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5 19:27:09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凌云股份600480)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以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风险挑战,公司统筹推进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提质增效、风险防控等重点任务,科研生产经营整体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开展如下:

  1.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聚焦提升运营效率,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推动形成汽车管路、新能源产品、热成型产品3大专业公司加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五大区域公司运营架构,加强专业化经营,深化区域一体化管控。收购凌云吉恩斯外方股权,加大热成型产品市场开发、技术开发和产能布局力度,满足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推动新能源专业平台建设,为新能源业务专业化运营打下基础。二是聚焦优质客户和全球平台项目,调整优化客户结构。热成型产品、部分辊压产品成为特斯拉主要供应商,实现宝马G4X保险杠产品中国、欧洲、北美三地配套。三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价值产品比重。“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安全结构产品、热成型产品、汽车管路、新能源电池壳产品继续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巩固了细分市场单打冠军地位。

  2.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防控与全球化布局优化

  一是坚决强化治理管控。增派德国WAG运营、采购、供应链等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委派财务负责人进入董事会,出任CFO,优化董事会成员分工;由公司直接控股墨西哥WAG,直接委派CEO和CFO。二是从严控制海外公司投资支出。三是加强国内外市场、技术、运营协同,全球平台项目开发成效明显,获得了宝马G4X保险杠全球化项目订单。四是国际化战略引领全球布局优化。完成墨西哥WAG股权转让,由公司直接控股,支持墨西哥公司在运营好现有宝马和奔驰项目外,积极拓展通用、特斯拉等北美客户。

  3.强化科技创新

  建立以中央研究院为主体,武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汽车安全结构技术研究院、热成型技术研究院、汽车管路系统技术研究院、市政管道系统技术研究院、欧洲研究院为分院的1+7产品创新平台体系。与宝钢股份600019)合作建立“凌云-宝钢”先进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推动热成型材料国产化替代。

  全年研发投入5.43亿元,新产品贡献率31.18%;完成专利申请239项(其中发明47项)。

  4.持续开展提质增效行动

  制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形成任务责任清单,持续内部挖潜,采取降本节支、减亏扭亏等措施,向管理要效益,多措并举开拓资源、控制风险,全方位增收增效。通过按月跟踪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加强精细化管理,紧盯每个生产经营环节,深度挖潜,确保提质增效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公司盈利可持续性增长。

  5.积极开展资本运作

  为紧跟汽车电动化、轻量化发展方向,布局全球生产基地,集中公司资源向重点客户和优质项目倾斜,增厚盈利能力,经过充分论证分析,公司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并于12月27日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审核,募集资金13.8亿元,用于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和电动化项目,加强核心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地位。

  6.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一是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宣贯与分解落实。二是推动实施流程优化和标准化。三是建立成本对标管理标准化模版。四是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要求。五是加强质量管理。六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七是落实保密、稳定等工作责任制。八是落实法律合规工作。九是以审促改,发现问题有效整改。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及公司下属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业务、塑料管道系统生产及销售业务。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发展、投资多元化等措施,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装备水平、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

  塑料管道是市政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管道具有耐腐蚀、抗老化、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管网等领域,同时因其稳定的性能逐步取代了金属管道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长期以来已经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参照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模式,由采购部门对供应商实行有效的选择、考核和管理,逐步优化了供应商资源,并在公司财务、市场、研发等部门的配合下,实现了对采购成本和采购质量的有效控制,多年来已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自主生产的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运行,即公司主要根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对于技术含量较低、工艺较为简单的配件,公司发包给其他单位进行外协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和塑料管道以直销方式为主。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为国内主机厂配套,塑料管道产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供货关系是根据主机厂的要求开发出配套产品,经审核通过以后再通过招标、议标等方式和客户建立起来的。通常在年初签订本年度销售框架协议,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据此,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区域布局主要围绕整车厂设厂以降低运输成本,有效地提高供货效率。公司的塑料管道业务主要直接针对具体工程,通过招投标获取订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凌云股份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汽车零部件专业上市公司,下辖35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家参股公司,分布于德国、墨西哥、印尼以及国内30多个省市和地区,其中与瑞士、美国、德国、韩国等合资成立18家中外合资公司。公司主导产品有高强度、轻量化汽车安全防撞系统和车身结构件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配套产品,低渗透、低排放汽车尼龙管路系统和橡胶管路系统,各种系列规格的市政工程管道系统及其配件等。

  凌云股份紧盯国际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优势和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生产线,实现了汽车高强度、轻量化安全防撞系列,热成型系列、门槛件系列等产品自主研发由追赶到超越的转变;上海建立电池PACK机械验证实验室,系列化新能源电池产品实现了国内外联动同步开发;实现了汽车尼龙管路系统和橡胶管路系统的低渗透、低排放国际化标准;提升了装饰密封件等产品的核心技术地位;联合国内产学研机构集智攻关,在焊接装备制造领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司拥有高强度、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和全球高端客户资源,实现了由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促进了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国际市场与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丰田等国际高端品牌客户实现战略合作,国内市场实现与重点客户在高层次、宽领域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验证的重点跨越。

  凌云股份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在上海创建了凌云中央研究院,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聚焦新能源电池壳、高强度轻量化安全防撞系统、长纤维新技术、低渗透低排放汽车管路系统、市政工程管道系统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引领性、前瞻性重大技术项目协同创新与研究。通过资源整合,目前已形成以凌云中央研究院为为主体,武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汽车安全结构技术研究院、热成型技术研究院、汽车管路系统技术研究院、市政管道系统技术研究院、欧洲分院为分院的1+7产品创新平台体系。2020年,企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3个国家认可委认定的实验室和检测中心、7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市政工程管道培训中心和专业化保险杠碰撞试验室及19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

  近年来,凌云股份为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要素配置,全面开展资源区域化整合,推动形成汽车管路、新能源产品、热成型产品三大专业公司加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五大区域运营架构,加强专业化经营,深化区域一体化管控。与此同时,以大客户管理模式为牵引,进一步强化对市场的集团化管控,形成了市场区域协作、资源区域共享、高效立体的市场运营体系;深化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着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扩大有效中高端供给,以不断提升质量品牌附加值推动发展、引领未来。

  凌云股份始终坚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员工满意、客户满意、社会满意、供应商满意、经营管理者满意、股东满意”的“六个满意”文化是公司的文化软实力和价值追求,展现了凌云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为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公司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2%,实现利润总额7.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6%,实现净利润5.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8%,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39%。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产品组合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紧抓汽车轻量化、电动化发展机遇,持续提高核心客户市场占有率,热成型产品、汽车管路系统、新能源电池壳等核心产品需求旺盛,高附加值订单比重显著提升。其中,热成型产品、汽车管路系统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新能源电池壳产品的重点项目陆续量产,促进新动能加快形成,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1年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发展韧性继续保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变局之下的汽车行业近年来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22年1-3月,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疫情多发等多重考验,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支撑汽车消费需求保持稳定。

  1-3月,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和0.2%。汽车产销同比略有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产销增速高于行业总体;商用车产销同比依然呈快速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双双超百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9.3%,新能源汽车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展望全年形势,受宏观经济影响,汽车行业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任务十分艰巨。从汽车供给端看,芯片短缺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推高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汽车企业经营受到一定影响,总体形势不及预期;从汽车消费端看,消费动能明显不足,与同期比,呈现一定幅度下降。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支撑汽车消费需求保持稳定。总体来看,中国车市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判断未来汽车产业仍会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此背景下,预计2022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产销表现好于2021年。因此,预判2022年汽车总销量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乘用车销量2300万辆,同比增长8%;商用车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销量500万辆,同比增长47%。

  (二)公司发展战略

  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为目标,聚焦汽车零部件、市政工程管道产业,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链提升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专业管理能力和依法治企能力建设,打造“有技术、有品牌”的全球化企业集团和兵器集团先进制造业发展平台。

  (三)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5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42%;2022年公司收入计划166.04亿元,该计划为公司内部管理控制指标,不代表公司2022年预测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标,公司将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1.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质量

  坚持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质量。以“拿好订单”为目标优化市场开发,紧抓市场优质客户的市场增量机会,加大高端客户全球平台项目开发,扩大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市场份额;加强预研、基础研究能力,提升高强钢辊压、铝合金焊接等关键核心工艺技术和热成型、热管理系统集成技术开发能力,提高核心产品技术含量;扩大战略性供应商的高强钢国产替代和铝型材全球配套比例,优化与自制机制,降低材料与外协外购成本;深化区域化运营管控,提升专业化发展能力,推动海外布局调整优化,提升国际化经营质量。深化区域化运营管控,提升专业化发展能力,推动海外布局调整优化。加强标准化建设,实施产能利用率、产线效率和运营成本对标改善,有序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工厂或班组建设。着力培育专清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2.提升国际化经营质量

  加大德国WAG保时捷、宝马等重大项目质量成本管控和效益改善力度;国内国外协同运作,大力改善德国WAG经营指标;国内外协同开发高端客户全球平台项目。墨西哥WAG作为北美市场的生产基地,重点开发特斯拉、通用、丰田等市场,争取获取更多优质订单。结合新项目定点情况,推进全球生产能力布局优化。加强资金管控,关注汇率风险,保障海外公司现金流安全。

  3.持续开展提质增效

  制定2022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形成具体目标和行动措施,并动态跟踪、扎实推进。通过争取低息贷款、调剂内部资金、统筹配置全球化资金、加大可控费用管理等方式节控期间费用;充分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大科研专项、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等优惠政策,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节约采购成本;开展优化工艺设计、合理化建议、调配采购设备等精益生产活动;加强客户谈判,完善客户回款机制;完善内控和风险管控体系,提升问题整改力度,切实有效降低经营管理风险。

  4.推动管理体系化

  一是推动“十四五”规划和三年任期阶段性目标任务分解落地实施。二是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一流行动。三是统筹推进管理体系优化。四是落实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设。五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复合型人才自主培育力度。六是强化内控有效性监督评价。七是强化安全环保监管,履行好社会责任。八是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风险

  风险识别:行业面临变革与转型,整车厂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各车企为应对行业危机以及造车新势力的挑战,逐步加大研发投入进行转型投资。汽车企业面对盈利大幅下降,整车企业的降本诉求凸显,导致零部件企业的盈利压力增大,叠加疫情的冲击,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加速整合出清。全球汽车销量复苏低于预期:2018、2019、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0.5%、-4.4%、-14%;2021年得益于中国市场恢复及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全球销量时隔4年再次同比增长5%。

  2022年汽车销量的复苏受到经济复苏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果疫情的影响持续存在,将导致全球汽车的销量复苏低于预期。2021年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腰部以下车企陷入生存困境。乘用车前十五强占有率74.1%,剩余60家占有率25.9%;月均销量不足2000辆的车企高达32家,占乘用车企业数量的42.7%,一旦发生倒闭,将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带来较大冲击。

  应对措施:凌云股份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全球协同研发、采购能力,着重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前瞻性研发,加强新项目投资风险防控,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和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2.市场风险

  风险识别: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令世界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汽车芯片供需失衡成为后疫情时代汽车行业面临的直接问题,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汽车行业将较长时间在低位运行。整体而言,中国汽车市场已由增量市场步入存量市场,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增幅放缓甚至负增长,且市场下行风险仍较大。

  应对措施:凌云股份应适应市场新常态,对外做好行业发展研判,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并积极应对、寻找突破机遇;对内集中资源聚焦高端客户市场和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3.国际化经营风险

  风险识别:因中外政策、法律、经济环境、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以及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诸多差异,客观上造成海外子公司的管理难度,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持续加强国内外沟通交流,凌云股份已选派专家团队在海外公司现场工作,强化股东意志执行和海外公司管理提升;加强资金管控,保障海外公司现金流安全;持续提升海外子公司运营管理水平,制定降本增效持续改善措施等,力争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4.运营风险

  风险识别:因各公司运营基础管理发展不均衡和运营管理标准化建设较薄弱,影响公司经营发展质量。

  应对措施:凌云股份应强化运营基础管理提升,持续推进运营标准化建设工作。

  5.汇率风险

  风险识别:受市场供求因素、国际收支、疫情因素、中美经贸关系等因素影响,2022年人民币汇率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受国际环境影响,2022年欧元汇率变化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防范措施:凌云股份应强化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关注汇率变化趋势,积极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对国外相关政策进行风险把控。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对全球汇率变动风险:需要改变人民币不是升值就是贬值的单边线性思维,树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意识;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防范外汇风险;要尽可能控制货币错配,合理安排资产负债币种结构。

  6.财务风险

  风险识别:凌云股份所属境外企业2022年存在项目资金缺口及内保外贷续贷风险。目前,国内金融监管制度的限制日趋严格,金融机构内保外贷政策收紧,银行审批的程序复杂、时间长。

  防范措施:凌云股份应多措并举,保证境外公司的资金量,防范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途径:根据需要适时向境外公司增资;通过融资租赁缓解资金压力;提前规划内保外贷续贷事宜;股东通过跨境资金池借款。

  7.原材料供应风险

  风险识别:受制于原材料市场大幅上涨态势的影响,2022年钢材、铝材价格处于持续上涨趋势,企业经营成本存在风险。

  应对措施:为了减小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应对措施有:与主要钢厂进行价格谈判,获取更大价格优惠,开展战略合作,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推进材料技术降成本(宝钢联合实验室),促进进口材料国产化及国产材料技术替代,切实降低材料采购成本;铝型材挤出费用对标,以量换价,降低成本。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西昌电力
  • 积成电子
  • 特发信息
  • 九洲集团
  • 赣能股份
  • 明星电力
  • 诚志股份
  • 雷科防务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