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6 21:57: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欣旺达300207)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规定,公司属于“C制造业”中的子类“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属于门类“C制造业”中的大类“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小类“C3841锂离子电池制造”。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模组,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能源互联网及储能等领域。公司产品还涵盖锂离子电芯、电源管理系统、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06亿台。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整体出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2022年下半年手机出货量相较于上半年情况有所回升。随着全球及中国管控政策的放开,市场消费能力逐步复苏,消费电子产品库存逐渐见底,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将迎来拐点。此外,在各大手机厂商不断加大对高端机型的研发投入的背景下,新产品新技术迭代速度加快,新款产品诸如折叠屏手机等高端旗舰机型有望成为未来手机市场发展的亮点之一。IDC预计智能手机市场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实现5.9%的同比增长,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6%左右。

  根据IDC相关统计数据,2022年度全球传统PC出货量为2.92亿台。目前,在终端用户对笔记本电脑处理器性能、交互性、便携性、轻薄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脑厂商也加大了新款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研发投入,多屏幕、折叠屏等新兴技术也应运而生,刺激消费者的换机需求。IDC预测未来五年全球传统PC出货量复合增长率为2.9%。

  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装机量为517.9GWh,同比增长71.8%。中国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48.6%。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 110.4GWh,占总装车量 37.5%,累计同比增长 48.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83.8GWh,占总装车量62.4%,累计同比增长130.2%。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出台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2022年汽车销量表现良好。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010万辆,同比增长59%。根据SNE Research预测,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749GWh。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2GWh,装机量较2021年增速明显,同比增长253.2%,排名位列前十。公司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增长一倍,由2021年的0.9%增加至1.8%。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公司2022年国内装车量位列第五,三元动力电池装车量以及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均位列前十。

  在国际形势动荡、全球通胀高企动荡大背景下,2022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维持强劲增长势头。根据 GGII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 130GWh,同比增长170.8%。其中电力储能出货量占比最高,约为 70.77%,同比增长216.2%;户用储能出货量增速最大,增速超3.5倍;便携式储能出货量呈现2倍的增长;通信储能出货规模略为下降,同比下降25%。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以及5G基站的加速建设,未来储能电池需求将大幅增长。根据GGII预测,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300GWh。

  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治理回顾

  回顾2022年,在持续的宏观经济挑战以及能源、原材料等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公司在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带领下,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多变的局势,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1)公司治理方面,董事会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认真执行公司制定的经营计划及投资方案,带领公司管理层从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产能扩张、自动化推进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持续稳步增长。

  (2)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产品技术,积极开拓市场,通过丰富的产品品类以及业内领先的产品技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需求,为国内外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夯实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产能方面,公司积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产能布局,按照就近配套的原则,增加客户黏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货能力以及优化利润水平。

  (4)原材料方面,通过合资建厂、投资参股等方式公司积极完善资源布局,并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优化自身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还与终端客户形成价格联动机制,以应对高企的原材料价格。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属于绿色环保能源领域。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目前正在迅速发展,且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电动汽车、动力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能源互联网及储能等领域。公司产品还涵盖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锂能源领域设计研发能力最强、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之一,已成功进入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的供应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1.62亿元,同比增长39.63%;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52.22%。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欣旺达精耕细作,积极配合国际国内客户需求,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厂商。

  报告期内,公司传统核心业务持续稳固发展,消费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消费类电芯业务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未来随着自供比例的提升,将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随着规模化效应的体现,营收以及盈利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

  消费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类电池业务实现收入320.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65%。

  1.手机数码类业务: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低迷形势影响,通货膨胀带来的消费预算收紧,均对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供应端和需求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全行业绝大部分终端品牌客户都处于去库存阶段,从而导致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未来随着经济复苏,手机市场将呈现向好趋势。在严峻的形势和背景下,公司手机数码类业务实现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创新产品技术,加强品质管理,严格管控成本,满足客户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消费电芯自供率,增加公司消费电芯在客户产品的份额,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2023年,随着经济复苏,叠加各厂商新品发布和渠道铺货,供应以及需求将逐步恢复。各大手机厂商积极研发差异化的高端机型是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公司也将积极配合客户的需求,研发适用于客户高端机型的消费手机电池,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2.笔记本电脑类业务:报告期内,受供应链短缺以及消费者需求下降等影响,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大幅下降。尽管笔记本电脑市场环境低迷,但基于公司目前笔记本电脑类业务市占份额较低,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笔记本电脑类业务较去年同期仍实现较大增长。未来,公司笔记本电脑电池将逐步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拓展全球领先笔记本品牌客户,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渗透率及占有率,同时叠加公司电芯自供率的提升,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笔记本电脑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消费类电池领域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消费电芯业务:报告期内,受消费类终端市场需求下滑,产能释放以及原材料大幅上涨等各类因素影响,消费电芯业务发展放缓。公司通过深化经营管理,强化研发能力建设,新业务开拓等,实现业务的稳健发展。在智能手机应用领域,通过持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实现业务全面覆盖,产品份额稳步提升。在笔记本电脑应用领域,研发能力与质量管理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客户开拓进展显著,进入优质客户供应链。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全力推进“高性能消费类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建设,公司产品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打造精益制造体系,深化核心供应商合作,不断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经过前期的专注投入与深耕,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获得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的认可,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市场批量应用验证,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和运营体系不断通过国内外高端客户的严格审核。

  (1)业绩方面,随着全球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2022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12.11GWh,实现收入126.8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332.56%。

  (2)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坚持“聚焦+差异化”的策略,动力电池产品聚焦方形铝壳电池,覆盖了 BEV、EREV、PHEV、HEV等应用市场,建立系统成熟的“五层安全设计”,产品体系涵盖长续航的高能量密度比的三元材料体系,低成本长寿命的磷酸铁锂材料体系和磷酸锰铁锂材料体系:①针对中高端市场,公司提供的BEV快充2C及超级快充4C电池产品,可适配800V高压及400V系统。公司近期发布闪充电池系列解决方案,有效支持1,000公里续航里程,实现10分钟从20%充至80%SOC,以更安全更可靠为前提,追求更耐久更快补能和更长续航。②针对运营市场,公司可提供长寿命LFP/NCM解决方案。③针对EREV和PHEV市场,公司布局涵盖50-200KM的纯电续航产品。④公司HEV电池产品具有行业领先的高功率性能和高耐久性,支持70C常温放电和60C脉冲充电,并能通过电芯标准化和系统模块化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已经市场充分验证,并获得海内外大客户的一致认可,目前已经与国内有HEV需求的大部分客户展开合作,并已经开始批量交付。⑤公司开发的长寿命储能电芯具备高循环次数,应用场景涵盖数据中心和通信电源领域、家庭储能领域、电力储能领域、智慧能源领域等。⑥公司在持续研发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公司目前已具备/储备的先进固态电池技术包括高镍正极和硅基负极/锂金属负极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以及新型锂硫固态电池。公司钠离子电池的开发也正在按照预期进行。公司深度参与核心客户的全新平台车型的开发,并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需求做差异化性能开发。除车用领域的应用外,公司磷酸铁锂产品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拓展了电动船舶领域的应用,并实现船舶差异化产品的批量交付。公司动力电池产品性能、工艺及设备成熟度行业领先,形成了深度的市场品牌力。⑦在电池系统集成方面,由大模组向CTP和CTC解决方案转化,集成了高效多面冷却的热管理系统的CTP解决方案,并全面市场化应用。

  (3)在市场开拓和服务方面,公司已相继获得东风、东风柳汽、吉利、上汽、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奇瑞等多家国内车企,及理想、小鹏、零跑等新势力头部车企车型项目的定点函,并与吉利、东风汽车600006)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已正式运营。同时,公司与德国大众、Volvo、雷诺、日产等国外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多个市场主流车型上与客户建立同步联合开发机制;在超级快充领域,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行业领先,已获得多家头部客户的定点车型;同时,公司核心竞争力收获国际客户的深度认可,公司荣获多项客户的荣誉大奖,标志着公司具备完整的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拥有成熟稳定的国际主流车企配套经验和数据,以及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此外,公司参与起草的换电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GB/T 40032—2021)已开始实施并应用。

  (4)在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方面,公司凭借优良的工艺管控能力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能力,持续为客户、市场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稳定的动力锂电池。与此同时,欣旺达市场服务已通过国家“五星售后服务”认证,为客户的市场开拓和稳定运营保驾护航。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2022年公司通过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数 AA级企业,通过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践行企业绿色低碳运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储能系统类业务:公司长期在网络能源、家庭储能、电力储能和智慧能源等业务领域深耕拓展,通过产品与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积累,2022年公司储能业务取得进一步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系统类业务实现收入 4.5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0.36%。

  (1)网络能源领域:实现了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区域的批量供货,完成了第二代产品的预研,确定了未来产品长期研发规划,并初步实现了通信与数据中心场景解决方案的全覆盖。

  (2)家庭储能领域:初步完成核心区域分销渠道的建立,开发了欧洲、北美、南美与非洲等区域头部分销商,完善了欧洲地区本地化仓储与服务。形成机架式、堆叠式和一体式三种形态电池解决方案,结合外部逆变器形成的解决方案,已覆盖欧洲、澳洲、美洲,中东非等区域。

  (3)电力储能领域:公司与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核等客户,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新型业务模式,实现了单体百MWh级项目突破。

  (4)智慧能源领域:重点打造“零碳园区”和“零碳出行”两大业务场景,以示范项目为基础,逐步向自有园区与外部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实现“储能+”延伸。目前,“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在博罗、枣庄、南京、兰溪、德阳等地园区部署落地。

  布局方面:为了配合公司未来的持续扩张和产业链战略整合实施,公司以深圳宝安为中心,先后在国内深圳光明、惠州博罗、江苏南京、浙江兰溪、江西南昌等地布局,并于海外印度新德里建立工厂,形成国内外七大生产、研发基地。在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愿景下,公司目前已在美国、法国、德国、以色列、韩国、越南、印度、日本等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产学研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发展需求,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电动汽车电芯及 BMS、储能系统、新材料等方面研发。公司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电池技术、电池材料等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荣誉方面:截止2022年年底,公司荣获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3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08位)、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第332位)、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288位)、中国轻工业新能源电池行业十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99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第88位)、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56位)、广东企业500强(第81位)、深圳行业领袖企业100强。凭借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优势,公司广获客户认同,相继荣获“日产汽车全球供应商创新奖”、 “极氪新能源 2022年度卓越贡献奖”、“东风乘用车2022年度供应链特别贡献奖”、“东风柳汽2022年度研发贡献奖”、“东风柳汽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广汽2022年度科技创新奖”等多个客户大奖。此外,公司收到英国电池原材料咨询公司——基准矿业情报机构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全球动力电池Tier1入围通知,成为国内第四家全球动力电池一级制造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及创新,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在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和汽车及动力类锂电池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领先的电源管理系统研发能力

  公司在BMS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基本充放电保护、电池参数智能管理、电池保护模块温度调节、数据传输、电池安全保护监控和多电芯平衡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电源管理系统可用于公司产品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汽车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上,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3、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拥有一批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设计开发的高管和业务骨干。公司的研发设计团队对锂离子电池模组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技术进步、公司生产能力、上游原材料性能及下游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为了更好的引导和实现客户的锂离子电池模组使用需求,达到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设计的最佳化,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从客户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已经开始。在与客户的合作研发过程中,公司参考客户新产品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产品能耗指标、使用环境模拟指标、产品的通讯参数等因素,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开发与设计配合,在以上各方面引导客户对其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公司深耕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领域多年,长期服务于全球领先的电子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把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和质量,并将成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测,以保障出厂产品的质量。

  4、先进的自动化水平

  为了顺应工业发展趋势和潮流,把握工业4.0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全面打造智能化工厂,开拓智能制造领域,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业务的布局和发展。推行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能、稳定品质、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5、快速响应优势

  公司依托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良好的配套生产能力、灵活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的生产基地布局,辅以自主研发的多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合理的产线规划,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缩短了多批次产品转线生产的切换时间,增强了对各类订单的承接能力,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根据订单快速组织生产并及时交货。6、优质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公司业务领域不断大规模拓展,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公司市场覆盖全国和海外主要区域,客户群体逐年扩大,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重点开拓了动力电池领域的优质客户,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方面,电池电芯层面以ATL、三星SDI、LG化学、锂威、珠海冠宇等国内外企业为主;电池模组层面,锂威、德赛电池000049)、新普科技、顺达科技、飞毛腿是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公司作为国内消费类电池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消费电子产品厂商,随着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加速扩张,其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预计也将继续提升,公司作为上游消费类锂电池龙头企业亦将同步受益。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笔记本软包电池渗透率持续提高所带来的国内消费类锂电池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作为具备优秀的研发能力同时工艺优良、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并能确保稳定供应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势必在这一趋势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300750)、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002594)、SK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002074)、欣旺达等均为业内主要参与者。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优秀供应商,公司客户覆盖海内外知名头部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在“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背景下,全球各国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替换传统燃油车的趋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上升,受益于此,新能源汽车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大幅增长,公司作为一家具备优秀研发设计能力、优良的工艺管控能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能力以及规模化的产品定制与对客户的快速反应服务能力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势必在万亿级蓝海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2023年,公司将继续落实、深化“PPS”战略,包括“智能终端(Pack),能源类产品(Power),系统化解决方案(Solution)”。其中智能终端产品将包括消费类电池模组等,实现现有主营业务基础上的升级和延伸。能源类产品瞄准汽车电池、储能系统及能源互联网,积极开拓和维护大客户关系,迅速突破市场。系统化解决方案则主要提供智能制造系统和实验室检测服务,一方面实现对内服务,提升公司整体智能制造水平,另一方面对外输出,开拓新市场机遇。具体而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产品及业务发展

  ①消费类电池: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紧跟客户需求与市场动向,通过不断提升3C消费电池电芯的自供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产品利润率。目前,公司已成功进入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的供应链,公司未来将持续提升在消费类锂电池电芯、模组领域的研发设计能力、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规模化的产品定制以及客户的快速反应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公司在消费类电池领域的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②电动汽车类电池

  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执行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深度参与培养综合竞争力、全区域化战略布局建立战略客户资源、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夯实可持续经营基础”的三全业务战略:深化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矿资源的全面布局,降低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确保公司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围绕客户项目所在地建设多个生产基地,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深度绑定客户,目前已有广东惠州、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山东枣庄、浙江义乌、四川什邡、湖北宜昌等生产基地,并在浙江义乌、广东电白打造了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实现基地与客户整车基地的区域化战略布局,并计划陆续在西南、华北等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此外,随着与客户合作深入开展,公司会更多地与客户建立联合开发机制,以优异的产品品质以及专业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富有综合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赢得更多的新能源市场份额。公司还结合运用云端数据分析和地面检测融合,衰退机理分析和大数据方法融合,信号分析和边缘计算融合等技术,并与车企建立车辆运营数据分析和提前预警机制,可实现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③储能系统:2023年,公司将本着持续经营以及获得长期价值的理念,持续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并根据合理的销售预测前瞻性地进行产线规划与建设,确保产品创新以及高质量、稳定的生产交付。在网络能源领域,公司将完善国内外销售渠道,开展行业应用分销业务,打造成本、功能、服务全面领先的品牌,由通信基站与数据中心的单锂电池产品销售逐渐过渡到多场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家庭储能领域,公司将聚焦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小型工商业,覆盖多种应用场景,提供标准化储能产品与家庭能源解决方案,建立全球化欣旺达品牌渠道和智慧家庭能源管理。在电力储能领域,公司未来聚焦于电力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形成从PACK、直流侧到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能力,快速的扩大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在细分市场逐步建立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在智慧能源领域,以“满足客户绿电需求,降低综合用能成本”为核心价值,聚焦“零碳园区”、“零碳出行”两类业务场景,通过自主产品研发与系统集成设计,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快速响应政府、园区、企业等客户差异化需求。欣旺达智慧能源提供项目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等全系统、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将致力成为国内、国际双领先的智慧能源服务商。④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构建产品竞争优势;在加快导入公司现有客户供应链的同时,持续拓展全球领先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储能客户,拓展新客户,新业务的导入,实现业务新增长点,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深化供应商的合作发展与供应链布局,实现产业链条高度协同,保障供应稳定、发挥协同创新效应。

  ⑤智能制造领域方面:推进“研、产、供、销、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建设研发制造一体化全球层面的“数字化孪生模型”;部署核心装备的数字化全连接;探索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欣旺达的落地与实践;智能制造关键设备的产业化建设;培养具备咨询、规划、实践等能力的智能制造专业团队。

  (2)根据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需要,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工作,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积极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集团化管控体系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数字化运营水平。其次,基于公司未来战略做好人才规划和优先布局,引进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工人才;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速高潜人才的成长,搭建合理的初、中、高级人才梯队,打造行业的人才高地。最后,打造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体系,基于有效的考评机制,激励与保留人才。

  (3)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消费电芯、动力和储能电芯、电池系统BMS、以及新能源产业链上其他新产品、新材料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并加强与客户联合研发新产品的合作,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客户的深度绑定,持续拓展更多的优质客户;同时,为支撑公司研发目标,公司将持续构建和优化研发管理体系和平台,包括组织、流程、技术规范和标准、专利、过程资产管理、IT/工具等。加强核心技术人才,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研发过程执行与监督,提升研发质量与效率。

  (4)公司将加大力度推进集团各业务板块数字化转型进程,着力构建一套可复制的数字化体系和平台,通过“平台+服务”构建面向集团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夯实生产、研发、供应链三条核心价值链,赋能业务发展,支撑公司向产业化、国际化企业迈进,以数字化赋能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此外,公司将持续加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信息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全面优化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强化信息安全管控措施,以确保集团网络和数据安全,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构建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营体系,通过持续加强信息安全策略、技术设施和运营流程,实现全面的信息安全保护。

  (5)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大客户市场策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优势,以品质与技术双核驱动,加强系统管理能力,运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坚持不懈地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平台,为美丽地球、零碳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6)后续,公司将继续强化创新氛围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以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公司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7)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投资者沟通平台,规范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加强公司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稳定的良好互动关系,提升公司的诚信度、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8)2023年,对公司来说也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一年。在新能源领域蒸蒸日上的背景下,公司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等业务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但风险也始终不容小觑,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⑥市场竞争风险:公司在消费类锂电池以及动力电池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但受所处行业存在新入局者的影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参与者在保持竞争地位、获取客户订单以及提升盈利水平等方面将受到一定影响。电动汽车类电池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逐步激烈,同行业诸多公司都加速产能的扩张,未来可能出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的情形。公司如果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挖掘业务优势,完善自身业务布局,保持产品竞争力,未能及时跟进客户产品研发及配套生产的需求,或竞争对手主动大幅降价,公司可能出现竞争力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⑦行业波动风险: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电芯、模组、PACK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所属锂离子电池行业与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锂离子电池及其下游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如果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出现不利变化,都将对锂离子电池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发生波动。

  ⑧原材料涨价影响利润的风险:公司生产经营主要原材料及元器件的供应可能会随多项因素而波动,如主要原材料及元器件短缺或价格飙升,将会对企业成本端带来较大的压力,致使企业可能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如主要原材料及元器件短缺或价格下降,公司将会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

  ⑨产品和技术更新风险:公司目前拥有的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但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更新快、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多变,相关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持续缩短。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创新,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从而无法及时的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瑞丰高材
  • 星湖科技
  • 朗源股份
  • 蔚蓝生物
  • 百川股份
  • 湖北宜化
  • 鲁抗医药
  • 四创电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