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26 20:29: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医药600056)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国医药已建立以国际贸易为引领、以医药工业为支撑、以医药商业为纽带的贸、工、技、服一体化产业格局,全面推动工商贸三大业务板块业务整合,积极发挥协同优势。产业形态涉及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进出口贸易、学术推广、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

  医药工业板块:公司工业体系产品涵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医药细分行业,拥有国内领先的化学原料药、特色化学药、现代中药研发生产平台。西药方面,化学原料药研发生产聚焦发酵类品种和特色原料药,化学制剂聚焦抗感染类、抗病毒类及心脑血管类等领域,公司按照国家新版GMP要求组织生产,严格把控药品质量,经营范围包括新药研发、原料药生产与销售以及制剂生产与销售等,主要销售模式有精细化招商及推广等,并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中药方面,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的“研、产、销”一体化的中药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中药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和可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公司在吉林、内蒙、宁夏、四川、新疆、甘肃、广西等地通过自建和合作共建的模式,建立了人参、甘草、麻黄、大黄、黄芪、甜茶叶、小茴香等多种药材种植基地,中成药产品聚焦妇科、儿科等中医优势病种药物。

  医药商业板块:公司商业板块积极推动区域网络扩张,目前已形成以北京、广东、江西、河南、河北、湖北、新疆、黑龙江、辽宁为重点的覆盖全国的配送、推广、分销一体化营销网络体系,并在北京、广东、河南等地建有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公司不断拓展经营资质,具备以上各重点省市医疗机构招标配送资质、社区新农合配送经营资质、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资质、毒性中药材和毒性中药饮片经营资质等各类医药及医疗器械经营资质。通过不断丰富经营品种,产品类别涵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诊断药品及试剂、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特医产品、医美产品、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配方颗粒、生物制剂、营养保健品等。公司按照国家新版GSP相关要求组织经营,主要的经营模式包括医院纯销、商业分销、医药代理推广、药房零售及第三方物流业务等,并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医药商业业务模式。

  国际贸易板块:作为专业化的国际医药健康领域集成化服务商,国际贸易板块经营产品涵盖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敷料耗材、中药材、健康食品等,并坚持向仓储、物流分销、技术服务等增值环节不断延伸。国际贸易板块致力于构建具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国际营销体系,包括立足药品、医疗与健康产品的国际化集成服务商与平台服务商,大型医疗器械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公司不断推动工商贸协同发展,积极向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延伸。工商协同方面,将工业自产品种有机融入公司商业渠道,并通过不断加强商业公司推广、精细化招商、物流配送及市场服务等能力建设,深入推动业务协同;工贸协同方面,积极发挥国际贸易板块国际市场窗口优势,引进境外的新品种、新技术,助力工业产品走出去;商贸协同方面,将进口代理品种纳入自有商业渠道进行销售,搭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网络。

  从最新公布的权威行业排名显示,公司位列202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化药企业排名第50位;中国医药-重庆医药联合体位列2021年医药流通百强第5位。

  (二)行业情况

  2022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受疫情反复、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影响,药品价格下降、订单零散化、配送末端化,行业销售额规模增长放缓,利润空间收缩,费用率上涨,毛利率和利润率均有所降低,企业运营面临巨大压力。

  受国内疫情反弹、带量采购常态化深入推进的影响,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逐月回落,至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0.6%,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6%,医药企业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需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2年上半年,虽受医改政策、疫情反复的影响,药品流通行业仍坚持保供保质、稳中求进,全国药品流通市场开局平稳,与2020年同期相比,行业运行情况受疫情影响明显减弱,行业规模有所提升,药品流通企业通过集约化、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效益。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药品流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延续恢复发展态势,行业运行总体平稳。药品流通直报企业收入同比增长5.73%,增速同比放慢12.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增速同比放慢12.15个百分点。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类产品进出口额127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813.80亿美元,同比下降1.81%,进口465.83亿美元,同比增长7.18%。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我国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保稳提质仍面临不少压力。但是,我国医药外贸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仍有望克服全球防疫物资需求量持续下降的不利因素,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持续推动“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攻坚之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是通过筑链、强链、补链,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医药及器械销售“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的关键之年。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医改政策持续深化等多重压力下,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努力拓展业务份额,但受到国内多地疫情反弹、药品集采及出口防疫业务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规模与利润水平同比有所下降。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6.51亿元,同比下降3.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6亿元,同比下降6.81%。

  (一)坚持战略引领,认真贯彻执行战略规划

  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司“13568”战略落实落地,发挥好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作用。围绕细化落实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结合集团战略部署、公司发展现状及行业趋势,研究编制各战略子规划(2022版),推进公司战略规划落细落实。

  (二)坚持做优国际贸易,努力打造医药贸易国际品牌

  公司国际化业务平台充分发挥传统外贸优势,国际贸易业务继续取得良好进展。一是海外集成项目实现滚动开发,南美根市场项目实现滚动签约,持续贡献项目利润及净现金流。二是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海外产品注册。海外重点区域拓展方面,巴西和墨西哥等市场积极推进渠道合作和属地化经营。海外产品注册方面,积极推进拉美、非洲、中亚等重点市场制剂、设备耗材等产品的海外注册工作,上半年获得药品注册证7个。三是加强产品建设,拓宽产品引进范围,瞄准细分领域,放大特色优势,成功引进抗病毒产品3个,分别为歌礼抗病毒管线产品、利托那韦片和丙肝产品,并与国际知名供应商合作,新增原料药产品3个。

  (三)坚持做强医药商业,努力由物流配送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公司积极推进优质品种引进及转型项目开发工作,一是聚焦上游大品种,推行“大采购”。公司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积极抢抓上游资源,持续加大与国内外头部制药企业的签约合作,以品种带动销售增长。二是着力拓展下游渠道,布局“大市场”,努力提升区域覆盖率,持续开发终端客户,加快推进业务合作。三是联合合作伙伴,努力开辟新业务,创新业务模式。公司上半年深耕SPD业务领域,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医药商业由物流配送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顺应零售药店发展新方向,加快布局北京等地DTP药房。四是加大与通用技术集团体系内医院的服务协同,上半年已与通用技术集团体系内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实现内部协同突破性进展,推动形成医药医疗一体化供应链运营平台,带动公司医药医疗器械业务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

  (四)坚持创新拓展医疗器械业务,努力打造医疗器械智慧供应链

  2022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呈稳步增长态势。一是公司积极提升重点厂家市场占有率和重点品种授权,并与上游供应商合作拓展终端医院配送等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延伸服务价值链条。公司与上游医疗器供应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通过整合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加强品种建设,上半年新增代理产品3个。并紧盯市场需求,持续拓展IVD市场份额。二是深耕传统业务,持续拓展销售区域,开拓重点产品市场覆盖。充分发挥国内商业网络布局优势,积极开展医疗器械配送业务。持续拓展医用耗材供应链SPD项目。三是推动子公司战略布局,加快数字化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坚持优先重点发展中药业务,努力构建中药全产业链格局

  公司积极加大拓展中药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推进中药全产业链建设。一是加大力度拓展药材、提取物、大健康产品出口销售,着力开发日本市场、增强对欧客户培育,香辛料与食品领域的业务开发及西洋参出口销售渠道拓展初见成效。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开拓,稳定现有饮片销售渠道,积极拓展新渠道、非医药市场。三是积极培育C端大健康创新营销模式,涵盖中药保健品、特医食品、院内制剂等品类的新技术、新产品。四是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加快构建现代化生产平台、统一营销平台,打造品种、品质、品牌。五是联合中医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所及研究机构,开展中成药产品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工作。

  (六)坚持做实化学药制造,努力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公司持续梳理存量品种,加大销售力度、深挖市场潜能,重点产品及新获批产品销售收入均有显著增长。一是统筹新产品开发、一致性评价、原料药开发、休眠品种启动等相关工作。报告期内,公司获批新产品3个,获得上市许可持有人批件2个,原料药通过技术审评1个,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4个。二是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在天方药业600253)研究机构基础上成立中国医药天方药物研究院,不断加强产品开发规划管理。三是探索互联网营销新模式,开拓线上平台与渠道,做强B2B模式的同时,向B2C模式延伸,结合“长处方”的管理制度,加大对连锁药店和网上药店宣传和投入,实现多元销售模式发展。同时,进一步下沉基层市场,服务分级诊疗,为众多仿制药开发适销对路的终端。

  (七)强化内控、规范经营、提升效率、防范风险,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着力推进内控体系优化升级,不断加强内控管理;二是加强合规管理,持续推进系统法治建设;三是通过加强"两金"管控力度,盘活优质资产,加速运营资金周转;四是持续强化安全环保质量工作,夯实安全、质量、环保基础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医药、医保、医疗改革联动愈发紧密,带量采购、基药制度、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线上医疗等一系列政策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引导医药行业及其市场发生重大变革,推动医药产业从粗放型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转变,部分药品耗材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医药流通市场增速及利润空间受到影响。

  公司将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密切跟进国家政策出台,主动研判政策高地,提高预判未来趋势的能力,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同时,紧贴政策脉搏,强化政策研究分析,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应对措施,做好战略部署,调整营销思路,抢抓政策机遇。

  2.市场竞争风险。三大体制改革快速推进引发医药市场的分化与重组,医药流通领域集中度持续提升,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竞争对手对上游优势品种及下游网络渠道的控制力加强,业务增长空间受到挤压,或对公司市场份额或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加快市场变化响应速度和策略应对,加强品种建设,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区域网络布局,创新业务模式,加强内部体系医疗与医药供应链的协同,促进营销模式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内部精益管理,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加强费用管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核心人才储备,助力提升公司业务持续发展能力。

  3.客户信用风险。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影响使医药流通企业承受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如客户由于经营状况恶化或恶意违约不能按时还款,公司坏账损失风险或将增加,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资金周转效率,加大现金流风险。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信用交易管理、合作伙伴资信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4.安全、环保、质量风险。《安全生产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大了对安全环保质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监管环境日益严格,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加大,各项风险及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存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环保质量等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及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机制体系、能力体系和文化体系建设,强化总部统筹引领的顶层设计职能,压实企业承接实施的主体责任;持续发挥监督追责的高压震慑作用和引导作用,探索正向激励举措,提升各级企业推动安全环保质量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推动隐患治理持续见效,业务能力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改善。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国际化优势

  作为一家医药国际贸易业务积淀深厚的大型医药上市公司,公司在国际医药贸易的多年耕耘中,积累了行业内优于其他企业的国际化特色。一是具备优秀的医药国际贸易能力;二是拥有高素质的医药国际贸易专业团队;三是积聚了良好的国际医药贸易资源;四是承担国家储备药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药医疗物资保障工作。

  中国医药国际贸易体系作为产品及服务“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集成服务商,协同公司国内工商体系,把国际化元素融入和延伸至公司全产业链业务组合中,随着国外政府采购项目的开发和跟进,公司向国际水准看齐,培育医疗服务体系,并带动上游工商业务群协同发展,集合资本与专业资源,提升实力,拓展增值空间。

  (二)产业基础优势

  在自身医药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公司既集聚了较丰富的医药产业基础,经营范围基本涵盖了主要的医药细分行业,涉足较为全面的产品门类,拥有较强的医药行业项目集成能力,也积累了医药行业产业整合能力。一是公司形成了医药国际贸易、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三大业务板块的组合格局;二是储备了工、商、贸多领域组合发展的机会资源;三是积聚了行业整合发展的专业团队,积累了行业并购整合的经验,形成了较强的专业能力,基本具备了构筑医药产业生态链条的基础能力;四是公司工业企业具有产能优势、制剂生产线齐全,具有较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具有发展特色发酵原料药以及合成原料药的基础优势;五是公司拥有较为丰富的市场网络营销渠道及物流配送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除上海、江苏、福建、广西之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区,后续将全面加速推进空白省市网点建设,同时配合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拓展重点市、县级基层市场,持续提升市场规模和行业影响力。

  (三)管理与人才优势

  公司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内部管理决策机制。公司高管团队具有丰富的医药行业管理经验,对宏观经济形势、医药行业政策及市场有深入理解与判断,对行业变化能够做出敏锐有效的反映。公司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业务运营、企业文化与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运营规范、协同高效的经营特色和管理基础。公司聚集和培育了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包括具备丰富业务能力的业务人才与具备优秀领导能力的管理人员。

  (四)品牌优势

  中国医药作为中央企业下属的医药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国家建设、对外交往和应急保障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在国家医药产品进出口、医疗设备引进、对外援助、灾情救援保障和应急储备保障体系中多次受到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或首脑及国家的表彰,行业地位积累深厚,得到合作伙伴的赞许与信赖,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地位影响力和品牌优势。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蔚蓝生物
  • 鲁抗医药
  • 中海达
  • 国联股份
  • 凯中精密
  • 凌云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