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3-30 21:07: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海通证券600837)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2年,公司紧抓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主线,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在“一个海通”理念下,通过“投、融、保、研”和财富管理协同联动,在助力科技企业自立自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公司紧抓“硬科技”定位,服务了一批核心技术突出、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地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为国内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近4.4万亿元,其中为上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超1.1万亿元。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通过优化组织架构,稳步推进财富管理条线、交易及机构条线组织架构改革,有力推动了核心业务强化投行本源、完善专业分工、集中集团资源。公司始终秉承“科技引领”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海通2.0”,科技投入持续保持行业前列,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

  2022年,公司积极落实证监会“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建设要求,深入推动公司“合规内控文化建设年”活动,在合规内控文化、队伍、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同时,公司全面贯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相关要求,推动集团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公司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与效能,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明确提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也是资本市场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我国经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实体经济的自主创新、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经济高质量增长所积累的企业资产和居民财富将持续为资本市场和券商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一方面,伴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大经纪、大投行、大资管、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跨境业务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受行业监管持续强化“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原则要求,证券行业的盈利基础和行业生态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业内竞争强调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特征将日益突显。

  预计未来行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外资控股甚至独资券商的加入在加剧行业竞争的同时也会推动行业的发展,市场和客户的国际化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券商国际化进程,跨境联动也将日益深入;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上升,头部券商的收入、利润、各项业务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提高,行业领先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并在资本驱动、综合服务、金融科技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经营的局面;基于牌照和监管的传统盈利模式将进一步弱化,行业盈利模式将向基于资本优势、客户基础、

  专业服务能力以及金融科技实力的资本型中介模式转型;在以散户机构化为特点、持续扩张且空间巨大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市场中,券商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随着券商业务在产品种类、服务模式、地域覆盖等各方面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合规与风险管理、集团管控协同对于各项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将越发显现。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转型背景下,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中介业务为核心,以资本型中介业务和投资业务为两翼,以集团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驱动力,加强合规风控、人才、IT和研究四根支柱建设,加强资本与投资管理、投行承揽与销售定价、资产管理、机构经纪与销售交易和财富管理等五大能力建设,打造智慧海通,以国际一流投行为使命,致力于把海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23年,在总体战略指引下,公司将继续深入践行“一个海通”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国企改革、民企发展、区域经济、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市场开拓、加强科学管理、加强垂直运营、加强同业对标、加强合规风控,实现有质量的规模,实施有效率的管理,在运营规范的基础上,有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根据2023年公司经营的总体要求,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大投行业务线将稳步推进大投行改革各项措施,持续完善投行业务体系,积极迎接全面注册制,带动“投、融、保、研”和财富管理全面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线将加强协同,优化战略客户服务体系,打造分级分类投顾服务体系,塑造私人银行服务品牌,持续优化融资类业务结构,做大公司产品保有规模,实现财富管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交易及机构业务线将拓展业务种类,打造更具服务力和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强化持牌机构服务能力,有效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业务线将构建一支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投研团队,加强与总部部门和分支机构的高效合作,大力提升核心业务能力和品牌效应,打造全能资产管理机构;海外业务线将要继续深化跨产品、跨团队、跨部门及跨地区合作,不断强化科技水平提升全球综合运营能力,强化经营业绩韧性,紧紧围绕投行主业,大力拓展客需业务;租赁业务线将聚焦租赁主业,突出“融物”特色,着力发展绿色租赁,强化业务协同联动,推动资产结构更优化;私募股权投资及直投业务线将积极完成母基金的设立目标,完善股权投资业务的客户生态圈,聚焦业务改革转型,持续督导整改事项,全力做好整改收尾工作。与此同时,公司还将全力以赴提高科技赋能水平,推动合规风险管理提档升级,强化组织和人力资源效能,完善集团管理体系,提升财务资金集团管控能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包括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合规风控、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1.风险管理概述

  本集团一直以来注重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确立了“务实、开拓、稳健、卓越”的经营理念,树立了“稳健乃至保守”的风险控制理念,经营管理实行合规优先、风险管理优先的原则。

  38

  本集团根据《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等监管要求及内部制度,从全覆盖、可监测、能计量、有分析、能应对等方面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风控指标并表管理,健全集团T+1风险数据集市,推进集团风险管理向纵深发展:搭建了层级分明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覆盖各风险类别、各业务条线、各单位(即总部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不断完善风险识别、评估、计量、监控、报告和应对等风险管理流程,规范各类业务开展,加强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处置;建立了监管指标、风险容忍度及限额指标、业务风控指标的三层风控指标体系,通过系统实现动态监控和自动预警,并主动开展压力测试来审慎评估极端风险影响,同时加强同一客户、同一业务风险集中统一管理,并以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管理为框架,建立集团风险限额体系,向部门、子公司进行拆解,并开展日常监控工作;开展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计量,建立模型管理机制和流程,并持续对模型开展评估和验证;将子公司风险纳入报告范围,定期编制集团风险日报、月报、季报、半年/年报,针对重大风险事件编制专项报告;根据风险评估和预警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建立了有效的应对机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此外,本集团从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数据和系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风控投入等方面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保障和支持。

  2.风险管理架构

  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等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要求,搭建了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部门、业务及管理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等各层级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公司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的制定者和授权人,负责审议批准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基本政策和重要制度、公司整体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重大风险的解决方案、定期风险评估报告监督公司风险管理政策的实施,任免考核首席风险官,建立与首席风险官的直接沟通机制,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公司董事会设合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具体履行董事会风险管理职责。

  公司监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者,负责对董事会、经理层建立和实施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公司经营层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负责建立责任明确、程序清晰的组织结构,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的政策、规章和制度,贯彻执行公司整体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政策,组织实施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工作,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及时处理或者改正存在的问题缺陷,审议处理公司重大风险事件,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及董事会授予的其他风险管理职责。

  公司设首席风险官,由董事会聘任。首席风险官是负责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经营层确定的风险管理政策、规章和制度,组织对公司建立健全各项业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督导、审查和评估,组织对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组织评估和完善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定期组织对公司面临主要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向经营层、董事会及监管部门提交评估报告,组织对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的提名和考核等。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部,在首席风险官的领导下履行风险管理职责,负责拟定公司风险管理的政策、规章和制度,督导公司各单位制定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对相关业务的主要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组织对各项业务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及其风险管理状况进

  行评估和报告,对重大风险隐患或风险事件,及时报告并提出风险处置建议等。此外,公司合规管理部负责管理公司合规风险、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公司资金管理总部负责管理公司流动性风险,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公司声誉风险,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公司信息技术风险。

  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负责其经营管理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公司风险管理政策,组织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负责人承担本单位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直接责任。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对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报告,履行一线风险管理职责。

  公司稽核部负责定期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稽核检查,定期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各子公司规范运作,依法经营。公司将子公司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其风险管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每日开展风控指标并表管理,建立了集团T+1风险数据集市,并从子公司风险管理负责人提名、风险限额与报告、重大事项审批、风险数据对接、风控指标并表、风险督导检查、风险考核评价等方面落实对子公司的垂直风险管理。

  3.各类风险的应对措施及其报告期内表现

  本集团业务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合规风险、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具体情况如下:

  (1)合规风险

  《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中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因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而使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

  公司按照合规管理监管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职责分明的合规管理架构体系,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合规总监、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管理职责定位,合规部门、其他内控部门、公司下属单位(包括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子公司)分工明确,协调互动。公司制定《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合规管理制度,并配置合规管理人员队伍体系,严格对各业务条线进行合规管理,通过合规事前审查、事中监测、事后检查、考核及问责,努力提高各项制度、机制及流程的执行力度,同时,公司加大政策传导及合规宣导工作力度,积极培育“人人合规、主动合规”的经营环境。

  报告期内,为有效防范公司合规风险,推动公司合规管理有效运行,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合规发展,公司进一步夯实合规审查、合规检查、合规监测等合规管理基础职能,进一步优化集团合规管理机制,提升集团合规管理科技化水平。公司确定2022年为“合规内控文化建设年”,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进合规内控文化建设,贯彻“全员合规、合规从管理层做起、合规创造价值、合规是公司生存基础”的合规理念,深入开展了培训宣导、反洗钱工作、队伍建设、问题查摆、制度执行等五大核心工作,推动公司建立健全合规内控长效机制,合规内控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2)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公司根据《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银反洗发〔2018〕19号)制定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董事会负责下的反洗钱组

  40

  织架构,形成公司反洗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合规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相关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落实执行的反洗钱管理体系。公司建立了包括集团洗钱风险管理制度、公司反洗钱基本制度及其他配套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在内的反洗钱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以“风险为本”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公司各业务条线面临的不同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通过培训和宣传促进洗钱风险管理文化传导,营造良好的洗钱风险管理文化氛围,积极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将“反洗钱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公司“合规内控文化建设年”总体规划,组织反洗钱工作自查,开展洗钱风险自评估工作,全面推进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文化宣导,加强洗钱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开展洗钱风险管理系列培训,不断提升公司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公司积极履行反洗钱宣导义务,通过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洗钱宣传材料,提高投资者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防范意识。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人、交易对手方或债务发行人无法履行其约定的财务义务或信用资质发生不利变化而可能对本集团经营造成损失的风险。

  A、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货币资金、经纪业务相关风险

  货币资金主要存放在国有商业银行或信誉良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结算备付金存放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此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面临的信用风险相对较低。经纪业务采取全额保证金结算,切实规避相关信用风险。

  B、交易性融资业务相关风险

  本集团开展的交易性融资业务主要包括: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孖展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相关主体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严格的制度和措施,主要从尽职调查、内部评级、项目评审、授信管理、逐日盯市、限额监控、贷后跟踪、补充增信、平仓处置、司法追索和拨备计提等环节实施管控。

  C、信用债券交易与投资业务相关风险

  本集团注重通过分散投资控制集中度风险,投资标的主要倾向于高信用评级资产,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密切跟踪投资标的的经营情况和信用评级变化,落实内部评级和统一授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债务发行人、行业和地域集中度等信用风险监控指标,在投后跟踪中及时根据财务指标变动、重大风险事件和负面舆情等信息更新债务发行人内部评级和授信限额指标,动态调整交易策略。

  D、融资租赁业务相关风险

  本集团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时,坚持以行业与客户并重的策略确定信用风险管理政策。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本集团就融资租赁客户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施行动态跟踪和评估,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行业投放政策、管控行业集中度风险。客户信用风险管控方面,本集团主要通过开展尽职调查、内部评级、授信审核、贷后资产巡检、风险预警与监测、集中度限额控制等措施对客户信用风险实施管控。

  E、债券回购等同业短期拆借、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风险

  针对债券回购等同业短期拆借业务,本集团以交易对手准入和授信管理为抓手,审慎筛选信用资质良好的交易对手和信用等级较高的担保证券,从源头上控制信用风险水平。针对场外衍生品业务,本集团从交易对手准入和授信管理、标的证券管理、风险应对与处置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与

  流程,对存续期内的场外衍生品交易进行逐日盯市,并通过严格履行净额结算和履约保障等措施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本集团同业短期拆借和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对手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等主体,在开展此类业务的过程中,合理选择业务模式、严格控制业务规模并采取合理的风控措施。同时,本集团关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对市场波动背景下的信用风险采取必要的监控和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交易保证金安排、交易对手内部评级与授信管理、未来潜在风险暴露计量、错向风险识别等。

  本集团根据行业监管政策、资本市场环境和集团业务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报告期内,本集团以信用风险管理办法等制度为依据,全面落实以同一客户、同一业务为核心的信用风险识别、评估、计量、监控、报告及应对工作。一是搭建以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为支撑的集团智能预警中心,实施落地了舆情异动监控、违约预警监控、财报风险分析及高风险客户管控工具,赋能业务条线增强风险预警预判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债券投资交易业务交易对手及标的债券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集团T+1风险数据集市为依托,对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持续升级,提升风险识别、计量与压力测试能力,持续完善资产质量、风险抵补和集中度风险等维度的信用风险限额体系;三是持续强化统一评级与集中授信管理机制,修订金融产品类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与授信管理实施细则,并对信用评级和授信限额模型进行动态优化;四是强化信用类业务风险资产系统化认定程序,实现对集团整体信用风险状况和风险限额执行情况的有效跟踪和监控;五是完成ESG风险管理办法等制度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客户ESG风险准入及跟踪监控机制,积极落实客户ESG尽职调查和ESG风险评估等工作。报告期内,本集团核心信用风险监控指标运行平稳,整体信用风险可控。

  针对融资类三项业务,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审慎评估新做项目,强化存续项目的跟踪、监控和管理,加大存量风险项目追偿力度并审慎、前瞻地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确保风险拨备计提充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存量负债客户的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61.31%,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客户的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40.91%,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客户的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52.87%,融资人提供的担保品较为充足,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在本集团的经营活动中,因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利率、汇率及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自有资金投资的相关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A、股票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主要指集团所投资的权益类证券市场价格发生变化致使本集团承受损失的风险。承担此类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权益类证券自营业务、做市业务和场外衍生品业务等。股票价格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本集团主要面对的市场风险类型之一。集团密切关注相关资产价格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通过每日跟踪证券持仓的投资规模和风险价值(VaR)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管控。集团通过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对各类证券品种的投资规模进行适当控制和适时调整,并结合各类套期保值工具,较为有效地控制了市场风险。

  B、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收益率曲线或信用价差等因素变动导致的风险,承担此类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债券投资业务和利率衍生品业务等。本集团对利率风险的控制,主要采用规模控制和投资组合等方法,合理配置资产,匹配负债与资产的期限结构,并通过定期测算投资组合久期、凸性、DV01等指标衡量利率风险。

  42

  C、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导致的风险。报告期内,本集团国际化布局不断完善,面对复杂多变的境外市场,主动降低境外资产杠杆水平,整体外币资产规模有所减少,有效控制汇率风险的影响。集团持续跟踪研究外汇市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通过套保等一系列措施对冲、缓释汇率风险。集团注重外币资产和负债的匹配,以控制外汇风险的敞口,还采用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等方法平滑外汇敞口对集团经营成果的影响。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的汇率风险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D、商品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是由各类商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动引起。报告期内,本集团商品类市场风险敞口相对较低,主要通过商品期货、期权等商品衍生工具进行对冲,有效管理商品风险。

  除上述风险因素之外,本集团所从事的境外投资交易业务也承担着相关市场风险,全球范围内各种市场风险因子的波动都可能对集团的整体损益带来影响。报告期内,根据集团市场风险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公司不断推进落实集团层面市场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测、应对和报告等程序,将子公司投资交易业务纳入整体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内。对于集团下属子公司进行的投资交易业务,通过制定并分配风险价值限额、止损限额等市场风险限额指标进行管控,要求子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严格落实执行,并按要求向公司提交风险报告。本集团基于T+1风险数据集市、集团市场风险管理系统、风险报告等工具或手段,对子公司市场风险状况和风险限额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本集团通过以风险价值为主的市场风险量化指标体系对各项投资交易类业务承担的市场风险情况进行计量和管控。风险价值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投资组合在未来特定前瞻期内因市场波动而产生的最大可能损失,是衡量市场风险的主要指标。本集团风险价值模型的具体计量参数为95%置信水平、1日前瞻期,模型计量的覆盖范围包括集团层面持有的权益、利率、外汇等各类金融资产和衍生品。本集团通过返回检验等手段,持续监控和评估风险价值模型的有效性,并随着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持续完善风险价值模型。此外,本集团建立压力测试管理机制作为风险价值模型的重要补充,通过构建各类历史情景和模拟情景以及相应的压力测试传导机制,衡量投资交易业务可能面临的极端损失情况,并评估损失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报告期内,本公司各月月末风险价值占本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以及本集团风险价值占本集团净资产的比例均保持在0.3%以内,市场风险可控可承受。

  (5)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指由内部流程缺陷、人员失误或不当行为、信息系统缺陷或故障,以及外部因素等原因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贯穿于公司业务开展与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其他风险。本集团以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等制度为依据,利用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关键风险指标、损失数据收集等风险管理工具开展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等工作。本集团每年开展年度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并根据监管要求及新业务、新产品开展情况等进行专项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建立了覆盖集团主要部门及子公司的关键风险指标体系,对关键风险指标开展监测工作。在集团范围内开展操作风险事件收集工作,监控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进展,并针对风险事件揭示的问题及时排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报告期内,本集团面临的操作风险性质和程度未发生重大变化,已建立的各项操作风险管理工具持续有效运行,未发生对公司运营有实质性影响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

  信息技术风险指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事证券基金业务活动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集团持续加强信息技术管理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专项检查等多种手段对系统运行、系统

  建设、信息安全、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相关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防范信息技术风险。集团持续加强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维,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和安全运转,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信息技术风险事件。

  (6)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公司经营过程中易受宏观政策、市场变化、经营状况、客户信用等因素影响,并可能因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在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公司按照制定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及风险指标限额的要求,通过合理的监测机制和调控手段,始终确保流动性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同时按照管理要求,储备了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保障了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和到期负债的顺利偿付。公司持续开展日间流动性和风险指标管理,结合资产端和负债端,构建资金、指标联动体系,完善了包括日间指标头寸跟进、月度指标前瞻分析和部门指标拆解在内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框架,丰富了不同期限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工具,提升了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和预判的效率。

  在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公司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强化对资产负债发展趋势的分析,从源头上把控流动性风险。一方面,公司成立资产负债配置委员会,积极开展资产负债管理工作,通过及时分析业务发展趋势、潜在中长期资金需求,调整负债期限结构,保持资产负债的期限、规模的合理匹配;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提升流动性精细化管理水平,负债端结构和到期日分布更趋合理,也保证资产端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之间的平衡。报告期内,公司重视与各大商业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注重规范经营,维系良好信誉,保持融资渠道畅通。

  此外,公司稳步推进对集团和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以集团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为指引,根据各子公司业务特点制定了较为科学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基本实现集团层面流动性风险的统一管理。首先,公司以流动性风险管理为基础,从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持续对子公司实行分类管理,并从组织制度保障、风险管控框架、风险应对手段三个维度提出不同要求,指导子公司完善其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其次,以流动性风险并表指标为基础,根据各子公司所处行业、地域和风险特征的差异,下发各子公司的限额管理要求,以更有效地监测各子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实质情况;最后,为强化集团流动性风险处置能力,公司以集团流动性支持管理办法作为整体管理方针,持续完善集团流动性支持体系,牢牢守住集团不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底线。

  报告期内,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内部资金需求的转化,公司积极筹划,从多个方面着手,通过事前风险识别、事中风险缓释、事后改进等措施,不断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公司通过市场研判,抓住利率低位时点及时通过发债增加资金储备并续作各项到期负债,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并保证了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平稳运营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日均268.19%,净稳定资金率日均166.24%,均高于监管要求及预警标准。

  (7)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司行为或外部事件,以及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于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本集团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持续满足监管部门关于声誉风险系统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境内外声誉风险监测,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建立传播渠道,围绕集团经营业绩和业务亮点,强化主动宣传,

  44

  为集团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针对少数负面舆情,能够科学研判、快速反应、主动应对,及时把握舆情走势,与主流媒体保持良好沟通,做好舆论引导,维护公司品牌形象。公司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要求,修订印发《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办法》,通过上线专题课程、组织集中学习、解析典型案例等手段,在集团内部进行全员宣传和贯彻,不断提升集团的声誉风险防范水平。报告期内,集团总体舆论环境良好。

  4.报告期公司合规风控、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合规风控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强化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加大合规风控相关投入,为合规风控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合规风控投入主要包括:合规风控、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的相关人员、系统和日常运营投入。2022年,公司合规风控投入总额为7.16亿元。

  信息技术投入方面,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海通2.0”,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2年,集团信息技术投入总额为22.19亿元,其中母公司投入总额为14.79亿元,重点用于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二期工程、构建多层次客户服务体系、强化机构服务品牌建设、提升业务运营发展能级等。

  (五)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和净资本补足机制建立情况

  1.动态风险控制指标监控

  为了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指标动态监控机制,加强风险监控,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前提下开展各项业务,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压力测试指引》等监管要求,公司在风控指标动态监控平台基础上建立了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内部制度、组织架构以及相应的技术系统,并据此开展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工作。公司严格按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规定,定期向监管部门书面报告风险控制指标数据和达标情况;针对风控指标变动达到一定幅度的情况,及时向当地证监局报告。公司不断完善对动态监控平台的制度建设、流程优化、数据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了T+1日内向当地证监局上报公司净资本计算表、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表、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表、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通过上述措施,确保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都符合监管要求。

  2.净资本补足机制的建立情况

  公司建立了净资本补足机制,当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接近或者触及预警标准时,公司将采用压缩风险较高的自营投资品种的规模、加大应收款项追讨力度、募集资本金、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净资本。

  3.报告期内风险控制指标的监控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稳健的经营理念,注重风险管理,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报告期末,公司净资本为938.19亿元,净资产1,490.46亿元,“净资本/净资产”比率为62.95%,风险覆盖率241.25%,资本杠杆率21.12%,流动性覆盖率293.75%,净稳定资金率162.85%。报告期内,公司经营风险基本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资产质量较高,业务经营规范,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4.风险控制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情况

  2022年,公司对股利分配、资本配置方案、调整业务规模上限、投行承销项目等事项,均进行

  謇钯孱菰螺辮蠶的卸

  A年度

  NNUALREPORT

  2

  022

  了敏感性分析或压力测试,在分析和测试结论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上述事项。每月末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实施压力测试。2022年,公司总共进行了34项风险控制指标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均符合监管部门要求,并作为公司有关重大决策的依据。此外,公司每月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确保未来流动性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间点满足监管要求。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新晨科技
  • 胜蓝股份
  • 南京化纤
  • 滨江集团
  • 神宇股份
  • 安达维尔
  • 设研院
  • 我爱我家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