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辰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7 20:16: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金辰股份603396)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概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司作为全球光伏组件设备龙头企业,报告期内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开拓创新,克服大宗材料及海运费上涨、境外安装调试成本增加及产品交付压力等困难,不断强化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整线交钥匙工程能力,光伏组件设备新增订单及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海外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并积极布局下一代新型HJT薄片化高效组件封装技术,持续提升核心装备产品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及层压机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光伏HJT和TOPCon高效电池核心生产设备PECVD的研发、测试、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该类设备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目前所拥有的成套自动化控制、机械、电气、算法、视觉检测与图像分析、信息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除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外,可广泛应用于智慧港口、建材、储能、半导体等领域。

(二)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与行业因素

随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驱动下,智能制造作为工业4.0改革的主要途径,行业产值不断扩大,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公司所处行业受下游光伏产业的景气程度影响较深。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效益持续向好。“平价上网,装备先行”。

2010年-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业代表了装备制造的发展方向,智能装备则是所有制造业的基础,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公司在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高效光伏电池、智慧港口等领域与众多知名客户形成新产品研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积极布局HJT电池工艺装备、TOPCON电池工艺装备等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在研究与开发HJT和TOPCONPECVD设备的过程中,公司引进瑞士先进技术和团队,并建立了国内真空镀膜研发技术团队,掌握并优化了真空镀膜的核心技术。全球制造业高速发展,真空镀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光伏、半导体集成电路、储能电池、显示器、触摸屏等行业的发展,对真空镀膜设备、技术及材料需求都在不断增加,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打开广阔的空间。

3、深度市场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精耕细作,在服务现有客户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市场,挖掘新客户,报告期内公司为国内外知名光伏企业提供高效智能自动化生产设备,凭借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卓越的质量和服务、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新能源智能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利用与光伏行业客户战略合作和品牌的优势,向上游拓展高效光伏电池真空镀膜设备的市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的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根据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产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之“工业机器人与工作站”和“智能物流装备”、“新能源产业”之“太阳能生产装备”之“高效电池及组件制造设备”,属于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公司产品涉及“十四、机械”之“各类晶体硅和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专用检测与装配机器人集成系统等”,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鼓励类项目。

该行业由国家发改委承担宏观调控职能,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产业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行业主管部门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此外,公司还受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的自律规范约束。公司在主管部门的产业宏观调控和自律组织的协调下遵循市场化发展模式,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主承担市场风险。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概况

公司专业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相关服务,凭借自身在真空镀膜、自动化集成、图像识别与视觉检测、工业软件、数据管理等方面掌握的核心技术,面向光伏高效电池及高效组件制造、智慧港口等领域提供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光伏智能装备领域,明确了“高效电池设备与高效组件设备协同发展,HJT技术与TOPCon技术双轮驱动”的经营战略。公司是国内较早介入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之一,前期专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向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商提供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少数厂家之一。同时随着下游光伏组件产品技术的更新,公司通过不断研发升级产品,在光伏组件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为全球光伏组件设备龙头。同时,公司利用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利用自动化及设备生产技术积累,积极向电池制造装备领域延伸布局,开发了高效HJT用PECVD、TOPCON用PECVD、电池自动化上下料设备、电注入抗光衰设备、光伏电池PL测试仪、丝网印刷机等光伏电池制造装备。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公司目前主导产品为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和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装备,报告期内客户大多为国内外光伏行业内知名企业。公司在太阳能光伏装备领域占据较好的市场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继续立足于光伏装备业务,以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升级为契机,加快布局及构建公司光伏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生态链,形成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智能制造装备的高效联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降本增效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保障,提升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品质、市场开发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同时公司将加快募投项目及其他在建工程的推进及建设,在进一步巩固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领域的领先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开拓HJTPECVD和TOPCONPECVD等光伏电池核心生产设备的市场空间,成为光伏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核心技术优势的智能装备公司。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专注、创新、团结、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不断完善“三创新”(自主创新、合作创新、集成创新)的技术研发体系。自主创新上,以金辰智能装备与自动化研发中心为研发“大脑”,总体负责研发战略、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产品结构优化以及产品升级换代的规划与实施,研发工程师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可再生能源研发实验室、苏州研发中心和北京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合作创新上,通过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广泛合作,进行相关新技术的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以及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集成创新上,由巨能检测、德睿联、映真智能、金辰太阳能、辰正太阳能、拓升智能、金辰双子分别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及应用。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公司的产品研发形成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品新技术研发,再到产品设计开发的阶梯式研发模式,有效地保证新产品不同阶段的设计质量,提高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速度。

2、采购模式

采购上,公司“以销定采、比价最优、优化流程”,有效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质量。报告期内公司采购部门不断拓展供应商渠道,扩大纳入合格供应商范围的供货商和外协单位,对于可替代进口配件的国内厂家产品与技术部门联合测试,扩大国内配件替代进口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售订单和MRP确定采购计划,向合格供应商询价比价进行原材料采购。公司制定了《零配件和原材料请购管理流程》、《零配件和原材料采购合同签订管理流程》和《零配件和原材料验收入库管理流程》等制度,严格规范采购计划、原材料询价比价、供应商确定与评价、合同评审、原材料验收入库五个环节的流程,根据最低库存量要求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防止形成库存积压和损失,明确了相关部门在采购环节的职责,保证了生产稳定进行。

3、生产模式

“以销定产”与“预期备产”相结合,提高发货速度。公司的产品为定制化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部分标准通用的功能性生产单元按照市场预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备产产品,以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产品发货速度和交付及时率。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图纸设计、编制生产计划、生产加工、产品装配与系统集成四个环节,由技术副总裁、供应链副总裁和制造副总裁组织技术部、制造部、供应部和品监部协调完成。面对持续增长的生产任务,不断推进产销协同,技术设计、外购件到货、制件到货、生产装配和现场安装协调配合,提高产品交付能力,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公司主要产品为系列自动化生产线高端成套装备,具有单个合同价值高、总销售合同数量低的特点,其主要客户为国内外光伏制造企业。公司设国内销售部和国际销售部分别负责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销售业务,同时设订单履行部负责产品销售投标合同的报价及商务协议等;设市场信息部负责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动态为公司销售提供决策依据,为每个订单的执行配备专门的项目经理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全部采取订单式的直销方式,不依赖任何销售机构。公司指定专人负责客户的跟踪和销售服务工作,并利用光伏行业展览会等平台向客户进行推广、销售公司产品;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公司广泛利用国外的行业展览会、网站、行业杂志提供的平台向客户推广、销售公司的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为隆基股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东方日升300118)、阳光能源等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层压机、电注入抗光衰、电池上下料机等配套设备及软件产品,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5、服务模式

公司成立由营销副总裁直接负责的售后服务部门,培养一批综合技术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并建立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机制。售前由销售商务人员和项目经理了解客户产品制造工艺和厂房规划,为客户提供厂房建设、动力及产品技术咨询服务,实现投资价值的最大化。售中由项目经理与生产制造部、销售运营部、储运部、工程部落实生产制造、发货、安装调试计划,持续反馈协调进度。售后不仅为客户提供设备的初次安装、调试、培训服务,同时可通过网络远程维护维修服务,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高速的售后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组建项目管理中心,贯彻项目经理对合同项目的全流程管控,提升交付质量,提高交付效率,加快产品验收进度。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及服务优势

公司深耕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行业多年,已形成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自动化生产单元设备、光伏电池工艺及自动化装备等多样化产品的供应能力,可针对国内外不同层次客户,为客户提供全套自动化解决方案。

在光伏组件装备产品方面,公司通过多年积累和持续发展,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公司在原有装备产品基础上,一方面对光伏组件整线装备及时迭代更新,提高产品深度,以更好地契合客户对光伏组件产线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及时跟进光伏组件新型生产技术,拓宽产品广度,开发了叠瓦机、划片机、贴胶带机、贴标机、电池盒焊机、自动装框打胶系统等光伏组件单元设备产品。公司已具备光伏组件设备“全链条”供应能力,针对常规组件、多主栅组件、双玻组件、叠瓦组件、半片组件等多种组件类型,可提供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链条中从电池片叠片、焊接、敷设、层压到组件封装所需的全部装备。

同时,公司利用自动化及设备生产技术积累,积极向电池制造装备领域延伸布局,开发了电池自动化设备、电注入抗光衰设备、光伏电池PL测试仪、丝网印刷机等光伏电池制造装备,报告期内已形成订单和销售,并且大部分产品性能参数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关产品,同时公司正布局电池核心生产装备TOPConPECVD及HJTPECVD设备,以进一步拓展电池制造装备业务,形成“高效电池设备与高效组件设备协同发展,HJT技术与TOPCon技术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以全方位服务为目标,重点关注用户之间的需求差异。可针对单个用户,设计并开发出适应用户个性需求的产品及服务项目,以适应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三包期内的优质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解决方案。同时,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先进的研发水平和质量管理体系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2、品牌及客户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介入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厂家之一,有能力为国内外光伏组件生产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延伸光伏产业布局,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生产单元设备、光伏电池工艺及自动化装备等多种产品,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同时,公司在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经验和积累,熟悉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能够指导客户合理配置设备,提供厂房布局、设备布局、工艺技术、质量验收、供应链和管理升级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多年来与隆基股份等光伏企业保持合作。在与诸多优秀客户合作中,公司不仅可以学习借鉴国际领先的技术,而且利用产品的可靠质量与优质服务,与客户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与客户的交流与反馈,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光伏生产厂商的需求以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前研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3、技术及研发优势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太阳能光伏组件及电池制造装备是集机械系统、电控系统、光学检测、传感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大数据和云服务等多种技术的综合体。公司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着力提高公司技术研发水平和产品设计水平,使公司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多年行业积累及持续研发,目前已在成套自动化控制、机械、电气、算法、视觉检测与图像分析、信息系统软件等方面形成关键技术优势。

公司报告期内持续投入研发,在技术研发方面紧跟市场趋势并延伸产业布局。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多年在自动化设备行业从业的研发团队,并在苏州、营口、北京、沈阳和秦皇岛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公司现有博士3名、硕士41名,研发技术人员339名。报告期公司申报专利100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外观专利1项。报告期公司申报专利100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外观专利1项。报告期获得专利授权5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目前累计申报专利567项,其中,发明专利210项,

实用新型专利354项,外观专利3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09项,其中发明专项95项,实用新型专利311项,外观专利3项。公司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32项。外部合作创新方面,公司通过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广泛合作,进行相关新技术的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以及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同时公司积极利用美国、德国、瑞士的工程技术人才进行产品和技术合作开发,能确保公司生产工艺处于较高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公司的产品研发形成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品新技术研发,再到产品设计开发的阶梯式研发模式,有效地保证新产品不同阶段的设计质量,提高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速度。

4、管理优势

秉持二次创业的精神,公司多年来持续贯彻先进绩效管理模式,不断地向管理要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有多年的装备制造行业经验,稳定、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构成了公司突出的管理优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吸收先进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治理水平,重塑业务流程,在产业纵深上拓展市场。公司拥有多年的产品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安全管理等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在企业内部实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形成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解决方案,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反应能力,也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薪酬福利、绩效与任职资格评定、“专注、创新、团结、卓越”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引导等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

5、业务协同优势

公司近年来围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智能制造装备,在原有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和配套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利用公司的业务渠道和技术平台,延伸扩展产业链,成功开拓了光伏电池的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根据下游客户的生产需要和技术升级需求持续提升光伏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并成功研发了光伏电池的多类型生产设备。

公司立足光伏行业,以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升级、降本增效为契机,布局及构建公司光伏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生态链,形成了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智能制造装备的高效联动及业务协同效应,持续推动公司在光伏产业链条上与现有客户的深入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1年,受益于下游光伏行业的高度景气及国家对智能装备行业的支持,公司营业收入增长51.76%,受行业竞争因素及原材料、海运费及境外安装调试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报告期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下降4.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081.1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了26.34%。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95,515.57万元,同比上升36.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9,951.75万元,同比上升40.92%。公司管理层紧密围绕年初制定的2021年度经营计划,贯彻董事会的战略部署,坚持做强做实智能装备主业,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做好运营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营销招投标、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继续对未达到经营预期的有关子公司及时予以关停,削减成本费用。得益于国家对先进制造产业和光伏新能源行业的大力支持,公司认为新能源智能装备行业在未来3-5年还会高速发展。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2年,国际上各种风险与挑战增多,俄乌冲突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新冠疫情多点暴发给经济发展前景增加更多变数。供应链危机和能源革命影响深远,大宗商品供给和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在疫情的冲击下国内经济恢复不确定性增加,供需不匹配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安全风险更加突出,光伏产业集中度整合加速,产业规模增长趋势明显。光伏装备行业的竞争方式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新核心技术水平为支撑,适应新需求、新业态的高端产品占比和以数智化与产业高度融合为重点的转型升级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能力将成为智能光伏装备行业的新赛道。

1、行业基本情况

(1)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基本情况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预测、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装备的总称,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主要用于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加快投入物的加工变化和流动速度,减少人工投入的同时提高产品良率,保持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生产水平。

随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驱动下,智能制造作为工业4.0改革的主要途径,行业产值不断扩大,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2)下游光伏行业基本情况

①全球光伏市场发展状况

全球光伏应用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再加上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全球光伏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在全球各国共同推动下,光伏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已逐步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170GW,创历史新高。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220GW(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未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

②我国光伏市场发展状况

2021年我国光伏行业继续高歌猛进,制造端,应用端,进出口都取得了快速增长。中国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加13.9%,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29.28GW,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3.4%,历史上首次突破50%。2021年户用装机达21.6GW,创历史新高,占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的约39.4%(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装机量超过300GW,连续7年累计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回顾与2022年形势展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王勃华)。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达此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75GW,更乐观的机构给出了80GW朝上的预测。

2021年中国新增装机量较上年增长13.9%,增幅弱于上年,主要受硅片涨价因素影响,装机成本有所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一方面系户用光伏补贴持续,另一方面系分布式项目可接受更高的组件价格,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除民营电力投资企业这支分布式光伏的传统主力之外,电力投资央企、海外投资企业、跨界投资者正大举进入分布式市场,为2022年的分布式市场提供了强劲支撑。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相关文件,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但为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浙江、江苏、北京、广东的部分地区仍给予地方补贴政策。

2021年由于供应链价格上涨,集中式装机不及预期。随着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新增装机中,大型地面电站的装机占比将重新超过分布式;分布式市场方面,整县推进及其他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光伏建设将继续支撑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虽然占比下降,但装机总量仍将呈现上升态势。“十四五”时期将形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格局。随着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叠加“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以及大基地的开发模式,集中式光伏电站有可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另外,随着光伏在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叠加整县推进政策的推动,分布式项目仍将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2021年组件全球出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根据PVInfoLink统计,2021年全球TOP10组件出货量约160GW+(其中隆基/天合/晶澳/晶科/阿特斯位列前五,前十中有8家中国企业),市占份额达到90%,集中度相较2020年进一步提升。龙头公司体量、成本、渠道端的优势在未来仍将进一步凸显,在N型产品扩张的背景下其仍将展现出较为强劲的竞争力,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光大证券)

中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核心研发制造基地。在全球光伏市场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不断突破创新,已经由“两头在外”的典型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转变成为全产业链发展创新、研发制造基地,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之一。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行业2021年发展回顾与2022年形势展望》,2021年光伏行业产值超7,500.00亿元。2021年国内制造端多晶硅50.5万吨,增28.8%,硅片227GW,增40.7%,电池产量198GW,增46.9%,组件产量182GW,增46.1%。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在技术研发上,我国的产业化技术水平始终引领全球,多家行业领先企业与光伏领域的世界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展合作研发。同时,我国光伏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高效电池转换效率多次打破世界纪录,PERC、HJT等一批高效晶硅电池工艺技术产业化加速,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在产品成本上,我国部分领军企业不断降低产品链产品成本,逼近或超越平价上网水平,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巨大贡献。政策环境方面,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及全球各国陆续公布碳中和计划,让光伏迎来政策重大红利期。金融支持空前,媒体关注创新高。

我国光伏产业已进入依靠提质增效、摆脱补贴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光伏行业发展阶段、投资成本、区域差别、补贴程度及税收政策等因素适时调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并对不同国内运营项目实施不同的售电电价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资源合理配置水平。

(3)光伏自动化设备行业基本情况

光伏自动化设备行业是依托于光伏行业的配套产业,为光伏行业提供各生产环节所需制造装备。就产业链角度而言,光伏自动化设备行业与光伏行业呈倒金字塔型,通常具有“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的行业特点。

①国内设备厂商正实现全产业链的进口替代

过去十年中,新的光伏电池技术主要由国外机构提出,国内设备厂商逐步引入国内。在长期“吸收”、“消化”过程中,国内设备厂商积累了丰富技术开发经验,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成套供应能力,基本实现了光伏设备全产业链的进口替代。

与此同时,在TOPCon、HJT等新型高效电池技术产业化方面,国内设备厂商依托自身价格优势以及就近服务优势,在中试阶段即与下游产品厂商进行合作,开展工艺验证,逐步成为全球高效电池技术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②高效自动化与高产能成为光伏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下,光伏设备生产企业也逐步注重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互联网与设备的融合,利用计算机技术、总线控制通讯技术、智能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推动光伏自动化设备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升级为整线自动化、车间自动化。

与此同时,随着设备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损耗减少、生产可靠性、标准化与一致性提升,生产线整体装片量和产能显著提升,电池和组件的每瓦成本明显降低。

③技术进步持续拉动光伏自动化设备投资

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发展趋势推动下,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产品方面,近年来光伏电池组件整体向“大尺寸化”方向发展,尺寸从主流的156mm发展到166mm以及210mm,大尺寸电池组件应用带动了设备改造及升级方面的投资,其中,156mm电池组件生产线改造成166mm电池组件生产线的投资规模约为2,000万元/GW,而210mm电池组件生产线则需要硅棒、硅片、电池到组件所有环节的设备替换,全产业链设备投资约为6.4亿元/GW。

技术方面,为了提升光伏电池组件的转化效率,光伏产业链持续推动现有技术的改进提升以及新技术的产业化。尤其在电池制造、组件封装方面,TOPCon电池技术、HJT电池技术、多主栅组件、叠瓦组件、拼片组件等新技术的量产,将催生更多的生产设备需求。

2、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逐步从低端竞争转向高端竞争

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开始实施,使得不符合规范条件而未被纳入名单中的企业将无法获取出口退税及银行信贷等方面支持。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提出将严格执行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并逐步建立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机制,而“领跑者”专项计划的实施,使得光伏产品的技术标准在上述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2018年“531”新政、新冠疫情均进一步催化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落后产能出清。

行业技术标准的提升将大幅提高行业发展门槛,行业竞争也正逐步从低端竞争转向高端竞争,行业技术属性愈发成为竞争的焦点,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光伏产品向高转换效率、高产品品质、低制造成本的趋势发展,技术升级加快,不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低端产能大量被市场淘汰,市场份额将向有技术、资金、管理优势,能够持续投入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企业集中,行业竞争从低端向高端转移。

(2)光伏技术路线更迭推动设备竞争加剧

技术创新是光伏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行业整体的降本增效,依赖于不同技术路线的竞争与更迭。电池技术方面,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第二代电池技术(PERC)向第三代电池技术(HJT)的过渡阶段。一方面,行业内PERC产能持续扩张,并通过引入N-PERT、TOPCon等新工艺实现性价比突破以及存量产能优化;另一方面,HJT逐步开始产业化进程。未来几年,PERC与HJT将进入战略相持期。

组件技术方面,组件环节的转换效率提升,除了提升电池转换效率之外,主要通过减少光学损失以及电学损失来实现,由此形成半片技术、多主栅技术等新兴工艺及技术。

由于光伏产品的技术工艺主要依托于自动化设备实现,因此电池和组件技术的更迭对上游设备行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不同工艺往往对应多种实现路径,又进一步催生了全新的设备需求;如TOPCon电池镀非晶硅膜工艺存在LPCVD工艺与PECVD工艺之间的竞争,HJT采用的非晶硅沉积工艺存在HWCVD工艺与PECVD工艺之间的竞争。因此,下游技术路线的更迭加剧了上游设备行业的竞争。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变化影响较明显,有周期性的波动特征,但从长远看,光伏产业正处于良性健康发展的时期,在一段时间内将体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公司所处行业也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2)区域性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技术、人才的要求较高,且与下游需求的分布及配套设施的供给密切相关。因此,国际领先企业一般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机械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国内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产品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地区。

(3)季节性

智能制造装备从采购、安装到投产均有一定周期,所以下游生产企业都会提前做好生产准备,公司所处行业的季节性特征不明显。

(二)公司发展战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专注于光伏智能装备及智慧港口业务领域,聚焦于光伏电池及组件高端智能自动化装备、光伏电池及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和工厂全自动化系统集成和应用,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用数字化、信息化和系统集成方式改造传统制造业。以稳中求进方式推进数字赋能工厂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社会、员工、股东共享发展成果战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完善制度体系,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以制度完善实现风险控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屏障,构建公司新发展格局。本着“成就客户,自强不息,精益求精,开放创新,诚信务实,团结共享”的经营宗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未来3-5年内,公司将继续加大对高端智能装备研发、降低营业成本、扩大销售网络、拓展国外市场等方式不断应对市场的变化,继续成为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核心技术优势的智能装备公司,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全力聚焦核心产品业务

公司依靠现有光伏电池和组件自动化生产装备的技术、客户和品牌优势,积极拓展光伏电池自动化生产装备、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域。公司开发的自动粘胶带机、电注入机、PL测试仪、光伏叠瓦机、激光划片机、端焊机、引线自动化焊接机、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软件产品等已日趋成熟,未来公司会继续研发TOPCON电池、HJT高效电池PECVD、小组件生产线、电加热层压机等,进一步提高光伏设备产品市场占有率。探索打通光伏电池及组件联合生产,向整合和管理要效益,可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生产成本,挖掘潜力,为推动平价上网做出应有的贡献。

公司作为享誉世界的光伏装备领先企业,对市场一直采取积极引导、细心培育的态度,支持产业规模扩展、重视技术发明专利的创造。未来,公司将不断深化组织架构、健全职能,提升组织能力及人均能效,完善薪酬体系及激励方案的优化设计,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全面推进流程化,通过制度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组织运营效能,继续做好行业引领者的角色,以科技创新与卓越品质赢得市场,助推“金辰机械”品牌的广泛传播,努力促进光伏技术的不断革新。

2、坚持核心技术和产品自主研发

我国智能装备市场蓬勃发展,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企业利润率得到提升。顺利推进在研项目,提高技术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未来,公司以现有业务为基础,充分利用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优势,借助资本市场平台,继续在光伏行业向上游扩展光伏产业链装备,在电池装备分别做到行业技术领先。光伏组件自动化成套装备和层压机提高技术附加值和产品创新性,保持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在光伏电池和组件设备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实现引领行业发展。叠瓦组件自动线、端焊机、引线焊接机、高效层压机、PECVD等产品持续开发新技术。

3、利用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开发布局智能制造等新领域产业

随着5G通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公司将以此为契机,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整合等方式,大力储备新能源装备、现代智慧港口等领域的高端技术和高级技术人才,积极开发更具价值竞争力的智能制造领域,并积极布局新产品,挖掘新增长点,在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项目和物流信息化软件及应用项目上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经营计划

1、2022年总体经营计划

2022年为公司的亮剑之年,公司进一步明确了“高效电池设备与高效组件设备协同发展,HJT技术与TOPCon技术双轮驱动”的战略定位,贯彻“专注、创新、团结、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对公司发展阶段和管理现实做出客观评估,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推动全面的管理和运营改革。以二次创业的姿态,完善、优化各职能相关制度和流程,运用组合管理战术激活组织,运用现代信息化及互联网技术提升人均效能;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影响公司未来三年发展的研发项目顺利开展;关注现金流和存货周转,形成高效的运营分析能力;形成四个运营中心(苏州、营口、秦皇岛、沈阳)协同机制以提升制造体系弹性,强化供应链资源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按时交付率;以利润目标为优先原则,进一步强化流水线、层压机等产品线的市占率优势,深挖子公司优势产品潜力,加快市场推广,以实际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健度提升获得良好的资本市场表现。

(1)研发与技术管理

以金辰智能装备研发中心为整体产品规划机构,统筹推进影响公司未来三至五年发展的重点研发项目顺利开展;持续对Topcon和HJT装备技术升级研发。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化及保密制度,切实贯彻落实到具体项目管理中;通过月度例会机制,及时掌握各子公司研发进展情况,以“卓越”为目标,陆续推出更多的拳头产品,以支撑快速抢占相关市场份额、夯实行业地位,树立强大的创新型智能装备企业形象。

(2)营销管理

展开营销中心销售、技术销售、营销运营和工程服务等四大板块在流程管理、单兵技能以及团队合作方面的全面建设;加强与集团总计划、分子公司产品中心、营口技术及质量部的紧密协同;深耕大客户管理来积极推动集团优势产品销售,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地位,提升客户满意度且缩短验收和回款周期;巩固并扩大海外传统市场的领导地位和市场份额,积极开拓与欧美品牌客户的深度合作;全面建设和优化工程服务团队对全球客户的支持和快速响应能力,优化服务销售团队,积极开拓全球客户服务销售市场,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

(3)生产制造管理

推进四个运营中心建设,苏州、营口、秦皇岛和沈阳四个运营中心逐步加强制造能力,依据资源优势进行能力建设,逐步形成四地协同、统一调度、优势互补的生产运营态势。分步完成存量设备的制造工艺文件标准化,推动制造工艺标准化、布局合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精益化。继续完善苏州运营中心原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反馈,推动营口运营中心设计研发改进,以提高产品设备的妥善度和客户满意度。以营口为率先试点,推动仓储管理流程及信息管理优化。推进苏州运营中心运营流程完善、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4)供应链管理

建立集成计划管理体系;开发集团供应资源池;推动四个制造基地(营口、秦皇岛、苏州、沈阳)产能协同,达成组件流水线产能提升目标;优化业务流程并全面实施信息系统,夯实基础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客户订单的低成本、准时交付。

(5)财经管理

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稳健经营和适度杠杆为财务主基调,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充分发挥财务综合管理优势,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资金安全。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准则完善公司的财务报告体系,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快速反映的战略成本管理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有力地支持管理决策。继续构建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及相关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尝试将全面预算分解到部门、子公司、车间和班组,按月度跟踪预算完成情况。建立项目成本概算、预算、核算、决算管理制度,提高项目成本管理能力,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盈利能力。继续建立和完善与公司现阶段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贯彻合规理念,依法治司,守法经营,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建立全面的集团法律风险管理体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遵循外部监管要求,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建立媒体和舆情应急管理和危机应对机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公司平稳运行保驾护航。积极参与政府公共事务和扶贫公益事务,充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财经组织体系和人员领导力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团队专业水平。

(6)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

基于公司经营和发展战略,做强集团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并赋能各分子公司。协助总部各职能部门、各制造基地、分子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置;以“外部具备竞争力、内部具备公平性”为原则,完成标准岗位的基于职级的薪酬体系设计;形成例行的动态人力资源结构分析,采用多渠道多元化手段,保障核心岗位的招聘及时率,初步形成人才梯队格局;优化构建公司培训体系,组建内部培训师(顾问)团队,在构建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兼顾实现员工个人发展;推出系列合规且高效的政策、制度、流程,形成高效、周到的人力资源/行政服务体系,提升“软福利”的作用发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团队自身建设,逐步形成全面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支撑公司未来发展。通过绩效的细化管理和组织文化的深化,打造有活力、有向心力、有战斗力的组织。深化各层级的绩效管理,让绩效管理成为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同时持续地优化人效等长期指标。以公司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推进组织文化建设,激发全员积极的工作热情和拼搏精神。

(7)信息化建设

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边优化、边固化,提升各项流程运转效率;对已实施ERP及PLM的运营中心/分子公司的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强化基础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实施库房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降低管理成本;建立LTC系统,加强产销协同,提升计划效率,提高准时交付水平;逐步建立数据分析系统,提升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

2、具体经营计划如下:

(1)产品开发计划

①高速高稳定性光伏组件智能化产线与数字化车间

公司依靠现有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装备的技术、客户和品牌优势,积极拓展高速叠瓦机、印刷机、端焊机、激光划片机、引线焊接设备、MWT背接触式电池组件生产线、薄膜电池组件生产

线、小组件生产线、电加热高效层压机等产品,生产线效率进一步提升,进一步降低下游客户的组件制造成本。

②创新持续发力电池片核心工艺装备及自动化生产装备

公司引进专业的技术和团队,依托客户和品牌优势,继续拓展TOPCON电池管式PECVD设备、HJT高效电池PECVD双面微晶设备、等电池片生产核心装备,拓展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

(2)自主研发能力建设计划

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自主研发能力,落实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战略,优化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两级开发体系。2022年强力打造苏州总部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完善公司研发内控流程,将创新作为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灵活、高效、规范的技术开发项目运作流程,加强项目目标、计划和过程管理,确保项目完成率和交付质量;研究和推广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及高效激励机制,适时推出激励计划;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登记工作,建立完整、严格的知识产权规范流程和保护体系。为公司的研发项目提供支持,加快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速度,同时在公司中培养和增加一定的技术研发力量,及时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

继续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水平,以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完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在薪酬待遇和晋升机会方面倾向于创新型人才。

(3)市场开拓计划

客户的认可是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计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公司市场开拓计划在公司各项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公司各项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公司制订业务和市场开拓计划,具体如下:

①提升电池片技术影响力。公司通过常规营销与展会营销、产品推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客户采购招标,充分展示公司电池片的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

②扩大销售网络。为加快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以及自动化生产单元的推广,公司在客户集中区域和市场开拓重点区域设立办事处,积极扩大现有生产线产品销售网络,加强售前咨询、辅导、培训以及售后服务工作,充实光伏电池与组件设备和智慧港口营销团队,完善营销激励方案。

③拓展国外市场。公司通过客户拜访、参加招投标等方式继续开拓国内市场同时,也积极开拓美国、印度、土耳其、东南亚等国外光伏自动化成套装备市场,拓宽公司产品销售渠道,在印度设立办事处或子公司,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扩大公司的国际影响力。

(4)降低成本计划

①降低采购成本。先期充分进行采购市场的调查和资讯收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的走势,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对于大宗物料采购,以竞争招标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商,通过供应商的相互比价,最终得到底线的价格。此外,对同一种材料,选择多家供应商,通过对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从而使公司在谈判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也可以直接向制造商订购,减少中间环节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选择信誉佳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同以便得到更多的优惠。

②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生产部门配合技术、采购、仓储、制造部门做好消耗库存工作,加速存货流转,将存货占用资金量作为运营监控的重要参数;配合制造、装配部开发工装辅具,提高工作效率。

(5)人才开发与培养计划

公司创建良好的技术研发氛围,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素质掌握行业中电工艺和技术。公司加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大学共同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公司计划实施包括评价发现机制等在内的各种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用“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一流能力一流岗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6)品牌发展规划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与再定位,完善品牌发展规划,丰富品牌内涵,构建品牌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用知名的品牌形象提升公司经营层次与竞争优势,使金辰品牌充分体现公司的技术创新特色、产品品质优势和国际化经营格局。

上述经营计划与2022年经营目标预测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风险

目前公司逐渐拓展现有技术的应用领域作为发展战略,计划在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成套装备、太阳能光伏电池核心工艺装备、智慧港口等领域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解决方案,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尽管公司针对Topcon和HJT用PECVD等光伏高端装备相关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和充分的论证,并拥有相关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和阶段性研发成果,但是公司研发的新产品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测试,且有些项目国内尚无其他厂家具有相似产品的生产能力,可能存在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此外,由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也可能面临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失败或市场推广达不到预期的风险,从而对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目前主导产品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光伏行业,太阳能光伏行业高速增长的市场前景以及良好的投资收益预期,将促使现有光伏装备生产企业增加投资以扩大产能,并吸引更多的新投资者进入该行业。受利润率相对可观因素吸引,国内光伏装备企业近年通过上市融资不断发展壮大,纷纷扩大产品线做大规模,可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进入本公司的太阳能光伏装备领域,促使太阳能光伏装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企业竞争加剧,从而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盈利能力降低,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技术创新,不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差异化的产品从而提升附加值,公司将可能失去领先优势,进而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甚至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3、行业政策变化及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随着技术进步、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光伏产品制造成本迅速下降,世界各国将逐步对补贴方式和补贴力度进行调整,全球去补贴化和退坡加速。若各国调整其对光伏行业的补贴政策,光伏组件的市场价格以及市场需求都有可能发生波动。

出于保护本国光伏产业的目的,美国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201”和“301”调查,并发动关税贸易战,目前尚无明确的缓和迹象。近期美国又发起对东南亚国家光伏产业的贸易制裁措施。这种国际间不断挑起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虽然美国以外的其他新兴市场份额正快速提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贸易战的不利影响,但中国光伏产业仍将面临国际贸易壁垒及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太阳能光伏行业受上述行业政策和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可能导致光伏企业生产设备投资意愿降低,进而影响公司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的需求。另受海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有可能导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下降,公司订单有下滑风险。

4、公司高成长所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均快速增长,随着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经营规模将不断扩大,管理人员和员工规模迅速扩张,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集团架构日趋复杂,管理层级增加、海外业务不断发展对国际化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对公司经营管理、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模式、管理团队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和产能迅速扩张的需要,服务水平、组织模式、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5、产品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2019年-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07%、34.92%、30.11%,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毛利率分别为39.65%、34.37%、29.68%。公司产品毛利率主要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单笔订单金额大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行业友商竞争、新产品市场议价能力等因素影响,未来随着国内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并保持一定领先优势,公司产品毛利率存在波动较大的风险。

6、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主要为光伏自动化设备销售过程中所形成的验收款及质保金。报告期内,公司组件自动化装备产品不断满足下游客户“降本增效”的需求,导致产品订单持续增加,应收账款规模相应有所增长。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上升,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4.96%,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尽管公司已采取多方面措施控制回款风险,但是如果未来公司不能对应收款项进行有效管控,或者因客户出现信用风险、支付困难或其他原因导致现金流紧张,不但降低了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还将会使公司面临收款期延长甚至出现坏账损失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资金周转和利润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7、存货余额较大及减值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的存货余额为96,522.6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2.66%。其中,发出商品55,354.26万元,占报告期存货比例为57.35%,主要是销售的光伏组件和电池设备产品发送至客户现场,处于安装调试及试运行过程中尚未验收。公司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并结合存货市场状况确定可变现净值,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99.32万元,如果公司产品无法满足合同要求或价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公司将面临存货减值风险。

8、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2022年以来,国内新冠疫情多点爆发,多个城市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封控情形,对生产、供应链和物流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为境外安装调试工作和产品海运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应对疫情,公司全面做好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抓紧复工复产,在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促进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将疫情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预计不会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但若未来新冠疫情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在国内呈现爆发式扩散,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中衡设计
  • 万安科技
  • 蓝海华腾
  • 万丰奥威
  • 吴通控股
  • 天齐锂业
  • 广哈通信
  • 辉煌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