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力医疗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5 23:57: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塞力医疗603716)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系“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及奔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起点。塞力医疗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6亿元,同比增长约22.30%。为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塞力医疗根据全国业务发展需要,逆势扩招岗位,员工人数由2020年的1,300余人大幅增至2021年底的1,600余人。公司积极调动企业内部资源,锻造组织力,从组织层面更大力度地系统性支持集团全国业务的快速拓展。2021年公司坚定“双主业、双车轮”发展战略,完善生态系统,计划通过内生及外延增长方式,构筑“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医疗综合体系建设领域新高度。

  (一)坚定“双主业、双车轮”发展战略,加速发展医疗智慧化

  1、注重协同布局,深耕主业发展

  2021年度公司明确“医疗检验集约化(IVD)+医疗耗材集约化(SPD)”双主业的模式,医保改革下医疗机构管理逐渐朝着精细化、精益化发展,“医疗耗材集约化(SPD)”能对医院所有耗材包括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及IVD体外检测试剂进行管理,而“医疗检验集约化(IVD)”仅涉及到IVD体外检测试剂的管理,可将“医疗检验集约化(IVD)”视作“医疗耗材集约化(SPD)”的子集,未来“医疗耗材集约化(SPD)”会成为医疗机构供应链运营管理的主营模式。

  2021年度公司明确双车轮的业务增长模式——内车轮为公司在“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先进技术布局”为公司提供内生驱动力,可为公司提供利润增长来源及多级发展的可能性;外车轮为持续性拓展市场——通过“医疗检验集约化(IVD)、医疗耗材集约化(SPD)”扩展市场规模,为公司内车轮业务抢占先发市场及渠道,利于公司战略整体实施。

  2021年,公司“医疗耗材集约化(SPD)”营业收入为69,269.17万元,较上年增长95.63%,医疗耗材集约化(SPD)收入的爆发印证了公司前期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其中,2021年度“医疗耗材集约化(SPD)”进展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福建省福鼎市总医院(医共体)、江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舟山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试剂耗材采购服务项目签约部署(部分已运营)。

  2021年度“医疗耗材集约化(SPD)”爆发得益于公司前期信息化投入形成的业务护城河。公司智慧医疗创新中心研发的院端信息化系统,基于开源编程语言、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等技术栈进行“医疗耗材集约化(SPD)”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运维部署,解决“卡脖子”的商用数据库核心问题,避免在未来全球格局不明朗情况下,被少数别有用心的底层系统厂商断供,减少自主可控方面风险。

  2、丰富自产产品线,提高利润核心竞争力及利润水平

  随着医保改革的推进,医疗机构实施精益化管理过程中,“医疗耗材集约化(SPD)”需要“国产替代”的精益化能力布局,因此,公司在2021年通过扩张塞力医疗旗下全资子公司塞力斯生物技术的生产基地,将武汉总部3,000㎡的GMP生产车间拓展至湖北及湖南共计近15000㎡的含GMP在内的全功能生产车间,并通过增加品类研发投入等举措增加自研产品类型以及提升利润。

  塞力斯生物技术成立以来,已取得注册证书178件,其拳头产品管线,血栓与止血诊断产品已经实现检测项目菜单基本全覆盖,在27项凝血诊断试剂耗材注册证的基础上,拓展新的6项凝血诊断指标,是继三大进口品牌(Werfen沃芬、Sysmex希森美康、Stago思塔高)后,国内率先同时具备PLG,PAI,α2PI,Anti-Xa,LA筛查,LA确诊6项检测项目产品的国内公司。

  2021年度塞力斯生物技术营业收入达到8,068.59万元,销售额实现连年持续增长。2019年,为配合集团攻坚广阔市场的战略决定,扩充自有产品管线,塞力斯生物技术斥资在湖南建立IVD创新智造基地。新基地建筑面积8,000㎡,包括万级、十万级净化厂房3,000㎡,仪器生产车间2,000㎡,各类仓库2,000㎡,研发实验室1,000㎡,初步形成凝血、自身免疫、快速诊断(POCT)、化学发光等检测试剂品类的全面布局。

  公司在体外诊断产品投入顺应国产替代化趋势,丰富了公司自有产品的全线布局,同时充裕了公司“医疗耗材集约化(SPD)”可供应的可控自有品类,加强公司在医院检验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客户黏着度,体现公司布局各板块的业务契合性。

  3、整合信息技术优势,顺势提供差异服务

  公司为构筑自身在IVD领域高度,结合前期良好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运营能力及终端把控能力由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医疗智能化、精益化转型升级。在原有的“医疗耗材集约化(SPD)”中叠加医保控费(DRGs)、医疗辅助诊断(CDSS)等系统,为广阔市场中医联体及医共体单位提供基于医用耗材智能化、精益化管理服务基础上的智慧医疗软硬件服务平台。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颁布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国家医保局颁布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医疗信息化及DRG/DIP等医疗机构刚性需求,塞力医疗将在“医疗耗材集约化(SPD)”中接入医保控费(DRGs)系统(系统提供商:金豆医疗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为塞力医疗参股子公司)以设定医用耗材的使用目录,叠加医疗辅助诊断(CDSS)(系统提供商:北京人卫智数科技有限公司,为塞力医疗战略合作伙伴)以辅助医生诊疗处方对医用耗材选择使用,上述医疗机构对集合系统的依赖性可为公司有效增加医疗机构黏性,赋能公司集采服务实现盈利。截至汇报期,市场上推行“医疗耗材集约化(SPD)”的公司尚未存在结合上述多种自主可控软件为医疗机构提供综合集约化服务的案例。

  塞力医疗深知医疗机构的广大土壤还是在区域、在基层,发力广阔市场,拟借助医疗深化改革、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驱动推行区域医疗智能化。

  4优化公司组织架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公司通过梳理主营业务,根据现有“医疗检验集约化(IVD)、医疗耗材集约化(SPD)”双主业、医疗智能化转型需要、公司整体战略需要调整组织架构、配置最优人员。

  面对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分、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多,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公司采用二级管理架构,进一步加强对子公司管控,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防范运营风险,也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二)紧跟“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战略大道,力争实现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服务

  近年来,医废处置行业收到国家持续关注。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讲话时提出:“要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疫情期间,各项医废管理政策密集发布,2021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修正版)出台。

  2021年12月14日,塞力医疗为顺应政策导向与拥有全球领先的医疗废物就地处理技术路线的意大利OMPECO签署《总代理协议》,获得其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长期无固定期限独家代理。2022年度,公司将OMPECO公司拥有的多项国际专利和国际认证的基于“摩擦热处理”(FHT)技术的医废处理系统引入国内各医疗机构。塞力医疗把握机遇,布局医废处理领域,将构建全链条碳排放清单与指标体系,探索节能、减碳、增效的发展道路,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贡献公司的力量。

  (三)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继续布局全球领先技术,创造发展新机遇

  塞力医疗自上市以来,一直注重通过投资方式实现“医疗检验集约化(IVD)、医疗耗材集约化(SPD)”的全国布局,通过“投资+合作”引入国外先进产品及延申产业链。

  1、公司前期战略投资的美国LevitasBio公司首创的无标记、液体磁悬浮、微流控细胞分选、富集系统LeviCe已正式落地中国上海并启动初期市场推广,报告期内已取得包括科研院所、生物公司、基因公司等头部机构的试用客户。

  2、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塞力斯(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意大利OMPECO公司签署《总代理协议》,获得OMPECO公司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长期无固定期限独家代理,将拥有多项国际专利和国际认证(QS9001、QS14001)的基于“摩擦热处理”(FHT)技术的医废处理系统进入引入中国市场。

  塞力医疗原有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且上述战略投资企业虽技术优势明显,后期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投资款较高、投入周期较长,2021年塞力医疗通过与高盛汇金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方式,拟通过基金培育在医疗耗材领域的优质企业,培育企业的经营状况达到塞力医疗要求再并入体内,一方面塞力医疗使用更加市场化的投资模式,另一方面也利于塞力医疗能筛选真正优质具有高成长和收益的企业,通过投资提高塞力医疗整体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达到资产增值目的,公司也将在2022年发起或参与基金,使用更加市场化的投资模式,有效把握机会。

  (四)多维度战略合作,构建IVD全价值链服务

  塞力医疗通过多维度合作布局公司战略领先性,通过科技及技术整合,落脚“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和“区域检验中心(RMCL)”,“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和“区域检验中心(RMCL)”是公司为医院提供检验科全价值链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同时是公司开拓精准医疗临床检测市场,积极推进第三方独立医学诊断平台向病理诊断实验室、区域公共服务检测等领域拓展的体现。

  1、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北京康达行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及推广“免疫细胞培养技术”;

  2、报告期内,与北京人卫智数科技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唯一授权开展的医学知识库,全国唯一正版知识库)签署基于智慧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医疗耗材集约化领域开展排他性合作,协同共建人工智能医疗综合技术方案,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院内外终端场景进行赋能;

  3、报告期内,与上海衡道病理签署《关于医院病理科室在“医院SPD智慧精益管理”模式下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并拟建智能化病理诊断联合实验室;

  4、报告期内,公司亮相第四届进口博览会,与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领导者雅培分子诊断、基因测序领导者因美纳达成战略合作,致力共同开拓精准医疗临床检测市场。

  5、2022年3月,塞力医疗旗下第三方独立医学诊断机构——上海塞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顺利通过上海市卫健委验收,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目前已经具备并规划建设包括:高通量测序平台(NGS测序、三代SMRT测序)、NanoString数字化多重核酸定量技术平台、Luminex200液相悬浮芯片分析系统、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含qPCR)、核酸质谱技术平台、血栓与止血技术平台、生化免疫技术平台、微生物鉴定技术平台……

  2022年4月,上海塞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已经获批新冠核酸检测机构“白名单”,开始为抗击上海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上海塞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进第三方独立医学诊断平台向病理诊断实验室、区域公共服务检测等领域拓展。

  公司先进的检验技术将通过“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及“区域检验中心(RMCL)”的模式优先服务于国内患者。

  (五)加速应收账款回收,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塞力医疗处于医用耗材的流通领域,业务形态上难以避免垫资,但塞力医疗绝大多数的下游客户为三甲医院,应收账款无法回收风险较小。自2020年疫情开始,由于医保资金支付紧张,医疗机构回款周期延长,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周期相应延长、规模相应加大,最终导致公司融资成本上升。2021年,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加速回收应收账款。

  (六)改善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021年,塞力医疗的控股股东赛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塞力医疗股东结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股份转让给私募基金,以获得股东对塞力医疗的经营支持,同时增加市场对塞力医疗的关注度。在第四次董事会换届中,塞力医疗审慎判断董事履职能力,选择在财务、法律及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人选,优化董事会结构以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处于IVD流通领域,塞力医疗根据医疗深化改革、医疗信息化改革及精准医疗等政策,结合前期良好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运营能力及终端把控能力由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医疗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渠道+科技+服务”的优势,致力于成为“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医疗综合体系建设供应商。

  (一)IVD领域

  1、IVD领域市场规模

  IVD行业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学、转化医学等学科,全球体外诊断产业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8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680亿美元,同比增长4.62%,预测未来十年内将维持3-5%的年增长率。其中免疫诊断成为最重要的细分领域。

  2027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预计将达到995亿美元。在预测期内,预计其复合年增长率为3.7%,2021-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4.8%。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分会于2020年3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报告》,截至2018年,亚太市场占比约为32%,预计到2023年,亚太地区占比将超过38%则可知亚太市场2027年市场规模可达378亿美元。

  2、IVD流通领域的发展

  体外诊断试剂流通行业随着“两票制”、“集采平台”、“耗材零加成”等政策的推进,竞争愈发激烈,行业内企业逐渐开始向服务型企业延伸。

  (1)医疗供应链服务

  医疗供应链服务是市场化的为检验科提供服务的一种模式,指集中多个品牌供应资源,整合上下游服务及资源,满足医院检验实验室全部或相当一部分品类采购和综合服务需求。目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小规模的企业不具备竞争力,逐步被供应能力强、市场覆盖能力强、具备信息技术及服务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取代。

  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是最早出现的对检验科业务的介入模式,主要是对接检验科接收样本和检验服务外包的业务。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业态相对成熟,通过整合代理商资源能对第三方模式扩张和样本搜集提供帮助,因此几年来也成为渠道整合的力量之一。塞力医疗目前已涉足此领域。

  在传统医院检验水平有限的区县级,简单的外围采购服务或者检验服务,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延伸出新的整合者:一般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建立区域检验中心(RMCL),获得区域内的所有(或者部分)检验资源,以下游的力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目前,区域检验中心(RMCL)的合作方式主要有基于事业单位(如医院、公立检验所)的区域检验中心(RMCL)和基于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的区域检验中心(RMCL)。

  塞力医疗拥有与各级医院共建的区域检验中心(RMCL)及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依托衡道病理的专业资源和公司的渠道、产品优势,推进医院病理和检验集约化整合服务模式探索,拓展区域、基层病理科室共建、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综合诊断的巨大空间,助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机构,促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落地,实现集团布局广阔市场的战略路径。

  (二)、医疗信息化

  1、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

  一方面,医保支付改革、医疗信息化、数据安全等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为数字医疗提供了规范化的发展土壤,也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加速落地;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患者体验在诊疗场景数字化转型中不断优化,形成远程问诊习惯;医疗科技的创新和监管标准的制定共同促进了人工智能、大数据、5G和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场景下的应用,也满足了医疗服务提升质量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数字医疗的投融资交易领域具备丰富的拓展空间。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550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近690亿元。

  2、医疗信息化发展方向

  医疗信息化行业潜力巨大,赛道厂商众多,受数据、技术、经验及服务等多方壁垒限制行业集中度不高。

  (1)医疗硬件企业

  智能医疗硬件提供商,处于医疗信息化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包含面向B端客户的专业智能硬件,面向C端用户的可穿戴医疗设备。

  (2)通用信息化企业

  面向全行业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受企业技术影响,包括数据库、ERP、CRM信息安全等通用产品。

  (3)互联网企业

  面向大型医院提供HIS/CIS等系统,面向区域卫生系统提供全链转型服务,提供云基础资源、新兴技术等。

  (4)综合企业

  面向大型医院及公共卫生机构的智慧医疗产品与服务供应商,主攻医疗大健康市场。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医疗检验集约化(IVD)是指公司与医疗机构签订中长期业务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公司向医疗机构提供体外诊断仪器供其使用,医疗机构向公司采购体外诊断试剂和耗材;同时公司向医疗机构提供物流配送、培训及技术支持、工程维护、采购管理、信息化软件功能拓展、医学实验室建设布局优化、ISO15189认证支持和体外诊断新技术学术交流推广等多元化服务,提升医疗机构检验业务的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医疗耗材集约化(SPD)是指公司与医疗机构签订中长期业务合同,在约定的合同期限内,公司以“智慧供应链服务”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以及运营流程的优化,搭建医用耗材智慧供应链管理平台,依托公司专业运营管理团队,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与结算、院内医疗物资仓储管理及配送、数据分析等多元化服务,帮助医疗机构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

  取消耗材加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量采购等政策加速推行,促使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向价值医疗为标准衍变,医疗机构内部成本管理、精细化运营管理等需求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医院SPD智慧精益管理模式正逐步成为医疗机构供应链运营管理的主流模式。

  区域检验中心是指公司依托医疗集团、医共体等区域组织内核心医院检验科,合作共建标准化、高水平实验室。公司通过专业化的物流运输体系,定时对区域内医疗机构样本进行收集,统一进行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同时,将检验结果通过区域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实时回传至相关医疗机构。公司作为区域检验中心合作共建服务商,为区域检验中心提供实验室建设、运营、试剂耗材供应链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和标本物流等综合服务。

  区域检验中心(RMCL)的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医共体建设等政策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减少医疗资源重复投入,同时保障实验室检验质量、实现检验结果互认。进而有效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成本高、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均等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该模式下,区域内医疗机构可实现检验结果互认,基层医院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检验服务,最终实现政府、医院、患者的三方共赢。

  (4)建设研发生产平台

  塞力医疗集团秉承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战略前瞻,结合创新技术引进、品牌战略合作,实现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在湖北及湖南建设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平台,形成凝血、自身免疫、快速诊断(POCT)、化学发光等检测试剂品类的全面布局,并在两地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丰富的服务经验及供应链统筹能力

  公司始终深耕IVD行业,凭借医疗供应领域二十余年的经验累积和过硬实力荣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100强获奖企业名单,同时被授予《医药产品医院院内物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试点单位。现有体外诊断产品供应体系基本覆盖了体外诊断领域的全部检验项目,通过战略合作及代理等方式与国内外包括西门子、罗氏、雅培、贝克曼、德国BE、奥地利TC、美国赛沛、希森美康、奥森多、梅里埃、迈瑞在内的1800余家IVD生产厂商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能为客户提供包括凝血功能检测、胶体金及免疫荧光快速诊断(POCT)、自身免疫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等在内的自研、自产的诊断产品,能够全面满足医疗机构一站式采购需求。同时公司在全国20余个省市布局近60家子公司,能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快速响应驻地技术支持服务。

  (二)领先技术的整合能力

  公司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整合以下先进技术,提供公司产品的技术壁垒:

  1、公司前期战略投资的美国LevitasBio公司首创的无标记、液体磁悬浮、微流控细胞分选、富集系统LeviCe已正式落地中国上海并启动初期市场推广,报告期内已取得包括科研院所、生物公司、基因公司等头部机构的试用客户。

  2、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塞力斯(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意大利OMPECO公司签署《总代理协议》,获得OMPECO公司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长期无固定期限独家代理,将拥有多项国际专利和国际认证(QS9001、QS14001)的基于“摩擦热处理”(FHT)技术的医废处理系统首次进入引入中国市场。

  3、报告期内,公司在上海宝山成立独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上海塞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截至报告披露前,实验室已顺利通过上海市卫健委验收,获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22年4月,实验室积极申请核酸(PCR)资质,并于当月通过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的备案,目前,实验室已向上海市卫健委递交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条件认可申报并通过审核,已经成为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临检中心双重认可的具有开展新冠核酸检验条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塞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进第三方独立医学诊断平台的多服务领域拓展,必将在精准医学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三)持续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公司内部已经搭建了一支强大的开发团队,致力于医疗供应链管信息化、物联网、区块链、5G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塞力医疗由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医疗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在原有的医院SPD智慧精益管理业务中叠加医保控费(DRGs)、医疗辅助诊疗(CDSS)等系统,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用耗材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在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9,954.7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5,063.1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3.61%。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健康中国战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持续深化。在此背景下,医药产业将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公司也必须顺应发展趋势,以技术为驱动,全面升级商业模式。目前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市场格局的影响。2022年,DRGs及DIP将由试点推行进入全面实际付费,这将从采购端全面改变行业运行模式,对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医院管理行为和编码行为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医院将进入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精细化运营时代。

  2、带量采购、二票制政策的推进,普通仿制药、技术成熟的医疗器械及耗材产品将进入微利时代,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和升级将是趋势。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将面临整合,中小型代理及配送商将出局,以技术驱动、具备终端服务优势的企业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3、随着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5G等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场景将更加多元化,有望进一步催生医疗服务院外化、社区化及家庭化等新的商业模式。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公司必须顺应政策发展趋势,把握机遇,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以“科技+服务”驱动的医疗智慧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商。

  聚焦服务,通过科技赋能、业务协同、战略投资等举措,公司明确了以医疗智慧供应链服务业务(IVD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SPD)为基础,同时向上游先进技术及院外toC端病患诊疗服务市场(慢病管理PBM、互联网居家医疗)协同布局的发展战略。

  以“服务创新”为核心,推动业务模式的创新升级。积极布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AI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通过产业协同合作,延伸布局“慢病管理PBM”、“互联网居家医疗”等院外toC端病患诊疗服务市场,整合区域检验中心、SPD供应链体系,布局未来,打造贯穿医院、药品耗材、保险和病患诊疗的现代健康服务平台。

  以“协同布局”为原则,通过“投资+合作”等形式引入在全球具有领先性的优势技术,积极布局体外诊断产业上游产品研发,协同公司终端渠道优势,在国内市场实现落地转化。

  (三)经营计划

  (一)聚焦国家战略,探索发展机遇

  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国策,打造公司——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的站位,把握机遇,布局医废处理领域,构建全链条碳排放清单与指标体系,探索节能、减碳、增效的发展道路,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力。

  (二)持续促进主营业务发展

  2022年,公司将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在提升医疗检验集约化(IVD)、医疗耗材集约化(SPD)及区域检验中心(RMCL)业务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持续完善医疗供应链服务体系,向上下游提供供应链增值服务,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完善公司产品线

  公司是国内较早在血栓与止血领域形成规模生产及销售的体外诊断试剂企业,同时公司也在逐步完善化学发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定蛋白、快检、流式细胞等产品线。2021年度,公司共有178项注册证,其中新增一类注册证或备案凭证8个,新增二类注册证或备案凭证116个,湖南创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投入使用。2022年度,公司将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完善公司自有产品线,同时通过自身渠道服务优势,助力产品的市场转化,提升盈利能力。

  (四)扩展融资渠道

  公司未来拟通过再融资、金融机构融资等各种手段,扩展融资来源,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以减少对单一融资渠道变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充足的资金支持公司扩张业务。

  (五)严格执行财务预算

  2022年伊始,在公司确定战略方向后,公司召开各事业部研讨会,分别确定年度利润目标。公司将以月度为单位,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相信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会在2022年产生较大改变。

  (六)保障优秀人才供应

  2022年,公司将继续优化组织架构,持续供应专业能力强、效率高、积极进取的人才,保障业绩目标达成。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业政策影响的风险

  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的常态化推进,部分试剂耗材产品价格将出现下调,公司目前主动调整业务模式,提升服务价值以应对产品降价对行业及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专业从事医疗检验集约化服务的企业,依靠丰富的行业经验、专业的销售

  团队和强大的品牌渠道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培育了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客户基础和国际知名品牌供应商,实现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长期的战略合作,在行业内有较强的竞争力。但随着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及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潜在进入者将增多,加之现有竞争对手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公司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风险。

  3、应收账款和资金压力增大的风险

  在试剂耗材产业链中,流通服务商承担了更多上游供应商预采集投入和下游医疗机构账期压力,行业整体回款周期较长。行业整体应收账款的增长将占用较多的营运资金,导致的资金利用率降低和资金成本增加的风险。公司主要客户是医疗机构,受疫情及国家医保结算影响,账期较长。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增长,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如果公司未能继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将面临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此外,应收账款的持续增长将占用公司较多的营运资金,导致公司的资金利用率降低和资金成本增加的风险。中行武汉东湖开发区分行开立的募集资金专户(账号:558678905094)于2022年3月11日完成注销,剩余募集资金已转入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营业部的募集资金专户(账号:632278594)。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万丰奥威
  • 南京聚隆
  • 中衡设计
  • 海特高新
  • 四川九洲
  • 奥维通信
  • 川大智胜
  • 常山药业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