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信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5 20:51: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海兰信300065)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海兰信创立于2001年,专注于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领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海洋重大需求,努力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企业。在智能航海、海洋观探测、海洋信息系统等领域,经过20多年的持续耕耘,建立了完整领先的技术、产品体系,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品在民用和军标市场均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公司贯彻智慧海洋的发展理念,对标国际先进,不断创新超越。以海洋观探测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打造岸海一体的综合海洋立体监测系统,构建海洋大数据平台,为涉海国防、政府、企业类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以航海信息集成和智能化为着力点,形成先进的智能船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大型远洋商船和内河船舶逐步铺开使用;以海底网关键技术为依托,海底数据中心已正式进入商用阶段。(一)智能航海

  公司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拥有船舶智能导航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船岸一体化系统、复合雷达系统等系列海事产品,构建船舶远程信息服务系统,为远洋、沿海、内河客户提供船舶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在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运领域主要产品包括:1)综合导航系统INS及相关航海单品,如导航雷达、电子海图、操舵仪、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集成机舱自动化系统等航海装备;2)满足智能船舶要求的智能模块,包括智能导航系统(N)、智能机舱系统(M)、智能能效管理系统(E)、智能信息平台(I);3)基于大数据的岸基管理系统。智能船舶系统可以实现船舶航行决策、控制、营运管理、设备健康维护等功能,保障航行安全,实现船舶营运综合节能增效。

  (二)海洋观探测

  公司基于多制式雷达系统、海底网、海洋观探测传感器、海洋无人探测系统,实现全天候的海洋立体综合观测,提供海洋安防、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上生产作业支撑等海洋观探测服务;同时可应用在特种装备领域。

  海洋立体观探测仪器装备领域,基于多制式雷达系统,主要产品包括近海监测(极小目标探测)雷达(30海里范围内的小目标探测)和高频地波雷达(最远至200海里范围内的海流流场探测)。公司基于“南海立体观测网”组建了“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在服务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海装备系统方面,子公司欧特海洋定位于深海工程装备、系统和运营服务公司,专业从事水下有人、无人作业装备的研发、试制、生产以及海洋工程服务等业务,是载人常压潜水系统和专业海底设备方面的全球引领者,拥有海底观测网接驳系统、载人常压潜水系统、深海电站及海洋工程服务等核心装备和工程作业实施等关键技术,可以为全球的军事、海上石油天然气、科学研究、海洋立体监测以及其它海洋应用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深海系统开发、工程制造、运营和海洋工程服务。

  (三)海底数据中心(UDC)

  海底数据中心(UDC)是公司当前重点投入的转型创新业务。海兰信对于海底IDC业务的前瞻性布局并非出于偶然,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是数字时代必备的基础设施,而随着“碳中和”概念成为受国家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解决数据中心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能耗问题也被提上日程。海底数据中心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通过巨量流动海水对服务器设施进行散热,不再使用传统陆地数据中心的压缩机、空调和冷却塔进行散热,样机单舱PUE低至1.076,WUE为零,极大降低能耗。海底数据中心的高算力低功耗,除可提供通用型数据中心业务外,在面向云服务、GPU超算、AI智能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场景时更具优势,同时可为数字资产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配套基础设施。

  同时,数据中心的产业政策也为海底数据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1年7月工信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要求: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海底数据中心的高功率密度、绿色节能等技术优势有望引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变革,使整个IDC行业的能源水平直接跨越至“碳中和”时代,成为行业的新亮点、新趋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超过20年的积累掌握海洋核心技术及综合能力 公司凭借超过20年在海洋装备、海洋信息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在航海导航和自动化、近海雷达及监控网络、海底网电接入、深海援潜救援、海洋无人系统等方面,建立了完全自主可控的研制生产测试能力。在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建立研发队伍,航海和海洋产品服务网络实现全球主要区域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海洋核心能力为支撑,突破解决海底数据中心技术瓶颈,形成该领域的先发技术优势,满足客户运维和安全保障需求,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通过对关键技术的不断积累突破,保持行业内的领先优势,拥有多项海洋领域国内外专有高精尖技术。 在智能航海领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拥有船舶智能导航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船岸一体化系统、复合雷达系统等系列海事产品,构建船舶远程信息服务系统,有能力为客户提供船舶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在海洋观探测领域,形成了海洋立体观探测能力。融合极小目标探测雷达、地波雷达、岸线多普勒雷达、光学探测的雷达组网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地波雷达海流探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雷达大数据、视频结构化处理应用。依托国际主流海底网技术,具备海底观测网主接驳节点、次接驳节点和海底仪器接口模块的国产化能力,可提供高可靠性、维护性、容错能力强的海底观探测解决方案。 在国家自组网多参数海洋测量仪等专项支持下,建立海洋机器人研制试验能力,突破海洋目标多源感知融合、自主航行控制、多机器协同作业关键技术。完成深水多波束、ADCP产品产业化。公司具备丰富的物理海洋仪器系统、海洋测绘仪器系统的集成设计经验,完整的配套供应链体系,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力。 在深海装备领域,公司610米/365米深的两款常压潜水系统,是国际顶级的深潜高效作业装备。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主要材料和关键工艺自主可控。 海底数据中心,是集成度高的复杂创新项目。通过国内两个阶段的完整验证后,解决了海洋装备制造、海底高压输配电、高效冷却、远程监控、系统可靠性和维修性等难题,注册完成相关的全套专利,完全具备工程化生产能力,正式开始商业化的建设。 (三)海底数据中心(UDC)相比传统数据中心(IDC)有明显优势 公司是国内首创海底数据中心(UDC)服务提供商,UDC相比传统数据中心(IDC)具有以下优势: 1、节能高效 采用海水自然冷却,样机单舱PUE低至1.076。服务器设备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且具备天然的物理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数据安全。此外,通过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新能源就近消纳,低碳发展; 2、低成本 对岸基资源占用少,可大规模部署,建造成本大大低于陆地数据中心。通过模块化生产,快速完成实际上线运行,单千瓦TCO(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比同等规模陆地数据中心低15%-20%左右; 3、低时延 由于主要数据用户位滨海城市,可实现就近部署,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具有中西部地区陆地数据中心无可复制的物理距离优势; 4、与陆上IDC网络传输性能一致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院出具的与岸基的私有网络的检测报告,项目千兆端口带宽为939Mbps,抖动在0.001ms-0.004ms之间,单向平均时延在1.002ms-1,671ms之间,测试期间有5次丢包,平均丢包率在0-0.0015%之间。基于以上结果,并根据YD/T1171,在UDC环境下网络实测结果可满足类别0也就是“实时、对抖动敏感、高交互”业务的QoS要求。 (四)公司多制式雷达技术形成了综合组网能力 近海智能雷达监控系统主要由目标雷达监控系统和地波雷达观测系统组成。其中目标雷达监控系统以目标探测雷达、光电为主要传感器,结合公司自主可控、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小目标雷达探测算法,实现对覆盖范围内雷达散射截面积为0.1㎡的极小目标、最远200海里内大中型目标的有效探测及跟踪,满足近岸海域所有作业船只包括小型“三无”船舶监管的需求; 地波雷达观测系统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其设备核心技术前期荣获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专利,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和总装备部的联合表彰。该系统可实现专属经济区内风、浪、流等海洋状态参数的有效监测,依托GIS三维技术实时动态展示海况、潮位、海浪、风向、风速、风暴潮、赤潮等蔓延过程及准确位置,支持与历史数据的比对分析,在气象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污染事故处理等方面可提供重要决策辅助。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新业务转型风险 海底数据中心(UDC)采用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经过国内外长期技术积累和验证,技术风险较低。但由于海域、海底的环境相对于陆地具有复杂性,且涉及的系统多,跨度大,多领域集成对项目成功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海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受海洋环境影响大,存在因自然条件影响导致工期延后的风险。公司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新势力,将联合央企运营商、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三方IDC公司等合作伙伴,以客户为导向,采取资本合作、共建共维等方式,排除跨行业经营和技术风险。另外,通过“岸基雷达系统+海面无人艇巡逻+海底观监测网”等高精尖海洋科技系统解决方案来实现海域安保,并制定周期性维护计划和应急维护措施,规避运维风险。 (二)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商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为30,091.35万元,主要为并购上海海兰劳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对此,公司积极加强资源整合及市场融合,以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实现预期盈利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三)国际贸易环境持续恶化的风险 近几年,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受到较大挑战,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受到了限制。2022年6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未来,如果部分国家/地区与中国的贸易环境持续恶化,限制进出口,提高关税或设置其他贸易壁垒,公司可能面临设备、原材料等资产短缺和客户流失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先后经历不同程度的疫情袭击,物流、人流、供应链受到冲击,给国家经济运行和企业运营带来严重影响。受疫情影响,公司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于预期;后续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公司亦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现将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列示如下:

  1、首次斩获亿元级订单

  报告期内,公司斩获单笔军品业务订单2.7亿元,单笔民品业务订单1.5亿元,开启了公司亿元级订单先河。上述订单的签订,有利于公司扩大相关业务规模,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2、荣获国内首家高等级网络安全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海兰鲸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数据平台产品,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颁发的原理性认可证书:Cyber SECURITYCapability(4:Optimized),这是国内首张基于国际海事组织(IMO)最高等级的网络安全认证,该产品满足船舶智能化控制需求,为实现船舶远程遥控和自主控制提供了安全保障。

  3、内河船舶固态导航雷达应用实现零突破

  海兰信紧跟导航雷达市场发展方向,积极进行固态导航雷达技术的研发工作,部分指标已超过常规磁控管雷达,目前产品已装备于国内科研船舶中。其中,2022年1月13日交付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智能内河船舶创新专项”示范船舶“长航货运001”作为试点船舶搭载了海兰信自研固态导航雷达,这也标志着国产内河船舶固态导航雷达应用实现了零的突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新晨科技
  • 胜蓝股份
  • 南京化纤
  • 滨江集团
  • 神宇股份
  • 安达维尔
  • 设研院
  • 我爱我家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