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达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1 19:55: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科博达603786)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7亿元,由于受疫情和“缺芯”的影响,较上年下降3.68%(主要是国内销售减少了9.87%)。在确保完成客户产品交付的同时,公司在新品转产、客户新项目定点和新客户拓展,以及新产品销售增长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成绩。尤其在产品向新能源车市场渗透明显加快,客户结构逐步优化,主要产品的销售占比在持续提高,为2022年的业务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1、新项目定点持续增加

2021年共获得奥迪、大众、保时捷、捷豹路虎、PSA、上汽大众、安徽大众、比亚迪002594)、一汽红旗、广汽丰田及某国内新势力头部主机厂等客户新定点项目59个,预计整个生命周期销量5,500万只。其中: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PSA、玛莎拉蒂、铃木等客户全球项目预计整个生命周期销量1,585万只。

报告期内,公司战略产品底盘控制器项目拓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原底盘控制器DCC基础上,首次将产品延伸到底盘域控技术相关的ASC等产品,并先后获得比亚迪、吉利、小鹏及某国内新势力头部主机厂等客户项目定点。同时,主要产品智能执行器(AGS)和USB项目在捷豹路虎、铃木、广汽丰田、一汽红旗、安徽大众等客户的推广应用,尤其广汽丰田产品定点,为公司下一步进入丰田全球平台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截至2021年底,在研项目合计129个,预计整个生命周期销量17,193万只。其中: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PSA、玛莎拉蒂、铃木等客户的全球平台项目13个,预计整个生命周期销量5,000万只。

2、新产品销售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过去几年,公司一直在持续增加新产品投入,智能执行器、USB、舱内智能光源、商用车国六排放系统等主要新产品销售的逐步增长,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产品销售结构,改变了过去以灯控系列产品销售占比过高的局面。

2021年,新产品销售开始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客户福特、雷诺和宝马的全球平台灯控项目陆续转产开始销售,智能执行器、舱内智能光源、USB、商用车国六排放系统等新产品也在逐步转产销售,战略产品底盘控制器项目逐步增量,主要新产品的销售占比逐渐提高。2021年,上述新产品合计销售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6.5%。随着量产新品持续爬坡放量,前期新品投资开始进入收益期,也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3、产品市场逐步向新能源车领域渗透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公司基本完成国内外新能源车头部企业的市场布局,市场已覆盖了大众集团MEB和PPE平台、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东风、蔚来、小鹏、华人运通以及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某些造车新势力等客户不同新能源车型。同时,客户定点新能源车的项目逐年增加,产品在新能源车市场的整体渗透率快速提高。2021年共获得定点项目22个,比上年增长约50%。新能源车用的产品销售1.58亿元,同比增长135.82%。

随着公司和国内外各类新能源车企业合作不断加深,未来将有更多产品进入新能源车领域。目前公司加快了与大众、比亚迪、吉利、小鹏等国内外头部企业在新能源车客户深度合作,不断扩大产品合作范围,尤其在灯控、热管理系统、舱内智能光源、底盘域相关技术等产品领域,不断提升在新能源车中的单车销售价值。目前单车销售额最高已超过1300元/车。

4、客户销售结构和市场布局逐步优化

由于其它新产品的不断拓展,公司主要客户销售结构进一步优化。2021年,核心客户大众全球的产品销售占比由上年74.33%下降到69.73%,其他客户占比由上年25.67%上升到30.27%。根据目前的客户订单计划,随着其它客户定点项目不断量产,其它客户的销售占比也将逐步提高。

鉴于大众集团市场规模庞大,全球销量长期稳定在900万辆左右,在全球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继续巩固并稳步发展大众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其它优质客户,优化市场布局。截至2021年底公司市场已经覆盖到戴姆勒、宝马、通用、福特、雷诺、PSA、丰田、日产、铃木、捷豹路虎等全球业务平台,以及比亚迪、吉利、长城、红旗、蔚来、小鹏、潍柴、康明斯等国内外客户,市场覆盖率达到90%。随着全球客户和新能源车的项目增加,公司的客户销售结构和市场布局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深受芯片供应短缺影响,厂商在排产上不可避免需要调整结构,对市场造成局部影响,汽车市场整体维持了稳中微增的态势,但全球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并逐步步入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阶段。市场研究机构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8,105万辆,较2020年增长约4.23%,其中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约为650万辆,较2020年大幅增长约109%。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增长,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2021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增长幅度高于行业3.7和2.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最大亮点,其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其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伴随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汽车市场呈现明显消费升级趋势,2021年12月份,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37.6万辆,同比增长28.8%。2021年高端品牌乘用车销售347.2万辆,同比增长20.7%,高于乘用车增速14.2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2%,占比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

2021年年底召开的“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峰会”认为,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2、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信息

汽车产业日益被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打破原有的边界,零部件供应商作为产业链上游,不仅要谋划转型升级,还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率先试水新技术、预判产业趋势,从一个物质形态零部件的供应商要变成一个科技方案的提供商。零部件企业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来深化供应链的全球布局,提升全球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业务聚焦、供应链安全保障、成本控制、采购优化、现金流管理等机制以提升营收与盈利能力。

公司作为中高端乘用车配套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主营汽车电子及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与全国汽车市场发展保持同步。

总的来看,2021年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发展韧性继续保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变局之下的汽车行业近年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要看到,当前汽车芯片短缺虽逐渐缓解,但仍显紧张,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需巩固,加之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这些问题也都将影响汽车行业,保持产销稳定增长依然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是为全球知名汽车整车厂同步开发并全球配套汽车电子产品的少数本土企业之一,主要专注于汽车智能、节能产品领域,长期以来一直与全球知名整车厂保持着稳定供应商关系。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汽车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车载电器与电子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各类光源控制器、氛围灯控制器、中小电机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电磁阀等产品。产品覆盖全球市场,在全球汽车电子行业尤其是汽车照明电子领域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公司为国内外整车厂客户提供配套供货,主要经营模式为: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主要为自主采购,从职能上主要分为前期采购、后期采购和MRO采购,其中:前期采购主要负责产品研发阶段BOM原材料采购、成本管控和新供应商开发;后期采购主要负责产品量产阶段原材料批量采购、供应商管理和原材料质量处理等后续工作;MRO采购主要负责行政办公、生产设备和五金备件采购工作。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根据不同客户,制定按月、按周或者按日发货计划。通过对接客户管理系统或客户下发订单,获得客户产量计划和交货时间等信息,再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制定每月生产计划。对需求大或关键性产品,结合产品最高日产量、运输风险等因素,设定标准安全库存,以确保供货连续性和满足客户需求波动。

公司拥有奥迪公司、大众集团等国际知名整车厂评审认可的国际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制定了流程化生产过程控制方法,通过仓库管理系统(WMS)、生产过程管理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互联互通,确保生产过程按工艺要求制造出符合标准产品,从原材料、半成品到产成品流向整个生产过程均可通过条码追溯每一个工序及其操作人员、所用物料、物料供应商等信息实现全程跟踪。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主要是整车配套模式,均为直接销售。

整车厂在新车型开发阶段向公司发布询价信息,通过多轮技术交流及价格谈判,最终整车厂通过报价、研发能力、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定供应商。公司中标后通常整车厂下发提名信确定公司供应资质、单价等信息,后续经过技术设计、产品试制、样品测试、客户样件认可、PPAP批准通过并签署供货协议,明确供货周期、供货时间、结算方式、质量责任等具体商业条款,至此正式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优质的客户资源和稳定的客户关系

公司拥有众多国内外产销量大、车型齐全、品牌卓越的一流整车厂客户,并与主要终端用户保持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核心客户包括大众集团(包括其下属子公司奥迪公司、保时捷汽车、宾利汽车和兰博基尼汽车)、戴姆勒、宝马、福特、雷诺、PSA、捷豹路虎、吉利、比亚迪、红旗、一汽集团、上汽大众及国内外新造车势力头部企业等数十家全球知名整车厂商。公司已先后成为上汽大众、奥迪公司、一汽大众和保时捷汽车的A级供应商。

2、充足技术储备和领先的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实力。公司具有自主开发符合AUTOSAR标准架构的汽车电子产品并可与整车厂商车型开发平台直接对接的研发技术,且应用水平已达到该开发标准4.3版本的要求,所生产的产品通过了代表行业领先研发水平的SPICE2级审核,并达到了行业最严苛的安全标准ASILB。同时,公司还建立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EMC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但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认证,拥有第三方检测资质,还获得了包括奥迪公司、大众集团在内的重要客户的试验资质认证,可进行第二方认证。

3、卓越的产品品质和高效的客户响应体系

在产品生产制造方面,公司具备完整的产品工程设计与设备开发能力,自主设计、组装的自动化生产线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可满足全球知名整车厂商对于生产工艺的严苛标准,公司所生产的主要产品零公里PPM低于10。此外,在客户服务方面,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搭建灵活高效的客户响应体系,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整车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多次获得整机厂的优秀服务奖。

4、一流的供应链资源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供应链资源,全球前10强汽车半导体公司中有8家是公司的战略伙伴;同时,公司已与全球30多家知名汽车电子器件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对应整车厂大部分采取的“零库存”和“及时供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公司依托信息化系统和管理手段,实行准时化供应和以销定产模式,有效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实现稳定和高效的生产运营。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651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8,890万元,比上年的51,468万元减少24.44%。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485,561万元,比年初的471,008万元增长3.09%;净资产为407,996万元,比年初的381,264万元增长7.01%。

2021年度,公司主要产品照明控制系统实现销售137,967万元,同比减少4.64%,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车载电器与电子实现销售119,840万元,同比减少5.05%。其他汽车零部件实现销售16,165万元,同比增长0.61%。

2021年度,公司国内销售180,964万元,同比减少9.87%;国外销售93,008万元,同比增加7.93%。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汽车电子化程度高低,已是衡量汽车综合性能和技术水平重要标志。近年来汽车产业约70%创新来源电子技术领域,它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最核心动力之一。随着消费者对安全、舒适、智能化等需求日益提升,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重要方向,其占整车价值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渗透率不断提高;汽车智能化程度提升带来ADAS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发展进一步提升汽车电子占比。

国内汽车消费结构正逐步向中高端发展,汽车电子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未来其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从全球市场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汽车产业起步早,博世、大陆、电装、德尔福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已经积累了显著技术优势,占据了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国内企业要在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在技术和管理上苦练内功、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市场垄断。

展望2022年,尽管全球汽车市场仍然受到新冠疫情、芯片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以及芯片供应问题的逐步缓解,汽车电子市场依然被看好,前景广阔。

(二)公司发展战略

围绕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动力601330)技术趋势,结合公司市场全球化、技术专业化、产品规模化的战略定位,按照“全球定位、平台设计、功能集成”产品战略,立足全球汽车产业市场平台,专注汽车电子及相关产品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通过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和资本合作,实现全球范围内产品合作与业务合作,不断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并在巩固现有业务平台基础上逐步拓展新的业务平台,在更宽产品领域、更高技术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把公司建设成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内世界一流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22年,公司围绕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在巩固现有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聚焦新技术、新业务领域的投资与发展。我们瞄准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潮流,重点加强域控制器相关的底层算法研究与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整合现有核心产品的上下游资源,搭建新的业务平台,打造系统集成的智能化总成产品。同时深度挖掘市场需求,持续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厚积薄发,不断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新品研发管理,确保在研项目顺利转产

加强新品的研发管理,加快新品产能建设和投资,为后续转量产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在研项目顺利转产。

2022年,计划灯控、底盘控制器、智能执行器、USB和商用车国六排放相关新品转产项目近55个,客户涵盖比亚迪、蔚来、小鹏、日产、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红旗、长安、东风、潍柴和康明斯等。其中:灯控项目23个;底盘控制器项目5个;智能执行器项目9个;USB项目10个;商用车国六排放相关项目8个。预计全年新品产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66.67%,将为新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积极推广主要产品的技术应用,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智能执行器是接收信号的自动化操作机构,是未来汽车智能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零件,其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广泛应用于车内外空气流量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与自动充电接口等各系统智能化的功能,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300亿元。未来五年,公司将利用智能执行器现有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渠道资源,在汽车舱内空调自动出风口、进气格栅(AGS)、智能座舱屏幕转换、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和自动充电接口等相关领域的推广应用,尽快成为行业高端客户和新能源头部车企的全球平台标配产品,以此不断扩大产品的产能规模,提高该产品在单车的配置率与附加值。

公司通过底盘空气悬挂控制器的技术积累,逐步培育了与底盘域控制器技术相关的DCC、ASC底盘智能控制器等多个产品系列,同时涉及到汽车底盘的自适应调节和车辆行驶安全与舒适的功能,并已获得多个客户10多个定点项目,2022年,公司将围绕底盘智能化的技术趋势,加大产品的投资力度,大力推进与新老客户的技术应用与产品合作,进一步开拓底盘智能化相关的控制器产品。

未来汽车座舱的内饰将逐步向智能表面演进,意味着汽车内饰将越来越多集成智能光源的产品,形成内饰和光源的高度融合,实现多种用户体验的氛围模式。2025年智能座舱视觉系统人机交互的产品,全球预计会超过500亿元的市场规模。公司智能光源产品通过在大众平台的成功应用,逐步开发出多种功能、适合不同场景的智能表面各类产品,今年将利用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加快推广国内外头部新势力车企的技术应用与产品配套。

3、搭建业务新平台,打造关键电子部件系统集成的高附加值产品

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做好前瞻性技术预研与产品开发。公司将持续在汽车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汽车核心技术的领域上,瞄准客户需求,在汽车数字化照明、大算力域控制器、信号执行等产品上加大资源投入,承接与开发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

作为国内光源控制器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将瞄准汽车照明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在现有灯控产品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多年积累的电子研发平台与客户渠道,通过产业链合作积聚各方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汽车照明智能化的相关技术与产品。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发展趋势,汽车域控制器市场正在快速增长,相关的域控技术将涉及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底盘安全与车身控制等核心功能,据相关机构预测,域控制器产品的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全球将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公司利用多年与全球高端客户同步开发的经验,结合目前成熟的电子产品硬件设计平台、工程开发能力与供应链资源,在现有控制器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域控制器领域的技术与其相关产品。

4、深度挖掘主要客户的产品需求,持续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在现有日产客户基础上,2021年又成功进入了广汽丰田、铃木全球等日系客户市场。2022年,公司仍将以客户产品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与日系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大日系客户的市场经费投入,全面推进与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全球市场的合作,争取把公司更多产品导入其全球供应链体系。

不断加深与大众、奥迪、宝马、保时捷、通用、福特、雷诺、PSA、一汽、上汽、东风、长安、长城、比亚迪、吉利以及国内外新能源车头部企业等新老客户的合作。深度挖掘高端客户未来的产品需求,将目前公司的优势产品和未来开发的战略产品纳入其战略合作的范围,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在主要客户配套中的渗透率与装配率,提升公司产品在客户单车中的附加值;进一步加强与主要客户的技术合作与同步产品开发,提前研发与布局具有前瞻性的换代产品,逐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以确保公司业务稳步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的汽车电子产品所用的原材料为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电阻、电感、电容、IC、芯片、晶振等)、PCB和压铸件、注塑件、密封件等各类结构件。产品的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较大,价格的波动给公司成本带来一定压力,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

2、芯片紧缺导致汽车行业产能下降的风险

公司2021年整体销售受芯片紧缺影响较小,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反复,芯片紧缺问题得到彻底缓解的时间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芯片短缺情况持续,公司有可能面临因下游减产带来的订单取消或大幅减少的情形,从而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新冠疫情导致的风险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部分客户的订单需求有所下降。为防控新冠疫情,全国各地政府均出台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未来若新冠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业务拓展活动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4、技术迭代不及市场的风险

汽车行业新技术加速迭代,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甚至带来行业颠覆性变革,若公司在自身的创新改善、新品开发等方面不达预期,则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中海达
  • 长安汽车
  • 浪潮信息
  • 川宁生物
  • 格尔软件
  • 正丹股份
  • 光洋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