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溢科技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5 23:54: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金溢科技002869)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所属的智能交通行业,仍为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

(一)智慧高速

高速公路是ETC的主要应用场景。随着2019年取消省界收费站以及后续相关ETC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高速ETC市场快速发展,相应场景下的ETC技术和应用已相对成熟。后装ETC标签的需求经过2019年的高峰期后,需求趋于平稳,目前后装市场增量主要依赖于存量用户安装、新增用户安装、设备更换、设备升级改造以及收费公路里程增长等。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强调了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应用,推进与公路运行监测等数据融合,全面提升公路信息服务水平,以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与高速应用场景深度融合。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交通规划”)提出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交通新基建,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公路感知网络,推进公路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发展车路协同和自动化驾驶,支持重点路段全天候通行,缓解交通拥堵、提升运行效率;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拓展应用,建设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的智慧路网云控平台;推进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目前,全国多省市正在推进智慧高速试点工程,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广东等省份多条智慧高速试点工程建成通车,在各种智慧化手段的探索和新技术赋能下,或将涌现新的应用或新的商业模式,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实现创新升级。

(二)智慧城市

在智能停车领域,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汽车保有量逐步增长,车多位少的现象越发明显,停车设施建设速度远滞后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停车位供给缺口巨大。国家在“十四五”交通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智能铁路、智慧民航、智慧港口、数字航道、智慧停车场。近几年,车牌识别、车位诱导、移动支付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停车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在政策的支持引领下,智能化停车服务预计将得以快速发展。在ETC+领域,交通运输部在2020年8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进车路协同等设施建设,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ETC无感加油、ETC无感支付等应用场景不仅让应用更加方便,而且还节省了车主排队交费的时间。在疫情期间,更能减少人员接触,有利于疫情防控。

(三)智慧网联

2020年4月,工信部发布相关通知,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请产品准入的车型应在选装配置中增加ETC车载装置”。目前国内多数主机厂已经完成了供应商选定工作, ETC前装在2021年开始出货。预计在未来2-3年内,汽车ETC前装比例将逐步提升,未来随着汽车ETC前装业务作为新车出厂配置的普及,预计可为生产销售ETC设备企业带来较为稳定、持续的市场需求。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进入商业应用试点乃至规模落地的关键转折期。2021年9月,八部委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在智能交通领域打造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服务综合监测平台,加快智慧停车管理、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工具、环境网联化和协同化发展。2021年10月,工信部提出坚持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同步推进战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网联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行业机构和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道路测试,开展多种场景下的示范应用,进一步推动数据共享、结果互认,鼓励探索商业化发展模式,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1月起,北京、上海、重庆等直辖市及广州、无锡、长沙、武汉等城市纷纷在政策指引下设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引领汽车智能网联的发展与落地。伴随示范区的陆续设立,汽车智能网联已迈出关键一步,政策指引与示范区实践结合下汽车智能网联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在V2X领域,工信部于2021年11月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实现蜂窝车联网(C-V2X)规模覆盖。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加强基于C-V2X的车联网基础设施部署的顶层设计” 。在政策的大力度推动及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下,会有越来越多的C-V2X试点示范项目落地,会有越来越多的示范区向先导区转型,试点规模化的程度将有所提升,C-V2X 的商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市场空间也将持续增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智慧交通和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开发、产品创新与推广应用,是国内领先的智慧交通与物联网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公司业务主要为智慧高速、智慧城市、智慧网联三大业务板块。

1、智慧高速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行业的应用开发、产品创新与推广,是国内领先的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公司电子不停车收费(ETC)产品遍布全国29个联网收费省份。公司依托在行业深耕十八年的技术沉淀及对高速公路行业应用的深刻理解,可为高速公路行业客户提供联排多ETC车道收费、ETC与MTC混合收费、货车ETC收费、ETC自由流收费等系统解决方案及核心设备,以助力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构建智慧、绿色的交通环境。

2、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业务是公司对智慧交通应用领域深入研究后的业务拓展延伸,公司着力城市动静态交通管理与服务的提升,围绕涉车管理、通行管理、停车管理、出行服务四大领域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将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有效融合,形成了以ETC、RFID、V2X等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应用创新体系,可提供城市交通管理及公众交通服务等一系列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及核心设备,为政府管理者、行业客户、最终用户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高效的运营管理和丰富的交通服务,以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3、智慧网联

智慧网联业务主要聚焦汽车行业电气化和智能化的细分领域。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前装ETC车载单元和V2X车载单元,并向客户提供对应的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受益于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颁布、5G车联网示范区的需求等为V2X的应用带来的契机,公司以ETC为切入点,带动前装V2X上车,为主机厂提供前装V2X设备;与此同时,公司通过积极参与5G车联网示范区、国家及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智慧城市试点等项目,为客户提供V2X产品及解决方案。

(二)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ETC业务市场,随着物联网技术及智慧交通新基建的发展,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持续开拓新产品,已形成宽度广、品类齐全的产品系列。同时,公司依托多年ETC行业应用经验和对智慧交通应用领域的深刻理解,不断为客户提供各种智慧公路解决方案,致力于从单一产品提供商转向以解决方案带动系统和产品销售的综合服务商。

1、智慧高速业务相关核心产品

公司智慧高速核心产品包括车载单元(OBU)、路侧单元(RSU)、标签发行设备、IC读卡器等,可为客户提供智慧公路建设方案、基于5.8GHz自由流的收费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方案、联排多ETC车道收费系统方案、ETC与MTC混合收费系统方案等解决方案服务。

2、智慧城市业务相关核心产品

公司智慧城市业务主要为停车场、交通管理运营单位提供智慧停车场管理、路内停车管理、智慧场站管理、ETC智慧加油等系统方案,使用的核心设备包括车道控制器、DSRC微波读写天线等。

3、智慧网联业务相关核心产品

目前公司智慧网联业务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对应的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主要设备有前装ETC车载单元、C-V2X车载单元、C-V2X路侧设备、高性能专用短程通信(DSRC)模块等,可为客户提供V2X车载端解决方案、道路全息感知平台等全系统搭建服务。

(三)经营模式

公司始终立足自主研发,相关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具备相关产品生产、销售与服务所需的各项资质,并已通过多项管理/质量体系认证。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从而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以提供“产品+服务”的方式获取收入及利润,主要销售的产品是智慧交通的路侧设备和车载设备,以及设备配套的软件和系统,并向客户提供产品安装调试、用户培训、售后维保等服务。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为直接销售和通过参与招投标方式销售,公司建立了可基本覆盖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的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高速公路运营商、系统集成商、银行,以及移动通信运营商、物业运营商、汽车厂商等。

2、采购模式

公司结合客户订单、市场需求预测等综合因素制订相应的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按照公司订单要求进行货物交付。公司采购的物料主要有 PCB 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电子元器件、电池、连接器件、五金结构件以及包装件等。每项物料均需进行严格的验证和导入流程,包括样品确认、小批量试产等相关流程确认后方可进行批量采购,以确保采购物料品质及性能稳定性。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研发、设计,自行生产的模式。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各类产品不同特点,推行备货生产和备料生产两种方式以对应市场需求。例如,对于路侧单元(RSU)产品等生产周期较长、设计稳定变化少的产品,采用备货方式生产;对于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则采用备料方式生产。公司配置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对于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可予以及时纠正;公司组装线通过自动测试设备形成数据库,使产品产能管理成为可能,确保产品出货品质。

(四)主要业绩变动因素

2021年度,高速公路ETC行业发展逐渐进入常态,用户需求主要来源于新增汽车初装和老旧设备更换。受行业需求短期下滑、疫情反复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释放有所滞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55.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0.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73.2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0.56%。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研发投入,凭借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公司参与主导ETC-X团体系列标准制定,参与主编ETC-X行业标准《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车路协同拓展服务技术规范》等,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近年来每年研发投入都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449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23项,2021年公司新增专利权30项。公司拥有射频、微波、天线、数字电路、嵌入式系统和软件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掌握了从基础芯片到终端产品的关键技术。

(二)先进的产品制造优势

公司拥有专业的产品制造生产基地,配备多条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和装配生产线,具有强大的批量生产能力。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装备和生产技术,自主设计并研发了TIA全面集成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实现了OBU从贴片到组装全过程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公司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投建了研发自动化测试平台,设立了多个研发实验室,并通过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证,可完成机械可靠性、模拟应用环境、电磁兼容可靠性、环境可靠性、射频电路、跑车交易等多项工艺测试。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27001、IATF 16949等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严格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将质量管控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全力打造让客户放心的高品质产品、令客户满意的高品质服务。

(四)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优势

公司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长安大学、南京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在前沿探索、科技攻关、产品研究、工程试验和应用示范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公司通过与上述院校机构的强强联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司2017年获批成立“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该中心集合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汽研究总院等五家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公司将充分发挥在这一平台的主导作用,与其他五家联合单位一起,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推进我国V2X车路协同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五)高效、优质的服务优势

公司秉承“聚焦客户、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通过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全面、高效的综合服务。同时,公司在深圳、广州、北京、杭州、成都、武汉、青岛、昆明、南京、沈阳、西安等多个城市设有区域服务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从产品交付、设备安装、培训管理、售后维护管理的全程跟踪管理服务。

(六)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优秀荣誉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ETC业务的优质企业,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ETC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高速公路ETC产品已在全国29个省市广泛应用,可满足各地客户区域化差异需求。公司深耕智能交通领域多年,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

公司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生产制造优势,获得行业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工信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精小巨人”、“深圳工业大奖”、“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21年杰出上市公司奖”、“2021年企业社会责任典范奖”、“第十届2020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年度优秀服务供应商”、“2021年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三十强”、“2020年度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十佳会员单位”、“2021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奖最佳产品奖”、 “2021年第九届智能交通建设推荐品牌” 等荣誉。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在交通强国背景下,智慧交通正从“单纯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转变为“以业务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为导向”,单一设备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为应对新发展形势,报告期内,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立了“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服务”的业务模式。公司一方面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推进技术标准升级,创造更多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根据业务发展目标,深度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积极为发展蓄能,助推业务升级,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对内深化基本功,全面提升中台支撑能力,强化组织能力建设,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减少运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1)智慧高速

在ETC收费系统方面,公司围绕2021年11月发布的《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要求,整合行业资源,推出了《新一代智能化收费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务能力从提供单纯ETC设备到提供全套收费系统软硬产品的转变,有效扩大了业务范围,将大大促进业务增长。

在智慧高速方面,公司依托多年深耕高速公路领域的行业资源,围绕高速公路安全、高效、节能等运营管理需求,整合智慧隧道、全域能耗管控、智慧服务区碳中和、车路协同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形成了智慧高速建设解决方案集。并与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了面向智慧高速建设的业务服务生态,实现业务多渠道增收。目前,新一代收费系统已在部分省市开展试点。

(2)智慧城市

动态交通方面,以雷达、ETC、V2X等技术能力为基底,构建了“全息感知+交通监控诊断+智慧管控与服务”的城市数字道路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公司趋向以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为客户提供从解决方案到产品、平台和系统集成的全方位服务。

静态交通方面,公司总结ETC拓展应用推广经验,摸索出ETC在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景中可复制的业务模式,拓展ETC无感加油、无感充电等创新应用场景。

(3)智慧网联

公司强化供应链支撑能力,推进ETC前装业务。同时,以ETC前装为切入点,大力推进ETC2.0和V2X前装定点,以确保相关业务可持续发展。公司依托ETC前装发行渠道,创新拓展汽车精品市场。但由于2021年度全球汽车行业“缺芯”问题严重, ETC前装业务市场需求尚未有效释放。在C-V2X产业化推广部署方面,由于ETC与C-V2X等新技术实现车路协同应用主要体现在交互手段上的不同,其余大部分子系统均可以实现复用,公司具备从ETC车路协同拓展服务向C-V2X等更高级形态的智慧公路演进的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在ETC1.0标准体系建设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参与ETC-X行业标准,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为未来发展蓄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55.51万元,成本18,665.09万元,期间费用26,232.49万元,研发投入8,293.28万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618.86万元。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1、持续推进标准升级,打造驱动车-路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公司将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交通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引领建设各类智慧交通领域标准,包括ETC拓展应用、车路协同(C-V2X)、智慧公路等标准,并持续推进标准升级。

ETC拓展应用可以快速盘活ETC存量用户,迅速构建“利旧衔接,面向未来”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体系。只有先行探索其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才能抢抓时间窗口,推动车路协同产业落地;C-V2X由于其更加多元化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尤其是V2V场景,以其低时延、高可靠性、大速率、大容量等优异性能,对于自动驾驶具有更高的商用价值,预计将是未来车路协同的重要发展方向。

2、深入推进业务升级,由单一产品的提供商转向以解决方案带动系统和产品销售的综合服务商

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站级收费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新一代收费站站级系统建设标准,选择具备条件的收费站开展新一代站级收费系统建设试点工作,逐步推动收费站向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交通行业的不断演化发展,公司将深入推进业务升级,推动公司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向以解决方案带动系统和产品销售的综合服务商转型,打造“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服务”的业务模式。

(二)公司2022年度经营计划

1、积极主导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充分发挥公司在标准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022年,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行业“交通强国”、“智慧公路”、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化高速公路ETC拓展应用”等发展战略,作为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公司将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三位一体的标准化工作机制,紧紧围绕ETC扩展应用、车路协同(C-V2X)、智慧公路等业务方向开展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标准升级,打造驱动车-路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化中的主体作用,稳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支撑交通运输行业规范化、健康发展。

2、深挖新业务新项目机会,助推业务升级步伐

2021年,公司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优化公司现有业务体系,依托原有技术及产品应用市场,明确了智慧高速、智慧城市、智能网联三大板块业务发展方向,并推动业务升级。

2022年,在智慧高速业务板块,公司将基于传统ETC业务,对原有项目进行升级维护,保证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增。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增量市场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综合服务,带动核心设备和系统销售;针对智慧城市业务板块,公司将积极开拓ETC停车业务应用场景,以部分城市成功落地项目为样板,向全国推广。在动态交通方面,深挖各地城区“十四五”规划的智慧城市项目合作机会,拓展项目合作机会,通过ETC停车业务、ETC无感支付、ETC无感加油等多业务模式实现ETC进城战略目标;针对智能网联业务板块,公司将深挖客户价值,结合主机厂ETC2.0和ETC国标2.0的技术演进,打造可持续的前装业务盈利模式,与此同时,拓宽精品件、后装产品前装发行渠道。在V2X领域,以ETC为切入点,为主机厂提供前装V2X设备,带动前装V2X上车。

3、全面提升中台支撑能力,助力业务转型

2022年,公司将围绕业务升级转型需要,持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研发、采购、生产、质量管控全业务线的经营管理效率,助力业务转型。公司将通过加强研发项目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研发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研发团队建设,进一步发挥和提升学习型组织作用,建设符合公司现状的专业人才梯队。公司将兼顾降本增效,推动精细化工厂成本管理,推动实现工装治具和生产线的标准化、智能化、效率化,提升整体制造效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等活动,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4、强化组织能力建设,推动文化、组织、人才、文化全方位升级

2022年,公司将聚焦业务价值实现,继续围绕从战略、组织、机制、人才、文化全方位升级目标,强化组织能力建设,推动组织结构优化、人才密度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在组织目标指引下,强化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围绕业务组织进行架构优化,打造敏捷性组织。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打造多层次的人才梯队。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对公司经营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

公司业务属于智能交通领域,该领域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为显著,公司业务的发展受到国家对智能交通行业支持性政策及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及交通治理、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投入程度的影响,公司业绩也受政策刺激因素影响可能产生相应波动。如果未来国家对智能交通有关领域的支持政策或支持力度发生变化,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研发更多系列的新产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客户群体,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使自身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所处的行业产品需要相对较高的研发投入以支撑技术和产品不断升级。虽然公司目前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优势,但随着其他同行业厂商在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和积累,公司能否继续保持上述竞争优势存在一定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程度加剧,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市场上新进入者有可能会采用低价策略增加其市场份额,从而造成市场的平均价格下滑,相应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针对上述市场竞争风险,公司将持续“固老拓新”,通过有效的市场和产品策略拓展新的产品应用与服务,确保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将全面布局市场营销网络、渠道建设、团队建设,及时调整相应的市场策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改进产品和提升用户体验。根据行业最新发展态势,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发展机会,大力开拓新的应用市场,积极参与国家相关建设项目,以“多头并进”的策略降低业务风险。

3、疫情影响的风险

目前,疫情在局部地区仍存在反复,尚未完全结束,如果疫情大面积反弹,将可能导致交通领域的工程建设、业务开展、商务活动的开展难度加大。受此影响,经济复苏力度、汽车销售量和交通出行需求可能会有所降低,车主的安装需求也会减弱。可能对公司业绩会造成较大影响。

针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公司会加强对疫情的关注和防控,保障员工健康,灵活调整业务策略,尽量减轻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公司ETC技术非接触的特性、对无人值守方式的支持,亦可助力国家的疫情防控。

4、新业务拓展及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近年来积极发展新业务,将产品从ETC向智慧公路、V2X、城市智慧停车、城市交通管理等方向延伸,不断拓宽城市交通、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但上述新业务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关键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挖掘。同时,部分新技术还需经过大规模验证才能最终推向市场,相关问题成为制约上述技术和产品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公司为新业务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成本,如新业务市场拓展进度未达预期或公司的技术创新最终未能被市场接纳,新增的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投入将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公司业绩将可能出现急剧下滑的风险。

针对新业务拓展及技术创新风险,公司将在新业务拓展及新技术产品开发之前做好相关市场调研,充分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方向,制定精准的业务规划和市场策略,同时通过加强多方合作来分散相应风险。

5、技术泄密或被侵权及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性产业,为近年来我国增长速度较快的高新技术行业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掌握了智能交通领域内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公司非常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公司虽然与相关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因业务关系知悉技术秘密的相关人员签订了保密及/或竞业限制协议,但是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继续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同或相似的工作,或者关键岗位技术人员发生泄密事件,将有可能削弱公司的技术优势,进而对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公司也可能存在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于可能出现的严重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形,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公司也将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采取一系列吸引和稳定核心技术人员的举措,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培训机会、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等。

6、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芯片等。2021年度受全球“缺芯”影响,全球芯片价格上涨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公司生产所需的汽车电子方面的主控芯片价格也产生波动,影响到公司的生产成本。虽然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如果出现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将对公司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公司通过积极与供应商协商沟通、调整采购渠道、寻求替代方案以及优化产品设计等多种方式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同时根据物料性质和资金情况,适当储备库存,避免供求关系持续紧张带来的供应不足及资金压力。

7、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智能交通行业的不断演化发展,公司发展定位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向以解决方案带动系统和产品销售的综合服务商。公司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组织设置、内部控制等方面都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果公司管理层不能恰当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人才储备以适应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未来可能存在管理能力滞后于经营规模增长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进行系统、全面的组织设计与优化,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持续优化公司整体管理能力,加强推动各职能部门不断学习,持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使企业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尽量消除企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滞后风险。

8、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交通管理部门、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系统集成商及银行,虽然主要客户信誉良好,但业务合同的执行期及结算周期一般较长,应收账款仍存在回收周期过长甚至逾期的情况,存在不能按期收回、甚至发生坏账的风险。公司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将加剧公司运营资金压力,若应收账款发生损失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和制定政策约束,对销售人员进一步强化应收账款的考核指标,专门成立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和催收,降低公司应收账款总额和坏账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凌云股份
  • 蔚蓝生物
  • 正丹股份
  • 国联股份
  • 百川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