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佰集团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12 20:47: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龙佰集团002601)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钛、锆产业链深度整合及新材料研发制造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深耕化工行业30余年成为钛产业龙头,积累了丰富的“大化工、低成本”生产经验,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领先的技术优势,建立了极具战略远见和执行力的管理团队。依托领先的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公司主动迎合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布局新能源正负极材料,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在“十四五”期间完成由钛产业龙头向新能源电池材料巨头的转型与产业创新。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的行业

1、钛行业概述

(1)钛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钛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VB族,元素符号Ti,原子序数22,属于难熔稀有轻金属,纯态呈银白色,硬度大,熔点1,668℃。

二氧化钛,商用名称为钛白粉,化学分子式为TiO2。钛白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橡胶等。由于钛白粉有众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用途,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金属钛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突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化工冶金、海洋工程、体育休闲等领域,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

(2)钛资源分布

钛属于稀有金属,但是实际上钛并不稀有,其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69%,在所有元素中排第 9位。钛矿石主要包括钛铁矿、金红石及其他含钛矿石,可通过选矿选为钛精矿,并进一步加工成富钛料,例如高钛渣及合成金红石。钛铁矿(比如公司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场开采的钒钛磁铁矿)是钛的主要来源。全球钛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及南非。

龙佰集团攀枝花矿山

(3)钛工业产业链

钛工业产业链有两条不同的分支。第一条是钛白粉工业,从钛铁矿和金红石采选开始,通过化学过程生成化工中间产品——钛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纸等行业。第二条是钛材工业,从钛铁矿和金红石采选开始,制造海绵钛,然后制成各种金属产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产品涉及钛白粉工业和钛材工业。

2、全球及中国钛白粉市场分析

(1)概览

钛白粉市场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钛白粉生产商以及下游行业。

钛白粉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硫酸法和氯化法。

(2)全球钛白粉消费量预测

由于涂料业、塑料业及造纸业等下游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球钛白粉消费量经历了稳定增长,2015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8%。放眼未来,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及新兴经济体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全球钛白粉消费量将维持稳定增长,由2021的760万吨增长到2025年的890万吨,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

(3)全球钛白粉需求结构

美国涂料市场的应用场景

以美国为例的房地产市场以存量房销售为主,对应来看重新装修、改造的涂料需求(83%)占比远高于新建住宅和新建非住宅需求(17%),成为建筑涂料最主要的下游需求。全球钛白粉下游应用领域多样,其中建筑涂料占比仅为23.78%,建筑涂料又分为新涂和重涂,新涂市场占比约10%左右。中国房地产放缓不会对中国钛白粉需求产生太大影响。

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存量时代,城镇化推动新房需求,存量房贡献长远发展空间。

(4)原材料及钛白粉价格

钛白粉市场在“十四五”期间仍将保持高景气周期,在全球市场紧平衡的供需结构下,价格处于高位震荡。

从需求端讲,2020年-2025年全球钛白粉需求量增速为4.6%。国内伴随存量房市场扩容、老旧小区改造、汽车消费转型升级等带动钛白粉新需求,国际市场中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前期疫情压抑的需求陆续释放,其国内钛白粉供应不足拉动我国钛白粉出口。

从供应端讲,2019年以来全球钛矿生产企业资本开支下降,在产矿山接近枯竭又无新增矿山供应,国际政治冲突不断,导致高品位钛矿供应持续偏紧。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海外疫情反复、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促使国际钛白粉巨头产能供应持续下降,全球钛白粉市场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国内氯化法钛白粉产能。

综上所述,未来钛矿及钛白粉市场需求供应紧平衡的格局叠加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有效支撑钛白粉价格维持高位水平。

(5)市场推动因素及未来机会

下游行业需求上升:钛白粉应用场景众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刺激钛白粉产品需求不断增长。

推动产业升级的政策及法规:随着产业及环保政策趋严,对钛白粉生产和能耗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发改委2019年11月颁布并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限制新建硫酸法钛白粉,鼓励新建单线产能每年3万吨及以上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拥有低成本、成熟大型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的企业拥有先发优势,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产能日益集中: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环保成本上升,中小型生产商被迫关停或限制生产。同时,拥有氯化法核心技术的领先钛白粉生产商将享受利好政策带来的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市场份额。因此,预计钛白粉生产商数目将会减少,而单一生产商的产能可能会提高。

产业链整合:随着钛白粉市场不断发展,钛白粉生产商(尤其是龙头企业)一直致力整合产业链,涉及上游的钛矿石开采、钛精矿加工、高钛渣熔炼及合成金红石生产、中游的钛白粉产品及其他副产品生产以及下游产品开发。整合产业链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展产品结构及丰富收益来源。

3、中国海绵钛市场分析

(1)概览

海绵钛是钛金属单质,一般为浅灰色颗粒或海绵状,是钛材及其他钛构件的原料,把钛矿通过冶金反应生成四氯化钛,与金属镁反应,就得到海绵状多孔“海绵钛”,海绵钛是生产钛材的重要原材料。钛材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化工冶金、海洋工程、体育休闲等领域。2020年,海绵钛的全球产量约达21万吨,而中国的产量占58.5%。

(2)中国海绵钛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海绵钛的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因航空航天等高端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使其消费量进一步增加。

(3)中国海绵钛市场下游分析

海绵钛的主要下游应用包括化工、航空航天及海洋工程等行业,2020年该等行业的海绵钛消费量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51%、18%及8%。2015年至2020年,中国化工、航空航天及海洋工程业的海绵钛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分别约为19.8%、20.5%及68.4%,预计2020年至2025年该等行业的海绵钛消费量将分别按约13.9%、18.2%及22.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4)市场推动因素及未来机会

高端海绵钛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成品率低及生产成本高,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优质海绵钛的产能相对较低。随着大型飞机国产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对优质海绵钛的需求将快速增加,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有利的政策法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加快培育重点新材料市场,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推进新材料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航空材料(包括新型航空铝钛)及新型功能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储氢材料、钛及钛合金粉末材料)界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

产能集中度提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及环保要求的升级,海绵钛行业大部分半流程或落后产能被迫退出市场,产能集中度持续提升。

(二)未来公司将要进入的行业——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

1、概览

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性能卓越的锂阴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其中正极的成本相对较高。正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电压、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等性能。根据锂电池的成份,锂电池正极材料可分为钴酸锂(LCO)、磷酸铁锂(LFP)和三元材料(NCM)。其中,磷酸铁锂(LFP)独特的橄榄石结构可以有效提高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即使在高温或过度充电的情况下)。磷酸铁锂的主要原料包括锂源、铁源、磷源和碳源。根据制备过程中物料的反应状态,主要可分为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目前,固相合成是大多数公司采用的制备方法。

石墨电极是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碳系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起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作用,主要影响锂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锂电池负极材料根据其负极活性物质的不同可分为碳系和非碳系负极材料两大类:碳系负极材料中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具备导电率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大、嵌锂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特点,在电池比容量、首次效率、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是目前主流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石墨化工艺方面主要采用艾奇逊炉、内串炉、厢式炉三种成熟炉型,艾奇逊炉和内串炉由于加热温度高,石墨化率高,适用于高端产品;厢式炉适用于中端产品。

2、市场推动因素及未来机会

新能源汽车普及: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从2015年的208.0千辆增至2020年的1.2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43.0%。预计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于2025年达到约4.7百万辆,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3%。同时,随着中国政府更关注环保事宜,例如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会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磷酸铁锂市场亦随之受到推动。

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发展:在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利好政策驱动和下游应用需求的刺激下,中国电化学能源市场的发展将为磷酸铁锂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中国的电化学储能市场可分为通信储能市场和电能存储市场。通信储能市场的需求主要是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随着中国4G、5G等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通信基站数量不断增加,基站对储能电池的需求将相应增加。对于电能存储市场,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中国政府已颁布一系列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会推动中国的电能存储市场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钛、锆产业链深度整合及新材料研发制造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主要从事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销往6大洲,80多个国家。公司秉持“创领钛美生活,做受尊敬企业”的企业使命,在钛及钛相关产业进行了长达30年的探索,依托技术创新和高效的运营模式,不断提升产业服务人类社会的能力。

公司主营产品为钛白粉和海绵钛,其中,钛白粉产能101万吨/年,海绵钛产能1.5万吨/年,规模均居世界前列。集团产业基地布局河南、四川、湖北、云南、甘肃等五省六地市,初步形成从钛的矿物采选加工,到钛白粉和钛金属制造,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绿色产业链。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1、钛白粉

钛白粉的化学名称为二氧化钛,商用名称为钛白粉,化学分子式为 TiO2。钛白粉具有高折射率,理想的粒度分布,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橡胶等,是世界无机化工产品中销售值最大的三种商品之一,仅次于合成氨和磷酸。由于钛白粉有众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用途,因此钛白粉消费量的多寡,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公司是全球钛白粉生产企业中的领导者。据统计,公司于2020年按产量、销量、销售收益及产能计是全球第三大及亚洲与中国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截至2020年度,按产量计,我们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4%以及中国市场份额的23.4%,按销量计,占全球市场份额11.7%以及中国市场份额的24.0%,按销售收益计,占全球市场份额10.3%以及中国市场份额的26.5%。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们按产能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7%及亚洲市场份额的20.9%,公司在亚洲的市场份额远超亚洲第二大生产商(市场份额为8.3%)以及亚洲其他竞争者。公司的钛白粉产品主要用作涂料、塑料、造纸及油墨等生产的原材料。公司有“雪莲牌”和“蟒牌”两个钛白粉产品品牌,为全球市场钛白粉产品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品牌之一,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客户好评。公司钛白粉成品种类齐全,涵盖十八种牌号,公司亦在开发多个新钛白粉产品品种。公司产品质量优异,尤其在亮度、遮盖力、耐候性、分散性等方面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公司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服务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

2、海绵钛

海绵钛是钛金属单质,一般为浅灰色颗粒或海绵状,海绵钛是生产钛材的重要原材料。钛金属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突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化工冶金、海洋工程、体育休闲等领域,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

(二)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1、钛白粉生产工艺

公司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有两种:硫酸法和氯化法。

(1)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2)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2、海绵钛生产工艺

(三)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产品涉及的产业链有两条不同的分支。第一条是钛白粉工业,从钛铁矿和金红石采选开始,通过化学过程生成化工中间产品——钛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纸等行业。第二条是钛材工业,从钛铁矿和金红石采选开始,制造海绵钛,然后制成各种金属产品,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冶金、海洋工程等领域。公司在行业产业链中属于钛白粉生产商(钛铁矿采选-钛精矿-钛白粉)和海绵钛生产商(钛铁矿采选-钛精矿-高钛渣-海绵钛)。

(四)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在国内外拥有多处钛矿资源,其中最大钛矿资源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通过原矿剥离,破碎、磨矿、选矿等工序生产钛精矿、铁精矿及锍钴精矿,钛精矿自用,铁精矿和锍钴精矿对外销售。

公司使用自产的钛精矿及外购的钛精矿加工生产硫酸法钛白粉、富钛料(包括高钛渣、合成金红石)及生铁,富钛料进一步加工生产四氯化钛、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粉。公司对外销售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四氯化钛及铁精矿等。

公司采用化工企业典型的连续型大规模生产模式;实行直销和经销结合的销售模式,内设销售公司负责产品的内销和出口工作,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在香港、美洲、欧洲设立专门销售的子公司负责出口市场的业务拓展。

(五)发展策略

公司坚持并购扩张与内生增长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依托技术创新和高效的运营模式,构建了覆盖“钛、锆、钒、铁、钪”等元素相关产品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公司先后收购了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钛厂资产、湖南东方钪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公司陆续投资建设了焦作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5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项目、年产30万吨硫氯耦合钛材料绿色制造项目等。

公司基于“大化工、低成本”的发展思路,设备大型化贯穿始终,产业链一体化经济布局带来低成本,“规模效应、循环效应、创新效应”奠定差异化低成本核心优势,打造龙佰行业护城河。

(六)转型及产业创新——钛锂耦合

公司依拖优势资源,布局新能源产业,主动迎合国家“双碳”战略,既跳出钛白又不脱离钛白,是龙佰集团顺应市场变革的一次重要战略转型,引领产业创新实践,进一步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借鉴钛白产业成功经验,将全产业链和一体化贯穿在锂电材料项目之中,形成钛产业与锂电产业耦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是两个产业高效融合的典范。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积累了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石墨负极先进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同时公司现有的原材料供应体系能够有力支撑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公司废副产品硫酸亚铁,富余产能烧碱、硫酸、蒸汽、氢气等可直接或间接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秉持“大化工、低成本”的发展思路,利用公司的管理、研发、技术及供应链优势,研发生产磷酸铁、磷酸铁锂、石墨负极等电池材料,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通过新建项目、合作、收购等方式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收购了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利用中炭新材料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入石墨负极行业,正式进入新能源领域;公司筹划了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15万吨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其中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石墨负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或具备投产条件。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钛白粉需求旺盛,原材料钛矿需求增大,进口钛矿和国内钛矿价格较2020年度大幅上涨。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报告期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环评批复的项目: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报告期内取得的相关批复、许可、资质:

下一报告期内将届满的批复、许可、资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是全球钛白粉市场不可撼动的领导者

据统计,公司于2020年按产量、销量、销售收益及产能计是全球第三大及亚洲与中国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公司在亚洲的市场份额远超亚洲第二大生产商以及亚洲其他竞争者。

公司是钛白粉行业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的钛白粉供应商。按照产能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商,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一大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商。公司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生产基地是全球单一厂区产能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钛白粉年产能超过50万吨,同时具备以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生产工艺生产钛白粉的能力。

公司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使我们有能力保障氯化法钛白粉的品质比肩国际领先水准的同时,又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实现了国产氯化法钛白粉产品在中国及全球市场的份额增长。

公司在钛白粉生产成本、质量、技术、产能规模等方面有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在过去的30年中,公司深刻洞悉行业特征,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致力于保障原材料的供应稳定、产品链的有序延伸以及各类产品间的有效协同。同时,公司具备国内行业最领先的研发实力和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拥有充足的技术储备,通过强大的技术实现“大化工、低成本”效益。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公司拥有两个钛白粉产品品牌,即“雪莲”及“蟒”,是钛白粉产品全球市场中最知名及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两个品牌均于国内及国外超过80个国家及地区销售,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

(二)纵向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

公司是中国唯一贯通钛全产业链的钛白粉生产企业,掌握优质矿产资源及深加工能力,产品贯通钛全产业链。公司拥有多处矿权,可确保为生产稳定供应钛精矿,公司使用自产的钛精矿及外购的钛精矿加工生产硫酸法钛白粉、富钛料(包括高钛渣、合成金红石)及生铁,富钛料进一步加工生产四氯化钛、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粉。公司全产业链优势使公司上游生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可直接用作下游产品生产的原材料。

(三)独特的横向耦合绿色经济模式

公司采用了独特的“横向耦合绿色经济模式”。公司通过研发及实施多种产品工艺持续完善绿色产业链,积极拓展钒、铁、钪等钛白粉衍生品。

该模式使生产过程中的废副产品得以循环利用,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供应原材料,降低公司环保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图为硫氯耦合工艺,该技术可以利用硫酸法钛白粉工艺中产生的废酸生产合成金红石,作为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原料;利用生产合成金红石过程中的副产品硫酸亚铁生产铁系颜料、磷酸铁等。

(四)强大的协同效应和整合能力

公司具备强大的并购和资源整合能力,实现了覆盖“钛、锆、钒、铁、钪”等元素的相关产品协同发展,收入结构不断优化,除钛白粉外的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持续提高。基于超过30年的化工生产经验积累,公司一方面充分发展和利用通过加工钛矿石及生产钛白粉可提取的钒、铁、钪等元素生产相关副产品;另一方面积极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进行资源整合,完善我们的产业布局,促进钛产品及含有其他化学元素的副产品的协同发展。

公司2014年收购了亨斯迈的TR52油墨业务,打破国内二氧化钛油墨产品由境外供应商垄断的局面;2016年收购了四川钛业股权,大幅度提升硫酸法钛白粉的产能,且拥有了自己的矿山资源;2019年收购了新立钛业股权,巩固公司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领域的地位,将海绵钛纳入产品组合,使矿山资源拥有量进一步提升;2020年收购了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绵钛资产,扩大海绵钛产能。

(五)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领先的技术优势

公司采用先进的自主研发的技术及生产工艺生产各种优质产品。目前,公司在中国拥有近700项专利,包括220余项发明专利及46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此外,公司有22项研发成果获得省级或以上科技进步奖。例如,我们的“钒钛磁铁矿高效绿色综合回收工艺及装备研究”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一等奖,“硫磷钛联产法钛白粉清洁生产新工艺”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进步一等奖。此外,我们的硫铁钛联产法研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努力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每年注册近百项新专利。同时,凭借自身的技术知识,我们主持或参与19项国家标准及16项行业标准的制订及修订。

公司在钛原料品位提升及精深加工、钛白粉新产品研发及产品性能优化、钛及其衍生品工艺耦合与清洁生产、废副资源综合利用、原子利用率提升、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氯化法设备改进及国产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公司拥有湿法和火法两种富钛料生产工艺,及直流炉和交流炉两种钛渣冶炼工艺,可适应不同粒度的钛矿原料;拥有大型熔盐氯化和大型沸腾氯化技术,可适应不同品质的富钛料;拥有U型炉和I型炉两种海绵钛冶炼技术,可产出不同质量要求的海绵钛。同时,公司在原料分级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

(六)高效的全球性销售网络及服务能力

公司高效且多层次的全球性销售网络使公司产品遍销全球。公司产品已销往位于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超过80个国家。我们获河南省商务厅评为“河南省进口重点企业”、“河南省出口重点企业”、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及“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为在国外市场更有效推动销售与营销活动,并更了解客户需要,公司已在美国、英国及香港设立附属公司。

(七)具战略远见、富有深厚产业经验的管理团队

公司董事长许刚先生对行业拥有极为深刻的认知,深耕钛行业30余年,对行业的趋势、下游客户的需求、产品的更迭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公司还拥有在本集团平均任职年限超过20年的管理团队,公司的管理团队稳定、经验丰富。董事长许刚先生及管理团队凭借多年积累的行业知识和经验以及不断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带领公司发展和壮大,推进经营转型,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创新产品和服务,使公司钛产业基地布局扩展至河南、四川、湖北、云南、甘肃等五省六地市,公司产品线由钛白粉延伸至钛金属、新能源,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为包括股东、客户、员工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创造卓越价值。

为吸引和留住行业中的优秀的管理、技术研发、销售等人才,公司已打造上海市场服务中心,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此外,公司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机制有效吸引并留住行业优质人才。自A股上市以来,我们已实行多轮限制性股份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超过40%的员工受惠。多轮限制性股份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对管理团队以及技术研发团队全覆盖,极大的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助力公司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经营环境分析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多有反复,但总体趋势向好,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各主要经济体复苏势头明显。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100周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我国成功战胜疫情汛情等多重挑战,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经济实力、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

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钛白粉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钛白粉市场产销两旺,钛白粉价格呈阶梯状上涨。2021年,我国42家具有正常生产条件的全流程型钛白粉企业总产量达到379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增幅为8.0%,创历史新高。2021年钛白粉出口131.16万吨,比2020全年增加9.75万吨,同比增长8.03%;2021年钛白粉进口19.19万吨,比2020全年进口增加2.36万吨,同比增长14.05%。2021年,海绵钛市场持续向好,下游钛材市场需求增加和原材料价格的上行推动海绵钛价格由去年年中低点持续稳步上涨,2021年全年海绵钛产量14.49万吨,同比增长3.15万吨,增幅为28%。2021年海绵钛出口0.08吨,比2020全年增加0.03万吨,同比增长45%;2021年海绵钛进口1.38万吨,比2020全年进口增加0.9万吨,同比增长192%。

(二)公司总体经营管理情况

2021年,公司抗过河南特大洪灾袭击,走过疫情持续爆发的艰险,经过全球能源危机洗礼,公司上下砥砺奋进,拼出了智慧、速度、精神,圆满完成了2021年度目标任务,全年营收首破200亿元,实现技术技改的高效推进,开启了集团实现“十四五”目标的良好开局。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66亿元,同比增长45.77%;实现利润总额55.19亿元,同比增长95.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76亿元,同比增长104.33%。

本年度,公司主要经营工作情况如下:

(1)产销创新高,产业链优势和核心技术优势凸显

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钛白粉、海绵钛等产品需求旺盛,公司主营产品钛白粉、海绵钛市场处于景气周期,销售价格同比去年同期增加较多,现有钛白粉、海绵钛产能利用率提升,特别是公司氯化法钛白粉产能有效释放。

原辅材料价格及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对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公司现拥有“钛精矿~富钛料(高钛渣、合成金红石)~钛白粉、海绵钛”完整产业链,并掌握各产品生产所需的核心技术,自产钛精矿、硫酸等原料及合成金红石、高钛渣等中间产品的稳定供应保障了钛白粉及海绵钛持续生产及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业绩,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提高,公司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优势和核心技术优势凸显,促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

钛白粉产销情况:2021年生产钛白粉90.22万吨,同比增长10.41%,其中生产硫酸法钛白粉64.61万吨,同比增长6.86%,氯化法钛白粉25.62万吨,同比增长20.52%;共销售钛白粉87.78万吨,同比增长5.46%,其中,国内销量占比51%,国际销量占比49%,销售硫酸法钛白粉62.12万吨,同比减少2.75%,销售氯化法钛白粉25.66万吨,同比增长32.52%。

海绵钛产销情况:2021年生产海绵钛14,848吨,同比增长63.14%,销售海绵钛14,001吨,同比增长71.6%。

其他产品情况:生产铁精矿425.15万吨,同比增长11.47%,生产钛精矿100.06万吨,同比增长10.86%,全部内部使用,有效保障了公司原料供应。

(2)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

构建“大化工、低成本”绿色产业体系

“十四五”是公司迈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为进一步把握战略方向、明确战略任务、擘画战略蓝图,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龙蟒佰利联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并经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2021年是公司“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进入“十四五”新时期,公司围绕钛白粉、金属钛、矿产品、新能源等产业规划了超500亿的营业目标,公司将依靠科技创新走好“十四五”发展之路,达到规划目标,实现每个人的“龙佰梦”。

公司依托现有的核心资源和优势,打造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及高端钛合金的低成本联产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大循环产业链,着力打造“矿采选加工~富钛料~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钛金属~钛材加工”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同时在资源循环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和产业化手段积极拓展“钒、锆、铁、钪、钴”等钛衍生品领域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同时不断加强各业务板块的耦合与协同。公司将坚持“项目建设”与“并购重组”两条腿走路,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形势变化,围绕打造“绿色高质量钛产业链”,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和项目建设,进行资源统筹和发展布局,构建绿色大循环产业体系。

(3)布局新能源产业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推广,锂电池应用市场快速增长,为抓住市场机会,同时提高公司废副产品的增加值,公司秉持“大化工、低成本”的发展思路,利用公司的管理、研发、技术及供应链优势,研发生产磷酸铁、磷酸铁锂、石墨负极等电池材料,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积累了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石墨负极先进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同时公司现有的原材料供应体系能够有力支撑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公司废副产品硫酸亚铁,富余产能烧碱、硫酸、蒸汽、氢气等可直接或间接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通过新建项目、合作、收购等方式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了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利用中炭新材料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入石墨负极行业,正式进入新能源领域;公司筹划了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15万吨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其中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石墨负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或具备投产条件。

(4)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公司技术创新

“创新,让龙佰集团每一天都是新的”,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努力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2021年研发费用10.10亿元,同比增长87.5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91%,推动公司技术创新,为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21年,公司先后设立实施了188个科研项目,完成119个。通过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公司在锂电正负极材料研发、氯化法新产品开发、钪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其中锂电正负极材料研发:公司积累了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石墨负极先进的生产线规模化、设备大型化创新生产技术;氯化法新产品开发:为丰富公司氯化法钛白粉产品系列,提高氯化法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实施了5个新的氯化法新产品研发,其中2个已经量产并投放市场,其他3个进入试生产或客户导入阶段。

(5)积极适应“双碳”经济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公司“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管理工作,加快落实节能减排、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碳中和的工作,从而实现公司“双碳”目标,公司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公司“双碳”全面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双碳”重大项目引进的决策。

公司积极适应“双碳”经济,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围绕废水循环利用、废气深度治理方面进行环保改造,报告期内推进环保项目40余项,共计投资3.27亿元。2021年废气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明显,颗粒物、SO2、NOX分别下降34.02%、35.17%、1.45%。公司将编制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树立强烈的双碳意识,推进节能减碳、资源综合利用等创新工作及工程转化,在推进在建项目顺利试车与达标达产时,着眼长远,谋划新能源项目建设,秉持绿色循环、双碳经济理念,通过生产过程耦合及能量资源的梯度利用,最终形成“钛+锂”绿色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助力企业在低碳、可持续路上做大做强。

(6)建设高质量人才梯队提升员工“归属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公司持续完善内部人才梯队,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多元绩效管理体系,将考核与员工发展有机结合;优化薪酬与福利体系,促进员工体面就业;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助力新业务板块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员工素质,拓宽员工能力。多措并举,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育得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报告期内,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本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实施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4860人,授予限制性股票14,186万股,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已完成登记并上市。

(7)回报股东共享红利

公司秉承“创领钛美生活做受尊敬企业”的使命,本着“义利共生”的发展观,2021年一如既往地坚持稳定、持续、科学的分红理念,于2021年5月实施了2021年一季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9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派发人民币现金20.16亿元,于2021年11月实施了2021年三季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5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派发人民币现金5.9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110亿元,以良好的分红回馈支持公司发展的广大股东。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于2011年上市,经过“十二五”“十三五”十年沉淀与积累,蜕变为一家致力于钛、锆产业链深度整合及新材料研发与制造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形成了从钛矿采选、到还原钛、高钛渣、合成金红石等原料精深加工,再到硫酸法钛白、氯化法钛白、钛金属等产品的全产业链格局。

踏入“十四五”,公司正式步入转型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未来公司始终坚持“创领钛美生活、做受尊敬企业”的企业使命,以“做深做精钛产品,做细做透钛衍生品,不断提升钛对人类生活的价值”为产业导向,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的业务模式,实现从钛白粉行业龙头到新能源电池材料巨头转型。

(一)“十四五”发展目标及主要产能规划

进入“十四五”新时期,集团围绕钛白粉、金属钛、矿产品、新能源等产业规划了超500亿的营业目标,希望公司能够继续依靠科技的力量走好“十四五”发展之路,达到规划目标,实现每个人的“龙佰梦”。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依托现有的核心资源和优势,打造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及高端钛合金的低成本联产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大循环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条囊括“钛矿采选加工-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钛金属-钛材加工”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同时,在资源循环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秉持“低成本、大化工”的发展思路,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公司坚持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并重,既苦练内功,又通过资本运作开展横线及纵向并购。

1、原料保障降成

通过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及收购等,有效提高主要原料自给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确保原料供给的绿色、安全、稳定、可靠,为打造低成本、全流程钛产业链提供保障。通过700万吨绿色高效选矿项目,对已有矿区进行技改扩建,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保障采收率、生产效率、产量同步提高;提高氯化钛渣、高钛渣、合成金红石产能利用率,同时考虑在新立钛业建设国产矿钛渣升级项目,实现国产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的规模化生产,保障氯化钛白及海绵钛原料供应稳定,同时提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寻找并收购国内外优质钛矿,增加钛矿自给的可持续性。

2、丰富现有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

(1)钛白粉产业:提高氯化法钛白粉占比,产品向中高端升级,做中国钛白粉产业结构变革先驱。加快推进龙佰禄丰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项目和新材料公司年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扩能项目;积极筹划后续产能,快速扩大规模,抢占国内氯化法钛白粉大发展的先机,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耐光、超耐候等新高端产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和反馈制度,推广TR52质量理念,稳定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钛金属产业:依托公司成熟的大型沸腾氯化技术、熔盐氯化技术及产业链优势,通过对现有生产线技改扩建和新建项目,进一步海绵产能。全力保障云南国钛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生产线和1万吨海绵钛生产线升级改造创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甘肃国钛海绵钛生产线技改扩建,提高海绵钛产能;加大人才、技术等储备,组建钛合金项目团队,着手钛合金可行性研究、技术攻关,通过建设年产3万吨高端钛合金新材料项目进入钛合金领域。

3、持续发力新能源产业

全力推进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15万吨电子级磷酸铁锂项目建设、试车及投产,紧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

4、卓越市场服务力

整合、优化销售网络,根据客户和产品需求在全球的区域分布,建立专业化、本土化的销售网络,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打造龙佰上海市场服务中心,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技术、金融、政策等资源,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提升公司在钛及钛衍生品相关产业的地位和品牌优势;布局氯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及高端钛合金,拓展“钒、锆、铁、钪、钴”等钛衍生品领域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紧跟行业主流客户,深入洞悉客户需求,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动态及行业发展动向,利用公司集合创新优势抢占市场。

5、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加大创新投入,升级现有工艺,实现废水废固的资源综合利用。升级改造硫酸法工艺,完善优化现有硫酸法生产工艺,实现钛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加快硫酸法和氯化法的横向耦合集成,建立人造金红石生产线,保障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原料的供给;开辟多条硫酸亚铁的利用途径,进一步减少固废钛石膏产出量;加强工艺之间的耦合,进一步降低用水单耗;氯化惰性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将惰性废渣中的矿、焦分离回收再利用,提高钛原料收率。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对策

1、环保政策风险

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未来国家环保标准、资源循环利用标准、生产安全标准将进一步对标发达国家,对标全球领先企业,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随着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力度更大的环保监管督查持续加码,化工企业将在未来数年面临环保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重视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主动按照国家对废水、废气、扬尘、噪声和固废处置的新标准、新要求,持续加大环保投入,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公司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

2、经营管理风险

本报告期,公司快速扩张,形成了以七大基地为单元,跨地域集团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向集团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宏观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如果公司无法继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可能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结合公司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纲要和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统一管理理念与发展目标,始终保持创新求变的思维方式,通过持续深度对标强化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和交流持续改善公司员工知识结构,同时积极引进相关行业优秀人才及管理团队。

3、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多变的政策因素,复杂的市场环境使产品及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日趋频繁,并对企业收入、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不可避免的承受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应对措施:通过国内外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打造更趋完善的产业链,早日实现产业一体化目标;与上游供应商开展良好的合作,进一步扩展集团公司的采矿、选矿能力,努力踏准市场节奏,买出利润,适当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降低产品成本,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

4、产品需求风险

公司产品的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我国已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和量,这促使对钛产品的需求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应对措施: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大氯化法钛白粉产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在行业内取得成本、质量双重优势地位。

5、投资风险

为了早日实现公司钛产业战略布局,公司将继续围绕主业开展境内外产业并购及资源整合工作。各个项目的投资将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宏观政策、行业周期、交易方案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投资风险。

应对措施:为有效化解产业并购带来的投资风险,公司将聘请专业的项目团队开展投资合作,审慎选择投资标的,并开展全面的项目尽调工作,建立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充分关注并防范风险,严抓风险管控。

6、汇率风险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钛白粉出口企业,年出口量占中国钛白粉出口量比例30%-40%,并有持续增长之势,随着公司日益成为国际化企业,进出口业务将逐渐增多,汇率的波动有可能带来汇兑损失风险。

应对措施: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金融、外汇业务水平,积极关注外汇市场的波动和汇率走势,增强预判能力,趋利避险。积极利用先进的金融工具,灵活调整出口结算与定价政策等,最大程度地规避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7、疫情等黑天鹅事件

本报告期,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但尚未消失,未来公司采购、物流、生产、销售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采取严谨精细的防控措施,同时根据市场变化采取积极灵活应对措施,在扩大国内外销售的同时不断降低各项成本,确保公司业绩实现平稳增长。同时公司将坚持以创新为导向,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灵活调整生产、销售策略,更加积极主动应对黑天鹅事件,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做大做强钛产业。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万丰奥威
  • 川大智胜
  • 中海达
  • 正丹股份
  • 沃尔核材
  • 神州信息
  • 万科A
  • 格林美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