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信通讯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5 20:17: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鼎信通讯603421)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经营情况概述

  2022年,公司在电力行业的电能量采集、电能计量、低压电网配电透明化、电能质量和安全等配用电应用领域以及智能消防两大主营业务板块上持续聚焦客户需求,不断在产品研发、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上交出客户满意的答卷,实现了公司在业务层面的持续增长。公司各级部门在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团队(EMT)的战略规划指引下,强化流程、密切配合,实现了营业收入超10%的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经营指标,并为下一步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定基础。在电力配用电业务领域,公司作为智能电网领域重要的参与者,积极投身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各省级电力公司等客户普遍认可的核心供应商。公司研发生产的中低压载波通信产品、各类电能量测设备、配用电监测终端、电网营配业务支持系统、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设备、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等系统及设备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已逐步成为产品涵盖中低压载波通信方案、电能量测设备、中低压营配监测终端、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等领域的电网营配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2年度,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统一招标中共计中标7.82亿元,同比增长38.89%,在第一梯队中稳步提高。在南方电网的统一招标中获得3.54亿元订单,同比增长61.22%,排名第四。在各级省网公司的物资类招标中共计中标479包,共计10.52亿元,在上千家中标厂家中名列第七,排名创历史新高。

  智能消防业务由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鼎信消防全面负责,2022年持续完成产品迭代更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新增迭代2个系列产品: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系统、智远系列智能疏散系统。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智能疏散等16大系统47个系列,1500余种产品。其中智能疏散系统已经上市5个系列700余种产品。智能疏散系统实现消防报警行业首家自带电源和集中供电全产品线覆盖、全系统兼容的技术突破,满足行业客户对不同系统的产品需求,提升了新增市场的市占率。同时持续加深与地产行业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新增多家集采战略合作,百强地产集采签约80余家,行业占比居首。2022年消防业务克服供应链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各项业绩指标完成既定目标,其中智能疏散产品销售业绩增长200%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15亿元,同比增长10.41%;实现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24.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合计33.24亿元,同比增长2.18%。

  2、深入推进公司管理变革

  在管理变革方面,公司按照规划的16大流程构成的流程架构,实施通过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落实到IT系统中,逐步走上IT驱动的流程化组织的运营之路。

  LTC、MTL流程已经得到了普遍有效应用,在销服体系推进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将传统的营销模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业务痛点,匹配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线索、机会点的有效管理,实现订发收回的有效管理,实现了营销业务的科学运营。

  强化建设了大质量MQ流程,将公司的质量观从自身内部评价,开放到外部,跟踪客户侧对我司产品在送检、交付、应用等环节的质量评价,以客户侧的质量评价优化作为我司的产品质量的牵引目标;将传统的产品质量观,扩大到流程质量、业务活动质量,将公司整体的战略运营质量作为宏观质量的牵引方向;将传统的QC、QA质量措施,扩展到QP层次,通过对公司各个领域、各个流程、各个产品、各大客户满意度的质量评估,提出公司质量改进的目标,将PDCA循环贯彻到持续的质量改进计划中。

  强化建设ITR流程,关注客户侧的质量问题以及公司内部的质量问题,问题涵盖产品、过程、流程等各个方面,通过ITR流程跟踪质量问题的应急及根治措施,通过问题驱动保障公司业务在正确的道路上开展。

  公司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落地IPD建设和CMMI能力提升,在产品线开展产品规划、设计、开发、测试验证的四分离部署,从组织形态、岗位职责、流程划分、人力匹配等方面保障IPD的落地。目前商业Charter评审、需求管理、概念分析、规格定义、系统测试与验证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验证正在按计划进行规范。

  其它流程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流程MCR、交付流程SD、采购与供应流程ISC、人力资源管理流程HR、财经管理流程MF、战略管理流程DSTE、综合管理流程MBS、IT建设及管理流程BT&IT等都在公司流程建设的战略规划SP、年度计划BP中有序推进。

  公司的管理变革思路和方向已经确定,将沿着16大流程持续建设落地优化,将PDCA循环贯彻到年度的流程规划中,将问题驱动注入到流程的优化和业务适配活动中,坚定思想,持续开展,随着时间的演进,常态化的管理变革必将成为公司业务稳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3、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绿色制造

  公司工程技术中心着力在产品结构、工艺、模具、自动化等方面加强创新,从产品规划-设计-开发-制造-交付全业务的流程化运作,全方位提升产品竞争力。

  2022年公司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南网高防护表、智能量测断路器等十余项标准规范。公司加大投入加强结构、散热、密封等多方面研究,攻克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成果应用于新ECU、IP68高防护表等新产品中,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引入可靠性寿命研究博士团队,从材料、实验、数据建模以及可靠性预测进行持续研究。电气、电磁等专项技术应用开展研究并取得突破,有力支撑了新产品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任务。应用数字孪生仿真、VSA模拟装配等工具手段,将产品在设计阶段进行虚拟端充分验证,缩短产品开发实现验证时间,减少生产导入资源浪费。

  2022年已顺利完成连续式高速提升机建设,立体库顶层蓝图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全面实现无人化配送,打造行业黑灯无人灯塔工厂。

  公司为了实现产品二十年寿命高质量战略目标,公司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投入,配置了最先进的ANSYS、VSA等仿真分析软件,全面应用到产品设计前端,为产品设计、工艺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率先自主设计和研究在电表弱电端子组装自动化生产线,深度融合PLM、ERP、MES系统,实现了报警数据、工艺数据、生产信息等数字化追溯、管控,精准定位不良原因,确保产品下线零不良,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过程推进精细化管理,对设备深入研究与应用,并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组为平台,坚持模块化设计、智能制造的理念,率先在行业内实现模块化装配电能表。

  行业首创“一个流”生产模式,有效减少了过程中转和产品仓储需求,内部合理规划仓位并通过无人AGV配合智能化物流自动调度系统,实现了货物最优路线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实现智能运输。采用立体仓库、利用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了货物最优存储、快进快出,提高了仓储资源利用率。引入IT工具减少业务流程时间消耗和资源消耗。通过工艺创新,推进“三化联合”发展,即设备自动化、流程信息化、生产智能化,从而形成互联互通、柔性制造、虚实结合、闭环质量及智能决策五个关键能力。打造一个“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制造协同团队,从而提供技术领先、稳定可靠的硬件产品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7天订单准时交付的能力。

  公司率先承担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化设备引进和产品设计,采用双轨6缸选择焊生产线、电能表行业首家全自动化组装生产线,拥有山东省内首台精度高达0.001mm的坐标磨床,自主设计研发了故障指示器自动化组装生产线,引入德国mini焊接技术并自行设计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和验证能力,提前参与产品的IPD设计开发阶段,运用DFM、DFR等科学的工具,充分进行产品可制造性、可靠性需求分析与验证。持续深入研究自动化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可视化、无人化生产。在2022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绿色工厂”名单中公司榜上有名。智能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消防产线探测器节点日产能达到10万只。

  4、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成果显著

  公司以满足和引领客户需求为目标,以原创技术为核心,开发创新应用技术与新产品、新方案。公司瞄准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方法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制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以芯片为基础带动产品的系统级研发,在系统研发的指导思想下,公司先后成立青岛芯片及基础理论研究院、上海胤祺公司、西安芯片研发中心,研发布局成果显著。

  TCC081系列芯片是在行业内率先开发出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产品,目前该系列芯片在现场已经稳定运行上亿只;TC3006+TC8101芯片解决方案,针对智能电能表应用,提出了多种针对智能电表的TC7302隔离电源方案和隔离采集通信的芯片解决方案,全套共7颗芯片,实现了电表芯片的完全自主化和国产化,提高了电表的稳定性和性能;28纳米工艺宽带载波芯片,满足国网电网智能化的需要,该芯片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测试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故障电弧检测芯片,该项目将在现场应用控制、智能家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公司坚持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对电力线传输特性研究,拥有超低频电力线载波技术;中压载波的TCSK专利技术、多频并发;AFDD的电弧检测专用芯片、AI电弧识别算法、智能B+型漏电检测、一体化设计;载波芯片的电力线特性研究、自主物理层、链路层及数字IC设计、28nm制造工艺、过零同步变识别技术;串户排查仪的非介入式测量、不接强电、闭环测试系统;线变识别终端无工作死区、免停电安装、精准识别;AUC无风扇设计、非接触式调控、高效拓扑、零线大电流补偿;Turbo码算法,微电流拓扑识别算法,人工智能算法,电能表软计量。

  公司做深研发的同时,注重数据管理和知识积累,引入了以产品为核心,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PLM系统,建立了OA办公系统的资料中心,以及研发管理平台知识库,将公司的技术、专利、发明成果等进行归集,知识库及时更新并分享给所有相关方阅览。技术转化为知识,又通过知识服务于技术开发与研究,正向循环,不断积累知识与技术。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550余件,参与标准制定50余项。

  公司遵守研发流程及技术发展规律,研发人员深入一线了解客户需求,成为客户专业领域业务的专家,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向。依托智能算法、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物理实验、集成电路设计,打造产品竞争力;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合作,共建电力智能生态。

  公司通过多方面对研发进行创新驱动,采用专家评估、现场PK、第三方认证、现场会、标杆对照、SWOT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技术评估。与标杆对比,评估现有技术,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构建完善的技术发展机制,从组织上与制度上确保开发与创新的先进性;同时公司研发体系以国际先进技术为创新目标,通过展会、新技术论坛等方式了解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及行业应用情况,促进新产品开发;以原创技术为核心,从原理研究着手,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技术创新保障方面,公司2022年的研发投入达4.99亿,占营收比重的16%;投资建设的具备CNAS认证的检测中心,认证检测能力达202项;产学研相结合,开展技术创新,承担了30余项省级科技项目。

  5、消防业务保持稳定,市场范围不断扩展

  全资子公司鼎信消防负责消防系统产品研发与运营销售,消防系列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提升,销售规模和销售覆盖地区不断扩大。2022年持续加深与碧桂园、万科、绿地、龙湖等地产行业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新签署保利、绿城、融创等头部房企集采战略合作,百强地产集采签约80余家,行业占比居首。公司2022年全面拓展新客户渠道的建设,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销售框架。

  公司于2022年荣获“中国不动产供应商竞争力评选竞争力十强”消防设备类榜首、“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首选供应商”榜首、消防行业品牌盛会“十大报警品牌”等多项荣誉。

  公司投入骨干研发队伍,技术上实现了二线制载波通讯、AI智能控制、AI图像探测技术、多种供电形式兼容等多项专利技术突破,从功能和品类上占据行业绝对优势,为未来的市场销售打下了坚实的产品技术基础。智能疏散产品和工业领域产品成为消防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以满足长期稳定的销售业绩增长。

  2022年持续完成产品迭代更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新增迭代2个系列产品: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系统、智远系列智能疏散系统。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智能疏散等16大系统47个系列,1500余种产品。其中智能疏散系统已经上市5个系列700余种产品。智能疏散系统实现消防报警行业首家自带电源和集中供电全产品线覆盖、全系统兼容的技术突破,满足行业客户对不同系统的产品需求,抢占新增市场。除了民用产品外,还面向工商业探测应用领域推出了四波段火焰探测、图像探测、线性光束火灾探测器、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光纤探测等多种探测方案,通过烟雾、温度、图像等多重探测方式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为铁路、石油化工、制药、轻纺、军工、煤炭、综合管廊等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高等级的安全保障。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电力供电行业,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正面临剧烈的技术变革。随着各类新型能源的接入,电网的电源接入点呈现形式多样、接入点众多的特点;电网配电型式从单向无源配电向双向网状有源配电型式变化;电网负荷的突发性、波动性也更加突出,迎峰度夏、冬季用电峰值等现象愈发突出;电网中的各类储能设备也呈现型式多样、接入点复杂的特点。如何实现电网中的“源网荷储”高效实时互动,保证电网安全高效运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电能服务是当前电网的重大挑战。要实现电网的源网荷储有序互动,智能电网、数字电网建设势在必行,传统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将持续进行。

  2023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初步明晰。蓝皮书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在蓝皮书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表述中,新型电力系统不仅仅是电源及电网侧的任务,“源网荷储”四个维度均将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发生巨大的变化。

  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出新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目标:1.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3.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4.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同时提出以下措施: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2.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3.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实施智慧能源示范工程。其中规划中提到的“柔性直流、直流配电网、V2G、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示范技术”是公司重点攻关的方向。所提到的智慧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包括省、市、县级、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多能互补建设风光储、风光水(储)、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美丽乡村等智慧用能示范,也是公司重点研究的业务场景。

  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的重点任务包括:1.推动电力绿色低碳发展;2.推动电力安全高效发展;3.推动电力灵活智慧发展;4.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5.加强电力技术装备创新;6.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7.构建电力国际合作体系。

  国家电网“十四五”能源互联网规划中提到以下内容:一是绿色发展,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措施,加快新能源从新增装机主体发展为总装机主体,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积极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全力支持新能源规模发展、积极促进电源侧多能互补、提高资源大规模跨区配置水平、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积极推动微电网发展、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提升系统调节能源。二是安全保障,通过建设坚强骨干网架、弹性灵活配电网、平台云网融合等,构建能源互联网安全防御体系,提高“双高”“双峰”背景下电网抗扰动能力和自愈能力,提升信息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和智能化、动态化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电力安全保障。加快构建各区域坚强骨干电网、提升配电网可靠供电能力、提高重点领域防灾设计标准、强化重要用户供电保障能力、提高全场景信息安全防护水平。三是智慧赋能,全面提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能力,推动传统电网基础设施和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融合促进电网调度运行智能化和运营管理智慧化,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打造信息处理平台、构建电网智慧运营体系,实现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的智慧赋能。四是价值创造,在持续深化能源配置、社会民生、产业发展等传播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打通能源转型服务、能源平台三类新兴价值,实现面向经济社会、人民生活、行业企业的价值共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共享共治共赢的生态圈。以上对行业具有积极长远影响。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中提到以下内容:1.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打造更坚强的配电网,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3.以数字化促智慧化,全力提升用户获得感。4.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实现。5.更高标准融入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以上目标对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2022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投资总额分别高达5000多亿和1000多亿元,有力保障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推进。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电力系统演进,适应规模化、高占比新能源。电力协调运行能力不断加强,到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到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

  综上所述,从国家十四五规划、能源体系规划、电力行业规划、国家电网公司能源互联网规划到南方电网公司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相关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及措施均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公司所从事的消防行业中,民用建筑消防市场主要涵盖房地产和商业、教育、文体卫及政府等公共设施建筑领域。消防报警行业是政策强关联性行业,政策的导向和强制性要求是行业需求稳定增长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受益于城镇率持续化提高以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消防报警市场呈稳步增长态势,有关强制性政策的推出使得相关产品如智能疏散系统等市场也拥有广泛的增长空间。目前国内在民用建筑领域消防行业中,消防报警设备作为通讯管理控制产品,具有较高的研发技术要求,在消防产品市场中属于不可或缺的核心产品部分。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城市的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场所大量增加,火灾报警市场需求规模日益增长。根据行业分析,在民用消防领域中,消防报警产品占消防投入比例约为3%-10%;在工业领域,消防报警产品投入约占消防投入的10%-20%。据有关行业分析调研数据,预计市场规模在每年150-200亿元,并将持续保持增长。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已全面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及覆盖范围的调整、推广,消防设备行业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行业发展在不断规范,进入门槛不断提高为消防行业营造出更好的竞争环境。同时也要求企业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对于拥有一定研发实力和质量管控能力的消防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消防报警设备,为保障消防系统及时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需要及时专业的服务团队介入售后安装调试环节,在越来越多的甲方和总承包方对消防设备类进行集采的大背景下,“销售+服务”直营的模式因为拥有更为专业的服务团队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受到越来越多工程客户的支持。

  目前消防报警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二线制时代,随着鼎信消防产品的大面积市场应用和良好的客户反馈,鼎信消防独创的二线制技术已得到了全行业的高度认可,部分头部客户采购已经将二线制产品做为招标条件,这将加快二线制产品的市场普及和消防行业的全面优化。

  1、载波产品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和“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电力行业担负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任,以期实现“双碳”的目标。《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2)》指出,与“双碳”相关的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中国作为风电、光伏装备供给和消费大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智慧电网、智能微网、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用户等多主体交织互动,将逐步改变电网定位和角色,催生出更多新业务和应用场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分别发布“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在“双碳”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下,电力物联网发展必将提速。在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进程中,低压配用电领域通信系统建设和投资举足轻重。

  2022年2月,电力线通信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组和中关村电联电力载波技术创新联盟在京成立。标准工作组将依据我国电力线通信技术产业化进展的需求,制定和完善我国电力线通信领域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做好我国电力线通信国家标准的制定及国际标准化工作。国网计量中心也发布了高速电力载波双模通信单元(芯片级)互联互通试验检测送检公告,启动了高速电力载波双模通信的检测工作。部分省网已经开展了双模通信单元的招标,高速电力载波双模通信将会成为未来电网采购中高速增长的需求。

  电力物联网载波通信设备和产品方面主要由电网公司公开招标采购,通常国网公司和南网公司每年会组织两次统一招标,省级电力公司和地市电力公司也会根据自身需求安排招标采购,整体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地方电力公司主要采取集中招标的方式,对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等产品进行统一采购,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状态。报告期内,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中标情况统计结果,2022年公司载波通讯产品共计中标5.07亿元,在所有中标企业中排名前三,是行业内的第一梯队企业。

  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将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满足不断增长的清洁用电需求,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开放性、适应性。数字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其建设旨在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投资重点落于终端采集、网络传输、云平台、信息安全“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随着新一代智能电表继续推广,叠加旧表更新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新表替换,未来国网智能设备采购量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势头,进而带动HPLC芯片及通信模块需求增长。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将推动推动配网结构调整,产生10kV/0.4kV中低压配网新的通信应用需求,必将拉动光储充一体化控制和通信产业及市场的新一轮投资。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试点县(市、区)676个,全部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随着整县光伏以及光伏三可的建设和推进,光伏设备的“可观、可测、可控”对通信技术和产品的实时性、稳定性、吞吐量及抗干扰能力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时电价的实施涉及主站系统、终端、电能表和通信单元等整个用采系统产品的更换和升级,电能表电价参数设置将对本地通信技术提出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机遇。

  2、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作为供电网络最贴近用户的终端设备,其除了具备传统机械或机电式电能表用电计量功能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使用要求,同步增加了用电状态监测、用电信息存储、双向多费率计量、用户负荷控制、双向数据通信、异常事件记录与主动上报等功能,以实现供电公司对用户进行精细化、精益化的深层次用户服务,智能电能表代表着未来电网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相继提出了能源互联网、数字电网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实现对电能表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能表朝着智能化、模组化、物联化的方向发展。国家电网公司于2020年推出的20规范电能表与智能物联电能表,其中20规范电能表在近三四年内将会成为国网计量物资统一招标采购的主体,智能物联电能表主要应用于精品台区等高端应用场景。2022年国网公司下发了《国网营销部关于开展智能物联电能表现场验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家电网对于物联表应用的要求。南方电网公司在2020年底先后推出了智能网关终端以及21规范电能表,推广趋势和国家电网类似,未来三到五年以21规范电能表为主,智能网关终端将进行一定规模的试点和高端应用。

  国内智能电表采购需求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地方电力公司的常态化电能表轮换,新增城镇住宅的安装需求,新增农村住宅安装需求,新增工业用户需求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需求(包括充电桩和分布式光伏等)。随着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版本的建设以及智能电能表计量自动化的发展、国网20规范及南网21规范的推动,智能电表国内市场空间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网外市场,用电自管用户、商业综合体、智慧物业以及铁路等皆有智能电能表的应用需求。同时,5G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通讯基站的支持,也会拉动智能电表市场的增长。

  从国南网招标数据看,国家电网统一招标的表型已全部切换为国网20规范电能表以及物联网表,近几年的招标数量稳定在7000万只以上;南方电网将统一招标表型全部切换为21规范电能表,每年招标数量在1100万只以上。

  3、配网产品

  国家电网公司“十四五”电网规划中,要求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框架设计需充分考虑能源转型发展、民生保供电需求。目的是推进配电数字化平台和配网透明化感知两大建设,提升民生供电保障和新型电力系统支撑两大能力,重点加强保障配电自动化高效建设应用,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民生供电保障能力,助推配电侧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其中一二次融合设备、故障指示器和物联智能断路器等配网设备作为配电网数字化平台建设和配网透明化感知建设的主要组成,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全面继承和完善“十三五”配电自动化技术路线基础上,大力推广配电自动化成熟的建设和应用模式,加快提升馈线自动化、“三遥”开关覆盖水平,实现配网数字化全压全域覆盖,主动应对配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切实发挥好配电自动化在供电可靠性提升、优质服务、配网精益管理及民生保供电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国家电网公司2022年10月发布《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提升工作方案》,提出要全面开展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提升,到2025年末,全面完成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地市全覆盖,馈线自动化覆盖率、投入率及动作正确率分别达到60%、90%、80%,实现“系统安全可靠、数据共享共用、应用务实高效”实用化目标。强化配网接地故障处理,加大一二次融合配电设备、远传型故障指示器的应用,实现配网故障就近快速隔离,压降事故影响。

  南方电网将配电网建设列入“十四五”工作重点,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几乎占到了总投资的一半。将持续加强城镇配电网建设,使高可靠性示范区和高品质供电引领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都不超过5分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配电自愈达到100%,达到高电能质量保障、高品质客户服务体验双领先的国际顶尖水平。同时,巩固提升农村电网,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到2025年,全网客户年均停电时间降至5小时/户以内,其中中心城区降至0.5小时/户,城镇地区降至2小时/户,乡村地区降至7.5小时/户,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全面推进以故障自愈为方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推进智能开关站、智能柱上开关、智能低压开关等建设,有效实现配网状态监测、故障快速定位、故障自动隔离和网络重构自愈。截至“十三五”末,国家电网公司DTU、FTU数量分别超过20万台、40万台,实现中压配电设备自动化覆盖率约20%。预计到“十四五”末,馈线自动化覆盖率将提高至60%,国内配电自动化建设态势将持续保持高位增长。

  4、消防产品

  消防安全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行业的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2018年,随着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应急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我国消防行业也逐渐走向市场化、智能化。随着经济增长对消防体系建设的持续投入,消防产品的需求亦不断扩大。而消防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善,社会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都为消防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消防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的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已超过5,000家,消防行业整体规模较大。消防产品市场规模在1000亿左右,其中消防报警设备作为通讯管理控制产品,具有较高的研发技术要求.但各家企业的市场份较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消防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单一、研发投入较少,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同质化严重,毛利率水平较低。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技术领先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进而形成产品和技术优势,将逐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行业监管政策不断完善,最新的消防法、行业质量监管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等行业政策法规对消防行业的研发水平、质量管控、行业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延长了产品从研发到正式销售的周期,提高了竞业门槛,但同时对拥有一定研发实力和质量管控能力的消防企业带来的机遇。拥有技术研发优势和生产优势的生产企业加速市场扩张,原有的区域性经营企业随着市场开放逐渐被全国性经营企业取代。

  公司于2022年荣获“中国不动产供应商竞争力评选竞争力十强”消防设备类榜首、“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首选供应商”榜首、消防行业品牌盛会“十大报警品牌”等多项荣誉。

  5、AFDD产品

  电弧故障保护器是一种新型用电线路保护装置,简称AFDD(ArcFautDetectionDevices)。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和辨别危险的接地电弧故障、并联电弧故障和串联电弧故障,并及时驱动使电流断开的装置,避免发生电气火灾。电弧故障断路器弥补了其他低压电器保护装置的不足,与传统保护电器共同应用将提供更加完整的电气火灾保护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避免电气火灾的防护水平,对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AFDD可安装在输电系统的配电箱中,也以安装在家庭、办公室、各种大型超市、医院、机场、库房、石油运输管道的各个控制点等场合,广泛应用于电气防火。

  随着电气设备的大量普及,电气线路长期带载或过载运行以及接触不良带来的线路绝缘故障也日益增多﹐继而因电弧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频繁发生。电弧故障主要包括串联电弧故障、并联电弧故障和接地电弧故障。当发生电弧故障时,电弧局部的温度很高,据测试,仅略大于0.5A的电流产生的电弧温度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几千度的高温,足以引燃任何可燃物,如不能及时切断电弧敌障,往往会引发电气火灾。据消防救援局统计,2021年共接报火灾74.8万起,直接财产损失67.5亿元,给国家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据统计,28.4%火灾是电气火灾,因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线路问题引发的火灾数量占电器火灾总数的68.9%。通过我国每年的消防年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国内所发生的各种规模的火灾中,由于电弧故障所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占据较大的比例,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一问题引起了我国电力安全监督部门和电气火灾防范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关于电弧故障检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相关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技术力量的不断加大,未来几年将呈现出跨越式发展。

  2010年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委员会(SAC/TC189)项目组开始对电弧故障检测装置(AFDD)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试验,并持续进行国际标准的跟踪和研究。同年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开始建立民用建筑电弧故障数据库,并依据研究结果,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火灾探测和报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6)编制了国家标准GB14287.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四部分:故障电弧探测装置)》;与此同时,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编制了关于电弧故障检测装置的行业标准GB/T31143-2014《电弧故障检测装置(AFDD)的一般要求》,归口于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9),目前已颁布实施。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长期致力于智能电网多个专业领域的业务开发,主要的细分领域包括以下内容:1.电能量采集:公司在电能量采集领域长期耕耘,涉及的产品包括HPLC宽带双模窄带通信模块、电能采集终端、电能采集器、电能采集主站等产品,通过向电力公司提供电能量采集系列产品,服务于电网公司的电能量采集业务,公司处于该细分市场的头部地位。产品具有以下优势:产品系列全、系统性强、整合能力全面、通信性能优、采集效率高、服务队伍强。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在电力营销业务的持续运营,是公司在该领域业务持续运行的基本保障,业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两大客户提出的新一代电能量采集V2.0系统、计量自动化V2.0系统建设,将是公司在该领域业务高速发展的助推器。该领域业务发展符合我国十四五规划、能源系统规划、电力行业规划、国网能源互联网规划、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网建设规划的发展方向。2.电能计量:公司在电能计量领域的产品类型包括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高精度电能表等,涉及各种电压、电流规格、各种精度等级、交流及直流用电型式、国网及南网规范、普通表及物联网表、普通防护及高防护电能表等各种表型。相关产品应用在各类电能计量领域,主要客户为国网公司、南网公司及相关地方电网公司,目前我司属于该领域重要供货商。公司电能表开发采用行业垂直整合模式,自主开发了相关芯片、计量检定台体、各种结构模具、自动化生产系统等,实现了从芯片设计、方案开发、模具加工、结构注塑、自动化生产、自动校检、自动装配等环节的自主化;公司在国网公司、南网公司的网招中标金额持续提升。随着国网公司、南网公司新一代采集计量系统的实施,对物联电能表、高防护电能表的需求逐步提升,公司在此类产品的开发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与行业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契合。3.低压电网配电透明化:随着低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成功普及应用,电网公司400V低压台区的配电透明化业务也在快速发展,公司在这个领域的产品包括融合终端、TTU、LTU、智能低压分支开关、数字孪生台区主站系统等产品;低压配电透明化系统,设备种类多,业务繁杂,整合集成困难,国网公司、南网公司相关解决方案的标准和规范正在探索形成过程中,公司具有低压台区采集系统整合集成的系统性优势,具有本地通信解决方案的优势,在新能源接入的可观、可测、可控、可调及有序用电等新业务中都有领先的解决方案;该领域业务与国家、电力行业以及电网公司的发展趋势高度相关。4.中压配电自动化:在10kV中压配电自动化领域,公司涉足的产品包括故障指示器、FTU、DTU、一二次融合设备、中压载波通信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等产品;我司在系统整合、通信解决方案有较强优势;在国网公司、南网公司故障指示器、中压载波系统的应用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持续跟踪数字化电网的建设规划,正在探索一二三次深度融合的10kV配电设备的开发。5.电能质量治理:公司高度关注电网的供电质量问题,开发的产品包括AUC、SVG、低电压治理等产品;在电网谐波治理、无功治理、低电压治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公司基于柔性直流的低电压解决方案,帮助众多偏远地区远离变压器的用户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用技术和产品实现精准扶贫,得到客户和用户的广泛好评。6.AFDD电弧监测:公司创新研究了电弧检测的AI智能算法,并开发了TC8501电弧检测芯片,开发出的AFDD产品在实验室和实际场景的漏报率、误报率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7.新能源及电力电子变压器:我司长期研究电力电子变压器相关技术,衍生出的产品包括10kV一体化电能快充站、光储充一体化微网系统、交直流混合供电方案、交直流互济供电方案等;多个产品已经由试点转为应用;伴随着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出台,我司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相关应用也将逐步得到推广。同时紧跟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在光伏逆变控制、交直流柔性互联、新一代液流储能方案等领域,开展了长期的研究,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保驾护航。

  公司业务重心主要聚焦在国内市场,针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地方电网、非电客户构建了面向客户的销服体系,从组织架构、地域分布等方面与客户业务相匹配;每个地区都设立了区域销服机构,每个大客户都设立了业务对接组织。在一线销服队伍中,形成产品行销、区域经理、交付服务工程师密切配合的销服铁三角组合,以便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客户的所想所急。

  研发体系下的研发以IPD为主线,决策评审团队,由公司IPMT团队、PDT项目组成员组成,保证IPD流程的落地。公司各产品线及研发部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遵循IPD流程,协同联合开发,确保产品开发正常进行,最终实现技术产品化。MKT针对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了解顾客的需求与期望,收集各方面信息,拜访客户等,根据市场需求、行情分析、风险评估、投入与收益情况,准确抓取来自客户的产品需求或通过市场客户痛点确定研发产品定位。技术评审和决策评审将确保开发与创新的先进性。技术评审成员由专家委员会、硬件委员会的各领域专家和PDT项目组成员构成,通过技术评审,发现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保证产品开发质量。

  供应链中心持续进行ISC集成供应链流程的系统性变革,基于流程匹配IT支撑进行,在现有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逐步实现流程系统优化,提升各类产品的交付能力。从客户需求到完成产品再到服务交付的过程中,以计划为主线,结合基于交付模式的计划策略,通过供需平衡,以快速响应、产能合理利用、柔性供应,实现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交付的订单履约。

  2022年,公司持续提升质量与运营平台的运营能力,为公司各个业务领域的开拓持续提供强大的生产与交付支持。质管中心负责公司质量体系的建设,实施从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交付、运行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通过人、流程、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三个层级全面建设鼎信质量体系,将质量意识固化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和意识之中。2021年9月成功通过现场审核获得市长质量奖提名奖。2022年,在质量管理和业务运营方面持续优化,获得客户和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质量管理和业务运营方面持续优化,全面应用MES、WMS、PLM、ERP、SRM、APS等信息化系统,联动自主开发的精细益化、自动化化组装与测试平台,实现客户订单到原材料采购的全价值链信息化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敏捷交付。部品制造中心和PCBA制造中心深入研究、优化工艺,通过不断学习、推进“四新”应用落地、精细化现场管理,为组装提供高质量的部件和PCBA产品,打造鼎信产品在配用电领域的第一竞争力。

  运营部门致力于模具、注塑、五金、PCBA和总装的基础工艺研究和应用,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过程实现全产业链生产,通过大力推进精益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三化”建设,ISC流程落地实施与MES系统结合,用精准的数据、及时有效的分析,有序支持业务的发展,为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提供有力保障。

  鼎信通讯消防安全有限公司作为鼎信通讯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消防产品的研发、销售与品牌运营,随着消防系列产品市场份额的逐步提升,依托直营办事处销售规模和销售覆盖地区的不断扩大,在客户环境困难的情况下消防业务各项业绩指标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发展。2022年鼎信消防持续完成产品迭代更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新增迭代2个系列产品: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系统、智远系列智能疏散系统。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智能疏散等16大系统47个系列,1500余种产品。其中智能疏散系统已经上市5个系列700余种产品。智能疏散系统实现消防报警行业首家自带电源和集中供电全产品线覆盖、全系统兼容的技术突破,满足行业客户对不同系统的产品需求,抢占新增市场。除了民用产品外,鼎信还面向工商业探测应用领域推出了四波段火焰探测、图像探测、线性光束火灾探测器、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光纤探测等多种探测方案,通过烟雾、温度、图像等多重探测方式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为铁路、石油化工、制药、轻纺、军工、煤炭、综合管廊等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高等级的安全保障。

  1、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依托16大流程开展,整体的战略规划以DSTE流程为主在全公司遵从运行,形成由各级部门的战略规划为牵引的多部门协同的经营模式。每年4-10月份,公司各级部门开启来年战略规划的启动制定工作,采用BLM业务领先模型进行业务规划,通过差距分析、市场洞察、战略意图、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组织优化、人才发展、文化建设等环节引导出战略规划,通过上下对齐,形成符合公司愿景、使命、价值观的体系化战略规划。12月底前在公司各级战规的指导下形成公司各级部门的年度计划,并签署各部门KPI指标,并将KPI指标分解到每个干部及员工的个人PBC。1月份各级部门进行工作述职,并签署KPI和PBC;之后依据KPI和PBC的要求开展绩效管理,最终实现公司的年度计划和战略目标。

  公司建立并运行基于MTL、LTC、ITR流程的营销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持续跟踪分析客户的业务痛点,聚焦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总部的经营管理团队,对全国范围内的销服队伍持续赋能,以实现客户价值为核心开展产品的营销活动。通过LTC流程实现线索、机会点、招投标、交付、回款、服务等活动有序开展,通过财经体系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公司订发收回业务的计划展开。通过ITR流程建设,将客户侧的各种问题,高效地传递到公司内部,并快速实现问题解决,最终提升我司在客户侧的满意度。

  公司运行基于IPD流程的研发模式,任何的产品和技术开发都需要符合公司的战略诉求,开发立项要从产品和技术的Charter计划评估出发,重点关注产品和技术的商业投资价值,通过集体决策决定产品和技术的投资立项。立项后的开发活动采用ITD技术开发和IPD产品开发分离的原则,一般情况产品开发都是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积木式开发,产品的开发从产品开发、营销开发、生产开发、供应开发等多视角同步开展,具体的产品开发再分解为需求分析、概念选择、总体设计、规格定义、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与验证、测试、认证、客户侧验证等各个阶段。通过TR评审和DCP决策点,保障产品开发的质量,为产品最终的质量以及商业成功负责。

  1.1决策机制

  公司构建了EMT、各级AT、ST的集体决策机制,公司宏观的战略、人力、财务决策由公司的EMT团队集体决策;各级部门的业务活动由各部门的ST团队决策;各级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由各级AT集体决策;业务的开展依据DSTE流程,由公司及各级部门中长期的战略规划SP,分解到各级部门的年度业务计划BP,再分解到具体的山头项目、重点任务,通过业务部门、行管部门的矩阵化管理保证业务的有效开展。

  决策机制方面,在一级部门组建AT和ST团队,ST团队负责部门的业务开展,保证部门业绩的达成,AT团队负责部门的人员管理,包括人员的绩效评定、奖酬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采用团队决策评议,构建公司后备干部梯队。在研发体系和销服体系构建了体系AT团队,对体系内的干部进行评议;公司级构建了EMT团队,通过团体决策对公司的战略、财经、人力资源、供应链等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保证公司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稳定性。

  公司各一级部门的AT/ST团队有效运作,AT/ST团队成员也根据运行结果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各级团队共同评议,一起讨论,集体决策的机制基本形成。由公司级EMT团队、各部门AT/ST团队共同构成的公司团队决策机制,运行效果良好,将成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有效机制。

  1.2研发模式

  2022年度,公司持续优化研发体系组织架构,研发体系的“研发体系联席AT”、“研发体系联席ST”委员会等机构运行步入规范,在拉通研发体系运作管理、提高研发整体运作效率方面成效显著,着力构建研发协同作战能力。研发体系的矩阵型管理部门“总体办”,着力加强研发体系产品与技术中长期规划能力;“质量运营部”保证研发体系战略到执行高效运作。研发体系中,芯片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院和研发本部工程物理实验室为公司未来产品与技术的研究机构,信息系统本部、工程技术本部、研发本部操作系统研发部是公司产品研发的基础支撑部门,产品线及事业部是公司当前解决方案及产品的开发部门。

  各一级部门内部的质量运营部,根据本部门业务规划及目标,围绕本部门产品线业务开展流程规划运营活动,保障流程与业务匹配性。制定过程质量保证目标,实施运营绩效的监控和审视,并在本业务组织开展持续改进活动,推动业务变革和流程重整,确保实现预期的改进成果;参与、支撑IPD流程建设并推动实施,提供流程培训、指导与实施方法,并负责流程监控审计,保证流程运行质量。识别流程缺陷,提供策略建议,促进流程优化与改进;执行可视化管理,进行项目健康状态监控,反映项目质量、进度、预算、成本、风险、客户满意度等状态,识别风险、机会,提出决策、改进建议。公司在研发体系积极推行与客户的联合创新,鼓励研发人员走出去,和我们的客户,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大客户,展开联合创新,针对客户的真实业务需求,为客户迫切的业务痛点开发匹配的解决方案及产品。

  研发体系下的研发模式以IPD为主线,项目的决策评审成员团队,由公司IPMT团队、PDT项目组成员组成,通过规划与设计分离、设计与实现分离、实现与测试分离、测试与验证分离的“四分离”模式进一步保证IPD流程的落地,明确参与IPD项目的PDT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完善了工作量评估和成员评价体系。在概念阶段、计划阶段、早期发货阶段、可获得性决策阶段、以及生命周期终止阶段,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产品战略、市场情况,获利能力,资源的可获得情况和风险等,在产品开发决策评审点做出“项目继续/项目终止”的决策,将公司已成熟的业务流程融入其中,结合项目管理思想,以需求跟踪矩阵为抓手贯穿全过程。

  1.3营销模式

  公司销服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愿景,以客户驱动和技术驱动“双轮驱动”构筑营销核心竞争力。公司参与国网公司、南网公司及各级省市电力公司的招投标活动,在全国设立34个省级服务机构及290多个市、县办事处,建成了完整高效的销售服务网络,支持客户侧的产品交付和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保障第一时间给予电话答复,4小时内抵达指定地点提供服务,并在12小时内提交解决方案。

  2022年度,公司在销服体系持续推进并优化具体业务流程的实施,营销五大业务流程包括MTL市场到线索流程,LTC线索到回款流程、SD交付流程、ITR问题到解决流程、MCR管理客户关系流程,营销模式是以上五类流程的协同开展。通过市场洞察、客户分析,找出客户业务的痛点,定义公司解决方案的需求,指导公司研发体系开发相关产品,并形成各类营销资料,指导销售团队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最终实现每个细分市场的业务目标。通过线索管理、机会点管理、招投标管理、交付管理,实现线索到机会点到回款的管道管理。交付流程,是公司定义的外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交付流程,针对客户的需求,采用项目制的方法管理每个交付活动,提高产品在客户侧的直通率。而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后的运维活动,则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公司的售后服务,实现客户使用公司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成本。客户关系管理流程,规范了公司客户战略,形成了具有公司业务特点的客户关系方法轮,通过普遍客户关系、关键客户关系、组织客户关系等三个层次管理客户关系,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制定与客户建设业务合作伙伴关系的工作目标,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公司产品的盈利,让客户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公司的第一生产力。

  1.4运营模式

  2022年,公司持续提升质量与运营平台的运营能力,为公司各个业务领域的开拓持续提供强大的生产与交付支持和质量保证。

  供应链中心在公司持续进行ISC集成供应链流程的系统性变革,基于流程匹配IT支撑进行,逐步实现流程系统优化,提升各类产品的交付能力。从客户需求到完成产品/服务交付的过程中,以计划为主线,结合基于交付模式的计划策略,通过供需平衡,以快速响应、产能合理利用、柔性供应,实现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交付的订单履约。

  质管中心负责公司质量体系的建设,实施从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交付、运行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文化、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层级全面建设鼎信质量体系,将质量意识固化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和意识之中。管理运作模式上,质管中心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基础,以客户满意为导向,基于卓越绩效标准,建立了三轮次驱动质量管理模式,夯实了目标管理、人才管理、执行管理和质量氛围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质量管控能力上,在原有的信息化和失效分析能力基础上,不断细化提升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相关能力,目前获得CNAS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已扩展到21个产品类别,63个标准及202个检测项目。

  运营体系致力于模具、注塑、五金、PCBA和总装的基础工艺研究和应用,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过程实现全产业链生产,通过大力推进精益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三化”建设,ISC流程落地实施与MES系统结合,用精准的数据、及时有效的分析,有序支持业务的发展。2022年公司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南网高防护表、智能量测断路器等十余项标准规范。公司加大投入加强结构、散热、密封等多方面研究,攻克多项行业技术难题。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新ECU、IP68高防护表等新产品中。

  在工程技术数据化、参数化方面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研究。激光铜、锡焊接等多项工艺研究也在同步开展。科学注塑全面应用推广,通过精确模流、模具加工工艺仿真及注塑参数实时获取智能分析,保证注塑零件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0.005mm高精密模具加工制造能力,保证产品零部件的尺寸精度。部品制造中心和PCBA制造中心提供高质量的部件和PCBA产品,为总装制造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生产过程加入诸多由公司自己研发的智能生产元素,如厂内智能物流运输、自动打标、自动识别,自动分拣、智能化分析、机器人控制等,给客户最佳的制造交付体验。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实施创新驱动,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成果显著

  公司致力于成为配用电领域的引领者,将先进技术带来的成果传递到电力物联网的智能世界中。公司通过多方面对研发进行创新驱动,采用专家评估、现场PK、第三方认证、现场会、标杆对照、SWOT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技术评估。与同行对比,评估现有技术,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构建完善的技术发展机制,从组织上与制度上确保开发与创新的先进性;公司做深研发的同时,注重数据管理和知识积累,引入了以产品为核心,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PLM系统,建立了OA办公系统的资料中心,以及研发管理平台知识库,将公司的技术、专利、发明成果等进行归集,知识库及时更新并以邮件发布的方式分享给所有相关方阅览。技术转化为知识,又通过知识服务于技术开发与研究,正向循环,不断积累知识与技术。同时公司与多个省份的网级营销专业、运检专业等开展了联合创新项目,积极参与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导或参与多项标准的制定,积极推动行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及正在申请中的发明专利共445项、实用新型149项、软件著作权共358个、集成电路布图共48个,商标共54个(含马德里商标1个)。

  基于对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深刻理解,公司在芯片研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源互联网等相关业务方向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可以提供从芯片、软件、模组到系统的成套解决方案。产品线在对电网信道特点、阻抗特性及噪声分析等基础研究、芯片研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源互联网等相关业务方向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可以提供从芯片、软件、模组到系统的成套解决方案。从电网发展战略和规划来看,加强芯片开发综合实力,给客户提供具有特色的差异化价值服务,对外开放融合平台共享,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产品线发展和战略投入的重点。

  面向客户需求产品线从原理研究着手,以原创技术为核心,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提供全系列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通过对电网信道特点、阻抗特性及噪声分析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原创技术为驱动,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提供全系列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TCC081F芯片、TCS081F芯片、TCC091、TCRS091及TCD0A1等系列载波通信芯片。随着配电物联网的建设,以客户痛点和电力业务需求入手,进行大数据拓扑识别、回路阻抗和即插即用等新技术研发,提供电力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深入研究电网大数据算法和边缘计算基础理论、技术算法及应用研究,对智能电网进行深度分析,业内首家将特征电流拓扑自动识别技术集成到标准载波模组中,实现高集成化小型化,同时支撑涵盖户变关系、低压拓扑、分段线损、分段故障研判、回路阻抗分析等系统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支撑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电能表方案提供商和制造商。公司在青岛高新区建设了36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下设模具、注塑、总装、SMT、电力电子等工厂,并拥有按照ISO/IEC17025标准建立的2万平方米的检测中心,具备CNAS认证资质,在上海和青岛拥有两个专业IC设计团队,专注于电能表专用芯片设计。为了保障公司在电力智能量测领域一直以来的优势和竞争力,实现公司在全球智能量测产品布局,打造鼎信智能量测体系,公司对芯片、结构模具设计与自动化生产制造、自主方案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核心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

  公司坚持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实现了核心器件自主化,对关键元器件如MCU、计量芯片、继电器驱动以及稳压控制芯片、AC-DC开关电源芯片、DC-DC直流稳压芯片、LDO稳压芯片、磁隔离通讯芯片、485芯片等继续挖潜和创新,以保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结构模具的自主化有助于保障公司供应链的稳定,也是智能制造的基础。结构模具的研究与布局从根源上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可靠;同时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生产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车间,也能够为新型电能表的设计及制造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量测所有产品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保障鼎信产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能够根据行业和客户痛点进行具有鼎信特色的创新设计和开发,使鼎信产品不单具备成本优势,也具备技术优势。

  产品的核心优势保障了鼎信年产1500万只电能表的能力。目前量测产品线拥有研发人员120余人,建立专业团队专注于计量基础理论研究,涉及电能表专用芯片的基础理论研究、磁隔离与开关电源方案的研究与探索、电能表生产自动化的研究与优化、DLMS等海外技术协议的开发、新一代电能表蓝牙通讯技术研究等。其中,我司在开关电源设计、磁隔离通讯、自动化生产工艺、芯片理论等都有对应的自主专利授权;产品线共计参与14项标准制定,其中主要为GB/T17215《电测量数据交换》相关标准。其中,我司在开关电源设计、磁隔离通讯、自动化生产工艺、芯片理论等都有对应的自主专利授权。

  近五年来,鼎信电能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已经实现销售1700万只,现场运行总量超过1200万只。公司于2021年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IP68高防护等级的电能表,从根本上解决了电表的三防问题。目前此技术已经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已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2022年下半年,结合国网高防护电能表的经验与积累,公司完成满足南网技术规范的高防护电能表开发,并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产品线将不断优化高防护设计方案,陆续推出国网高防护三相表、南网高防护三相表等高防护系列产品,以推动电表行业整体技术能力提升。2022年公司布局开发国产化高稳定关口表,除了具备最为核心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等性能外,还具备支持用户定制化需求,接口可选,除了支持645协议、OOP协议等国内计量产品通用协议外,也支持DLMS等国际通用协议,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公司在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设计方面一直秉承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理念,拥有专业的算法团队,深耕接地故障判断能力的提升,创新性提出多判据融合的接地算法理念,实现产品在接地故障判断方面的行业领先水平。2022年7月份顺利通过了中国电科院一二次融合标准化成套设备(2021版)专项检测,为行业内率先一次性通过成套专检测试的厂家。高精度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采用低应力压线结构及热板焊接工艺,保证8年使用长寿命;采用双磁芯浮动设计,配合定位锁紧机构,保证高取电能力和高精度采样。结合基于故障机理的故障定位算法,保证故障判断的准确性。2022年,公司参与了国家电网反窃电监测终端的标准制定,并协助多个省级电网公司建立了反窃电系统;还深度参与国家电网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运行损耗监测实施方案编写,参与了近十个省份的试点建设工作。公司物联网智能断路器产品创新性的采用分体式设计(也称模块化),解决一二次寿命不同步的问题,降低维护成本;实现不同厂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支持电网公司的分期投资建设方案。同时结合公司在基础理论和算法方面的研究,产品功能除基本功能外还包含新型电力系统的高级应用要求,如充电桩、分布式光伏场景下的定制化功能,包括充电桩交互调控、光伏逆变器交互调控等智能功能。

  公司研发的AFDD芯片采用超高速AD实时采样,数据产生速度是前所未有的。鼎信开创性的采用了“多兵种协同”异构计算框架,集多核高性能CPU、超高速采样率ADC、DSP,超高速加速模块、神经网络算法、B+型漏电检测模块于一体能保证复杂用电环境和用电负载情况下,准确无误判别各种电弧、漏电、劣质电器信号,性能遥遥领先于业内产品。

  1、丰富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公司在芯片设计、电力线通讯、总线通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产品、电力电子等领域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技术沉淀,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特的技术创新,在产品研发、系统解决方案上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基于特征电流的10kV站-线-开关-变拓扑识别,基于特征电流的低压台区变压器-分支-表箱-用户拓扑识别、智能微网,基于中压载波与HPLC的接入网通讯全覆盖,基于中低压拓扑识别的节点电气、环境、状态、事件量高频数据采集、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据采集。站-线-开关-变-支-箱-表全域数据感知、基于广域相量同步的配电自动化、综合电能质量治理、融合终端深化应用、中低压综合线损管理、光伏三可、整县光伏、中低压柔性互联、综合能效监测、客户侧物联服务、源网荷储协同管理、交直流混配等方案,可全面覆盖公司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场景需要。各产品线与解决方案部拥有专业的人员配备,构建跨专业、协同配合的产品格局。同时,公司在全国各省、地市拥有全面技术背景能力的行销团队,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对客户业务的深入了解,强化与客户端的技术接口,有能力在低压用电和配电业务等领域提供可靠的产品及系统的解决方案。公司在全国各省均设立了营销服务中心,持续靠近客户,所有现场问题都能在24小时之内得到快速反应与及时处理,极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2、市场开拓能力和普遍的客户关系

  公司遵循“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的组织架构为前提,以公司的战略部署为核心,细分客户与市场。公司实施MTL、LTC、MCR等业务流程,按照职责要求负责客户与市场的信息分析、市场线索研究,了解各客户群和细分市场的需求,充分识别并确定客户的需求、期望和偏好,制定差异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公司以项目制管理为抓手,坚持客户侧需求实行立项,确保招投标活动、客户关系管理、产品交付等活动遵循客户规则,保障规范运作。经过多年的有效运行,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了健康良好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客户关系体系。基于客户界面设立的营销与服务团队,确保公司能够更加贴近客户,了解客户真实需求与痛点,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支持。实现了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持续满足市场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和期望。

  3、领先行业的质量管控能力

  公司围绕产品的三个基本组成维度确定了“三年零不良,寿命二十年”的设计质量目标、“不良品就是废品”的制造质量目标、以及“物料10ppm不良”的物料上机不良率质量目标。公司拥有2.2万平方米的检测中心及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的实验设备,致力于公司质管基础能力的研究和质管体系能力的提升,建立了卓越的质量过程控制体系,覆盖从先期质量策划、过程质量标准、定期质量报告的所有过程,建立了出色的质量能力保障体系,在保持原有的质量保障能力基础上,持续推进NQI质量基础、协同性组织、人才赋能相关的能力建设,加大相关设备投入,进一步夯实了公司质量管理基础。目前检测中心CNAS认可的能力范围已扩展到21个产品类别,63个标准,202个检测项目,质量绩效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4、全自动化的智能制造能力

  2022年公司进一步提高质量战略目标,提升质量寿命。在加速寿命实验基础上投入大量寿命曲线研究,通过实验获取了公司产品最主要材料实验仿真曲线,将寿命保障提前到设计端,打造了20年寿命从设计到实现全流程保障体系。公司创新技术应用转化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保证了创新技术推广的可靠性,成为行业工程技术引领的有力支撑。在线MINI选择焊、立式嵌件设备等先进工艺设备大量引入,生产效率和生产直通率得到显著提升。伴随2022年线体、工艺、物流仿真的全面推行,数字孪生更进一步,生产数据采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为公司数据化、信息化的数字工厂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已建成连续式高速提升机,公司立体库顶层蓝图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全面实现无人化配送,打造行业黑灯无人灯塔工厂。自研MES系统已全面铺开,WMS系统投入使用,智能制造水平全面升级。为了实现产品20年寿命高质量战略目标,公司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投入,配置了最先进的ANSYS、VSA等仿真分析软件,全面应用到产品设计前端,提供理论依据。为了加快订单响应速度、提升产品质量,行业第一家实现全产业链制造,涵盖模具、塑料件、五金件、电子件及组装。

  公司自主设计弱电端子组装自动化生产线、实现PCBA与总装的“一个流”自动化生产,所有产品都有唯一ID码,配合MES系统、总控系统、检测系统,实现了报警数据、工艺数据、生产信息等数字化追溯、管控,精准定位不良原因,确保产品下线零不良,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运用工艺创新技术,推进“三化联合”发展,即:生产精益化、设备自动化、流程信息化,从而形成互联互通、柔性制造、虚实结合、闭环质量及智能决策五个关键能力,从而提供技术领先、稳定可靠的硬件产品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7天订单准时交付的能力。

  5、以奋斗者为本的人力资源优势

  为支持公司愿景和战略的实现,公司人力资源建设工作也围绕着提升组织“造血增肌”能力的目标而持续推进。公司一贯秉承“校园招聘为主,中高端社招为辅”的选人策略,通过与全国多所重点院校和优质社会招聘渠道的紧密合作,遴选青年英才,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和发展活力,也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扎实的人才储备基础。公司不断优化和完善包括角色认知、绩效管理、任职资格管理、职业发展通道等一系列人才使用和人才管理的制度和方案,并有机结合多元化的发展资源,构建起分层分类、训战一体的内生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公司始终践行“以奋斗者为本,以贡献者为荣”的价值分配理念,并辅以年度优秀员工的评选等非物质激励手段,赋予员工自豪感、价值感和参与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司全面推进人才继任计划的落地实施,做实人才梯队建设,丰富后备人才池。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博士及博士后20人(含外聘),硕士593人,本科1916人;公司拥有中级职称及中级工程师448人,高级职称及高级工程师43人。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在公司总体战略指导下,提高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发挥各职能部门协同作用,密切配合,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愿景,同时加大研发投入,驱动研发技术创新。在以客户驱动和技术驱动的“双轮驱动”下,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15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24.23%;公司资产总额56.64亿元,同比增长10.7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33.24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了经营规模增长。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领域,业务方向繁杂、技术门类众多,有众多细分领域,我司涉足的细分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发展趋势具有以下特点:

  电能量采集与计量领域:该领域一般存在电能计量方案、电能采集设备、采集通信方案、采集主站系统等四类解决方案提供商,但随着电能量采集与计量业务的系统性越来越强、复杂性越来越高,未来能够同时提供计量、通信、采集、主站等四种服务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符合客户的需求演进,我司是目前该领域少有的可以同时提供以上四种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同时该领域,产品的可靠性、通信的鲁棒性、采集的高效性都是技术演进的方向。

  中低压配电自动化领域:中压10kV配电自动化业务开展的历史悠久,但应用效果较低压电能量采集业务有很大差距,鉴于中压场景设备运行环境恶劣、取电难、通信难、维护难,系统应用效果差,该领域供应商较多,但没有绝对的龙头企业出现,未来在各类技术解决方案的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厂家将是未来的领导者,一二三次深度融合是中压配电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我司持续投入了该方向的研究。低压400V台区配电透明化业务,在借鉴低压电能量采集业务的成功经验后,当前有了较大规模的成功应用,但鉴于该系统中设备种类复杂、业务繁杂,当前应用尚存在不少问题,标准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正在规范过程中。我司在中低压配电自动化领域的解决方案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正在积极参与国南网相关解决方案的探索、试点、研讨活动,将是该领域重要的参与者。

  电能质量领域:我司重点关注低电压的业务场景,该领域是电力公司的业务痛点,也是国家电力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符合我司经营运作的价值取向,鉴于该领域市场规模小,场景分散,解决方案实施难,在该领域竞争的同行很少,我司本着回馈社会的本心,发挥自身低电压治理方面的技术优势、扎根基层电网的服务优势,通过系列化的可靠的低电压解决方案,为解决边远山区用电难的问题提供我们的解决方案。

  流体计量领域:回顾电能计量采集领域的发展,不难看出电能计量从传统的机械计量发展到全电子计量,这个技术革命引发了该领域业务的蓬勃发展,流体计量领域也是同样,目前正处在从传统机械计量向全电子计量变革的前夜,把握此次技术革命机遇的企业将是未来市场的主力军,我司在该领域持续投入算法研究、芯片开发、壳体结构研发、自动化产能设计,为此次变革机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电弧检测领域:电力火灾在火灾中占据较大比例,因电弧引起的电力火灾也是电力火灾的重要构成,电弧检测设备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北美、英国已经出台了强制的AFDD住宅建设标准,随着AFDD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内相关标准的出台,未来AFDD领域会迎来大的市场爆发。我司创新研究了电弧检测的AI智能算法,并开发了TC8501电弧检测芯片,开发出的AFDD产品在实验室和实际场景的漏报率、误报率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新能源领域: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接入、储能建设、源网荷储的实施调控都是重大的发展趋势,我司在该领域保持长期的技术研发投入,我司未来的业务增长点将是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业务的结合。

  在公司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指引下,公司必须抓住双碳、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智能电网发展机遇,逐步成为中低压配用电领域的引领者。在自身的传统领域,抓住新型配电网中营配采集中的业务痛点,应对多样的采集需求、分钟级采集的密度、光伏场景对通信的影响等需求变化,在中低压营配采集业务领域,依托我司自主算法、自主芯片、可靠的产品设计、智能制造、遍布全国的销服体系等优势保持低压载波通信、中压载波通信、各类营配终端等业务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我司的新进领域,抓住智能电表的技术及业务演进步伐,在电能量测业务领域,依托我司自主芯片组设计、结构端接等工艺创新、计量算法芯片应用垂直整合等优势,从当前的第一梯队向前三名迈进。在我司探索的配电业务领域,依托我司对电网基层配电业务通信的长期跟踪和紧密交流,保持我司相关电能质量监测及治理产品、各类配电终端对客户业务痛点的有效解决能力,逐步攀升为电网配电领域核心供应商。在一些新型配用电领域,采用联合创新的方式,通过科研合作和客户一起研究新型配用电形势下中低压配电的交直流混配技术方案,探索源网荷储的实时有序互动技术的实用化方案,为未来此类产品市场积累经验。

  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从单一的低压载波通讯芯片,逐步扩展为各类低压用电信息采集设备、低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营配自动化系统、中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低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10kV配用一体电源、用户侧AFDD用电安全等产品领域;基本布局了中低压智能配用电领域所有的产品方向,各类产品已形成量产能力,可以为中低压配用电领域提供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该领域产品布局的丰富程度,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是领先的。

  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是配用电业务的发展趋势,公司电力板块的产品结构及解决方案布局都是顺应这个发展趋势的选择。随着智能化业务的开展,公司电力板块的丰富布局必将转化为相应的财务及利润所得,公司在行业中的格局也将发生较大的成长变化,并进一步向组织的愿景前进。

  1、国网、南网物联网智能电网的建设方向和趋势

  2020年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五个明确、六个领先、三大体系,提出了八大战略工程,并实施了三十五项举措。形成了以“五六三”战略框架、两个阶段目标、八大战略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战略体系“四梁八柱”。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021年国家电网明确了全要素发力的总体布局。2021年9月,国家电网董事长宣布,“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国家能源局在2023年1月6日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国家电网2022年公司全年电网投资5094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充分发挥电网基础支撑和投资拉动作用。在国网此前公布的预算中,2022年计划电网投资5012亿元,这是国网公司年度电网投资计划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8.84%。国家电网公司在《能源物联网规划》中提出了十大的关键任务,包括对内业务和对外业务,提高客户服务的体验。实现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把没有连接的设备和客户连接起来,把没有贯通的业务贯通起来,没有共享的数据共享起来,形成跨专业数据共享的生态,并且把过去没有用好的数据价值挖掘起来。对外要广泛连接上下游资源,打造能源互联网的生态圈,从而衍生出能源物联网的概念,提升电网安全经济水平,实现清洁能源的消纳。对外打造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发展新业务,构建能源生态体系。另外,实现数据共享基础,开展技术攻关,提升网络安全。

  南方电网公司在2020年确立了“三步走”战略步骤,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引领发展、业绩卓越、广受尊敬的数字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2021年南网公司发布“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计划总投资6700亿元,推进电网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计划2025年全面建成数字电网。2022年南方电网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高达1250亿元,超出往年两成,增加投资项目除粤港澳大湾区系列重点工程外,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送出配套电网工程和抽水蓄能项目上。南方电网将持续提高“获得电力”水平,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实现中压电网各配电自动化三遥节点、重要配电房等位置的有效覆盖。进一步提升配电网设备在线状态检测水平,加快配网自动化实用化建设;基于配电自动化纵向延伸的工作思路,构建低压监控体系,实现中低压一体化的故障处理。建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体系,使用配变档位调整、投切无功补偿装置、电能治理综合治理装置、负荷换相等治理措施,开展高、低电压与重过载、三相不平衡以及低电压台区治理;优化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新元素接入配网的电能质量监测及治理。全面提升优质服务能力,深化“双覆盖”应用,完成“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大力推动新兴业务发展。加快在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智慧用能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项目、重点项目。

  国家电网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南方电网的《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表明,保供与消纳一直是电网面临的两大核心痛点,电网公司的改革也始终围绕这两点进行,基于此,输电端升级改造、智能电网、长时储能三大投资主线日渐清晰。

  2、智能电能表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建设中重要的终端产品,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电量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数字化电网的需求,还具有用电信息存储、双向多费率计量、欠费闸控、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防窃电等一系列功能。2020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相继提出了能源互联网、数字电网的规划要求,智能电能表将继续向着智能化、物联化的方向发展。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有关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等文件中明确老旧电力设备需及时升级或更换,实施分时电价需电表具备实时更新费率的功能,需提供在运产品的时钟治理能力和采集频率。

  近年来,国网、南网相继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市场化交易机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能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现货交易对表计计量、电能表冻结和采集能力、时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会拉动电能计量产品市场新一轮投资。而且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设备将大量并入电网,电网质量面临严重威胁,光伏等新能源设备的可观、可测、可控、可调需求日益迫切,电网基波、谐波等计量设备的需求随之而来,具备电能计量、采集和控制的“四可”新能源采集系统和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电价改革的落地执行,国网、南网以及各级地方电力公司都要面临降电价的问题,如何做好降成本、降支出、提效率、提效益,从而实现稳定经营的目标必然成为供电公司最为关注的焦点。所以对于电能计量产品的设计寿命、产品质量必然会提出更好的要求。此外,两网近几年提出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下一代智能量测体系,要求电能计量产品模组化、定制化、智能化和系统化,这些新态势、新技术的发展势必要求电能表厂家必须具备技术储备和自主研发生产能力,能够及时快速的响应行业以及客户对于计量产品高质量、长寿命、定制化等多种需求。

  国内智能电表采购需求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地方电力公司的常态化电能表轮换,新增城镇住宅的安装需求,新增农村住宅安装需求,新增工业用户需求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需求(包括充电桩和分布式光伏等)。随着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版本的建设以及智能电能表计量自动化的发展、国网20规范及南网21规范的推动,智能电表国内市场空间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网外市场,用电自管用户、商业综合体、智慧物业以及铁路等皆有智能电能表的应用需求,同时,5G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通讯基站的支持,也会拉动智能电表市场的增长。

  3、电力线载波市场分析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方面,2017年6月,国家电网发布《Q/GDW11612--2016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2018年,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在国家电网范围内开始招标及批量供货,开始了新一轮高速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截止至2021年,国网总用户数量超过5亿,南方电网总用户数量超过1亿。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高速载波技术升级将产生相应的替换需求,伴随电网市场的电力物联网建设需求升级和技术迭代,公司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提升。本地通信作为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它代表系统的“最后1公里”通信和连接。针对物联网智能设备的多样性和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电力线/无线双模技术具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双模通信技术为物联网智能设备节点提供了动态、自适应电力线与无线两种信道接入方式,利用两种信道天然的差异,网络层可以实现混合路由,两者互补,从而最大程度提升通信的时效性和可靠性。2022年国家电网完成双模通信模块招标超六千万只。电网采购需求从高速载波通信继续升级成高速双模通信,未来三年双模通信技术和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能源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方面,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电力物联网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智慧服务系统。在电网系统“发、输、变、配、用”五大环节中,用电、配电具有覆盖范围大、连接程度高的特征,海量设备因成本等因素没有同步实现通信覆盖,信息互通化不均衡,成为能源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点,对智能化通信技术和产品产生更大需求。电力物联网技术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其建设需要感知层设备的基础支撑,从而实现电力数据的采集。依照国网规划,配电物联网网络规模于2025年将达10亿只,2030年将达30亿只。得益于电力物联网建设,配电网设备智能化需求强烈,相应的通信技术和产品需求激增,新一代智能终端、末端感知设备等通信设备厂商将从中获得发展机会。

  我国高度重视电力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针对电力行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从投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层面对行业发展给予支持,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密切相关,受到宏观政策、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影响,能源与互联网融合的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4、中压载波市场分析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四五”通信网规划文件明确指出终端通信接入网技术原则:根据“有线与无线结合、专网与公网结合,专业统筹、通道共享,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的总体原则,远程通信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光纤专网、电力无线专网、中压载波、无线公网、卫星通信等技术体制。

  在国家电网公司新的发展战略下,需要实现电网状态全面感知。同时,根据信息安全要求,电网控制业务要求采用专网承载,目前主要依靠光纤专网,但是光纤专网受敷设困难、灵活性不足、建设周期长因素制约,无法满足激增的配用电各类智能终端、传感器的接入需求,亟需新型技术手段提升接入网的泛在接入能力。

  一二次融合智能型配电开关设备是当前配电自动化全面建设以及配电物联网示范建设条件下的关键设备,是实现故障就地化处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配电设备标准化、设备小型化、装配集成化与运维智能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一二次融合智能型配电开关技术的研究将大幅度提高我国配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运行水平,大幅度缩短我国配电设备与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差距,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配电装配市场的优胜劣汰、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电网企业要在电网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需要,积极做好相关县(市、区)电网规划,加强县(市、区)配电网建设改造,做好屋顶分布式光伏接网服务和调控运行管理。针对整县光伏的通信调度,国网经研院也同步发布了分布式光伏接入技术原则“电力线载波用于交流接入,在10kV配电网中可采用中压电力线载波技术”,明确了中压载波解决光伏调度的通信建设。根据国家电网《设备配电〔2022〕131号-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提升工作方案》要求:强化图模和终端运维管理,一是建立“逢停必校”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图模校核和基础数据整治,强化配网一二次设备新投异动管理,确保图实一致。目前中压载波主要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业务的数据传输,解决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无法覆盖区域的终端通信问题,并通过与现有电网设备的融合构建电力线通信专有网络。

  中压载波通信系统是以变电站为单位,以配电线路为通信介质,为电网各类配用电设备提供自主、专有、可靠信道,实现能源、业务、数据“三流合一”,通过配网拓扑动态识别和状态智能感知技术,为实现配电网自愈、新型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可调”、智能微网自主调度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并于同年9月发布了676个整县光伏试点城市名单。通知要求,各地电网企业要在电网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配合做好省级电力规划和试点县建设方案,充分考虑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需要,积极做好相关县(市、区)电网规划,加强县(市、区)配电网建设改造,做好屋顶分布式光伏接网服务和调控运行管理。针对整县光伏的通信调度,国网经研院也同步发布了分布式光伏接入技术原则“电力线载波用于交流接入,在10kV配电网中可采用中压电力线载波技术”,明确了中压载波解决光伏调度的通信建设。

  由于配电自动化对打造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未来将不断加大投入,以提高配电自动化的覆盖率和配电自动化水平。在配电智能化设备方面,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中压配电物联网有效覆盖与实用化应用、一二次融合设备推广及应用、低压配电网智能改造、智能融合终端、推进传统配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形态演进、基于5G新一代快速响应配电设备体系的建设、配电二次系统网络防护或体系升级。

  配电通信网作为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环节,也是配电自动化推进中的主要短板之一。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电力公司在配电通信网上也将增加投入。总体上来说,在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相互补充下,可以更有效的实现配电自动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以及各个供电区域配电自动化水平、供电可靠性的逐步提升。

  5、配电及电力电子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必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十四五”末,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总装机将超过1.8亿千瓦,分布式光伏总量将达到1.1-1.2亿千瓦,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提升至30%以上,以电为主的多种清洁能源将形成多能互补和梯级利用体系,源-网-荷互动要求不断增加,配网有源化特征愈发凸显。新能源的接入对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配电网的方向保护技术及配电网自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品台区建设中主要的承载设备是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的投资比例占到精品台区总体投资比例的30%以上,市场容量巨大。进入该市场领域主要是需要具备满足建设要求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拓扑识别技术、线损分析技术等,除此以外还需要具备相应设备的生产与制造能力。

  公司将在一二次融合设备的关键技术持续创新,实现20kΩ接地故障检测算法验证,通过园区及外部真型试验场验证。将继续研发新型故障指示器系统,进行相关技术调研,并对磁芯进行自研,优化磁芯结构,提升磁芯性价比。将坚持以宽频带微弱信号处理、自制传感器、AI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进行产品开发,逐步形成面向客户业务的完整解决方案。

  根据“十四五”末配电网基本实现标准网架结构全覆盖测算,城市架空线路柱上开关86万台,其中分段和联络开关54万台、分支开关32万台;县域(含农村)架空线路柱上开关146万台,其中分段和联络开关98万台、分支开关48万台。累计总体市场空间有200亿元。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22年度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成套设备的招标数据统计,招标台数约为17.8万台,其中电磁式10.7万台占比62%,电子式4.8万台占比28%,数字式1.7万台占比10%。整体来看,电磁式一二次融合设备仍占市场主流,但电子式和数字式的市场需求增长明显。

  故障指示器仍然是配电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电网公司的规划,未来3-5年,故障指示器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也将继续在故障指示器方向上加大投入:目前公司的故障指示器适用于架空线路,未来将研发适用于地缆线路的故障诊断设备;公司也将在故障测距方面进行科研投入,进一步支撑电网公司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配电网数字化平台建设和配网透明化感知建设将逐步铺开,物联智能断路器是其关键的支撑装置,但全面应用的高峰尚未到来:一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应用的探索正在逐步进行,随着标准的定型发布和试点效果的展示应用,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二是电网的投资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比,物联智能断路器直接替代的是传统的塑壳断路器,单台成本增加在50%以上,带来的收益与投资是否匹配也需要随着试点效果的展现逐步走向清晰。根据上述分析,智能断路器的市场爆发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公司将持续投入资源完善产品系列,丰富应用场景,为数字化台区提供更大价值。

  国家电网公司“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城网、农网供电可靠率分将别达到99.977%、99.880%,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不超过2小时、10.5小时。标准设备应用率达到95%,配网不停电作业率达到85%,馈线自动化线路覆盖率达到80%。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在故障隔离自愈、反孤岛运行等方面的“屏障”作用,灵活应用就地式、智能分布式等技术,推广一二次融合设备,提升配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加强线路自动化终端标准化配置,“一线一案”编制率达到95%、建成率突破80%。高效推进城市电缆网智能分布式系统、农牧林区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建设,解决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火灾等问题。开展新一代配电自动化深化应用工作,挖掘数据价值,为供电可靠性提升、分线线损精益化管理等工作提供强力支撑。智能电网包括先进电网控制技术、配/用电侧柔性智能化技术等,通过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可以实现能源互联、提升电网可预测水平,是解决分布式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重要举措。

  国家电网的智能化改造重点在于配电端,已明确表示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促进微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满足各类电力设施便捷接入、即插即用;南方电网也表示,数字电网是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在“十四五”期间,预计智能化电网建设投资占比将超过30%。

  6、消防产业趋势分析

  民用建筑消防市场主要涵盖房地产和教育、卫生、文体及政府等公共设施建筑领域,其中消防产品市场规模在1000亿左右。消防报警设备作为通讯管理控制产品,具有较高的研发技术要求,在消防产品市场中属于不可或缺的核心产品部分。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城市的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场所大量增加,火灾报警市场需求规模日益增长。根据行业经验,在民用消防领域中,消防报警产品占消防投入比例约为3%-10%;在工业领域,消防报警产品投入约占消防投入的10%-20%。进一步结合企业调研数据,预计市场规模长期在150-200亿,如果包含智能疏散消防报警市场规模会在500亿左右。

  随着鼎信消防产品的大面积市场应用和良好的客户反馈,消防报警行业已经由鼎信消防全面引领进入二线制时代,鼎信二线制技术已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可,部分头部甲方客户采购已经将二线制产品做为招标条件。这将加快二线制产品的市场普及和消防行业的全面市场化。这些变化有利于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优势产品的销售,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公司投入骨干研发队伍,研发的五个系列的智能疏散产品全面覆盖现有智能疏散产品市场需求,技术上实现了二线制载波通讯、AI智能控制、多种供电形式兼容等多项专利技术突破,从功能和品类上占据行业绝对优势,为未来两年的市场销售打下了坚实的产品技术基础。未来计划智能疏散产品将作为主要销售业务增量,可实现销售业绩快速增长。

  鼎信消防是行业首家实现智能疏散集中电源系统和自带电源系统混接方案的企业,新国标规定住宅项目中自带电源智能疏散可以兼用日常照明,因此在住宅系统内配置混接方案可以大幅降低设备和安装成本。鼎信消防的智能疏散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采用完全一致的自研通讯方案,产品全系统兼容,支持任意分拓扑,布线施工更灵活。同时,通过AI技术及大量的图纸训练,系统实现了智能路径规划,根据火灾发生地点动态调整疏散路径,免联动编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疏散。

  7、AFDD产品展望

  AFDD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气火灾和安全保护电器,电弧故障保护功能是其他保护电器不可替代的,其弥补了过电流保护装置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不足,与现有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构成完善的电气火灾保护系统,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目前,家用及类似用途的AFCI已在美国广泛应用,汽车、航空、光伏等其他领域用的类似保护装置也在开发应用中。在用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绿色或再生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以分布式储能、微电网、智能电网等为框架的能源互联网迅速发展,低压配电系统也向着智能化、系统化、复杂化和灵活多样化不断转型。电弧故障断路器作为低压配电防护系统中重要的新型电路保护产品,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国内对低压电气安全和电弧故障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在研制AFDD。AFDD相关的产品标准、防火设计规范已经制订,为产品提供了统一、完整、明确和合理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009年修订的《消防法》以国家主席第六号令正式施行,其中特别强调国家鼓励、支持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和应急救援技术、设备。这些无疑将进一步促进我国AFDD的研制、普及和推广。公司AFDD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博物馆、商务楼、娱乐场所等,在出现电弧故障时,自动断开电路,防止因线路电弧火花而造成火灾。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还可推广到高铁、汽车、航空等领域,可推动用电安全、供电安全和降低火灾事故几率,大幅度降低由电弧故障导致的电气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球碳减排进程加速,欧美等国家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中国双碳背景“30.60”目标等全球政策,推动光伏行业极速发展,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175GW,在“整县光伏”的推动下,国家能源局公布,我国新增54.9GW,户用光伏新增29.3GW。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超240GW,中国将达90GW;欧美等主要光伏市场国家,针对户用光伏有强制电弧检测要求,光伏逆变器普遍具备电弧检测功能;故障电弧功能可集成在逆变器、直流汇流箱、快速关断等产品中。全球逆变器出货量排名前十,中国占7家,年出货量超过300万台。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年出货量预计500万台左右,光伏电弧检测市场约1.5亿元容量。

  (二)公司发展战略

  1、发展战略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低压配用电领域的引领者,通过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关注客户体验,逐步成为领域内各个细分市场的引领者。夯实电能量采集业务、电能计量业务,保持并扩大该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大力发展低压400V台区配电业务、中压10kV一二三次深度融合业务,使之成为公司业务的主要增长点;深化低电压治理业务,为我国边远山区的用电问题交出可靠的解决方案;在AFDD、流体计量领域投入产品开发,为未来三至五年后的增长提供动力;在电力电子变压器、新能源领域投入技术研发,为未来五到十年的公司发展提供保障;公司预期未来五年内,年营业收入增长保持在20%的水平上。

  公司电力板块提出了“成为中低压配用电领域引领者”的业务愿景,致力于在智能电网的中低压配用电领域开展业务,为配用电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解决配电网企业在配电安全、电能损耗、电能交易等业务中面临的技术及业务痛点,通过技术领先、市场领先,进而实现财务指标的领先。目前在传统的中低压营配采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电能量测产品排在第一梯队,新进入的配电领域的业务开展,要紧贴客户业务痛点,研发有竞争力的领先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的新兴业务领域,公司需和客户持续探索研究。在管理方面按照公司16大流程的建设计划,逐年开展流程建设及实用化落地,按期实现各个流程的成熟度绩效目标。

  公司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将持续推进各级组织和管理的变革,在财务指标、市场地位及组织能力等多维度经营管理目标上力求全面提升。业绩指标定义为适度利润下的高增长,加强研发运营的投入;实施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路径,市场地位逐年提升,逐步达到行业引领者的地位;组织能力方面,深入开展16大主流程的建设和运行优化,按照公司16大流程的运营成熟度持续提升。加强干部梯队和人才梯队建设,使全体员工共同践行公司的使命愿景。

  鼎信消防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使命,坚持高增长下的高增值经营理念。发展以国央企地产和地方优质施工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发展小而美的地方优质客户,深耕三四级地市级销售市场,拓展特殊行业渠道。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坚持以自我批评的态度加强内部人员能力建设。2023年将新增30个以上集团战略合作客户,巩固地产渠道的份额占比优势,拓展20个以上新型战略合作客户作为未来新增量渠道的建设,实现销售客户渠道的多渠道并行发展。补充和新建20~30个销售服务机构承接战略客户合作落地,提升销售覆盖率和签约合作机会。

  2、销服体系

  公司在销服体系建立落实MTL、LTC、MCR等业务流程,持续提升对客户需求的洞察能力。设立行销管理组织,协同完成市场调研、市场营销活动策划,品牌推广等。MKT/行销团队是一支基于客户界面设计、技术过硬的工程师专家销售与服务团队,深入一线全方面了解客户需求和痛点,负责客户与市场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市场线索研究、细分市场与客户,确定目标市场与客户群。以技术提升、产品创新和优质营销服务持续满足市场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和期望。基于客户界面、便于流程运作的组织架构,通过多维度全方位不同角度,确保更加贴近客户,了解客户真实需求。

  3、绿色智能制造

  公司持续对标国际领先企业,不断引进和创新先进工程技术,推进行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持续推进产品智能制造,保持生产制造的行业领先性。引入仿真分析软件,对整厂进行全仿真,推进标准化设计,缩短项目交付周期。打造“透明化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

  坚持通过基础工艺研究、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巩固行业楷模地位,引领行业发展。持续投入制造及实验装备,打造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平台,提升产品质量的验证能力。通过IPD流程落地提前参与产品设计开发,运用DFM、DFR等先进工具,充分进行产品可制造性、可靠性的需求分析与验证,强化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思想,从源头解决质量问题。统一供应链平台,从规模采购、供应商管理,实现采购成本的优化,应用订单预测生产机制,提高产品的交付能力,缩短交付周期。实施绿色制造,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4、人力资源目标

  公司的能力发展体系持续完善优化,以支撑公司总体战略达成为导向。始终坚持以人才发展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手段,持续打造学习型组织。重点通过对在岗/继任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校招新员工等人群的培训与赋能,建设公司人才梯队,使公司人才队伍具备可支撑当期业务开展与未来战略达成的能力,实现人力资本增值。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公司针对在岗干部与继任干部,通过干部标准的建立,明现状、找差距,持续对关键岗位、重点人群进行训战结合的各类赋能,打造公司干部梯队人才深度与厚度,助力公司实现商业成功。

  在专业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夯实公司专业任职资格体系,补全各类专业序列标准,优化评价机制,坚持“流程化”和“重发展”,同时,内外部结合组织多场专业能力赋能培训,提升专业员工技术能力。

  在新员工发展领域,持续优化入职培训体系与流程,完善课程设计框架,丰富培训形式,从新员工入职开始,帮助新员工了解公司基本情况与规章制度,理解公司文化价值观,同时通过新员工跨部门实习,加快新员工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身。

  (三)经营计划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低压配用电领域的引领者,通过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关注客户体验,逐步成为领域内各个细分市场的引领者。夯实“电能量采集业务、电能计量业务”,保持并扩大该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大力发展“低压400V台区配电业务、中压10kV一二三次深度融合业务”成为公司业务的主增长点;深化低电压治理业务,为我国边远山区的用电问题交出可靠的解决方案;在AFDD、流体计量领域投入产品开发,为三至五年后的增长提供动力;在电力电子变压器、新能源领域投入技术研发,为未来五到十年的公司发展提供保障;公司预期未来五年内,每年的营业收入增长保持在20%的水平上。

  公司已于2022年底在各一级部门启动年度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在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引导下,各体系部门以标杆差距分析入手,通过市场洞察、战略意图、创新焦点、业务设计,从而导出关键任务、组织优化、人才发展、文化建设等实施路径。各部门已达成上下匹配、层层分解的落地目标。公司与各部门签署部门KPI,并通过绩效跟踪、评价、辅导等绩效管理活动,保障各项经营指标的顺利达成。

  1、经营业绩目标

  追求适度利润下的高增长,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加强研发和运营投入,加强项目预算管理。电力板块的载波芯片、智能量测、智能终端、中压载波、配网自动化产品全面完成销售指标,配电业务成为公司重要业务增长面。消防板块、AFDD产品进入高增长周期。

  2、研发体系

  持续聚焦电力公司的配电业务领域,在配电自动化方向持续构建技术领先性和产品可靠性,提供质量优异、稳定可靠、性能卓越的符合电网需求的产品,实现配网产品的业绩增长。

  伴随双碳政策的提出,分布式能源、储能的大量接入,对电网系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数字化、透明化、可视化等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针对塑壳断路器的智能化成为了一种趋势。依托智能化信息化的制造体系和营销服务能力,持续扩大智能断路器的市场占有率和规模化,同时进一步提升产能,保障产品交付。

  聚焦国家电网电力物联网和南方电网数字化电网建设方向,挖掘配用电业务领域的业务场景,构建强大的营销队伍,深入一线客户了解业务痛点,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关注技术发展趋势,构建强大的技术预研团队,加强技术和产品的联动,重视技术的实用性。

  3、销服体系

  紧紧围绕客户界面打造行销团队,实现与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强化与客户的技术对接能力,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指标和难点痛点,以优秀的产品规划能力和解决方案让客户放心满意。落地销服三大流程的应用和优化,加强预算管理,提高市场运作的规范和运营效率,保障各项业绩指标的圆满完成。

  4、运营体系

  打造新工艺技术预研、产品研发设计、理论计算、数字仿真、实验验证、生产制造全流程的工程技术能力。工程技术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公司强大的数据采集通讯能力进行市场应用数据的不断收集积累和大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不断循环改进,逐步提高并实现工程技术的自驱动发展。加强自动化平台建设,建立可灵活扩展的自动化系统,培育自动化现场交付团队,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实施交付能力。实现智能化工厂,打通信息流、物流和数据流,实现智能制造。

  落实打造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平台,持续研究工艺技术,引入各类实验设备,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和验证能力。提前参与产品的IPD设计开发阶段,运用DFM、DFR等科学的工具,充分进行产品可制造性、可靠性需求分析与验证。深入研究自动化设备,实现制造的全自动化无人生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持续改进量测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保持行业楷模地位。

  5、支撑体系

  以流程建设为重点,围绕业绩、客户、运营及学习四大维度,为业绩增长做好有效支持。建立矩阵型管理的财经体系,为一线财经赋能,有效落实预算管理执行,牵引一线部门的增长。有效执行LTC流程,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监督营销规定动作的执行,保障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加大招聘范围和力度,优化岗位任职资格和干部评价体系。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的核心业务与国网南网公司相关部门的业务政策、导向和计划相关度较高,客户的政策、业务模式、投资计划的改变都将对我司业务开展带来巨大影响和经营风险。公司高度关注客户的各专业业务计划,保持与客户高层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行业政策导向,持续修正公司相关业务的经营规划和具体计划,优化调整业务策略,降低该风险的可能性。

  行业政策变化方面,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整县光伏接入工程,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的接入对电网带来的谐波干扰、潮流等,对当前的中低压采集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探索新能源接入场景下营配采集技术的适应性提升与改造;国家在电动汽车方面大力推广,也将会对低压电网的负荷供给能力带来新挑战,农村电网的供电压力更大,需要探索有序用电的业务开展。以上风险,对公司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2、市场竞争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电力行业竞争激烈,行业的头部企业及系统内的企业存在较强的市场能力,面对市场竞争,公司坚持差异化价值、质量优先、成本控制等策略,强化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发挥服务优势,保持民营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力争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随着智能电网载波通信技术的升级,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芯片生产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公司需要不断加强研发投入进行技术预研和前沿技术研究,确保技术及产品的先发优势。同时公司发展多元化应用,逐步从单一产品,发展到配网、电能质量、电力电子、用电安全等多产品线组合,为电力客户提供多产品解决方案支持,并通过客户组合、市场组合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3、原材料供应紧张的风险

  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重大调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全球的科技企业正在面对芯片等原材料及配件供给严重短缺的局面。原材料的短缺和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上涨甚至断供。通过技术或者方案创新降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影响,合理规避物料供应短缺风险,保障产品的正常生产交付。关键芯片自主化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原材料受市场供需行情、汇率变动、投机炒作、市场预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从而影响公司生产成本,进而对公司毛利率、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公司将密切关注各类产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走向,选择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商,适时切入实施采购,并保持合理的原材料库存储备。

  4、应收账款的风险

  随着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各类性质客户的增加,公司也面临应收账款的风险。公司本着优选客户的角度,坚持进行客户分类辨识,为有价值客户进行业务分析,按照标准的产品开发流程为优选客户开发产品和服务。通过客户的甄别,可以有效预防应收账款风险;对其它优选客户以外的业务,公司强调资金回款安全,制定付款策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公司的主要客户是电力公司,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客户信誉的品牌保障,公司应收账款的风险基本可控。

  5、新产品研发的风险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需要研发策划并实施风险管理,提升研发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应对风险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与运营能力。

  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增加,产品市场价格逐步降低,部分主要顾客延伸产业链而产生的产品竞争。需要通过强化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势、成为客户第一联想品牌来规避。

  成本风险:红海价格战日益明显,目前新产品开发多倾向集成化,并通过材料、工艺创新降低成本,通过模内嵌件技术和自主研发,控制成本的优化。

  产品风险:行业多样化带来产品风险,从“单一化”独立开发过渡到“多样化”定制开发,产品软、硬件版本维护将增加风险性。需要始终关注客户痛点,落实产品平台化+标准化架构模式,准确契合用户需求,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6、人才流失和短缺风险

  公司业务领域的发展和布局,对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要求。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管理型和专业型人才的短缺将是公司面临的风险和亟需解决的挑战。为此,公司在组织方面将坚持以战略与流程为输入,迭代优化组织架构设计,牵引组织效率持续提升。在人才方面将坚持以内部培养为主,从实战中选拔人才,重视发挥专家作用,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坚持在人才继任计划的持续推广和实践过程中发现和发展人才,解决质量差距,优化人才结构。在激励方面,坚定推进差异化的薪酬策略和激励方案的执行,以吸引、保留、激励优秀核心骨干,通过多元化荣誉认可树立各领域佼佼者,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在文化氛围方面,坚持公司核心价值观,不仅使其根植于人力资源政策中,也将以更具穿透力地宣贯和诠释,通过抓AT在各一级部门落实,增进认同,最终体现在员工行为上。

  7、信息安全风险

  身处高科技前沿技术领域,作为行业技术风向标,公司的产品、技术、信息和财务数据安全,一直是公司关注重点,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和信息泄漏都将导致公司信息安全隐患。公司构建了ISO2700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并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从安全需求分析、风险控制措施设计、实施、监控、持续改进等方面保障组织信息系统和数据信息安全,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已建成并应用加密文控系统,针对公司各类文件,公司采用分级控制的策略,根据文件的不同安全等级,提供安全策略。具有各类安全措施的机密文控中心安全上线,有效支持了公司的资料管理;公司业务办公平台采用手机和电脑两种平台相结合,充分利用手机的身份认证功能,实现了业务系统有效安全的身份认证与控制。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正丹股份
  • 蔚蓝生物
  • 凌云股份
  • 溢多利
  • 国联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