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30 17:10: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天科技600522)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顺应“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聚焦绿色能源、通信网络等领域,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贴近“双碳”背景下客户新需求,进一步践行“光电网联美好生活”的使命,以海洋经济为龙头、新能源为突破、通信电网为支撑,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从事的行业情况、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如下:

(一)能源网络领域

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目标为指引,因势利导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在海洋产业上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技术研发面向深远海,市场布局面向全球化;在新能源产业,稳抓国家和地方政策风向标,以资源为抓手,通过绿色能源建设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实现“光伏产业规模化,储能产业集成化”的发展目标;在电力产业始终坚持输配融合持续创新发展的战略引领,继续瞄准中高压电网产品向高端化、配网产品向智能化的目标发展。通过持续增强在能源网络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1、海洋产业

(1)行业情况:双碳目标引领海风发展,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1国内海风装机规划出炉叠加海外海风装机提速,拉动海缆需求持续释放

得益于碳中和规划下的绿色能源装机需求,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将贡献更加低碳、环保的绿色电力,而海上风电利用小时数更高、同样条件下发电量更多,已成为沿海省份电力供应和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40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与整个欧盟相当,减排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截止2022年7月末,国内已公布沿海地区“十四五”规划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接近80GW。因此,“十四五”期间开始整个海上风电的建设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向海图强”的战略将进一步显现。

表1-1:部分沿海省份“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

海外方面,主要风电市场如欧洲和东南亚规划大力拓展海风市场。据丹麦政府消息,2022年5月18日,“北海海上风电峰会”召开,以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欧洲四国签署联合声明文件,四国表示到2030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至少达到65GW,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底四国累计装机15.3GW,预计2022-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4%;到2050年将四国海上风电装机增加10倍,至少达到150GW,预计2031-205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也能够达到4.3%。

○2受益海风规模化、远海化发展,海缆价值量持续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除了延续高速复合增长态势之外,还有可能出现以下新形势:

绿色低碳制造转型,实现绿色能源产业链: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作为能源系统碳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海上风电的地位日趋重要,正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的制高点,而应用于海上风电电力传输的海底电缆也必将以环保为未来发展趋势。我国首个应用了环保型集电海缆的海上风电工程(广东汕尾甲子一项目),开启了轻量化、环境友好的集电海缆的时代篇章。

产业规模化培育带动产业链:随着海上风电项目规模的扩大,远端风电机组与海上升压站的距离增加、容量增大,使风机场内集电线路海缆电压等级提高、线路增长,且送出主海缆所能承受的容量达到极限,需增加送出海缆的回路数或提升电压等级或采用直流输电,以上均要求海缆产品质量更优、电压等级更高、传输容量更大,也因此提高了海缆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升了海缆研发附加值。

项目远海化、深海化:随着近海项目开发日趋饱和,我国海上风电正加快奔赴深蓝。①更远的输电距离需要优化集电线路,尤其是柔性高压直流技术的运用;②当水深达到50米以上时,传统的风机桩机基础形式会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漂浮式风机的运用。与漂浮式风机相匹配的是海缆结构也将发生改变,不再是静态海缆,而是有极高抗拉强度要求的动态海缆。③海上风电的深、远海化对施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港工”到“海工”意味着原先大部分的船机资源需要升级换代,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施工将会供不应求。

风机大容量迭代加快:风机成本占海上风电总投资40%以上,风机机组的大型化能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单位造价成本。十三五期间风机容量一般在4-6MW,福建、广东海域开始小批量运用8-10MW风机。进入2022年,各大主流风机厂家均已发布16MW机型,从已启动的平价项目招标来看,部分项目风机要求≥10MW。与风机大型化相对应的,场内阵列海缆的电压等级也将从原来的35kV升至66kV,带动海缆价值量提升。

○3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引领海上油气投资热潮

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平均储量远高于陆地,根据IEA数据,全球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率仅24%和31%,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根据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开采空间巨大。

2022年2月以来,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国际油价一直维持在中高位水平,虽然受释放库存及OPEC决定增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较高位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在全球地缘政治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而我国陆上石油储备相对贫瘠,加码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势在必行,海洋油气行业必将景气上行。

此外,“双碳”背景下为进一步转型绿色能源发展模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目前的海油平台供电模式将由“岸电系统”替换原有的“柴油发电系统”,此举也将进一步催生海缆的应用需求。

(2)业务情况: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智造服务海风平价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海底电缆、海底光缆、海底光电复合缆等海洋装备,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技术研发面向深远海,市场布局面向全球化。现已具备海缆-海底观测、勘探-风机施工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总集成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信息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1海缆龙头扬帆起航,技术创新迎接平价时代

中天海缆是国内最早从事海缆技术研发及产品制造的企业之一,始终瞄准世界海缆制造的尖端科技前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率先完成多项技术突破及产品研制,填补了国内在海缆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空白,为提升我国海缆国产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产品生产能力已实现交流500kV及以下、直流±5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全覆盖,先后成功研制了国内首条“三芯110kV”、“三芯220kV海底光电复合缆”以及“±400kV柔性直流海底光电复合

缆”,推动我国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由±160kV到±200kV到±320kV到±400kV的“四级跳”,产品成功应用于国网、南网、各大发电集团的示范项目中。

随着海上风电国补退坡,为助力我国海上风电平价发展,公司布局应对大容量发电机组的66kV集电海缆、解决大容量输电瓶颈的柔性超高压直流海缆、三芯330kV超高压大容量输电海底电缆、满足深海漂浮式风机用动态缆、降低并网线路成本的铝芯海底电缆、轻型环保非铅套结构海缆等多项新技术及高新产品,为我国海上风电未来平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两型三船升级改造,顺应双碳前景再造新船

公司自2019年初完成“两型三船”建设以来,在海工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投运当年即中标了3个总包项目及若干个分包项目,是业内唯一一家仅用一年时间实现从投运到分包,再到工程总承包跨越的企业。

“抢装潮”期间,公司通过科学施工、统筹安排,凭借专业施工船队和海上作业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打造了多个精品工程,创造了中天海上风电奇迹。

图1-1:金风海洋风电安装平台——振华起重设备与升降系统项目开工仪式

近两年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各大整机厂商均陆续推出10MW及以上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目前公司已完成“两型三船”升级改造,满足江苏、浙江、山东等地10MW及以下的海上风机施工能力。此外,为打造适应未来风机大型化、深远海化的下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基础施工船,公司与风电领域龙头企业合资成立海洋工程公司,多元化快速提升打桩、吊装、运维的综合能力。其中,控股子公司打造的金风海洋风电安装平台项目采用“运输+储存+起重”一体化模式,能够满足国内绝大部分固定式支撑结构20MW以下海上风电机组以及320米叶轮直径以下风电机组的安装需求。通过科学优化深远海不同基础型式的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方式,风机部件吊装效率将大幅提升,工程建设成本也进一步降低,从而加快海上风电的降本增效和平价开发。

2、新能源产业

(1)行业情况:乘“双碳”东风,光储行业迈入新征程

1○政策推动与商业模式落地,促进储能业务全面快速发展

政策合力助推,大型储能驶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此后,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印发多条储能相关新能源政策,明确储能市场、配置比例,确定“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我国储能市场日趋完善,集中式电站配储已成定势,未来分布式电站有望相应配储。随着“十四五”风光装机容量的扩大,预计各地的储能保障政策会进一步扩容,推动储能规模的扩张和行业发展。

2022上半年国家出台储能政策

2022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迅速发展,Q2装机同、环比大幅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并网、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总个数为51个,装机总规模为391.697MW/919.353MWh,而2021年上半年并网、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总数47个,装机规模为230.15MW/351.92MWh。分季度看,2022年第二季度电化学储能项目37个,环比增长164.3%,装机功率/装机量341.049MW/812.58MWh,装机功率环比增长573.37%。其中,电网侧储能、集中式新能源储能环比增长最为明显,各场景的储能投运项目也实现明显增长。

表1-3:2022上半年电化学储能装机与项目统计

第三方独立储能迎来发展新机遇。2022年5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独立储能主体地位,明确独立储能跨市场交易模式。政策提出多个独立储能电站收益来源:(1)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2)签订顶峰时段和低谷时段市场合约实现移峰填谷;(3)参与辅助服务,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由相关发电侧并网主体、电力用户合理分摊。

在独立储能中共享储能模式发展最快:规模化建设有利于降低成本;更加集中地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回收弃电等服务,提高储能使用率和收益率;采取租赁的方式来完成风光电站建设的配储要求。综上,共享储能模式在迅速发展,未来或将成为第三方独立储能发展的主流模式。

○2终端市场需求旺盛,分布式光伏保持快速发展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40GW,同比增长8.1%。其中1-6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

新能源发电技术持续进步、成本快速下降,我国已掌握了完备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有力支撑新能源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新阶段,同时也形成了“光伏+建筑”“光伏+交通”“光伏+生态治理”“农(草、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新模式。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均强调了分布式光伏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方向,意味着分布式光伏将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在地方层面,多地出台“十四五”能源、科技、电力发展规划,其中多次提及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发展,并将其纳入重点发展项目中。

(2)业务情况:紧抓新能源发展机遇,持续深化光储业务布局

○1加快新品迭代,推进全球储能项目落地

在国家“双碳”政策的指引下,公司大力推广新能源配储应用,坚持绿色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在以“技术牵引市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公司研发更加注重与市场的对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锂电研发投入,持续迭代储能锂电系统解决方案,并发布高压液冷储能系统,专利U型液冷板和专业管路设计,精准控温,增强储能系统安全保障。

图1-2:直流高压液冷储能系统

为满足市场对于锂电产品需求的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锂电产能建设,在原有锂电产线的基础上,投资扩建用于生产基于电力储能系统用的高功率、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方形锂离子电池产线,并批量投产。

公司抓住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机遇,深耕全球重点国家、区域储能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多个国内外储能项目,中标数量和金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积极抓住市场机遇与先机优势,已和国内多个省市就储能业务开展合作,并取得进展,为后续储能业务大力发展奠定基础。

○2内外部资源拉动,促进光伏工程与综合能源服务高质量发展

公司以如东大面积光伏建设为支点,不断延伸在全国业务的突破。在充分领会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精神的基础上,公司调派核心骨干成立如东项目部,力求如东域内项目扎实开展、实质化运营。此外,公司利用自身成功运作项目的经验,积极参与域外资源方在当地的项目开发与实施,通过主导前期的技术与商务工作,引导项目的成功落地,实现各项目参与方的共赢。

公司发力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尤其关注绿电交易的发展趋势,组建专业团队开展绿电交易的研究及实施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及绿电项目储备,发挥客户资源及技术研发优势,为绿电交易常态化及规模化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公司旨在帮助客户完成绿电消纳、电力稳定供应及节能降耗等诉求,将公司在光伏总包业务积累的优势,继续传导至能源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

3、电网建设

(1)行业情况:电网建设持续提速,新型电力系统前景广阔

1○社会用电量持续增加,电网电源投资保持高强度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158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太阳能发电631亿元,同比增长283.6%。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905亿元,同比增长9.9%。

根据《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9.5万亿千瓦时,“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将达到5.9%,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8.5亿千瓦。

2022年6月2日,国家电网发布八项措施,提出要全力加大电网投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达5012亿元,同比增长8.84%,国家电网年度电网投资计划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开工川渝主网架、张北—胜利、武汉—南昌、黄石特高压交流,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等8项特高压工程,开工一批500千伏及以下重点电网项目。

○2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特高压建设有望加速

随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不断提升,叠加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国内特高压建设有望加速。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委托开展“十四五”规划输电通道配套水风光及调节电源研究论证的函》,委托相关单位结合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要求就“十四五”规划的12条特高压通道配套水风光及调节电源进行研究论证,并就“十四五”期间需新增的输电通道以及配套电源规模提出建议。

表1-4:国家能源局启动“十四五”12条特高压通道配套

“十四五”电网投资加码,两网合计投资近3万亿元,年均5800亿元,整体再创新高。新能源推动特高压的发展,近期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这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战略大动脉,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白鹤滩至江苏工程竣工投产后,可推动华东地区每年减少发电用煤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00余万吨。

特高压核准提速,2022第二季度至2023年或为开工高峰期。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十四五”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线路“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2022年,国网计划开工“10交3直”共13条特高压线路,规划的项目有望全部核准。考虑特高压的建设周期和2022第一季度疫情扰动,2022第二季度至2023年核准开工线路数量或为高峰期。

○3三代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配电网发展空间提升

2022年5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方案提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随着分布式光伏、风电装机不断增加,叠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并网量进一步增长,配网侧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化改造有望加速,将带动配网智能化设备需求提升。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已经从以主网建设为主的二代过渡到以新能源为主的第三代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在于升级配网系统。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在配电网大规模并网,配电网阻抗特性与并网变流器阻抗的耦合问题愈发复杂,配电系统稳定问题将日益突出,持续可靠供电面临困难,各环节的可观可测可控是重要目标之一。为完成该目标,配网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亟待提速,升级变压器、提升能效、扩容配电网等措施将会陆续落地,在众多改造产品中,将会融合传感测量、运行控制、信息通信等技术,支持分布式电源、微网、储能、电动汽车的友好接入和需求互动,提高配电网的承载力和灵活性。

在以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革命大背景下,配电网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配电网建设投资分别高达1.2、0.32万亿元,分别占其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50%,配电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业务情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公司以服务电网为已任,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拥有完备的输电、配电产品产业链优势,积极参与以特高压为主网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公司产业链覆盖OPGW、铝包钢、特种导线、电力金具、绝缘子、避雷器、架空绝缘导线、高中低压电力电缆、电缆附件、配电变压器、开关柜、电力工程设计与服务等。公司为输电、配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装备,在输配电产品技术上,公司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成为重要线路和关键工程项目的主要供应商。

图1-3:电力有关产品图示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安全、更大容量、更智能的新型电力产品投入线路建设,提升线路输电效率,降低碳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并且需以电网弹性提升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和高比例外来电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节能电网方面,中天2.0版节能导线相比传统节能导线更具有低碳优势,更有效提高线路运行效率;在弹性电网方面,中天铝包钢芯高导耐热铝合金绞线应用新能源送出线路,可实现小截面满足容量裕度,正常传输不增加损耗,降低线路整体投资。

公司始终坚持输配融合持续创新发展的战略引领,瞄准中高压电网产品向高端化、配网产品向智能化的目标发展,助力我国电网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报告期内,围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建设,大力开展高电压大容量储能变流器、有序充电、OPGW大容量通信技术、uLOFSTM光纤传感技术、智能感知金具等智能化产品研发。公司电力产品矩阵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多元化应用需求,助力“双碳”达成。

凭借一流的研发实力、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公司在国网、南网系统普通导线、特种导线、OPGW、电力电缆、线路金具等产品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二)通信网络领域

1、行业情况:政策驱动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1)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带动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

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国务院发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2022年上半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1894亿元,同比增长24.6%,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高18.5个百分点,为疫情下通信制造业、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等创造更多新增量。5G融合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97大类中的40个,5G全连接工厂建设进一步提速。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各领域广泛应用和落地。实施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持续夯实网络安全基础,纵深推进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基础电信网络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工信部将持续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和融合创新应用,不断推动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总数超过200万个。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实施5G行业应用“十百千”工程。提升百姓获得感,深入实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升级工程,加强电信和互联网用户权益保护。扎好安全防护网,健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领域安全管理体系。

(2)“东数西算”助推光纤升级换代,5G及千兆宽带拉动光纤光缆需求增长

报告期内,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东数西算”网络布局空间跨度大,数据传输更为频繁,用户对时延要求更高,现有骨干网络的性能难以胜任。提前部署支持200G、400G系统的光纤光缆产品是建设高速信息网络的基础。在建立400G光系统的过程中,光纤依然是最基础的资源,为了配合400G时代的开启,需要加快G.654.E新型光纤的应用。随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逐步实施推进,三大运营商2022年投资将侧重于传输网和东数西算工程。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陆续启动干线光缆的升级工程,将拉动G.654E光纤的应用,给光纤光缆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宽带中国、“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光纤通信行业将成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助力之一,而光纤光缆则是连接和传输的物理基础。中国是最大的光纤消费国,而且随着5G网络、千兆光网建设的深入,中国光纤需求量持续走高。工信部《2022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791万公里,同比增长8.2%,比上年末净增303万公里。其中接入网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和长途光缆线路所占比重分别为62.6%、35.5%和1.9%。

图1-4:光缆线路总长度发展情况数据来源:工信部

(3)疫情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弥补信息鸿沟,全球光纤光缆需求或将恢复增长趋势

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对FTTx的相关需求显著提升,其中美国和欧洲地区最为典型。在欧洲地区,政府、监管机构和运营商加大投资,相继制定FTTH发展目标。据CRU预测,2022年美国光缆需求量可同比增加12.7%;亚太地区需求增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新兴市场地区,在2022-2026年期间,光缆需求将以5%-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其中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家庭使用FTTx解决方案比例较小,存在巨大增长空间。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计,2022年,全球光缆市场价值为121.11亿美元,2027年市场价值或高达238.57亿美元。

CRU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光纤光缆的需求量同比增长6%,到2025年将超过6亿芯公里。其中,中国FTTx的渗透率达到90%,海外市场仅有不到50%。发达国家方面,根据欧洲FTTH Council Europe数据显示,德国、英国、波兰、意大利FTTH覆盖率还较低,有较大发展空间。另外,以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组成的新兴市场有望高于全球市场的增长速度。具体来看,当前东南亚和印度、拉丁美洲、非洲增长较为迅速,局部国家市场如印度尼西亚、南非、印度、巴西等增长明显。

2、业务情况:紧抓通信市场向上时机,以品质为客户创造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光通信行业市场向好的发展机遇,围绕光通信、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不断完善棒纤缆、天线、漏泄同轴电缆、5G能源一体化机柜、光模块、数据中心、有源终端、高性能原材料等ICT技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主营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取得集采丰硕成果。坚持以“品质立尊严”,致力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1)集采取得丰硕成果,积极参与重大项目

国内光通信行业供需结构调整,运营商对集采的招投标策略更趋于理性,通信行业整体呈现向高质量迈进的良好发展态势。2022年上半年公司紧抓发展机遇,在集采投标中取得不俗成绩:主营产品普通光缆在中国电信601728)、中国广电首次集采投标(标段4和标段5)中均排名第一,在中国联通集采排名第三;漏缆、模块化开关电源实现在中国铁塔新增集采入围;室分天线在中国铁塔、美化天线在中国电信、基站天线和444及单4天线在中国移动600941)集采投标中均成功中标,公司的天线业务成功跻入该领域第二梯队。

表1-5:2022年上半年通信产业部分中标情况统计

报告期内,公司全自主研发的G.654.E干线光缆产品成功中标中国电信2022年干线光缆(广州-桂林-贵阳、武汉-长沙-广州和北京-五台-太原)建设工程项目,其采购规模达61万芯公里,这是公司继中标中国电信上海-金华-河源-广州G.654.E干线光缆线路工程后,为中国电信G.654.E陆地干线网络规模化商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又一重大工程。

报告期内,成功中标2022年铁路建设贵南高铁项目,共1652km信号电缆及169km铁III型漏缆,中标金额1.35亿,此项目为公司破亿信号电缆项目执行提供经验积累。

(2)以品质立尊严,持续致力于客户价值创造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贯彻“质量是生命,品质是尊严”的质量方针,对内不断精修内功,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改造、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流程等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增强品牌力量,以高标准的现场品质实现客户价值。同时通过健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提升员工的职业化能力与素养,为质量管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荣膺2021年度中国电信A级-产品供应商、2021年度供应保障贡献奖、2021年度乡村振兴合作伙伴奖、2021年度抢险救灾贡献奖等九项大奖,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的室外光缆接头盒产品荣获“江苏精品”美誉,既是公司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客户对公司不断追求卓越品质的鼓励。

图1-5:获得中国电信集团级采购供应商分级9项大奖

(三)新兴产业领域

1、行业情况: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一系列利好引导政策的出台,新材料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规模不断壮大,体系不断健全,并在各类战略性新兴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材料门类众多,应用广泛,当前公司主要聚焦以下三大领域:

(1)高性能聚酰亚胺(PI)膜领域:技术性能取得突破,国内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PI膜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但几十年来发展缓慢,产品性能一直无法满足高技术领域的应用需求,致使我国高性能PI膜的应用企业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发力,高性能PI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和突破,涌现出一批高性能PI膜的制造企业,国产PI膜已在部分高技术领域逐步替代进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中天科技为代表的国产化学法PI膜的性能和品质得到提升,已于报告期内稳定供应市场。

(2)超级电容器:市场技术齐头并进,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超电联盟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超容市场增速达到25-30%。但是受疫情、俄乌战争、美欧经济制裁等多重原因的影响,2022年,国外超级电容市场增长率约为5-10%,国内超容市场增长率约为15-20%。但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储能产业、新能源车和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快速发展,未来3-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此外,亚太地区(APAC)预计将在未来5年成为超级电容器的最大市场,中国将继续占据亚太地区超级电容器市场的最大份额。车用、调频储能被认为是未来3-5年超级电容最大的市场应用领域。

(3)超导产品:超导技术快速发展,将成为部分电网核心环节的重要应用

随着国内电力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智能化设备应用不断深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电力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不断尝试新技术、新设备、新科技,新兴的超导电力技术经历了前期的大力投入及技术创新,对智能电网的辅助效果最为明显,使得电力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及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其在电网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凸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电网2030计划”已将超导技术放在重要位置,欧洲、日本、韩国等也随之宣布发展超导技术的相关计划,国内企业及研究机构也正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紧跟国际研发潮流,并以特有的“中国速度”抢占世界超导技术高地,支撑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保障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业务情况:深化技术优势,拓宽新材料应用市场

公司将自身优势与外部资源有机结合,研发并产业化了多款新材料产品,报告期内均实现了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升。

(1)高性能聚酰亚胺(PI)膜:持续稳定供应,市场应用拓宽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亚胺化法PI膜制造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通过国内部分一线FCCL制造企业和人工石墨膜生产企业的应用评定,具备柔性线路板行业用ZI-H型PI膜和人工石墨导热膜行业用ZI-C型PI膜两款产品的批量化制造能力和供应资质。

ZI-C型PI膜是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一款高性能PI膜,具有优异的面内取向度、易于石墨化的特性,可用于制备高导热、高韧性的人工石墨膜。

图1-6:ZI-C人工石墨膜用高性能PI膜

ZI-H型PI膜是公司针对电子线路板行业应用需求专门设计、开发的一款高性能PI膜,具有高尺寸稳定性、高模量和低吸水率的优异性能,产品性能可媲美国际一线化学法PI膜企业同类产品。

图1-7:ZI-H柔性线路板行业用高性能PI膜

报告期内,公司25μm~150μm ZI-C型PI膜和12.5μm~75μm ZI-H型PI膜的产能稳步提升,稳定供应市场,可在柔性覆铜板、覆盖膜、补强板等电子产品上批量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应用。同时,应用终端由消费电子、通信等传统电子产品领域拓展到新能源汽车板块。

(2)超级电容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成功研发多款新品

公司牵头制定和发布了《超级电容器用泡沫铝集流体总规范》团体标准,并参与了《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用超级电容器规范》、《消费类电子产品用超级电容器总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制定。

报告期内,公司在AGV、电子烟、融合终端等领域多点开花,成功开发了3.0V800F大容量风电用超容单体及模组,其中160V10F风电模组已通过国内权威检测机构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此外,公司在高容量、长寿命和低内阻等高科技产品上取得技术突破,开发的相关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图1-8:超级电容相关产品

2022年3月,公司获批挂牌“江苏省超级电容工程研究中心”;同时以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前期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与江苏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3)超导产品:编制企标,储备技术,开展多边合作与研究

随着10kV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正式投入使用,公司积极开展超导电缆企业标准制定工作,完成《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高温超导电缆》企业标准编制,适用于单芯、三芯一体、三相同轴等高温超导电缆产品,形成高温超导电缆系列化、规范化技术文件,为承接各类高温超导电缆产品做好技术储备。

报告期内,在开展多种用途的高温超导电缆产品研制的同时,全力保障超导同步调相机项目的按期完成。此外,公司与多家客户和科研院所展开交流,讨论落实合作开展超导输电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新型超导电力装备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高温超导磁体关键技术研究等。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在绿色能源、通信网络等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紧紧围绕“绿色驱动,合规稳进”的经营方针,进一步践行“光电网联美好生活”的使命,动态实现公司产品的最优化组合。公司聚焦主营业务的提升,剥离毛利率较低的大宗商品贸易业务,业务重心逐步转向技术附加值和毛利率更高的高端制造业。2022年上半年,公司坚持高质量创新,实现营业收入200.42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增长628.62%,并取得了如下经营成果:

(一)能源网络:风光储一体化,助力能源多能互补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能源网络解决方案服务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整合,持续加大海上风电、储能、光伏、电网建设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以海洋经济为龙头、新能源为突破、智能电网为支撑,打造能源网络产业全价值链体系。

1、设备施工双擎推动,海缆龙头乘风远航

公司深耕海底光电复合缆产品系列化、配套化、工程化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跻身全球超高压海缆领军企业行列。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技术研发面向深远海,市场布局面向全球化。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家战略指引下,发挥产业规模和生产体系优势,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1)两翼齐飞,助力海上风电平价

2022年是我国海上风电平价元年,随着“国补”的退坡,出台“省补”的广东、山东两省上半年开工项目占全国开工项目的70%以上。上半年公司在广东、山东两地中标、执行多个典型工程,助力当地平价海上风电平稳、有序发展。

在广东,率先开工的平价项目:中广核汕尾甲子一、二海上风电项目的所有海缆均由中天海缆生产。其中,南海海缆有限公司设计生产了广东省首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5kV湿式非纤导海底电缆,去掉传统的有色金属结构,使用环保型新型材料替代,使海底光电缆的整体重量下降30%,迈出了轻量化、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新方向,具有显著的成本及结构优势,有效保障海缆的产品质量及使用寿命,有效助力该项目实现“平价上网”。

图3-1: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施工现场

在山东,公司中标山东能源渤中A场址、国华渤中I场址、中广核莱州等多个项目。其中山东能源渤中A项目是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后第一个取得核准的项目。从启动前期工作到取得核准,仅历时99天,创下国内海上风电取得核准最快记录,公司为该项目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

目前公司在南通、盐城、阳江、汕尾等地建设多个海缆工厂和工程公司。在产业布局上形成“设备+施工”两翼齐飞的局面,在区位业务上以江苏为中心辐射黄海与东海;以山东、广东为两翼拓展渤海与南海两翼齐飞的良好形势。

(2)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国际市场捷报频传

2022年上半年,海洋产业在国际业务上持续取得突破,连续中标亚洲电力、越南海上风电、中东油气等多个典型工程,且在跟踪多个重大海上风电、电力传输以及油气开发项目,为未来业务增长打造坚实基础。在手执行国际海缆项目创历史最高水平,包括越南海上风电供货项目、多个中东油气开发项目、德国Tennet海上风电总包项目和菲律宾电力传输总包项目等。通过国际供货以及总包项目的投标以及交付,提升国际团队的执行力,工程技术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从供应商到总包商的持续转型。

2、内外兼修,深度布局储能业务

在国家双碳的背景下,公司依托在通信、电网、风光的优秀基因,整合业务平台资源,积极促成战略客户合作,以“商务+品牌+技术”的铁三角为基础扩编成立专班,快速完成高、中、基层关系辐射,形成合力对重点行业突破,将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与制造业服务化深度融合,助力绿色储能系统项目建设。

国内市场稳抓政策,瞄准电源侧储能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包括中广核2022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框架采购-第二标段项目,助力新能源场站+储能的项目建设,带动中天科技大型储能实施方案解决消纳难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中天科技在储能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如东共享储能项目成立专班稳步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当地清洁电力消纳和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海外市场加码发力,在通信后备电源以及新兴的大型储能市场合计斩获1亿美金订单。报告期内,公司中标的蒙古能源部的80MW/200MWh,是蒙古国第一个百兆瓦时级别的大型储能系统;公司中标的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公司的20MW/20MWh调频项目,是巴基斯坦国家电网NTDC首次招标电网侧储能项目,两项目均为该国首个同类项目,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对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同步,接洽海外各洲区新能源投资商、施工商,逐步提升国际知名度,争取在国际市场斩获更多项目,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市场回报。

表3-1:公司报告期内部分重要储能系统项目列表

3、深耕分布式光伏,拓展智慧化运维服务

公司以2013年承建全国首批18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为起点,多年来深度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顺应行业发展方向,紧盯光伏整县开发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与华能灌云清洁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灌云县东部地区新能源资源报告书编制咨询服务协议》和《20MW以下多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央企发电集团整县开发前期工作,为后续承接EPC总包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双碳”发展目标,公司发挥集团平台优势积极走向外部运维市场,始终坚持与大集团强强联合的主线开拓思路,先后与国电投、瑞典宜家等签订长期战略合作,新增报告期内承接宜家木业(南通)分布式光伏电站、国电投南通恒科和宿迁佩捷分布式光伏电站等项目的运维服务,向客户提供专业的运维服务,力求客户电站保值增值,确保客户电站资产安全。运维始终以技术型团队为基础,以智慧化运维为突破口,推出了智慧化运维2.0管理平台,为确保存量电量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解放力量投入运维市场,目前运维管理各类电站资产规模达600MW。

4、紧抓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发展机遇,实现电网产业高质量增长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以能源转型、低碳发展为基本前提,以坚强智能电网为网架枢纽平台,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源网荷储互动为支撑,是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智能友好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公司围绕“输配融合持续创新”的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已形成完整的输配电一体化产业链,积极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新能源接入电网系统提供保障。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导线、电缆等主要电力产品实现了稳步增长。2022年1月,公司中标南方电网2021年主、配网第二批框架项目,中标金额为15亿元,导线、电缆市场份额第一。2022年3月,公司中标驻马店-武汉特高压项目,中标金额1.06亿元,导线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公司中标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省配网项目,共中标11.17亿,导线、电力电缆、架空线、变压器市场份额领先。

表3-2:2022年上半年电力产品中标情况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高端传输电力设备产品的技术和研发,为公司电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

(二)通信网络:聚焦数字经济,向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迈进

1、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技术核心竞争力

为打造企业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公司一方面借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合创新平台和中国铁塔5G创新实验室,不断研发贴近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大量的专利成果,2022上半年,公司申请通信相关专利52项,授权专利44项。参与起草相关标准24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1项,团体标准3项。此外公司还重点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高端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优秀单位,其中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斩获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图3-2:光通信领域相关授权专利

图3-3: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及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通信产业链布局层面,公司逐步建设以气相沉积为核心的石英材料合成技术平台,以电磁场理论为核心的传输技术平台,以机械、电气设计为核心的结构成型和装备研发技术平台,支撑四大产品群及特种特品研发。在产品创新层面,深入研究网络各层面的业务、应用和场景需求,提出从感知、网络、平台以及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和产品。

面向“5G新基建”、“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公司研制的弯曲不敏感高带宽多模预制棒与光纤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超大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所面临的传输数据量快速增长、密级空间布线及特殊场景通信的难题,推动了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在短距离数据传输领域的发展,该项目荣获2022年第八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下互联需求增长的背景,公司着力推动光通信模块产品的升级和整体研发水平,建成用于400G光模块和400G/800G硅光模块研发的COB高速光模块实验室,成功掌握COB高速光模块的封装能力;并研发出工业级光模块,实现首次市场订单的批量交付,标志着该产品领域的研发交付能力进入了行业第一梯队。公司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创新开发了低碳数据中心产品,已广泛运用于数据中心、5G网络、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场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数据机房基础设施服务。

2、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新产品、新市场突破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基建”如火如荼建设的当下,作为核心的5G网络将会带来通信效率的质变,从而对消费、工业、金融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并催生出各种新型应用场景。

公司在聚焦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紧跟行业前沿,进一步关注和分析运营商的投资规划,明确业务发展方向和核心能力的提升计划。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铁塔总部成立联合项目组研发新型漏缆,提升MIMO的系统容量增益效果,以进一步提升5G网络效果,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公司广角漏缆2.0技术可以实现低成本、高覆盖效果,已经在山东多个地市的停车场大规模使用。

图3-4:中天科技与中国铁塔总部成立联合实验室

基于电信运营商重点关注5G基站的节能减排和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化的背景,公司坚持智慧能源产品、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在智慧能源等市场积极推动新产品布局推广与业务开拓,将多输入多输出电源、智能监控单元、高压直流单元、智能锂电集成在一个机柜内,实现一柜收容所有设备,并取得铁塔模块化开关电源、一体化后备电源、一体化备电设备、电网直流-48V通信电源等新产品的突破。

公司冷通道中标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机房冷池建设项目,公司的IT机柜设备及配件供货、PDU及PDU监控系统成功中标国家开发银行数据中心及开发测试基地机柜及PDU项目,落实从单一产品向系统解决方案演进的战略,有效助力金融核心业务系统的云化。作为运营商和行业市场的联接桥梁,公司在行业云、工业互联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场景中与运营商深入合作,赋能政企行业,释放5G商用价值,聚焦高精尖端和社会前沿行业。

(三)国际布局:坚持需求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多领域多模式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公司致力为全球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通信和电力技术,以及系统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报告期内,顺应“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充分发挥人才、平台和机制优势,沿着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方向稳步向前;加强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境外产能,实施多元化的供应策略,全面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与全球产业生态圈合作共赢。报告期内,国际业务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攀升。

1、提升境外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立足全球性数字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同频共振带来的市场机遇,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高效扩充境外产能、提速更多优势产品的国际化培育等重点举措,持续以优质产品和高效服务满足国际客户需求。公司位于海外光纤光缆产能完成扩充释放,进一步强化区域快速交付能力,助力全球5G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顺应“双碳”目标,服务全球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加快锂电池、宽带产品、有源设备等在境外的本土化布局并借助集成服务优势迅速实现市场突破,其中锂电池服务化项目在巴西等新兴市场卓有成效,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源。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公司通过拓展新业态以及多模式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持续挖潜增量价值,全力融入国际大循环。各境外工厂在巩固主营产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中天印度主营业务从电网领域拓宽至油气、企业网市场,中天印尼项目覆盖面从印尼国网延伸至省网,中天巴西实现业务转型加强线上销售,中天摩洛哥实施技术前移优化定制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得美电缆锚定高端市场超高压电缆项目不动摇,上半年在德国、瑞典、英国等重点市场中标多个高压及超高压电缆项目。充分发挥区位、品牌和专业化工程服务团队优势,以共赢和增益为导向,多模式推进超高压电缆总包工程项目,得美电缆上半年在土耳其本土就赢得三个电缆总包项目,项目总金额破亿元。

图3-5:6家海外基地布局

2、加强营销渠道建设,坚定双引擎驱动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响应海外客户需求,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提供客户差异化的产品研发定制服务;持续加强营销渠道建设,坚持营销团队本土化,传统优势产品销售实现爆发式增长,新拳头产品取得单体最大电缆出口订单,先后取得尼日利亚大型导线项目、乌干达大型中高压电缆等项目。紧抓欧洲能源结构转型及“俄乌危机”带来欧洲电网加快投资的契机积极作为,欧洲输变电线路产品销售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坚持“扩大一般贸易,纵深工程总包双引擎驱动”的经营战略。在电力领域,公司巩固并扩大电力传输总包工程优势,成功签约柬埔寨国家电网新项目;在通信领域,抢抓全球5G通信市场及数据中心大发展的机遇,扩充系统集成技术商务团队,为全球通信客户提供专业定制化的室内(IBS)、室外(FTTA)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在菲律宾、泰国等市场先后取得了多个通信总包合同;在新能源领域,顺应“清洁低碳”新经济秩序,公司瞄准通信基站电池更新换代、5G基站大规模普及带来的通信锂电池广阔市场空间和电网侧锂电池储能系统产业机遇,招聘行业内专业人才成立新能源001258)特战队,积极部署国际新能源总包业务,先后取得巴基斯坦和蒙古国电网侧大型储能项目近亿美金。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将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机遇,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聚焦能源网络和通信网络两大领域,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预计未来可能面对以下风险:

1、市场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领域广,其中由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企业数目众多,行业高度分散,市场集中度低。目前,中低压电缆技术含量以及对设备投资的要求不高,相关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公司面临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风险;全球光通信网络建设拉动光纤光缆及接入设备需求快速增长,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但各类原材料市场行情受新冠疫情管控、石油化工、物流运输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高企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提升的风险;同时,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为此,公司将坚持差异化发展,在多元化经营和巩固主要市场竞争地位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品,培育细分市场,合理匹配产能,同时加强新产品销售队伍的建设。

2、竞争风险

近年来,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海缆需求的增长,驱动更多企业进入海缆行业或进一步扩充产能。同时,随着海上风电“平价上网”进程的不断加快,海缆作为海上风电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降本增效压力将逐步增大。在此背景下,行业内骨干企业在中低压海缆竞争程度可能进一步加剧。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光通信行业新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公司将面临产品和服务在技术迭代升级方面存在与市场应用需求快速匹配的竞争风险。

为此,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不断研发前沿核心新产品新技术,践行精细文化,加强品牌建设,巩固竞争地位。

3、海外风险

公司长期积极开发海外市场,现阶段国际业务开展、生产基地布局及分支机构运营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及地区。但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等导致全球价值链融合受阻,国际规则重构竞争加剧。前所未有的复杂国际形势,增加公司境外业务开展与投资经营的不确定性,同时,海外国家的政策法规、市场准则、政治社会环境等均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包括法律、税务、汇率、政局(如战争、内乱等)等各方面的风险仍将继续存在。

此外,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受到较大挑战,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受到了限制。未来,如果部分国家/地区与中国的贸易环境持续恶化,限制进出口,提高关税或设置其他贸易壁垒,公司可能面临设备、原材料等资产短缺和客户流失等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生产受限、订单减少、成本增加,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公司在加快“走出去”的同时,将多管齐下不断提升海外人员专业水平,增强风险预判和把控能力,化挑战为机遇。

4、政策风险

公司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投资布局,并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产能,但在光通信、电网建设领域存在客户集中度高带来的对客户过度依赖的风险,三大通信运营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投资进度变化将对行业需求造成影响。由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往往会根据国民经济及行业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将对企业投资布局和产能设置、技术方向造成较大影响。

为此,公司将加大对国家宏观行业政策的解读和把握,提升对市场趋势的预判能力,对调整及影响拥有充分的预备方案。

5、原材料风险

公司主要的原材料包括铜、铅、铝、碳酸锂等,其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为此,公司对部分主要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此外,公司施行差异化经营,持续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与技术,不断增强客户粘性,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

6、疫情风险

预防突发疫情在全球蔓延所带来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外经济环境变化,对国际产业布局带来经营风险等。

为此,公司将制定严密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动态疫情,提前做好订单、采购、生产、交付的协调,并保护好员工人生安全。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创新机制,厚植人才资源优势

公司人力资源承接“光电网联美好生活”的使命、“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价值”的愿景,秉承“崇善厚德、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紧紧围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与配置,打造人才供应链,提升人才效能等开展各项工作。

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奋斗者做到“分内最佳,分外主动”,到公司最艰苦、最需要的岗位上,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一次性把事情做好,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公司通过培育、依靠、激励奋斗者,使公司成为培养奋斗者的沃土,生长出一代代具有奋斗精神的中天人,使之成为中天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力量,实现奋斗者与中天共同发展。

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组织能力建设为驱动。基于过程管理和职能重新梳理,组织结构进行了再造,职能板块由原来的十二个组织部门调整至八大职能中心。同时持续开展精兵简政活动,盘活人才存量,优化人才质量,构建能上能下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企业搭建“H”型职业发展通道,让各职系间可以横向互通、纵向贯通,让人才在企业内部合理地流动,以实现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打造稳健的人才输送链。公司现有行业领军人才23人,正高级职称18人,高级职称122人,中级职称820人。上半年共招聘大学生、高层次人才超600人,形成以专家人才为关键,成熟专业人才为主体,未来之星、启航生等院校优秀毕业生为储备的人才输送机制。公司现拥有“省双创”、“省333”、“市江海英才”、“市226”人才团队119人,持续打造勇于开拓的先锋部队,服务于全球化产业布局。

图2-1:中天科技高层次人才入住博士园

此外,上半年公司获评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企业、江苏省首批特级技师评聘试点企业、江苏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荣誉,为构建人才发展的新高地搭建坚实的载体和平台。

2、深化科技创新,产业链向价值链上游延伸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积极落实“研发费用逐年递增”管理举措,对标剖析国内外先进产品和技术,着力强主线、锻长链,补短板、强弱项,规划布局研发项目、数字化项目、绿色化项目、服务化项目400余项,不断推进主营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族谱丰富、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上游拓展。继连续获授5项全国单项冠军后,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天储能科技、中天装备电缆获得国家级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凭借多维综合实力荣获“2022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图2-2:2022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新品开发方面,公司“330kV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275kV三芯XLPE绝缘交流光纤复合高强度铠装海底电缆”、“低碳型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10kV三相同轴超导电缆系统”等6项产品通过新产品鉴定,综合技术水平均达到行业领先或先进。

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南通大学签约共建“产业技术联合研究院”,进一步拓宽合作方向、优化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提高合作质量,推动双方人才互动、科技互动、平台互动以及公益互动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图2-3:中天科技与南通大学签约共建产业技术联合研究院

知识产权方面,突出服务经营发展的工作导向和评价机制,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重点技术主题专利竞争态势分析、风险防控等工作扎实开展。2022年上半年提交中国专利申请165件、PCT专利申请8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9件。2022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中天科技“一种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单模光纤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自动引丝装置和方法”两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行业标准方面,着力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突出标准对创新和业务牵引作用。公司参与了IEC、ITU-T、IEEE、CIGRE等50余个国际和国内标准化组织活动,2位专家在IEC担任注册专家,14位专家在国内18个标准化组织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职务。2022年上半年公司参加IECTC7、TC46、TC86、ISO/IECJTC1/SC28等国际标准会议。牵头和参与了42项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牵头的2项IEC标准、参与的2项IEC标准、参与的1项CIGRE国际标准获批发布。

3、数字化加持,绿色制造拓展作为空间

中天科技持续进行智能改造和数字赋能,以数字化助力绿色化发展,绿色化驱动数字化革新,逐步推进智能车间、智能零碳工厂、低碳园区的建设。2022年上半年新增2个市级智能车间,现已获得2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项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专项、3个省级以上智能工厂、20多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省级绿色工厂,承担多项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建设。

公司作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应用智能感知、高性能控制、人机协作、精益管控、供应链协同等自动化、智能制造升级的共性技术,设计研发自主可控的高端装备,为区内企业生产制造补短板弱项、固长板优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区域企业提供普惠、持续、敏捷的创新融通服务。

图2-4: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在绿色制造方面,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年1月中天科技发布“绿色低碳制造GLCM行动方案(2021-2030)”。实现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促进企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公司举行“聚焦‘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制造”主题绿色供应链启动大会,呼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减污降碳责任,构建绿色供应链生态圈,持续分享绿色实践经验,将绿色环保要求融入采购质量优先战略及采购业务全流程,将碳减排要求纳入供应商管理全流程,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汇聚绿色合力,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

图2-5:中天科技绿色供应链启动会

4、加强国内服务,顺应统一大市场

作为国内光通信、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历经多轮组织变革,形成当下事业部制的销售模式,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以事业部营销平台为主,产品公司自销为辅,组建全面、立体的营销网络。根据产品设置品牌经理,加强垂直管理,持续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与技术,培植新兴市场,保持企业品牌影响力,通过事业部管理和品牌经理管理相结合,实现了团队作战和专业化营销,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提升了市场反应速度,降低了营销成本。公司在南通、盐城、广东等多个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办事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整合、调配各项资源深度服务市场。

公司主要通过参与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方式获取项目资源,其中过往业绩通常被作为重要考核因素。因此,公司在过往项目中展示的强大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和快速精准的需求响应能力,增强了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公司注重“特色”引领,坚持绿色能源和通信网络产业链面向顾客的新技术宣讲,巩固特种产品找中天的优势,通过产业链宣讲团队,送技术和送服务上门,成为顾客全方位顾问,为客户提供价值增值服务。

5、坚持全球运营,坚定双循环发展

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公司坚定不移高举国内国外双循环发展旗帜。作为国内线缆制造领域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产品出口、国际工程和全球制造产业布局齐头并进的国际发展格局。公司运营印度、巴西、印尼、摩洛哥、土耳其和德国六家境外工厂,设立54个海外代表处和13家境外营销中心,基本实现全球营销网络无盲点覆盖,主营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及地区,销售覆盖150多家电力公司,为全球60余家通信运营商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全球前十大油气公司已有7家使用中天海缆。

图2-6:全球营销网络分布图

2022年,面对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实质化、货币供给外生化以及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局势,公司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产业贡献智慧,全力构筑安全可靠的全球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公司各海外代表处、营销中心进一步下沉营销网点,走出首都经济圈,面向市县乡布点,业务触角及布局不断深入和完善。公司有效应对国内阶段性疫情管控引发的各种国际货运不确定风险,通过销售、生产、物流等多部门紧密协同配合,实现多方案快速响应,有力化解国内疫情爆发期间的国际交付危机,保障全球业务的高效运转。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出口、境外总包工程和国际产能布局三方面的内在结构,传统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爆发性增长的同时,新拳头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境外总包工程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全面覆盖通信、电力和新能源。秉持“商业向善”理念,坚持绿色制造,主动接轨欧盟碳关税规则,隆重举行碳税倒计时揭牌仪式,通过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更高程度的对等开放;遵循“在当地,为当地”原则,全方位厚植可持续发展优势,深入融入国际大循环。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西昌电力
  • 积成电子
  • 特发信息
  • 九洲集团
  • 赣能股份
  • 明星电力
  • 诚志股份
  • 雷科防务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