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7 20:55: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永福股份300712)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现状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保持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是推动疫后经济的全面恢复。本年度,中国实际GDP增长率达到8.0%。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基础行业,得益于经济发展以及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用电量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熔融盐储热)达到4593万千瓦,同比增长29%,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

2021年,重点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048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8.6%。2021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7629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809万千瓦,占比为78.3%。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5300万千瓦,风电新增装机量约为48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690万千瓦,是之前总装机量的1.8倍,到2021年底海上风电的装机量达到2600万千瓦。2021年,电力储能装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220%,新增投运规模达1014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规模为187万千瓦/349万千瓦时。

电力需求长期发展态势向好。预计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6%,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有望首次达到50%。我国“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开工数量或达14条。根据公开报道预计: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将由2021年3.3亿千瓦提升至2025年5.5亿千瓦、2050年20.1亿千瓦,2020-205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8%;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将由2021年3.1亿千瓦提升至2025年7.1亿千瓦、2050年30.6亿千瓦,2020-205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8.7%。根据《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9.5万亿千瓦时,“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将达到5.9%,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8.5亿千瓦。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累计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预计2035年、2050年电化学等新型储能容量将达到2.4亿千瓦、6.1亿千瓦。国内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启动,储能具备了多种可以盈利商业模式,如容量租赁、辅助服务、优先发电权交易、虚拟电厂、消峰填谷等。今后储能建设有望持续“加速跑”——多元技术加速发力,大规模项目持续落地,行业将迎来更多良机。

以上数据表明,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长期稳健的经济增长和行业投资发展,另一方面在双碳政策下,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大力带动风电、光伏、特高压、储能等多业态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和风口期。

“十四五”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新发展理念对电力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必然会具备以下特点:

1.强化能源安全,优化资源管理,大力发展新能源。在保障传统能源的储备开采供应,解决煤电价格矛盾,发挥潜能和技改提升,协调处理经济民生及能源转型供应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多头并举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类清洁能源。尤其大力发展可再生新能源及其光热储充、风光热储一体化、环境友好化。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年均增长150GW。2.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国情,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必须要克服新能源受季节气候等变化波动而产生的供应不稳定和系统安全性问题,克服我国能源分布和使用的区域差异,充分发挥储能作用,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完善储能的市场化应用和多业态技术研发降本增效。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我国大力发展氢能、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特别是电化学储能增速快,同时叠加其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产品功能愈加强大更加集成化、智能化。应用场景也从输配电侧增至发电侧配建、用户侧和共享式等多种类型。2030年将完成新型储能的全面市场化应用,充分满足系统需求,助力碳达峰。因此储能行业将是保持高速增长的赛道。

3.充分适应新型能源系统要求,加快构建大容量传输为骨干,以数字化赋能、区域微网、柔性直流为特色的扎实灵活的智能电网。继续加强和扩大特高压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电力交易市场。

4.电动汽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由640万辆增至2180万辆,由此而带来的新一轮的新型充电桩建设和光储充一体化大力发展的高潮。

5.深化落实国家双碳政策。结合相关行动指南纲领。从社会、经济和生活各环节加强环保节能措施。培育碳交易市场化和碳金融,逐渐实现能源全领域的电气化、清洁化和智能化。加大技术创新应用并以此培育产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仿真、新型材料技术在新能源设备的应用。推广建筑绿色低碳节能技术和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

6.呼应国家双循环经济政策,在提高行业技术效益同时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发挥我国储能、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新能源装备和工程建设优势,建设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国际合作。

(二)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政策

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政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1年至今先后公布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这些政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践行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不仅为行业打开了全新的发展格局,更为企业的价值创造与再造锚定了方向。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拥有电力全产业链资质,是国内唯一一家自主上市的能承担大型发电、输变电业务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公司在新能源、特高压、海上风电、综合能源和储能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突出业绩。公司传统业务(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与EPC工程总承包)不断做强做大,新兴业务(智慧能源、智能运维、储能等)持续做优做实,主营业务持续拓展,正由电力能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向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

永福股份积极构建“新能源+储能”产业链生态。引入宁德时代300750)为第二大股东并合资成立时代永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致力提供新能源和储能服务与产品,陆续投资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上下游公司,汇聚优质资源,协同发展。

公司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背景,顺应时代潮流变化发展,拥有电力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团队,深度融合电力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数字能源、数字储能、智能电网、城市智慧能源网等领域集成解决方案和相关软硬件产品,具有独特行业竞争优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知名的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电力能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服务涵盖电力能源项目开发、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工程建设、数字能源服务、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业务具体可分为电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EPC总承包、智慧能源、智能运维、储能系统集成和电力能源投资等板块,涉及电力、石油、化工、钢铁和通信等行业客户,市场范围遍及国内三十个省份及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十几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电力规划咨询

电力规划咨询业务主要为各级政府编制国家级、省级发展规划做参谋,为项目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充当第一把关人,优化项目建设方案,防范投资风险,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提高投资效益,类型包括电源、电网、电力设施布局、智能配电网、电力通信网、用户接入系统、综合能源等规划咨询服务。综合能源规划研究涵盖工业园区、数据产业园、大型数据中心、医院、电厂直供区等应用场景,实现了综合能源项目开发在“源-网-荷-储”的全覆盖,储备了多种类型的综合能源项目,在项目开发模式、多种综合能源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将有效支撑和促进综合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2)勘察设计

勘察设计服务是从客户需求出发,综合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为客户提供电力能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公司在清洁能源及新能源、特高压、全类型电缆和高端配电网勘察设计领域拥有丰富业绩和核心竞争力,并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全数字化设计和移交服务。

①发电工程勘察设计

发电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涵盖核电(常规岛设计)、火力发电(燃煤、燃气)、风力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新能源发电(太阳能、生物质、垃圾发电)等类型,其中,燃气发电和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发电业务是公司发电工程业务重点。公司是国内少数具有世界主要燃机供货商(GE、SIEMENS、ANSALDO)各主力重型燃机机型电站设计业绩的电力设计企业;公司海上风电勘察设计能力名列国内前茅,共获专利41项,主编7项、参编10项国家、能源行业海上风电标准,并与SPT等国际一流海上风电公司合作。

②电网工程勘察设计

电网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涵盖220V—±1100kV全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交、直流特高压、超高压、高压等)、电缆(陆缆、海缆、桥缆和隧缆等)、智能变电站和高端配电网。公司的特高压、全类型电缆勘察设计综合能力位列国内第一梯队;在智能电网、数字电网规划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业绩。

2.EPC工程总承包

公司提供的是以设计为龙头的EPC工程总承包服务,主要负责项目管理、设计、采购等核心环节,施工环节采用专业分包。可充分发挥设计企业在设计、采购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和优势,为业主提供项目建设全过程设计优化,有效控制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满足客户对最优工程建设效果的追求。

3.智慧能源

公司自主研发电力工程数字孪生平台以及光伏云、储能云、综能云平台产品,向客户提供数字能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数字孪生平台赋能公司传统勘察设计及EPC总承包业务,光伏云、储能云、综能云平台产品赋能公司智能运维业务,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充分发挥设计数据源头优势,基于BIM+G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自主研发电力工程数字孪生平台,在为客户交付工程实物资产的同时,交付贯穿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可对实物资产及其动态性能进行虚拟可视和仿真的数字孪生平台,帮助客户更好的理解、验证、分析其资产数据,提升公司传统业务核心竞争力。公司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自主研发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海量实时能源物联大数据平台,面向不同的业务场景,为能源集团、电池厂商等客户提供光伏云、储能云、综能云等平台产品,提供资产管理、智能运维、智慧经营、能效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

4.智能运维

公司致力于风电、光伏、储能等智能化运维服务,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管控平台,为客户资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提升系统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互利共赢。

5.储能系统集成业务

公司聚焦于为客户提供储能工程全过程技术服务、数字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储能相关集成产品。公司大力培育储能业务综合服务能力,面向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不同场景,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数字能源产品、系统集成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全过程技术服务包括政策研究与商业模式创新、全过程咨询、勘测设计、EPC等。公司自主研发可接入GW级储能站海量数据603138)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电池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储能云平台,实现电力自动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从站端监控级到集团平台级数字能源产品。基于3S(BMS、PCS、EMS)融合理念打造储能站系统集成产品,为客户交付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储能系统。

6.电力能源投资

公司积极开展清洁能源、新能源项目开发。在国内,设立项目开发平台,推进新能源项目和水电项目的开发工作;在国外,借助已经实施的项目积累的口碑,积极开发一些潜在的优质项目。

(二)公司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按运营环节可以分为研发模式、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主要因素包括下游客户的需求、上游供应商的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市场竞争情况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报告期内,影响公司主要经营模式的因素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趋势。

1.研发模式

公司专注于为电力工程提供技术服务,始终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形成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及经验。为保持并扩大公司在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公司通过以下措施来提升设计水平,促进技术创新:

(1)积极研发新技术

为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研究电力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并通过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等方式,将相关研究转化为公司的成果。

(2)与高端客户开展交流与合作

公司同国网、大型发电集团、上海电气601727)等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公司等优质高端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优质高端客户与公司长期合作关系的确立,使公司进一步了解客户业务需求等信息,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管理模式,从而获得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源动力。

(3)持续有效的培训机制

人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公司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目前公司已搭建以人力资源部、副总工、主任工、专工为责任主体的培训组织构架,初步建立中高层培训、综合素质培训、专业技术类培训、入职培训等培训项目,并逐步通过建设内部讲师队伍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4)智慧能源业务研发机制

公司设立专职研发部门——智慧能源部,统筹负责智慧能源业务研发。一是开展工程数字化技术研发,在公司全面推广数字化设计,将传统向客户交付设计图纸转变为交付数据。二是开展智慧能源相关软件产品研发,公司有数百名不同业务领域的工程师,产品需求来源于不同的项目场景,智慧能源部负责对接业务部门和客户,开展需求分析和市场分析,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并组织软件开发活动,依托工程项目进行示范应用,逐步迭代并推广。

2.采购模式

(1)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含规划咨询)业务采购模式

公司在开展工程勘察设计业务过程中,根据项目需要对外进行服务采购,主要包括现场钻探、现场测量业务采购和少量基础数据、专项评价服务等。

公司所有的服务采购,执行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程序,并由公司制定技术原则、主要技术方案,由公司进行技术评审和把关,对采购服务进行质量与进度的考核,以全面保障产品质量与进度。

(2)EPC工程总承包业务采购模式

EPC工程总承包业务采购包括设备、材料采购以及施工分包。

①设备、材料采购

公司对工程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的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确保采购过程有序、规范,采购的设备、材料质量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客户要求。

公司根据工程特点将设备、材料分为甲供、乙供两类进行控制。其中甲供设备、材料是指总承包方自行采购的设备、材料;乙供设备、材料是指总承包方委托施工分包方采购的设备、材料,所使用材料的生产厂家须经总承包商确认后方可采购使用。

②施工分包

对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机制,通过分包方式将施工工作交给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保证工程建设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

③交易定价原则

公司通过邀标方式确定采购交易价格。结合近期市场价格情况,公司首先对价格进行测算,形成参考价。邀标过程中,在满足邀标资质、资格条件的前提下,公司对供应商投标材料进行专业评审,在参考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单位报价,最终确定供应商,确保采购价格公允、合理。

(3)智慧能源业务采购模式

公司在开展智慧能源业务过程中,根据项目需要对外进行软、硬件采购以及其他服务采购等。服务器、工作站等硬件设备以及部分商用中间件、图形引擎,业内有专业化的厂商提供,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采购。

其他服务采购,主要是软件代码实现部分外包。公司所有的服务采购,执行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程序,并由公司制定技术原则、主要技术方案,由公司进行技术评审和把关,对采购服务进行质量与进度的考核,以全面保障产品质量与进度。公司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责。

(4)智能运维业务采购模式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平台的仓管模块,合理对备品备件采购信息、出入库、库存管理等环节进行动态控制、预警管理,提高备品备件利用率,降低采购成本,节约储备资金,减少积压和浪费。

运维项目临时性的劳务人员需求,需编制劳务外包方案报备业主后实施。公司所有的劳务服务采购,执行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程序,公司对运维服务的质量负责。

(5)储能业务采购模式

储能业务根据采购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上述相应的采购模式。

3.生产模式

(1)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含规划咨询)生产模式

获取订单后,公司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执行团队,编制咨询报告、完成勘察设计工作,向客户提交高质量的咨询报告或勘察设计成果。

(2)EPC总承包业务生产模式

获取订单后,公司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执行团队,负责项目管理、设计、设备采购等核心环节,施工环节采用专业分包。充分发挥设计企业在设计、采购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向客户移交优质的竣工投产项目。

(3)智慧能源业务生产模式

①定制化产品生产模式

获取订单后,公司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执行团队。业务活动由设计开发和实施两大部分组成,设计开发包含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开发验收、成果移交等工作内容,实施工作包括系统实施、项目试运行验收、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内容。

②标准化产品生产模式

获取订单后,组建项目执行团队,在用户现场进行软件布署和交付,开展软件使用培训,在服务期内进行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支持和升级服务。

(4)智能运维业务生产模式

获取订单后,永福运维公司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执行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歸荑”物联网管控平台,按照“线上监管+线下运维”的运行模式,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运维服务。

(5)储能业务生产模式

获取订单后,公司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执行团队。根据客户不同需求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或数字储能整体解决方案,具体生产模式同电力勘察设计、智慧能源业务。储能集成产品业务根据订单先进行工程设计,采用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并采购装置、电子元器件等配套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后销售给客户。

4.业务承接(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参与招投标(公开招投标、客户邀请招标)方式获取订单;此外,部分咨询业务和公司独特技术业务,通过客户直接委托的方式获取订单。

(1)招投标方式

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长期跟踪、研究国家关于电力投资的发展规划,学习、研究电力设计领域的先进理念及优秀作品,在市场研判、专业技术储备、方案设计理念及快速反应能力上做好准备。公司的业务承接过程主要包括项目信息收集、投标策划及投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评审及投标、合同拟定及签署等阶段。

公司多年来完成执行大量的各类工程项目业绩,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综合竞争实力较强,有助于公司在市场化的竞标中顺利承接业务。

(2)直接委托

公司接到客户的委托意向后,与客户接洽商谈。公司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凭借较强的综合优势获取客户的认可与信任,进而实现业务的承接。在该种模式下,公司自身的独特技术、综合实力、行业口碑以及设计方案对项目承接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承接后,双方草拟合同,事业部或市场开拓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合同评审,评审通过后进行合同签署。

公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以及项目建设完毕后,持续保持与客户的沟通,听取建议,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我国电力能源行业的战略转型和蓬勃发展,以及公司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判断、提前布局和大力培育。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部署和推进,中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特征在于新能源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包含了数字化、多能协同互补、源网荷储互动、用能需求智控等特点。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促进新能源、智慧能源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

公司深耕电力能源行业,深刻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提前布局了新能源产业,经过若干年培育,现已逐步呈现良好的效益,成为公司创造业绩新高的核心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9.92%;其中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10.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9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机制优势

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自主上市的能承担大型发电、输变电业务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竞争对手主要为中国电建601669)、中国能建601868)下属的大型国有电力设计院。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具有体制机制优势,决策链短、响应迅速,从而具有更高的市场灵敏度,对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能更快地响应;公司具有融资渠道优势,通过上市公司平台丰富的融资渠道,可以募集更多资金,满足公司业务开展的需要;公司具有商务模式优势,采用“开发+融资+EPC+资产处置”商务模式,提高公司市场地位、议价能力和项目收益;公司具有人才吸引优势,由于不受国有企业人员编制和薪酬总额的体制约束,在人才的引进、岗位聘任上有更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宽广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干事创业平台,并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和股权激励,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创造更大价值,助力企业发展。

(二)资质优势

公司具备电力行业全产业链系列资质。拥有电力设计最高资质等级——工程设计(电力行业)甲级资质,并拥有工程勘察专业类甲级、工程咨询电力、建筑、通信和勘察专业甲级资信、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设计许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乙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电力设施承装(修、饰)四级和民用无人航空器经营许可等资质,报告期内公司取得电子通信广电行业(电子系统工程)专业甲级资质,成为少数具备电子通信广电行业专业甲级资质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控股子公司福建永福运维科技有限公司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和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资质;控股子公司福建华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毅昊自动化有限公司及福建永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具备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证书,报告期内福建永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取得软件成熟度CMMI三级证书。

(三)集成优势

公司深耕电力能源行业,业务覆盖电力投资、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软件开发、运维管理等电力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全面的电力技术与前沿的信息技术,拥有丰富的海内外电力项目经验,具备领先的发电(核电、燃气发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及新能源)、电网(包括特高压在内的全电压等级)、综合能源、智慧能源、储能等电力能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能力、配套产品和应用服务能力。同时,公司拥有专业的电力信息技术团队,拥有两家信息科技子公司和一家电力自动化子公司,深度融合电力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可提供智能电网、数字“新能源+储能”、城市智慧能源网等领域集成解决方案和相关软硬件产品。上述两方面结合形成了独特行业竞争优势:与信息技术企业相比,公司具有电力行业深厚积淀和系统集成优势;与传统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相比,公司具有信息化技术集成优势。

公司与宁德时代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入宁德时代战略投资,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并共同出资成立时代永福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储能领域;投资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产品、运营公司,构筑资本纽带,构建“新能源+储能”产业生态链。

(四)研发优势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获批设立“福建省电力设计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基于齐全的专业配置和丰富的工程示范应用土壤,紧随能源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在海上风电、特高压、电力数字化、储能、智慧能源、智能运维、综合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截至2021年底,公司掌握专利技术超过100项,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超过20项,其中海上风电领域获得41项专利,主编7项、参编10项国家、能源行业海上风电标准编制,被评为“2020年度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军企业”。

(五)品牌优势

公司被评为“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优型企业”以及“中国十大民营工程设计企业”。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自主上市的能承担大型发电、输变电业务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公司同国家电网公司、大型发电集团等3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司在大型燃机、分布式能源站、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及新能源领域,以及特高压、超高压等全电压等级输变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系统集成和工程建设的专业优势,并在行业内形成明显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先后承担或参与了百余项国家与省级重点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总承包,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工程设计奖200余项,其中特高压领域共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8项。

(六)服务优势

公司秉承“客户至上、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为服务理念,搭建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和持续改进服务品质。依托对电力行业的深刻了解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高效、优质并且全面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赢得市场信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公司坚定目标任务不动摇,顽强拼搏、笃定前行,取得了可喜的经营成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增长59.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6.59万元,同比下降19.94%。2021年度股份支付60,098,989.49元,股份支付对净利润影响额为51,084,141.07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后净利润为91,850,021.28元,较上年度增长80.38%。

(1)生产经营完成情况

①勘察设计(含规划咨询)业务

发电勘察设计业务方面,全面完成长乐外海海上风电A/C区施工图设计,主要开展了孟加拉鲁普莎800MW燃机联合循环电站项目施工图设计,漳州核电厂、田湾核电站、辽宁徐大堡等核电TG包项目和大唐海口等燃机BOP机岛设计工作。

电网勘察设计业务规模保持稳定。在特高压版块保持稳定,中标金上-湖北直流输电工程1标段勘察设计;在高压输变电用户及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与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内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中标印尼大小K岛配套输变电项目及电网规划提升改造项目;开辟全过程咨询新业务,中标山西大同储能站和福清港城西部220kV输变电工程。

在综合能源和储能业务取得新成效。完成新疆农七师、广东肇庆、烟台长岛等近十个区域综合能源规划,新型电力系统和碳中和规划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加强;落地镇江团山睿谷能源站、北京四方厂区综合能源等多个项目,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能力不断提升;与国网综能集团、中电技协综合智慧能源专委会携手合作,综合能源业务能力行业认可度不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勘察设计(含规划咨询)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147.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70%。

②EPC工程总承包业务

公司在新能源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实现全国首个分散式、福建省首个海上风电EPC项目-平潭公铁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全面完成长乐外海海上风电A/C区吸力桩基础施工服务;基本完成湖南沅江龙潭沟风电EPC项目。

中标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升压站EPC工程,实现省外海上风电市场“零”的突破;获取两艘海上风电施工安装船使用权,成为国内少数直接拥有海上风电施工安装船使用权的电力勘察设计单位。在输变电EPC工程总承包业务获得新增长,中标玉昆钢铁集团输变电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正在执行的各类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约20亿元,将为总承包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213.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34%。

③智慧能源业务

报告期内,智慧能源业务取得新突破。中标宁德霞浦、山西大同储能站数字化服务项目,取得储能站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发、项目示范重大进展;设计院信息化业务覆盖电力、水利、建筑、冶金、交通、化工、环保行业,实现合同和收入过千万的“双千”目标;网安集成业务在热电、水电、光伏、风电、核电等各类型发电企业树立了标杆案例。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54.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81%。

④智能运维业务

报告期内,智能运维业务稳步推进。确立了融合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开展清洁能源、新能源运维服务的发展战略。目前已承接126.84MW电站运维业务,市场布局覆盖国内、孟加拉、越南等,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运维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00.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6%。

⑤电力能源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清洁能源、新能源项目开发初见成效。全年累计完成项目开发备案容量1412MW,开发区域覆盖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河北、宁夏、甘肃、山东等资源较好的地区,为公司电力能源投资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攀枝花三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控股权,其投资建设的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生产工业洁净煤气项目,预计可在2022年内投产;公司在广东省肇庆市开发投资的50MW屋面光伏+100MW地面光伏项目,投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在菲律宾的合资COTO梯级水电站项目已取得电站COTO1和2的商业性确认证书(COCOC),并开展融资活动和施工前准备工作。

(2)公司综合管理水平提升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持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主要包括:①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公平、合理评价贡献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合理分解公司战略目标,确保组织与个人都有指标,人人都对过程与结果负责。把绩效管理融合到日常管理中,推动各级管理人员从“管事”到“管人”的转变。

②优化制度流程。优化合同、采购、财务等主要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完善《经营计划管理办法》,加强生产经营动态管控,规范经营计划管理。以经营数据为着力点,优化迭代经营管理系统,基本实现经营数据上线有效运行。

③优化组织架构。成立北京分公司营销中心、开发运营部、光伏工程技术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及内部管理,适应电力能源行业发展新态势。

④持续推进企业文化落地。深度融合党建文化、红色文化,统筹各项教育、活动、宣传、环境建设,升级《企业文化手册》,举办文化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典型宣传,丰富展厅与职工书屋等文化载体建设,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入眼、入脑、入行、入心”。

(3)创新研发情况

在努力提高经营业绩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在海上风电、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在海上风电研发方面,与SPT合作承担国电投海上风电创新中心《基于吸力桩基础的一体化建设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探索深远海风电开发新技术;海上风电研发成果相继获得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福州市专利金奖。在储能研发方面,与高校深度开展科研合作,完成区域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并网及源储优化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福建省大型储能电站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构建了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大型储能项目的规划核心能力;聚焦集中式共享场景,开展第一代储能集成产品研发。在智慧能源研发方面,自主研发的储能EMS系统通过国网电科院和开普试验室专项检测,性能达国内一线厂商水平;e建管"先签后建"平台成功布署并发布;基于三维模型的基建管控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平台完成研发、示范应用;智能电气二次设计系统完成迭代和试运行,国内技术领先,具备对外推广条件;电力通信研发成果相继获得福建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金苹果"技术成果奖。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秉持“让电力更清洁、更智慧”的使命,追求“客户至上、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电力能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把公司建设成主营业务布局合理,核心技术行业领先,经营管理规范高效,人才团队精干卓越,永福品牌享誉行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技术服务为支柱的集团化高科技公司,努力实现“成为国际知名的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的愿景。

现阶段的总体战略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指示精神,紧紧把握电力能源行业发展历史机遇,扩大业务布局,聚焦新能源+储能、清洁能源、综合智慧能源领域;加快技术创新,尤其是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储能系统集成、智慧能源产品等领域的研发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整合关键资源,积极布局新能源、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增强综合竞争力;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价值,提升市场地位,增强盈利能力;加强人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注重文化引领,提高团队执行力,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为社会、股东、合作伙伴、员工等各方创造更大价值。

(三)2022年度的经营计划

2022年,公司将持续深耕电力能源市场,依托国家战略,把握行业机遇,从市场需求出发创新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从新能源项目规划选址、前期咨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EPC和运营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市场地位,提高服务价值,增强盈利能力;加速电力能源产业链布局,切实做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巩固提升市场地位,确保年度战略目标达成。坚持创新驱动,做强做大传统业务,做优做实新兴业务,聚焦新能源+储能、综合能源、智慧能源与智能运维等领域,打造永福品牌名片,提高核心竞争力,构筑企业“护城河”。

1.打造竞争优势,做强做大传统业务

海上风电引领行业发展。充分发挥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已有的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提高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打造具有永福特色的智慧海上风电核心技术。从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方位扩展业务范围,发挥技术优势和自有船舶设备优势,重点关注广东、福建等海电强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坚持海上风电创新引领,用技术实力促进永福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将海上风电打造成永福一张靓丽的名片。

全面推动工程数字化应用。大力开展数字化设计及其成果在EPC工程中应用研究,提质降本,提升工程项目全过程方案解决能力。研发e建管平台、分布式光伏投融建一体化平台、建设永福云平台,打造永福工程数字化名片。

加快提升综合能源核心竞争力。加快核心能力建设、商业模式创新和示范项目落地,打造综合能源竞争优势,提升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硬实力,初步打造综合能源品牌名片。

持续发挥输变电与清洁能源业务优势。总结公司在超特高压输变电领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行业口碑,提升公司输变电业务标准化、精细化、差异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加大冶金、化工、石油、新能源等多领域客户开发及服务能力,解决电网业务单一客户依赖问题,提升公司输变电业务多场景多需求方案解决能力。发挥燃气电厂版块丰富的经验、技术及标准化优势,提升公司在海外大容量全厂燃气发电的全过程勘察设计能力、国际标准应用及对标能力,为公司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夯实基础。

稳步推进国际业务。持续提高菲律宾分公司的本土化运营水平,保障公司菲律宾市场份额。根据境外疫情发展形势,与重点目标国别的潜在合作方深度沟通,锁定合作关系,寻找优质资源,择机介入新的国别市场。快速构建优秀的国际市场开拓和项目执行队伍,着重提升国际业务执行能力与风控能力,促进国际业务行稳致远。

新能源项目开发获得实质性突破。发挥平台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合作伙伴等资源,构建高效开发团队,探索形成开发业务新模式、新路径。

通过做强做大传统业务,打造海上风电、综合能源、工程数字化等永福名片,实现传统业务服务好、性能优、成本低、效益好的目标。

2.培育核心能力,做优做实新兴业务

智慧能源方面:聚焦新能源、储能场景,构建电力自动化研发、销售与实施团队,大力开展一体化监控系统研发与二次系统集成业务,推动EMS系统等产品在电网侧储能站、集中式光伏站示范落地,积累大型项目业绩。加快智能电气二次设计系统、储能站数字孪生平台、e建管等已有成果的市场转化。做强做大设计院信息化与网安集成业务。

智能运维方面:围绕保障安全生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发电量、提高服务效率开展智能运维服务。发挥设计龙头优势,初步建成具有先进性、独特性、前瞻性的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可追溯,实现对运维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聚焦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用户的运维应用场景,形成独具特色的解决方案。

储能系统集成业务方面:坚持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理念,通过3S高度融合,不断迭代创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开发行业领先的集中式、分布式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储备技术,提前布局,适时推广。

电力能源投资业务方面: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明确重点投资方向,有效推进电力能源投资业务。聚焦光伏、风电、储能等业务,通过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推动投资项目落地;聚焦智慧能源、智能运维等新兴领域,通过加强战略合作,拓宽产业链投资。加快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投资建设,充分运用绿色金融政策,合理运用投资杠杆和金融工具,在新能源、清洁能源领域逐步形成一批优质资产,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益。

2022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270,000万元,净利润15,000万元。

(上述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但剔除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影响。上述计划并不代表公司对2022年度的盈利预测,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政策的部署,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电气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转型,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需求跃升发展。公司所属的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鼓励政策驱动,取得快速增长。但是,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且清洁能源发电补贴政策预期退坡,若清洁能源投资开发等与公司业务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发生变化或落实节奏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在抓住相关政策机遇,做优做实新兴业务的同时,做强做大传统业务,打造竞争优势,确保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发展。

2.市场环境变化风险

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不断向好,新的竞争者可能涌入市场,加之现有市场竞争者不断加大投入,市场竞争可能趋向激烈化。此外,电力行业的结构转型及清洁能源的发展存在周期性,如果后期市场情况发生未预见的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有效开拓新市场新订单,可能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和盈利水平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永福品牌名片,提升服务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巩固提升市场地位,构筑企业“护城河”,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3.资金投入规模较大及资产减值风险

公司承接的部分项目需要投入较大规模的资金,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64,669.89万元,存货和合同资产余额合计为84,380.71万元。此外,报告期末,公司因拓展海上风电业务,预付款项金额较大。如果合作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或未按期结算、付款的情况,将会导致公司投入形成的资产存在减值风险,对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通过生产和市场一体化管理,促进项目订单获取,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和按期结算;

同时落实应收账款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加大应收账款催款力度,更快回收应收账款,有效降低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4.业务拓展及项目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EPC业务规模快速增长。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涉及的主体众多,容易受到各类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影响,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项目进程受阻、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停滞、质量管控不到位、工程进度款不及时等情况。另外,公司加大对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的承接力度,业务类型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业务规模预期扩大,如果公司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风控水平无法满足业务规模或业务类型扩增的需求,可能存在项目管理失控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继续完善科学的工程EPC总承包管理制度体系,强化供应商管理,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管理人员现场管理能力,在项目实施全过程加强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日常管理和风险管控,有效控制项目各类管理风险。

5.项目投资及业务合作风险

公司依托对电力行业的理解和积淀的电力能源规划研究能力,拟积极寻求回报率高、盈利能力强的电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项目投资机会。同时,公司积极与包括宁德时代、福建福船投资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产业链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合资设立公司拓展业务布局。在公司拓展规模和业务布局的同时,增加了政策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多方面的投资、合作风险,如果公司未能对相关投资项目或合作项目实现有效管控,可能无法达到投资、合作预期,甚至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坚持“效益优先,宁缺毋滥”原则,稳健开展项目投资,科学制定并动态跟踪管理投资项目;加强投资风险事前分析,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在充分考虑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做好风险应对预案,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投资项目按计划推进;着力完善投资项目评审、决策和后评价机制,加强投资风险控制。

6.海外项目执行风险

公司存在部分海外业务,海外项目执行受当地的社会安全、产业政策、商业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国际商务、汇率波动、疫情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项目执行过程中,若由于当地政策环境、商贸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海外项目进程受阻或出现损失。

风险应对措施:完善公司海外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密切关注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继续加大海外执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商务、技术、管理等能力,完善海外风险管控体系,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7.新冠疫情风险

自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虽然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国已得到一定控制,但防范外部疫情输入和疫情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本次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公司总承包业务,特别是国外业务的开拓和执行。若疫情的发展超出预期,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进一步的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持续密切关注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防控要求开展公司防控工作,做好各项保障,尽力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紧紧把握电力能源行业新机遇,做强做大传统业务,快速推动新兴业务,加大“新能源+储能”领域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加快布局电力产业链上下游,提升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加快国内项目的实施进度,积极推动国外项目的实施进度。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蔚蓝生物
  • 鲁抗医药
  • 中海达
  • 国联股份
  • 凯中精密
  • 凌云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