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化股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5 16:38:51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巨化股份600160)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氟化工、氯碱化工600618)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主要业务为基础化工原料、食品包装材料、氟化工原料及后续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拥有氯碱化工、硫酸化工、煤化工、基础氟化工等氟化工必需的产业自我配套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包括基础配套原料、氟致冷剂、有机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并涉足石油化工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未发生重要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以及公司不断加大氟氯化工先进材料发展,高端化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增强多化工子行业集约协同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竞争地位,主营业务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80亿元,比上年同期(以下称“同比”)增长39.24%。

近几年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年年2019近几年主要产品营业收入情况2020年年年上半年

2、行业基本特征

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作为化学工业和基础工业部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具有较高进入壁垒。其普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等生产特点,对工艺技术、安全环保、装备水平、公用工程配套、物流运输仓储、供产销衔接、特种专业、专业管理和人员专业素质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为国家重点调控、监管行业,属高安全生产风险、高能耗、污染行业,也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政策高度敏感行业。企业的经营发展受产品、技术标准、安全、环保、土地规划、能源等产业政策,以及资金、技术、人员、土地、空间布局、安全环保设施、公用配套、资源、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等生产要素约束较强。

(2)业绩对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高。由于原材料成本占成本的比例较高,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业务收入(收入=销量*产品价格),并且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波动较大,因此,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产品的盈利能力,对企业业绩有重要影响。

(3)业绩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作为基础工业部门,其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受行业供给周期、下游消费周期、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行业供给、消费、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直接影响原材料和产品的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引起产品价格高波动及运行趋势变化。且由于经营业绩对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高,业绩会由于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周期波动发生较大波动。

(二)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品种多,应用广泛。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新能源、电气、电器、化工、机械、仪器仪表、建筑、国防、航天、电子信息、环保、纺织、金属表面处理、制药、医疗、纺织、食品、冶金冶炼等各工业部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其应用范围随着科技进步、消费升级不断向更广更深领域拓展。公司氟化工材料以其独特优异性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支撑材料。

(三)公司市场地位

报告期,公司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核心业务氟化工处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氟制冷剂及氯化物原料处于全球龙头地位,尤其是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及其主流品种的市场地位全球领先;含氟聚合物材料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VDC和PVDC产业链)处于全球龙头地位。

(四)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氟化工、特色氯碱化工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经营模式。

公司根据董事会批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资源保障能力、市场变化等,制定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分解落实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采购:公司及下属经营主体单位采购部门建立健全合格供应商目录及其考核机制,按照原辅材料需求计划,通过招标采购、协议采购、战略采购、集量采购等多种采购方式,向供应下达采购订单,约定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交货地、数量、质检要求等,并跟踪督促定单交互,到货后由质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入库。

生产:公司各生产主体单位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制定具体作业,组织产品生产,完成生产计划。公司生产部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市场变化、生产装置运行状况,通过下达调度令,对生产计划进行临时调整。

销售:公司各经营主体单位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客户订单计划、产品市场预测等,通过直销、经销等方式,落实销售计划任务。

研发: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要求等,制定公司年度科创计划,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满足公司项目发展和生产装置技术进步需要;公司研发机构及各经营主体单位根据公司科创计划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负责实施。

2、专业化经营模式

公司成立以来,坚守化工主业,形成以氟化工为核心、相关化工产业高度协同的完整氟化工产业链形成集约经营、集约发展优势。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产品成本、费用和收入(产品价格、销量)为公司业绩主要驱动因素。报告期,驱动公司业绩上行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价格上涨、产品单耗下降、产销量增长、产品销量增加、品种结构调整、财务费用下降等;驱动公司业绩下行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料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工资及费用上升导致产品销售成本上升,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上升、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其中,产品价格上涨增利237,931万元、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减利121,719万元,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1、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报告期主要产品价格变动情况近几年主要产品价格(期间均价)变动情况

2、主要原料价格变动情况

报告期主要原料价格变动情况近几年主要原料价格(期间均价)变动情况

(六)行业情况

报告期,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处于较高景气阶段。生产基本平稳,价格持续上涨,投资及出口增势良好。产能利用率为77.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平均2.4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累计同比增长16.3%;投资同比增长15%,高于工业平均4.1个百分点(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有机化学品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9%,贸易顺差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66%;无机化学品出口总额184亿美元,同比增长82%,贸易顺差70亿美元,同比增长76%;合成树脂出口总额201亿美元,同比增长40%,贸易逆差155亿美元,同比下降40%(来源:海关总署数据)。

公司产品所在行业总体延续去年以来景气周期。尽管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但受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支撑和行业供需状况同比改善等影响,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涨,驱动行业盈利回升。

公司核心业务氟化工产品市场结构性分化延续。作为新能源材料的氟化工产品,受下游高景气的拉动,产品价格高位波动运行,产能投资增加,行业竞争格局趋向分散。氟制冷剂中,二代氟制冷剂HCFCs因受配额控制,产品盈利较强;但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新冠疫情、上游氯化物原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预期配额争夺异常激烈,行业总体开工水平低位运行,部分品种亏损运行,行业竞争格局继续趋向集中。氟聚合物(PVDF除外)供需增长,但受经济下行影响,市场竞争仍然激烈,行业竞争格局总体稳定。氟化工原料中,氯化物价格同比上涨并相对近几年处较高位运行;受氟制冷剂等下游产品需求疲软影响,萤石价格总体稳定,无水氢氟酸价格延续自2021年以来的小幅回升趋势(相关产品价格走势请前述——公司近几年主要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

(七)公司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状况情况

报告期内,行业产品供需改善、产品价格上涨,行业盈利回升。公司克服新冠疫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HFCs激烈竞争等不利影响,实现主要产品量增价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营业务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公司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国内新冠疫情冲击超出预期,国内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加。公司主要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的成本压力较大;受新冠疫情冲击,尤其在3月中旬公司所在地政府启动了新冠疫情I级应急响应,公司物流受阻,生产经营明显受到影响;经济明显下滑,导致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低于公司预期。公司生产经营与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压力明显加大。

面对超预期困难和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公司上下坚守初心使命,坚定发展信心和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咬定年度经营与发展计划目标,迎难而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经营发展,以“绿色化发展、数字化改革、新巨化远航”为工作主线,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绿色化发展,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强化市场分析预测,强管理、保安全、提效率、优结构、稳生产、拓市场、抓机遇,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和市场变化,保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实现增产增销增收增利,运营水平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核心产业氟化工的竞争主动地位增强。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04亿元,同比增长28.3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87.80亿元,同比增长39.24%;实现利润总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698.7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3亿元,同比增长816.04%。主要工作分析如下:

(一)克服疫情影响困难,稳生产、拓市场,实现增产增效,产业链高质量运行

一季度,针对外部疫情多点散发、公司经营区域疫情管控、物流受阻等严重不利影响,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完善复杂环境下的产、供、销、储、运及公用工程的协调保障机制,科学组织抗疫和安全生产,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员工共同努力下,实现员工零感染和疫情期间安全生产。二季度,公司迅速全面复产,针对经济快速下行、市场需求减弱,原材料和产品市场波动加剧、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增多,强化市场和产业链的运行分析,保持生产经营的灵活性、针对性,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精心组织生产运营,积极开拓产品市场,抢抓进度计划,狠抓原材料和产品市场波动机遇,确保产业链的稳定运行、经济运行,迅速扭转生产经营下滑趋势,实现主要产品的产量外销量稳步增长,创出单季度最好产销量水平。

报告期,公司以安全文明生产为前提,“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为目标,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基础,坚守底线思维,统筹安全与发展,加大安全环保投入与治理力度,巩固和提升生产装置“零手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优化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链本质安全环保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强化全员教育、全面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提升,为产业链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报告期,实现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增产增效。

报告期主要产品产销量情况(注):

1、同比:指报告期与上年同期相比;

2、外销量低于产量,主要为部分产品作为内部下游产品原料所致;

3、基础化工产品中不含乙炔气、氢气、香精、冷冻油及其他非主要产品(下同);

4、致冷剂(含HFCs)产量含混配致冷剂产量,产量大于销量主要为部分致冷剂(含HFCs)用于公司混配致冷剂原料所致。

近几年主要产品产量和外销量情况

(二)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强化经营管控和高质量运行,狠抓市场机遇,实现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针对经济下行、需求转弱、物流不畅、产品和原材料市场波动较大,公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全面分解落实各项经营指标,严格经营活动分析与控制,严格执行纪律,统筹协调资源配置,强化市场筹划、机遇把握,优化供应结构、市场布局结构,积极拓展供销市场,狠抓市场机遇,着力增产增收增效、提质增效、降本增效,严格费用支出,保证研发投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创效水平和资产质量,实现增产增销增收增利并有效化解部分原材料上涨成本。

报告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09,616万元,与上年同期的13,724万元相比增加95,892万元。主要增减利因素(同比)分析如下:

1、增利因素286,622万元。其中:

(1)产品价格上涨增利237,931万元,其中:基础化工产品增利93,580万元、氟制冷剂产品增利70,264万元、含氟聚合物产品增利39,057万元、氟化工原料增利16,480万元、食品包装材料产品增利14,140万元、石化材料产品增利4,410万元。

(2)产品成本中因单耗下降增利11,885万元。

(3)投资收益增加增利9,925万元。

(4)产品销量增加增利8,932万元。

(5)产品结构改变增利7,791万元。

(6)财务费用下降增利5,244万元,主要是汇率变动,汇兑收益增加。

(7)其它收益增加增利2,335万元。

(8)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增加增利994万元。

(9)信用减值损失减少增利755万元。

(10)营业外支出下降增利767万元。

(11)营业外收入增加增利63万元等。

2、减利因素190,730万元。其中:

(1)产品销售成本上升减利146,704万元,其中: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减利121,719万元、电价上涨减利9,130万元、蒸汽价格上涨3,153万元、副产品变动减利1,374万元、工资及费用上升减利11,328万元。

(2)研发费用增加减利17,293万元。

(3)管理费用上升减利16,715万元。

(4)资产减值(主要是存货减值准备计提)增加减利6,335万元。

(5)其他业务利润下降减利1,785万元。

(6)税金及附加增加减利735万元。

(7)含氟精细化学品价格下降减利552万元。

(8)营业费用上升减利476万元。

(9)资产处置收益减少减利135万元等。

(三)保持研发和项目发展力度,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和势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报告期,公司以打造氟、氯高性能化工先进材料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围绕产业链的高端化延伸、新消费需求、生产装置技术进步、发展动能培育等,抓紧抓实公司年度科技创新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实施,增添发展后劲,巩固提升竞争地位、竞争优势。

投入研发费用4.32亿元,加强低碳环保制冷剂、高性能氟氯化工材料、产业关键技术二次创新、产品终端化等产品和工艺技术研发,取得新产品中试、小试等3项研发成果,公司及子公司申请技术专利受理29项、获得专利授权46项。公司“含氟聚合物生产工艺数字化建模提质增效与推广应用”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技术中心公司“肟循环产业链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克服疫情对项目建设的不利影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8亿元。5万吨/年异丙醇建成投运;10kt/aPVDF项目二期B段、年充装34.208万吨新型环保制冷剂及汽车养护产品项目(二期)、3.5万吨/年碳氢制冷剂、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一期1000t/a)、海外氟化工等项目基本建成;系统筹划创造项目开工条件,新增30kt/aPVDF技改项目(一期)新增2.35万吨/年PVDF树脂、新增48kt/aVDF技改扩建、新增7.5万吨/年环氧氯丙烷等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新增7kt/a氟橡胶技改项目于6月底开工(具体项目情况,请查阅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之在建工程情况)。

展望下半年,国内“预期转弱、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三重压力犹存,疫情多发散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公司经营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全面完成公司年度各项经营目标任务需付出不懈努力。

面对困难挑战和繁重的生产经营建设发展任务,公司将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经营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坚定全面更好完成年度各项经营发展目标任务信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化发展、数字化改革、新巨化远航”为工作主线,坚定发展战略,以绿色产业培育发展、绿色技术广泛应用、绿色制造升级为抓手,深入推进绿色化发展;以推进“零手动、零距离、零备机”工程和“124N”数字化改革任务落实为抓手,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变革;以加大科技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为抓手,推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不断巩固和提升竞争力和竞争地位;以优化空间布局、数字组织变革、人才机制建设为抓手,拓展公司发展空间、增强持续发展动力;以安全运行、科学运行、高效运行为目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强管理保安全提效率、拓市场抓机遇稳增长、创新驱动优结构促升级、提高执行力强优势地位等,努力实现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1年6月,中国宣布正式接受该《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该修正案已于2021年9月15日对中国生效。如我国出台HFCs削减方案,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重大影响。该修正案的相关内容请查阅。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属化工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的生产特点。不排除因生产过程管理控制不当、或其他不确定因素发生导致安全事故,给公司财产、员工人身安全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措施: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以人为本”的经营方针,树立底线管理思维,建立和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企业标准体系,加强危险源、环保因子的识别与控制,全面加强现场管理,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健全事故预案、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升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实行从项目建设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风险控制。

2、因环保标准提高而带来的风险

公司所处化工行业属于污染行业,属国家环保政策调控的重点。长期以来,公司采取积极的环保措施,高度重视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和管理,目前公司的各类污染物通过处理后均达标排放,符合政府目前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相关环保门槛和标准的提高,以及政府环保管理力度的加大,不排除公司因加大环保投入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也不排除未来公司的个别生产装置因难以达到新的环保标准或环保成本投入过高而面临淘汰的风险。

措施:坚持环保底线思维,除了坚持环保“三同时”、排放标准,强化生产过程控制外,密切关注环保政策和行业动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污减排。

3、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所处化工行业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系数较高。不排除未来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行业产能不断释放,导致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矛盾加剧,产品价格低迷,给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

措施:发挥公司产业链完整、多产品经营、产业链协同效应的优势,增强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利用“四新”技术,持续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高端化、精细化、高附加价值产品比重,推进基础产品原料化进程,避免同质化过度竞争。

4、重要原材料、能源价格上行和碳排放控制的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萤石、氢氟酸、硫磺、电石、工业盐、甲醇、工业苯等。水电汽是公司生产所需的重要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预期下,不排除国家进一步出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政策,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引发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行,以及能源“双控”政策更趋严厉,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

措施:推进生产装置数字化改造,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对标管理、资源再利用,降低物耗、能耗;深化目标成本管理;推进原料多样化;发挥公司资金优势,加强市场分析与预测,优化库存管理,狠抓原材料市场波动机遇;加强比价采购和采购价格核查;加强原材料质量监控;加强与供应商开发与合作,优化供应渠道与运输渠道,降低原材料成本与物流成本;持续推进产业链的高端化延伸,优化产品结构,压减高耗能产品业务比例;视公司战略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必要的战略性原材料资源。

5、产业政策风险

公司产业链前端产品为属基础化工产品。在能源“双控”、双碳新目标约束下,如果国家对基础化工产品出台更加严格的限制政策,将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措施:坚持科学发展、创新驱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链高端化延伸升级,强化产业链集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基础产品原料化进程,持续推进节能减排与低碳、绿色发展,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对生产装置技术升级,严格生产过程控制,拓展环境与能源空间,提高竞争力水平;跟踪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趋势,及早谋划应对措施。

6、氟制冷剂产品升级换代风险

我国氟致冷剂品种众多,按使用进程来分大致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CFCs类氟致冷剂因严重破坏臭氧层已被淘汰。

第二代HCFCs类氟致冷剂(以R22为代表)因破坏臭氧层且温室效应值较高,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会议规定:发达国家以1989年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平均水平为基准线,2004年开始冻结,自2010年开始削减,2020-2030年间允许有年均0.5%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供维修服务使用,2030年以后削减量100%;发展中国家以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生产量和消费量为基准线,2013年开始冻结,自2015年开始削减,2030-2040年间允许有年均2.5%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供维修服务使用,2040年以后削减量100%。在我国,其作为非原料的产量和消费量已于2013年被冻结,2040年以后完全淘汰,目前其生产配额正处于削减进程中。

第三代HFCs类氟致冷剂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目前主流的氟致冷剂品种。因其温室效应值较高,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规定,发达国家应在其2011年至2013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基础上,自2019年起削减HFCs的消费和生产,到2036年后将HFCs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15%以内;发展中国家应在其2020年至2022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的基础上,2024年冻结HFCs的消费和生产于基准,自2029年开始削减,到2045年后将HFCs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20%以内。经各方同意部分发达国家可以自2020年开始削减,部分发展中国家可自2028年开始冻结,2032年起开始削减。

第四代HFOs类氟致冷剂可进一步降低温室效应值,是HFCs的替代品种方向。

目前,公司为第二大R22、第一大HFCs企业,并已建成运营两套HFOs生产装置,HFOs品种和规模处领先地位。氟制冷剂的升级换代,虽然能够在一定时期为公司带来市场机遇,但亦不排除,由于升级换代进程加快,缩短产品和资产的生命周期,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或导致公司氟制冷剂业务收缩,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风险。

措施:发展TFE下游氟聚合物及氟精细产品,逐步使R22制冷剂原料化;努力提升《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规定的基线期内的产销量,争取更多的HFCs配额;积极加大第四代氟制冷剂、HFCs削减期的混配过渡品制冷剂、绿色低碳制冷剂、新型含氟冷媒的研发,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制冷剂行业的竞争地位;继续加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推进公司氟化工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升级,巩固和提升行业竞争地位。

7、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风险

公司所处化工行业系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大、流动资产规模较低。随着公司发展步伐加快,固定资产比例将进一步上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金额亦相应增加,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大。公司所处行业如果出现明显技术进步,或者市场发生剧烈变化,公司如无法针对性进行生产装置技术改造,将可能面临部分固定资产闲置或减值的风险。

措施:对存量装置进行持续创新,强化成本管理,挖掘装置潜力,增强装置活力和产品成本、质量竞争力;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加快创新驱动,重点发展高附加价值的四代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及精细化学品、PVDC新品种等,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产业链高端化升级;根据产业链分工趋势,整合利用好他人资源。

8、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

鉴于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我国局部疫情时有发生,不排除因新冠疫情局部扩散、当地政府临时采取阶段性应急措施,导致区域物流受限,再次对本公司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措施:统筹抗疫和市场经营工作,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预案准备与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发挥产业链完整优势,确保公司安全有序经营。

9、经济下行风险

鉴于公司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内三重压力犹存,不排除因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公司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疲软,影响公司经营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措施:继续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绿色化发展,稳生产拓市场保增长,强分析优结构抓机遇,强创新提效率促升级,努力实现增产增销增收增效、提质增效、降本增效。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进一步显现,在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下实现增产增销增利,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无重大变化。

公司成立24年,专注主业,稳健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由基础化工产业企业逐步转型为中国氟化工领先企业,成为国内领先的氟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综合配套的氟、氯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循环化、园区化特征,积累了空间布局、产业链、规模技术、品牌、市场、资源、装备、管理等多项发展氟化工及化学新材料竞争优势,形成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高端化延伸的格局与趋势。随着公司持续创新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

(一)产业链完整和空间布局优势

公司拥有基础配套原料、氟致冷剂、有机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经过24年的深耕主业、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原辅材料适度自我配套、主辅产业集约协同效应明显的国内领先的氟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公司竞争模式由单一产品竞争向产业竞争、产业集群竞争转变,为公司低成本运营、低本发展、产业高端化延伸积淀了坚实支撑。公司主产业基地有64年历史积淀,为衢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3年升格为国家高新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以“美丽巨化”、“三零改造(零备机、零手动、零距离)”为突破口,坚持循环经济4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深入践行清洁生产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公司产业基地成为产业集约发展的美丽生态000010)化工园区。以本公司为核心主体,巨化集团被命名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支持衢州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衢丽花园城市群,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依托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衢州氟硅钴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进衢州氟硅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力争成为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新形势下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规模技术优势

公司主导产品规模、研发实力国内领先。核心业务氟化工处国内龙头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VDC和PVDC产业链)处于全球龙头地位。公司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和研发实力,对公司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公司氟化工产品规模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是唯一拥有氟制冷剂一至四代系列产品企业,氟制冷剂规模处全球首位,数据中心用冷却液产品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公司含氟聚合物规模、品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经过多年持续技术攻关,公司含氟聚合物产品线不断丰富,新应用品种不断拓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公司形成以VDC-PVDC为核心的特色氯碱新材料产业。公司基础氯碱规模处浙江省第一,氟化工原料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烷氯化物(含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产能规模和VDC、PVDC产能规模居全球首位,产品逐步向多元化、高端化、终端化拓展。PVDC为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正向新应用领域拓展。

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国内行业领先的氟化工产业研发实力。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博士)工作站、省先进氟(氯)新材料制造业中心、新材料研究院、低碳制冷剂研究院、实验工厂、科研院所联合实验室、各分子公司研究机构、实验装置等技术创新主体与平台等,形成了公司战略统领、内部分工协作、外部联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产学研有机衔接的研发机制。

公司在含氟(含氯)高分子材料、精细氟化工、氟化工相关环境科学和氟材料的分析测试、研发等方面有较强的原创开发能力、中试工程能力。立足自主持续创新,积累了一批先进实用的自有技术和技术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新产品中试、小试等3项研发成果,公司及子公司申请技术专利受理29项、获得专利授权46项。公司“含氟聚合物生产工艺数字化建模提质增效与推广应用”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子公司技术中心“肟循环产业链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授权技术专利488项,6家重点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三)品牌优势

“JH巨化牌”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产品R134a、环已酮、聚四氟乙烯为浙江省名牌产品;PTFE、R134a产品被授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产品”;R22、R134a产品通过UL认证;PTFE分散乳液、聚保鲜PVDC保鲜膜、聚包鲜PVDC保鲜袋系列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和欧盟EU认证;R134a(药用四氟乙烷)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和美国DMF归档号;公司汽车空调用制冷剂R134a(气雾罐型)、偏二氯乙烯共聚浮液、偏二氯乙烯共聚树脂、高速纺尼龙-6用己内酰胺产品通过“浙江制造”认证。“巨化”牌制冷剂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公司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官方制冷剂供应商”。

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石油和化工行业维护产业安全先进单位、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浙江省产品信得过单位、浙江省用户满意企业、浙江省和衢州市首批“质量奖”。

子公司巨圣氟化公司评定为2021年衢州市绿色低碳工厂;巨塑化工公司和宁波巨化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衢化氟化公司(主营产品:含氟制冷剂)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第五批);巨塑化工公司被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为2020年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有效期3年)。

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订,衢化氟化公司主起草的“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工业用二氟甲烷(HFC-32)(T/ZZB2337—2021)、公司氟聚厂主起草的“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工业用八氟环丁烷(T/ZZB2338—2021),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于2021年8月30日发布,2021年9月30日实施。

强大的品牌优势、严格的品质保证、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以及处于国内行业的龙头地位,为公司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开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专业人才及经营管理优势

巨化集团是原化工部八大化工生产基地之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第一次创业(建设发展化肥和有机化工),经九十年代二次创业(引进国外氟化工生产先进技术),2005年第三次创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经过长期大化工生产经验积累和产业不断创新升级的艰苦历练,积累了丰富的化工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公司坚持人才立企,依托产业平台、研发平台、创业平台积极培养内部各层次、梯队人才,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团队,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队伍,为公司不断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市场优势

公司以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发挥行业龙头榜样作用,以品牌建设为支点,持续改进品质,延伸服务,与顾客合作共赢,为顾客创造价值,拥有健全的市场网络、忠实的顾客群。

公司氟制冷剂等龙头产品以领先的竞争地位不断增强市场主导力。公司地处长三角南端,产品市场相对集中在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兼顾华北、西南市场,主导产品在浙江及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中合成氨、甲醇、烧碱等产品具有范围经济特征,在周边市场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

(六)氟化工的资源与公用工程配套优势

公司地处浙、闽、赣、皖萤石资源富集中心区域,紧靠江西硫铁矿资源密集区,萤石、AHF就近采购便利,具有发展氟化工的先天资源优势。根据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2021年11月22日公布的《2020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赣、浙、闽、皖已探明萤石矿储量分别位居国内第1、2、5、6位。

已探明萤石矿储量分布公司为氟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企业。公司控股股东拥有公用配套、物流商贸等完善的化工生产配套设施;公司深化与所在地浙江省衢州市一体化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为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公用工程、运输物流、土地等资源、要素支撑。

氟化工所需的良好资源禀赋、完善公用设施配套支撑,以及完整的产业链,为公司氟化工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万丰奥威
  • 川大智胜
  • 中海达
  • 正丹股份
  • 沃尔核材
  • 神州信息
  • 万科A
  • 格林美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