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9 21:38: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珍宝岛603567)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公司建设与发展紧扣“以人民为中心”、“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的时代主题,积极应对国家“三医联动”改革新形势,瞄准医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新变化,紧扣国家新颁布的中医药发展系列政策的脉搏,坚持稳中求进、聚焦主业的发展总基调,重点推进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中药产业、创新产品研发、产融结合协调发展,集中抓大项目落地,重点抓团队建设,以指标考核为抓手,依托管理创新,积极开创公司以中药为主、生物药化药协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亿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15.06亿元,较年初增长12.43%。

  (一)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执行力

  科技研发体系持续发力。“一心四院”科技研发体系全面建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管线优化取得新成效,公司在仿制药研发、创新药研发、院内制剂开发、医药品种并购和联合开发、现有品种的升级开发等重要领域实现新突破。在产品并购方面,已完成数个中药品种的并购。化药创新药、中药创新药、化药仿制药的在研项目协同推进,形成梯次补充的产品管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截止2021年12月拥有162项有效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94项,国外发明专利9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内外观设计专利56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三个在研创新药的PCT专利申请在中、美、欧、日、韩等国同步审查中,《作为FGFR和VEGFR抑制剂的乙烯基化合物》、《作为Akt抑制剂的二氢吡唑氮杂卓类化合物》已分别获得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授权;《穿心莲内酯改构化合物》获得美国和中国授权;《一种作为FGFR和VEGFR抑制剂化合物的盐型、晶型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美国和日本授权。同时,根据现有在研品种不断深入挖掘,寻找专利申报点,为产品寻求全方位保护,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

  (二)聚焦主营业务统筹发展

  夯实制药工业发展基础。加快各生产基地的产能结构和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区域性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成本控制。积极适应药品集采的新形势,制定“自营+全渠道+全终端”的市场开发策略,全面构建覆盖全国、自主可控的营销网络。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在做好市场主渠道存量维护的同时,积极推进院内制剂、中药饮片项目,落实医保报销和调剂使用政策,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推进中药产业平台建设

  对接国家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政策,围绕“数智赋能、智慧药市”两个专题,持续优化安徽亳州交易中心、黑龙江哈尔滨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的产业定位、盈利模式和市场价值。亳州交易中心参与承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7届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主办首届国际(亳州)花茶展,并正式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哈尔滨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正式进入产业运营阶段,已完成多个政府中药材项目的对接,电商平台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一南一北两大中药材产业平台,将全力打造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新平台。

  (四)推进产融结合重点项目

  按照“产融结合”的战略发展布局,全面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定增募投项目顺利完成,共募集资金12.38亿元,主要用于创新药及仿制药研发平台项目、鸡西分公司三期工程建设项目、中药材产地加工项目、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同时,与浙江特瑞思药业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杭州生物药研发基地项目顺利落地,标志着珍宝岛正式布局生物药产业新赛道。

  (五)强化财务战略管控能力

  与德勤开展战略合作,全面引进“SAP-ERP”业财务一体化项目,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加强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强化融资管控和业务指导,统筹资金流动平衡,重点提升公司经营管理决策能力,促进各产业板块项目投资、产业运营、财务管控的协同发展,切实加强重大项目投资的资金支持,稳步提升公司财务战略管控能力,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全面提升战略合作能力

  围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发展优势,公司在扎实做好浙江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项目研究的同时,依托省药品检验研究院技术优势及珍宝岛药业平台优势,公司同著名研究机构联合建立第三方质检中心,并正式申报国家级重点试验室。2021年公司再次跻身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位列该榜第26位。

  (七)积极应对中药集采规则

  公司积极拥护和支持中药集采政策,全面组织做好集采招标各项准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详细制定比较完善的谈判和竞价策略,结合各省区的中药集采招标工作安排,公司系统总结集采招标工作经验,制定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主要依托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质量标准优势,持续打造产品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市场招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阶段

  2021年医药行业呈现显著提升后逐步趋缓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88.5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总额6,271.4亿元,同比增长77.9%。截至11月,全年每月医药工业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速均超过15%,最高月同比增速达34%,其中有5个月同比增速均超过25%,高于同时全国工业的增速。

  2、周期性特点

  医药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刚性需求,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无论宏观经济周期如何波动,老百姓看病吃药的需求相对稳定,这使得医药行业具有明显的非周期特性,医药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季节性也不强,但部分药品在该疾病较易发生的季节销售量会增加。总体而言,在我国老龄化及医疗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对于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社会对于医药行业的刚性需求依然强烈。

  3、公司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米内网“2021年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第26位”、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2020年度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第63位”、“2021年‘传统医药国际化’全球企业排名第66位”、“2021年位列中国中医药创新企业推荐名单”、“2021中成药企业30强”、“2020年度中华民族医药优秀品牌企业”、“2021年全国企业品牌建设TOP100”、纳入“黑龙江省重点培育智能工厂库”“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2021年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黑龙江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黑龙江省3.15向社会公开承诺诚信单位”、入选《中国企业文化年鉴2019-2020》等荣誉奖项。公司董事长方同华荣获上海证券报颁发的中国企业“金质量”卓越企业家奖。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

  2021年,公司建设与发展紧扣“以人民为中心”、“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的时代主题,积极应对国家“三医联动”改革新形势,瞄准医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新变化,坚持稳中求进、聚焦主业的发展总基调,重点推进医药工业、中药产业、产融结合协调发展。

  2021年,公司继续深化推进以中药为主,化药、生物药协调发展全面出新的研发理念,已完成“一心四院”研发体系建设,以“一心”(科技研发中心)为枢纽,以“四院”(北京研究院、哈尔滨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和杭州研究院)为基地,充分发挥各研究院优势特色,实现公司研发规划与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各研究院职能。公司引进中药、化药及临床研究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组建了200多人的研发团队,搭建七大研发平台,包括化药创新药研发平台、化药高端制剂研发平台、化药仿制药研发平台、中药创新药研发平台、中药院内制剂研发平台、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平台以及药物临床研究平台,依托七大研发平台及研发项目,迅速培育新药研发领域专业化的自研队伍。结合中药研发特点,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突出中医药优势治疗领域,以“名院、名医、名方”中药创新源泉,重点布局中药创新药、院内制剂研发及经典名方开发等中医药特色领域。针对化药创新药研发,聚焦抗病毒和抗肿瘤领域,引进抗流感一类创新药ZBD1042项目,目前准备启动Ⅱ期临床试验。公司目前仍有4项在研化药创新药;针对高端制剂及普通仿制药研发,公司依托原料药生产平台优势,积极立项化药原料药研发项目,围绕市场较大的八大治疗领域开展仿制药研发,争取在仿制药上市后,凸显原料生产与销售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目前在研原料药及仿制药制剂项目共41项。通过投资参股特瑞思公司,聚焦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重大肿瘤疾病领域,以ADC为核心产品,同步布局单抗、双抗产品,打造生物药重磅产品线。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效专利国内共153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56项;国外共有9项发明专利在欧洲、美国或日本获得授权。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内申请发明专利13项,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2项,国外发明专利授权4项,国内实用新型授权1项。

  公司现已形成从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剂的产品布局,并通过研发不断完善产品线,为临床医患提供多元化产品组合。目前公司共拥有心血管、脑血管、呼吸、儿科、骨科等疾病用药共45个,其中基本药物12个、医保产品25个,注射剂核心产品: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等;口服制剂核心产品: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小儿热速清糖浆等,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公司重点围绕“赋能突围、减政提效”的工作思路,坚持“多线并存”、坚持“多品共销”,建立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渠道的组合式营销体系。通过产品线不断完善,产品标准不断升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以注射用血塞通100mg、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为主,其他普药产品为辅的产品布局,最终形成中药、化药、生物药、仿制药、创新药的全产品线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哈珍宝的独家产品血栓通胶囊近几年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销售收入同比上涨超36%,该产品已成为珍宝岛在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的另一潜力产品,助力其加快提升市场排名。

  亳州交易中心积极发展中药材贸易业务,在全国划分7个大区,分设吉林靖宇、河北安国、广西玉林、四川成都、湖南廉桥、甘肃陇西和浙江磐安7个产地办事处,与36个产地县、镇政府,以及当地协会、农村合作社、产地加工大户等建立联系,将产地货源在神农仓展示,打造神农仓产地元素,助推神农仓和产地仓一体化发展,通过神农仓内现场销售和场外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在“神农采”平台开设“神农仓”专属旗舰店,线上展示并销售神农仓全部货品,实现商品性状、价格、库存等信息与仓内在售品种无缝对接,实现神农仓大卖场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运营。交易中心线下市场对现货区升级,扩大交易园区商户经营场所;对草药行业态改造,重新规划草药行经营区域;尝试多种旅游运营方式,与旅行社达成合作,制定引流营销策略,独家承接研学游,并正式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司下属子公司安徽珍宝典当有限公司借助交易中心的平台支撑,开展中药材质押业务,服务交易中心线上线下客户,增加客户粘性并扩大品牌影响力。

  2020年2月,公司启动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于2021年1月末顺利过会并于2月5日取得了证监会的发行许可批件。发行阶段的9个月中,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公司研发、财务、董秘等公司领导电话沟通、邮件沟通、网络会议、邀请部分投资者实地调研、拜访投资者等多种形式的项目路演及沟通交流活动,对接有意向的投资机构。通过推介和路演,进一步打开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践行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走出去”与“引进来”,为广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展现了生动、立体、具有投资价值的珍宝岛药业。最终获配认购投资机构(及自然人)共计12家。本次非公开发行,成功募集资金12.38亿元,为公司拓宽战略经营布局,扩大生产业务规模、丰富研发产品管线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经营模式

  1、医药工业

  (1)采购模式

  ①中药材采购

  集中采购模式:对于各分子公司生产需要的中药材原料,公司成立专业的采购部门进行统一采购。采购部门对常用品种在各大中药材流通市场建立了7个中药材信息网点,并建立了市场价格动态分析的平台,对市场价格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根据中药材行情变化,结合公司年度采购计划、实时库存等情况,综合考虑各种药材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情况,进行灵活机动、科学合理的采购。

  战略采购模式:针对公司的重点、战略品种,通过对其当前市场的行情进行分析,结合历年需求量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在其价格相对低位或存在断货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战略储备,以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公司通过自建产地/市场办事处,直接与产地/市场供应商对接,以达到减少药材流通环节、控制药材质量稳定,做到采购全程可追溯。

  ②其他原辅料和包材的采购

  其他原辅料是指除中药材之外的各种化学和生物制剂,包材是指各种瓶、盖、塞、盒、箱等包装材料。公司一般采取集中公开招标的方式,整合各公司同类采购项目进行统一招标,通过采购数量上的增加,提高谈判力度,获得价格折让及良好服务。通过公司自有信息平台以及国内第三方招采平台,发布招投标信息,收集审核参标供应商信息并加大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管理能力,对供应商有针对性地管理和整合,建立供应商分级标准及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客观评价,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重大项目合作的供应商进行用户现场实地考察,在招标过程中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招标内容、以质论价,在保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前提下,达到价格最优化控制。

  (2)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依据销售计划、成品库存、原辅包库存、物料采购周期、生产周期、检验周期、新产品交接安排及设备产能等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组织召开产销对接会,逐品种产销对接,确定生产计划后,审批下达执行。

  制定成品标准库存、物料及成品有效期预警机制,保证市场供货的同时规避积压情况发生。同时为了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均一、稳定和可靠,公司严格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从原料采购、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包装运输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全方位保障产品的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重点围绕“赋能突围、减政提效”的工作思路,坚持“多线并存”、坚持“多品共销”,建立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渠道的组合式营销体系。制定“注射剂与口服制剂双线发展的战略”,指导全终端销售。销售以“自营模式”为主导,以“商务分销”为辅助,按产品属性及定位,分产品、分规格、分终端操作,布局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零售药店等核心医疗机构、核心用药科室、核心用药人群。

  产品线不断完善,产品标准不断升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销售能力不断提升。在稳定、提高医疗终端销售的基础上,大力拓展零售终端的销售,建立完善的商务体系及配送网络,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提升销售服务质量。

  2、中药材贸易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凭借在中药全产业链的先发优势,持续推进道地药材资源产业布局,在中药材的主产区和专业市场,建设多个站点,深挖产地资源,持续推进药材主产区资源布局,通过信息调研掌握中药材种植面积、种植成本、年产量、需求量、库存量等基础信息,结合公司自建的中药材信息分析平台,研判品种未来价格走势。组建自营销售团队,面向全国药企及药材专业市场客户开展针对性销售,建立生产企业、产地流通客户及市场流通客户全终端销售业务。

  目前,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主要集中在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前瞻性的开创了“中药材仓储式大卖场”模式,以大卖场为主体,对接中药材主产区一手货源,此类模式具有药材品类丰富、价格优惠、货源充足、发货及时等特点。利用亳州地区的中药材产业优势和交易中心市场地位,结合“仓储式大卖场”创新模式,交易中心在亳州积累了一定规模的销端资源,中药材通过大卖场进行统一的对外销售。为最大限度开发大卖场的销售渠道,交易中心特组建销售团队,前往全国各地主要交易市场、饮片企业等进行销售资源的对接,将仓储式大卖场的交易模式推广至全国。此外,交易中心建设了中药材交易电商平台,连通下游药材经销商和中药材采购企业,平台打通了实名认证、在线大额支付、交易担保、线上退换货等功能,将部分中药材贸易线上化。平台依托交易中心N+50产地战略布局,构建了电商地推网络,开展平台推广和用户拓展。通过竞价排名与信息流推广,自媒体、全网软文分发、省级电视媒体报道等渠道不断提高平台线上推广力度,扩大平台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中药材贸易业务依托销售资源的建立,通过线上化的交易,利用交易中心仓储物流优势,实现货物的快速交收。

  3、医药商业

  (1)采购模式

  公司在药品采购过程中执行预算与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市场化的定价策略。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公司需事先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采购部根据市场每月的销售计划,结合公司库存情况,及时做好采购预算计划,报公司批准后签订合同,按合同约定进行采购,财务管理部门根据预算计划监督和核查采购执行情况。

  (2)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为国内外药品、器械及其他供应商提供分销、物流及其他增值服务,主要销售对象为各大公立医疗单位。公司从供货商采购产品进行备货,按照医疗单位订单安排物流服务并及时配送产品,同时进行相关售后服务工作。同时,公司凭借经销网络优势与多家供应商签订品种独家销售协议,销售对象主要为大型药店连锁公司及单体药店。同时公司也在逐步探索互联网医院、仓储物流等商业创新模式。

  4、产品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荣获“2021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榜”、注射用血塞通/血塞通胶囊纳入《三七总皂苷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小儿热速清糖浆进入《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项目、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小儿热速清糖浆3个品种进驻“冬奥会张家口崇礼赛区中医药展区”。获得一种三七总皂苷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双黄连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三七总皂苷的肠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等三项科技证书。

  5、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利好产品营销推广

  中医药发展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不断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与创新。基本药物占比使用、分级诊疗政策背景下,临床不断强化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医联体、医共体推动医疗终端购买力凝聚,临床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公司基药产品的推广和临床使用迎来政策性利好。门诊共济保障的机制建立及慢病长处方政策推进落实,将逐步扩大慢病人群的受益范围和病种范围,公司慢病领域用药获政策利好。

  (2)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增量市场快速发展

  人口总量增加及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为心脑血管用药及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提供庞大的市场基础。同时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心脑血管用药市场需求提升;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住院率呈上升趋势。公司产品如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小儿热速清糖浆等,主要聚焦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妇儿用药等优势领域。

  (3)聚焦核心优势领域,学术转化临床价值

  公司着力核心产品再评价及二次开发,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肿瘤等优势疾病领域,关注疾病的全周期管理,不断丰富产品,驱动专业化布局。坚持注射剂与口服制剂的双线发展战略,通过制剂工艺提升改造、循证证据补充完善等方式,提高产品临床价值。并结合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及品类、营销团队规划,依据市场竞争情况、优势疾病领域、优势病种等遴选要素,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学术内涵和市场声誉,报告期内舒血宁注射液质量标准提升再注册获批,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胶囊纳入《三七总皂苷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复方芩兰口服液、小儿热速清糖浆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并积极开展血栓通胶囊、复方芩兰口服液、小儿热速清糖浆临床征文活动,不断丰富完善产品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步将产品的学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推动销售增长。

  (4)持续提升营销能力,存量市场稳健发展

  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渠道结构,加强渠道管控,以行业医疗机构层级划分为标的,分产品、分规格,形成以等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零售市场全终端覆盖的销售管理体系,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学术推广、营销技能提升、强化服务质量、加强商业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营销能力,提高营销资源整合及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市场覆盖率及占有率,实现现有存量市场稳健经营。

  (5)深耕营销服务网络,持续优化营销策略

  公司已构建成熟、完备的营销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涵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销售办事处集紧密型销售商务物流配送网络,并加强与省级头部商业渠道、地市龙头商业渠道的战略合作,提高产品覆盖率。通过不断优化各渠道营销策略,逐级细分市场,精准布局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零售药店等各级医疗机构、用药科室及用药人群。加强对营销渠道深度、广度开发,拓展销售空间,提升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6)专业标准学术服务,满足信息获取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深化产品市场策略研究、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加强学术平台建设、创新推广新模式、推进三级推广体系建设等措施。进一步规划推广团队职能需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区域推广团队纵向管理和横向协调机制,逐步扩大各级医疗机构、零售终端宣传纵深。通过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学术服务,组织各类学术推广活动,满足各级客户医药学信息资源获取需求,为宣传公司品牌及产品,提升合作客户对公司的认知、认可度,增强合作信心奠定基础。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打造了一支拥有近2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硕士学历及高级职称人才100多名,并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和杭州等地建立研究院,形成“一心四院”研发体系,支撑七大研发平台,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中药制剂工艺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公司先后与多家国际顶尖的新药研发公司及团队洽谈引进创新药及先进仿制药技术,从广州恒诺康引进已获得美国FDA临床批件并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的一类创新药,与广州玻思瑫合作开发中国和美国同步研发申报的仿制药项目。近年来企业持续在传统优势的中药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联合全国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不断的进行一些已有成熟产品的二次开发工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合作,开展中药复方创新药研究;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经典方研究;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医药601607)工业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十几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全面深入的开展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循证医学研究、独家品种引进等。报告期内,公司拥有在研化药创新药4项,化药仿制药41项,中药创新药项目3个,院内制剂项目49项,在产品开发上,已形成了每年都有新品种申请上市,都有新品种获批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

  2、技术方面

  公司长期坚持科研创新,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中药与化药并重发展,优势互补。研发主要领域包括:抗抑郁、抗癫痫、改善II型糖尿病类、心血管类等;研发方式主要以独立开展新产品研究、与国内知名研发公司全过程开展产品研究合作、产品分项目分阶段合作等多种模式进行新药开发。公司拥有丰富的化学合成技术工艺并已成功应用,包括手性诱导技术、不对称还原技术、催化技术等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工艺;建立完整的反应体系,能够从事如水解、酯化、氨化等化学工艺。目前,公司已储备了多个化药仿制药研发品种,均为经过反复论证与判断后,筛选出的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产品。

  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除原有的连续热回流提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等10余项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外,更新建立了国内先进的缓控释口服制剂平台,可承接不同治疗领域缓控释产品,实现从口服常释向口服缓控释制剂领域的跨越。同时运用德国先进的SAP管理模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市场终端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先进管理,在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同时,节约人工成本,降低人为差错率,管理更科学高效。

  公司配有气质联用、液质联用、超高效液相、超临界萃取等研究、检验设备;自日本进口的全自动灯检机、采用德国默克集团的Miipore超滤器、引进了韩式浓缩器自动化浓缩设备、采用美国全自动压片机等一系列技术装备,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终端过滤效果、达到节能环保目的、满足满足高端制剂工艺要求并提高产能等各个方面极大地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

  3、质量方面

  公司结合国家药品标准以及《中国药典》等行业技术标准相关要求,为每个药品均制定了高于国家药品标准的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了药品关键检查项目的指标。依照企业内控标准进行产品出厂放行,部分产品更是达到国际标准。参与了国家药典委质量标准提高课题项目——《三七总皂苷质量标准》、《血栓通胶囊质量标准》,并已在国家药典委网站征求意见。公司设有独立的质量控制中心和计量中心,该中心顺利获得了中国国家实验室认证委员会CNAS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资格,认可的能力涵盖了公司所有产品全部检验项目。公司不断在对已成熟的中药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全面深入开展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循证医学研究等。

  公司不仅通过使用各种先进的设备、领先的技术来保障产品质量,更是嵌入互联网+,建立供应商管理评价系统、提取过程在线监测系统、网络色谱仪器检测系统、SAP全产业链科学高效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管理品质。为打造高质量产品,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建立了CMC认证的中药智慧工厂,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精密研究管控。珍宝岛药业以《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为指导,推广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的生产模式,加速产业集成,提高智能制造水平,精益生产,提质增效。

  4、营销方面

  (1)细分营销团队实现精细服务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按产品属性及所属终端划分,设立五个销售大区、商销事业部、零售事业部,主要负责各级终端的销售推广。设立商务部,主要负责渠道网络的搭建、整合,细分营销团队,明确职责分工,实现精准精细化服务。

  (2)深化营销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

  公司通过系统的终端梳理制定具体的开发策略及计划,已开发终端采用资源整合、学术推广等多手段实现销量提升,已开发单品种销售的终端实现多品种或全品种销售,重点对空白医院进行开发,不断加强终端掌控。

  按产品属性划分,注射剂重点覆盖等级医疗机构,口服制剂覆盖医疗机构、零售终端,普药产品通过商业覆盖第三终端,实现全面覆盖各级终端,提升市场占有率。

  (3)多元学术推广扩大覆盖纵深

  以全终端学术推广模式提高各级医疗机构、零售终端宣传纵深,搭建医联体、医共体专家体系,建立医联体、医共体上下联动的学术推广模式。通过学术活动、客户培训、临床项目等为各级客户提供标准化、品牌化学术服务,通过文献发表、指南共识、院企合作、科研支持等不断丰富完善公司产品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满足客户医药学信息资源获取需求,形成药品供应和临床需求的良性互动,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4)注重提升服务质量,营销服务全面可及

  公司已构建成熟、完备的营销管理服务体系,同时注重营销服务的质量,不断强化营销团队客户服务精细化、政策执行准确化、学术活动多元化、市场服务规范化、商业管理专业化,坚持“注射剂与口服制剂双线发展”的战略,为合作伙伴打造健康和谐的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增强市场合作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合作经营的组织效能。营销服务体系涵盖发货配送、数据支持、客户服务、推广服务、质量处理等,确保营销服务的全面性、可及性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以服务促发展,以合作促共赢。

  5、中药材贸易方面

  交易中心所在地亳州是国内四大药都之首,是全国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是国内品种最多、经营面积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500亿左右。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产业集群,全国1700家饮片生产企业有200多家在亳州,占15%市场份额。具备丰富的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品种资源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中共安徽省委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举措》,鼓励做优做强现代中药产业,明确指出依托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物流中心和储备库,做活中药商业,支持企业建立线上线下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成为安徽省保留的唯一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通过建设仓储物流体系、质检追溯体系、供应链金融体系、中药材标准化体系,打造优质优价的一手药材货源。联合中药材第三方线上交易平台“神农采”(第三方中药材电商交易平台)+全国首创的中药材仓储式大卖场“神农仓”(中药材仓储式卖场),坚持平台与自营模式同步发展,平台已开设“神农仓”、“产地仓”自营专区,客户既可亲临“神农仓”、“产地仓”查看药材性状、抽样检验,建立信任,又能随时随地通过平台线上视频看货、一键下单、产地发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平台,和制药企业、饮片厂等下游需求方进行供需直连,实现药材的质量可溯和质量价格优势。

  6、人才方面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研、产、销一体化的全能型优秀管理干部,2021年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运用内培结合外引的方式,即:内部储备一批有发展潜力,为公司拓宽业务而努力的优秀干部;外部着力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经营性思维、高度契合企业战略发展并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重点引进研发高端人员,为创新科技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储备;引进一流技术的生产核心人才,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不断引进销售精英,建立强有力的销售团队。持续致力于拓展行业领军人才圈层,不断完善人才供应链体系建设。2021年持续开展对标企业分析,着力加强对行业标杆企业先进模式、成功案例和优秀团队的考察调研,诊断组织与标杆企业差距,注重人才引领业务发展。

  7、品牌方面

  珍宝岛通过以“助力运营、促进发展”的品牌建设思想为指导,品牌建设的总体发展纲领与开展思路是以构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集团为目标,以“打造大健康产业与资本市场优质品牌”为重心,将“多元健康产业集群-助力建设健康中国”作为“珍宝岛”品牌发展的崭新着力点。公司成立了品牌服务中心,开展品牌战略指导及服务工作,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及营销工作水平提升,形成“以品牌促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品牌建设活动与积累,珍宝岛药业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品牌、行业品牌、雇主品牌及公益品牌形象,并着眼于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以更多科技含量高、疗效确切的放心产品回馈广大民众,致力打造“立足大健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卓越国际化品牌。近年来,“珍宝岛”品牌不断获得社会公众、医药健康行业及资本市场认可,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1年度,企业深化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品牌传播矩阵,通过多种平台及多种渠道实现对社会公众、医药健康行业及资本市场的有效传播,进一步提升品牌资本价值。公司作为代表参加了由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多部委联合举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线上展览,展示中国医药企业风采。同时,企业亮相于在武汉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传递新时代珍宝岛国际多元大健康品牌形象。依托参加国际化大型会议活动,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与公众认知度。

  在品牌荣誉上,在中国广告主协会主办的2021企业品牌建设评价发布会中,“全国企业品牌建设榜单”出炉,珍宝岛药业位列全国企业品牌建设TOP100;在米内网发布2020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珍宝岛药业位列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第26位;在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系列榜单中,珍宝岛药业位列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第63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传统医药国际化”全球企业排名》中,珍宝岛药业位列TOP100;在另一项研究成果《中药“走出去”企业指数》榜单中,珍宝岛药业位列第66位;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业信息发布会上发布的2021中成药企业TOP100榜单中,珍宝岛药业位列前30强。同时,在会上发布的“2021临床价值中成药品牌榜”中,珍宝岛药业的两款产品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及舒血宁注射液榜上有名;在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华民族医药优秀品牌企业”榜单中,珍宝岛药业榜上有名;在前程无忧主办的“2021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获奖企业峰会暨颁奖盛典”上,珍宝岛药业荣获“2021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企业公众品牌及雇主品牌形象进一步获得认可。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7亿元,同比增长21.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减少23.88%。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国家医保控费继续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常态化,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医保目录调整逐步常态化,医保谈判持续扩容,临床价值较高产品以价换量效果明显,《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印发,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国办下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亮点是进一步从国家战略层面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体制机制,更利于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工作合力,推动中医药产业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推动中医药发展成果普惠人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中医药事业的细分领域,即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传承创新、健康服务业、文化、开放发展、治理能力等方面都将带来深远影响,同时对中西医结合也给予了高度肯定。

  政策环境利好,中医药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导下,为落实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从中药创新、注册、医保支付等方面国家颁发了系列利好中医药政策。中药新药审批进度加快,2021年共审批12个中药新药,超过之前5年审批中药新药数量总和。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围绕以中药为基础,发展化药、生物药高端制剂的战略方向,从建立产品优势向建立治疗领域优势转变。中药方面,以心脑血管为核心领域,开展循证医学和临床药物经济学研究,深挖现有品种潜力,加快潜力大品种培育,加大口服品种上量,丰富销售产品管线,推动全产品上市。加快中药创新药研发和院内制剂产品上市销售。化药方面,聚焦抗病毒、肿瘤、骨科等市场份额较大领域,布局高端仿制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原料药。生物药方面,以ADC为核心,布局单抗、双抗,聚焦乳腺癌、肺癌等重大肿瘤领域。大健康方面,结合核心品种构建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未来将继续夯实绿色智能制造、打造动车型组织、信息化系统等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公司综合实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下一步将以《十四五规划》出台为契机,以公司中药研究院为基地,进一步加大中药创新力度,加快推进中药二次创新药上市速度,以子公司亳州交易中心为主体,升级中药供应链产业布局,从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角度,全面实现公司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以公司品牌建设为载体,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三)经营计划

  1、研发层面,丰富产品管线,注重产品梯队布局

  结合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以开发疗效确切和技术领先的产品为导向,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骨科、肿瘤、消化系统、糖尿病和精神神经等疾病领域,全面升级产品结构和产品管线,形成品种梯队。

  中药:围绕现有大品种及潜力品种进行中药品种二次开发,推动院内制剂产品备案注册。持续推进清降和胃方等中药创新药项目开发。

  化药: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特殊制剂研发平台,开展研发高端口服固体制剂、特殊制剂和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对现有仿制药和原料药产品以成本核心点进行再论证,开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特色原料药的开发,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引进: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寻找并购机会,加快海外品种引进和国内优质标的并购,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助推公司稳步发展。

  2、制造层面,打造成本优势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方向,持续推动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优化生产制造流程,提升生产工艺,加大电子化采购,在保障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采购成本,构建产品成本优势,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为销售业务的提升提供支持。

  3、营销层面,学术、准入、渠道三轮驱动

  以精细化招商管理+自主营销结合的营销模式,专业化学术营销为牵引,广泛覆盖全国医疗机构和零售终端。推行分线作战,深广并进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围绕等级医院开展专业化学术营销,深度布局等级医疗机构,一方面深入基层医疗市场,加快医疗终端拓展和渠道下沉。零售渠道以连锁药店为重点客户目标,发展院外销售渠道。

  4、中药材层面,加速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

  依托“N+50”中药材全产业链布局,以北药、皖药、陇药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产地合作与产地加工布局,整合全国道地药材资源,打造中药材上游供应链优势。依托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神农仓实体、中药材大宗交易互联网平台、神农谷B2B中药材交易平台,加速打造“实体+互联网”的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平台。

  5、组织建设层面,提升组织效率

  积极拓宽关键人才引进渠道,加大员工能力培训,提升员工技能。优化组织流程,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意识,强调目标结果导向,提升组织的效能。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为经营效率提升提供信息化系统保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医药政策和市场风险

  近两年来,疫情局部反弹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正加速转型。2021年医药政策频繁下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调整、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GRGs/DIP、医保目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等政策,均对医药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开启“十四五”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对药品集采提出新要求:一是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金额占全部采购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金额的比例达到90%;二是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金额占全部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金额的比例达到80%;三是药品“集采”品种超过500种。带量集采趋势下普通仿制药已进入微利时代,获批加速、医保对接等政策促使下,创新药、首仿药、难仿药将成为企业寻求突破以及长期生存着力点。

  应对措施:2021年2月9日,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从七大方向全面提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推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一系列扶持和规范政策的相继落地,中医药行业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并呈现新的发展格局。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医保支付层面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优先将国家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已经实行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特点和优势。

  “针剂-口服”、“处方-零售”、“二次开发-创新药”并行推进,是公司生存、发展之道,不断以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公司战略为导向,聚焦公司核心优势治疗领域。公司持续关注国家关于集采、审评审批、临床实验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意见,及时获取最新政策动态,调整产业布局。根据公司战略需求,持续充实具备临床价值和新药开发潜力的研发项目储备库,打造以创新药和高端制剂为主,仿制药(原料+制剂一体化)为辅的产品管线集群。结合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以开发疗效确切和技术领先的产品为导向,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骨科、肿瘤、消化系统、糖尿病、儿科和精神神经等疾病领域,全面升级产品结构和产品管线,形成品种梯队,深入研究开发创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带动市场、创造提高效益的双创双收战略目标。

  2、采购招标风险

  国内外疫情、碳中和、能源双控、限产限电、环保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金属、中药材、原辅料、包装材料价格及物流运输成本大幅上涨,将大幅增加公司的采购成本。

  应对措施:加大对市场行情信息收集、分析力度,对各专业类别物料采购额度进行分析,重点关注采购数额/频次较大、采购单价波动频繁的物料品种,从市场库存、供需关系、行业政策等角度出发,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和预测。有计划的调整招标时间,避免峰值阶段采购,同时在行情低价阶段提前进行库存储备。此外,深化对供应商及其产品领域的调研,加大供应商溯源、开发力度,通过数据积累、对比、分析、供应商间竞争机制,加大商务谈判力度,进一步提高对采购招标成本的管控。

  3、研发风险

  药品研发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而且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一般化药仿制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耗费3-4年,创新药产品研发则需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期间任何决策的偏差、技术上的失误都将影响研发成果。

  应对措施: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布局,有效的控制或规避研发风险,以提高新药研发项目的成功率,获得最大化的市场利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仿制药研发方面,公司以市场为依据充分评估品种竞争力,深度考虑国家集采环境下的成本问题,剔除竞争力差的品种,通过参加外部权威研发品种研发峰会等方式,寻找并调研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原料及制剂高端仿制药品种,每年完成40-50个的品种储备,启动至少6个化药仿制药自研品种立项。中药方面,随着国家新政策的出台,部分产品可以跳过Ⅱ期临床直接进入Ⅲ期临床,相比化药和生物药的创新药周期更短,研发费用更低。公司已经形成梯队式研发产品序列,按照研发周期,有计划的申报品种,保障申报品种的连续性,使产品具有持续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产品质量风险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一贯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监管,多年来以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但近年来药品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如果本公司生产中发生药品安全事件,将对本公司的品牌及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中药行业其他公司发生药品安全事件,也会对本公司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加强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各环节研究和控制力度,严把物料入厂质量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产品放行控制关,积极开展产品主动性临床安全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及一致性评价工作。公司重视中药材资源评估,与规模种植户构建战略合作,“理化指标+品牌指标”双项约束,建立覆盖中药材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精准化产品溯源体系,保证供货质量、安全和货流量稳定;公司实现对原料、辅料、包材按最新国家标准的全项检验,进行中药材36种农药残留监测,嵌入互联网+,建立采购招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评价,建立提取过程在线监测系统、网络色谱仪器检测系统,逐步建设中药信息化标准平台,SAP全产业链科学高效管理,实现整个中药材行业上下游的标准化、信息化、可追溯化。公司为每个药品均制定了高于国家药品标准的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了药品关键检查项目的指标和安全指标。公司秉承“顾客至上”的质量价值观,为消费者着想,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示药品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突出警示语,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逐步建立了药物警戒体系,与国家不良反应中心、省不良反应中心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增强市场质量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实现从药品研发到临床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5、环保风险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逐年提高,减少碳排放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陆续取缔了小容量燃煤锅炉,各企业需采用清洁型能源例如燃气锅炉及生物质锅炉。

  应对措施:虽然使用清洁型能源将大大提高公司在燃料消耗上的费用,使制造成本增加。但公司为响应国家号召仍开展了燃煤锅炉改造项目,虎林公司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生物质燃料锅炉,鸡西分公司也对燃煤锅炉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脱硫设施,同时增加了燃气锅炉。

  6、中药材贸易风险

  中药材贸易业务受终端市场需求、产端供给、产量丰欠、自然灾害、疫情、人为炒作、蓄意囤货、抛货、药典标准持续提高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多种中药材价格频繁波动。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集约化程度低,也导致大量中药材贸易向产地市场转移。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中药材下游需求企业资金紧张。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多年的战略布局和积累,形成了对上游道地中药材供应核心资源的掌握,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道地药材产区布局并完善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中心在全国中药材各大产区布局多个信息站点,为公司提供中药材道地产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当地气候环境、极端天气、产量、库存量及价格等一手信息,为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交易中心还搭建了“神农采”线上中药材电商平台,从而形成对中药材的上游供应、中游流通、下游需求市场的快速反应,最大可能地减少和降低中药材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的不利影响。同时各办事处和信息点联动“神农仓”展销平台和交易市场,开展产地直销,为广大药商、药厂提供产地质优价廉道地药材,进而解决终端市场购进药材价格高于产地价格的问题,稳定流通型市场交易。公司开展业务前多渠道评估下游企业经营情况、主要负责人信用情况,综合评估下游企业,给予各下游企业不同的授信额度,在其授信额度范围内开展中药材贸易业务,尽力规避回款难的风险。

  7、人才储备风险

  人才资源始终是企业建设发展的第一资源。医药制造企业的创新研发、原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及研发领域的拓展,使得对高端专业研发人员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企业也需不断提高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及加强市场营销等。为保障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供给,公司应做到综合施策,把握主动。

  应对措施:完善人才建设战略布局,坚持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实施策略,建立了高端技术型人才与实践经验型人才并重的人才机制。公司尤其重视研发系统核心人才引进及培养,在全国医药行业及重点对标企业构建五维圈层人才引进及技术交流活动,重点加大校企合作、博士后工作站项目对接。为了进一步优化营销团队,引入了行业标杆企业的优秀销售精英。另外,公司将考核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构建人才培养平台的体制和保障措施。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晓程科技
  • 新研股份
  • 南京化纤
  • 雷曼光电
  • 五方光电
  • 荣盛发展
  • 炼石航空
  • 沃格光电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