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猛狮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30 00:45:11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ST猛狮002684)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以储能为核心,以清洁能源电力工程、高端电池制造及智慧出行为主要支撑。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属于新能源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由此带来新能源行业包括光伏、风电、电化学储能以及高端电池制造、智慧电动出行等上下游产业全价值链的蓬勃发展。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风电装机容量3.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1亿千瓦。储能作为风光电站的配套项目,2021年以来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储能”模式的发展,不仅电源侧储能得到强势推广,新兴的用户侧储能也得到极大发展,根据CNESA(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电力储能装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220%,新增投运规模达10.14GW,其中,抽水蓄能规模最大,为8.05GW;电化学储能紧随其后,投运规模达到1.87GW/3.49GWh,规划在建规模超过20GW;电源侧新能源配置储能以及独立储能成为新增装机的主要动能。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两轮车、3C数码、电动工具和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高速增长带动锂电池市场快速发展。根据起点研究发布的《2021全球锂电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601GWh,同比增长140%,预计2022年将达1TWh,同比增长68%。其中,中国的锂电池出货量158GWh,预计2022年将突破185GWh。

  公司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先行者之一,连续三年(2019、2020、2021)被储能国际峰会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储能集成商”,被华东储能联盟连续三年(2019、2020、2021)评为“年度最佳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十大供应商”。2021年5月上榜2021中国储能企业20强、2021中国储能系统企业20强(365光伏、365储能及智慧能源主办)。

  (二)国家新能源行业政策情况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根据《意见》设定的目标,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储能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为储能规模化发展奠定实现基础。2021年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明确了储能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技术,为储能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部委层面,储能直接政策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储能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和《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储能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管理体系,为储能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和《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出“新的交易品种”、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价格机制,为储能开拓了市场获益空间;电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将催生出更多应用新模式。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实施方案》是推动“十四五”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细化重点任务,提升规划落实的可操作性,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六大重点任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业务有储能系统集成、清洁能源电力工程、高端电池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智慧出行等。主要产品及用途分四大类:一是储能产品,包括集装箱储能集成系统、户用储能产品等,应用场景有大型光伏或风力发电储能配套、工商业储能、便携式储能等;二是风光储及电力工程项目的EPC服务;三是铅、锂高端电池产品,其中18650-26P、18650-29P、18650-32P、18650-35P等圆柱型三元锂电芯及PACK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及电动工具等;劲量运动摩托车起动用铅酸电池,外销主要面向欧美日等国家的劲量运动车械售后服务市场,内销面向摩托车厂的前装配套和售后服务市场;四是智慧出行代步工具及经营性长租业务的车辆相关服务。

  (二)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围绕新能源业务,一方面以风光储项目开发为主要抓手,以开发备案成功的项目为电站投资方开展或合作开展BT、EPC业务,带动储能产品销售,通过EPC服务、储能产品销售、电站销售实现营收和收益;另一方面以高端电池制造作为新能源业务的重要支撑,研发、生产、销售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的高端电池产品,提升猛狮新能源电池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在智慧出行领域,专注于车辆经营性长租业务的开展和多种应用场景的短途出行工具研发、生产、销售,成为智慧出行细分领域的优质服务商。

  (三)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劣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铅电池制造业务的企业之一,具有成熟稳定的市场、客户和渠道,DYNAVOLT为摩托车起动电池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品质好,稳定性高,代表国内同类产品的顶尖水平,其中13C以上超高起动倍率电池,目前在国内仅极少数企业能做到;劣势在于高端产品定位导致制造成本偏高。

  圆柱型三元锂电池研发、制造能力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产品性能优越,尤其是新产品35P高容量电芯,性能指标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媲美国际知名品牌。但由于资金短缺,产品交期不确定,影响业绩的充分释放。

  在智慧出行领域,经营模式成熟,客户稳定,经营性长租业务位居全国前列。子公司达喀尔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在全国41家地市开办有分公司营业网点。

  在储能及清洁电力工程领域,具有高效的集成能力及丰富的项目集成实操经验和成功案例,公司借助在储能领域的先发优势,在新疆、宁夏、内蒙、云南、山西、陕西、广西等地进行了积极布局,以储能为亮点,开发储备了一批新能源项目。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利用公司先发优势,夯实储能及清洁电力工程业务基础

  公司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署和调整,紧紧抓住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能源战略的宏观政策窗口期,一方面继续强化储能系统集成研发设计,推动建立高水准的储能系统企业标准,构建与标准相匹配的战略联盟供应商体系,形成一系列标准化产品,来提升储能业务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项目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聚焦于十四五风光储项目的开发备案,现阶段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优质项目储备,并释放部分储能业绩。

  2、持续开展锂电产品技术研发,保持产品竞争力

  公司坚持开展新品研发,报告期内所研发的高容量35P锂电池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现已实现试产试销并取得良好的用户口碑。

  3、保持铅电产品国际竞争力

  公司铅电池产品以出口欧美为主,凭借多年形成的用户口碑和产品过硬品质以及持续赞助国际摩托车赛事,公司电池品牌DYNAVOLT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在高端电池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资金短缺的状况下,公司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供应链融资解决经营资金问题,使生产和销售基本保持稳定。

  4、积极开展老客户维系及新客户开发,稳定经营性长租业务

  公司在经营性长租领域凭借多年积累的集团客户资源以及稳定的市场需求,目前在国内长租领域保有量靠前,截至报告期末运营车辆超过6000辆。公司在保证存量业务资金回笼正常的前提下,进行新客户业务开发,稳定经营性长租业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以储能为核心,以清洁能源电力工程和新能源应用为重要支撑的业务体系,从有竞争力的电芯开始,强化储能系统集成研发设计,建立企业标准,构建战略供应商产业合作群体,形成标准化产品,打造储能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深耕电池行业三十余年,是中国起动电池出口的龙头企业。过去八年,公司累计斥资三十余亿元用于高端电池的生产建设及产品研发,业务类型涵盖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PACK、BMS等,应用范围覆盖各类新能源应用领域、储能系统和其他各类特殊应用。

  (一)电化学储能行业的先行者,掌握了储能业务的全面技术,有丰富的项目集成实操经验。

  从2014年起,公司主导参与了多个储能项目的开发与产品设计交付,技术实力涵盖软硬件设计与整体系统集成。为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为新能源电站、微电网、工业园区、工商业提供能源优化服务。公司先后完成全国首个光储示范项目(2016年陕西定边5MW/10MWh)、全国最大光储示范项目之一(2019年开建新疆和田40MW/80MWh光伏发电侧储能电站,2020年11月投入运营),世界海拔最高的首个大型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西藏岗巴40MW光伏发电+193MWh锂电池储能)已于2020年12月建成并投入运营。

  (二)前瞻性的产业技术布局,确保了产品技术的先进性。

  自2014年以来,公司围绕储能技术和更高容量更安全的新一代电池体系加强研发投入,与多家高校、研究机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等进行合作,先后建立先进电池技术广东省省级工程研发中心、福建高端锂电池技术研究院、新加坡材料与工程学院“高性能锂硫电池”联合研发中心、西班牙电力电子技术研发实验室、德国大型并网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美国UCLA高性能先进锂电池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发机构。已研发成功钠离子体系18650钠离子电芯,已做好量产准备,锂硫电池研发持续推进,全固态电池技术即将中试,硅碳负极材料已完成中试论证。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专利授权有效总量327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实用新型专利233件。

  (三)充足的风光储项目储备,确保了未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在手已备案光储项目超过1GWh,十四五期间在开发及拟开发项目超过10GWh。

  (四)国际市场知名度高,渠道优势明显。

  公司在过去十年一直是中国起动电池出口龙头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售后更换市场,公司主打品牌DYNAVOLT是世界知名电池品牌,在欧美市场和新兴工业国家中是先进电池技术和优秀产品质量的代名词。公司将利用较为成熟的海外销售渠道,将更多的锂电池及锂电池应用端产品销往国外市场,同时带动锂电池整厂技术输出。目前,公司电池产品销往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渠道亦可有效带动公司光伏电站投资建设、清洁能源电力工程和储能业务。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下,公司经营管理层主要围绕“快速推动化解退市风险、快速开发十四五风光储项目、快速提升核心子公司经营质量”三项核心工作,按照“强化底线意识,实施量化管理,在化解退市风险的同时,一手抓费用规模降低,一手抓主营业务改善、增收”的经营方针,积极开展以下核心工作:

  1)推进债务重组和重整工作,化解退市风险;

  2)抓住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能源战略的宏观政策窗口期,组建精干专业的团队,精心策划具体实施方案,快速展开风光储项目的预先布局和储备;

  3)保持创新的经营理念,持续开展产品技术研发,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积极开展老客户维系及新客户开发,稳定经营性长租业务;

  5)持续优化生产计划管理,做到精准生产、精确交付;

  6)严格预实算管控,降低成本和费用支出,提高费用效率;

  7)完善治理结构及决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华融(福建自贸试验区)投资有限公司等12家债权人于2021年12月31日之前(含本日)出具的《豁免债务通知书》《债权豁免函》,上述债权人不可撤销、不可撤回、不可变更地豁免其对公司及子公司的部分/全部债权。上述涉及的债权金额(基准日2021年11月30日)为403,027.81万元,共计豁免债权金额为340,419.85万元,给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带来正向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集中资源积极开拓储能业务,该板块业绩逐渐释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40%。受制于公司融资环境未能有效改变,经营资金持续短缺,风光储工程建设不能正常开展,由此带来清洁能源电力工程业务同比下降较大,营业收入下降53.58%。电池业务通过供应链融资部分缓解资金压力,使整体营业收入同比稳中略增。智慧出行业务主要受整车销量减少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7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10.69万元,同比下降13.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31.2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19%。截止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745.0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6.25%。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与趋势

  国家已经明确未来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确立了未来光伏、风电的长期发展道路,预计“十四五”期间,光伏、风电年装机量将达到120GW。新能源装机的快速提升,以及电力系统正在发生的变化,使得储能刚需属性愈发增强。根据CNESA(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对2021-2025年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预测,随着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将得到快速推进,预计“十四五”后期再形成一轮高增长,2024年和2025年累计规模分别达到32.7GW和55.9GW。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两轮车、3C数码、电动工具和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高速增长带动锂电池市场快速发展。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达到615GWh,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二)发展战略

  公司将以“碳中和”为战略出发点,聚焦储能产业,搭建以锂电池制造为基础、新型储能为核心、新能源电力工程为辅助的业务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以智慧储能系统集成及锂电池应用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平台。

  (三)经营计划

  2022年是公司恢复元气,全面提升经营质量的一年。公司将最大限度的争取各种力量的支持,聚焦于主营业务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克服各种困难,尤其是经营性资金相对稀缺和较不稳定的不利情况,按照“一是全力推进彻底化解债务问题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公司基本面;二是恢复、重建、提升体现公司价值的核心业务,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提升经营质量”的经营方针,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发展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加快锂电池产能建设速度,增强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人财物资源打造明星产品,突破重点客户,扩大营收;通过严格的预实算管控提高费用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支出,提高毛利率;完善治理结构及决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公司经营质量的提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流动性风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的主要债权人通过债务豁免消除了大部分的逾期债务,但公司的融资能力尚未恢复。2022年在恢复元气的正常经营活动中仍将面临流动性资金持续紧张影响正常经营计划执行的风险。公司将通过加快回收应收账款、处置非核心资产等方式筹措资金,增加流动性。

  2、控制权变更风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沪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陈乐伍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易德优势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85,654,42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72%。沪美公司、陈乐伍先生及易德优势累计被质押股份数量185,057,45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62%;累计被冻结的股份数量185,654,42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72%,且已被多次轮候冻结。沪美公司、陈乐伍先生及易德优势质押给质权人的部分公司股份已跌破平仓价格,存在被动减持风险。若沪美公司、陈乐伍先生及易德优势持有的公司股份被质权人减持或被冻结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处置,则公司存在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3、行业政策及市场风险

  报告期内及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公司将以储能业务为核心,做强做优电池制造,并向上游光伏及风力发电,下游新能源汽车应用业务拓展。上述业务受到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电池储能业务市场刚刚起步,可能存在盈利模式不确定的风险。储能业务属于电力辅助服务范畴,价格和发展规模受电力政策间接影响。虽然行业支持政策持续出台,但指导价下调可能导致光伏电站业主因投资收益率降低而影响投资积极性、延长其投资建设决策流程,进而对公司未来光伏电站EPC业务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且随着成本下降,储能业务及清洁电力工程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上风险都可能会导致公司相关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负面影响。

  4、投资风险

  过去几年公司采用项目投资换资源的策略,在多地与政府开展大型项目合作,但由于地方政府资源配置不到位,未能如期兑现承诺,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存在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的风险。另外,由于国家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的周期性变化,对投资收益也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大力强化新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避免投资损失风险。

  5、管理风险

  内部资源优化和整合是公司2022年重要的经营业务之一。通过前些年的对外投资和多元化扩张,公司的业务涉及的产业范围较广,子公司分布较为分散,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不同的股权结构、合作模式和发展阶段,都将增加整合难度和带来潜在的管理风险。公司将通过健全管理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优化决策流程、加强财务管控和审计监督等手段,不断改善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管控能力,降低管理失控风险。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匹配积极的激励机制,充分提高全体员工积极性,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工作氛围,发挥核心人才和优秀团队最大工作能效。

  6、低效资产难以剥离风险

  因公司战略规划调整,部分子公司不再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同时因为流动性的持续缺乏,部分子公司已经失去经营价值,该类资产严重拖累了公司的财务健康。根据计划,公司拟通过出售、注销、清算等方式剥离部分子公司,但因各子公司股权存在多轮司法冻结,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实现剥离。公司将结合债务问题化解统筹推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新晨科技
  • 胜蓝股份
  • 南京化纤
  • 滨江集团
  • 神宇股份
  • 安达维尔
  • 设研院
  • 我爱我家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