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4 17:41:21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爱尔眼科300015)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

  在国内,公司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高度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通过不同层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医疗水平,不断拓展医疗网络的广度、深度和密度,持续增强集团的整体实力和各家医院的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为保持长期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海外,通过重点区域“高地布局”战略,实现医疗技术与全球先进水平同步发展、多层次服务体系吸纳融合,逐步搭建世界级科研、人才、技术创新平台,更有效地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

  (二)驱动业绩增长的因素

  今年以来,国内各地区陆续出现疫情反复,进入二季度后更加呈现多点散发,上海、吉林、陕西、河南、广东、湖北、四川、深圳、北京等地区多家医院因疫情防控阶段性暂停门诊、手术,其他地区的医院也因疫情限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上下沉着应战,全体员工迎难而上:一方面,下属医院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配合当地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全力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公司围绕构建高质量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动自我革新,强化经营管理规范,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提质,完善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门诊量554.1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7%;手术量44.49万例,同比增长9.74%;实现营业收入810,739.06万元,同比增长10.34%;实现营业利润193,209.70万元,同比增长11.07%;实现净利润142,713.15万元,同比增长15.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9,127.24万元,同比增长15.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8,226.72万元,同比增长12.65%。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有:随着医学科普推广,居民眼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医疗消费稳步升级;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推进实施;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等,共同促进了业绩的增长。

  1、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公司规范管理

  报告期内,为贯彻落实董事长提出“拥抱社会监督,推动自我革新”的倡议和要求,公司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温情为纽带,以法律为准绳,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持续提高各机构规范经营水平,奠定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全面、系统梳理总部、省区、医院、门诊在管理、服务、医疗质量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新的政策要求,制定或修订了《爱尔眼科集团医疗管理制度汇编(2022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规范经营制度》《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省区运营管理制度》《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科医生培训管理办法》《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等制度,指导各分支机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各项规章,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规范经营管理。二是加强工作督导,强化贯彻落实。集团各省区、各分支机构加强规范经营制度统一学习,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规范,追求卓越品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全员危机意识及责任意识,筑牢自律底线。通过成立工作推进小组、设置社会监督员、集中组织学习等多种措施落实规范经营要求,对医疗资质、执业范围、医保收费、供应商资质、产品资质、日常设备管理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同时,集团各相关职能部门全程跟进、督导,完善风险预警,针对自查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导整改、举一反三,确保集团规范经营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以国家卫健委“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狠抓制度落实,持续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稳步提升医疗质量和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组织修订完成《爱尔眼科集团医疗管理制度汇编(2022版)》,包括了223个医疗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内容全面、体系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二是通过加强督导、培训、考核,确保制度落实,提升省区、医院医疗管理能力及医疗质量。加强医疗督导检查,各省区共对100余家医院开展了医疗专项检查;强化培训,举办民营医院管理年医疗管理系列第四期培训班,覆盖了10个省区共86家医院的医务管理者,24个省区培训基地共开展医疗业务人员培训35期达1000余人次,护理院感培训管理类(护士长)和技能类(地县医院手术室护士)分别为817人、1525人。进一步完善省区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以培训提升医疗水平,以考核促进业务规范,以评价完善手术授权、抗生素分级管理、高风险授权等授权体系建设。强化省区重点病种质控,推进各省区学组制定质控方案和标准,进一步完善技术质控标准和指标。三是持续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医疗风险防范力度。完善各学科临床流程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工作流程,提高各学科临床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完成各亚专科的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明确各亚专科2022年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措施与目标;建立疑难、高风险病例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强化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常态化开展相关重点手术质控通报。四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推进应用集团医疗质量安全自评系统;持续改进医疗评价分析系统,开通各层级的督导权限和BI数据分析与实时提炼功能,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分析评价的科学性。

  3、推进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全流程服务管理体系,促进患者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不断完善集团总部、省区、医院三级服务管控架构,充实机构和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患者心声,为患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贴心服务,强化全员服务,创新服务理念,落实服务举措,持续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二是推进多部门联动机制,快速响应患者诉求。服务管理、医疗管理、患者服务等多部门优化协作机制,运用数字平台快速响应患者服务需求。三是持续规范全院6S管理,完善全流程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改善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提升人员素养。四是大力加强专业服务队伍和服务管理队伍建设,明确服务标准,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开展专项培训,提升省区、医院的服务管理能力,建立并完善服务管理业务交流平台,提升省区/医院患者服务管理能力。五是上线患者满意度调查信息系统,定制开发前台问卷投放体系和后台数据管理、意见反馈跟踪系统,经过试点医院试运行和完善调整,目前已陆续在全集团医疗机构上线使用。六是加强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完成了8个省区22家医院的服务飞行检查,评估医院服务管理水平,帮助医院梳理服务共性问题,查找影响服务能力的因素,并制定整改提升计划,促进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提高。同时,公司启动了2022年第一期投资者体验官活动,邀请100余名投资者以“神秘顾客”的方式实地体验和检验医院诊疗服务,从患者的角度提出完善医院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升级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4、持续完善医教研平台,逐步增强行业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医教研平台。公司与具有百年历史的河南大学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河南大学爱尔眼科临床学院”、“河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双方将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以进一步推动“名校+名企”建设,打造产教融合新典范。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屈光手术国际论坛IRSS-2022”,邀请了8国屈光手术专家对行业前沿技术及专业经验进行研讨分享,线下线上参会人员3万余人次,促进了屈光手术行业学术交流及发展。同时,制订并发布《中欧屈光手术白皮书》,分析覆盖5国93万余人,对屈光手术相关数据情况进行分析,指导未来屈光手术更好发展。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并于7月10日发布。《白皮书》对英国、越南和中国三国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与视觉环境进行对比;并对全国27个省310万名儿童青少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解读;对全国近视防控试点区成都市青羊区近3年近视防控成果进行总结。此外公司积极组织专家参加国内外线上线下300959)的重要学术会议,为全球眼科发展分享爱尔的智慧。

  报告期内,公司专家发表SCI/Medline期刊收录论文31篇;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论文32篇;公司专家主编/参编专著5部。公司专家陈建苏教授、唐仕波教授、崔泽凯副研究员团队设计和构建的一种体外角膜基质-神经共培养三维模型研究成果发表在ActaBiomaterialia杂志;欧洲爱尔专家玛塔-菲盖洛艾(MartaS.Figueroa)以共同作者身份撰写的玻璃体内注射Faricimab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有效性、持久性和安全性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公司专家杨智宽教授当选湖南省视光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唐仕波教授荣获“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工匠精神奖”,全国共有30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能工巧匠获此殊荣;下属医院长沙爱尔获批2022年度湖南省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随着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公司的科研学术能力稳步提升,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

  5、加强新技术临床应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丰富产品内涵,让更多患者能享受到与国际同步的医疗技术与先进产品,同时保持公司在行业的技术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智臻飞秒ICL手术”,通过飞秒激光技术与ICL晶体植入手术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医疗效果;依托博鳌乐城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推动开展ICL-V5晶体手术集团“首例工程”,引领ICL手术新技术发展;全面引进离焦框架眼镜“升级版”——“思问”离焦定制框架眼镜,为近视儿童青少年打造一道“个人专属”的近视防控“闸门”;新引进散光三焦点人工晶体,满足有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实现术后远、中、近都能看清的全程视力。同时,公司依托学科优势,不断推进青少年近视防控门诊、糖尿病眼病门诊、老花白内障门诊、高度近视门诊及干眼诊疗门诊五大眼病专病门诊内涵建设,持续提升眼科专业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周期的治疗管理和一站式诊疗方案。

  6、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眼科”水平

  报告期内,集团以电子病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为抓手,继续深化推进医疗服务、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的数字化转型;推进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的“面向眼健康管理的智能无人巡诊系统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数字眼科”战略。一是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数字化水平。围绕持续加强集团医院信息系统、互联网医院系统、智慧医院系统、远程会诊系统、青少年近视防控系统、视光系统、眼健康档案系统、患者管理系统、智能客服系统等的升级完善与推广应用,功能模块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二是以电子病历全面推广应用为核心,推进眼科相关亚专科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建设、眼健康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医疗业务云系统,大力推进职能管控云系统建设,不断提高临床质量管理、医务、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等方面管理、监测、分析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力争做到数据监测更加灵敏,业务运行更加顺畅,协调联动更加紧密,管理效率明显提升。四是继续推进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面向眼健康管理的智能无人巡诊系统及大数据平台建设”。以STS项目为抓手,以集团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以“数字眼科联合实验室”项目为依托,全面推动双方合作共赢。同时,拓展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数字眼科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双方联合开启了眼科联邦平台搭建、眼科智能辅助诊断算法、眼科手术培训系统、眼健康大数据平台安全运维等课题的深入研究,用数字化手段持续解决在临床诊疗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字眼科水平。

  7、完善人才体系建设,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报告期内,为满足新阶段的发展需求,公司进一步完善人才体系建设,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升公司竞争力。一是加强全球引才引智,又一批眼科名家加盟爱尔,同时公司开启了2022年全球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博士后全球招募。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医教研一体化平台,联合培养跨学科博士后、眼科学硕博士生,培养更多临床技术与科研实力并重的复合型眼科高端人才。二是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发展需求,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公司针对眼科医生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别制定了管理办法,对眼科医生的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与分类,对医生职业发展各阶段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系统化训练;对医疗管理人才开展了总院长研修班、院长培训班、岳麓计划、E计划、管培生计划,加快不同层次的人才成长,加大人才储备,充实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省区组织架构和人员的配置,推进省区管理平台建设,打通人才晋升通道,构建高质量的人才梯队。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预留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工作。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竞争格局及行业地位

  1、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眼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原因主要在于:(1)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年龄相关性眼病患者不断增加;(2)青少年的眼健康状况日趋严峻,特别是近视眼的发病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上上课、网上办公、网上娱乐、网上社交的趋势化加剧了用眼强度,对视觉健康造成更大影响,带来了更多眼科医疗服务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2.67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9%;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达2.01亿人,占总人口数达14.2%。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以上。由此可以预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年龄相关性眼病将持续增长。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因疫情的影响,2020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50.2%)上升了2.5个百分点。同时,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近10%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而且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增长,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高中阶段达到了17.6%,近视人群高发化、低龄化、高度化的形势严峻。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眼科医疗潜在需求将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在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的共同作用下,眼科诊疗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2)国民眼健康受政策重视,眼科行业发展前景光明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期。包括盲在内的视觉损伤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是涉及民生福祉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今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2022年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国卫医发〔2022〕1号)明确:“十四五”时期,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延。有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科学矫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白内障复明能力,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筛查能力,推动角膜捐献事业有序发展。

  到202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2)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3)全国CSR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的“一号文件”,其对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将持续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给我国眼健康服务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2022年3月23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健推委办发〔2022〕2号)提出:强化儿童眼保健,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推进《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落实。

  2022年3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教体艺厅函〔2022〕14号),明确重点工作包括:遴选建设第三批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遴选建设30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在防控近视工作方面的转化应用。组织实施“十四五”眼健康规划,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推动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眼病防治,提升近视矫治水平。加强0-6岁儿童眼健康管理,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总结各地视力健康管理信息化经验模式,推动逐步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创新成果转化,统筹儿童青少年近视药物研发和示范推广,加快近视防控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11号)要求: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实施防控综合干预,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继续开展防盲治盲,推动实施全面眼健康行动。

  3)国家政策鼓励社会办医,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近年来,我国民众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有限且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提出了多项政策意见鼓励在医疗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医疗服务领域供给,同时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解决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问题:(1)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2)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并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社会办医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3)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将社会办医纳入医联体规划布局;(4)2019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等十八部委联合发布《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在眼科等专科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5)2019年6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肯定了社会办医的重要性,提出落实审批应减尽减和清理妨碍公平竞争各种规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6)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要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健全全科和专科医疗服务合作分工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明确要加快发展社会办医,规范“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7)2020年7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办医参与医疗联合体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按照自愿原则参加医联体。有利于社会办医与公立体系医疗机构分工合作,共同促进完善分级诊疗体制机制;(8)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等;(9)2021年8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明确指出:社会办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申报、评审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不受户籍、人事档案、不同办医主体等限制;(10)2022年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鼓励社会办医,拓展社会办医空间,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

  (11)2022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指出: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在国家多项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我国社会办医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办医快速发展,医院数量、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诊疗人次数和入院人数、收入均迅速增长,从而使得社会办医在总体医疗服务市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2、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全球性眼科连锁医疗机构,主要竞争者为国内各地一到两家综合性医院的眼科或眼科专科医院。从医疗机构的实力来看,北京同仁医院、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等少数几家公立医院,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公司独创的分级连锁模式符合中国国情,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在技术、服务、品牌、规模、人才、科研、管理等方面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医院在门诊量、手术量、营业收入等方面逐步占据当地最大市场份额。同时,随着新十年战略的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深化,公司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全球一体化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公司规模及平台优势越来越凸显,公司行业地位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已在医疗网络、专业服务、技术人才、学术科研、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独特的品牌领先优势,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级连锁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快医疗网络的分层建设,稳步推进区域性眼科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各省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以及爱眼e站的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多个省区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及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持,下级医院的疑难患者可以得到集团专家会诊或转诊到上级医院,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患者就诊的便利化。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境内医院187家,门诊部132家。随着医疗网络不断完善,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 2)全球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了香港亚洲医疗、美国MINGWANG眼科中心、欧洲ClínicaBaviera.S.A、东南亚ISECHealthcareLtd等领先的海外眼科机构。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外已布局115家眼科中心及诊所,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公司已正式成为世界眼科医院协会(WAEH)董事会成员,为公司与国内外眼科研究机构在科研、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公司爱尔眼视光研究所与全球知名眼科机构新加坡眼科研究所“成人高度近视队列研究项目”稳步推进;公司布局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打造国际临床研究基地,积极探索眼科临床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深度融合国际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和最前沿的技术体系,嫁接高端服务模式、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公司更好地发展国内的高端医疗服务,搭建世界级科研、人才、技术创新平台,“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3)医教研平台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医教研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多院”“多所”“两站”为核心的医教研体系。公司与河南大学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启动,拥有了湖南省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眼视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两个省级创新平台,长沙爱尔获批2022年度湖南省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近年来,公司主办了国际橘洲视光论坛、国际视网膜高峰论坛、屈光手术国际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不仅研发出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设备“云夹”、眼科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等高科技成果,还陆续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国人干眼多中心大数据报告》《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2021年全国儿童青少年在校与在家用眼行为及视觉环境报告》《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成功获得2023年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的主办权;公司多名专家的学术论文在全球权威期刊发表;唐仕波教授荣获“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工匠精神奖”。公司专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医教研平台优势进一步得到提升。 4)管理体系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优化经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在总部层面上,进一步优化集团职能部门与省区的工作分工和联动机制,强化财务直线管理,建立严密财务考评机制,落实各级财务管理责任,健全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省区经营、投资、人力资源的支持和督导,推进落实各项工作规范,确保经营计划完成;在省区层面,公司继续夯实省区管理机制及组织架构,推动省区区域资源整合、共享,推进实施“地县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强化省域连锁医院的管理、培训、指导职能;在医院层面,继续坚持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行院、科、岗三级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管理模式的动态优化,推动公司各种资源的整合共享,促进各连锁医院更加贴近市场,及时、准确满足患者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5)技术与人才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人才梯队建设,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一批国内外权威眼科专家陆续加盟爱尔,不断充实核心专家团队和各医院的人才力量;同时,实施了岳麓计划、湘江计划、优才计划、鲲鹏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大量培养医疗和经营管理人才。通过集团学术委员会各学组的日常组织和医院的高效联动,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储备持续增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公司继续跟踪和引进国际最新的眼科诊疗技术和先进设备,利用远程会诊、分级转诊、专家带教、多中心研究等多种手段,提高技术资源共享程度,不断提高临床、科研技术能力。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稳步实施,科技创新全球化布局的推进,公司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显著。 6)激励机制优势 公司已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上市以来,公司先后实施了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以及合伙人计划、省会医院合伙人计划等多形式、多层次激励措施,让越来越多的核心骨干与公司结成长期利益共同体,持续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极大地释放核心骨干的工作动能,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公司在新时期的战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2021年预留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继续推进合伙人计划的实施并部分兑现,全面践行“共创、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快速提升。完善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对爱尔眼科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7)多层次服务优势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导向,满足人们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公司的发展宗旨: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公司在为社会大众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一方面根据医疗消费升级的趋势,积极开发个性化的高端服务,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在服务内容上持续提高品质标准,不断提高服务的增加值;另一方面,通过爱尔特色的“交叉补贴”模式和高效的工作机制,为缺乏支付能力的贫困群体提供公益慈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可扩展。同时,公司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扩大服务的覆盖边界和服务内容,不断改善就医的便捷度和满意度,以高水平医疗服务到每一位患者,让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通过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和谐共进,持续提升爱尔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医疗风险 在临床医学上,由于存在着医学认知局限、患者个体差异、疾病情况不同、医生水平差异、医院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类诊疗行为客观上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风险,医疗事故和差错无法完全杜绝。就眼科手术而言,尽管大多数手术操作是在显微镜下完成且手术切口极小,但由于眼球的结构精细,组织脆弱,并且眼科手术质量的好坏将受到医师水平差异、患者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差异、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眼科医疗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 医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手术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有限、对术后效果的感知和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片面性,由此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一直以来公司保持了较好的医疗质量,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随着门诊量、手术量的不断增长,其绝对数有可能上升。 针对医疗风险,公司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医疗服务与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和护理规范,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师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和护理水准,严格术前筛查,从严掌握适应证,严格规范病历书写,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和必要手续,加强和完善医患沟通,并配置各种尖端眼科诊疗设备以确保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率,以高水平医疗服务到每一位患者,让高质量发展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尽管如此,医疗风险仍然不可避免。 2)人力资源风险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医疗机构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伴随着公司医疗规模的快速扩张,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也趋于复杂化,对公司诊疗水平、管控能力、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吸引、培养、用好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虽然公司在前期已经为后续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人才储备,但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吸引足够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且不能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方面继续进行机制创新,公司仍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短缺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首先营造强化“理念聚人、平台引人、事业留人”的氛围,让“共创、共享、共赢”的爱尔合伙人文化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打造追求卓越、医德高尚、责任感强的团队。随着员工数量的日渐壮大,公司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显著提升。其次,公司通过建立和完善世界级的医教研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的管理学院,不断吸引高层次专家加盟,通过实施各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持续开展各类培训,加强医疗及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力争上游的学习型组织;第三,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优势,不断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让员工的获得感持续增强。随着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合伙人计划、省会合伙人计划等系列激励机制的实施,广大员工获得了显著的激励效应,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3)管理风险 连锁经营有利于公司发挥资源充分共享、模式快速复制、规模迅速扩大的优势,但随着连锁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公司在管理方面将面临较大挑战。 针对以上情况,公司将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和区域管理运行机制,加大区域化管理力度,合理界定集团总部、省区、医院的管理层级和管理职能。在集团总部层面,公司动态完善各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统筹、考核功能,加强集团财务管控力度,明确各医院财务审批权限和职责,并坚持以内部控制审计为重点的审计职能导向,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加快推进,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规范、科学、高效。 4)公共关系危机风险 公共关系危机是指危及企业形象的突发性、灾难性事故或事件,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紧迫性等特点。公共关系危机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严重破坏企业形象,甚至使企业陷入困境。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某些个体事件可能会被迅速放大或演化为行业性事件,公司可能因此而受到波及或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采取多种举措进行防范和化解。一是落实全程、全员规范运作和质量管理,从根本上降低公司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二是持续塑造专业、权威、可靠的品牌形象,与竞争者形成鲜明的品牌区隔;三是完善《危机公关管理办法》《公共关系危机处理预案》等制度,加强危机预警预防及处理机制的建设,并进行明确分工、职责到人;四是建立完善的公共关系体系,塑造和谐友好的外部环境。 5)授权使用品牌风险及诉讼仲裁风险 公司通过参与投资产业并购基金,许可其投资、设立的医院使用公司指定商标及“爱尔”字号,更好地满足各地眼科患者的需求。授权使用品牌医院为独立法人,不属于上市公司子公司,不由上市公司控制或管理,独立承担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债务或法律责任。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存在品牌风险和诉讼仲裁风险。授权使用品牌医院可能因执行不到位、操作失误、理解不当等原因导致无法达到公司提出的运营标准,严重时可能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等风险事件,影响公司整体品牌形象。同时,在患者或其他第三方与该等医院发生纠纷时,存在对方将上市公司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仲裁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司面临诉讼仲裁风险。 为防范上述风险,公司与并购基金签署了《管理咨询服务协议》,并与品牌授权医院签署了《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协助其建立与上市公司统一的医疗质量标准,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咨询,帮助其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债务或法律责任由医院完全承担。公司制定了《商号商标许可使用管理办法》,从商号商标的许可审批、日常管理与监督、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对品牌授权医院发生上述风险事件时的报告流程、处置程序、责任追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公司对品牌授权医院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若未达标准,公司有权提前终止协议。 6)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在投资并购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金额的商誉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并购的标的资产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则存在商誉减值风险,从而对上市公司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①收购前对医院进行详细的调研,对标的医院的财务数据、所处区域市场情况、管理运营水平、未来增长潜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②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拟收购医院最近一年及一期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真实准确地掌握相关医院的财务数据;③聘请评估师对拟收购医院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并参考评估报告评估值确定收购价格;④收购后对医院进行管理整合和运营提升,通过集团财务中心、各事业部、学术委员会、医疗管理中心、运营中心、人力资源等部门直接与医院对接,协助医院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优化人才团队、细化财务管理、加强学科能力建设,以提升其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7)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目前,国内局部地区和海外地区疫情仍有反复,公司作为全球性眼科医疗机构,预计上述因素在未来仍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若疫情未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大规模反弹,公司的经营业绩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晓程科技
  • 新研股份
  • 南京化纤
  • 雷曼光电
  • 五方光电
  • 荣盛发展
  • 炼石航空
  • 沃格光电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