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造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0 18:40: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东方智造002175)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精密数显量具量仪

  公司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多个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基础性的工具,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础产业,在相关产业研发、生产和维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大力发展测量行业,2022年 1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计量基准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数字化量传溯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部分重点领域测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研制成功一大批国产测量仪器设备,新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核心测量仪器设备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建设50家国家先进测量实验室,培育100家测量仪器设备品牌企业,形成200项核心测量技术或能力。

  2022年,整个国内量具量仪行业总体上均处于下降态势,一方面2022年全国多地因静态管理较长时间、较大区域,导致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运输、人员流动等方面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国外由于开放较早,国外相关产能有所恢复,导致国内量具量仪厂家订单下降,国内行业内企业各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趋弱;另一方面由于近两年全球流动性宽松,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增发,全球性能源危机等因素导致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价格上涨,同时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量具量仪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导致量具量仪制造成本、库存进一步增加。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量具量仪的市场近年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象,即国内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国际巨头看好中国市场加速布点国内,造成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2年,在面临内外忧患的险境下,公司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及时调整进、出口结构比例,同时公司的管理机制因应大环境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持续进行了品牌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推出新产品,开发出“工业现场测量物联网系统”等新型产品投放市场,取得了市场的积极认可,保持一定的营收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数显量具量仪行业的龙头地位。

  (二)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根据前瞻产业园区库统计,全国累计已有产业园8万多个。产业园对地方经济总量的贡献大。

  近年来,产业园区管理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运作模式,具体包括,规划建设阶段、园区招商阶段、园区运营阶段以及园区优化升级阶段。各类主体通过空间共享与服务联动,形成了良好的园区生态。首先,开发运营主体通过园区的规划建设与招商引资,在物理空间上形成企业集聚;同时,引入配套服务机构、提供产业服务,促进企业与园区软环境之间的粘合;最终达到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东方智造以“精密数显量具量仪”以及“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为双主业。一方面稳步推进精密数显量具量仪的市场份额,持续研发投入新产品,不断做优做大做强,夯实精密数显量具龙头地位。另一方面,逐步落实现有产业园区综合管理项目,积极对外开拓新业务,提高收入规模。

  (一)精密数显量具量仪业务

  公司主要生产五大类产品:电子数显、精密机械类卡尺系列产品;电子数显、精密机械类千分尺系列产品;电子数显、精密机械类指示表系列产品;其它智能化、数字化精密仪器仪表系列产品;自动化测量解决方案类产品。公司目前也是我国生产测量范围在500mm以上非标电子数显量具量仪的最主要厂家。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制造业的位移测量,用途广泛,几乎所有制造业都有用到。公司以实现“智能制造”为契机,目前已完成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高端数显量具量仪产业化项目,实现生产效率、产品制造精度、质量稳定性显著提高,是国内率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数显量具量仪生产制造商。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与磨炼,公司坚持走“差异化”的道路,坚定“专精特新”的大方向,公司经营已经较为成熟稳健,研发与销售实力亦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对研发的不断投入,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将有望继续保持。

  (二)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业务

  公司作为产业园区的运营服务商,主营业务为园区的产业设计、战略规划、招商方案、运营决策、物业管理、产业衍生综合增值服务。针对产业园区所在城市和周边区域的发展趋势、资源特点、政策导向等科学精准的定位布局,把握和融合产业优势促进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运营文化理念前置注入建筑设计,整合专业资源打造全产业链现代化智慧产业园,构建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精密数显量具量仪

  测量技术是现代制造业最核心技术之一,认识世界就是测量世界,但是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一直在进步,处于当今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测量就是现代制造业测量的必然方向。公司全资子公司广陆数测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研制高效、精确、性能稳定的数字化数显量具量仪,是国内数显量具量仪行业的龙头企业,掌握数显量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公司连续多年数显量具量仪产品产销量位居国内同行业之首,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鉴于公司在国内、国际上的行业影响力及领先的市场份额,被工信部授予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广西工信厅授予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获得“广西最具竞争力民营企业”称号。

  掌握测量领域的核心技术一直是公司追求的目标,公司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壮大研发队伍和提高研发能力,先后引进多位软、硬件设计人才,朝着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力,自主研发了多项国内领先的产品:比如:研制成功的“绝对位置测量容栅位移测量方法、传感器及其运行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国际PCT专利,该芯片已经运用于大部分产品当中,属于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成为全球极个别拥有该技术的公司;自主研发的IP67防水芯片已取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及国际PCT专利,该IP67芯片产品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已远销欧美多个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极少数拥有该技术的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现场测量物联网系统”已于2022年全面上市,并取得多个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消费者的全面好评,目前已经进入多个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家现场,开创了工业现场测量物联网的新时代,从此可以让客户的测量大数据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到各使用单位的管理系统(比如客户的测量管理系统、MES系统等),方便客户对测量大数据进行可视且直观的管理和监测,让工业测量变得真正简单、方便,这将是制造业测量的大趋势和方向,是真正解决测量行业的最后一公里之作,且能大幅度提高本公司的用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公司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方针,坚持"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用合作与产品引进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公司还在不断努力研发新的大测量领域内的测量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位移测量的测量类产品,拓展测量产品的范畴和方向,以期丰富公司现有的产品线及壮大运营规模。

  公司积极开展定制化测量业务,客户类型多,数量庞大,虽给运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此类客户的黏性非常大,不会轻易转单,因而抗风险能力强,公司拥有多年定制化业务经验,且目前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定制化业务更具广阔前景,值得深耕。

  公司还在品牌的运营上和管理上加快了脚步,实现了品牌的专业化管理,加大了品牌建设的投入。因应新时代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高端品牌“1989”品牌已经全系列上线,在市场取得较大成功,获得中、高端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该高端品牌的销售收入逐年扩大,接下来,我们将坚定地让“1989”品牌在“进口替代”的大方向上进行深耕。多方位、立体的品牌运营操作,不断提高公司品牌附加值,不断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黏性,朝着国际知名品牌迈进,使品牌价值也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积极主持或参与了几十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是国家量具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在行业具有相当重要的话语权。

  (二)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

  公司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立足于市场,从目标服务项目的早期细分市场,深入市场调研,从宏观政策、区位特征、产业基础、竞争环境、客户需求入手,做好项目准确定位。同时,结合阶段性招商成果、推广经验和市场反馈,精细化园区整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做好园区产品户型结构、物业功能分区、分类组团关联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优质化的全过程服务,打造公司在该业务领域的品牌和知名度,实现战略区域的深耕发展。

  公司业务团队具有较强的项目研判能力和操盘策划能力。熟悉珠三角和长三角各地主导产业及各地招商引资政策,有针对性分行业梳理可落地产业市场定位及成本利润分析,机会与风险点研判,并具备多个产业园区项目从项目选址、竞品调研、规划设计、产品定位、营销策划、团队组建等的实操经验。

  考虑到 2023年传统基建增长动能所回落,公司将关注新经济、专业工程等实际下游需求较好的行业领域,未来定位为政府和企业做好产业定位、策划,功能型产业园区配套服务相关设计规划、建设管理、招商、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17.02%;其中精密数显量具量仪业务实现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6.35%,保持平稳上升趋势;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业务实现收入0.24亿元,稳步推进现有项目落地创收。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25亿元,成功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转正。未来,公司将继续强研发、控成本、拓渠道、筑品牌,深耕精密数显量具量仪业务,继续保持量具量仪行业内龙头地位,继续开拓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业务,并择机拓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领域的新业务。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精密数显量具量仪业务

  (1)未来发展展望-继续坚持数显量具量仪产品为主营业务,扩大竞争优势,巩固现有龙头地位

  1、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三年大疫已经结束,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我国的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2023年中国经济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亮点,这是大环境方面的一个利好,有可能助攻公司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等级,提高数显量具量仪的精度、稳定性、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目标。

  3、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广陆原有品牌与新建广陆高端品牌的知名度与企业形象,并为打造国际品牌而努力。调整上海量具的定位,以品牌经营、平台经营为主要功能,塑造中高端品牌形象,利用其优良的地域优势,实现老品牌的脱胎换骨。

  4、公司继续坚定“专精特新”的大方向,加大在整体测量解决方案、激光非接触式测量等领域方面的研发、制造、销售力度,加大C端“一厂一方案”的工业现场测量物联网系统产品的推广力度,逐步让公司量具仪器仪表板块成为一个综合的高性价比的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

  5、在“大测量”领域内,拓展包括但不限于位移测量的产品运营范畴,以品牌为依托,加大“大测量”领域内的产品研发与行业资源整合,拓展测量产品覆盖范围,丰富公司产品线,打破现有行业格局,进一步确立行业领先优势。

  6、在经营上继续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提升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为了降低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加大新兴市场的投入力度,确保化解某个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同时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生效的契机,加大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拓展力度,力求在这个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取得新的市场增长份额。

  7、继续顺应智能化、少人化的技术发展趋势,针对量大面广的特定用户提供定制化自动化测量产品,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普遍,市场份额也会越来越大,在定制化产品方面可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8、逐步介入5G+工业互联网领域,在公司目前数字化运营有比较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融合创新,寻找测量领域的5G应用场景,为社会上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应的服务,为他们真正创造价值,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业务方向。

  (2)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1、地缘政治带来的出口业务风险

  由于公司的出口业务所占比例较大,地缘政治随时都有可能对出口造成影响,比如俄乌战争的走向等等。同时,欧美发达经济体通胀仍处高位,持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全球经济肯会陷入衰退,如果这样,势必给出口带来量的降低。

  2、汇率波动等金融风险

  同样上述原因,汇率波动对公司出口的利润影响较大,如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出口产品的利润降低,反之,如果贬值,则意味着出口产品的利润增加;同时,近年的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外的货币超发现象,随之而来的大宗原材料涨价等价格乱象,也将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3、全球性的能源危机、高通胀、碳排放政策等大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

  全球性能源危机、高通胀、碳达峰、碳中和等因素导致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价格上涨,同时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可能再次出现全面限电现象,将导致制造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给生产经营带来风险。

  4、三年大疫对经济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恢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量具量仪行业的市场需求恢复比用户行业(比如机床行业)滞后约半年到一年左右,意味着国内的市场需求回升还需要时日。

  5、量具量仪行业属于机床工具行业的分支,过去三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供应链受阻、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人才匮乏、订单不足等问题困扰,目前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恢复需要时日。

  (3)应对措施

  1、随时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适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以应对可能的大环境风险。

  2、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深耕力度及扩大中、高端品牌产品销售的占比,确保国内市场有所增长,同时国内、国际双循环驱动,加大对出口市场的广度拓展,特别是“RCEP”新兴市场的拓展,降低单一市场、单一客户带来的风险。

  3、同时公司财务加强对公司外汇的管控并合理处置,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4、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适合市场的真正有客户价值的新产品投放市场,确保市场的龙头地位,就有可能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运营风险。

  (二)产业园区综合运营服务业务

  (1)未来发展展望

  1、产业园区正成为城市群产业链为主体群体竞争的重要载体。

  随着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际区域竞争和国内区域竞争均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城市群和产业链为主体的群体竞争,正在取代企业个体或城市个体,成为当前区域竞争的新特点。

  2018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开始,我国陆续批复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十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发展规划。

  当前这些主要城市群的总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却承载了1/3的人口和超过2/3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这些城市群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严重的“简单均衡”或“一城独大”现象,还有优质人口资源配置不均问题,以及资源与环境压力下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等等。

  这些宏观问题,国家相关部委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已经开展了土地整备、重新进行城市功能定位,这就意味着,作为城市群产业链为主体群体竞争的重要载体的产业园区,亟待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综合运营管理提升。

  2、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大前提之下,产业园区产权分割办证进一步明确,企业购买意愿加强。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意见》中定义生产要素市场有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这一政策的推出,毫无疑问将会改变企业仅仅依靠提供产品或服务实现营收和利润的传统盈利模式,五大生产要素增值和市场化交易,也将成为企业盈利模式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产业园区中大多数入驻企业的生产厂房和办公空间均为租赁性质,无法分享土地要素增值带来的红利,随着要素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产业园区的产权分割销售及不动产权确认制度必然会越来越明确清晰,必然将会驱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购买自有厂房物业。

  3、未来一二线城市周边产业园区会趋于饱和,产业园区运营衍生服务将会成为新增长点。

  随着产业转移进入一定阶段后,市场存量将会饱和,产业园区自持物业将会转入运营阶段,提高园区产业运营效率,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成为重点。随着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300832)、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我国双创正在进入黄金时期。例如针对入园企业的内生发展需求,包括企业孵化、产业交流、定制化装修、环评办理,以及公司注册、高企申请、奖励补贴申请、金融业务、人力招聘业务等公共平台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方自建或引入专业服务团队,向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产业投资、中介服务、平台服务、政府补贴、税收奖励五个方面的专业服务,精准赋能企业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对接优质资源要素,实现企业成长并获取长期收益,通过强化综合运营服务,实现产业增值。

  4、国家级城市群的产业园区是聚合优质产业人口的重要载体。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前所长肖金成的解读是“我国当前的主要城市群10%的面积承载超过2/3的经济总量,却只承载了全国1/3的人口,区域差距问题明显。”2022年3月15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上,肖金成又指出“让农民强,农民富,不是把2亿在城市生活的人再赶回农村去”。

  结合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共同富裕”大课题,不难看出,国家推动国家级城市群建设,通过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其目的是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重点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创新城市300778)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在十大国家级城市群范围内,合理规划和发展产业集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必然是大力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和配套的服务产业,从而承载更多更优质的产业人口。

  产业是促进城市不断发展的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园区是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按照“近期看金融、中期看政策、远期看人口”的模型趋势,未来十到二十年,我国人口必然将会继续呈现向国家级城市集群,尤其是向具备产业聚集优势的城市集群流动的趋势,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定位和客户需求因地制宜地做好高性价比的园区,加快构建符合园区发展的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的催化增值服务,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方的地产增值板块未来可期。

  (2)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自身经验不足。该业务是公司进入的新领域,人才储备、经验能力均不足。但作为一个新领域,国内成熟的公司不多,也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公司将借助各方优势资源和丰富经验,加强产业要素资源组合和解构重构能力,构建标准化的管理服务体系,在投资、开发、运营方面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效操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快速做大做强。

  2、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园区综合服务是一片蓝海,越来越多的重量级企业看到商机,整合力量进入。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业务市场容量巨大、市场分散、服务内容挑战性强、对进入的企业综合能力要求极高。潜在竞争对手要形成一定的市场地位和排他的竞争能力尚需时日,难度也很大,所以市场给了我们一定的战略时间和空间形成自身的优势。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航新科技
  • 百川股份
  • 建新股份
  • 新研股份
  • 富士莱
  • 蔚蓝生物
  • 值得买
  • 三六零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