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车检测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5 19:00: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安车检测300572)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及行业地位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在用车车龄增长促进检测市场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全国有81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加7个城市,37个城市超过200万辆,20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其中,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

  汽车检测行业市场需求与汽车保有量及车龄相关,汽车保有量及车龄决定了市场业务量。我国机动车尤其是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需要不断增强的机动车检测能力与之匹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通报公安部服务“六稳”“六保”,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情况》等文件对不同类型机动车的检测频次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只有经检测合格的车辆方可取得检验合格标志,未取得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中国保有车辆平均车龄已进入需强制检测年限且随着车辆进入存量市场其平均车龄还在持续增长。针对不同类型机动车,在用车车龄的不断增长,在用车对应车型的相关安全、环保和综合检测频次增加,将促进机动车检测市场的发展。

  2)行业标准或规范升级丰富和完善机动车检测服务业务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效监控汽车污染物标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9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上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起实施。2020年5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GB38900-2020将代替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和GB18565-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标准。

  2016年7月12日,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统一的执法标准,并提出要依据GB1589统一车辆限载标准,加强交通与公安路面联合执法。2021年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改后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对非现场执法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程序,规范执法行为。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发布〈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等五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要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自2022年7月1日起按照《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HJ1237—2021)和《汽车排放定期检验信息采集传输技术规范》(HJ1238—2021)2个标准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工作。

  国家针对机动车安全性能、尾气排放以及燃油消耗量等方面的检测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或规范,并根据我国的机动车制造生产技术发展、道路等级、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情况不定期的适时对相关检测标准进行修订。新标准一般较旧标准更为严格、先进,往往涉及到检验方法、检测设备的技术升级以及检测项目的增加或细化等。不断升级和完善的标准或规范促进了机动车检测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机动车检测服务业务。

  3)政府“简政放权”、“三检合一”政策的推行以及定价权逐步放开加速民营资本建设机动车检测站

  2014年4月,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简化审批程序,并推行异地检验等改革措施,加速民营资本进入机动车检测市场。

  2018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8年底前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取消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在2018年年内将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和环检(环保检测)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合并,实现货运车辆“一次上线、一次检验、一次收费”,并允许普通道路货运车辆异地办理,为车主提供方便并减轻检验检测费用负担。2018年9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上述意见内容。目前,该项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落地实施。

  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发布,通知提到放开机动车检测类等收费项目,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对已经形成竞争的服务,一律实行市场调节价,明确“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的原则。

  政府在机动车检测领域的“简政放权”、“三检合一”政策的推行以及逐步放开机动车检测收费,极大地鼓励了民营资本加速进入机动车检测市场,有利于加快检测机构建设,改善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以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计量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和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常务理事、理事或会员单位,并作为主要单位参与了《GB/T26765-201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GB/T33191-2016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仪器设备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技术条件》、《GB/T35347-201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GB/T17993-2017(代替GB/T17993-2005)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T36987-2018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性能检测方法》、《JT/T1012车辆外廓尺寸检测仪》、《JJF1835-2020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遥感检测系统》等标准的主导制定或修订工作。

  2013年,公司被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评选为“中国汽保30强”、“中国汽保最具成长型企业”和“中国汽保科技创新优秀企业”;2014年,公司被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评选为“特别贡献单位”;2017年,公司获得“2016年度中国汽保诚信企业五星级”、“2016年度中国汽保行业优秀会员单位”、“2016年度中国汽保行业发展创新奖”、“全国汽保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以及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颁发的“机动车检测及维修检测监督管理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奖项与荣誉称号;2018年,公司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行业发展研究所、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中国行业领先品牌企业推介活动组委会颁发的“中国环保节能产品”和“政府采购优秀供应商”等多个荣誉称号,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2019年,公司荣获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2019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以及中国计量协会机动车计量检测技术工作委员会授予的2019年中国计量协会机动车计量检测技术工作委员会“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公司被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评选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企业”、被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选举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公司荣获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授予的“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及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授予的“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机动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的荣誉称号;2020年12月,公司“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项目”荣获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并被认定为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2021年1月,公司“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产品”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1年9月公司荣获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颁发的“汽车检验检测技术及标准化研究项目—生产力促进奖(创新发展)”;2021年10月,公司荣获中国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授予的“高科技自主创新产品”、“绿色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和“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单位”;2021年12月,公司“机动车尾气非现场检测设备溯源装置及量传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检验检测学会颁发的技术创新应用发展成果奖。

  (二)主营业务及变化

  (1)机动车检测系统业务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机动车检测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解决方案、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解决方案、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解决方案、机动车行业联网监管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在产品与系统方案的设计、安装集成、运营维护以及行业监管等各方面的需求。

  公司在积极推动现有机动车检测系统主要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良好效益的同时,结合现有产业布局和未来检测服务等下游行业的发展方向,重点拓展检测运营等相关的下游服务市场。

  机动车检测是综合利用各种现代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在汽车不解体或不完全解体的前提下,判断车辆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和原因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系统配置的各类检测设备、控制系统和数据库,在机动车检测系统实现对机动车安全、燃油经济性、动力和环保等性能参数的采集、汇总与统计分析。

  机动车检测分为强制检测和非强制检测,其中:

  (1)强制性检测分为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和综合检测三类,分别对应政府主管部门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前两者分别检测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后者的检测对象为营运车辆,检测内容包含安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等;

  (2)非强制检测主要指机动车生产及服务类企业因业务开展需要而执行的机动车检测,如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厂和二手车交易评估机构等企业都有较强的机动车检测需求。

  (2)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业务

  为了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建立机动车检测服务连锁经营品牌,解决当前机动车检测服务行业痛点,为全国机动车检测服务消费者提供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的机动车检测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机动车检测服务专业机构,公司大力布局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市场,通过收购临沂正直等检测站、中标个旧锡都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进军广东、山东、湖北、云南等多地检测市场,截止目前,个旧锡都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公司对旗下的检测站进行统一的标准化改造,上线基于地域市场的经营管理系统及检测站端的业务运作管理系统;区域中心以“云管理”平台进行区域化管控,实现对检测站点及当地区域间业务状况分析及资源调度功能;公司在总部设立集团化运营管控中心,通过“安车智慧检测系统AncheSmartInspection,”,建立各检测站的运营监测平台,实时获取各检测线设备运行信息,记录运行异常并及时反馈,助力各检测站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强各检测站管控,优化内部流程管理,提高营销和服务手段,通过精益管理达到全过程管控、全服务提升、全流程优化、全方位降本、全渠道拓客和全链路增效。

  截止目前,公司直接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39家,公司参股的产业基金临沂基金累计收购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11家。除此之外,公司控股的临沂正直累计接受托管5家检测站点,临沂正直的管理团队负责托管站点的运营管理工作。公司将坚持向机动车检测服务领域延伸的战略,从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商向下游机动车检测服务运营商过渡,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在汽车检测运营行业的影响力。

  (三)主要业务模式

  (1)机动车检测系统主要业务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定制化的经营模式,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的定制化设计、生产,安排工程技术人员为客户进行安装、调试、技术指导以及维护等服务;通过销售机动车检测系统、行业联网监管系统及驾考系统、更换系统配件以及服务而获得利润。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均为国内采购,由采购部负责,具体包含两类:一种是直接向生产厂商采购,主要包括通用仪器仪表、检测台体和工业电脑等;一种是向代理商下单采购,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和部分电脑、服务器等。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采购申请、合同签订、收货、检验、付款、供应商评估等各个环节严格按流程执行。在供应商选择与合同签订方面遵循渐进原则,通过产品试用和实践检验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核,在确保产品和售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合作力度。同类产品至少向三家供应商询价,每类产品至少确定两家供应商,其中一家作为主要供货商,其余作为备选厂商,确保了产品的稳定供应。公司与部分重要材料的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保证稳定的货源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公司每年对重要外购产品的供应商进行评价与考核,评定合格方可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册”。

  2)生产模式

  公司按订单组织生产,即根据每个项目客户的需求设计机动车检测系统和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方案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布局、设备采购或生产、现场安装、集成与调试等工作。

  主营业务产品所涉及的重要软硬件由公司自主设计开发与生产。其中,重要部件主要包括各类检测台体、控制系统和站端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软件包括检测系统的底层驱动控制、操作应用等软件以及行业监管系统的调度、管理、数据库软件。

  上述软硬件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包括两部分,一是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检测技术为基础的产品设计过程,包括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检测台体机械结构与生产工艺的设计、控制系统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软件开发;二是检测台体的生产、控制单元的生产调试和现场整机装配调试等环节。公司拥有检测台体的设计能力以及主要检测台体的生产加工能力,部分检测台体通过外购获得。

  除上述软硬件由公司自主设计、生产之外,对于其他通用部件或市场供应量大、附加值不高的组件公司采用采购或外协加工的方式完成。通用部件,如灯光检测仪、声级计等通用仪器仪表以及摄像头、电脑等IT硬件设备,公司均通过对外采购获得。各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电路板由公司自行设计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贴片生产。

  3)销售模式

  销售方式公司销售均采用直销模式,具体销售方式包括客户议价销售与公司竞标销售两类,主要取决于客户的需要。政府部门或规模较大的公司客户采购机动车检测产品一般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营销体系公司营销中心下设多个销售机构,各销售机构负责相应的区域市场营销工作,实现对全国主要省市的业务覆盖,每个销售机构配备一名经理与若干项目经理,负责各区域市场的调研、分析、项目运作、合同签订等工作。在销售过程中各部门紧密配合,服务网点的工程技术人员亦会参与客户交流、方案设计与评审,商务部负责项目方案标书制作及合同评审等工作。营销中心设有产品线经理,主要负责调度公司相关技术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各产品线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公司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步骤”的营销方式。“一个中心”即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设计最优解决方案,最大可能提高客户满意度;“两个基本点”是以市场调研为出发点,以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为参照点,设计需求方案并做好项目的商务运作;“三个步骤”包括顾问式的客户服务、专家式的业务交流以及个性化的方案设计,公司拥有丰富的机动车检测系统方案设计与实施经验,因此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通过精细化营销服务进而全面展现“选择安车,选择放心”的服务理念,而多年来较稳定的销售团队使得公司的营销与服务成果不断积淀,对新客户开拓和老客户需求延伸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服务模式

  为及时响应客户的售后服务需求,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服务网络和服务体制,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客户培训、售后的维护与客户反馈信息收集等。鉴于下游客户对产品维护的较高要求,公司合理利用现场服务和远程指导两种售后服务方式,确保了服务效率。

  从职能划分来看,各地服务网点负责具体的客户服务事项,客服中心负责跟踪协助。公司依托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专业、周到的技术服务,并设有值班工程师和专门的客服热线,确保服务的及时性和不间断性。

  (2)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主要业务模式

  作为参与机动车检测服务行业整合的早期发起者之一,公司正积极探索并实践检测站连锁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检测服务业务。通过一系列内生外延式运作,公司已在机动车检测服务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检测站点辐射能力。除在全国重点区域进一步布局检测站外,公司已设立集团化运营管控中心,对旗下检测站进行联网管理,实现各个检测站之间的数据共享,使全国各地检测站能够在总部管控下实现品牌化、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连锁经营模式,为公司快速扩张的连锁经营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撑,深化业务转型升级成果。

  (四)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

  安检、综检以及环检等强制性机动车检测领域是目前国内机动车检测系统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尚处快速发展、逐步规范成熟的阶段,部分检验机构对检测业务的认识不足,采购检测系统时偏重产品价格,而对检测系统的质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以及售后服务的及时性等方面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部分地区检验机构数量不足、车主的可选择性小等原因,检验机构不会因检测系统故障或检测结果可靠性低而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上述因素为部分业务规模较小、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较弱、产品线不完备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导致行业内呈现市场参与者数量多、布局分散的特点。我国大部分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商,以各地的本土企业为主,客户集中在当地或有限的几个区域,年订单量较少,销售规模较小。行业内市场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研发实力、业务覆盖范围广的企业相对较少,主要以安车检测、佛山市南华仪器300417)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SZ:300417)、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

  随着机动车检测系统行业的发展,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要求将不断提升、项目实施难度将逐渐增大,使得无法投入足够力量进行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提升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而且由于行业内企业的技术实力参差不齐,导致现有检测系统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检验机构已经因为不堪后期频繁故障及维护不到位而被迫更换检测系统。在检测行业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检验机构将陆续更换技术更先进、售后服务更及时的机动车检测系统,从而导致技术实力较弱的企业流失现有客户,为行业内的优质供应商带来市场机遇。

  以上因素将使得综合实力薄弱、无法紧跟行业发展的地方性中小型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或被规模更大的企业收购,而优质企业的市场机会将不断增加。随着优质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兼并、上市或其他资本的介入,少数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机动车检测系统的领军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671.4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60%;营业利润3,329.2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2.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7,409.95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

  2020年10月22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发布《通报公安部服务“六稳”“六保”,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情况》,进一步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该等政策从2020年11月20日起实施,新实施的机动车安全检验政策如下:上述新政策进一步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实质上对9座以内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原第7年、第9年的强制检测要求予以免除,同时将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原第2年、第4年的强制检测要求予以免除,导致机动车检测频次下降或检测数量下降,对公司报告期内机动车检测设备业务销售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因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整体配比水平仍偏低,预计未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在用车车龄的不断增长,检测量将逐步恢复增长,将持续促进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以及上游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市场的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技术优势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专注于机动车检测领域,始终坚持创新,并积极将各领域的领先技术运用于产品开发中。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出智能驾驶教练机器人训练系统技术、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等多项在全国领先的核心技术。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87项专利、19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多项非专利技术,并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公司通过储备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国内机动车安全检测和环保检测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进入了对技术要求更高的综合型检测和新车下线检测两大领域。目前国内仅有包括公司在内的少数几家企业拥有综合性检测的实施经验以及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检测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定制性更强、技术实力更精进的新车下线检测系统。

  公司通过“安车智慧检测系统AncheSmartInspection,”,建立各检测站的运营监测平台,实时获取各检测线设备运行信息,记录运行异常情况并及时反馈,助力各检测站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强各检测站管控,优化内部流程管理、提高营销和服务手段,通过精益管理达到全过程管控、全服务提升、全流程优化、全方位降本、全渠道拓客和全链路增效。

  (二)强大的方案设计与实施优势

  公司在机动车检测行业深耕多年,在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其余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划积累了数千个情况各异的机动车检测系统项目的实施与分析比较实例,对不同地域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和各类项目的技术难点有深入的认识,通过建设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检测站项目运作体系。

  公司总部研发团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依靠分布在全国32个服务网点的经验丰富的本地化专业服务团队,通过现场工作持续了解客户需求、统筹规划并解决技术难点,保证项目按客户要求顺利完成。

  (三)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管理团队和人才优势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贺宪宁凭借其在检测行业20多年的研发管理经验,带领近百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保障公司团队规模和研发实力位于行业前列。公司通过实施有效的聘用、培训和激励等机制保障团队的稳定,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专业团队。公司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拥有多年机动车检测行业经营管理经历,既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机动车检测实践经验,对我国机动车检测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

  (四)快速满足客户技术服务需求的能力优势

  公司已建立了32个服务网点,形成对全国市场的有效覆盖;公司拥有百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分别负责项目实施与客户技术服务、系统维护工作。

  公司建立了标准化的售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客户档案、项目情况、客户回访记录等已实现标准化、网络化管理,并设有24小时客服热线,确保客户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产品中采用标准模块,增强了可维护性,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线上指导客户直接更换备用模块或现场维护的方式,迅速完成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五)齐全的产品线优势

  公司是行业内极少数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系列机动车检测系统和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企业之一,产品类别涵盖机动车检测系统、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和机动车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产品适用于包括汽车、摩托车、农用车、叉车及各类特种车辆的检测,能根据机动车检验机构、维修企业、汽车制造厂和行业监管部门等各类客户的需要,提供面向用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充分满足客户的产品购置和升级改造、维护等需求,在市场上树立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市场形象。

  (六)检测台体自主制造优势

  检测台体是机动车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过程中的载体和指令执行机构;检测台体在重负荷、振动冲击等复杂条件下频繁使用,对其材料质量、结构力学设计以及加工制造工艺等方面均有特殊要求。目前国内多数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商不具备检测台体的生产能力,一般是通过外协加工或直接市场采购,而公司已经具备了检测台体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加工能力。随着机动车产能扩大化项目的逐步落地投产,公司检测台体的自主制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提升检测系统的硬件品质和售后维护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并保障交付时间。

  (七)品牌优势

  公司在机动车检测系统的各个细分领域都有许多成功的项目案例,报告期内服务的客户超过五千家,遍布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其余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业绩在行业内位于前列。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高效的服务,2021年1月,公司“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产品”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1年9月,公司荣获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颁发的“汽车检验检测技术及标准化研究项目—生产力促进奖(创新发展)”;2021年10月,公司荣获中国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授予的“高科技自主创新产品”、“绿色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和“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单位”;2021年12月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

  通过承建大型综合型检验机构、为知名汽车制造厂研制检测系统、在全国多地建设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以及运营机动车连锁检测服务站,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作为行业知名企业,在下游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公司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变化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机动车检测领域。目前,对机动车检测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于在用汽车,汽车保有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机动车检测服务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机动车检测系统需求的变化。汽车销售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但若国家宏观经济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出于交通、环保等因素考虑限制汽车销售和使用,导致汽车保有量增速下滑,则可能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继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与成本管理,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从多方面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将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快速建立机动车检测服务连锁经营品牌,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2)新冠疫情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风险

  新冠疫情对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我国疫情防控的动态清零政策,造成公司在产品交付、项目实施、商务谈判及业务推广等方面有一定不确定性。公司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无法正常开展业务。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大幅缓解,但疫情若在未来一段时期出现反复,相关工作效率的下降将导致公司产生收入实现放缓的风险。对此,公司一方面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保证远程办公的效率。另一方面依托公司本地化服务团队部署的便利,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响应、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3)国家对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政策发生变化、机动车检测相关标准发生变化的风险

  机动车检验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和环保,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国家以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形式对在用机动车的安全、环保以及营运车辆综合性能的强制性检测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的检测频率依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量、使用年限等有所不同。

  近年来,公安交管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政策,机动车免检范围及期限进一步放宽,2020年10月22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机动车检测推出新政,进一步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在实行6年内6座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免检基础上,将6年以内的7至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受车检新政进一步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的影响,机动车检测频次、检测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短期内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导致2021年内机动车检测行业准入者持观望态度。但因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整体配比水平仍偏低,预计未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在用车车龄的不断增长,检测量于2022年将逐步恢复增长,将持续促进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以及上游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市场的发展。

  机动车强制检验作为目前机动车检测系统主要应用领域,机动车检验政策的变化,或者未来国家进一步降低强制检测频率要求甚至取消现行对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要求将可能会减少国内机动车检验机构或检测线的数量,从而将对公司产品市场需求带来较不利的影响。

  国家针对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尾气排放以及燃油消耗量等方面的检测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或规范,并根据我国的机动车制造生产技术发展、道路等级、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情况不定期的适时对相关检测标准进行修订。新标准一般会较旧标准更为严格、先进,往往涉及到检验方法、检测设备的技术升级以及检测项目的增加或细化等。

  因此,检测标准的变化会带来存量检测系统的更新改造需求或者新型检测系统的新需求,公司如果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更快地响应行业的新标准率先在市场上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则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并获得更高的毛利率。未来若随着行业标准的提升,公司因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未能及时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随着我国机动车工业的发展进步,新车出厂质量的提高,未来检测的行业标准将进行更为合理高效的调整,取消部分检测项目,亦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从产品质量、服务能力、技术水平、企业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进行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实现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4)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目前是机动车检测系统及联网监管系统行业的领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国家对机动车检测项目、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准要求的提高以及节能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大,下游市场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本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国内一些原传统的机动车检测设备生产厂商也开始向机动车检测系统集成领域延伸,国外的知名品牌企业也在加大国内市场渗透,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尽管公司在产品质量、技术与人才储备、市场开拓能力、服务网络建设、客户资源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仍可能因市场竞争加剧而面临市场份额及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紧密跟踪政策与市场技术的走向,不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市场拓展力度,优化管理架构,将核心技术人员、骨干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从而为公司未来经营和发展打好基础。

  (5)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针对应收账款制定了稳健的会计政策,足额计提坏账准备。同时,客户资信情况良好且在系统升级和配件维修方面对公司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小,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若公司不能按预期收回应收账款,则公司将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

  对此,公司会继续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范,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6)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遥感检测技术已非常成熟,可实现实时多车道同时检测汽油及柴油车路面行驶时尾气排放状况。公司研发的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能实现实时监测车辆超载、超限情况,但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未完全落地、遥感检测市场、公路治超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形式且市场竞争较激烈,公司主动控制市场的能力较弱,存在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对此,公司将时刻关注政府招标情况。

  (7)投资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业绩补充无法实现风险及商誉减值风险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收购兼并等方式向下游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板块布局,收购完成后未来仍然存在盈利预测实现风险、商誉减值风险、标的资产经营风险等多项风险因素。为充分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在收购项目的交易中约定了业绩承诺及补偿措施。公司收购项目的实际盈利情况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业绩承诺无法实现的风险。若未来发生业绩补偿,而补偿义务人无法履行相关补偿时,存在业绩补偿承诺无法执行和实施的违约风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收购公司未来期间业绩状况未达预期,可能出现商誉减值风险,商誉减值将直接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进而对公司即期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对此,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方的业务分工、管理团队、资金运用及管理部门等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投资并购的绩效。若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能有效满足各项业务的发展需要,将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业务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

  (8)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已就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谨慎的可行性论证。受车检新政进一步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的影响,机动车检测频次、检测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短期内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并且项目实施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国家产业政策、政府宏观调控、新冠疫情、行业内突发事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如上述因素发生其他不可预见的负面变化,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将面临无法及时、充分实施或难以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对此,公司将深化经营管理、积极把握市场风向。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正丹股份
  • 蔚蓝生物
  • 凌云股份
  • 国联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