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路钢构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4 18:58: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鸿路钢构002541)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钢结构制造销售业务为主、其他配套建材生产销售业务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业务为辅的三大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钢结构制造研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结构专业制造商。报告期内公司尽最大努力减少新冠疫情对生产和销售所造成的影响,随着公司各大生产基地陆续建成投产、智能化改造及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不断深入,公司在钢结构制造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继续得到稳固和增强。

(二)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商品房、商业中心、大型场馆、工业厂房、产业孵化器、桥梁、石化设备支架等领域,为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用工人数、减少建筑扬尘及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等,为“碳中和”“碳达峰”提供重要保障。

(三)经营模式

1、继续专注于钢结构的高端制造:钢结构制造业务可以充分发挥公司加工基地多、产能大、快速交货能力强、成本控制好、领先的智能化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力强等核心优势,对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工期要求紧的加工类订单具备比较强的竞争优势及议价能力,比如2022年上半年承接动力电池项目二期标准厂房项目、亿纬九区钢结构制作工程、电子信息厂房项目、临港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项目等,这类业务有周期短、回款快、毛利率稳定等特点。本报告期钢结构产量达到158.5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46%。随着生产及管理效率的提高,这类业务的盈利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2、开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相关业务:随着国家“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政策的不断深入,技术领先的公司“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及市场的认可,潜在的市场规模大。与普通的工程项目相比,有技术含量高、回款相对有保障、利润相对稳定,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兴业务市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业务有生产及施工二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的工作量最大、用工人数多、管理难度高,生产的进度及质量决定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和质量,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我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比率的不断提高,管理及技术要求更高的生产环节必将成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所以公司除自身承接一部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以外,主要致力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的研发、钢结构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与大型总包企业协作推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业务。报告期中装配式建筑产品收入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装配式建筑业务中的制造业务。

3、钢结构相关的绿色建材制造销售业务同步发展:公司的钢结构配套产品有钢筋桁架楼承板、C型钢、聚氨酯复合板等绿色建材等,丰富产品线,提高竞争力。

公司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管理上的变革创新,致力于提高管理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进卓越工程,倡导一流主义、优化研发、制造、营销、施工、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经营质量,不断打造钢结构绿色建筑的强势品牌。

公司的近期发展目标:一、稳步扩大公司的钢结构生产能力,争取2022年末达到500万吨的产能目标,为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继续强化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增强钢结构制造方面的成本及规模优势,不断丰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关联产品,提高协同效应,增加利润来源。三、全力推进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利用工业互联技术有效打通智能设备与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和智能设备的生产效率。四、继续加大公司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力度,并利用领先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为公司持续发展增加动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一个最具备竞争力的生产研发基地,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最具竞争力钢结构及相关配套产品供应商。

(四)行业发展及市场地位

1、钢结构产业情况

(1)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带来显著增量

国家顶层政策设计在地方逐步落地,钢结构建筑渗透率仍处于上升过程中。按照国家推进装配式建筑思路,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重点推进地区及积极推进地区近期密集出台较多政策,支持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我们认为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政策逐步落地,钢结构需求将迎来显著增量。

装配式建筑遵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原则,强调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通过工业化生产的优势提升效率和建筑品质,通过弹性化的设计满足需求变化,注重使用空间的可变性和持续更新的可能性,延长建筑寿命,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有助于建立符合工业化标准要求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体系,建造长寿命、高品质的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推动现代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可持续健康发展。

(2)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蓄势待发

近年来,国家连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钢结构行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1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0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基本实现钢结构智能建造。

2021年12月3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就高标准住宅建设的实施标准、管控过程、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如:最低品质要求为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采用装配式建筑且装配率达到60%、设置太阳能光伏或光热系统;高品质住宅建设方案由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宜居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六个部分组成。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有利市场环境的助推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3)智能制造是钢结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降低,老龄化社会逐渐到来。劳动密集型企业严重依赖人口红利,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低成本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人力成本日益提升的难题。因此,通过智能制造加快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方向发展,将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发表讲话,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中提到:“针对建材行业细分领域多、工艺差别明显等特点,围绕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混凝土、墙体材料、矿山等领域,制定工厂设计、工艺仿真、质量管控、仓储管理等智能工厂规范或规程标准;制定基于5G的设备巡检、基于人工智能的缺陷检测、基于工业云的供应链协同、设备远程运维等指南标准”。

加快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市场竞争格局及行业地位

(1)钢结构行业定位

公司定位于钢结构专业制造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结构专业制造商,已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格局,同时在公司内部也形成了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在重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2)钢结构制造领域

公司聚焦于重钢结构、轻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空间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中、高端应用领域,由于技术门槛高、加工难度大、产品质量及精度要求高,符合生产能力和资质要求的企业相对较少,市场竞争相对缓和,市场竞争取决于企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质量与品牌,产品毛利率较高。同时设备钢结构的领域也在不断延展,钢结构发展空间得到有效增大。公司在行业内具备品牌技术和规模优势,对于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短的规模大、难度高项目的承接,公司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实力。

(2)钢结构绿建领域

国家在政策层面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主体是装配式建筑企业,设计院及研发机构做配套,要求实行EPC总承包模式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模式对钢结构绿色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生产施工能力,更需要有技术创新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信息化综合管理能力等等,所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业务主要集中在几家钢结构龙头企业。

公司有领先的高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体系、低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体系等技术体系的协同效应更加增强了公司创新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

(五)业绩驱动主要因素

2022年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疫情多发散发,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报告期内,面对疫情反复及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公司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0,108.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05.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建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总共约127.81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同期增长21.38%,全部为材料订单;钢结构产品产量158.58万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2.46%。主要因为本报告期内新产能逐步释放。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 公司自2011年1月18日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公司在品牌知名度、管理水平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近三年来公司逐步确立了以钢结构加工制造为核心、其他业务相辅助的经营策略,投资建设了共10大生产基地,确立了2022年底达到500万吨的年产能目标。同时公司在管理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的盈利能力,逐步确立了公司在全国钢结构制造行业的龙头地位,行业及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对上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逐步提高,上下游客户对公司的依存度逐步增强,公司钢结构及其他产品已列入越来越多业主方及总包企业的指定产品名录。报告期内,承接了动力电池项目二期标准厂房项目、亿纬九区钢结构制作工程、电子信息厂房项目、临港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项目等高难度的大型项目制作业务,其中的部分客户就是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国家装配式住宅基地;参编了中国第一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标准;国内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承建企业。 (二)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1、BIM和焊接技术优势 在中高端钢结构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详图深化技术、焊接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在订单接洽阶段,详图深化技术水平是客户考察、挑选合作钢结构企业的关键因素;在工程实施阶段,制造加工能力及焊接技术水平是决定钢结构件精度并间接决定钢结构工程实施进度、质量的关键因素。 自2021年开始,公司通过打通3D建模软件与公司项目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全部制造项目从订单跟踪报价、合同管理、详图深化、物资管理、生产进度管理及质量管理等全生产过程BIM管理,并通过轻量化处理软件及二维码溯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构件上的二维码查看构件的生产、材料信息及详细的构件安装及定位信息,大大方便了用户的管理及安装工效,提高了公司产品的附加值。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公司技术中心长期跟踪国内外钢结构制造技术的研发动态,持续提升公司在详图深化、焊接等关键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能力,先后主持、参与制定省级、企业质量标准多项,并与多所高校及研究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公司以技术中心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具备较强的制造技术优势,是我国钢结构行业中能生产制造不同规格型号、精度要求高、难度要求大、工期要求紧的钢结构件的大型专业生产企业。 2、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 公司十分注重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近年来研发或引进了包括全自动钢板剪切配送生产线、激光智能切割设备、全自动双弧双丝埋弧焊生产线、焊接及喷涂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公司创新研发了下料、坡口、热轧H型钢制作、方圆管加工、箱型柱制作、工字钢、角钢、槽钢制作等生产工艺,可以较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2022年上半年公司加快了激光智能切割、小型连接件的专业化智能化生产、机器人自主寻位焊接、机器人喷涂等智能化改造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完善的配套工厂优势 通过完善半成品制造能力,减少外协或外购半成品,建立成本竞争优势。如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高频焊管生产线,开平剪切线、焊丝生产线、多棱管生产线、U型肋生产线、大型圆变方钢管生产线、热镀锌生产线等都是绝大部分同行业企业都需外购或外协的半成品或辅材,拥有这些制造能力,公司可以减少从钢厂采购钢板到其他企业制成半成品,再到钢构厂制成成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4、完善的产品协同优势 通过完善各类与钢结构及围护系统相关联产品,充分发挥公司各类产品之间的相互协同效应,实现“打造一站式采购的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精品超市”的经营战略,建立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在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钢筋桁架楼承板、C型钢、聚氨酯复合板等绿色建材等丰富产品线,提高竞争力。 5、大型项目的规模优势 公司拥有安徽合肥、下塘、涡阳、金寨、宣城、颍上、蚌埠、河南汝阳、重庆南川及湖北团风等十大生产基地,各生产基地的布局合理、规模大,可以充分体现公司钢结构加工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大工程项目的协作加工能力;实现集中采购及调配,可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快速交货能力。 6、细分产品的专业化优势 凭公司生产基地集中度高的特点,公司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实现了更细分的部品部件的专业化:气楼、系杆、箱形柱、十字柱、H型钢二次加工厂等都进行了进一步地细分,将非标准化的工程材料最大限度地实现细分产品标准化,更有效地提高自动化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采购能力逐步提高 2022年上半年也是钢材价格极度不稳的一年,钢材作为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公司最终实现了利润率的稳定和业绩的稳步增长,这主要利益于公司有较强的采购能力。 1、科学化预测 加强采购价格预测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根据钢铁期货走势、多年积累的经验、钢厂排单计划等统计分析、钢材成本组成分析以及运营规律,适时进行大宗采购。 2、信息化管理 加强采购平台的建设,提高公司采购效率,不断优化推广电子采购竞价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鸿路采购物流平台,扩大供应商范围和提高供应商关注度,降低采购成本。 鸿路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反映合同、收付款、采购计划及到料状况、成品收发存、发货计划、生产计划及生产进度等信息,为项目履约提供保障。以项目为核心,将企业的人、财、物、信息、流程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经营管理模式统一。 充分发挥信息化、NC银企直连、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对资金、结算、商务报价、详图深化、生产订单下达、生产入库、工价管控等流程进行管控,提高了运行效率,为业务和产能复制提供了保证。 3、规模化采购 公司所有基地的物资都由公司总部统一采购,规模化采购提高公司与钢厂的议价能力,实现统一调配可以加快物资的周转及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4、共赢式合作 公司的钢材采购规律不同于钢材一级经销商,公司每月比较稳定和强大的采购量,可以为钢铁厂的稳定生产提供助力,解决他们在钢材需求偏弱时的有序生产,所以受到各大钢铁厂的青睐。目前公司已经与国内许多重要的钢铁厂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强强联合,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采购议价能力。 (四)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公司一直以来都是钢结构制造为主的企业,在钢结构制造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三年来公司十大生产基地的运行及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可复制易运行的钢结构生产管理体系,突破了管理半径的限制,具备了多基地大生产的管控能力。 1、信息化管理 公司一直把信息化建设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放在公司管理的首位,是实施多基地大生产的必要条件。以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管理平台”为核心,采购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ERP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为辅助,近一年来推出了实时工时工价体系、项目预排产系统等,进一步提高公司对一线工人及项目进度的把控能力。 2、集中管控 公司把各基地分成若干工厂,所有基地的工厂包括采购、销售、商务、技术、财务及人力资源等都实现总部统一管理,各工厂为生产成本中心。集中管控是公司快速高效生产管理的基础,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规模采购及规模生产优势。 3、垂直管理 以公司生产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运行管理模式,减少了基地二级管理这个中间环节,实现了工厂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管理效率更高、人力成本更低。 4、严控成本 制造工厂是公司钢结构制造最基本的单位,是公司的成本中心,对产量及生产成本负责,目标清晰、责任分明、分配合利,形成了“能者上、劣者下”的良好的就业氛围,铸就了多支能打硬仗的铁军。 (五)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 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普遍具备多年相关行业从业经验或多年管理经验,能够快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经营策略,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能力。公司产能快速增加需要大量的工厂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设备之间的长时间磨合,所以员工的稳定以及素质的提高尤其重要,为此公司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1、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 根据多年的公司运营经验,公司员工由于长期受到公司文化的影响,更容易进入状态、工作更刻苦更稳定、更会珍惜机会,所以公司的基层管理人员主要从公司内部选拔,外部人才作为补充。通过公司比较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未位淘汰制度及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公司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 2、技术工人的培养贮备机制 吸引人才:利用公司的人均产量高带来的高收入、有吸引力的上升空间,吸引大批的技术工人加盟公司。 合作培养:通过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定向培养焊接、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工人,增加当地就业,达到公司、政府、学校、学生等多赢的局面。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风险 2022年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疫情多发散发,对居民生活及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持续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和市场变化,潜心研究对策,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营销策略,提高公司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和预判性,找出薄弱点给予针对性防控,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提高公司应对宏观经济风险能力。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保障房、景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大型场馆、工业厂房、航站楼、桥梁海洋平台、锅炉钢架等领域均属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公司业务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钢结构行业市场供求及行业利润将受到不利影响。公司能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有正确的预测,并相应调整公司的经营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业绩。 公司董事会认为,长期来看,钢结构行业特别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兴行业,未来成长性较好、市场前景广阔。尽管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钢结构行业存在短期调整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宏观调控也会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加强,具备核心竞争力和领先优势的企业将会生存下来并进一步发展壮大,从而有利于整个钢结构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同时公司及时对宏观经济及市场情况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调整与指导经营政策的。 2、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钢结构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尽管产品定价机制主要为“钢材价格+加工费+利润”模式,并在合同签订收到首笔定金后通过及时采购锁定原材料成本,可以适当将钢材价格波动风险转嫁给下游客户。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受管理精确性、资金周转情况等因素制约,公司无法保证所有合同在收到客户首笔定金后其原材料得到及时采购,从而产生部分敞口风险。此外,钢材价格波动还会给公司带来以下经营风险:第一无论钢材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如公司在签订合同与钢材采购环节没有衔接好,或风险管控不当,公司将蒙受经济损失;第二如钢材价格上涨或在高位运行会使公司流动资金需求增加;第三,因公司采用的加权平均法对成本进行摊销,钢材价格波动会对当前销售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当期的营业利润。 3、用工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各地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情形,对生产、制造、施工类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公司所从事的钢结构制造业也存在着由于用工紧张导致公司人力成本上升或由于用工短缺而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公司为积极应对上述风险和挑战:(1)公司通过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和富含文化底蕴的制度来吸引、团结、激励员工;(2)大力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制造程度,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用工人数及生产效率;(3)在公司内部持续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自行培养符合公司需求的焊接人才。 4、市场竞争风险 在我国,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及钢结构制造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促使该行业不断有新的厂家涌入,既有新建厂商,也有从相关行业转产过来的生产企业。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钢结构企业已达到数千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很小,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比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小型钢构制造企业进入的门槛不是很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品牌影响力,公司将可能面临由于市场竞争带来的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随着公司新建项目投产,公司的钢结构制造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持续强化成本控制,优化业务流程,从公司内部挖掘盈利潜力。 5、全国布点生产基地的风险 公司在建及已经完成建设的共有十大生产基地,预计2022年底产能将达500万吨/年,为公司的后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及货币环境的改变也会对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1)固定资产投资大,在融资不畅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公司近期的经营现金流产生影响;(2)地方政府如果合同契约精神不高,合作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风险;(3)新建生产基地业务不饱和,达不到预期的效益等。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凌云股份
  • 蔚蓝生物
  • 正丹股份
  • 国联股份
  • 百川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