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安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6 22:15: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宜安科技300328)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情况

  (1)新能源汽车

  汽车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提振工业、促进消费的重心所在。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近几年随着基础充电设施完善、政策推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上升。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更是从多个维度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孵化,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下沉。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随着日益严苛的节能排放要求及新能源汽车提升续航里程的迫切需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镁铝合金作为一种有效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需求量与渗透率有望不断提高。除了材料轻量化外,一体化压铸成为新能源汽车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一体化压铸是通过大吨位压铸机,将传统的多个零部件通过大型精密压铸一次整体成型出来,在减少后续加工工序的同时,实现产品轻量化及减震性要求,契合国家“双碳” 目标,具有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多方面优势。新能源汽车对减重和提效的诉求加速结构件集成度提升,一体化压铸趋势不断验证,终端布局进展超预期。2019年特斯拉首次提出一体化压铸概念,并于2020年成功应用在ModelY上,开创技术先河,此后各主要车企纷纷布局一体化压铸。

  2022年,蔚来首款采用一体化压铸结构件车型ET5迎来量产,相关技术快速推广至多款SUV新车型;长安年中启动一体化压铸项目招标,随后与伊之密300415)开展合作;高合HiPhi Z首个白车身于2022年4月正式下线、8月正式发布采用一体化超大车身后舱结构件的新车型。随着一体化压铸技术持续发展及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大型一体化镁铝合金压铸件在车身、底盘、电池壳体等结构件中不断拓展应用,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攀升。一体化压铸技术工艺集成化程度更高,单车使用镁铝量势必增加。

  (2)液态金属

  液态金属即非晶合金,是指与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原子排列呈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所不同的非结晶状态的金属。非晶合金材料长程无序的结构使得其具备了特殊的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高光洁度、耐腐蚀和耐磨性等,其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弹性形变等均优于常用材料。除了上述优异的材料特性外,液态金属的加工方式也优于传统加工方式,液态金属加工过程快,后加工工续少,模具成型可批量化生产,而且成型精度高。此外,液态金属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产品等无毒副作用,对环境影响小,在环保政策越发严苛的市场环境中,拥有更多的生产优势。非晶合金材料战略性较强,可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国防、生物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其应用范围仍在不断开拓中。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液态金属行业发展,出台众多扶持性政策,带动我国液态金属行业研究进程不断加快。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液态金属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达512.0件。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液态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将不断向好。相关产业对液态金属接受程度的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液态金属材料设计和制作高性能、高精度的复杂结构件,对液态金属的需求持续增加。

  目前,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手机行业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为获得市场一席之地,更多手机厂商纷纷加入折叠屏手机市场。无论是华为水滴型,小米微水滴型,还是vivo的航天级浮翼铰链、抑或OPPO的精工拟椎式铰链,无不是各家手机发布时推介的话题点。而这些铰链的背后,无不指向一种新的材料液态金属。液态金属作为折叠屏手机铰链的关键部件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成型性和高尺寸精度的特性,能够达到铰链结构件对于厚度、强度和精度的要求,同时由于液态金属本身卓越的弹性变形能力,使产品的疲劳性能远远好于其他材料,因此更适合用来制造折叠屏手机铰链。华为推出的首台折叠机MateXS就将锆基液态金属作为铰链材质应用于折叠屏手机,实现了无缝折叠,又保证了展开后屏幕的平整。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折叠屏手机2022年全球出货量为1420万台,远高于2021年的800万台。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的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折叠屏手机产品在整个手机市场的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 1.2%。随着折叠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整个产业的持续推进及折叠屏手机价格的持续下探,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不断增加,作为折叠屏手机的关键材料液态金属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液态金属作为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被消费电子领域逐步认可。液态金属在弹性模量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可穿戴设备上具有较大的性能优势,在可穿戴设备上会有好的突破。

  液态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了ISO10993相关性能的测试,在微创手术器械、牙科等多个领域取得很好的市场突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支出持续增加,给液态金属发展提供了契机,必将推动液态金属需求持续扩大。

  (3)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

  在骨科医学领域,固定骨折骨骼的辅助材料,一般为不锈钢或钛合金,均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镁合金是与人体骨骼具有最好生物力学相容性的金属材料, 在骨折愈合初期能够提供稳定的力学性能,可避免应力遮挡效应,从而加速骨折愈合与塑形,防止局部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再发生。相比于传统合金,镁合金的一大优势在于可生物降解能力,在植入初期可为骨骼及组织提供机械支撑,之后镁合金在人体内慢慢自动降解,被人体吸收,免去了病人二次开刀的心理和生理痛苦,大大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镁合金作为高值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已成为全球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有希望替代传统医学中的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骨固定材料。

  “新型可降解镁合金硬组织植入器械研发”已被列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点专项;“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材料”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组织开展的“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工作”。

  一方面,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老龄人口比例持续提高,与其相关的老年骨科疾病,特别是伴随骨质疏松而来的骨折、骨坏死等病症持续增加,同时,中、青年创伤高速增加,对骨科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各国政策大力扶持,临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骨内植入物新材料以及相关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将为骨科植入物市场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动力,具有革命性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市场前景巨大。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凭借着独特的新材料技术的获取、研发和产业化整合能力,不仅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壁垒,在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更借助完整的产业链条、领先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一家具有极强成长潜力的新材料公司。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液态金属新材料行业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并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

  (1)新能源汽车

  公司是全球范围最早布局大型镁铝合金压铸设备的企业之一,长期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大型零部件一体化成型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公司及子公司已有6100T 、4200T、3500T、2700T、1600T等不同型号大型真空压铸设备,能满足不同规格大型精密压铸整体集成产品的生产需求,目前已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电池包、仪表盘、车门等产品上实现应用。其中,全球领先的布勒6100T超大型压铸机已在株洲宜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已完成安装调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的技术、产能、现场管理方面能力突出,具有在模具研发设计、新材料工艺、表面处理等领域领先的研发实力,具备较强的精益生产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增加稀土镁合金、超薄镁合金和非晶材料的应用。精密的压铸成型及CNC加工技术、多样化的表面处理及组装线,保证了汽车产品的稳定性和精密度,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功能和价格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快速的一站式服务,确保了电机、电控、电池包、液态金属锁盖、转向器和中控导航类、车身结构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及时开发和量产交付,获得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和零部件系统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的推广与销售,公司作为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300750)、吉利、TKP、HBA、TRW、GKN、蜂巢、LG、佛吉亚、大陆、阿尔派、BOSCH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供应链。

  (2)液态金属

  公司有超过20年新材料研发、精密模具设计、机械制备、压铸成型和生产的经验,专注液态金属研发和产业化10余年,作为行业内较早进行液态金属研发的企业,在非晶合金成分、成型技术设备等多个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非晶合金材料成分的设计、母合金的熔炼、精密模具设计和制造、精密机加工、表面处理及液态金属真空成型设备的制造等全制程的能力,拥有中国最大规模非晶合金的生产线。经过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公司在块状非晶合金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取得行业领先优势,成功开发并生产大块非晶系列产品。

  公司液态金属应用主要分为四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消费电子结构件(含铰链、可穿戴设备及手机精密结构件等)。公司具备生产液态金属铰链的能力和实力,公司液态金属产品已在折叠手机铰链等产品上得到批量应用。迄今为止,公司已为国内多家知名手机终端提供多款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成为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公司生产的液态金属Face ID支架、摄像头模组等已向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批量供货。液态金属优秀的性能,在可穿戴设备方面有较好的应用。5G时代的来临,液态金属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率快速提升。第二大板块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全球唯一将液态金属应用在汽车行业的企业。公司是独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X液态金属车门锁盖的一级供应商并一直持续至今。第三大板块为医疗器械结构件。公司充分发挥液态金属高精度、高强度、高弹性等多项物理性能的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医疗器械市场,与国际知名的医疗器械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医疗器械结构件陆续进入试产,部分产品实现了量产。第四大板块为音乐及体育器材结构件。液态金属具有独特的无组织的微观结构,没有晶格和晶界,作为声波的传导介质,对于声波能量的吸收相对于传统晶体材料更加少,频率越高,差异越明显,因此是音乐器材里声音传输部件的优选材料之一。公司已为知名乐器公司及耳机类产品提供相关结构件。液态金属独特的原子结构决定其弹性变形量是传统晶体材料的两倍以上,在高尔夫等多种体育器材上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公司正在和多家国际知名的体育器材公司合作开发相关产品。

  (3)医用镁合金

  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项目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研发团队“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创新研发团队”是广东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公司是一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是国内引领行业标准制定、临床和产业化的先锋,在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方面科研和产业化能力雄厚,具有极强的科研集群优势,行业影响力强。

  公司以 “广东省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降解镁植入物临床转化创新战略联盟”为发展平台,积极推动可降解镁植入物在医疗器械领域临床转化前的各项工作,在广东省药监局、东莞市药监局和国内外医用镁合金专家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7月,公司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审批正式通过,成为国内首款获准临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属螺钉,亦是全球首例以纯镁作为体内植入物的临床试验。2020年5月,公司收到国际权威欧盟认证公告机构UDEM颁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的CE认证证书。在全球范围内,公司获得该适应症产品的首个批准证书。除已取得的欧盟认证外,公司亦在积极推进全球重要地区,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和联盟的认证和销售工作。2023年2月,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在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累计入组184例,即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已进入随访观察阶段的入组病例术后随访观察结果均为良好,未发生与器械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

  公司研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以纯度为99.99wt.%的高纯镁制成,元素单一,不用考虑多元素毒性影响,生物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用于保髋治疗微创手术,并可促进患处骨骼生长及修复。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组织接近的力学性能,能促进骨成型,实现在体内修复功能的同时逐渐降解,并最终不在宿主体内残留,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心理、生理及经济上的负担,是一类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科植入物。

  除了高纯镁骨钉的应用,公司也将继续研发高纯镁支架等相关产品,目前正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公司在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已构筑了超一流的团队、较高的技术壁垒、强大的合作伙伴等核心优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公司,具备材料研发、精密模具开发、精密压铸、数控精加工、表面处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最优质解决方案。材料涵盖液态金属、镁合金、铝合金、医疗材料、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医疗产品、5G通讯、智能制造等。产品基本为中间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液态金属产品、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结构件、高端LED幕墙及工业配件、精密模具等,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产品。公司产品主要采用新材料配方和高效、环保的压铸及后处理工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主要产品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公司主要发展方向。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及品牌优势,形成了以国内外著名客户为依托,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以高精尖新材料产品为导向的发展格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汽车零部件、液态金属、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结构件、有机硅胶、精密模具等产品的销售。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设置专门负责采购原材料、辅料等物料的采购部,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等均由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计划按公司质量标准和订单要求自行组织采购。公司供应商的选择标准是在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货源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发货及时的企业。

  为保证采购物料的质量、规范采购行为,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物料采购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主要有《采购控制程序》、《供应商控制程序》、《仓储管理控制程序》、《进料检验控制程序》等,分别规定了公司物料采购的审批决策程序、采购方式、采购部门的职责、采购物料的验收程序等,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通过销售部将订单传递给计划部后,计划部下达生产计划给生产部,生产部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模具的开发,并生产样品,交由客户确认。客户确认合格后,公司开始试生产,试生产后,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在各工序加工产品过程中,公司品质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产品检验合格后方予以出厂。公司产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客户订单→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熔炼→压铸成型→加工铸件披锋、毛刺→CNC加工→表面处理→涂装→包装入库。

  为确保生产过程规范有序进行,公司制定了《生产计划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制程检验控制程序》、《APQP控制程序》、《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生产设备控制程序》等相关制度。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是以订单生产直销模式,即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组织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制造服务,所以销售力量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前,通过向客户传递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模、业绩、产品质量等多样化的信息,获取客户订单。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服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市场开发控制程序》、《订单评审控制程序》、《客户投诉/退货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等。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目标,结合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稳经营、拓市场、重创新、抓进度,持续夯实主营业务。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适时调整产品定价,相关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好修复。公司克服原材料涨价及其他成本上升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通过降本提效相关举措全面管控供应链各个环节成本,全力保障客户产品的交付。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598.6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5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1.63%。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与技术方面

  1、知识产权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总计取得42项授权专利、注册商标1项,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专利265项,商标55项。

  报告期内,宜安科技及子公司取得的专利明细如下:

  (1)宜安科技单独取得的专利及宜安科技和镁安医疗共同取得的专利

  (2)宜安云海取得的专利

  (3)逸昊金属取得的专利

  (4)德威铸造取得的专利

  (5)深圳欧普特取得的专利及商标

  (6)江西欧普特取得的专利

  (7)宜安新材料研究院取得的专利

  (8)镁安医疗

  2、核心技术领先

  (1)新能源汽车

  公司是全球范围最早布局大型镁铝合金压铸设备的企业之一,长期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大型零部件一体化成型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公司及子公司已有6100T 、4200T、3500T、2700T、1600T等不同型号大型真空压铸设备,能满足不同规格大型精密压铸整体集成产品的生产需求,目前已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电池包、仪表盘、车门等产品上实现应用。其中,全球领先的布勒6100T超大型压铸机已在株洲宜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已完成安装调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的技术、产能、现场管理方面能力突出,具有在模具研发设计、新材料工艺、表面处理等领域领先的研发实力,具备较强的精益生产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增加稀土镁合金、超薄镁合金和非晶材料的应用。精密的压铸成型及CNC加工技术、多样化的表面处理及组装线,保证了汽车产品的稳定性和精密度,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功能和价格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快速的一站式服务,确保了电机、电控、电池包、液态金属锁盖、转向器和中控导航类、车身结构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及时开发和量产交付,获得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和零部件系统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的推广与销售,公司作为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吉利、TKP、HBA、TRW、GKN、蜂巢、LG、佛吉亚、大陆、阿尔派、BOSCH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供应链。

  (2)液态金属

  公司有超过20年新材料研发、精密模具设计、机械制备、压铸成型和生产的经验,专注液态金属研发和产业化10余年,作为行业内较早进行液态金属研发的企业,在非晶合金成分、成型技术设备等多个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非晶合金材料成分的设计、母合金的熔炼、精密模具设计和制造、精密机加工、表面处理及液态金属真空成型设备的制造等全制程的能力,拥有中国最大规模非晶合金的生产线。经过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公司在块状非晶合金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取得行业领先优势,成功开发并生产大块非晶系列产品。

  公司液态金属应用主要分为四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消费电子结构件(含铰链、可穿戴设备及手机精密结构件等)。公司具备生产液态金属铰链的能力和实力,公司液态金属产品已在折叠手机铰链等产品上得到批量应用。迄今为止,公司已为国内多家知名手机终端提供多款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公司生产的液态金属Face ID支架、摄像头模组等已向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批量供货。液态金属优秀的性能,在可穿戴设备方面有较好的应用。5G时代的来临,液态金属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率快速提升。第二大板块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全球唯一将液态金属应用在汽车行业的企业。公司是独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X液态金属车门锁盖的一级供应商并一直持续至今。第三大板块为医疗器械结构件。公司充分发挥液态金属高精度、高强度、高弹性等多项物理性能的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医疗器械市场,与国际知名的医疗器械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医疗器械结构件陆续进入试产,部分产品实现了量产。第四大板块为音乐及体育器材结构件。液态金属具有独特的无组织的微观结构,没有晶格和晶界,作为声波的传导介质,对于声波能量的吸收相对于传统晶体材料更加少,频率越高,差异越明显,因此是音乐器材里声音传输部件的优选材料之一。公司已为知名乐器公司及耳机类产品提供相关结构件。液态金属独特的原子结构决定其弹性变形量是传统晶体材料的两倍以上,在高尔夫等多种体育器材上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公司正在和多家国际知名的体育器材公司合作开发相关产品。

  (3)医用镁合金

  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项目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研发团队“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创新研发团队”是广东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公司是一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是国内引领行业标准制定、临床和产业化的先锋,在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方面科研和产业化能力雄厚,具有极强的科研集群优势,行业影响力强。

  公司以 “广东省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降解镁植入物临床转化创新战略联盟”为发展平台,积极推动可降解镁植入物在医疗器械领域临床转化前的各项工作,在广东省药监局、东莞市药监局和国内外医用镁合金专家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7月,公司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审批正式通过,成为国内首款获准临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属螺钉,亦是全球首例以纯镁作为体内植入物的临床试验。2020年5月,公司收到国际权威欧盟认证公告机构UDEM颁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的CE认证证书。在全球范围内,公司获得该适应症产品的首个批准证书。除已取得的欧盟认证外,公司亦在积极推进全球重要地区,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和联盟的认证和销售工作。2023年2月,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在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累计入组184例,即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已进入随访观察阶段的入组病例术后随访观察结果均为良好,未发生与器械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

  公司研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以纯度为99.99wt.%的高纯镁制成,元素单一,不用考虑多元素毒性影响,生物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用于保髋治疗微创手术,并可促进患处骨骼生长及修复。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组织接近的力学性能,能促进骨成型,实现在体内修复功能的同时逐渐降解,并最终不在宿主体内残留,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心理、生理及经济上的负担,是一类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科植入物。

  除了高纯镁骨钉的应用,公司也将继续研发高纯镁支架等相关产品,目前正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公司在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已构筑了超一流的团队、较高的技术壁垒、强大的合作伙伴等核心优势。

  3、技术实力深厚

  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持续开展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技术研发团队;建有 “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轻合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生物可降解及其相关植入器件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功构一体化轻金属材料先进成形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非晶合金(液态金属)、汽车轻量化、生物医用镁合金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及产业转化,持续完善工艺链条、改进技术路线,不断为客户提供优质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生产方面

  1、公司拥有100多台功能先进的镁铝合金压铸机、全系列高端检测仪器。经过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具备模具设计与开发、压铸成型、精加工、表面处理、喷涂、检测、包装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在生产各环节及相关技术领域解决了行业中的诸多共性关键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客户通过多个供应商加工的繁琐性,对推动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致力成为压铸行业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2、公司长期专注及深耕镁铝合金等轻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精密压铸件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精益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公司拥有镁铝合金压铸机超过100台,有多台650T进口东芝压铸机为笔记本外壳专用,并已导入650T进口JSW半固态镁合金压铸机在笔记本外壳量产实绩,将新导入大型的6100T铝镁合金压铸机,致力向汽车部件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迈进。所有成型机台均有机器人自动取件装置,不但效率高且性能稳定,铸造良品率高;日本进口CNC加工机台超过400台,其中有100多台为笔记本外壳专用;拥有高级别的无尘PC专用全自动喷油车间及组装车间。

  公司致力于薄壁铝镁合金的研发与生产,拥有27寸的大型镁合金件壁厚1.2mm和14寸笔记本电脑外壳壁厚0.45mm的量产实绩。另外,公司具备压铸模具动态分析能力,薄壁件热整形工艺及表面高光喷涂工艺,大型压铸件模内注塑等行业领先工艺。

  3、公司具备40多台液态金属真空成型机,并已有全球最大的液态金属成型机,拥有14寸大型尺寸部件生产实绩,并具备材料/成型设备研发、生产及销售全球的专利,同时拥有行业先进的品质检测及研发设备。

  4、公司拥有行业先进的品质保证设备和庞大的检测中心配套服务,具备完整的精密压铸件产品检测能力,能够为客户产品提供精准、多功能的检测服务和测试服务。公司通过贯穿产品开发设计、供应链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品质。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等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液态金属、消费电子等行业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市场营销方面

  公司注重营销团队的打造,现拥有一支优秀且稳定的营销团队,并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不断吸收优秀的人才来扩充营销队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公司不断增强营销团队的素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符合市场竞争的营销体系,提升公司整体营销能力。公司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为公司获取更多的优质订单创造了优越条件。中国是全球多种行业的生产基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通讯、音响、体育用品、医疗器械等,通过不断为新能源汽车制造、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迅速赢得了国内外广大知名品牌客户的信赖与支持。公司是“绿色压铸”理念的倡导者与先行者,在行业中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

  (四)管理团队和人才方面

  公司具有精干专业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凝聚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强,能够快速把握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并制定相应经营规划,以适应行业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增强公司整体经营能力,稳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公司始终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和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自身能力,使公司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完善考核管理机制,设计对各类人才具有吸引力、创造力的激励机制,比如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核心技术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非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重大变化,也没有发生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核心技术人员辞职、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目标,结合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稳经营、拓市场、重创新、抓进度,持续夯实主营业务。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适时调整产品定价,相关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好修复。公司克服原材料涨价及其他成本上升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通过降本提效相关举措全面管控供应链各个环节成本,全力保障客户产品的交付。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598.6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5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1.63%。

  主要情况如下:

  (一)新能源汽车

  近几年随着产品力提升、基础充电设施完善、政策推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上升。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更是从多个维度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孵化,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下沉。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随着日益严苛的节能排放要求及新能源汽车提升续航里程的迫切需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镁铝合金作为一种有效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需求量与渗透率有望不断提高。除了材料轻量化外,一体化压铸成为新能源汽车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一体化压铸是通过大吨位压铸机,将传统的多个零部件通过大型精密压铸一次整体成型出来,在减少后续加工工序的同时,实现产品轻量化及减震性要求,契合国家“双碳” 目标,具有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多方面优势。新能源汽车对减重和提效的诉求加速结构件集成度提升,一体化压铸趋势不断验证,终端布局进展超预期。随着一体化压铸技术持续发展及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大型一体化镁铝合金压铸件在车身、底盘、电池壳体等结构件中不断拓展应用,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攀升。一体化压铸技术工艺集成化程度更高,单车使用镁铝量势必增加。

  报告期内,为应对一体化压铸生产,公司持续加大工艺、材料、压铸设备等环节研发和应用力度,从前期市场开发、设备及人员规划、生产能力配套、检查测试等环节重点规划和落实,确保电机、电控、电池包、液态金属锁盖、仪表盘、转向系统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及时开发和向客户批量供货。持续推进株洲宜安精密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项目投产进程,截至报告期末,株洲宜安精密从瑞士布勒集团购买的6100吨超大型压铸机已完成安装调试。报告期内,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90,965.1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76.0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作为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吉利、TKP、HBA、TRW、GKN、蜂巢、LG、佛吉亚、大陆、阿尔派、BOSCH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供应链。

  (二)液态金属

  折叠屏手机融合了多种技术,是智能手机发展的新潮流。为抢占市场份额,此前,三星、华为、小米、OPPO均推出各自的折叠屏手机,2022年1月、4月,荣耀及Vivo相继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Xfold。至此,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基本入局折叠屏手机赛道。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折叠屏手机2022年全球出货量为1420万台,远高于2021年的800万台。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的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折叠屏手机产品在整个手机市场的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 1.2%。未来随着铰链技术、创新材质、大屏适配等方面的高度成熟及折叠屏手机价格的持续下行,折叠屏手机将加速渗透,助推下一波换机热潮。

  折叠屏手机一直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屏幕材料,二是铰链工艺,用户大部分痛点都集中在屏幕折痕、显示故障、折裂等。折叠屏手机能否顺利实现量产也取决于这两部分。液态金属作为折叠屏手机铰链的关键部件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成型性和高尺寸精度的特性,能够达到铰链结构件对于厚度、强度和精度的要求,同时由于液态金属本身卓越的弹性变形能力,使产品的疲劳性能远远好于其他材料,因此更适合用来制造折叠屏手机铰链。近年来各大主力品牌陆续推出多款折叠屏手机,更轻更薄已经是当前折叠屏手机迭代发展的普遍趋势,未来液态金属将在更轻更薄的折叠屏手机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公司具备生产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的能力和实力,作为品牌厂商的铰链结构件合作方,持续配合各款新折叠屏手机的开发工作,加大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市场开拓力度,并已向客户批量供货。截至目前,公司已与特斯拉、安费诺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公司在开拓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市场的同时,也持续加大液态金属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结构件、医疗器械、通讯基站等领域市场应用力度,不断推出适合客户需求的产品。2022年,公司与国内外医疗器械领域知名厂商深入交流,互相了解对方的产品特征与使用场景等信息,基于对材料与产品深入客观的了解,共同开发液态金属在其产品中的应用。随着元宇宙等概念热度的增加,相关产业将迎来一轮业绩增长。公司积极开展对智能穿戴等相关领域的布局,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厂商合作进行了 VR、AR、智能手表等产品的开发,并将液态金属带入产品的设计中。在与智能穿戴厂商共同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得到需求终端对于液态金属材料的肯定。公司已经量产的液态金属产品包括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医疗器械结构件、汽车车门锁扣、USB接口、手机侧面装饰件、摄像头装饰件,Face-ID支架等多款产品,其中,公司是独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X液态金属车门锁盖的一级供应商。

  (三)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医用高纯镁骨钉国内临床试验工作进程。根据该产品的临床方案,计划临床招募184例(92例试验组,92例对照组)。截至2023年2月,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在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累计入组184例,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已进入随访观察阶段的入组病例术后随访观察结果均为良好,未发生与器械相关的任何不良事件。

  公司开发的第二款医用镁新产品-可降解镁界面螺钉于2022年6月份开始进行样品测试,2022年12月取得合格的注册检验报告;动物试验方面,相关安全性指标正常。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第三款产品—可降解镁接骨螺钉开展了结构设计及验证工作,完成了有限元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相关结构待进一步优化和体内动物试验验证中。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医用高纯镁骨钉其他相关工作:2022年2月,公司完成了CE认证年度监督审核工作;2022年4月,通过了ISO 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重新认证审核并取得证书。

  (四)消费电子

  作为我国经济战略举措的关键组成部分,消费电子行业在我国总体工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随着居民可支配收支的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对消费电子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轻薄化、便携式、多功能化、高性能化的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上述产品趋势带来的就是对功能件和结构件的体积、质量、精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对终端产品的保护性和安全性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密度小、强度高、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强的镁铝合金、液态金属等新材料优势得以凸显。受益于5G 、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兴技术与消费电子产品的深度融合,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市场需求进一步旺盛。受上述因素影响,具有突出性能优势的镁铝合金、液态金属等新材料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率快速提升。

  2022年,公司持续提高研发能力,紧抓技术、生产管理,提升产品精密度,高效精确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随着技术、成本等瓶颈的不断突破及公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公司镁铝合金、液态金属等新材料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结构件的应用率快速提升。随着国内外企业在 AI、存算一体、脑机技术等创新技术上取得突破,以及“元宇宙”概念的带动下,可穿戴设备、VR等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性能将更强大,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抓住有利契机持续加大可穿戴设备、运动相机、VR等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华为、联想、Meta、联宝、GoPro、Jabil、HP等知名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五)5G精密通讯基站零部件

  近年来,中国5G基站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5G基站行业发展与创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产业政策为5G基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2022年,我国持续推进5G商用部署和规模化应用,在5G商用过程中,5G基站加速落地。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解读”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建设在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正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

  根据基站结构件截面大、导热系数高、密度低、均匀性好等特点,为实现5G网络的高频传输,对5G基站壳体、滤波器等设备结构件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制造这些器件的关键材料就是镁铝合金。5G商用基站大规模建设,除了5G低频段使用的小型化金属滤波器,金属配件其他的应用场景也将逐步扩大,尤其是具备重量轻、散热性能好的半固态压铸壳体增长强劲,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 5G精密通讯基站零部件研发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生产的5G基站产品包括滤波器,散热壳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客户有爱立信、华为、中兴、国人等。

  (六)募投项目情况

  1、2022年,宜安云海持续推进轻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宜安云海轻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基地第二期项目建设已完成,各种数控加工,搅拌摩擦焊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已投入使用。报告期内,宜安云海根据行业机遇、市场情况、客户需求的实际情况,持续扩大规模、优化产能布局,并不断积累优质核心客户,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截至报告期末,宜安云海与吉利、LG、宁德时代、长城、蔚来、零跑,阳光电源300274)等客户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三电项目(电机、电控、电池)外壳开展合作。

  2、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非晶合金(液态金属)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新建4栋厂房建设,截至目前,非晶合金(液态金属)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新建4栋厂房主体已完工并处于竣工验收阶段。报告期内,非晶合金(液态金属)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投入3,269.4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 26,909.28 万元。

  (七)研发创新

  1、研发投入

  为产品不断升级和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总投入金额为 9,313.86万元。

  2、知识产权

  公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总计取得42项授权专利、注册商标1项,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专利265项,商标55项。

  3、荣誉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第四届中国铸造行业有色及压铸分行业排头兵企业、第四届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宜安科技液态金属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公司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结构件智能制造车间入选 2022年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首批智能车间项目入库名单。

  4、标准制定

  2022年2月,公司在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和推动下成立了东莞市首个国际标准专家工作室(轻合金先进材料技术领域),旨在通过引入专家、整合资源,培育本地国际标准组织注册专家,帮助本地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推动创新技术成果国际标准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2022年3月,公司参与修订的2项国家标准GB/T 5154-2022《镁及镁合金板、带材》(代替GB/T 5154- 2010)、GB/T 5155-2022《镁及镁合金热挤压棒材》(代替GB/T 5154-2013)获发布实施。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1)液态金属

  公司将持续通过各种展销会、拍摄纪录片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液态金属,让更多客户了解液态金属的先进性能、应用领域等,提高客户对液态金属的技术和工艺的了解,在更多的产品上选择应用液态金属。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液态金属产学研联合研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进度,拓展非晶合金应用新领域,不断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同时持续改进液态金属的成型工艺,不断降低产品制成成本,打造行业一流的液态金属产业化技术和应用高地,增强公司竞争力。

  (2)新能源汽车

  一体化压铸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公司将依靠三十年精密压铸行业经验的累积和技术的沉淀,结合市场发展和客户产品实际需求,整合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坚持品质和服务作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一体双翼,深入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效益提升,实现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保持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优势地位。

  (3)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

  公司作为国内可降解镁金属研究与产业转化的领跑者,将汇聚多方力量,发挥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成员在该研究领域的绝对优势,通过对可降解镁及镁合金骨科内植入物等植入器械产品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攻关,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可降解镁及镁合金医疗器械产品,努力地打造业界知名的涵盖医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器械研发、设计、生产、生物医学评价和临床应用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转化平台,打造上下游联动、完整的研、产、供、销产业链条,促进医用镁合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巩固行业地位,带动该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二)2023年度主要经营计划

  公司2023年度主要经营计划:公司将顺应一体化压铸发展趋势,依托公司在新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的领先技术,致力于将一体化压铸技术作为标准工艺进行布局。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加强供应链及数字化转型建设,发掘、引导、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液态金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材料产品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继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高纯镁骨钉产品在欧盟国家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及高纯镁骨钉项目国内临床试验报告取得并提交产品注册审批申请进程。

  为实现上述计划,公司将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

  将持续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不断提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履职效能,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控制流程,推动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在做好董事会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自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提升公司规范运作和透明度。持续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依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市场拓展

  公司将加强市场调研,紧密围绕客户需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的差异化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不断完善营销组织建设和技术支持中心建设,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咨询及技术支持、产品服务能力。公司将进一步通过引进高端技术人才、营销培训等方式多渠道提升营销人员素质,增强销售服务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研发和技术创新

  为应对一体化压铸技术对设备与模具、材料及工艺设计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公司将在开发、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继续加大研发开发投资,加强公司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力度,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相结合、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持续构建和优化研发管理体系和平台,包括组织、流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强化研发过程执行与监督,提升研发质量与效率。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制度体系,推进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4)数字化建设与质量管控

  随着铸造行业向着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方向发展速度加快,为提质增效,公司将抓住有利契机,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铸造”步伐,以ERP系统为核心数据平台,搭建起一套涵盖业务流程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业务模式与智能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对公司员工定期开展智能化认知、操作、运维培训,增强员工智能化操作能力,培养公司智能化建设方面人才。

  公司将持续完善和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控工作贯穿到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出厂检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将质量绩效有效分解,将考核层层落实到位,持续降低质量损失的占比。密切关注客户诉求,对质量反馈问题100%分析对策,跟踪改善结果,以达到客户满意。

  (5)人力资源建设

  紧密围绕公司战略及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员工招聘、选拔、任用、培养等机制,力争以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并留住人才。进一步完善员工考评与激励机制,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凝聚力和积极性。持续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有效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6)资本运作

  公司将根据发展战略及自身实际需求,适时通过收购、兼并等多种资本运作手段,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公司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加强融资筹划,助力公司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三)前期披露的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进展概述

  具体内容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相关内容。

  (四)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详情见本报告第一节相关内容。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川宁生物
  • 中海达
  • 鲁抗医药
  • 正丹股份
  • 蔚蓝生物
  • 凌云股份
  • 国联股份
  • 溢多利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