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电子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3-31 20:41:05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恒生电子600570)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2年,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公司积极洞察、把握和引导行业变革趋势,同时配合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和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的步伐,抓住技术升级迭代的潮流,在全体恒生人“持之以恒,生生不息”的努力之下,克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保持了业务持续增长,并在公司治理、组织升级、产品技术研发以及运营管理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8.3%,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抓住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5.45%,主要是因为2022年资本市场波动,导致公司所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20.90%,主要原因为公司根据外部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注重控制成本费用,收入增速高于成本费用的增速。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总体保持持续增长。收入结构方面,公司的大零售IT、大资管IT依然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资产管理IT、机构服务IT、金融基础IT取得了较好增长;运营管理IT及经纪IT业务取得平稳增长。

核心产品方面,UF3.0、O45、理财销售5、综合理财6、TA6等完成多家客户拓展,继续保持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业务模式升级方面,财富资管云业务稳健增长。数据服务方面,继续完善洞见、智眸、小梵终端产品功能,在投研产业链分析框架、云投研搜读算写等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信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70多款产品完成适配兼容。

(二)研发与技术

近几年来公司正在迅速追赶、不断拉近与国际领先的金融科技巨头公司的差距,在IDCFintechRankings100排名中,公司排名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排名为24位。

公司不断充实行业尖端人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产品体系和团队,目前公司拥有硕士以上(含博士)学历的员工有1067人。公司2022年的研发费用投入总计23.4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36.08%。2022年公司研发相关人员数量为701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为52.07%。公司产品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为73%。公司无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技术上,公司致力于为资本市场数字化进程持续输出领先技术底座,助力构建符合资本市场需求的新型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信创方面,公司贯彻安全、自主、可控、稳定四项原则,从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以及业务适配等维度,全面加速信创产品适配工作,降低客户的信创负担。公司的国产数据库LightDB基于开源PG研发,已全线通过信通院三项可信数据库评测。人工智能方面,公司结合自身工程化、产品化落地实践,探索深度学习、数据科学、知识图谱、NLP、计算机视觉、AIGC等AI前沿技术,在投顾、投研、营销、客服、风险、运营等领域的应用,让创新为用户、为行业带来业务价值。低码方面,公司加快夯实平台基础,通过构建低码化开发工具和高质量应用模型组件,助力业务人员自助完成需求的敏捷开发。

(三)并购与投资

报告期内,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适度调整了投资策略,主要集中在并购项目的后续管理和整合上,通过控股子公司的业务整合强化产品线布局,并继续优化部分控股子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时设立了一期产业基金,通过与外部资本合作的方式,扩大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建立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四)内部管理体系

1.组织架构升级调整

为提升对于客户需求、产品创新的响应速度,提升组织流程管理效率,公司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建立了“分布式”高铁动车组织架构,对业务域及行业经营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与“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的绿皮火车不同,高铁动车的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一节车厢上,进化为高铁动车,每个业务团队都拥有自己的动力,在车头的指引调度下,更有效率、更具能量地前行。

2.管理流程优化及数字化建设

公司从规划管理、经营管理、流程变革、组织管理等方面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公司已正式发布战略管理流程,持续建设市场洞察、战略规划、战略执行监控工具,并完成战略执行复盘;IPD已全面推行,六大流程型组织进行常态化运作,建立并优化了产品管理、需求管理、OBP、研发项目管理等IPD流程;LTC流程框架已完成搭建,全面执行交付项目和销售项目流程,实现头部客户全部配备客户经理、解决方案经理、交付经理。

3.团队人才建设

岗位建设方面,对多条序列岗位任职资格标准进行了迭代,完成管理岗位、专家岗位盘点,初步建立涵盖岗位设计、岗位职责、岗位称重及人岗匹配的岗位体系。员工激励方面,顺利实施了2022年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以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金融机构科技投入情况

近年来,随着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业务创新加快,金融机构对IT系统从性能到功能都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加强竞争力,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投入。

2022年11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实践报告及案例汇编

(2022)》显示,券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持续上升。2021年,全行业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总金额为338.20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头部券商投入集中度越来越高,前15家证券公司的投入占全行业投入的55.89%。

A股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22家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共计1681亿元,同比增长22.93%。

2、行业政策及监管情况

①金融科技政策

近年来,围绕着数字经济、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核心技术突破、云服务、大数据、信创、互联互通等领域,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激励和支持政策。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研究完善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

中证协向券商下发了《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提出33项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6%,积极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开展核心系统技术架构的转型升级工作。

金融科技为支撑业务的高效有序发展提供支撑力,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一系列政策落地,如全面注册制,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科创板做市,债券交易优化等。公司一如既往地坚定落实监管要求,支持政府机构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聚焦金融行业,主要面向证券、期货、公募、信托、保险、私募、银行与产业、交易所以及新兴行业等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公司从流程数字化逐步深入到业务数字化,并不断进行金融科技智能化应用的探索,运用云原生、高性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赋能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资产、服务客户,帮助客户实现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类型,公司将经营活动划分为如下几类业务板块:大零售IT业务、大资管IT业务、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业务、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互联网创新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共六大类。

大零售IT业务

2022年,大零售IT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35亿,同比增长9.53%,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24%。

大零售IT业务主要包含证券经纪IT、财富管理IT业务。其中证券经纪IT业务主要服务的客户对象为券商经纪业务部门,核心产品为集中交易系统,主要功能为提供账户管理、资金清算结算、委托订单管理、接入服务(与交易所、中登等交互)等。财富管理IT业务主要服务的客户对象为银行、券商、三方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资产管理机构的营销、销售、客服部门,以及银行、券商托管外包部门,核心产品为资产配置、产品管理、理财销售、营销服务等系统,主要功能为财富规划建议、金融产品管理、理财销售交易、投顾业务运营、客户营销/服务、投资人服务等。

在证券经纪IT方面,受益于监管及行业创新等发展机遇,相关业务增长良好。证券核心产品方面,UF3.0及其部分模块全年新签和上线多家客户;UF2.0的优化服务专项得到客户认可,产品质量满意度也明显提升。期货核心产品方面,重点项目全面支持到位,期货运营中台上线。创新产品方面,股权激励系统、资产核算系统、交易中台整体势头良好。

在财富管理IT方面,核心产品如理财销售5、综合理财6、公募投顾、客户服务系统CRM等新增客户合计超过百家,增长较为迅速。新业务培育方面,个人养老金业务成功落地7家头部客户并上线;商业养老金业务落地5家试点机构;证券机构理财、资产配置3.0落地头部机构;

CRM5落地理财子公司行业;保险经纪落地证券行业。

大资管IT业务

2022年,大资管IT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05亿,同比增长27.97%,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43%。

大资管IT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IT、机构服务IT业务以及运营管理IT业务。其中,资产管理IT业务主要服务的客户对象为证券、基金、保险、银行、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研究、投资交易、风险管理等相关部门,核心产品为投资决策系统、投资交易管理系统等,主要功能为协助机构建设完整的投研流程,辅助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决策,为交易员提供交易平台。机构服务IT业务主要服务客户对象为券商的机构业务部门,核心产品为机构服务相关业务系统,主要功能为支持券商向境内外机构客户提供投资交易、合规风控、低延时交易、代理交易、策略算法等相关服务。运营管理IT业务主要服务的对象为基金、券商资管、银行、信托、保险资管等资产管理机构的运营部门,核心产品为过户登记系统、估值核算与资金清算系统等,主要功能系为金融机构中后台部门提供运营保障。

在资产管理IT业务方面,收入增速较快,收入结构更趋多样化。O45产品成熟度进一步提高,全年上线16家客户;投资管理新一代产品FusionChina初步完成固收功能全流程研发并签约客户;量化交易产品宽途发展势头迅猛;银行资金管理方面,核心产品Mangos按进度推进,Summit业务稳步增长。

在机构服务IT业务方面,业务稳健增长,新产品推广顺利,其中收益互换、PB2.0、LDP极速交易、算法总线均新签多家新客户。

在运营管理IT业务方面,新一代运营解决方案逐步获得行业认可,新签客户达百家。新产品运营3.0、基金TA6等相继发布,产品竞争力有所提升。

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

2022年,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亿,同比增长12.49%,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7%。

数据风险IT业务的主要客户服务对象为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合规管理部门等,主要核心产品为数据中台产品、全面风险管理产品和合规管理产品,主要功能为数据治理、风险监控、合规报告、流程管理、信息报送管理、反洗钱服务等。技术平台IT业务主要服务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主要产品与功能为数智化底座的升级改造,包括信创适配、互联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JRES)、高性能数据库LightDB、低延时分布式平台LDP等的研发与落地。

在数据风险IT业务方面,业务整体增长稳健。风险监控产品对存量客户和产品模块做精细化管理,并落地新客户。反洗钱产品,加强大数据版本性能和工程化能力。监管报送产品,在财富资产管理行业对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的监管报送进行全覆盖,推进统一数据底座与指标设计工作,提升数据质量。

在平台技术IT业务方面,信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大部分主产品完成适配落地。JRES结合O45完成轻量化改造年度目标,并结合客户项目实现了架构加固改造。低码平台取得开发提效成果。LightDB数据库市场推广实现破局。LDP保持业内性能领先地位。

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业务

2022年,企业金融、保险核心与金融基础设施IT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8亿,同比增长5.05%,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9%。

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业务主要核心产品为现金管理平台和票据业务产品、财险核心系统、非车核心系统等。

在企金IT业务方面,加强了人力资源管控和项目管理,业务增长稳健。交易金融解决方案逐步丰富并落地多家客户;票据业务推广良好,全年新落地18家新客户。产业金融一体化方案得到加强,新签多家客户。

在保险核心IT业务方面,重点客户寿险核心项目完成第一阶段上线。财险核心系统项目实现首次替换非恒生产品。成立数智化创新团队,全年新增7家标杆客户。

在金融基础设施IT业务方面,新增广州期货交易所与中国水权交易所2家国家级基础设施客户,同时在上海清算所中标债券信用分析系统,与上交所达成多点合作;在地方基础设施上新增24家客户。新业务领域,北京绿色交易所交易系统稳步推进,数字资产文化权益交易领域新签多家客户。

互联网创新业务及重要子公司情况

2022年,互联网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同比增长18.64%,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15%。

互联网创新业务主要包括恒生聚源、恒云科技、云毅网络等多家创新业务子公司。主要服务客户对象为境内外基金、证券、信托、期货、保险、新兴等各类金融机构,主要核心产品为一站式云服务解决方案、金融数据资讯服务等。

恒生聚源:2022年,恒生聚源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同比增长17%。报告期内聚源继续夯实数据基座,通过创新技术提升生产能力、数据深度计算能力和打造交易级别数据质量标准;持续拓宽数据广度,增加业务覆盖广度,确保客户续签率的同时拓展了新用户,实现数据服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围绕“投研投资、风险预警、内容服务”等领域,推出了智能云投研平台WarrenQ等智能产品,实现年新增客户120+家。

恒云科技:2022年,恒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同比增长10%。报告期内恒云在业绩方面持续提升,收入规模继续扩大,新增5家客户,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多个产品取得突破,FusionInvest和ESOP系统都实现了首个客户落地。同时恒云基于券商转型增加多类型金融产品交易业务,在创新业务方面,规划搭建信息路由平台,打造金融机构生态圈配合券商未来业务发展。

云毅网络:2022年,云毅网络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同比增长37%。报告期内云毅专注机构理财及财富终端等领域产品,行业及占比继续扩大,同时注重产品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营上,财富资管SAAS服务收入和资产管理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市场覆盖率继续扩大,续签率保持较高水平,行业经营能力显著提升;解决方案上,在信息技术服务基础上探索整体服务能力,取得初步成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产品技术领先。公司的目标是成为领先的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建立和运营行业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目前,公司的产品在业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公司在证券经纪业务核心交易系统、买方投资管理系统和TA系统等都受到客户青睐。这些优势使公司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并拥有更良好的边际收益。同时公司也在通过收购兼并、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快速获取新领域的技术能力,例如进入银行资金管理系统、保险核心系统等业务领域,完善数据业务,使得公司能够短时间内确立新业务的技术领先地位。

品牌影响力强。金融科技行业本身的技术要求较高,相对于行业内新进入的竞争者,公司拥有28年的持续经营经验,获得了对客户业务的认知以及积累了全面客户服务能力,使得客户对于公司产品的认可度较高,而金融机构的需求属性(稳定、安全、长期优质的服务)又使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行业技术领先公司的产品与服务。

创新能力出众。历年来,公司在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在新产品开发及迭代中,洞察金融行业业务变化及技术升级,推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品。

在创新孵化方面,公司以先锋实验室为纽带,结合行业关注的技术与业务方向持续发布先锋课题,目前与金融机构合作的课题已有多个获得行业奖项。

在创新人才组织建设方面,公司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持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主营业务分析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本期业务增长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业务增长及人工成本增长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职工薪酬及股份支付增长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恒生金融云产品生产基地一期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本期汇兑损失及利息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职工薪酬及股份支付增长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本期收款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本期在建工程投入和投资支付的现金比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本期收到银行贷款减少所致。

2.收入和成本分析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4,832.9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3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

B.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5,859.9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2.80%;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4,558.7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55%。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公司以2030年为锚,展望行业发展趋势,制定长远战略规划。面向2030年,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工具化、平台化向生态化演变,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趋势显著,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产业链正在被重塑。恒生作为国内财富资管行业的主要金融科技供应商之一,将秉承更加开放、更加合作的心态,与客户一起探索前沿科技创新,共同绘制“数智金融2030”蓝图。

行业发展的三个驱动力

结合金融行业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有以下三个:

1、业务:业务是驱动市场变化的主导力量,中国资本市场处于从发展中市场向发达市场转换的进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全面注册制实施、资产配置变化等都将驱动金融业务的发展变化。

2、技术:科技成为数智化变革的驱动力量,带来场景、流程、管理以及生产力的重构。ChatGPT、AIGC、数字人等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科技变量。

3、监管:金融行业是强监管行业,监管会刻画市场发展的形状、节奏和路径。

数据智能三阶段和四重奏

数据智能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数字”、“数治”、“数智”三个阶段。“数字”阶段主要是在手工业务电子化、业务流程类和业务执行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数据电子化和初阶自动化,具有数据分散、数据质量难以管控、价值挖掘不充分、软件拼图、烟囱林立、业务流程断点等特征;“数治”阶段主要是业务管理类、分析类信息化建设,推进业务集中化、系统集中化、数据集中化和高阶自动化,具有数据集中管治、质量提升、赋能业务和决策等特征;“数智”阶段,金融信创将成为数智生态和行业建设的基础,业务与技术将走向深度融合,自动化将向智能化进阶,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也会发生深刻变革。

“数字”、“数治”、“数智”三个阶段在进程上呈现为三浪叠加,共同涌向数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目标的最终实现则有赖于科技基础建设、业务流程重构、团队人才培养、文化理念升级形成“四重奏”,共谱新篇章。

监管引导下的金融科技重构业务流

从客户端、投资端、运营端和风控端四个维度进行重构:

1、客户端:由销售驱动、产品驱动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投顾驱动,从以产品为主要模式的闭环通道演变到以内容为主要载体的闭环生态;以客户为中心的投顾服务体系的构建,甚至包括投资端的特殊化定制,使整个闭环中各个环节的各个流程又一次进行数字化重构。

2、投资端:全面提升投资能力,拓宽资管业务边界,投研逻辑数字化,投研内容网络化;构建买卖方投研生态,形成以买卖数据一体、供需一体、投研一体的行业生态。

3、运营端:从前端到后端重塑运营模式,实现业务运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值守,运营业务人员专注创新业务运营智能化,解决收入、成本及管控问题。

4、风控端:构建统一风险管理平台,从被动向主动,让风险可见;通过模型和数据赋能智能风控技术,风险管理产品从“监管合规”导向往“监管合规+业务赋能”导向转变。

新技术发展趋势

1、安全-可控:数据库适配改造进入深水区,平滑迁移将是金融行业数据库改造的重中之重;随着信创基础设施的上线,信创云建设将助力金融机构完成云原生和低延时的转型;DBPaaS管理平台将成为提升数据库应用、运维效率的关键;跨平台技术、转码技术将成为信创客户端快速落地实现现有资产复用的有效途径;由“开发安全”演进到“安全开发”,DevSecOps将成为安全研发最佳解决方案;混沌工程将成为保证金融信息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2、数据-智能:湖仓一体、数据编织技术将进一步统一企业数据资产的管控;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平民化将加速企业数智化转型和升级;领域知识与深度学习的融合创新,将开启金融AI普及泛化的新阶段;场景驱动图数据库基础设施建设,高性能大规模图计算将是必争之地;数字人将走向交互式,从本质上改善线上线下300959)服务体验。

3、性能-体验:用内存计算弥补数据库相关性能会逐步成为核心交易系统的主流;业务开发逻辑下沉到平台将成为高性能开发的趋势;部分平台功能硬件化/内核化是高性能平台发展的

趋势;超融合存储计算引擎将是数据技术融合的下一站;数字普惠金融助推包容性设计成为用户体验新趋势

4、效率-协作:基于企业架构资产的低码平台,将助力企业业务创新;RPA将融合更多技术、组件,成为企业级集成平台;在数据要素的确权、流通、交易环节中,区块链及其衍生的可信技术将成为关键支撑技术;金融科技的落地进入标准建设阶段,并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愿景:全球领先额金融科技公司;使命:让金融变简单

1.客户第一

把“客户第一”置于公司战略的首要位置,秉承“达成客户期望,只做一流产品”的价值主张,坚定推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实现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组织流程变革。

2.产品一流

坚持产品化战略;推进核心新一代产品持续落地;做强优势产品,提升竞争力,扩大领先优势;扩大战略产品市场影响力。

3.技术领先

持续提升在信创、LDP、JRES、低码、数智平台、LightDB、效能平台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为资本市场数字化进程持续输出领先技术底座,助力构建符合资本市场需求的新型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

4.数据智能

提升数据服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数据与组件订阅服务;推进产品智能化升级;丰富数据资产,提升数据质量,重点发展智能投研场景,持续打磨投研产品竞争力。

5.管理升级

深化DSTE、IPD、LTC流程体系,产品研发、销售、交付等全面项目化运作;推进干部、专家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组织团队。建设数字化恒生,提升内部数字化管理水平和对外数字化服务能力。

(三)经营计划

根据公司新的战略规划和组织架构调整,结合对2023年市场以及监管政策的展望,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预算约同比增长18%,成本费用预算约同比增长18%。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面对的主要风险为人才流失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前沿技术创新风险等。

人才流失风险方面,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核心人员流失对于公司业务产生影响。针对上述风险,一方面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吸引方针,积极与各大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培养,并提供行业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另一方面,公司致力于以健全的管理体系与合理的激励措施保留关键人才,不断壮大企业优质人才队伍。

市场竞争风险方面,公司主要面临诸如细分业务友商及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等行业新主体的竞争。公司通过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优化,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研发上持续开放合作和研发投入,加速迭代、完善新一代产品,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产品工程能力、项目交付效率。在客户服务上,公司将做厚客户界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前沿技术创新风险方面,由于新兴技术的潮流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需要公司紧跟技术潮流,在研发上保持一定强度,否则可能导致公司在技术上落后的局面。多年来,恒生一直关注前沿科技的研究并持续投入,构建了恒生研究院、技术平台总部和业务部门平台研发为核心的三级研发架构体系,并常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航新科技
  • 百川股份
  • 建新股份
  • 新研股份
  • 富士莱
  • 蔚蓝生物
  • 值得买
  • 三六零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