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燃气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1 18:04: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成都燃气603053)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在俄乌冲突、能源转型、恶劣天气和需求激增的影响下,全球天然气供应市场陷入了“价高、量少”的凛冬局面。为积极应对困难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紧密围绕“强安全、炼思维、促变革、大发展”的年度管理主题,制定了“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的战略方针。报告期内,公司推动了组织变革,启动了一体化管理,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激活员工向上动能,在做稳做强主业的同时,做大做精综合服务、综合能源、售电、碳中和等拓展业务,充分发挥各业务单元的延展性和创造性,持续形成内部管理与经营发展双向驱动,有效促进公司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经营效益和经营规模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主要经营指标成功实现稳中求进、逆势企稳,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3,544.11万元,同比增加45,395.81万元,增幅10.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55.00万元,同比增加277.71万元,增幅0.57%。

2022年,公司荣获成都市安全文明建设示范单位、2022成都企业100强、成都服务100强、华润集团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2022年度标杆企业等多项殊荣。

(一)主营业务

1.燃气业务

公司燃气业务涵盖城市燃气、车用燃气供应,燃气接驳、输配、管理,燃气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等。2022年,受经济下行、极端天气高温限电等因素影响,公司销气量略有回落,较上年同期下降1.79%,全年向经营区域供应燃气共计16.52亿立方米。

报告期内,受城市规划发展重心外移及房地产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成都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开发速度放缓,公司供气区域内用户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公司多措并举促进常规市场开发,居民用户发展方面,在做好年度市场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公司主动与政府平台公司、大型开发商对接联络,积极获取、跟进潜在项目,加强在建项目的管控,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大力促成集体民用项目签约发展和工程款收缴。非居用户发展方面,公司通过压减办理环节和时限、精简报装资料、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中小型非居客户的市场发展;通过与开发商、平台公司以及行业相关部门的友好合作,提前获取大型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建配套项目信息,增进发展机会。报告期内,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累计新发展民用户68,102户,同比上涨20.34%(其中因新安燃气和空港燃气两家并表,新增签约1.33万户),发展非居用户1,228户,截至12月底,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累计管理用户近330万户。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多能互补”策略,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发展思路,推动能源需求单位探索用能多样性。报告期内,公司已签订7个多能互补用气项目,并以此为基础挖掘新的用气场景,持续延展销气业务。

2.燃气市场整合

公司提出构建成都市燃气“一城一网”发展概念,并向成都市政府提交《成都市燃气市场整合意见方案》,获市经信局主要领导批示,在随后市经信局下发的《成都市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规模化整合改革工作建议方案(征求意见稿)》中(下称征求意见稿),明确由成都燃气集团主导整合平台的搭建。后续公司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适时牵头开展搭建全市燃气市场整合平台的工作,努力构建大成都范围“一张网”的市场格局(注:上述方案具体内容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后续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且该文件的实施落地需要较长时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同时,公司紧密结合四川省燃气安全整治工作,继续保持对大成都范围内中小型燃气企业的跟踪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金堂顺风项目全部付款义务,取得重组区域特许经营权,并成功签约成都成天天然气有限公司51%股权收购项目,扩大经营区域130平方公里,带来新增用户约9万户,提升销气量约5000万方。截至12月底,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累计经营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

(二)拓展业务

1.综合服务业务

为提升经济效益,公司主动转型,挖掘庞大客户资源价值,全面参与燃气具及设备等销售业务(简称厨电燃热业务);居民采暖配套业务(简称暖居业务);定制化安装、居民报警器及自闭阀销售等业务(简称安居业务);以及保险代理等业务的市场竞争,努力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厨电燃热方面,公司组建兼职网络带货主播团队,开展“装修家年华,为爱大放价”“成都燃气超级直播夜”等形式多样的线上销售活动。暖居业务方面,公司加深嵌入采暖市场,持续贯彻“强链、延链、补链”的全面发展计划,深挖采暖市场行情,着力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打造更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端客户销售套餐及内购会销售模式。安居业务方面,公司围绕自闭阀销售安装、二次安装、美装暗设和报警器销售等业务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安全宣传、网络直播、品牌联合、人员赋能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厨电燃热收入3,713.72万元,保险销售收入4,585.54万元,安居业务收入14,450.21万元,综合服务业务累计营业收入达2.27亿元,同比增长34.42%,实现业务营收持续增长。

2.综合能源业务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战略规划,积极响应“绿色、节能、低碳”的号召,公司以实现从单一能源销售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的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公司综合能源项目拓展、建设及运营。公司依托在中心城区布局完善的天然气输配系统、强大的气源和技术保障能力,以区域内工商、公福用户为目标客户,聚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供暖等业务方向,整合暖通、燃气、蒸汽等多个用能领域,在工业园区、综合体、医院、学校、酒店、写字楼等能源应用领域,为用户提供供气、供暖、供冷、供电的能源梯级利用。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与多个用能单位签订综合能源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完成天府机场健康服务中心一期及二期综合能源项目、华神制药蒸汽项目等5个综合能源项目开发,全年累计实现综合能源收入3,395.34万元。

交通能源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加油站改造模式,着力发展车用能源业务,推进LNG加气站建设,筛选可增设LNG功能的站点,现已成功将新津新普站增设LNG功能改造作为与中石油成都公司合作的首期项目。

3.新业务

公司根据政策调整发展方向,深入探索售电、充电桩、碳中和等新业务发展模式。自2021年试点开展售电业务以来,公司积极学习四川省售电交易规则,研究售电业务收益来源,广泛开展行业交流,研判售电业务优劣势,构建公司直购电发展规划。报告期内,已就大观站、九里堤站建设充电站合作事宜与公交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入围充电服务商名录。

为积极响应“双碳”目标,主动融入绿色发展进程,公司持续探索碳中和业务,努力践行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并充分依托碳中和服务商角色、公司品牌和客户资源,助力政府打通碳减排项目开发和碳减排量消纳通道,成功与成都华润万象城等6家企业签订碳中和协议开展碳中和业务合作。通过上线微网厅“成燃碳中和”“低碳商户联盟”模块,全年累计碳中和订单超过600笔,累计售出碳减排量13675吨。

(三)管理成效

1.气源管理

2022年,乌克兰能源危机给国际天然气价格带来较大影响,国内天然气价格远高于以往同期水平,伴随城市非居民能源消费减速、经济下行因素等影响,公司天然气采购和稳价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在此情况下,公司提出“保供应、锁资源、稳价格、优业务”的工作方针,全力以赴争取上游气源指标及优惠政策,完成中石油、中石化《2022年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工作,落实合同指标基本覆盖经营范围内用户的生产、生活用气。报告期内,公司年购气量达16.77亿方,销气量达16.52亿立方米,供销差1.47%;全年未发生因气源资源与需求不匹配造成的重大停气事故。

气源通道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都市绕城高速天然气高压输储气管道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绕城管线项目”)完成了成温邛高速、成灌高速、成雅高速、成绵乐高铁、元华车辆段、成昆铁路、机场高速等7处高速公路、铁路穿越施工及管道穿管连头施工,累计完成72处关键节点施工,至此,绕城管线项目已全线贯通,投运后预计新增220万立方米储气量,年供气规模可达44亿立方米。长期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气源通道的拓展工作,在获悉中石化新天线输气管道及配套场站建设信息后,公司主动对接中石化,率先获得其三邑站、新繁站气源开口机会,现正全力以赴开展相关场站配套建设及站外管道和附属设施建设工作,待两处气源通道建设完成后,预计将新增150万方/日的气源通道能力,公司供应保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2.价格管理

在上游市场采购成本持续增长的压力下,公司主动出击,密切关注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和上游市场价格体系调整,做好顺价应对准备。居民顺价方面,公司通过提前向省、市发改委反映价格情况、寻求政策支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完成调价方案,顺利于2022年7月1日完成气价调整,调价幅度0.16元/立方米,是2022年国内居民价格调整时间最早的副省级城市,在四川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示范效应;非居顺价方面,公司积极与气源单位对接,及时了解上游价格变动情况,依据价格联动机制对上涨的采购成本进行同步疏导,并于11月1日起完成顺价0.55元/方,对上游采购成本逐步予以疏导,保障公司的合理价差空间。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带来回款周期较长的问题,公司持续深化预存气费管理,强化债权债务管理,在做好客户新增欠费防范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预存气费,通过各类预存活动吸引客户预存,2022年全年预存气费发生额达8.35亿元,同比增长30.38%。

3.安全管理

2022年是国家全面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的攻坚之年,公司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之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公司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深入贯彻上级单位文件精神及股东方安排部署,在持续深入推行“两轮五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布《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面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本年度,公司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35个,完成燃气管道排查7300余公里、占压问题整治316处、老旧管道改造39.56公里;期间,公司以四川省燃气安全隐患入户排查的紧急行动为契机,迅速组建“6+6”区域对接小组,开展安全用气宣传行动354轮次,联合发放《天然气安全使用明白卡》300余万份,以督促整改、施工整治、停气处置、联合安全宣传等方式积极协助各属地政府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整改客户端用气高风险问题115799项,严重隐患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公司在上级政府部门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中获充分肯定。

报告期内,公司管网泄漏自查率达到95.58%,埋地管网泄漏指数6.10宗/百公里,民用客户高风险安全问题整治率91.27%,居民客户安检入户率71.48%;整体安全生产情况良好,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今夏高温、“迎大庆”等重要保供任务。

4.组织变革

公司以“职能向业务下沉、业务向客户下沉”为管理思路,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及职责分配,打破组织边界,加强战略协同和业务推动。在行业中率先推行网格化管理,大刀阔斧改变原有的抄表、安检、维修、销售多个业务多次上门“散兵游勇”的服务模式,对公司所管辖区域,划分出50个网格,将客户服务、安全管理、产品推广并入网格,确保“全面覆盖、格格到人、责任到人”,深入践行管理下沉,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岗位19个,调岗597人,在实现一岗多能、无缝对接、联动管理的同时,加快服务响应速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实现向能源供应服务型企业转型的重大战略目标,公司重塑综合能源部职能,并设立城市交通能源部,优化传统交通能源业务管理模式,牵头开拓城市交通能源业务领域,抢占城市交通运输工具低碳化转型机遇,探索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5.一体化管理

公司从单体燃气公司逐渐成长为燃气经营集团,为发挥协同效应,需进一步强化职能管控要求,从抓战略管控转向抓职能管理。围绕“精集团、强区域”的目标,公司按照职能上收、业务下沉的原则,明确各级职能管控界面,加强对下属公司的战略引领、指导帮扶和协同合作,搭建全面一体、纵深推进的集团化职能管控平台,初步实现对下属15家并表子公司的一体化管控,以及对7家参股公司的战略指引型管控,大幅提高参控股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为实现成员单位融合发展、集团企业共享共赢的良好态势,公司整合内部资源,启动对液化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股权的整合工作,拟以整体吸收合并的方式,促进资源配置和业务结构的全面优化,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注销液化公司下属金堂新能源公司,其余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之中。

同时,2022年,完成对成都成燃新安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燃气”)、四川空港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燃气”)、成都公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集公司”)的一体化管理及实质控制,分别于2022年3月31日、2022年4月30日、2022年8月31日纳入并表范围,合计带来归母净利润增加2,096.02万元。

6.科技创新

2022年,公司以建设“智慧燃气”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遵循业务导向、价值驱动的原则,持续打造科技强企,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助力成都市“智慧蓉城”建设,公司首创智慧燃气安全管理系统,具备输供气管网和用户终端“全时段监控、预警信息感知和抢险信息联动”等功能,实现了感知终端可测可控、信息通道可传可联、数据平台智能可视、应急资源迅速高效,利用大数据计算、远程感应、数传控制等技术手段来消除或降低燃气泄漏造成的事故灾难发生的隐患,为城市燃气安全风险智慧化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各城市资源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现已完成智慧蓉城物联网感知平台、市大数据中心-成都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管理平台、市应急局-城市安全综合预警监测平台、智慧社区-天府市民云等众多政府官方平台的数据共享对接工作。此外,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深入思考科技创新重点关注领域,完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通过“成燃大讲堂”四期研修班培养科技人才11人、技术经纪人4人;2022年,公司新增14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项,累计完成研发项目立项21个,投入资金4,322余万元。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天然气行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是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近二十年来首次下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企是造成天然气消费负增长的两大主因。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处于煤多气少的态势,通过对比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发现中国8.3%的天然气消费占比相较世界的25%有很大差距,提升空间巨大。随着经济复苏,我国天然气消费有望在2023年出现恢复性正增长。

双碳背景下,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也在同步提高,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中指出,可再生资源、核能、天然气为清洁能源,新环保法对此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规定企业生产中应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气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二)新颁布行业政策的影响

(1)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一是要求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重点做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到2025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三是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氢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全面提升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2022年,国家出台《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城市燃气管道老化评估工作指南》等燃气相关政策,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化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同步推进城市燃气全面优化升级,有助于促进行业并购和区域化整合、提升燃气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和新技术应用水平、建立常态化、周期化的更新改造长效机制,体现国家对城市燃气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高度重视。

(3)2022年5月,成都市经信局出台《成都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强调将切实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消费结构低碳转型。健全天然气基础设施体系,支持川西气田建成年产能17亿立方米基地,助力国家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十四五”末天然气年产能达2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比重约18%。适度超前谋划综合能源站发展布局,不断完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等价格机制,探索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支持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制定季节价差、阶梯价格等气价优惠方案。此外,成都还要打造中国“绿氢之都”,积极培育氢能产业,规划建设加氢站40座;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力争达到80万辆。

(4)202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加强煤电机组与天然气发电及储能的协同,因地制宜建设既满足电力运行调峰需要、又对天然气消费季节差具有调节作用的天然气“双调峰”电站,鼓励传统加油(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

(5)2022年,省政府推出《四川省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省碳市场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3条具体任务,这是全国首份以碳市场能力提升为主题的专项行动方案,包括培育碳市场参与主体、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规范碳资产开发交易、推动碳金融创新发展、提升发展低碳化水平等,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支撑。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城市燃气输配、销售,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综合服务及综合能源等业务。公司核心业务是在特许经营权或独家经营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燃气运营业务,包括城市燃气输配、销售,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公司城市燃气运营业务的主要经营区域位于成都市绕城区域内、高新区部分区域、东部新区部分区域、郫都区部分区域、新都区部分区域、温江区部分区域及新津区、金堂县部分区域、龙泉驿区部分区域。母公司主要负责天然气统一采购及绕城区域内、高新区部分区域的天然气销售及天然气安装;金堂分公司主要负责金堂县部分区域天然气销售及天然气安装;控股子公司新创燃气、凯能燃气、新繁燃气、大丰燃气、威达燃气、唐昌燃气、华新燃气、成天燃气主要负责新都区、温江区、郫都区和新津区、龙泉驿区的部分区域天然气销售及天然气安装。除天然气销售及安装,本公司、控股子公司燃气发展、公集公司及孙公司彭州蜀元亦经营车用天然气充装业务。

(二)经营模式

1.天然气销售业务

公司通过从上游天然气生产及销售单位(主要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采购气源后,经过公司建设或运营的天然气支线管道、门站、储配站、各级输配管网,向居民、商业、工业和加气站等终端用户销售。燃气配气价格受到所在地政府物价监管部门的监管。

2.天然气安装业务

公司开展天然气安装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民用户、非居民用户及改造用户。公司与客户签订安装合同后,将工程劳务发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公司进行施工。施工单位主要提供劳务,工程类主要材料由公司提供。施工过程中,公司负责监督和验收工作,施工单位负责具体施工。

3.综合服务业务

公司基于燃气主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相关的产品与衍生服务的业务,主要包括:厨电燃热(即燃气具及设备等销售业务)、安居(即居民采暖配套业务、定制化安装、居民报警器及自闭阀销售等业务)、保险代理等业务。

4.综合能源业务

公司主动加速融入低碳可持续发展进程,积极探索和拓展综合能源业务,以用能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源服务,即对传统的电热冷气水等能源进行系统整合,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工业园区、综合体、医院、学校、酒店、写字楼等能源应用领域,实现供气、供暖、供冷、供电等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区域市场的规模及先发优势

公司是成都区域内最大的城市燃气经营企业,目前已取得了成都绕城高速以内区域及周边多个区县的部分区域天然气市场特许经营权或独家经营区域。城市管道燃气运营商在特定供气区域内具有自然垄断的经营特点,管网覆盖区域越广,规模越大,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先发优势越明显。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管理理念、雄厚的能源基础设施和布局先进的燃气输配体系,已形成以一、二、三环、绕城环状管网为主,以城市道路枝状管网为辅的完善输供气管网体系,全面覆盖成都平原中心区,并随着周边市场的整合,不断推进成都燃气与参控股公司以及参控股公司之间的燃气管道互联互通建设,目前成都燃气集团经营区域内部基本实现互联互通。截至2022年12月底,本公司及并表范围子公司运营地下管网共计长度为11,396千米,建有调压设施2.01万座,加气站4座,各类客户共计已达到329.9万户,其中居民客户324万户,在成都市内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市场规模优势。同时,公司借助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及基数优势,建立客户关系网,进一步促进综合服务业务及综合能源业务的开发与推广。

(二)所处区域天然气资源优势

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气源保障成为影响城市燃气运营商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鉴于天然气资源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跨区域调配是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的必要条件。公司所处的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四川省将打造川渝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力争于2025年建成中国“气大庆”。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最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12.47万亿立方米,致密气资源量为3.98万亿立方米,4500m以浅页岩气资源量为21.73万亿立方米,盆地的总资源量为38.18万亿立方米,位居全国各含油气盆地首位。除天然气资源丰富外,四川盆地亦是我国煤层气、页岩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相较于其他城市运营企业,公司坐落于气源丰富地区,可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且气源稳定,具有一定程度的成本优势。

(三)城市燃气业务的供应保障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储气站3座、高压管线460KM、成都市LNG应急调峰储配库一期工程,总有效储存能力约920万立方米。募投项目成都市绕城高速天然气高压输储气管道建设项目工程兼具储气功能,现已全线贯通,预计投运后将贡献220万立方米储气能力。同时,公司通过获取气源单位供应保障支持与临时应急气源通道建设支持,有序开展线上交易,拓展多途径采购渠道,合理搭配降低采购成本,有效应对气源、价格政策、通道瓶颈、用户需求的变化。在外部能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充分保证了经营范围内天然气供应平稳。

(四)公司管理和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运营、技术、管理队伍,公司主要管理层及核心业务人员均具备多年燃气行业从业经验,生产运营及管理经验丰富,成立以来持续保障经营区域内天然气供应安全平稳,连续多年实现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精益化管理体系,拥有全国城市燃气企业唯一双中心热备调度中心、遍布全市的服务网点和抢险应急驻点;拥有行业领先的大数据中心、信息化系统。在天然气采购、输配等环节均制定了详细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各项业务。公司对生产作业规划质量控制进行了细化,通过制度的建立,促使公司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效能和执行能力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标准化管理水平位于同行业前列。

(五)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优势

成都市发改委于2018年11月发布居民用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明确居民价格联动计算方式,简化居民调价程序,居民调价报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后无需听证即可顺价;于2019年9月下发了《成都市非居民用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企业可根据联动机制在购气价格变动且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自主调价;同时发布《关于我市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各种用气类型的配气价格。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于2021年1月20日印发《关于做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发改能源[2021]17号),进一步明确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投资主体,鼓励楼宇式项目发展,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发展。2022年6月成都市经信局下发《成都市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规模化整合改革工作建议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由成都燃气主导整合平台的搭建。

(六)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以城镇燃气权威技术专家为带头人的专业技术队伍,积极参与评审、编制了城镇燃气行业主要标准规范,包括:《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城镇燃气室内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城镇燃气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680-2012、《城镇燃气埋地钢制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CJJ95-2013、《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程》CJJ/T215-2014、《城镇燃气标志》T/CGAS009-2020、《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T/CGAS010-2020、《燃气环压连接薄壁不锈钢管道应用技术规程》、《高层建筑燃气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程》等20余项规范和标准。

公司非常注重研发和技术创新,已成功将燃气管网与电力、通信、供热、给排水等工程管线城市地下隧道空间内同步建设,打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道日常管理中,公司建成阴极保护系统,通过建设深井阴极站,实现一千余公里在役管线的保护。目前正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成都市智慧燃气安全系统相关功能优化,对系统分辨率进行调整,正针对智慧燃气安全系统的管理界面进行升级更新。

(七)公司治理优势

公司始建于1967年,2005年改制为中外合资企业,2017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19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公司主要股东为成都城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港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和社会公众股东,形成国资、港资和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主要经营指标成功实现稳中求进、逆势企稳,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3,544.11万元,同比增加45,395.81万元,增幅10.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55.00万元,同比增加277.71万元,增幅0.57%。公司销气量略有回落,较上年同期下降1.79%,全年向经营区域供应燃气共计16.52亿立方米。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一、行业格局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灵活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天然气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天然气相对于煤炭等传统化石燃料来说,碳排放量较低,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天然气可以作为替代化石燃料的重要选择。同时,天然气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补充,在发电、供暖、工业和民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天然气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勘探生产、中游运输以及下游分销,产业链较为完整,参与公司众多,发展格局较为稳定。

1)上游-开采/进口

天然气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勘探开发和天然气进口,上游业务高度集中在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手中,三大公司国内天然气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以上,进口的天然气约占全国总进口量的80%以上,供应量占国内天然气市场份额的90%左右。据统计,截止2022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21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

2)中游-仓储运输

天然气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天然气的运输和储存,主要分为管道运输、LNG船运、LNG接收站、储备库等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天然气的使用。但是,由于我国天然气存在供需分布不均衡问题,因此天然气管道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国家加紧规划布局天然气管道建设。从用途上划分,可将天然气管道分为集气管道、输气管道、配气管道三种,其中集气管道业务和输气管道业务主要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国家管网等企业所有,配气管道业务由各城镇燃气公司所有。

3)下游-分销应用

天然气产业链下游为天然气的分销应用,业务领域主要有:城市燃气供应、燃气输配、综合服务/综合能源等综合业务、加氢/加液/售电/碳中和/燃气智能化系统开发等业务。全国性的城市燃气集团有:昆仑能源、华润燃气、港华燃气、新奥集团、中国燃气。地方性城市燃气公司有:北京燃气、成都燃气、重庆燃气600917)、新天然气603393)等。全国性城市燃气集团通过收购或持股来参与地方性城镇燃气的经营。

二、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步提高,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我国的资源情况来看,天然气行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天然气的发展具备以下机遇和优势:一是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程度低,发展潜力大;二是天然气基础设施完善,已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了成熟的国内外管输体系;三是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时期,天然气产量到2025年预计达到2500亿立方米。

从政策端来看,区域整合、规模化发展成主流趋势。为提高燃气用气安全,省市各级政府加强对燃气企业的管理力度,民营企业面临更多安全监督,安全管理成本高涨增加民营企业出让意愿。四川省《关于加快全省燃气经营许可管理问题专项整改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对无有效燃气经营许可证、运营基础条件差、安全管理不达标的企业,通过采取政府托管、有条件的企业代管和企业并购等方式,依法推进整合重组”。加之一二线城市城镇化水平和燃气使用程度较高,核心城区市场趋于饱和,存量市场竞争激烈。新的市场环境下,燃气企业以资本运作代替传统的直接占领市场的市场竞争策略,对现有城市燃气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股权收购,将销售规模大、经济体量大、区域面积大且相对成熟的现有存量市场当作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通过兼并重组、同行联盟、区域合作、整体收购等方式,不断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经营。

从发展端来看,燃气企业亟待做长产业链条,拓展新业务转型。在国家不断推行新能源发展的背景下,燃气企业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将紧跟时代步伐,一方面拓展市场巩固主业,一方面发展新业务加快转型,改善产业结构,采取推动综合能源业务发展、拓展新业务(氢能、售电、热能、储能、智慧服务)市场、探索其他能源(光伏、风电)机会等举措,改变单一的天然气供应模式,向供给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智能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全球能源格局加快调整,市场波动明显加剧。

(二)公司发展战略

一、总体发展战略

2023年是“十四五”战略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司将继续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团队的领导下,以“价值重塑、业务重塑、组织重塑、精神重塑”为核心工作思路,以拿项目、拓市场、稳气源、强安全、炼思维、育人才、优管理、谋转型为目标导向,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市场化经营理念,增强产业价值创造,助推企业升级转型,实现价值创造,保持城燃主业规模回报持续领先、赢得客户信赖、发展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二、经营目标

实现营业收入50.62亿元,利润总额6.46亿元,净利润5.56亿元。

特别提示:上述经营目标不代表公司对2023年度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政策环境变化、能源市场状况变化、公司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风险。

(三)经营计划

一、核心业务发展计划

1.深耕主业,常规市场深挖潜

把握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积极研究政策动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做大做强燃气主业。一是持续关注上游价格变动,在上游价格调整时及时同向调整非居价格,制定居民用气价格调整方案,加强与价格主管部门沟通,在2023年达到价格联动条件时及时完成居民用气价格调;对于呈下降趋势的接驳业务,采取新老用户“应收尽收、早收快收”的策略,将政策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二是公司将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借助成渝经济圈发展建设,在政府主导、股东方的支持下,坚持“用重兵、全方位、大扫荡、只争朝夕”的投资策略,抓住“全市燃气一张网”整合工作深入推进的机遇,持续开展成都市范围内项目大扫荡工作,保持与潜在投资项目的联系,定期拜访了解项目动态,努力推动城市燃气项目落地。三是以风险控制为前提,拓展用气新场景,2023年公司计划全面梳理新场景,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持续推进“多能互补”工作,保能增销,根据“多能互补、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为客户制定差异化的用能改善方案,向政府积极争取有利的政策支持,持续推进全市“多能互补”项目,达到保障客户用能稳定和促进销气量增长的双重目的。

2.围绕主业,综合服务提质量

以“服务创造价值、服务创造品牌”为宗旨,重点开展燃气具、保险、长寿命软管、定制化安装、采暖等综合服务业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把握公司渠道优势,积极拓展业务类型与合作品牌,新增新风、空调业务,同时引入外部产品,多元化开展服务。具体来说,一是发力商厨业务,明确目标客户,强调产品覆盖率;二是老房明装暖气片打造专业品牌,精装房整体打包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探索保险销售增长点,提高新户转化率;四是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专业机构,做强综合服务品牌建设;五是加强赋能打造专业团队,提升一体化整体厨房设计、快速报价、项目投标能力;六是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谋求长远发展。

3.健全体系,综合能源上规模

按照“市场先行、管理增效、内控保障”的主要思路,建立跨区域合作的大市场意识,实现优质项目快速落地。一方面是打通项目获取渠道,加强与合作方、设备厂家等单位的信息交流和合作,获取市场项目信息;完善项目评价标准,建立项目池,对项目进行分类储备和跟进。另一方面是积极寻求优质综合能源合作方,以公司直接供气为主要合作方式,拓展综合能源市场,适时开展综合能源项目收并购,做大规模。

车用气方面,公司将围绕成都周边物流运输市场的用气需求布局车用能源站,开拓交通能源市场,谋划现有场站转型。

4.积极转型,新兴业务抢市场

持续开展新兴业务布局及政策研究,一是突破充电业务,全面摸排学校、酒店、新建小区安装,挖掘现有场站资源、办公场所,深入研究换电业务,确定发展赛道;二是对加氢行业保持密切跟踪,关注天然气制氢的相关技术发展及应用场景的更新,未来将依托新创综合能源站的自身优势,对天然气管道掺氢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判、试点,积累公司在加氢站运营方面的经验;三是持续跟进售电业务、碳中和业务,依托公司燃气客户群体优势,发挥各业务单元合作优势,探索优化商业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围绕燃气全产业链,策略性投资自闭阀、报警器、材料设备等领域。

二、战略保障措施计划

1.落实一体化职能管控

以“多角度、分层级全面推动职能管控工作落地”为总体工作思路,持续梳理总部各部室职能,强化总部职能建设,优化管控界面,深化职能管控,各总部部室按照“管重点,促效率”的原则,积极助推子公司做好业务拓展、安全运营、管理提升三大板块,深入践行价值型总部。2023年计划持续优化并表公司职能管控界面,推动职能管控措施落地;建立参控股学标杆管理体系,重点指标通过月度经营会定期分析晾晒;按季度定期跟进职能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落地情况纳入业绩合同联动考核;开展价值型总部评价,定期收集并表公司建议,调研职能管控措施落地情况及效果,加强过程管控,实现督促与纠偏。

2.紧扣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益

公司上下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推行降本增效,严把立项审核关,通过预算管控,细化指标任务到各部门,确保费用支出节约规范,成本支出在预算范围内。通过依法依规通过招投标等更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完成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外包外委,自主开展场站维护、管道检测、信息化系统开发等方式;降低现有的库存规模,细化现有的管理流程,加强对月度呆滞物料、安全库存的监控,提高库存周转率,转换库存管理思路,防止资金沉淀;加强对固定资产和大型项目投资的监控,要求提供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层层把控,防止出现固定资产投资闲置、投资利用效率低的情况。

3.精益管理,大力开展供销差治理

全力以赴做好天然气供销体系建设,2023年计划开展供销差治理专题研究,编制《2023年度供销差管理提升方案》,深入研究分析供销差形成原因,开展门站计量对比管理、计量异常追踪管理、放散量和三损气量追收管理,建立合理的供销差分析模型,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提升举措,优化偷盗气方法、管网端利益维护、到期表更换的策略方案,同时,对存在IC卡表使用的下属并表公司开展摸底工作,了解IC卡表故障率。全年预计供销差控制在1.5%以内。

4.数智研发,信息化助推业务发展

以精准解决公司业务痛点、难点,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为目标,在输配可控、安全监管、增值服务、战略新兴业务等领域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和迭代升级,不断扩展信息化覆盖范围;提升自主能力,逐步搭建和推广以帆软、润工作为基础的低代码研发平台,推进人人参与研发;对信息化服务构成进行合规性评估,开展成本分析,逐步形成对外信息化服务的统一价格;逐步完善技术需求,收集确定、技术信息交流机制、强化技术人才培养、打造技术知识和人才库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公司技术水平、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

三、组织保障措施计划

1.党建引领,纪检护航,强化队伍建设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组织建设为保证,更加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更好服务中心工作。同时,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以促进纪检与业务融合为着力点,通过纪检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发力,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持续推动“大监督”体系落地,协同各业务职能单位监督力量,主动开展监督,发现问题,推动整改;督促指导各业务职能单位根据廉洁风险排查结果,落实本职监督职责,开展“立项式”监督,积极查找问题,堵塞漏洞,推动日常监督工作从“有形”向“有效”转化;全面排查未化解矛盾清单等各种不稳定苗头,防止发生上访事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做好民主管理工作,依法维护员工合法利益、关爱员工,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2.持续推进组织重塑

从组织架构优化理清责权关系,探索“大部制”,深化无边界管理,加强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和培训赋能,优化人才队伍;创新激励机制,持续解决组织能力中员工“能不能”“想不想”“会不会”的问题。以“薪酬套改”为核心工作,前段开展组织架构调整、按照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原则进行岗位梳理,设置复合型岗位;重点开展岗位价值评估薪酬体系搭建、员工适岗性评价、薪酬调整工作;后端配合开展绩效激励、培训赋能,为实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打下基础。2023年计划完成管网分公司组织变革、液化公司吸收合并、加气站“去公司化”、城市交通能源部整合、综合能源部整合等组织调整与重塑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规避各类经营风险,但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仍存下述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价格风险

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6月下发了《关于规范城镇燃气工程安装收费的指导意见》([2019]1131号),四川省发改委于近期根据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联合四川省住建厅、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下发了《关于规范城镇燃气工程安装收费的通知》,可能对公司安装利润产生影响。另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量和供应量的波动、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等因素都会对天然气价格产生影响。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价格策略和风险管理手段,控制价格波动风险。

2.竞争风险

受房地产开发速度减缓、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土地供应量下降及新开发项目向中心城区外延伸影响,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新建项目减少,客户逐渐饱和,需要向经营区外拓展市场。目前我国城市燃气企业对其拥有特许经营权的特定区域的经营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地位。对于已被其他城市燃气企业取得特许经营权的区域,本公司需采取并购入股的形式获取当地经营权,否则将难以进入该等区域开展城市燃气业务。对于尚未授权的区域,本公司需要与其他城市燃气企业依法竞争以取得该区域的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

3.安全风险

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泄漏,就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严重威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公司需要对供气管网和用户使用进行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事故。同时,由于管网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老化和损坏,需要加强管网的检修和维护,避免出现泄漏等安全问题。如果管道泄漏、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发生,将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针对这一风险,公司加强对设施和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巡检和维修,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虽然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因用户使用不当、燃气用具质量问题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4.新能源替代风险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替代品。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应对,将面临着被新能源替代的风险。如液化天然气(LNG)正在被新能源所替代,LNG是燃气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高能量密度、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燃气企业造成一定的替代风险。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使得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小,而燃气车辆的市场份额也将受到影响。由于技术进步,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同时充电桩的普及程度也在逐步加强,使得LNG的替代性增强,燃气企业的市场份额也面临挑战。

5.政策风险

政策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产生影响。公司需要加强对政策的了解和研判,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以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如政策调整对燃气价格、市场准入、市场份额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通过调整天然气价格来控制市场供需关系,导致公司的利润受到影响。另外也存在能源政策风险,政府可能会鼓策鼓励电力替代燃气供暖。这些政策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市场需求和销售额。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保变电气
  • 银之杰
  • 大唐电信
  • 常山北明
  • 南天信息
  • 旗天科技
  • 国华网安
  • 海立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