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事特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2 19:48: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易事特300376)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自1989年创立以来,一直以“科技成就梦想,执着铸就辉煌”为经营理念,以电力电子及能效管理技术为基础,成功向数据中心、逆变器、变流器、充电桩、储能等业务以技术同心圆发展战略进行技术拓展和延伸,技术同源且客户重叠度高,可复用技术能力与销售能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经过33年的探索和发展,公司在高端电源设备、数据中心产品、光伏和储能产品、电动汽车充电桩充分布局,具备行业领先的全能方案解决能力,一体化方案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政府、互联网、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不同场景。现形成了高端电源设备及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储能以及汽车充电桩几大产品线。根据公司客户群体及产品使用场景现将所属行业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高端电源设备

  数字经济发展带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4月20号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涵盖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2021年 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列为八方面重点任务之一,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迎来较快发展。

  国家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动政策为高端电源设备带来强大发展动力。过去UPS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信息化建设将拓宽UPS的应用范围,随着信息化广泛应用于金融、教育、农业、军工、新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以 UPS为核心的数据中心产品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随着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综合交通网基础设施和物流需求的增加,交通总投资必然继续保持增加,加之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海外援建将带来大量高端电源装备的出口等,对高端电源装备市场促进较为明显。当前,全球5G产业正加速发展,5G网络设备已经初步成熟。随着5G网络建设,低功耗、高速率、广覆盖的物联网将逐步发展成熟,这个过程中传统终端也逐步迭代升级为智能终端,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作为5G的典型特征,把信息、数据下沉到智能终端进行存储和计算,继而衍生出的边缘数据中心机房和基站侧将成为其网络端的纽带。5G时代高功耗、高密性的数据中心和基站建设,将为公司高压直流电源集中供电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空间。面对5G时代诸多应用场景带来的海量需求,公司不断开发适应5G时代高品质要求的、完备的配套电源产品系列,满足高密度的基站扩容、改造和建设,为公司在新的数据经济时代抢占制高点。

  国家电网在2019年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打好重要物质基础;南方电网已提设立出“透明电网”的研发计划,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有效运用并构建智能的“透明电网”电力系统。以上概念的提出,为电网建设提出了重要的方向,也为电力建设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尤其是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数据流量激增,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数字化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的核心要素之一。

  2022年2月17日,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有望大幅带动中西部算力需求,作为算力网络的底座的相关产业链将重点受益。碳中和背景下,集约化、规模化绿色数字中心趋势显著。除了近期的“东数西算”政策,自去年以来,数据中心的相关政策频出,致力于推动数据中心加速向一体化布局、绿色化与集约化演进升级。

  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同时数据中心相关标准的发布,绿色化、节能化、智能化、模块化是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趋势。报告期内,公司深谙政策指导,以低能耗的绿色节能数据中心为主要研究课题,积极引入国内外高效节能的暖通、供配电等产品,为数据中心行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随着新的技术、新的应用场景将深刻的改变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将持续跟踪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对大功率高性能模块化UPS、新型高效5G电源、边缘计算、模块化数据中心集装箱等产品研发升级,并积极布局和拓宽锂电产品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加快储能与数据中心的系统融合。

  3、太阳能光伏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加突出和严峻,各国为保护环境,纷纷推出了净零排放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成了全球共识,全球能源转型发展也进一步加快了步伐。继2020年提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将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的年限提前到2025年,同时要求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达到39%,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持续发展光伏发电是我国能源转型战略的重要举措,“十四五”开局之年,新能源光伏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尤其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电量将在“十三五”规模上大幅度增加。光伏发电进入全面无补贴平价上网时代,电力市场化也将持续推进,碳减排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为光伏发电未来市场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

  4、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备领域

  在经历了2019年的补贴退坡以及2020年初的疫情扰动后,2021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据中汽协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57%,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约为13.4%。我们认为在供需两端的共同推动下,国内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已经确立,新能源汽车步入加速渗透期,产销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随着新能源车起量,大功率快充市场的需求将更趋明显,以满足人们快捷充电需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充电桩行业高速发展可期。公司将抓住“新基建”、“十四五”带来的契机,紧跟市场、促进研发,利用自身光伏、储能技术优势,复合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利用公司营销网络,开发新客户以聚焦公交系统、运营商、物流、车企等优质客户为核心,加大对电网市场的拓展开发。

  5、智能储能系统设备

  能源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当前,随着技术突破,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仍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新能源不稳定、消纳难现状仍然存在,加之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两会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能源互联网和“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新的战略目标,而储能系统作为建设能源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随着产业稳定预期的基本形成,储能产业发展快速,市场对储能的需求必将继续扩大。

  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中,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间歇性及弃光等问题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发展,而储能技术作为解决光伏发电消纳、增强电网稳定性、提高配电系统利用效率的合理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新能源光伏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另外,随着新能源车起量,大功率快充市场的需求将更趋明显,以满足人们快捷充电需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充电桩行业高速发展可期,特别是以“光储充模式”、“储充模式”等为代表的电力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导向。

  储能作为公司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的重要应用,拥有光伏、光储混合、双向逆变、储能变流等储能核心设备,特别是拥有完善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成熟的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公司将持续跟踪储能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其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的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运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高端电源装备及数据中心、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成为卓越的全球数字产业和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高频电能变换、嵌入式软件、功率电子装置与系统集成设计控制等核心技术上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是电力电子技术及能效管理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产品与方案提供商。

  公司主要从事5G+智慧电源(UPS/EPS电源、5G基站电源、轨道交通电源、军工电源)、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及发电系统、锂电池及储能系统、充电桩模块及系统、充换电设备、微电网和智能配电网)三大战略板块业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主要产品有:UPS、IDC微模块、高压直流电源、通讯电源、电力电源、逆变器、充电桩、换电柜、PCS、锂电池系列、精密空调、智能配电等,为广大用户提供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充电桩、5G供电、储能、轨道交通智能供电系统、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等产品及能效解决方案。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同时在我国能源发展进程中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能源供需阶段性失衡、行业政策密集调整,公司秉承“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绿色清洁能源”的企业使命,紧密围绕数据中心、新能源、储能节能领域,以低碳绿色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结合的创新及攻关,融合智能信息化技术,智能制造平台,打造行业领先的绿色能源企业,为能源结构改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关键技术指标

  根据行业的相关通识,逆变器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为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指逆变器输出到交流电网的能量和逆变器输入能量(通常来自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效应产生的能量)的比值,逆变器转换效率=逆变器输出功率/逆变器输入功率*100%。现将公司逆变器产品的相关技术指标介绍如下:

  1、公司光伏逆变器关键技术指标和技术优势

  (1)公司组串式三相光伏逆变器采用三电平技术,最高效率达98.65%,提升发电量,体积小重量轻。整机内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一体压铸成型,美观大方,电路结构优化,器件使用量减少,安全可靠。主功率回路完全采用薄膜电容设计,保证了产品的设计寿命。半导体器件100%采用进口一线品牌,保证了优异的性能并且能实现更长的设计寿命。控制采用双MCU冗余设计,保证机器工作可靠性。软件基于操作系统平台,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应用广泛,MPPT采用双级切换,最大的避免能量损失。逆变采用三次谐波调制,提高直流电压使用效率。

  公司组串式三相光伏逆变器产品应用于户用和工商业,产品认证齐全,主要以出口型市场为主,兼顾国内市场,满足主流销售市场需求;在运营维护方面,通过电站远程智能监控平台系统监控手段,可随时了解电站运行情况,保证客户收益,降低了维护成本。

  (2)公司1500V集中式逆变器采用I型三电平技术,最高效率达99%,提升发电量;模块化设计理念,支持冗余休眠功能,轻载时单模块运行,重载时整机运行,模块之间可以独立运行,提高发电效率,有效延长寿命周期;

  双核DSP数字控制,运算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系统运行更安全可靠;支持无功功率可调,功率因数从超前0.8到滞后0.8可调。系统具备阻尼,全面抑制振荡,电网适应能力更强;具备电力谐波滤波功能,改善输出电能质量;智能终端,集成SVG功能,完全响应电网调度,降低初始投资。

  公司提供1500V集中式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汇流箱、逆变器、集装箱,再到箱变一体(集装箱与升压变压器集成一体),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发电效率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流,易事特积极思考,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箱变一体产品,减少现场施工与土建时间,节省施工成本;变压器为双绕组连接,降低变压器成本;相比传统的1000V系统,EA1250KHV将直流输入电压提高至1500V,减小了直流侧电流,可减少直流电缆与汇流箱的投资成本;提高了交流侧的输出电压,可减少电流及功率损耗,提高了系统整体效率,提高发电量,并降低系统投资成本,电站投资规模越大,优势会越加明显,增加客户回报率。

  2、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公司所生产的光伏逆变器产品品类齐全,有不同大小的功率,各类生产成本略有不同,目前公司单位生产成本区间在0.125元/W-0.5元/W。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良好的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坚持自主研发,深耕电力电子电能变换和控制领域,公司秉承“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经营理念,持续搭建研发平台及构建产学研创新科研团队,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在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制、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奠定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内电源行业研发创新综合技术实力强大的企业之一,拥有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相继组建了广东省教育厅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分布式发电电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现代电力电子工程技术)、广东省现代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研究开发院、广东省分布式发电电气工程技术中心、CNAS实验室等重量级科研平台,逐步构建起体系化、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研发平台,强力支撑公司高科技产业技术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顺利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和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为公司科研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公司科研引领市场,技术作为公司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的“含电动汽车的多能源智能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与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合作的“多兆瓦级电池储能高效变换器和风光储集成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公司用雄厚的研发实力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充足的动能,研发规划具有前瞻性,形成“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四代一体体系,保证公司产品技术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公司在东莞、西安、南京、成都拥有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36.47%,人员专业背景雄厚;凭借巨大的研发投入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0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海外组织实施“一带一路”沿线欧盟、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专利布局,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企业”等多项殊荣,巩固了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件,其中一项“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专利为美国专利,均系原始取得,充分体现出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半导体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公司也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投身于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引领的全球高频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革命,全方位参与和推动国家南方半导体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培育与发展公司颠覆性产业技术,目前被列为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的碳化硅晶片、功率器件和高频电能变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公司作为承担及参与单位核心负责碳化硅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后续形成设计、制造、封装和配套等完整的产业链打好坚实基础。

  2、公司参与部分行业标准制定、把握技术市场脉搏优势

  作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和通信电源与通信局站工作环境技术工作委员会(TC4)成员单位,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参与起草了多项行业、地方、军工标准,凸显了公司技术实力的行业地位,进一步加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市场先机及技术方向,以行业领跑者的身份推动公司及行业的快速发展。

  3、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各系列产品的核心模块均为自主研发制造,提前进行研发布局应对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确保产品质量的高标准和稳定性,同时公司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现代化生产设备,现代化的工艺制程带来的产品的高可靠性和性能优势。

  4、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优势

  公司拥有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和一支高素质的销售服务队伍,针对各大事业部(智慧电源、IDC数据中心、光伏发电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轨道交通)灵活配置对应的售后服务团队,以东莞松山湖总部为中心,在全球设立260多个客户中心和营销服务网点,保证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专业的营销队伍、严格的技术培训、充足的维修配件、密集的服务网点以及系统的管理措施,是公司提升产品销量、品牌价值以及顾客满意度、忠诚度的有效保障。

  5、与重点客户长期合作关系优势

  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企业形象,在金融、通信、电力等领域持续开拓并积累了重点客户资源。公司是中央政府、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600941)、中国电信601728)、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广电、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重点行业客户的全国选型入围或集中采购中标供应商。通过与重点客户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扩大公司产品的知名度。报告期内,先后中标及参与了中国移动1KVA-20KVA、80KVA-600KVA不间断电源产品采购项目、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020-2022物资采购项目、国网(宁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充换电设备采购项目、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UPS项目采购、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2021年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框架项目、南京地铁5号线工程综合监控供货集成项目、青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集中UPS电源装置采购项目等众多各领域行业的项目。优秀的客户资源保障了公司拥有持续的订单、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利于公司提升产品品质和持续创新能力。

  6、投产项目产出规模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投建的光伏电站陆续并网发电,进入业绩释放期,为公司提供可持续的现金流入;亦或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择机出售,获得投资收益,快速回笼资金,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对各业务资源实现快速合理配置,对公司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公司在河南三门峡等地设立生产基地,江苏南京、陕西西安设立研发中心,解决了公司发展带来的生产能力不足和快速反应速度不够的问题,满足公司研发、生产、组装、试验、测试、物流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各区域的市场,对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影响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大宗商品市场动荡。面对国内外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坚定信心,灵活应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公司的稳健发展。公司持续深化转型变革,进行业务流程梳理,优化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强有力的运营管理平台,实现降本增效、业绩稳定增长的目标。在全球缺芯缺料的大背景下,公司聚焦主业、锐意进取,经过不懈努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9,700.48万元,较上年增长3.03%;实现营业利润61,057.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40.39万元,同比增长13.54%。

  公司在国资战略赋能、财务赋能、业务赋能下,加大研发投入,启动新营销模式,在存量市场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碳中和、碳达峰”和“产业数字化”的重大机遇,在持续发展存量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增量市场,特别是电力、交通、金融、互联网等大行业的拓展;在区域上,公司兼顾了国内、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专注于产品技术质量和客户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提升转型效果。整体上,受疫情影响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在战略调整过程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业,努力保证充裕现金流,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保持市场策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及公司品牌及技术优势,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业务在报告期内增长76.46%,光伏板块业务板块持续调整,光伏系统集成及逆变器业务较上年同期上升38.22%;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业务下滑7.83%。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贯彻执行董事会制订的2021年经营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公司综合资源优势,积极组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以核心产品为基石、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为引擎,持续高效发展

  1、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所属的产业数字化业务稳步开展

  公司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业务实行“基础产品行业细分、解决方案集团作战”的营销策略。围绕公司具有优势的数字化电源以及数据中心产品提升集成设计和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巩固在各行业和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持续深挖行业客户需求,保持在互联网、金融、轨道交通等行业中的优势,并充分利用5G供电、边缘计算、智慧站点管理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深化产品研发,形成市场—研发—市场的产品闭环管理,并搭建专业团队,加强与专业集成总包方、集成商等的合作,以提升公司高端电源装备和数据中心产品和市场的持续拓展能力。

  公司产品以“高可靠性、绿色节能、智能化管理、易维护性”四大核心理念作为产品的设计基础,从而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通用性。公司推出的节能高效的东风ENPOWER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将数据中心的直流供电一步到位,实现了在数据中心供电技术上的新突破和新跨越。同时,公司凭借“智慧”实力,易事特模块化数据中心已成功赢得众多司法、政府、高校、金融、医疗等机构的信赖,公司长期以来持续深挖行业客户需求,继而陆续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建机房提供设备。在业务模式上,公司在积极采用BT、BOT及建设自运营的多种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态势良好。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服务商及BAT等大型IDC机房项目,为其提供节能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和电力保障;参与各商业银行基础网点与数据中心建设与升级改造项目;参与建设天津地铁10号线、南京地铁5号线、青岛地铁4号线项目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参与吉林市人民医院机房项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房项目、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生产云平台项目等“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等。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销售收入为275,118.98万元。

  2、依托智能微电网及储能技术优势,实现了业务上的多点开花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布局储能业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智能锂电储能系统研究与应用,针对源、网、荷不同场景需求,已研制开发出了全系列储能变流器产品、双向直流变换器产品、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关键产品,公司储能核心产品包括全系列储能变流器产品(50KW-1MW)、DC/DC产品、能量管理监控系统软件EMS系统、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产品、电池PACK、BMS产品等,通过客户需求对接,方案设计,产品选型及配置,针对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不同侧端特点提供针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发电侧,可提供光伏电站、风电场增储和火储联合调频系统解决方案;在电网侧,可提供变电站、台区等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用户侧,可为工商业、充电场站、缺电少电等场景提供光储充一体化、移动式储充等系统解决方案。其中,1500V InteI Li智能组串式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1000V分散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机架式可柔性配置智能储能系统、锂电储能UPS、锂电储能光储充电站、撬装式锂电储能电站等广泛应用于生态城市与美好乡村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客户需求对接,拓展细分市场“风光水火+储能”、“源网荷+储能”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实施的珠海电厂储能项目、南方电网首套海上风电配套储能示范项目、南方电网首个直流集装箱数据中心项目,国家电网浙江台区储能示范项目、国家电网青海风光储锂电混合供电示范项目、肯尼亚光储项目、宁夏吴忠光伏增储项目等多个储能或者光储、储充一体项目均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的储能和微电网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

  3、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业务势头强劲,拓展独立运营模式促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根据充电桩行业特点针对不同客户群(如:车企、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物流公司、汽车租赁共享汽车、房企等)组建了专业销售队伍,积极参与设备采购及工程总包等招投标、主动了解市场上行业客户的需求,并与合作伙伴在不同的区域内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等形式开拓行业空白区域市场,同时积极主动通过现场或远程等方式,为客户提供7×24小时365天不间断售后服务与专业的技术支持、主动开发市场潜在的行业刚需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与国网(宁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肥充电公司、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众多个充电设施运营方达成合作,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良的充电体验搭建最优化的合作模式。公司不仅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系统集成、智能充电服务网络的布点与规划、系统运营与管理、运维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具备EPC总包建站的能力,量身定制个性化充电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轻松解决“里程焦虑”和各种充电“痛点”问题,为城市绿色出行、新能源车无忧上路提供专业、精准、高效、可靠的方案。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备等相关销售收入为17050.28万元,较上年度增长较快。

  随着公司不断深化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备业务市场的拓展,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抢占有利行业地位,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并积极推动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市场拓展。在报告期下半年起,逐步将将充换电业务集中于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能易电,开启独立核算发展,继续坚持“价值区域、价值场景、价值客户”的经营策略,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发推出适用于欧洲和北美标准的充换电产品,加大欧洲、北美等海外价值市场的突破。并在2022年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人才的引入和激励。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4、新能源发电收入稳步增长,光伏策略发展模式并举

  报告期内,公司持有运营已实现并网的光伏电站实现发电收入76,310.32万元,投产项目规模优势凸显,新能源发电收入稳步增长。公司的独立项目运维团队,通过公司研发的光伏运维云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各电站的实时负荷、发电量和重点生产指标等,包括全体电站整体情况和各电站情况分层监控,管理各电站生产全过程,保证经营结果可控,通过精细化管理保障发电量,增加光伏业务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逐步实现运维队伍的创收,为公司未来几年经营业绩的可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根据公司的战略定位和经营需求,以光伏行业多年深耕为基础、国资赋能为保障,产业发展为契机,将持续着力光伏板块市场结合重要合作方优势互补,重点为产品研发、项目开发、解决方案和EPC工程,管控好风险,保持稳健、健康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新能源业务聚焦“大客户开发+渠道拓展”模式,以新能源项目开发、EPC工程、关键设备销售为主要业务,坚持分布式+集中式光伏并举战略,全面对接广东、广西、山西、内蒙、河南、甘肃、新疆等地光伏开发项目、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持续优化重点区域开发体系、加强项目储备与资源转换,保持稳健发展步伐,并获取内蒙古、山西等地项目指标,与三峡新能源、国电投、国电、南方电网、桂林交投、东风小康汽车、辽宁五一八等一大批优质客户达成项目合作。

  面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全新的竞争环境,公司将会继续紧跟全球碳减排大趋势和国家战略步伐,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赋能和民营体制经营的混合所有制优势,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大力开拓区域能源市场,以产业带动发展,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能力和投入,通过项目开发带动核心产品销售及EPC工程业务。推出多场景融合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5、巩固轨交供电系统领域,稳步挖掘细分市场

  轨道交通是属于集多专业、多工种于一身的复杂系统,通常由轨道路线、车站、车辆、维护检修基地、供变电、通信信号、指挥控制中心等组成。公司持续深耕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解决方案多年,致力于轨道交通系列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和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号+通信+监控+配电”系统的整体供电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基于公司研发部门多年的精心设计,反复改进和打磨的技术平台,采用高效的IGBT整流/逆变技术、先进的DSP全数字控制技术、智能化人机交互界面、强大的智能网络管理、先进的预警和故障隔离等技术,有效的提升产品性能及可靠性,全系列产品历经高温,高寒,高盐,高湿,高海拔等“五高”恶劣环境的考验。产品成功应用于美国夏威夷无人驾驶地铁项目、深圳地铁、武广高铁、北京磁悬浮列车、海南岛环岛高铁、青藏铁路、兰新铁路、莫斯科地铁、韩国首尔地铁、非洲首条现代化轻轨(埃塞俄比亚)等多个著名项目,以及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东莞,宁波,杭州,南宁,郑州、武汉、成都等城市的地铁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深圳地铁10,14号线、南京地铁5号线、宁句线,昆明地铁5号线,青岛地铁8、4号线、合肥地铁5号线,杭州地铁7、9号线,南宁地铁5号线,无锡地铁4号线,哈尔滨地铁2号线等项目提供了全系列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应急照明系统等设备提供了稳定、不间断的可靠电源,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实时性;公司供货于兰成铁路、青藏铁路,白云机场600004),深圳机场000089),黑龙江省绥芬河机场的电力供电设备及蓄电池系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同时,云南省的楚大、昆楚、宁永,宁清高速,四川省的雅康,达陕,雅西,汶马,映汶高速公路、湖南高速公路、贵黄高速等项目相继中标及服务提供为大基建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持续提升核心研发实力,积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及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继续实施集团化研发管理体系,根据业务发展方向加强对口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化研发流程并加强落地执行的推进,深入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持续做好产品迭代和质量提升。公司还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基于核心技术的开放式研发平台,推进研发IPD变革,激发持续创新意识;打造集团研发中心,实现人才与资源共享,发挥团队最大合力;强化研发流程落地,注重市场调研与信息互动,提升新产品的市场转化;加速标准化进程,实现质量、效率、档次全面提升;加强研发设计信息化建设,统一软硬件与平台,推进新型软件上线,持续研发围绕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本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共计14,619.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66%。

  公司主要研发成果有:1:5G电源产品,公司针对5G供电场合开发出60A-1000A高效嵌入式通讯电源、100A-600A户内户外站点式通讯电源系统、100A-600A混合供电系统、100A-450A梯次电池利用系统、1KW-3KW分布式户外基站电源;2:高端电源产品,公司研制出第4代6KVA-20KVA高效UPS系统,高功率密度、模块化、高能效的第4代中功率10KVA-120KVA UPS电源系统,第5代高功率密度的10-30KVA塔式/机架式UPS电源系统;高功率密度、模块化、高能效的第3代大功率工业级UPS电源系统(300KVA-2.4MVA),应用于一般工业、大规模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大型数据中心等需要高可靠性、大容量供电保障场所;针对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重要场合开发出高性能超高可靠性的10KVA-120KVA工业级工频UPS系统;针对边缘计算场景开发出20KVA以下集成锂电,直流模块,交流模块,系统控制,动力环境的户内户外一体化电源产品。针对锂电应用,开发出全系列48V(3KVA,6KVA),192V(10-20KVA功率),384V(30KVA以上功率)锂电电源产品;高端模块化UPS,基于25KVA功率模块的100KVA-200KVA模块化UPS系统和基于50KVA功率模块的200KVA-500KVA模块化UPS系统;3:工业电源:制氢行业和其他特种电源产品,公司针对制氢行业和其他特种电源领域开发出500KW-1.5MW高能效、模块化电源和系统;4:储能系统:公司围绕“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交通能源”产业技术及市场发展需求,采用高效电能变换、分层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基于自主研制的隔离型大变比双向DC/DC模块(10KW/20KW/30KW)、160KW IP65储能模块,1.28MW储能系统、BMS、EMS、集装箱式储能电站解决方案,大功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成功应用于集中式光伏电站辅助储能、分布式光储微电网、光储充一体化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站、工业园区调峰储能电站、网侧储能系统及智能电力路由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5:智能充换电产品,公司开发出全新一代240KW,360KW,480KW及以上智能功率分配充电桩系统。30KW、60KW印度版直流充电系统。12柜、8柜户外换电系统。200A、300A大功率室内换电系统。6:运维管理系统,公司结合国内外日益广泛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需要,开发出云平台分层分布式光伏发电智能控制系统,集发电能力预测、电网辅助服务、发电效能分析、组件健康状态监测、故障预警、日常运行报表等功能于一体,广泛服务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日常运营管理。7:公司结合国内和国际市场发展需要,研制出第3代高效、智能化5KW-30KW,100KW-120KW光伏逆变器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为了紧跟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双碳目标,启动了全新一代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全系列开发工作,将于未来分步推出。已形成完整的光储充系统模块化解决方案,混合供电解决方案,推出了标准的EATPM系列混合供电系统;新一代数据中心供电模块“东风Enpower”实现小批量发货,交直流一体化电源产品在电网客户予以突破。同时,公司参与的“分布式智能充电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省市各级重大专项的课题研究工作,其中全新高效50KWUPS模块、高效大功率300KWUPS及10-60KW IGBT在线式UPS,统一平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期在分布式智能充电V2G、高精度热管液冷、SiC水冷充电桩智能锂电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智能供电、SiC应用等关键技术预研取得了突破进展,为公司持续提升竞争力及增加销售盈利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积极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挖掘、专利申请工作。2021年新增授权专利47项,均系原始取得,其中国外专利1件,国内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专利9项。此外,2021年新增专利申请105项,其中pct专利4项、国内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外观专利14项。为公司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核心竞争力添砖加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权755项,其中发明176件、实用新型478件、外观设计101件,并且依托行业领先的技术储备,公司积极推动行业内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优化,已先后组织起草了多项中国国家标准。在海外组织实施“一带一路”沿线欧盟、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专利布局,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企业”等多项殊荣,巩固了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公司的“含电动汽车的多能源智能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与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合作的“多兆瓦级电池储能高效变换器和风光储集成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三)加大海外业务拓展,增强国际品牌形象

  针对海外市场,公司坚持以“OEM+自主品牌”为主要营销策略,在保持现有OEM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找公司自主品牌产品与海外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点。报告期内,依托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前期规划和布局,公司持续加大传统优势产品UPS及光伏发电系统的销售力度,并积极拓展智能微网、储能、充电桩及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市场业务实现收入58,570.83万元,比上年增加30.88%。公司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在重要的区域性、行业性经贸洽谈及展览会上着重对公司产品进行宣传,寻求海外市场业务的更大发展。

  (四)加大公司品牌宣传,深入行业交流合作,树立公司优质形象

  “易事特”作为数字产业&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优秀上市公司,系中国本土电源行业老品牌,近年来坚持以电力电子技术和能效管理为核心,积极抢抓产业数字化、双碳目标两大机遇,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竭诚提供优质产品及一流服务,市场口碑良好,并反哺提升易事特品牌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紧密围绕集团三大战略产业,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大力推动品牌推广和市场宣传工作,获得国内外市场一致认可,极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1.升级品牌宣传形象。更新公司官方网站、宣传片并制作企业歌曲等,打造鲜明的企业形象,为外界了解公司使命愿景、文化理念、经营管理等提供更多直观化窗口;升级官方公众号等自媒体内容及形式,侧重以“响应战略国策、反映公司重大管理经营决策,服务产品推广及市场营销,增强全员凝聚力”为主题方向,持续、全面、深入报道集团重要事务。

  2.展现品牌创新实力。积极参与业界重大会议及论坛,针对国内外发展趋势、行业前景、技术研发创新等多种议题发表观点,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与认同;组织线上直播、参与线上展会及订货会等,创新形式,宣传品牌形象与实力,并与国内外市场建立密切联系及合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

  3.拓宽品牌推广渠道。推动PR传播项目,结合时下政策、热点等,从多角度、多维度出发制定、规划宣发品牌稿件,形成规模效应;协同各大媒体、行业平台等,建立良好沟通协作关系,巩固和壮大宣传阵线,并有效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等。

  (五)提升供应链制造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销售端提供足够的后援支持

  报告期内,针对外部环境及市场的快速变化的现实,进一步完善工厂数字化管理平台,供应链制造体系打造供应链的敏捷交付系统,推行精益制造活动,从基础精益到高阶精益,从内变扩展到外变(构建全价值链),通过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以支持公司的发展。主要有:1、对流程进行再造,建立良好的VSM价值流和高效的组织;2、在计划交付环节,进一步缩短交付周期,降低库存;3、在制造体系内部推行精益生产,规范标准作业和实施科学自动物料配送;4、在人才梯队的培育方面,打造五星班组,推行课题改善,建立多梯次的人才培育体系。5、对合作伙伴供应商的管理辅导,建立合作共赢模式,优化采购流程,建立JIT外部供应链模式。配合公司三门峡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完成,公司逐步实现公司产能与客户的地域衔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同时,公司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组织构架体系,调整售后服务部运营性质,将售后服务部由成本中心转变为营利中心,除了做好基本的保障性服务外,大力开拓增值服务市场,通过线上线下300959)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监控服务管理,提高公司售后服务、运维服务和其它增值服务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盈利能力,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有力的支撑。

  (六)以客户为中心,继续优化营销体系,实现共生、共赢

  报告期内,为适应新形势,顺应新常态,公司实施“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奋斗者为本”的利益分享激励机制,开启全员营销模式,全方位地为现有客户源做好服务。持续加强对细分行业市场的投入,加大对大项目、大行业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加强交通、电力、通信、互联网等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能力部署,加大营销和解决方案团队人力投入,完善营销体系装备,构建行业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培养员工“做企业的主人,人人都是经营者”的意识,营造全员营销氛围,形成常态化营销激励机制,继续坚持公司“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的营销策略,发挥技术同源优势,深挖客户应用场景需求。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丰富面向海外市场的产品线,优化用户体验,加强海外团队本地支持能力,持续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公司以集团总部为核心,积极建立易事特与客户、客户中心、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投资人的共生模式,打造共生型组织,大家互为主体,资源共通,价值共创,利润共享。共生型组织形态比单个的组织带来的效能更高。易事特与整个行业、市场、技术趋势及国资也是共生型组织关系,互相找到彼此的核心价值,彼此加持,互助成长、共创价值。从致力于成功,向致力于成长转变。

  为了管理规模日益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公司除了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的商务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市场管理制度和成熟的经销商盈利模式。为强化公司对经销商及客户的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部署了CRM(终端零售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提高了营销网络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为客户精细管理服务提供了强力的手段。

  (七)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激励机制共创未来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沉淀和打造,通过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服务战略、服务员工、服务运营,促进公司业务高质量健康发展。通过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等激励机制,持续加大股权激励的覆盖范围和激励力度,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创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建立良好、均衡的价值分配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股权激励机制,让员工共同分享公司发展成果,积极推进研发IPD变革以及营销CRM、供应链SRM和制造MES/APS/VMS等数字化变革。引进阿米巴咨询顾问,健全任职资格和薪酬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在公司管理、研发提升、市场拓展和人才招引等多方面起到积极影响作用,推动易事特集团聚焦业务,进一步完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体系,以“荣誉、责任、共享”进一步稳定人才队伍。

  同时,公司内设易事特研究院,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流的专家教授及专业培训老师为师资结合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家型营销队伍”,为满足员工终身学习需要,不断针对性地提升和完善员工的能力水平,使人才培养贯穿员工成长的每一个重要环节,为公司储备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有效地提升了员工职业技能与素养,加强了内部人才梯队建设与培养。另外,公司严格实行新员工“传帮带”计划,让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文化,快速提高新员工业务水平,同时培养老员工业务理论水平和培训能力,创造竞争好学的氛围。

  报告期内,公司在疫情防控为先的指导下,择时先后组织筹办电竞大赛、拔河、党建知识问答、篮球、象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体现了易事特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彰显了新一代易事特人的激情、年轻与活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

  2022年,公司将继续紧跟全球产业数字化和碳减排大趋势,积极响应战略国策,抢抓时代机遇,坚持整体发展方向不动摇,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不断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优质品牌形象、强大销售网络等核心竞争力,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布局。同时,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奋斗者为本”激励机制,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营造全员营销氛围,构筑命运共同体,全力打造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

  1、营销方面:技术赋能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营销服务体系

  1)不断加强细分行业市场投入,强化对大项目、大行业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增强交通、电力、通信、互联网等细分行业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部署,加大技术赋能营销和解决方案团队人力投入,完善营销体系装备,构建行业竞争力。将电源事业部、数据中心事业部合并组建新的大项目BG,增强大项目BG的行业解决方案团队,在服务好各省市现有客户中心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加强电力、交通、金融、通信、军工等大行业的总部突破,深度结合客户中心推进地方项目的落地,争取2022年增长超过30%。海外的市场增长比较稳定,2022年收入增长有望突破30%。公司相应加强供应链提升,应对交付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器件供应的不确定性。

  2)整合公司目前能源销售、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开发、交付等部门和人力,加大新能源行业的项目开发、交付和产品研发的力量,2022年增设除股权激励、阿米巴模式之外的员工激励新方式。在2021年的项目开发的基础上,2022年能源类项目如光伏、风电、储能等逐渐进入项目执行阶段,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新极。

  3)为抢抓充换电新能源市场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集团充换电新能源业务,将公司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业务集中于子公司中能易电,作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专注于新能源出行领域的充换电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坚持“价值区域、价值场景、价值客户”的经营策略,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欧洲、北美等海外价值市场的突破。2022年将对中能易电实施多元化持股股权改造,吸引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领域的行业优秀人才,助力公司早日达成新能源充换电领域战略发展目标。

  2、研发方面:不断迭代创新,夯实领先地位

  公司依托易事特集团研究院平台,一直保持电力电子核心技术领先优势。2022年,公司将继续实施集团化研发管理体系,根据业务发展方向加强对口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化研发流程并加强落地执行的推进,深入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持续做好产品迭代和质量提升。公司还将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基于核心技术的开放式研发平台,激发持续创新意识;打造集团研发中心,实现人才与资源共享,发挥团队最大合力;强化研发流程落地,注重市场调研与信息互动,提升新产品的市场转化;加速标准化进程,实现质量、效率、档次全面提升;加强研发设计信息化建设,统一软硬件与平台,推进新型软件上线,持续研发围绕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2022年全面落实任职资格及激励机制,确保公司产品的创新及竞争力。公司松山湖研发中心致力于电力电子核心模块的研发及应用。经过2年的开发,已形成完整的光储充系统模块化解决方案,混合供电解决方案,推出了标准的EATPM系列混合供电系统;启动了全新一代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全系列开发工作,将于未来2年内分步推出。传统的UPS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同时,预研体系还承接着“分布式智能充电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省市各级重大专项的课题研究工作,其中全新高效100kWUPS模块、高效大功率300kWUPS及10-60kWIGBT在线式UPS,统一平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期在分布式智能充电V2G、高精度热管液冷、SIC水冷充电桩智能锂电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智能供电、SiC应用等关键技术语言取得了突破进展,为公司持续提升竞争力及增加销售盈利奠定基础。

  依托西安本地的人才优势,西安研发中心继续加大建设,逐步聚焦到能源领域的产品的开发,总部大力扶持其构建新能源创新平台,西安研发中心新一代组串式1500V储能PCS、1000V储能PCS也已经试产,大功率光伏逆变器已经立项,计划2023年3月试产。南京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我司各版块产品运维平台的研发和市场化,基于近两年充换电市场的火爆,经过研发团队的艰苦攻关,成功推出新一代运维平台2.0上线,为充换电市场2022年6亿目标奠定了基础。

  依托于控股的广州爱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大针对行业的特种电源的开发和市场拓展,同时建立广州研发中心。

  3、提升供应链制造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采购、物控、生产等流程。公司的供应链将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导入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等人机交互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劳动生产率,缩短设备交货周期,(重新梳理IPD流程并整合产品线的元器件互用性达到)提升元器件通用性,降低零件的流转,减少能源消耗,以适应新型市场经济的需求。公司将不断完善工厂数字化管理平台(采购环节实施SRM管理系统、计划物控实施APS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环节实施MES管理系统、仓储环节实施WMS管理系统),实现对产品制造全过程的有效管控,以及产品质量的可溯性,增强公司制造及供应链能力。配合公司三门峡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完成,易事特集团将逐步实现公司产能与客户的地域衔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4、优化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流程

  公司将依据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分类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实现以目标为导向的高效管理。公司坚持以电力电子技术和能效管理为核心,聚焦在数字产业和智慧能源领域,划小考核单位,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决策的效率。集团聚焦在电源、数据中心、光伏发电等存量业务,通过行业的深耕,抓住产业数字化的机会,完成超过30%的增长。能源板块通过整合销售、研发、交付等资源,加大项目的开发和执行,在2022年成为新的业务增长极。中能易电聚焦在新能源充换电领域,2022年要完成超过100%的增长。

  完善供应链管理、加强绩效管理以及优化风控管理。引入专业的咨询公司,借精益制造以及智能工厂APS、WMS、MES项目、SRM项目的推进实施,提升计划、仓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营销、研发、供应商等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效率和交付能力。

  5、继续强化资金管控,降低各项费用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和风险控制;加强筹融资工作管理,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树立系统观念,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高效配置资源,创造成本竞争新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持续深化系统降本,优化工艺路径和成分设计,推进物流集约化减量化,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将通过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存货管理等内部管理工作,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确保资金供应满足维持和发展公司业务的日常运营资金需求。通过内部管理改进、工艺创新,效率提升、推动成本降低及中标率提升,加强前期客户资信审查,控制合同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公司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岗位职责、考核激励、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吸引、招募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全员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全员主观能动性。同时以实施利润中心机制全面激发员工主动性,达到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目的。公司围绕战略发展需要,匹配相应行业人才,加大对领军人才、核心人才的招聘力度,加速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2022年将开展管理人才规划,全面提升员工个人能力和团队竞争力、凝聚力;打造灵活实用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目标达成为导向,坚持围绕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创建实施市场化运营新模式。完善差异化管控模式,建立全面高效管理体系,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深化“授权+同利”机制;积极探索薪酬、股权激励、事业合伙人等机制,优胜劣汰,奖惩分明,努力打造一支技术领先、业务精湛、团结向上的高素质经营管理团队。

  (二)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环境变化及突发事件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国内外原材料短缺或上涨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如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国内外不确定因素骤然增多,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未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市场需求如出现变化,会对本公司及上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生产经营情况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本公司经营业绩。因此,我们需时刻警惕关注风险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及时调整策略。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持续加大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充电桩、5G供电、轨道交通及储能系统业务的开拓力度,努力拓展市场份额。公司未来可能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地位带来一定的压力。公司的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充电桩、5G供电、轨道交通及储能系统业务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市场优势,但在国内国际市场巨大潜力的吸引下,很多企业进入数据中心、充电桩、储能等产业,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针对市场竞争,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推动产品往系统化、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实现产品技术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并努力提供一站式系统服务,提高产品和业务的附加值。

  3、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执行的围绕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充电桩、5G供电、轨道交通及储能系统业务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能源政策、节能环保政策等密切相关,未来公司可能面临着国家出于宏观调控需要,调整相关产业政策的风险,从而给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新基建”背景下,公司数据中心产品、新能源产品受到市场青睐,但如果政策未及时落地、扶持效果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针对政策变动风险,公司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增加海外市场份额,分散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公司将努力坚持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充电桩、5G供电、轨道交通及储能系统业务产业共同发展,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及行业内最新技术应用和市场、技术发展趋势,并实现以公司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石的同心圆战略相关业务的产业化、规模化,减少政策变动对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

  4、光伏项目运维管理的风险

  公司前期投资、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进入项目运维阶段,存在运维管理、电网消纳能力等风险,从而导致收益可能不达预期。针对光伏项目运维管理的风险,公司建立运维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运维管理团队的运维能力。通过公司研发的光伏运维云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全体电站整体情况,管理各电站生产全过程,保证经营结果可控。努力通过自有及承建的并网电站项目的运维服务实现新的增值。

  5、技术研发创新风险

  随着新技术的创新速度加快、产品技术优势周期日益缩短以及客户对产品性能指标及个性化要求趋高,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革新,可能导致经营成本上升,或新产品的高定价导致市场接受度下降的风险。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健全研发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的技术风险预判,降低研发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6、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数据中心、储能、充电桩、新能源发电业务的销售量进一步上升,公司未来仍将会加大这一业务的拓展力度。此类业务的客户主要是大型互联网集团公司、发电集团、地方电力投资公司、光伏电站建设商及经销商以及政府应付的光伏相关补贴,由于此类业务具有单个项目金额大、付款周期长等特点,将会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快增加。针对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账期的管理,并加大对应收账款的考核力度。

  7、管理风险

  公司为进一步拓展IDC数据中心、充电桩、光伏及储能系统业务,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较多子公司、孙公司等,使得下属公司管理难度加大,为此,公司订立了《子公司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已形成了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并引进SAP为公司建立SAP系统,有效调整组织结构,强化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能力,避免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快管理转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及完善人才团队建设,有效规避公司高速发展产生的管理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正丹股份
  • 中海达
  • 蔚蓝生物
  • 鲁抗医药
  • 长安汽车
  • 凌云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