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达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16 19:51: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苏美达600710)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与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产业链、供应链两大类。产业链涵盖大消费、大环保等领域,主要产品或服务包括:纺织服装、家用动力产品(含园林机械、清洗机械及汽油发电机组等)、环保工程(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餐厨垃圾处理、可降解塑料工业工程等)、清洁能源(含光伏产品、工程、运维)、船舶制造与航运等。供应链即供应链集成服务,指大宗商品运营与机电设备进口。

  (二)经营模式

  1.产业链

  (1)大消费

  大消费板块包括纺织服装与和家用动力产品,其中纺织服装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和品牌校服三项具体业务,家用动力产品包括家用园林机械、家用清洗机械和家用汽油发电机三项具体业务。

  ①纺织服装

  服装业务:集设计研发、实业制造、商贸服务为一体,持续打造强大供应链整合能力和产业链运营能力,海内外拥有11家全资实业工厂和5家控股实业工厂,并拥有近600人的服装研发设计打样人才队伍,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众多中高端知名品牌客户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成为数字化驱动、行业领跑的纺织服装产业公司。

  家用纺织品:拥有产能合理的国内工厂、渠道成熟的海外公司,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实业制造、商贸服务、自主品牌建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毯子、被子、床单件套、宠物用品等核心产品出口额均居细分行业领先地位,拥有自主品牌包括BERKSHIRE、绎生活、京贝等,致力于成为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纺织产业综合服务商。

  品牌校服:以伊顿纪德品牌运营为核心,研发设计、生产外包、质量控制为支撑,迄今已累计为全国近4000所学校提供校园服饰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承接中国校服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整合全球校服行业的优质资源,引领中国校园服饰变革,推动共同教育价值重建。

  ②家用动力产品

  园林机械与清洗机械:主要从事草坪机、松土机、高压清洗机、服务机器人等园林机械、清洗机械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旗下南京苏美达动力产品有限公司、南京苏美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汽油发电机组:业务涵盖汽油发电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自有品牌“FIRMAN”入选100个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小型汽油发电机产品连续14年占据同行业出口自主品牌高位。

  (2)大环保

  ①生态环保

  公司在生态环保业务领域拥有多项工程总承包资质,为客户提供项目咨询、资金融通、工程设计、设备成套供应、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全程或部分服务,已在海内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建设了数百座质量一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工程项目,涉及领域包括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及土壤修复、可降解塑料工业工程等。

  ②清洁能源

  公司清洁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光伏电站资产持有,光伏组件生产与贸易,清洁能源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电站运维服务和综合能源管理。

  (3)船舶制造与航运

  船舶业务聚焦中型船舶,以设计为引领、建造为基础、航运为支撑,走绿色发展和差异化竞争道路,强化“船舶制造+航运”协同发展模式。其中船舶制造板块以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洋造船”)为中心,定位于中型船舶的研发建造;航运板块立足打造一支绿色、高效的干散货船队,聚焦船舶管理和运营,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水准的海上运输服务。船舶制造和航运业务上下游联动,实现前端市场需求与后端船型研发的互通,同时两者在船舶市场的波动起伏中,协同发展,共同抵挡行业周期性波动,保证船舶业务的有序、稳定。

  2.供应链

  供应链板块包括大宗商品运营和机电设备进口业务。

  (1)大宗商品运营

  公司经营的大宗商品包括金属产品、矿产、煤炭、木材等,上游与主要生产商建立长期采购合约,形成遍布全球的资源网络,下游围绕核心优质客户提供在原材料组织、物流规划和金融服务等配供配送服务。业务模式主要分为自营和代理两种模式,以自营模式为主。自营模式可分为统购分销和自营配送,其中统购分销业务占比相对较高。在统购分销模式下,公司通过收集下游客户的订单,整合不同客户所需产品的规模及规格,集中向上游供应商批量采购后向下游客户分销。采购前,通过预收下游客户定金的方式保证采购的产品及时实现销售,同时通过订单收集锁定了下游销货渠道,有效降低了因商品囤积带来的存储成本及存货积压风险。在自营配送模式下,公司根据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在产品价格处于阶段性低位时采购,待价格回升后再行出售,以赚取购销差价。公司积极开展“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2)机电设备进口

  公司机电设备进口业务主要采用代理模式,为客户提供“资源供应、商务咨询、金融支持、物流服务”四位一体服务。主要经营品种包括纺织机械设备、电子仪器设备、机床加工设备、轻工造纸设备等。公司根据与下游客户锁定的采购意向,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将下游客户与上游供应商进行匹配,在收取客户足额的保证金后,代理客户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并根据商品价格的波动及时调整收取的保证金,以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公司大力推动机电设备进口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苏美达达天下”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平台,提供装备展示厅、融资租赁展示厅、物流平台、在线签约与购标等功能,为先进设备制造商、采购商、物流合作方和金融服务机构搭建了渠道互通、资源共享的生态系统,以设备采购为核心,实现资源与信息的交互、上下游之间的产业协同,为上下游参与方提供设备供应、金融服务、贸易代理、物流支持、政策咨询、招投标服务等全流程、一揽子商业解决方案。

  (三)行业情况说明

  1.产业链

  (1)大消费

  ①纺织服装

  服装业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2,653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823.36亿元,同比增长6.51%;利润总额767.82亿元,同比增长14.41%。2022年1-6月,全国服装出口8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分品类看,针织服装出口3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9%;梭织服装出口3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比2021年四季度23.8%的增速放缓4.9个百分点;衣着附件出口7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分市场看,我国对美国、欧盟和东盟服装出口分别为193亿美元、159亿美元和7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9.6%和28%,东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服装出口市场,对日本出口64.5亿美元,同比下降5.2%。

  家用纺织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77.10亿元,同比增长6.45%。2022年1-6月,中国家纺产品出口156.2亿美元,同比微增0.19%,但出口规模再创历年同期新高,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出口总额高22.8%。其中毯子、餐桌用品、和厨房用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在12%-28%之间;毛巾、地毯和其他装饰制品出口保持小幅增长,增幅在1%-5.5%之间。分市场看,对美国出口51.4亿美元,微降0.66%;对欧盟出口20.8亿美元,增长1.6%;对日本出口13.4亿美元,下降2%;对东盟、非洲和大洋洲出口保持增长,增幅在3%-14.5%之间;对拉美出口降幅较大,同比下降11.1%。

  品牌校服:根据2022年1月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中国的校服市场是千亿级规模、快速增长的市场,但也存在市场集中度过低、质量参差不齐、采购流程不透明、产品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展望未来,校服产业市场化、品牌化、规范化仍是大势所趋。

  ②家用动力产品

  家用园林机械:主要包括草坪服务机器人及割草机、松土机、电动锯、修枝剪等消费类产品。家用园林机械全球市场规模约为440-500亿欧元/年,绝大部分市场被国际大牌企业所占有。主要厂商包括瑞典富世华、香港创科实业等。

  清洁机械:包括工业清洗、商业清洗和家用清洗三个领域,公司主要生产家用清洗机械,且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目前全球家用清洁机械市场规模约600-800亿欧元,绝大部分份额被国际大牌企业所占有。国外厂商主要包括卡赫、斯蒂尔、力奇等。

  汽油发电机:体积较小,多作为家庭、小型餐馆等场景的备用电源使用,在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也有较为稳定的需求。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小型汽油发电机生产国,大约80%的产能用于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以及电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的东南亚国家、非洲、大洋洲和中东地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2021年发电机组全年出口43.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95%。

  (2)大环保

  ①生态环保

  报告期内,国家坚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新发布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规划、方案和政策,例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及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等等,并全面启动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包括水处理、土壤修复、固废处置等在内的生态环保各细分行业的发展。

  ②清洁能源

  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1-6月我国光伏行业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同比增长均在45%以上;出口再创新高,其中组件出口78.6GW,同比增长74.3%。欧洲市场大幅度提升。上半年我国完成光伏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展望未来,预计全球光伏产业或将进一步加速发展,同时我国光伏产业也面临着供应链价格持续上涨、用地政策趋严、外贸形势愈加严峻复杂等发展挑战。

  (3)船舶制造与航运

  现代航运和造船业的发展历史已超过270年,80%以上的国际贸易通过海运实现。航运作为最经济、最环保的运输方式无可替代,长远来看船舶制造与航运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造船方面,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监测,2021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742点,与2020年相比提高64点,同比增长9.4%,自2012年以来首次回升至正常水平线以上;2021年以来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逐月提升,2022年6月达到1050,为2011年创设该指数以来的最高值。航运方面,2022年上半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均值为2,286点,同比基本持平,比2016年上半年均值486高370%。

  2.供应链

  供应链服务作为一个新业态,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发展“现代供应链”。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家对供应链的重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202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增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目前,我国供应链行业的集中度仍较低,国内头部企业与国外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差距虽然较大,但依托其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风控能力和规模效应等优势,未来成长空间大,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2022年上半年,全球市场复杂动荡,“黑天鹅”“灰犀牛”频现,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在俄乌战争冲突、疫情反复、通胀高企、美元加息等多重因素冲击下,加上国内各类政策调整,大宗商品走势剧烈震荡,对供应链运营企业的运营能力、管理能力、风控能力、研究能力等都提出了考验,头部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独具特色的骨干员工动态持股机制和优秀企业文化,不断吸引和粘合大批优秀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持续而强劲的动力。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是办好企业最可依靠的基础。早在1998年,公司就在子公司层面普遍建立骨干员工持股制度并实施动态管理,“能高能低、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持续深化“以奋斗者为本、高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良性互动,打造形成了公司和员工之间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关系,吸引和粘合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队伍,成为公司“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核心资产。在先进体制机制牵引下,公司员工“不用扬鞭自奋蹄”,致力于推动企业的创新超越,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实现国家、企业、员工的三方共赢。

  (二)“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生态化共赢”的发展模式,推动公司逐步成为日益强大的“分则能战、合则能胜的联合舰队”。

  公司坚持“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生态化共赢”发展模式和打造“分则能战、合则能胜的联合舰队”的总体目标。在公司层面,采取有序、有限的多元化,有效分散战略风险,平滑不同产业周期波动,同时通过加强赋能型总部建设,支持子公司专业化发展。在子公司层面,则立足各自主业,努力做到专业专注、做强做大。通过多年努力,公司已有多项业务成为所在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不少业务已跻身全国行业前列乃至“数一数二”。公司坚持超越利润唯上的商业价值理念,走竞合发展新道路,共建富有生命力、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三)适应不同行业发展特点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不断构建、蓄积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效帮助公司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保持良好经济效益。

  在供应链运营领域,公司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完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扎实推进一港(海南自由贸易港)一湾(渤海湾)一角(长三角)三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国内区域战略和“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开发、连接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商品资源、供应商资源、金融资源、物流资源和专业服务资源,搭建专业化、集成化和数字化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在大宗商品、机电设备进口等领域已经形成较为显著的规模优势、平台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在大消费领域,公司实施“贸工技金数一体化”商业模式,在纺织服装、家用动力工具等领域深耕细作,打造出一批以三燃料发电机、草坪服务机器人、再生纤维家纺等为代表的畅销拳头产品,培育出一批以伊顿纪德、FIRMAN、京贝等细分领域优势品牌,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大环保领域,公司长期践行“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充分发挥企业资信优良、产业资源丰富等优势,着力推进“EPC+”商业模式升级和政企合作,抢抓“美丽中国”“绿色低碳”“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

  (四)拥有辐射全球的强大渠道和经营网络,帮助公司及时捕捉市场需求。

  公司立足江苏、服务中国、辐射全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国内围绕“一港一湾一角三区”,国外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布局,在海外设立了40多家分支机构,基本形成了总部在中国,研发机构在中国、欧洲,金融及航运中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实业基地在东南亚的格局,有效捕捉市场需求并作出快速响应。

  (五)经过长期检验且持续完善的风控能力体系,确保公司始终稳健经营和行稳致远。

  “行稳致远”是公司的重要经营理念,公司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风险管控,两手抓,两手硬。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公司大幅度压降担保额度,强化逾期“两金”治理,不断健全完善风控能力体系。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公司已建立适应自身情况的“经营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评审动态化、救援预案化”五化风险体系,并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总体思路,通过管理能力提升及数字化转型推动风控能力的不断完善。

  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对于宏观及商品市场的研究,在授权范围内综合运用套期保值、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业务,规避相应原材料、商品或汇率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利润。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今年以来,宏观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公司坚持“高位企稳、稳中求进、进而有质”的工作方针,直面内外变化与挑战,将“稳中求进”的目标结合实际坚定贯彻执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指标高位企稳、主营业务齐头并进,在去年迈上“千亿集团”新峰后,呈上又一份高质量的中期答卷。

  (一)主营业务稳中有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14亿元,同比下降3.27%,较2020年同期增长75.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1.38%,较2020年同期增长83.50%。公司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同比增长2.30%。

  1.产业链板块营收实现全面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链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3.55亿元,同比增长22.16%,较2020年同期增长46%,三年复合增长率20.74%;实现利润总额7.83亿元,同比增长47.85%,较2020年同期增长122%,三年复合增长率48.93%。

  产业链各业务营收实现全面增长,其中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业务增长显著。清洁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72亿元,同比增长56.41%,利润总额2.37亿元,同比增长39.62%;生态环保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27.30%,利润总额7,759万元,同比增长21.95%。

  2.供应链板块高位企稳

  受宏观环境及疫情局部反复影响,供应链板块实现营业务收入621.85亿元,同比下降7.39%,较2020年同期增长84%,三年复合增长率35.56%;实现利润总额9.23亿元,同比增长1.94%,较2020年同期增长64%,三年复合增长率28.01%。

  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公司在供应链板块稳中有进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产业链板块的开拓,公司业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呈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态势。长期来看,公司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战略布局,可以帮助公司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平滑不同产业的周期性波动。公司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将使得整体业务发展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二)深入推进“双循环”发展,持续优化市场布局

  公司坚定实施“双循环”发展战略不动摇,一方面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加强国内外市场联动,另一方面继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深耕目标市场,努力实现增量发展。

  1.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2022年上半年,公司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准确把握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新机遇,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深入推进“双循环”发展战略。在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家用动力工具、纺织服装等业务领域中积极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比重,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实现增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市场(不含进口)实现营业收入403.68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52.69%。

  清洁能源业务在巩固光伏组件出口业务优势的同时,大力拓展国内EPC工程,加快分布式项目开发。报告期内,除在山西、徐州、沈阳等地陆续中标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及光伏电站运维外,公司还成功中标山西盂县30MW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取得光伏“整县推进”项目的新突破。目前,公司已累计开发建设运营工商业分布式项目500余个,在诸多项目中作为电力管家,为客户提供“低碳绿色、多能互补、应急稳定”的绿色电力解决方案。

  生态环保业务在国内市场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土壤修复以及可降解塑料等领域多点布局。2022年上半年,中标无锡市玉祁永新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长沙市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南园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积极拓展固废处置业务,中标嘉兴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拓展固废板块业务辐射范围;积极发展土壤修复业务,先后中标江北新区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徐州远强化工有限公司原厂址污染地块修复项目等项目;围绕可降解塑料业务,携手聚友化工,签约曙光绿华12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和联盛化学301212)3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

  柴油发电机组业务积极把握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深入开拓国内数据中心和运营商市场,成功获得中国移动600941)数据机房备用电源业务、中国联通应急电源车项目、“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上海云柏数据中心、北京合盈数据中心等发电机组订单。

  服装业务持续推进“优客户”战略,深度嵌入国内品牌客户价值链,与安踏、李宁合作研发生产北京2022年冬奥会赞助服装,与CHENPENG&森马合作,承接部分冬奥开幕式“和平鸽”演出服生产工作。

  2.继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运营业务已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公司积极发挥对国际市场敏感、团队对市场变化反应快速等优势,抢抓全球钢铁供应缺口,大力深挖海外市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钢铁出口1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8%;实现太阳能组件出口1.2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实现服装产品出口3.4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实现汽油柴油发电机产品出口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71%。

  公司充分挖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优化市场布局,有效对冲单一市场环境波动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国内国际互补,市场结构更加健康均衡。

  (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绿色低碳产品推动业务发展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带动经营发展是公司必由之路。推进绿色低碳新产品研发是公司紧跟时代脉搏、构建自身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为业务增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有效方式。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推进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新产品+场景化思维紧抓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提升客户体验。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1%。目前公司共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2个、国家级技术平台5个、省级技术平台12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专利授权数量共计993件,其中发明专利127件,在商业贸易行业中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前列。

  报告期内,占地55,000平方米的公司智能科技产业基地顺利实现投产运营。新产业300832)基地用于园林动力机械的生产、仓储,配备锂电池智能生产车间、服务机器人和园林设备自动化产线,并建设可满足1万个货位仓储的智能立库和全流程可追溯云系统,公司园林动力机械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2年上半年,园林动力机械业务在低碳技术研发领域新增知识产权授权33件,新增发明申请10件。研发园林锂电及平台技术的提速,将推动公司园林动力工具产品从传统燃油动力向绿电、智能化产品升级换代。

  截至报告期末,园林机械与清洗机械业务拥有稀土永磁无刷电机开发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和导航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共建有三个产业基地,拥有数百件授权专利(含多件PCT国际专利),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自主研发的锂电高压清洗机荣获“中国专利奖”。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主导编制动力工具领域国家标准共计14项,行业标准10项,并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领军企业、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江苏省智能家居重点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市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南京市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南京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南京市瞪羚企业,旗下智能公司入选南京市成长型企业五十强企业(第20位)。

  清洁能源业务旗下光伏组件品牌辉伦太阳能成功开发新一代N型隧穿氧化层电池(TOPCon)组件、1.6mm厚度双玻组件,并相继推出182双面双玻组件、透明背板组件、无切割直角电池组件等新品,获得市场好评。

  家纺业务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创新工作,继无水印染技术后,又在再生纤维面料织造工艺上取得新突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成功探索出“整合创新-成果转化-绿色营销”模式,绿色环保类产品销量再创新高。

  公司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可降解塑料工程建设、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创新绿色技术、获取绿色认证,深筑企业核心研发技术壁垒。

  (四)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面向未来核心竞争力建设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之下,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必答题”,更是公司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竞争力战略的主动思考。报告期内,公司牵头各业务板块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逐级推进,明确各业务板块未来三年数字化转型任务,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通过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公司效率提升、赋能营销、强化内控,努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数智苏美达”。

  在平台建设及业务赋能方面,机电设备进口业务面向未来不断优化升级智慧供应链平台“苏美达达天下”,致力于打造机电设备生态圈,为客户提供线上设备展示、融资租赁、物流可视化、在线签约与购标等一揽子服务。截至2022年6月底,“苏美达达天下”平台用户数超10万人次,逾300多个品牌入驻装备展示厅,引入超200家物流供应商,超60家境内外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报告期内,“苏美达达天下”平台成功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1年数字化转型“100+”典型案例。

  伊顿纪德品牌校服业务倾力打造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伊学团”,已经与公司建设的国内校服行业首个智能化仓储物流综合体实现数字化互联互通,赋能营销。报告期内,“伊学团”持续优化升级数字中台系统,从伊顿纪德自营平台升级为支持经销商伙伴、生态圈客户、1+N第三方客户线上入驻的全渠道运营平台,实现线上B2B2C功能从而打破交易场景壁垒。促使订单从接收到交付,能够全自动完成校服及周边产品的分拣、复核、包装及配送有效提高订单的接收和交付速度,大幅提升客户体验,为公司校服业务快速提升不同区域市场渗透打开巨大空间。

  (五)品牌赋能,持续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公司始终将品牌视作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并通过构建自主品牌集群体系,不断在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中稳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目前,公司位列2022年(第十九届)世界品牌大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147位,并荣获2022(第三届)BIDC品牌创新发展大会“海诺奖-2022最具成长力公司”奖。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孵化、培育自主品牌,积累忠实客户群,努力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长远发展积蓄势能。2022年上半年,公司自主品牌经营业绩达51.63亿元,同比增长36%。Firman(孚曼发电机品牌)、Phonosolar(辉伦太阳能组件品牌)、京贝(宠物家居用品品牌)、GForce/YardForce(佳孚)/PowerG(园林动力机械品牌)等产品品牌被江苏省商务厅评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伊顿纪德“etonkidd”作为校服行业的领先品牌,现已服务全国近4000所学校,年交付校园服饰超1,300万件,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六)多元化协同效应显现,业务增长添加新动能

  公司坚持“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生态化共赢”的发展模式,利用自身资源充分对旗下各业务板块进行赋能,推动各业务板块在人才资源、市场机会、行业分析、金融资源、系统集成等内部资源的协同和共享,打通横向、纵向组织边界,建立有机协同、运作高效的组织,同时通过多元化平滑行业周期,协同效应不断显现,助力公司稳健发展。公司定期编制行业动态研究和海外市场观察,编制合规、物流简报,实现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信息共享。

  公司供应链业务为国内众多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分销、机电设备进口等供应链运营服务,广泛获得客户的认同。依托海量客户资源以及客户信赖,针对客户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及运维、船舶制造等业务需求,供应链业务协同清洁能源、船舶制造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拓展服务深度与广度。以安丰钢铁为例,作为供应链业务的重要客户,公司及时捕捉安丰钢铁的造船需求,由船舶制造板块及时跟进,达成了船舶制造的业务合同,实现了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耦合效应。

  公司在南京江北新区打造的“风光柴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智慧应用示范园区正式投入运营。园区由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地面光伏发电系统、BIPV光伏车棚、BIPV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智能交直流充电桩、风光互补智能路灯及储能系统、柴油发电机及UPS备用电源系统组成。全新的项目形态,扩展出更多服务场景,也为公司开拓了全新的业务模式。

  公司将围绕相关产业链,有效利用公司内部资源,进行要素整合,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优势,通过公司资源、业务机会的共享,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各业务之间不断发挥协同效应,为公司发展增添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全球通胀加剧、国际商品和要素流动受阻、外部需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安全难度加大,区域化、分散化、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国内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大宗商品走势不容乐观,对公司主营业务带来不确定性。

  2.新冠疫情风险

  新冠疫情不断进化对公司国际化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困扰,一些国家升级港口口岸的防疫措施,海员短缺、船期不稳定、海运价格持续高涨、码头作业效率的降低都严重影响航运物流正常运转,对全球供应链及公司经营的影响可能仍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和不确定性。

  3.贸易保护风险

  逆全球化思潮继续蔓延,贸易保护及贸易摩擦加剧,一些国家通过加征关税、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安全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来对多边贸易进行约束,保护本国产业、维持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公司主要出口纺织服装、发电设备、园林机械、光伏组件等产品,容易受到进口国加征关税、贸易壁垒等因素的限制,从而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影响。

  4.海外安全风险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风险如影随形。有的国家、地区出现战争和军事冲突,有的国家、地区政局不稳、发生骚乱。公司在海外多个国家拥有实业工厂、工程项目及办事处等分支机构。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国际经济贸易出现混乱及全球政治安全局势的变化,尽管公司将努力做好安全风险监测、规避与防范,但仍难以排除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经营业务出现安全风险并产生一定损失的可能性。

  5.商品价格风险

  近年来国内钢材、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明显,公司通过持续管理提升,降低库存总量,将产品价格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因经营规模大、客户众多、需求多样等影响,仍需保留一定库存比例。因此,下游需求的变动以及产品价格的波动,将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6.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若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尽管公司会采取及时结汇、提高锁汇比例等有效措施,但仍不能完全排除产生一定汇兑损失的可能性。同时,若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单边升值或贬值,对公司出口或进口产品销售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独具特色的骨干员工动态持股机制和优秀企业文化,不断吸引和粘合大批优秀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持续而强劲的动力。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是办好企业最可依靠的基础。早在1998年,公司就在子公司层面普遍建立骨干员工持股制度并实施动态管理,“能高能低、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持续深化“以奋斗者为本、高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良性互动,打造形成了公司和员工之间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关系,吸引和粘合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队伍,成为公司“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核心资产。在先进体制机制牵引下,公司员工“不用扬鞭自奋蹄”,致力于推动企业的创新超越,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实现国家、企业、员工的三方共赢。

  (二)“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生态化共赢”的发展模式,推动公司逐步成为日益强大的“分则能战、合则能胜的联合舰队”。

  公司坚持“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生态化共赢”发展模式和打造“分则能战、合则能胜的联合舰队”的总体目标。在公司层面,采取有序、有限的多元化,有效分散战略风险,平滑不同产业周期波动,同时通过加强赋能型总部建设,支持子公司专业化发展。在子公司层面,则立足各自主业,努力做到专业专注、做强做大。通过多年努力,公司已有多项业务成为所在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不少业务已跻身全国行业前列乃至“数一数二”。公司坚持超越利润唯上的商业价值理念,走竞合发展新道路,共建富有生命力、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三)适应不同行业发展特点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不断构建、蓄积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效帮助公司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保持良好经济效益。

  在供应链运营领域,公司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完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扎实推进一港(海南自由贸易港)一湾(渤海湾)一角(长三角)三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国内区域战略和“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开发、连接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商品资源、供应商资源、金融资源、物流资源和专业服务资源,搭建专业化、集成化和数字化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在大宗商品、机电设备进口等领域已经形成较为显著的规模优势、平台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在大消费领域,公司实施“贸工技金数一体化”商业模式,在纺织服装、家用动力工具等领域深耕细作,打造出一批以三燃料发电机、草坪服务机器人、再生纤维家纺等为代表的畅销拳头产品,培育出一批以伊顿纪德、FIRMAN、京贝等细分领域优势品牌,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大环保领域,公司长期践行“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充分发挥企业资信优良、产业资源丰富等优势,着力推进“EPC+”商业模式升级和政企合作,抢抓“美丽中国”“绿色低碳”“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

  (四)拥有辐射全球的强大渠道和经营网络,帮助公司及时捕捉市场需求。

  公司立足江苏、服务中国、辐射全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国内围绕“一港一湾一角三区”,国外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布局,在海外设立了40多家分支机构,基本形成了总部在中国,研发机构在中国、欧洲,金融及航运中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实业基地在东南亚的格局,有效捕捉市场需求并作出快速响应。

  (五)经过长期检验且持续完善的风控能力体系,确保公司始终稳健经营和行稳致远。

  “行稳致远”是公司的重要经营理念,公司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风险管控,两手抓,两手硬。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公司大幅度压降担保额度,强化逾期“两金”治理,不断健全完善风控能力体系。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公司已建立适应自身情况的“经营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评审动态化、救援预案化”五化风险体系,并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总体思路,通过管理能力提升及数字化转型推动风控能力的不断完善。

  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对于宏观及商品市场的研究,在授权范围内综合运用套期保值、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业务,规避相应原材料、商品或汇率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利润。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正丹股份
  • 中海达
  • 蔚蓝生物
  • 鲁抗医药
  • 长安汽车
  • 凌云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