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不锈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2 21:00: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太钢不锈000825)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一)钢铁行业形势

  2021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国内外需求形势变化,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消化环保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预期,为满足下游行业用钢需求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钢铁供需两端看,实现了供需动态平衡。2021年初,钢铁行业努力满足下游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钢材市场旺盛需求,充分释放产能,钢日产水平1-4月逐月环比上升,形成了产销两旺的局面。进入5月以后,随着限产措施的落实和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钢铁行业适时控制产能,钢月产量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103279万吨,同比下降3.0%;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统计,2021年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3063万吨,同比增长1.64%;12月末,我国钢材社会库存776万吨,同比增长6.3%;我国钢材钢企库存1130万吨,同比下降2.75%,全年钢材供需基本平衡,为下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金属集装箱、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工业机器人、金属冶炼设备、工业锅炉等下游行业产品产量同比明显增长。

  从进出口情况看,随着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下半年钢材出口呈逐月量减价升、出口均价高于进口均价的态势。2021年年初,在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3、4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快速提升。随着国家两次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自7月份钢材出口量呈逐月减少的态势。全年钢材出口6690万吨,同比增长24.6%;钢材进口1427万吨,同比下降29.5%;自8月份起,钢材出口价格连续4个月高于进口价格,表明我国钢材进出口结构在持续优化。

  从经营业绩看,钢铁行业通过挖潜增效,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困难,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大起大落,最高涨至233.1美元/吨,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均价160美元/吨,同比增长47.5%;LME镍现货结算均价18481美元/吨,同比增长34.2%;国产高碳铬铁均价9039元/50基吨,同比增长52.6%。焦煤、冶金焦、废钢等原燃料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受成本和需求影响,钢材价格先扬后抑。2021年,天津Q235A热卷均价5275元/吨,同比增长40.8%,无锡市场304冷板均价18325元/吨,同比增长28.1%;无锡市场430冷板均价10261元/吨,同比增长31%;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重点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93万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利润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销售利润率5.08%,同比增长0.77个百分点。

  (二)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司长期坚持特钢发展方向,是全球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企业,以不锈钢为主的品种、质量、成本、研发、节能、环保、效率、服务等各项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多个品种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权威财经杂志财富中文网公布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公司排名第171位,位列入围钢铁企业第10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从事不锈钢及其它钢材、钢坯、钢锭、黑色金属、铁合金、金属制品的生产、销售;钢铁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国内贸易和进出口等业务。

  (二)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有不锈钢、冷轧硅钢、碳钢热轧卷板、火车轮轴钢、合金模具钢、军工钢等。电磁纯铁、超纯铁素体、双相钢、高碳马氏体、无磁钢、铁路客货车用钢、火车轮轴钢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公司坚持以新制胜,重点产品批量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神舟”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软态不锈钢精密箔材(手撕钢)、笔尖钢、高锰高氮不锈钢、第三代核电用挤压不锈钢C型钢等新产品为我国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资源保障坚实有力

  太钢集团具有年产1300万吨铁精矿粉的生产能力,是国内铁矿石资源自给率最高的企业,在镍、铬、铌、煤炭等资源方面与业内领军企业均结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为公司钢铁生产提供可靠、稳定的资源保障。

  (二)智慧制造先发布局

  公司近年来先后实施一系列技术改造,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现代化、集约化,具有生产流程短、效率高、质量优、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加快推进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高端冷轧取向硅钢等重点项目,快速实现达产达效、稳定运行,提前布局信息化改造和智控中心项目,打造智慧制造新高地,实现全流程装备最优。

  (三)技术创新体系完善

  公司拥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先后建成国家级理化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中试基地、16个科研实验室、14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持有多项国际领先水平的不锈钢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2021年8月份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太钢技术中心和不锈钢研发中心的挂牌成立,将进一步提升高端战略品种的研发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品种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形成了以不锈钢为主、兼顾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的高效节能长寿型产品集群,不锈钢产品覆盖300系、400系、双相钢、镍基合金等全品类,涵盖了板、管、型、线、带和超薄、超宽、超厚等极限规格,品种优势突出,品牌溢价能力较强。

  (五)绿色低碳绩效领先

  公司自主集成国际先进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在冶金行业率先建立贯穿全流程的节能减排新模式,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全国首批绿色工厂”、“中国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和“国家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试点企业”。公司全面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超前实现超低排放改造,为国内首批实现国家环保超低排放A类认证的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

  (六)重组协同效益突显

  中国宝武、太钢集团联合重组后,不断推进管理升级,生产效率、资产使用效率提升,协同效应持续显现,公司集研发、制造、加工、服务于一体的旗舰优势逐步建立。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公司按照“超越自我、跑赢大盘、追求卓越、全球引领”的经营思路,抢抓市场有利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对标找差为方法,高效组织生产,追求极致效率,全力开拓市场,扎实推进重点工作任务,经营业绩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在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全产业链企业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1)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预算目标

  2021年,公司全年产钢1273.14万吨,其中不锈钢447.24万吨;全年钢材销量1208.26万吨,其中不锈钢414.32万吨;出口钢材61.83万吨,其中不锈材41.01万吨。产销量、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完成年度预算目标。

  (2)净资产收益率提升明显,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公司2021年从资产的“投、融、管、退”四个方面入手,通过持续推动成本削减、优化产品结构、严控“两金”规模、加强投资管理、推进法人压减、优化资本结构等有力措施,开展净资产收益率(ROE)提升工作,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资产运营效率逐步增强,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

  公司“去杠杆”效果明显,偿债能力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率比上年降低3.60%,财务费用比上年降低47.89%,带息负债总额比上年降低41.83%。

  (3)产品结构和应用领域持续优化

  对接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和关键领域,开展使命类、“卡脖子”技术和产品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量突破20万吨,5项新品全球首发,8项标志性技术正常推进,战略和重点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

  不锈钢方面,四类七种材料应用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位,助力载人航天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成功开发航空模具用因瓦合金4J36中厚板,成为国产大飞机CR929机翼模具指定材料;N08810铁镍基合金材料用于首个国产光伏多晶硅反应器制造;打通316LN关键工艺路线,用于国家大科学装置;含氮奥氏体不锈钢304N首次应用于化学品船领域;开发精密电子行业用沉淀硬化不锈钢SUS630冷轧带钢,打破国外垄断;世界最大直径570mm双相不锈钢锻制管坯用于海洋石油平台项目,填补行业空白;液氢容器专用材料实现板、棒、管材全系列产品供应,填补国内空白;精密带钢全球首发无纹理表面产品、0.07mm超平料,掩膜板用因瓦合金、超导基材用哈氏合金获客户认可。

  碳钢方面,全球首发1800mm宽幅1200MPa级超高强热轧卷板,实现热轧卷板强度再升级;国内首发横向和综合铁损优异的顶级高牌号硅钢50W230,独家应用于国家电网蟠龙水电项目;国内首发0.3mm薄规格快速自粘结硅钢,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小型化和效率提升提供材料支撑;高等级磁轭钢替代进口,应用于白鹤滩、阳江抽水蓄能等国家标志性水电项目;协同宝钢股份600019),9Ni钢板供货国内首座最大的22万立方米LNG储罐;高铁轮轴钢通过中国工程院和国铁集团专家评审,具备替代进口能力;连铸车轴钢通过德铁认证,实现批量化供货;成功开发690mm大规格超超临界锅炉P92连铸管坯,满足出口用大口径厚壁管的材料需求;响应“晋材晋用”,碳钢中厚板用于太原综改区五大中心项目。

  (4)产品质量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沉淀硬化630冷板、硅钢顶级牌号50W230、磁轭磁极钢等10个产品达到质量第一水平。双相不锈钢卷板废品率、笔尖钢线材成材率、439M抗拉强度性能合格率、高等级TG436冷轧板表面合格率等重点产品质量指标显著进步。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完成不锈钢产品欧盟、铁道轮轴钢、汽车用钢、铁路货车用钢、不锈钢&碳钢JIS等多项认证,为开发占领国内外市场提供了“通行证”。加速由制造产品向制定标准转变,主导或参与制定10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参编的国际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不锈钢钢筋》、起草的国家标准《不锈钢精密箔材》,填补了各自领域空白。公司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一步提升,再次斩获“全国国标五星级售后服务企业”“全国售后服务TOP10”两项大奖。

  (5)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聚焦“绿色、精品、智慧”,统筹推进填平补齐重点项目,高端冷轧取向硅钢项目、不锈热轧厂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等项目按节点高效推进;现代铁素体不锈钢冷轧薄板质量升级技术改造、高端不锈钢棒线材表面质量提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等项目投用。加速发展智能制造,启动实施生产管控中心及铁前、炼钢、热连轧、冷轧等智控中心建设,不锈钢冷连轧智能化产线、取向硅钢智能工厂配套项目按计划推进。

  (6)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批示精神,建立“双碳”工作体系,布局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启动五大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提升碳排放基础管理水平;极致提升能效,强化系统节能与工序节能耦合管控,实施节能低碳项目,吨钢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巩固“废气超低排”,实现无组织排放全面有组织控制,厂区平均降尘量同比降低19.2%;深化“固废不出厂”,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推进“废水零排放”,提高水系统节水减排协同控制能力,新水消耗持续降低,向城市湿地公园回供再生水600余万吨,实现了更高水平与城和谐共融。开展绿色低碳产品设计开发,加大建筑用经济型不锈钢开发与应用,形成建筑围护系统用TJ系和Cr-Ni-Mn-N系不锈钢产品,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7)风险防控全面强化

  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控体系和内控矩阵,制定专项措施突出抓好12个方面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保持了稳健运营发展的局面。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树立“违章就是犯罪”理念,以“三反”歼灭战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抓手,突出抓好现场安全管控,推动各项安全工作落实。

  (8)社会责任高标准履行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融入运营管理全过程,提高了公司透明度和各方认同度,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五星级(卓越)评价;在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会上,公司入围“央企ESG-先锋50”行列。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钢铁行业发展形势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以及达成“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压减粗钢产能、调整生产结构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中央颁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两部委出台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这些措施使政策效应更早得到体现,因此,2022年钢铁行业市场营商环境将会持续优化。

  从市场需求看,今年钢铁需求基本保持在去年水平,其中房地产行业受“房住不炒”及“三道红线”等政策因素影响面临下行压力,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明显回升;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政策引领下,制造业将保持繁荣态势。钢需求总量将有望与2021年基本持平。

  从行业运行来看,2021年钢铁行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双控”要求,稳步推进“双碳”工作,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和韧性进一步增强,保持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但从不锈钢原料资源获取情况看,原料价格波动大,资源获取难度大。受安全、环保及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国内各铬铁主产地产量整体偏低,供给不足。镍资源方面,受印尼镍矿出口政策影响,不锈钢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严峻风险和挑战。

  (二)公司发展战略

  构建不锈钢产业平台,发挥与宝武生态圈的协同效应,围绕“品种、品质、品牌”核心,突出“技术创新、价值服务、成本效率”引领,强化“资源、智慧、生态”支撑,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全产业链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22年公司的经营目标是:产钢1269万吨,其中不锈钢450万吨;差异化产品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重大质量问题有效化解,产品质量水平行业领先;环保绩效持续提升,吨钢碳排放减少2%;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风险事件为零。

  上述经营计划并不代表公司对2022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2022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创新驱动,锻造行业领先的科技优势

  强化核心研发能力建设。高效整合创新资源力量,不断聚集、培育和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强劲的研发合力。推动创新效率和研发产出比持续提高,确保公司技术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稳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全力推进前沿性、战略性和使命类技术产品开发。面向不锈钢科技前沿、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家使命类和“卡脖子”关键钢铁材料,开发3项全球首发产品、10项使命类产品,7项标志性技术,引领钢铁产品发展潮流。

  加大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力度。强化高强度、高耐蚀、高效能绿色产品设计与开发,为社会提供更长寿命、更低成本、更好性能的不锈钢材料。持续开展不锈钢建筑用材开发和应用领域拓展,实现在冶金工业建筑与公共建筑围护系统、建筑装饰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和在光伏屋面、氧化铝厂房、畜牧业等特殊环境场景的突破应用。

  打造一流产品质量。加强全过程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控,培育打造10个“质量第一”产品,形成更多质量领先产品集群。强化典型质量问题攻关,实现重点产品质量稳定提升。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释放分享协同效益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进度、安全、质量、投资管控责任,高端冷轧取向硅钢和不锈热轧厂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实现达产达效,不锈钢绿色智能升级改造项目按节点高效推进,加快锻造形成更加显著的竞争优势。

  推进与其他不锈钢基地的深度协同。着力健全与各不锈钢基地的一体化协同运作机制,利用中国宝武生态圈,加强采购、制造、研发等方面协同,实现高效运营,创造更大价值。

  3、深化全面对标找差,极致提升效率效益

  提升关键冶金指标水平和生产运营效率。加强与优秀民营企业、中国宝武钢铁单元的对标,提升关键冶金指标,实现大幅争先进位。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建立高效联动的信息化平台和生产指挥平台,实施一贯到底生产管控模式;优化物流组织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发运效率。

  提升营销价值创造能力。树立品种经营理念,扩大差异化品种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提升产品销售溢价能力和市场覆盖能力。紧盯下游行业重点工程项目需求,加强与全球500强及高端客户的开发合作,强化新兴领域特色、特质、特需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在提高市占的同时引领市场消费升级。推进“老产品新用途、老用途新功能、老功能新性能”的新需求创造,开辟拓展传统优势产品新的市场应用领域和创效潜力。

  极致降本增效。建立成本管控长效机制,全方位挖掘成本削减潜力点,实施成本削减项目化管理。强化专业间和工序间协同降本,实现系统价值最大化。依托智慧设备管理和智能远程运维两大平台,全方位提高设备保障能力,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聚焦提高盈利能力和资产使用效率,增强效益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和智慧制造,打造未来钢铁竞争优势

  持续提升环保绩效。坚持管治结合,一体推进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噪声趋静音、厂区洁美新,创建超低排放“AA”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和更深层次的与城共融。施行环境绩效精细化管理,推进有组织排放稳定达标,重点排放源排放浓度优于超低排放指标。

  推进绿色低碳制造。坚持节能优先,实施能耗双控行动方案,强化能源指标科学管理、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结构优化配置,大幅提升余热余能利用和发电能力,极致提升能效水平,成为行业能效标杆。积极协调引进绿电资源,开展厂区屋面光伏发电,显著提升清洁电力使用比例,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完善双碳工作推进体系、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碳排放管理数字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全面加速智慧制造。加快信息化改造和智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智能冷轧“工业大脑”项目攻关,完成不锈钢冷轧智慧产线、取向硅钢智慧项目建设,探索“有思想、有灵魂、有活力”的未来工厂建设,全面打造智慧制造新高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5、持续深化改革和管理变革,焕发澎湃动力活力

  深化重点和专项改革。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持续激发企业活力。积极开展股权激励、科研人员奖励基金等工作,持续激发员工动力。

  继续推进专业化整合和协作管理变革。坚持“市场化分工、专业化协作、规模化发展”基本定位,继续推进协作管理变革,提升业务协作比例,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充分释放员工岗位创新动能。聚焦“三个面向”工程,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员工敬业度和职业技能素养,全面推进员工岗位创新和价值创造,全面提升员工“三有生活”水平。加强首席师选聘,拓宽管理、技术、操作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搭建协力援职和转岗创业平台,拓展分流安置渠道,完成人事效率提升目标。

  6、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公司稳健运营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扎实推进本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工作,制定日常管理指标、关键风险指标及预警标准,完善“红橙黄绿”预警机制。实施系列风险防控措施,确保运营安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做到“依法决策、规范管理”。

  持续强化安全管控能力。以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三反”歼灭战、“三个安全专项整治”“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和执行力。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按照四级评定标准开展安全风险再评估。深化“违章就是犯罪”“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严格查处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开展安全履职监督检查,推进全员安全责任落实,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公司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联系,做好重大事项信息公开工作,高质量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进一步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各方认同度,增强投资者信心,树立良好公众形象。

  (四)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安排

  2022年,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

  1、继续发挥竞争力优势,全面落实降本增效措施,保证自有资金持续增加。

  2、加强现金流管理,加快公司内部资金周转效率,持续降低存货、应收账款等资金占用。

  3、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燃料资源获取难度加大

  受安全、环保及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国内各煤炭、铬铁主产地产量整体偏低,供给不足;镍资源方面,印尼进一步严控镍矿出口的预期强烈,不锈钢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严峻风险和挑战。

  应对措施:从资源战略角度重视废钢资源的回收利用,挖掘国际废钢资源的潜能,开拓国内废钢加工渠道。

  2、钢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2021年以来,我国两次调整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原享有出口退税政策的169个钢材品种全部取消退税。对于钢铁企业来说,退税政策的取消降低了国内钢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钢铁供给的回流将对国内钢材价格产生一定压制作用,给企业经营利润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各国钢铁企业和政府对我国钢材出口的反倾销力度日益加大,进一步加剧了钢铁企业的出口压力。

  应对措施: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挖掘下游行业需求,以优先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同时适时发挥出口的补充和调剂作用。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中海达
  • 长安汽车
  • 浪潮信息
  • 川宁生物
  • 格尔软件
  • 正丹股份
  • 光洋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