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化能源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15 17:22: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嘉化能源600273)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范围:

公司主要制造和销售脂肪醇(酸)、聚氯乙烯(氯乙烯)、蒸汽、氯碱、磺化医药以及硫酸(精制硫酸)等系列产品,子公司经营新能源发电业务及氢能应用相关装备的研发、系统集成开发等、港口码头装卸、仓储业务。

(二)经营模式:

公司是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的核心企业,在园区建立了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辐射区内主要企业相关产业链,形成了上下游互利互补的循环经济运营模式。公司通过热电联产装置生产蒸汽和电,用于公司自身生产及园区供热,公司拥有聚氯乙烯(氯乙烯)、脂肪醇(酸)、氯碱、磺化医药系列产品、硫酸(精制硫酸)等化工装置,以上装置生产的产品和物料与园区内企业构成循环供应链。

公司主要产品辐射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园区内客户企业通过管道输送实现销售;对于园区外企业,主要产品通过车、船运输实现销售;境外销售主要通过港口出口到欧洲、美国、印度等市场。

美福码头利用海河联运及该液体化工码头与企业管道相连的优势,通过便捷的陆运和水运运输,为园区企业提供液体化工和相关原材料的码头装卸及仓储服务。

光伏发电方面,公司拥有地面电站及分布式电站,利用太阳能技术发电,地面电站电量主要销售给国家电网,分布式电站电量自发自用,余电销售给国家电网。

氢能源产业利用公司副产氢优势,通过提纯加压产出高纯度氢气,满足下游加氢站及其他客户的需求。

(三)行业情况说明:

1.蒸汽供热行业基本情况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做功后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较之分别生产电、热能方式节约燃料。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成为循环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

热电联产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热电联产,依托高参数、高效率的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低参数、效率低、污染大的小锅炉进行供热,是我国能源节约、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热电联产将加强清洁排放的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工艺装备,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全球范围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不断鼓励、加快布局热电联产行业向集中化、绿色化发展。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2021年10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制定“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方案(发改运行〔2021〕1519号)”,全力拓展集中式供热需求,充分发挥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鼓励对热电联产机组实施技术改造,充分回收利用电厂余热,进一步提高供热能力,满足新增热负荷需求。

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规划。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浙江省能源局2021年5月发布《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浙发改规划〔2021〕209号)》,加快热电联产的技术改造,推广分布式热、电、冷联产示范,力争到2025年,火电厂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下降至295克/千瓦时,热电联产企业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下降至260克/千瓦时。公司作为热电联产企业以高温高压背压机组为主,符合规划要求。

公司通过热电联产机组产生蒸汽供热,蒸汽主要用于公司各化工装置及向化工新材料园区企业供热。公司按照批准的供热范围向园区及周边企业提供蒸汽供热,供热产品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蒸汽用量、园区落户企业数量及蒸汽需求量和供热范围内周边企业的蒸汽需求量。随着园区企业新项目建设及产能扩建提升,园区企业蒸汽需求量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

2.化工行业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趋势明显,主要经济体进入流动性收紧周期,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导致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后高位运行,化工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国内局部疫情时有发生,对国内整体经济和化工行业有一定不利影响,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明显,化工行业经营压力与挑战并增。但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逐步贯彻实施,促进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带动国内化工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潜力巨大。

(1)脂肪醇(酸)产品行业政策及公司行业地位

天然脂肪醇是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塑料增塑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衍生的精细化工产品有上千种之多,它作为洗涤剂活性物,具有去污能力强、泡沫低、易生物降解、耐硬水以及低温水洗涤性好等优良性能,已在逐步取代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成为第三代洗涤剂原料。随着我国对环境重视程度提高和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目前绿色环保成为中国洗涤用品行业政策的主题。“多效、节能、节水、环保型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洗涤剂的开发与生产”被列为鼓励类产品。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发布《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洗涤用品行业绿色化发展。未来以天然棕榈仁油或椰子油为原料的脂肪醇(酸)产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绿色环保型洗涤用品市场渗透性逐渐提高和优化,将带动我国天然洗涤用品规模性提升。

天然脂肪醇原料主要源于东南亚,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国内外装置生产、运输和出口贸易带来较大影响,原料棕榈仁油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脂肪醇(酸)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脂肪醇(酸)的主要下游是洗涤日化行业,作为供给洗涤用品、消毒杀菌产品的洗涤剂行业,从产业角度看,作为日常生活消费品的洗涤剂行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中长期看,随着国家健全绿色消费促进机制,宣传节能可再生资源的消费理念,天然油脂在日化洗涤、工业润滑、纺织助剂等行业增长迅速,为公司脂肪醇(酸)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脂肪醇装置为英国DAVY公司技术,脂肪酸装置为意大利DBO工艺;遵循企业循环经济和产业链端-端发展理念,辅助原料蒸汽和氢气(氯碱装置副产)等,均为公司自身产品配套,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资源分配上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优势,可以辐射全国主要下游洗涤剂、化妆品、清洗剂等产业。同时利用公司临港区域优势,运输便捷,综合车船联运物流方式,降低物流成本,产品辐射范围至华南和西南以及华北等区域,物流成本较区域外企业有竞争优势;脂肪醇(酸)下游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公司产品销售渠道稳定优化。尤其是C8-10脂肪酸的下游应用领域持续增加,需求旺盛,在食品、医药,增塑剂以及农药助剂等行业需求大幅增加。同时我公司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持续发展产业布局,逐渐形成长期稳定市场资源,保证盈利水平稳定增长。

(2)聚氯乙烯系列产品行业政策及公司行业地位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化学稳定性较好,拥有优异的耐碱耐酸性、阻燃性、耐磨性、不透水性、电绝缘性、可塑性等优良性能,被应用于管材、型材、电线电缆、膜、皮革、地板、片材、鞋材等各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房地产、家具、基建、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

目前,国内聚氯乙烯生产主要采用电石法和乙烯法,两种方法主要区别在于获得氯乙烯单体(VCM)的方法。前者以电石乙炔法生产VCM单体,进而聚合成聚氯乙烯,这种方法生产聚氯乙烯占我国总产能约7成以上;后者以乙烯为原料采用乙烯法生产VCM单体,进而聚合成聚氯乙烯。

2013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作出详细规定,以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我国积极相应。早在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主要目标有:到2012年,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低汞触媒普及率达到50%,平均每吨聚氯乙烯氯化汞使用量下降25%;到2015年,全行业全部使用低汞触媒,每吨聚氯乙烯氯化汞使用量下降50%等。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使用量占全国汞使用总量的60%左右,这决定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将成为未来我国汞公约履约的最重要领域,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不仅面临汞资源匮乏的威胁,也面临环境约束对行业发展影响的压力,国家在运输、产业布局、规模、工艺与装备、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对电石法聚氯乙烯限定了准入条件,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节能减排与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从产品质量上看,乙烯法聚氯乙烯在杂质、产品性能指标上优于电石法聚氯乙烯,比电石法聚氯乙烯应用更为广泛,如医用、饮用水管等对杂质含量要求严格、产品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公司为乙烯法生产工艺的聚氯乙烯工厂,利用临港区域优势,原料乙烯运输便捷,聚氯乙烯生产所需另一原料氯气为公司氯碱装置生产,蒸汽由公司热电装置配套;公司地处聚氯乙烯华东核心消费区,在嘉兴当地及周边杭州、宁波、上海、苏州等地有众多薄膜、电缆造粒、聚氯乙烯强化地板、人造革、医药器材以及管道材料、装饰板等下游生产企业,公司聚氯乙烯产品自2021年6月顺利投产以来,产量稳定、品质优异,深受下游客户认可及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氯碱产品行业政策及公司行业地位

氯碱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医药、冶金、石油等行业。氯碱工业是以盐和电为原料生产烧碱、氯气、氢气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氯碱产品制造过程中除主产品烧碱和液氯外,伴随的副产品有高纯盐酸、次氯酸钠和氢气。

公司为浙北地区(嘉兴、湖州)唯一氯碱生产商。公司的氯碱产品有:30%、32%、48%烧碱、液氯、高纯盐酸、次氯酸钠和副产品氢气。公司氯碱业务具有以下特点:氯与碱的平衡,公司的氯气大部分优先用于生产VCM,同时通过园区产业链配套设施,将部分液氯通过管道输送到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帝人化学等,其余部分园区外销售;副产品氢气一部分通过管道输送至德山化工等下游企业以实现回收利用,还可以通过提纯供给下游氢能源产业,有效解决氯碱产品的平衡问题,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公司所处的长三角区域内石化、造纸、印染、环保等行业集中度和产业链配套均为国内领先,氯碱下游需求强劲,受益于区位优势和物流成本优势,公司氯碱系列产品竞争力较强。

(4)磺化医药系列产品行业政策及公司行业地位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是重要的医药及有机化工中间体。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兽药、农药、染料、荧光颜料、涂料等行业。公司磺化医药产业链拥有从甲苯和硫磺开始生产对甲苯磺酰氯、对甲砜基甲苯、邻硝基对甲砜基甲苯、邻硝基对甲砜基苯甲酸(即BA)、对甲苯磺酰胺、邻对甲苯磺酰胺、邻甲苯磺酰胺、精制邻对甲苯磺酰氯的全连续化产业链。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液体三氧化硫连续磺化管道反应技术的企业,拥有自主创新的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处于先进水平。

3.码头装卸行业基本情况

港口码头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行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码头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港口码头本身,还体现对港口码头周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港口码头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也较大,随着国家交通运输部《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的实施,对港口码头安全生产要求及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美福码头作为液体化工码头,依托后方化工新材料园区的综合优势,全力保障园区企业原材料及产成品供给,与后方企业相互依托相互支撑,极大的提高了码头竞争力。

美福码头不断致力于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开创稳定发展新局面。为应对全球严重疫情,通过不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严防了疫情输入;通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措施,确保了上下游生产作业的安全;通过不断加大环保设施设备有效投入,预防了环保、安全等各类事故的发生。

4.光伏发电行业基本情况

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国务院继2013年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在新能源领域出台的又一部重要政策文件。

《实施方案》围绕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合理空间需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完善财政金融政策等7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21条政策举措,为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022年上半年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5.8%。太阳能发电增长13.5%。

公司今年着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上半年签约分布式光伏项目11个,签约容量12MW。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入贯彻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管理层坚定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策,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及经营业绩。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2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62.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95%;实现每股收益为0.73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37%。截至202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6.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58%。

(二)报告期内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未来实现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列入2020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公司3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和30万吨/年二氯乙烷和氯乙烯(VCM)项目运行稳定,至今产品投放市场情况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PVC/VCM二期项目,目前在按计划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公司低温罐区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项辅助配套设施施工在推进中。

2.依托循环经济优势,保持主营业务稳定发展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引导下,公司以技术和环保领先优势,通过循环经济来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热电-氯碱-氯乙烯-聚氯乙烯”产品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脂肪醇(酸)下游市场需求稳定,公司装置稳定高效运行,充分发挥了规模优势、技术领先优势、多元化品种优势;报告期内,面对疫情反复和国际局部冲突频发的复杂国际形势,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研判市场,抓住市场机遇,赢得市场先机,盈利能力稳中提升。报告期内脂肪醇(酸)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2.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28%。

聚氯乙烯(氯乙烯)产品自成功投产以来,公司成为华东地区乙烯法聚氯乙烯的主要供应商,持续向市场投放优质产品。报告期内,公司聚氯乙烯(氯乙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80亿元。

氯碱充分发挥园区循环经济优势,VCM装置建成后延长了氯碱产业链,减少液氯销售,使氯碱效益进一步提高,同时氯碱系列产品受下游需求复苏带动,价格同比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7.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85%。

报告期内园区化工企业用汽基本稳定。蒸汽业务因与煤价联动,单价上升,公司蒸汽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2%。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及其下游产业,受出口影响及疫情影响,产品价格下滑明显。报告期内,磺化医药系列产品实现销量1.2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9亿元。

得益于国家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政策落实到位,清洁能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产业发电量8,366.44万千瓦时,与上年同期比较基本持平。

3.科学防疫,确保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上半年以来,各地疫情突发,尤其是上海及周边地区疫情严重,给公司经营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国家、省、市、港区各级政府疫情防控政策,公司以确保员工生命健康为第一、保障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和项目稳步建设,慎终如始,将疫情常态化管理纳入日常重点工作。

疫情期间,能源、原材料的稳定供应,物流运输的畅通等是保生产运营的重点,公司在董事会的带领下,各部门全力保障原料乙烯、甲醇、燃料油等原料装卸、输送,确保后方企业装置稳定生产。公司合理统筹,协调各部门紧急办理车辆通行证上千份,安排各高速通道接送车人员排班、防疫物资的申领和分配,按防疫要求协调安排对跨省运输人员进行统一集中居住管理,有力保证了公司疫情期间原辅料运输通畅,保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4.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

公司持续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的战略支撑,科技竞争力日益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显著。公司围绕节能减排、降低消耗、安全提升和新产品研发等技术领域开展创新工作,涵盖公司各产品系列,有力促进了公司的发展。报告期内,围绕公司六大产业链,共实施研发课题51项。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8项、获授权专利5项,确保了核心产业的技术优势。

在氢能产业研发领域,由公司承担的省级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大型国产氢气液化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子课题《氢液化工厂项目》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气氢装置已安全运行,保证了自有加氢站的氢气供应。报告期内,创建了嘉兴市氢能原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5.发展清洁能源,扩大光伏产业规模,构建完整氢能产业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公司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将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如光伏、氢能)作为公司实现双碳工作的目标,整合公司光伏业务,扩大光伏产业的投资规模;着力构建完整的清洁能源氢能产业链。

为优化管理,理顺资产结构,提高效率,公司出资5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嘉化光能,并以其为公司主要光伏资产的管理平台,将公司主要独立运行的光伏资产涉及的项目公司重组至嘉化光能旗下。报告期内,以嘉化光能为平台新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公司4家,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11个,约12MW。

在氢能方面,公司逐步培育特色氢能产业链,依托公司现有氢能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规划布局,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速培育发展“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用氢”的产业链。报告期内,公司对外销售高纯氢291.7万标方,港城加氢站及常熟加氢站稳定运行,为社会车辆提供加氢服务4,768车次。公司清洁能源事业部在用氢(氢能发电)领域设立开发课题,就氢能分布式发电项目进行了数据对比、方案论证等相关工作,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投资建设氢能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以副产氢气为源头,通过燃料电池转化成电能,采用自发自用模式,为公司未来在氢能挖潜利用领域的拓展新思路。

公司将着力做好“十四五”期间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抓住绿色低碳新赛道,加大在光伏、氢能、储能等领域的投资权重,尤其是择机增加在氢气储能、氢气发电、其他储能等新能源应用相关业务方面的投资力度。助力产业节能减碳,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将着力做好“十四五”期间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抓住绿色低碳新赛道,加大在光伏、氢能、储能等领域的投资权重,尤其是择机增加在氢气储能、氢气发电、其他储能等新能源应用相关业务方面的投资力度。助力产业节能减碳,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的部分原材料和产品为危险化学品。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了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公司每年全员签订《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设备综治安保目标管理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实施三级管控;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以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要素为主线,从安全领导能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设计管理、试生产管理、装置运行安全管理、作业许可管理、变更管理等14部分内容逐项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从而提高化工过程安全性;对设备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进行评估、检测,对不符合使用条件的设备执行淘汰更换,提升化工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公司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且获得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公司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因生产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不排除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和泄漏等事故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风险。另外,在公司规模扩大、业务扩张、产品多元化过程中,可能存在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员工违章作业等现象,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能对公司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并带来经济和声誉损失。

美福码头装卸货种为危险化学品,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危险化学品接卸管理安全,整个生产作业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因生产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不排除在装卸、仓储和输送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和泄漏等事故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风险。另外,可能存在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员工违章作业,安全生产得不到有力保障的现象,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能对美福码头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并带来经济和声誉损失。

此外,如果政府进一步完善安全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在安全生产上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将可能投入更多财力和其它经济资源。

2.生产经营中的环保风险

公司目前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公司已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控制“三废”,按环保要求建设了环保设施,建立了环保管理体系。公司污染物排放执行《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47-2018)、《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等标准,污染治理设施均采用可行技术,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因子可以长期高效、稳定满足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危险固废委托嘉兴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等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废水采用酸碱中和、生化处理等方式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公司“三废”排放完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但随着我国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宣贯,相关生态环保政策趋严,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可能进一步增加,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环保设施如突发故障,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可能产生环境污染风险,环保违法风险,进而受到环保行政处罚或产生环境损害赔偿。

3.产业政策风险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目前产业会面临产业布局、规模及工艺、能源消耗、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未来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现有产品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装置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但如果国家产业、环保政策出现较大调整,将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

4.化工行业生产周期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所生产的基础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与国民经济运行密切相关,行业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较大相关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宏观经济尤其是固定投资增速较高的状况下,该行业可实现快速的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但是一旦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外加环保以及原材料上涨等压力,可能步入周期性下降趋势中。扩张带来的支出加大、融资成本的上升、产品毛利率下滑以及销售增长的放缓等因素在增速下降的宏观经济下将可能加倍放大,企业在成本不断上升和产品供求面临平衡拐点的双重压力下,短期将面临较大的压力。目前受宏观经济、原材料、产业政策、环保等因素影响,以及国家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带来宏观经济的下行趋势加剧,行业有步入周期性下降趋势的预期和潜在风险,行业洗牌中技术低端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但优势企业也可通过产品优化升级进一步发展强大。

公司蒸汽、脂肪醇(酸)、聚氯乙烯、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以及氯碱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原材料,受市场行情影响原材料价格发生波动时,产品生产成本随之发生变动,也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影响。受外部影响上半年原油大幅上涨后高位震荡,刺激各板块大宗原材料不同程度上涨;加之全国疫情爆发、物流严重受阻;原材料和产品单价都保持较高水平后,6月开始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反转下跌,整个市场跌宕起伏,市场操作难度增加,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由于公司存在大量原材料进口采购业务,如果汇率出现较大的波动,则公司将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

5.商誉减值风险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485,714,229.11元,全部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的确认,公司在每半年度及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并购有利于拓展公司相关业务的规模,提高公司整体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但是若被合并资产未来经营状况不达预期,则交易形成的商誉将存在减值风险。

6.防疫风险

2020年初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短期内疫情无法完全消失已成定局。未来若国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成效不能持续或者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等其他影响,对公司物流运输、商贸会谈以及生产经营都有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依托园区循环经济,创造核心企业优势

公司以热电联产为基础和源头,所构建的从能源到基础无机化工、再到油脂化工延伸的产业链;公司同时拥有国内技术最领先、具有自主产权及规模优势的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产业链,能源和化工的高度互补带来了明显的配套优势。公司热电联产装置所产生的电力可供氯碱装置生产使用,由于氯碱生产的主要成本之一是电力,公司有先进的热电联产自产电装置,配套优势明显。公司的磺化医药系列产品和脂肪醇(酸)等化工新材料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水、电、汽等配套资源,而且基础化工产品为其提供了成本更低、输送便捷的配套原料,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公司每一系列的单项产品都能通过配套优势增强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又能通过产品的聚合效应提升公司整体效益和综合实力。

公司所处的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是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园区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以及全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清洁生产示范区、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至今已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化工园区30强前十名。

从公司的外循环经济表现模式来看,园区从2001年设立至今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帝人、壳牌、巴斯夫、德山化工、乐天化学、三江化工、合盛硅业603260)、赞宇科技002637)等落户,化工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嘉兴港区第一大支柱产业,已构建形成了以环氧乙烷、聚碳酸酯、丁基橡胶、PTA及下游产品、硅材料领域产业链等五大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园区通过公共管廊、集中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将区内所有化工企业串成一个生态有机体和园区循环圈。而在这个环环相扣、“有来有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公司作为园区蒸汽供热和基础化工产品供应商发挥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公司依托化工园区内产业链配套优势,与园区众多知名化工企业产生紧密联系,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产业链,实现了公用设施、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公司以热电联产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能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降低产品的能耗和物料成本,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增强公司各项业务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综合实力。

从公司的内循环经济表现模式来看,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建,主要产品包括脂肪醇(酸)、聚氯乙烯(氯乙烯)、蒸汽、氯碱、磺化医药以及硫酸(精制硫酸)等系列产品。其中,热电联产是嘉化能源的业务核心装置,蒸汽是嘉化能源的主要产品之一。脂肪醇(酸)以天然的棕榈仁油作为主要原料。乙烯法氯乙烯(VCM)的主要原材料为氯气和乙烯,公司现有烧碱装置联产氯气,可为生产氯乙烯(VCM)提供原料氯气,并将氯乙烯(VCM)单体进一步加工生产聚氯乙烯。磺化医药系列是目前行业技术领先、具有规模优势的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

(二)稳定的核心团队,稳健的企业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结构稳定、风格稳健。注重公司循环经济的开拓提升,强调公司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结合企业特点,形成了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在成本控制能力和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处于行业先进水平,有效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深耕行业多年的技术研发团队、精益求精的生产管理团队以及以合作共赢为理念的自有直销团队,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技术创新,加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司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技术人才,为各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续多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十强企业。围绕主业,公司持续进行技术进步,建立了嘉兴市重点技术创新团队——绿色合成技术创新团队,拥有了3个省级创新平台——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研发中心和浙江省芳烃磺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嘉化能源循环经济创新企业研究院”纳入嘉兴市首批创新企业研究院建设,将围绕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展新材料、新能源及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探索及研发。通过构建创新平台,公司的创新体系不断得到提升,为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增加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年的研发以及投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118项、已获授权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确保了核心产业的技术优势。

创新引领发展。硫酸裂解装置建成后,在实现了硫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通过技术探索,有力解决了公司内含氮废水及相关废酸处理等环保难题,推动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继自行研发的甲苯连续磺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后,公司再次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连续硝化工艺的产业化,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停止运行近20年的间歇硝化反应工艺,提升工艺的本质安全;公司热电联产机组,采用高参数替代低参数,提高了整体机组热效率;公司在氢能产业技术上研发布局,参与承担了浙江省科研计划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创建了嘉兴市氢能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公司牵头制定了《天然脂肪醇》、《工业对甲苯磺酰氯》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参与制定了《工业硬脂酸》、《工业氯磺酸》、《工业用液氯》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使公司产品在市场上赢取了更高口碑。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将会对未来能源带来新的变革。公司将继续完善优化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同时积极布局未来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通过借助研究院产学研创新平台,广泛与名校大院开展合作,公司在CCUS碳捕集与转化利用、氢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已经布局启动了多个自主研发及科研合作项目。

(四)完善环保管理体系,提升环保绿色发展优势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多项产业政策,从产业布局、规模及工艺、能源消耗、安全环保等方面对行业予以规范,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以“建设绿色智慧工厂,探索多领域节能降耗”为目标,有序开展环保工作,公司现有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布局、装置规模与工艺、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公司已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三废”排放,在现有的环保要求之上,进一步完善了环保管理体系。嘉兴港区在全省率先大胆提出争创“无异味企业”行动,公司积极响应,从源头控制、进行综合治理,持续保持“无异味企业”创建成果。

公司热电联产装置在完成了对现有锅炉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处置工艺,进一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减少运行原料消耗;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不仅具有规模优势,同时由于采用了连续化反应核心技术并且配套了废酸裂解装置,环保优势明显;脂肪醇装置作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生产系统,随着后续项目的完善,产业优势愈加突出;公司引进美国OxyVinyls和法国KEMONE公司的工艺技术,采用乙烯法生产聚氯乙烯产品,上述生产工艺属于国际先进技术;公司利用低成本的工业副产氢,在氢能源领域进行氢能一体化布局,结合公司已布局的光伏发电项目,优化低碳、循环发展生态,实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公司拥有专业危化品处理能力的应急消防队,开展安全环保应急演练,多次参与省、市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在实战中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

(五)受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物流和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公司所在的嘉兴港区地处上海南翼、杭州湾北岸,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是“长三角”沪、苏、杭、甬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同时嘉兴港具有海河联运的独特优势,海河联运可把外海大吨位运输优势和内河水运成本低、能耗小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公司拥有专业液体化工码头,为园区企业提供装卸及仓储服务,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便捷的陆路和水路运输不仅有助于公司整个销售网络的稳定供应,而且响应时间快,物流运输成本也比同行具有明显优势。浙江省积极推动舟山港-嘉兴港第二海运航道建设,嘉兴港未来海运更加便捷高效。

“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作为G60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多项交通建设项目、产业合作项目快速推进。随着通苏嘉甬高铁及海盐平湖与上海金山的跨市铁路建设,更加有利于突出嘉兴港区的区域优势,能吸引更多的资源集聚。上下游产业链的集聚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物料供应,以及更快捷的面向市场。

嘉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也将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机遇。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正丹股份
  • 蔚蓝生物
  • 凌云股份
  • 国联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