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3-30 17:29:12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四方股份601126)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团队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技术创新,加强市场销售及产品开发管理,在运营管理、客户服务、风险控制、文化建设多方面推动改进与提升,实现营业收入50.78亿元,同比增长18.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20.21%,主营业务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市场稳定拓展:

  二次设备产品在各应用领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1、智能电网领域,持续深耕电网,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精益运营效益逐渐显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产品及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跟踪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技术发展动态,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报告期内,“高压直流控保在线监视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及“高压开关设备状态综合检测装置”等产品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监控系统、新一代集控站监控系统等产品相继通过国家电网集中检测,为公司自主可控产品推广及智能运检建设奠定了基础;参与起草抽蓄电站稳控技术规范,完成东北敦化抽蓄、华北丰宁抽蓄、华中天池抽蓄等配套稳控系统的建设,为开拓大型抽蓄稳控市场提供强有力支撑;使用自主可控产品的1000千伏武汉-荆门特高压工程顺利通过出厂验收,助力国家特高压工程建设;顺利投运浙江220kV慈湖变、江苏220kV环镇变等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示范工程;中标陕西西安南郊集控站、安徽省检集控站等国家电网28座新一代集控站项目,推动运检监控业务快速发展;中标南网总调、广西南宁、玉林等地二次设备远程运维管控项目,为在南方电网地区的推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2、智慧发电及新能源领域,紧抓行业发展周期,重点开拓新能源市场,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新能源方面,受益于清洁能源的快速建设,并持续提升自身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新能源一二次设备的集成能力,持续扩大重点客户的市场占有率,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增长。中标三峡包头风电基地、北方上都风电基地、广西贵港覃塘区2000MW多能互补新能源发电等项目;中标三峡山东潍坊昌邑、明阳青洲四、华润电力苍南1号等海上风电项目,持续增强海上风电市场竞争力;中标山东高速600350)集团分布式光伏项目、缅甸邦德100MW光伏项目,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奠定了基础;成功投运华源电力德润风电场2×10Mar分布式调相机项目,为进入分布式调相机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布式能源领域,中标河北唐山市零碳城市纵横钢铁分布式光伏项目、山东齐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微电网领域,保持智能控制技术领先优势,先后中标广州南沙综合能源、云南怒江独龙江微电网、三沙热带海岛微电网群管群控、南网科研院微电网群源网荷储协同调控技术研究等多个新型微网项目。传统发电方面,持续深耕市场,保持市场占有率,积极跟踪火电水电新建项目进程。工业控制方面,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PLC/DCS系列产品完成全国产化升级,已规模化应用于抽水蓄能机组监控及其它通用行业项目中,并在越南石岩水电站监控保护及直流系统项目中实现自主可控产品的首次出口。仿真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和业务协同,在各领域全面推广仿真解决方案,中标国网通州供电公司新型电力系统智慧仿真培训平台、宁夏电网公司大型能源基地二次设备仿真测试系统、大同熊猫光伏发电公司光伏电站仿真基地培训系统、华电邹县1000MW机组仿真系统、印尼KALTIM2X100MW燃煤电站仿真系统等多个仿真项目。

  3、智慧用电领域,持续加强产品创新,积极拓展智慧用电新业务与新模式。基于钢铁冶金、石油石化、轨道交通等高耗能企业的智慧制造、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等需求,公司提供完整的智慧用电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的电气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并中标多个国内外项目,在企业电力、能源市场持续取得突破和提升。工业园区方面,中标秦皇岛智慧零碳园区和新疆合盛硅业603260)二期工业园区项目,完成了中国移动600941)昌吉数据中心和福州数据中心、天津盘古云泰数据中心、江苏太仓大数据园区等多个项目,助力园区高效清洁运作。数字化用电方面,用电安全监测与能效管控产品完成技术升级,电气火灾监测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持续推进,智慧用电解决方案在低碳优化、配电监测管理等方面获得推广应用。

  一次配用电产品:加快配用电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拓展,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较快。新产品与技术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多项产品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多项成果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ZW32A-12快速磁控型、ZW65-12Di常压空气绝缘箱式、ZW20A-12环保真空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完成研制;基于5G的配网差动保护与分布式自愈控制一体化智能终端产品在深圳试点应用;针对国内分布式光伏及储能快速发展需求,配电主站系统实现了AGC/AVC等功能;结合国重项目需求并基于自主电力专用芯片FUXI-EC顺利开发了CSC-271E-G数字电网边缘计算控制装置Ⅱ型产品。持续积极开拓市场,配电一二次融合产品在南方电网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国家电网重点省区实现持续市场突破,在新能源领域取得快速增长;积极拓展园区智慧能源管控市场,中标陕西、黑龙江、河南增量配电网项目。

  电力电子产品:产业化能力稳步增强,创新领域持续突破。SVG产品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出货容量大幅提升,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延伸至硅业制造、电网等领域,中标新疆新特硅基新材料公司10万吨多晶硅建设10kV配电SVG项目,国家电网辽宁省公司SVG物资招标等多个项目;励磁产品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中标山西漳山发电公司4机组励磁系统升级改造和元宝山发电公司4号机励磁调节器改造两个600MW规模发电机组项目;直流配电应用场景持续突破,中标南方电网海上风电测试平台二期16MVA电网适应性测试电源装置项目并顺利实施。创新领域持续投入,稳步进入新兴领域,“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支持阻抗辨识与重构的多场景自适应交直流电源技术”、“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监测与控制技术及系统应用”三项技术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全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氢能领域,提供绿色制氢电源、能量管理及协调控制保护成套系统,中标浙江电网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浙江电科院多元异构微网试验系统等项目,助力绿氢产业发展;与中国电科院上海院共同研制新一代台区柔性互联装备,在福建湄州岛直流微电网实现投运,有效提升电力系统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新一代电网宽频振荡监测控制产品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中标上海洋山深水港项目;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的基于国产IGCT器件的电流源型变流器应用于新一代直流融冰装置。

  储能产品,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加速市场突破。持续加大多层级储能监控及能量管理系统、智能组串式储能变流器、高压级联储能变流器、高低压储能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依托智能“双E”技术,助力规模化储能发展,陆续中标宁波慈溪氢电耦合项目高压直流储能电池系统、中节能河南尉氏县风电配置储能系统、中电建甘肃礼县固城风电配置储能系统、中电投新疆达板城风电配置储能系统、宁夏候桥200MW/400MWh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及逆变升压系统集成等项目。

  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坚持技术研发创新和研发管理体系建设。2022年针对国家“双碳”建设规划和“新型电力系统”特点,持续加强行业研究和专业建设,在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化系统振荡保护抑制、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技术、储能、智能配电网、工业控制、智慧用电相关技术方面着力布局和深入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承担的国家和大型企业的重大科技项目和专项研究,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在模型建设、系统仿真、测试验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构网逆变技术、宽频振荡保护控制技术、柔直输电技术、一二次融合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的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持续进行基于自主可控平台的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工作。

  风险控制管理方面,持续完善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定期复盘和识别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制定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重大合同、重大项目的风险评估前置,在初期阶段召开专门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会议,争取做到风险可控;定期公布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跟进事项整改,形成闭环管控;同时加强全体员工的风险控制和合规意识培训、宣讲,将风险控制和合规意识深入贯彻。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坚持“文化先导、战略聚焦、风控护航”的企业管理理念,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继续开展各类“文化建设”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通过举办创新大赛成果秀活动、新春团拜会、司庆活动、“庆奥运,迎司庆,学文化,健步走”活动、短视频比赛、四方馆才艺表演、“踔厉笃行文化先导”有奖竞答、榜样人物视频、服务意识论坛等活动,传承公司企业文化,弘扬公司核心价值观,满足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精神需求,用文化激发员工的战斗力,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2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呈现整体回升态势,GDP同比增长3%。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6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7208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2%。

  2022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发布八项措施稳经济,提出2022年电网投资50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南方电网发布《南方电网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计划(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一系列储能相关政策出台,明确了“十四五”及中长期储能发展目标,提出统筹开展储能专项规划。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能源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将加速产业结构和技术大变革,电力系统乃至整个能源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历史机遇下,新能源建设加快,新能源电站新开工项目数量与新增容量同比均大幅增加,风光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持续增长。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持续提升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规模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作为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让电力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更清洁”为使命,专注于智慧发电及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配电、智慧用电、新型储能等领域,提供继电保护、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一二次融合、智慧物联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先后参与1000kV特高压工程、三峡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张北风光储输、白鹤滩水电站、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等国家重点示范工程的建设。产品遍及全国并远销70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为输变电领域提供从1000kV特高压到10kV低压全系列的保护、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如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安全稳定控制及保护、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信息及运维系统、智能运检,并在上述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底蕴,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服务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安全稳定、并网友好、灵活调控的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二次设备集成,以及可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智慧运维的新能源集控系统解决方案;在传统能源发电领域,提供自主可控的电力保护、电气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仿真培训等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发电领域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

  为国内外供电企业、大型行业客户的智能配电及智慧能源服务,提供一二次融合装备、智能终端、电力调配自动化系统、综合能源管理及设备运维管控系统等全系列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及配套服务,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管理。

  面向钢铁冶金、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港口、园区等行业供用电领域,提供供用电系统智能保护与控制、综合能源、物联安全等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面向工商业等终端用电领域,基于AI与物联网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用电的检测、预警、优化、维护等数字化综合服务,协助用户打造立体的用电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用户用电的安全、智能水平。

  提供设备供应与技术服务,包括能量管理系统、集控与运维系统、分布式能源成套设备、储能系统等全方位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系统的灵活调控、智能运维、安全高效。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研发创新管理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科技成果显著。同时,公司还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产学研相结合的活动,开展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技术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累计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757项,软件著作权579项,先后参加了432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标准的起草制定和修订工作。拥有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重要资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得其他省部级及全国社会科技奖158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项,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

  2、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制造知名品牌企业,二十多年来一直秉承科技创新和技术营销相结合的策略,在国内行业获得多项首创和第一,产品行销全国和世界多地,奠定了行业领先的地位,得到客户、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赢得主流客户的信赖,品牌价值日益增强。公司的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等产品处在行业前列,并与电力电子产品协同发展,发挥多专业融合优势,树立起行业领先的品牌形象。技术和品牌的加成效应,使公司在源网荷储领域保持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电气工业领军企业10强”、“中国电气工业100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前百家企业”、“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诚信长城杯企业”等多项荣誉。

  3、人才优势

  公司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50%以上。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组建了一支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团队,培养了一批积极创新、务实进取的研发、营销、技术、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公司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另外,公司多位人才还分别获得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全国优秀首席信息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海英人才”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茅以升北京科技奖、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杰出青年设计人才、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奖等荣誉。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团队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技术创新,加强市场销售及产品开发管理,在运营管理、客户服务、文化建设多方面推动改进与提升,实现营业收入50.78亿元,同比增长18.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20.21%,主营业务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0年下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十四五”期间,将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构建节约集约的社会用能模式,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同时,加快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发展,提升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多能协同、供需协调、智慧高效的能源系统。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持续提升电网发展质量。电网公司积极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服务新能源发展,高速度推进跨区通道建设,高水平做好主网架规划,高质量发展现代智慧配电网,高效能提升负荷调节能力,快速推进电网转型升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让电力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更清洁”为使命,持续加强公司能力建设,提升组织活力,为客户提供品质优良、技术先进的产品和综合性能优越的解决方案。随着我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司抓住自主可控替代、数字化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战略机遇,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与智能制造能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融合应用,深耕智能电网业务,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储能业务,积极培育工业自动化业务,快速推进服务转型,及稳步推进国际化,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企业。

  (三)经营计划

  随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步推进,以及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2023年公司的经营管理将进一步聚焦战略规划,持续加强公司能力建设,在确保公司稳健经营的同时,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智能电网领域,持续保持技术和市场优势,把握新型电力系统机会,继续深耕电网需求,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开拓新的业务细分领域和国际市场,完善现有业务布局;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提高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智慧发电及新能源领域,抓住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大发展机遇,在大型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分布式能源、海上风电细分领域持续提升综合自动化、智能运维等整体解决方案竞争力,为客户开展精益化管理运营提供助力;整合市场、研发等资源并加大投入,持续提升自主可控自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竞争力,快速发展自主可控工业控制业务。

  智慧配电领域,随着分布式能源、增量配电网建设的推进,配电网向“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港口交通、石油石化、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加强能效管理向绿色低碳转型,配电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步伐加快,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自主可控进程,推进物联网、一二次融合、5G应用、综合能源管理等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大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技术开发,提升配电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智慧用电领域,抓住“双碳”机遇,把握“十四五”期间钢铁冶金、石油石化、轨道交通、工业园区等企业电力客户绿色低碳改造机遇及终端用电领域的用电安全、能效优化等需求,发挥公司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专业优势,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平台,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持续提升供用电综合自动化和智慧用电等整体解决方案竞争力,加快新领域应用推广,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储能领域,紧抓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机遇期,持续加大储能研发、市场投入,优化储能多层级监控及能量管理系统等产品,加强电池数据分析、安全预警等研究,强化系统集成能力,全面提升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和产业化能力。

  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的差异。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的风险

  全球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公司主要为智慧发电及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配电、智慧用电及储能领域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国际宏观环境、国家经济政策、产业发展、电力需求、电力行业投资规模及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前景预测是积极广阔的,也会受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调整的影响,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策:公司持续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电力投资规模对电力设备行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拓展新应用领域与范围。

  2、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自主科技创新以及与能源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趋势,各项新技术不断涌现,若公司不能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保持持续创新,以应对市场新业态新模式的变化,将会对公司业务和发展前景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策: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密切跟进研究新兴产业技术,及时找准发展方向,寻求战略合作机会,引进相关资源,优化核心业务,强化技术创新,以应对行业发展需求。

  3、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作为电力自动化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

  对策: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将继续完善人才引进、职业培训和激励机制。同时构建职业发展多通道,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对于创新业务的激励力度,持续改进和提高员工薪酬、福利等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员工关爱行动,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提升企业凝聚力。

  4、国际环境变化的风险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公司在境外业务受项目所在国政治、法律及监管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政治环境变化、税收政策不稳定、汇率波动等。

  对策:公司进行资源优化,对区域或项目择优选择。聚焦海外新能源市场、矿区及工业园区的整体供电解决方案;聚焦重点区域,夯实肯尼亚、菲律宾市场地位。公司将主动利用外汇避险工具,有效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同时在签署外贸合同时,积极争取选用跨境人民币或采取远期外汇保值措施,有效降低汇兑损失,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正丹股份
  • 蔚蓝生物
  • 凌云股份
  • 国联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