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材料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8-30 19:00:05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西部材料002149)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强化在军工、核电、环保、海洋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布局,通过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加速“两个平台”建设等各项举措,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26.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9.73万元,同比增长29.58%。

  1.募投项目主体项目完成建设,正式投产。

  2022年二季度,公司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生产线主体项目克服新冠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历时16个月顺利完成基建及主体设备安装投产。该项目的投产,将极大满足我国航空航天、舰船、海洋工程、兵器等领域对高品质钛合金厚板及宽幅薄板的迫切需求,为国家重点型号任务及重大项目提供重要的关键材料支撑,将对提升公司在稀有金属材料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优化健全研发体系建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完善研发体系建设,制定研发考核目标,完善公司层面考核办法,建立研发投入考核机制。要求各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攻克新技术、新工艺,培育新产业300832),抢占市场制高点,为公司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计投入研发经费4653万元,承担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23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经费支持3458万元;获授权专利33项。

  开展××工程用低成本装甲钛合金研制,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成航空用TA12A薄板制备,实现TA12A高温钛合金δ0.8mm、δ1.0mm、δ1.5mm板材首批次工业化生产,板材室温及高温强塑性、高温持久性能匹配良好,已成功交付用户使用;开发舰船用高强韧Ti80板材,已完成Ti80合金δ25mm、δ14mm典型规格板材的首批次工业化生产及综合性能测试;开展超低温用铝合金/不锈钢多层板材制备与开发,随着碳中和概念及氢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该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展厚复层铝/钛复合材料制备与开发,第一批产品已交付用户;成功研制AuAgCu20-10复合丝并进入批量制备生产阶段,复合层硬度和弯折性能均满足客户要求,经用户测试和试用,性能可媲美进口产品;开展耐蚀金属纤维制备工艺研究;Mo70Cu30热沉材料2022年上半年已实现小批量验证,并逐步完成扩产;完成165CT靶盘并提供客户,已完成首轮上机实验;推进200CT异形靶盘产品开发;研发用于钛及钛合金型材的成型设备,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3.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

  (1)根据公司计划,加快推进与国内知名高层次院校的合作进度与深度,与部分国内知名高层次院校达成了联合培养等协议,为公司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保障公司人力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

  (2)与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针对研发技术人员发展通道、培养、激励、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优化,确保公司高层次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3)积极申报各类人才荣誉称号及人才项目,上半年共获批包括西安市高层次人才(国家级1人、地方级2人)、西安英才计划、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秦创原-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项目、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16人次,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

  4.积极推进有关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和增资扩股相关工作。

  控股子公司天力公司积极开展上市相关工作,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已获得陕西证监局受理。

  控股子公司西诺公司股票定向发行工作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已顺利完成增资工作,公司预计将于8月31日进行创新层申报工作。

  5.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全面推行节能减排措施。

  2022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工作通过设备节能、工艺节能、管理节能三条路径取得较好成效,上半年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光伏开发等清洁能源应用工作稳步推进,新建2.5MW光伏电站投入使用,上半年使用清洁电力能源约150万千瓦时。下半年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消费比例,按照预期完成各项节能降碳指标。

  6.持续推进“两个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建设: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创新团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对新领域、新方向的自主研发投入。上半年公司从西安交大、北科大等高校引进硕、博士70余人,继续充实高科技人才队伍。联合技术中心4个实验室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新能源材料、环境安全新材料实验室完成改造工程主体安装,实验室配备的质谱仪、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主要检测仪器及相关的辅助仪器完成安装调试。能进行电解水制氢、甲醇重整制氢、氢燃料电池等核心部件以及抗菌抗病毒材料制备和性能表征测试。熔铸加工实验室、金属深加工及特种板材实验室所需的真空自耗炉、电极压机、焊箱等主体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成立相关技术委员会,开展了Ti60高温钛合金薄板制备技术研究、核乏燃料工程用锆/不锈钢爆炸复合过渡连接件、核聚变背场线圈超导接头用铜/不锈钢复合板研制等多项技术攻关研究工作,同时积极开展联合项目申报,取得良好阶段成果。

  数字化平台建设:上半年,公司深入开展内部流程梳理,落实生产管理需求,加快推进MES系统建设;成功申报DCMM贯标试点企业,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体系,提升公司综合数据管理能力;新的BI报表系统经调研、选型后顺利实施,数据赋能企业管理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通过ERP、OA系统二次开发逐步完善系统功能,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建立电子档案系统,企业数据和文件可随时备查,提升数据和文件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我国稀有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是由重点科研院所转制设立并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控股股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相关领域50多年雄厚的科研实力,旨在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司成立二十年来,形成了钛及钛合金加工材产业、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产业、稀贵金属材料产业、金属纤维及制品产业、稀有金属装备制造产业、钨钼材料及制品产业、钛材高端日用消费品及精密加工制造产业等八大业务领域,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航空航天和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司自成立特别是上市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谋求更高的核心竞争力,谋求更强的创新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后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走高端化、差异化的特色发展道路。公司成立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探索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坚持推动各公司自主研发课题以及千万级潜在市场产品的开发、奖励力度,抢占市场先机;坚持推动工艺技术优化、实施小发明、小创造等五小活动以及加强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使公司在各业务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公司累计承担了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4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累计10亿余元;取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25个技术创新平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授权专利513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40项;获国家、省部级各类奖励80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提升了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核电用控制棒、钛合金中厚板、宽幅钛合金薄板、化工锆板、钛/钢复合板、大口径薄壁管、铪材、金属过滤器件、钽设备等系列产品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2.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不断强化。公司一贯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内部培育,着力培养各产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及高技能人才,打造了一支包括200多名博士、硕士在内的高端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团队,并逐步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正在推进各梯队人才的储备建设,同时,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的合作,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启动创新型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3.经营管理能力稳步提升。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把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丰富经验,围绕自身产业特点,不断提高市场判断能力、强化市场营销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和考核奖励制度,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大力推行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积极探索新的激励模式和运营模式,引导全员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公司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产品享有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和品牌优势。目前公司已完成数字化平台一期建设,数据整合分析能力显著提高;正在实施的数字化平台二期MES系统建设,可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和共享,提高车间的计划响应能力、订单交付能力,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 4.先进的制造手段逐步完善。公司拥有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方面国内领先的大宽幅、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的热轧板材生产线和最宽的冷轧板材生产线,拥有行业领头的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拥有行业顶级的金属过滤材料及器件生产线,拥有国内唯一的核级银合金控制棒生产线,拥有国内先进的宽幅钨钼板材轧制生产线等。公司已形成了从熔炼、锻造、轧制、复合材料、管道管件到装备制造和精密加工制造的较完整的加工制造产业链,各业务领域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潜力很大。同时,公司不断完善现有产业链,通过股市融资以及政府项目支持等多种形式新购设备,打通影响产能释放的堵点、卡点,释放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着力推动制造手段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逐步实现工业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升级。 公司将一如既往秉承“让股东满意,让职工幸福”的经营宗旨,以“打造全球领先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基地”为愿景,努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持续推动公司未来蓬勃发展。公司将一如既往秉承“让股东满意,让职工幸福”的经营宗旨,以“打造全球领先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基地”为愿景,努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持续推动公司未来蓬勃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及对策 公司是稀有金属材料加工企业,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做好原材料市场价格的跟踪和预判,不断研判原材料价格趋势,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原材料的库存水平;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深入的合作,形成紧密的产业合作与协作关系;此外,公司将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从材料加工供应向关键部件和关键装备转型,降低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议价能力。 2.市场风险及对策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对国内经济体造成影响,进而可能传导至公司市场开发。同时行业竞争格局不断演变,市场风险加大。公司将紧紧围绕发展战略需求,通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来进一步巩固提升行业地位,通过降本增效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加客户群体,通过孵化新产业和运营模式创新,不断增加公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利润增长点。同时,积极有效做好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控。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正丹股份
  • 中海达
  • 蔚蓝生物
  • 鲁抗医药
  • 长安汽车
  • 凌云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