩展到低等级国省道路、边防公路以及运维养护。铁路和轨道交通业务关注高铁网主骨架的完善、中西部地区的铁路连通以及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与都市圈轨道交通快运网络建设机会,全力开拓未进入市场,深耕发展已进入城市。紧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西部骨干通道建设、东部紧张通道扩容提升等战略性工程,加快推动大连新机场、江苏张皋过江通道、深圳机荷高速、西茶铁路、广州城际铁路、青岛地铁等重大项目落地,做到行业全覆盖、业务无盲点,长期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和中交特色模式。

二是大城市业务提能升级。以更大力度加快向城市进军,强现汇、拓增量、树品牌。提高市场参与度,锻造核心技术和核心队伍,谋求更大发展。发挥前端设计引领作用,以前端精心策划实现后端落地生根,围绕城市能级提升和产城融合做文章,紧盯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政策性安居房、公共服务、环境提升、城乡融合等民生工程,聚焦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双碳目标下的装配式建筑等新型领域发展,加快推动核心城市、中心城市优质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落地,不断带动品牌跃升,着力打造“中交市政”、“中交建筑”、“中交管道”品牌。

三是江河湖海业务厚植优势。随着美丽中国、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3060”双碳行动的深入实施,立足水利与生态环保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港产城一体化、港航建设与环境治理、运河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方向。密切关注宁波舟山基地主体工程、上海洋山北区、南通通州湾港产城等重点中交核心业务,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引黄济宁等重要城市水资源配置水利工程,以及生态碧道、水库清淤、湖泊治理等生态治理项目落地,抓住海上风电建设机遇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和行业发展能级。

四是海外业务优先发展。紧跟国际政治形势最新发展动向和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总趋势,把握高质量“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带来的机遇,持续深化海外市场布局,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海外业务结构,做强境外投资并购业务。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本集团所从事的各项主营业务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基建设计、基建建设业务尤为如此,其行业发展易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经济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稳增长节奏和力度不及预期,可能对本集团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为应对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本集团将进一步加强对宏观政策和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研究,紧跟国家战略部署,聚焦“大交通”、“大城市”,牢牢守住传统业务市场优势,推动新兴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级。

2.国际化风险

本集团于境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环境复杂多样,法律体系不尽相同,汇率波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部分国家间贸易摩擦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国际贸易秩序和经济形势可能存在起伏和波动,引发本集团境外合规、投资、项目承包的履约风险。

本集团按照“预案实用化、资源国际化、管理常态化、手段多元化、指挥可视化,提前预判、提前预警、提前部署、提前行动”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各项风险管理和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整体境外优势,提升国际资源和跨区域协调能力,不断提高安全利益保护和海外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妥善应对境外各种公共安全威胁,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队伍建设体系、预案体系、培训演练体系、保障体系、信息化的风险控制措施。

3.投资风险

本集团于2007年开始发展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获得包括合理设计、施工利润之外的投资利润。然而,此类项目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复杂程度高、工期和质量要求严,受政策影响明显等特点。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管理不断规范、金融监管趋严、债务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内外部形势影响下,实施和运营上述投资项目,如项目获取可研分析不全面、政策把握不准确、融资不到位、过程管理不规范,都可能会使本集团面临一定风险,影响预期效益和战略目标实现。

为有效防控投资风险,本集团坚持“价值投资”,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论证和决策流程,做好投资成本控制,强化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稳步推进投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时、动态实现项目监测与预警。

4.原材料风险

本集团业务开展有赖于以合理的价格及时采购符合本集团质量要求、足够数量的原材料,如钢铁、水泥、燃料、沙石料及沥青等,该等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或做出适当采购计划安排,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当出现原材料供应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无法完全由客户补偿的情况,则本集团可能面对单个项目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风险。

对此,本集团增强成本意识,强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行包括钢材、水泥、沥青、燃油等主要原材料的集中采购,不断提升公司议价能力,最大程度化解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5.利率风险

本集团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借款。浮息借款令本集团面临现金流量利率风险,但浮息现金对冲了其中部份风险。于2021年及2020年,本集团的浮息借款主要以人民币、美元、欧元及港元列值。定息借款令本集团面临公允价值利率风险。利率增加将导致新增借款成本及本集团尚未清偿的浮息借款的利息费用增加,因此可能对本集团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于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浮息借款约为2,428.10亿元(2020年:2,212.99亿元)。于2021年12月31日,若借款利率增加╱减少1%,而所有其他因素维持不变,则本年度除税前利润应减少╱增加24.28亿元(2020年:22.13亿元),主要是由于浮息借款的利息费用增加╱减少所致。

本集团持续监测利率状况,并参照最新市况作出决定,包括不时订立利率掉期协议,以减低就浮息借款承担的利率风险。

6.汇率风险

本集团在过往经营和未来战略中均将国际市场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较大规模的境外业务使得本公司具有较大的外汇收支。本公司业务主要涉及外币为美元、欧元及港元,上述币种与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或收入减少,从而对本公司的利润造成影响。

于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以外币(主要为美元)计值的资产净值(包括贸易及其他应收款、现金及银行存款、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以及借款)合共为71.74亿元。

为控制汇率波动的影响,本集团持续评估外汇风险,并在必要时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于2021年12月31日,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贬值5%,而所有其他因素维持不变,则本年度除税前利润将会减少╱增加约0.13亿元(2020年:4.20亿元),主要来自换算以美元计值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汇兑亏损╱收益。

7.安全生产风险

本集团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作为施工及生产类企业,子企业及所属项目众多,安全生产风险存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导致发生安全事故,伤及员工身体健康和安全,致使公司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经济损失以及遭受外部监管处罚的风险。

8.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本集团的权益工具投资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由于该等金融资产须按公允价值列示,因此本集团会受到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影响。

为应对该类风险,本集团制定额度分散投资组合。

9.不可抗力风险

本集团主要从事的基建建设、疏浚业务大多在户外作业。作业工地的暴雨、洪水、地震、台风、海啸、火灾、疫情等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对作业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并对本集团相关业务的质量和进度产生不利影响。

10.网络风险及安全

随着“互联网+”在信息化中的深度应用,企业网络拓扑日益复杂,信息系统数量激增,网络中断和系统宕机的可能性也迅速增长。同时,本集团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信息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可能对本集团的生产运营带来严重影响。

为有效防范网络风险,本集团按照上级主管单位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和专业团队建设,提升信息系统、提升防护和应急响应能力,实施进行网络监控,定期开展升级保护。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九洲集团
  • 蔚蓝生物
  • 电科院
  • 积成电子
  • 星湖科技
  • 百合花
  • 每日互动
  • 西昌电力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