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4-29 01:35: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正邦科技002157)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1、行业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之“畜牧业”,行业代码“A03”。“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加2867万头,增长4.3%;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比上年增加246万吨,增长4.6%。2022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33万头,增长0.7%。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增长1.4%。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饲料、生猪、兽药的生产与销售,其中生猪养殖是公司核心业务。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和生猪养殖大国,人均消费量相对稳定,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较之城市居民消费已不存在明显差异。据国家五部委联合公布,2022年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年人,同比增长6.7%,实现近4年最高消费量。根据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情况看,国内生猪销售市场规模依然持续高达万亿,整体生猪养殖市场空间广阔。

  2、报告期内行业周期性特点

  (1)饲料行业

  饲料行业需求继续保持刚性增长,行业无明显周期性特征

  2022年,随着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水产和反刍动物养殖持续发展,带动饲料工业产量较快增加,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报告期内,全国工业饲料产值、产量实现双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规模企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饲料行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8021.2万吨,增长3.7%;浓缩饲料产量1426.2万吨,下降8.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652.2万吨,下降1.6%。分品种看,猪饲料产量13597.5万吨,增长4.0%;蛋禽饲料产量3210.9万吨,下降0.6%;肉禽饲料产量8925.4万吨,增长0.2%;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616.8万吨,增长9.2%;水产饲料产量2525.7万吨,增长10.2%;宠物饲料产量123.7万吨,增长9.5%;其他饲料产量223.3万吨,下降7.2%。

  饲料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动直接受下游养殖业影响,最终取决于居民饮食结构、对肉类等产品的消费情况。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对畜、禽、水产品的需求量将维持在高水平且保持稳定。虽然短期内饲料产品的需求量会因下游养殖行业具有存栏量的波动变化而随之变化,但是从近 30多年来饲料产量的变动情况来看,我国饲料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上升或下滑特点。

  (2)生猪养殖行业

  行业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行业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生产集中程度较低,但规模化有所进展。截至2020年,年出栏数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有16万户,而500头以下的小型养殖场则多达2061万户。2008年以来,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在生猪疫病、政策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规模化程度实现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生猪出栏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市场份额约15.34%,较2021年行业出栏排名前五的合计市场份额增长了6.12个百分点。根据近五年数据来看,头部企业市占率呈现稳步抬升态势,行业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

  我国生猪价格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一般3-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并且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

  2021年上半年,国内能繁母猪在养殖高利润的驱动下加快恢复,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为2017年年末的102%。而伴随着持续2021年震荡下行的国内市场生猪价格,市场产能开始逐步去化。直至2022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低点4177万头后,又开始恢复产能增长态势。能翻母猪存栏量出现连续回升直至2022年12月,据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4390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7.1%,生猪产能出现上行小周期。

  (3)兽药行业

  我国大部分兽药企业规模小、研发实力弱,市场竞争激烈。2022年新版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已经全部完成,大部分中小微兽药生产企业,由于未通过新版GMP验收,被取消了生产兽药资质,这也促进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尤其随着2022年国内市场生猪产能的回调,养殖终端积极性上升,兽药需求显著增加,尤其是保健类和促生长类需求较为旺盛。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正邦科技主要从事饲料、生猪、兽药的生产与销售,并为中小型企业、养殖户提供产品、养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经过正邦科技多年的发展,目前已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生猪养殖业务,进一步加夯实自身在生猪养殖领域多年以来的经验及养殖管理基础,从而更好地扩大生产养殖业务规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正邦科技业务辐射全国,在全国多个省(市、区)均有分布。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饲料生产与销售、生猪养殖与销售及兽药的生产与销售。

  1、饲料业务主要提供猪饲料、禽饲料以及少量水产饲料和反刍饲料,产品结构以全价料为主,预混料和浓缩料产品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饲料产品主要用于养殖户饲喂畜禽及鱼虾等水产品,为畜禽及水产品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公司是国内大型饲料企业,也是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公司目前集中资源聚焦生猪养殖主业,饲料业务能够较为灵活、充分地配合公司经营规划进行发展。

  2、生猪养殖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仔猪和肥猪。报告期内,公司肥猪产品主要出售给批发商、肉联厂及肉食品加工厂进行屠宰及深加工,仔猪主要出售给其他养殖单位或个人进行育肥。

  3、兽药业务主要产品以猪、禽用兽药为主。公司主要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兽药、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兽药产品主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公司饲料及兽药业务逐步转变为支持主业的发展定位。

  (二)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下辖饲料、生猪养殖、兽药三大业务板块,饲料业务成熟的动物营养技术和优质饲料产品、兽药业务成熟的动物疾病预防与治疗技术和优质兽药产品均对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形成强有效的支撑。

  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模式如下:

  1、饲料业务经营模式有经销商模式、猪场直销模式和猪场协管模式。

  2022年上半年,饲料业务围绕服务营销展开,采用经销商模式、直销模式和猪场协管模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客户粘性。但由于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承压及面临资金加速紧张等问题,公司于2022年下半年起逐步安排饲料停产,以国内部分饲料厂对外出租的租赁形式盘活公司资产,回收一定现金以流缓解资金压力,支撑主业发展。

  2、生猪养殖业务模式有自繁自养模式、“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有自繁自养模式和“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

  (1)自繁自养模式是指以自营方式管理和经营猪场,主要产品是肥猪。

  (2)“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一种轻资产扩张模式,即在公司的繁殖场周围一定区域内,发展若干合作养殖农户,公司为农户提供仔猪、饲料、兽药、全程养殖技术指导和管控,公司负责生猪销售,并承担肥猪销售的市场风险,合作农户负责育肥阶段猪场的建设投资、生猪育肥饲养工作,不承担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该模式的核心是融合了公司成熟的猪场管控技术及环保建设优势、品牌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养殖技术优势及肥猪的销售优势,并结合了农户的固定资产建设、土地资源、养殖责任心要素,该模式可突破自建猪场的资金瓶颈,推动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以更快速度扩张。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会根据合同要求对养户出栏率、料肉比、饲养时间等指标进行约束性考核,并定期对考核结果无异议的养户进行费用结算。

  3、兽药业务的经营主要通过一级代理商进行分销,同时成立养殖技术培训学院,面向规模猪场培训专业养殖技术。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动物疾病服务方面优势,组建了庞大的技术服务营销团队,为高端客户提供养殖场疾病防控服务及个性化的产品定制。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饲料业务

  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市场生猪价格的影响、叠加用地、环保等养殖相关政策日趋严格等因素均通过养殖端传导至对饲料整体的需求,对公司饲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产生了一定影响。2022年下半年,由于公司遭遇持续的业绩压力,现金流紧张,资金链也出现一定问题,在此经营生态环境下,公司饲料成本逐步上升的同时销量骤减,为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公司决定对国内亏损的饲料厂进行停产安排,并将其中国内部分厂房对外出租,盘活公司资产,回收部分现金流,防止经营的进一步恶化。

  2、生猪养殖业务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中国后,对国内生猪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养殖行业产能急剧收缩和扩张的影响下,市场供需失衡,2021年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公司养殖实力,聚焦主业发展,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逐步推进产能扩张的各项基础工作,包括海外引种、栏舍筹建、人员储备等,待公司2021年产能快速释放时正赶上国内市场生猪价格低迷的情形,致使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承受一定业绩压力。

  报告期内,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上半年依旧保持低迷,下半年开始逐步回升。由于公司在2021年缩产造成一定的经营压力,包括资金、养殖效率及栏舍冗余等问题,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开展各项应对举措以尽可能减少亏损并保证主业的持续性正常经营。此外,为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经营能力,公司在报告期内有序开展了预重整的各项工作。

  (1)保留公司核心种群,有序开展育种工作,推动养殖业务的转型和发展

  报告期内,由于资金紧张问题,公司在经营上承受一定压力,但依然持续性开展公司育种的相关工作。公司战略转型以来,在处置了前期高价外购的低效母猪后,对于存栏的能繁母猪也进行等级标准提升的筛选工作,以提升公司整体养殖效能。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依旧保持一定数量的GGP+GP,育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种猪育种群体发挥显著性能优:GGP场母系种猪繁殖性能优越,父系种猪生长性能突出:大白育种群平均产活仔14.0头;长白育种群平均产活仔13.5头;杜洛克育种群百公斤日龄145天。GP群体窝均断奶健仔数平均提高1.0头;PS群体窝均断奶健仔数平均提高了1.5头;商品猪生长120公斤出栏天龄缩短3天。目前公司虽面临业绩阵痛,但基于高效的存栏能繁母猪性能,伴随育种工作的开展及成果的提升,有望为公司未来经营增强正向收益。

  (2)核销及处置闲置及低效资产,清退冗余产能,以盘活公司资产及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公司在2021年由于产能的释放叠加猪价持续低迷经历了经营业绩的剧烈波动,因此,公司及时进行了战略调整,由快速提升规模发展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面对持续低迷的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及未知的市场风险,公司以保生产,稳经营为工作核心,对于能繁种群做了进一步精简压缩,出栏规模锐减。而对于能繁种群的精简也造成了公司产能利用率的下降,由此产生大量闲置资产折旧摊销以及租赁资产退租等直接损失,同时也大幅增加了养殖成本,影响经营效益。因此在报告期内,公司不断通过核销及处置闲置及低效资产等手段,清退冗余产能,以此提升产能利用率,增加现金流,优化公司整体资产质量,同时也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长期来看这是公司完成发展战略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以成本管控为导向赋能养殖业务,提升精细化管控助力降本增效

  在市场猪价周期性波动、原料价格波动等系统性风险因素影响下,公司以成本管控为导向推动养殖业务变革,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提升决策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方式适配产能和经营目标等举措助力降本增效。在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的行业发展方向下,智能化的养殖系统是规模养殖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报告期内,公司数字畜牧研究院作为打造智能化、数字化“新正邦”的发动机,创新研发成果不断落地,智能化养殖系统全面投入使用,物联网系统及智能化硬件赋能新老猪场,对投料、环控、销售等流程精准监控,为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2023年公司计划实现新一代智能猪舍3.0版的投入使用,在饲养成本和建设成本方面都起到一定降本增效的成果。未来,公司将每年至少迭代一个版本,巩固并扩大正邦在养殖工艺及智能硬件方面的领先优势。此外,公司还将争取引进数字化领域优秀企业的投资或合作,帮助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应用,实现生产管理的飞跃。

  (4)主抓内部管理,优化组织结构,聚焦区域,加速公司业务变革以提升经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行业及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现状,逐步通过减少饲料及动保板块的外销业务,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生猪养殖主业,把猪养好将成为公司未来生产经营的核心目标。为此,公司主抓内部管理,通过组织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取消原农牧事业部、供应链中心、养殖事业部、兽药总公司等所有的总部二级管理中心,缩短管理环节,减少因“部门墙”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及管理费用等问题。针对养殖事业部,简化为三级的管理层级:总部—片区—猪场/服务部,总部负责战略制定、关键资源包括资金、专业技术、工程建设、信息化等领域的构建、重要决策、经营监管等方面;片区成为业务运营中心,猪场/服务部为基层管理单位主要负责执行。新的管理层级将通过总部不断放权给片区,来激活片区及基层管理团队,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叫炮火”,以此提升组织活力,增强经营管理的稳健性及效率性。

  报告期内,公司也根据业务以及组织结构调整继续加强重点养殖区域的聚焦和人力资源的适配。公司未来重点发展以江西总部为辐射中心的南方地区,南方气候及地形针对“防控非洲猪瘟”形成天然环境优势,叠加一定的人口及销售资源,尤其是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省份还具备充足的港口资源形成原料的进口优势。有利于公司加速业务调整恢复养殖效益的同时,深化变革不断提升经营效率,以精细化管理轻装上阵再发展。

  3、兽药业务

  公司的兽药业务主要产品以猪、禽用兽药为主。公司主要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兽药、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兽药产品主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

  报告期内,公司兽药销售收入1.01亿元,同比减少45.75%。

  报告期内,饲料业务因合并范围变更及缩产影响,对外销量大幅下滑;生猪养殖业务因主动调减产能的影响,出栏规模出现大幅下滑;兽药业务因业务发展转型等原因销量也出现回落。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受国内生猪市场养殖行情及公司整体资金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4.15亿元,同比下降69.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87亿元,同比亏损收窄28.86%。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如下:

  1、受制于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及公司资金情况,养殖效益及出栏战略受到较大影响

  报告期内,由于公司资金压力较为紧张,叠加主动缩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积极转变销售策略,通过提高仔猪的销售占比及提前出栏肥猪,迅速回流资金,支撑主业发展。但由于公司负债压力较大,资金情况并得到未充分缓解。因此对于生产养殖造成了一定影响,包括撤场淘汰怀孕母猪、资金不足影响后续育肥、仔猪压栏导致仔猪死亡率偏高、销售策略的调整导致育肥阶段料肉比、存活率等饲养成绩较差等养殖效益下降等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生猪销售收入85.97亿元,同比下降70.31%。

  2、公司产能调减导致费用率较高,正通过资产优化及产能适配调整不断降低公司费用

  公司在2021年由于产能的释放叠加猪价持续低迷造成了业绩的剧烈波动,因此公司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战略,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起对相对低效产能进行了精简压缩。报告期内,由于产能的快速调减导致栏舍闲置、人效低效且组织冗余等问题,因此公司产生较高的期间费用,包括占比较高的闲置资产折旧摊销、财务费用、职工薪酬等。报告期内,公司已积极采取各项应对举措,通过核销及处置闲置低效资产、清退租赁产能、精简人员以适配组织架构等方式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以适应新发展的需要。

  3、基于集中化和规模化是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国内也是生猪的巨大消费市场。因此,报告期内,受公司整体经营环境影响,公司业务迭代重塑,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生猪养殖主业,逐步减少饲料外销、动保外销等非生猪业务,专注集中于生猪养殖。其他板块业务规模下降,盈利能力受限,承受亏损压力。

  4、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目前公司部分闲置无效及已经拆除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租赁资产等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对期末生猪存栏、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计提减值准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与销售、饲料生产与销售及兽药的生产与销售业务,生猪养殖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一直以来围绕生猪产业规划,根据全球化品种规划,聚合优质的种猪资源,利用资源优势,发现更优质基因组合,从而不断打造育种体系,培育适应中国市场特色的正邦种猪系。同时也不断投入研发,利用工业化的管理思维提升精益化生产能力。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将普通的数据分析转向过程管控落地,从结果管理转向为过程管理,充分激发人效,实现养殖过程的标准化及管理的精细化。公司依托自身近二十余年积累起来的行业资源及管理经验,在种猪提质增效、母猪自循环、产能建成、构建数字化转型体系以提升管理精细化等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进步。

  但受2021年国内市场生猪价格的冲击,其影响在2022年持续蔓延,造成公司资金紧张,流动性短缺,导致公司部分债务逾期,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损耗较为严重。公司生猪养殖生产成绩下降,养殖效率低下,公司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营危机,公司核心竞争力严重受损。

  为保障公司持续稳定经营,针对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公司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压降债务规模和财务费用,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并积极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升业务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推进重整工作,推动公司重整成功,以化解公司债务危机和经营危机,恢复公司正常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促进公司早日回归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逐步恢复、重塑公司核心竞争力,尽早消除不利因素对公司的影响。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受国内生猪养殖市场价格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同时在经历2021年整体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出栏放量,公司在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进一步承压。在公司实施业务转型的发展举措后,公司的产能进一步压缩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不仅在营业收入方面造成同比减少的情况,同时对于生猪养殖成本也带来不利影响。为最大程度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经营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预重整的相关工作。在预重整期间,公司经营正常开展,公司也将依法配合临时管理人等进行预重整相关工作。若法院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公司将依法积极主动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在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和未来经营发展问题的方案,力争通过重整计划的执行,解决公司目前的债务问题,增强流动性并提升资产质量,助力公司走出困境,继续深入推进业务转型,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基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聚焦生猪养殖主业,经营模式稳中取进

  公司进入生猪养殖行业近二十余年,业务曾涉及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但为集中优势发展主业,公司未来将形成以生猪养殖为主的业务模式,饲料及兽药板块业务将转变为以服务主营业务为主的业务定位。在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公司将以“保生产,稳经营”为生猪养殖业务开展的工作核心,在业务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规模和效益。公司在经历了两年亏损的情况下痛定思痛,坚持变革,通过多种方式剥离低效资产,清退冗余产能,在一定程度上盘活公司资产回流现金,再集中优势资源投入核心优质资产,以促进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稳定、循环、可控的目标。公司未来也将务实经营发展目标,稳定经营步伐,坚定实业发展,参与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2、积极推动重整事项,加快化解债务风险

  2021年以来,公司持续经历巨额亏损,资金流动性出现不足,引发债务风险,公司可持续性的生产经营发展受到挑战。当前公司在重整事项上将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与相关部门、临时管理人、债权人等各方保持沟通,加快推进各方认可的重整方案落地,协调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关系平衡,妥善处理因债务问题引发的经营风险,同时在生产经营端勤勉尽责,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主业,勤练内功,稳步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型。未来,公司也将持续配合法院及管理人开展相关重整工作,推动重整的顺利进行。同时加速生产经营的转型发展,推动经营发展逐步向稳,促进公司回归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3、持续降低养殖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让公司更加坚定不移的走发展方式转型之路,公司将继续完善治理结构,加强预算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养殖指标。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在组织架构优化、人员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内部监察审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突出“提质增效、精益管理、挖潜降耗”的经营策略,通过经营发展业务转型激发组织新活力,从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降本增效,增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竞争优势,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对过去经营情况做了充分的总结、分析和自我批评,对外与投资者也保持密切沟通,期间收到了许多投资者的建议、批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部分多年来陪伴公司成长的投资者向公司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表达了友好的祝愿,公司在此对以上所有投资者表示衷心感谢。2023年公司一方面将积极推进当前预重整及后续事项,妥善化解债务风险,努力帮助公司回到可持续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做好当前生产经营工作,提质增效、稳中取进。加速高质量业务的转型和发展。

  (二)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可能面对的风险

  (1)公司重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

  2022年10月22日,公司收到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昌中院”)送达的《通知书》以及债权人锦州天利粮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州天利”或“申请人”)提交的《破产重整及预重整申请书》,申请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并同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收到南昌中院送达的《决定书》[(2022)赣01破申49号、(2022)赣01破申49号之一],南昌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公司后续是否进入正式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南昌中院裁定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依法配合南昌中院及管理人开展相关重整工作,并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持续经营能力。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2)生猪疫病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口蹄疫、禽流感、猪链球病、蓝耳病等对猪、鸡、鸭养殖业有较强破坏力的传染病疫病时有发生。特别是非洲猪瘟疫病,对行业影响较大,导致畜禽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市场供应,对未来期间市场供求和价格造成不确定影响。另外,畜禽疫病的蔓延加上社会部分言论误导,容易引起消费者心理恐慌,造成整个市场需求的迅速萎缩,致使畜禽养殖企业面临较大的销量与销售价格压力。虽然公司十分重视疫病防治,但一旦发生大面积疫病,将使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3)食品安全风险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以及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控制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公司面临的产品质量风险主要为食用风险即公司销售的商品肉猪等产品的卫生安全风险。虽然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但公司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品牌、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从而在一段时间内会连带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4)自然灾害风险

  公司养殖业务可能会受到干旱、水灾、地震、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公司生产基地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均可能造成养殖场、其他设施或设备的重大损坏或灭失,生猪存栏或出栏数的大量减少,进而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无法排除下属企业所在地区遭受类似重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但是公司各项业务布局比较分散的现状保证了特定区域发生重大疫病或自然灾害时,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5)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的风险

  中国生猪养殖市场的集中程度持续上升但仍相对较低,大量散养户在猪肉价格高时进入,在猪肉价格低时退出,从而影响市场供给量的稳定性,导致行业供需匹配呈现出较大的周期性波动,造成产品价格的较大波动性。近十年来,我国猪肉价格经历了多轮价格周期,价格波动性特征明显。公司主业单一,为生猪养殖,近两年受到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的影响,公司面临较大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经营业绩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如果未来市场供需情况发生较大波动导致供应大于需求,则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将继续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公司经营业绩可能持续恶化。

  (6)公司租赁经营的风险

  公司作为规模型养殖企业,需要租用大量农村土地实施养殖。虽然公司租赁农村土地均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所有必要手续,但如出现租赁到期,或出租方的原因(如不愿或财务等原因)不能继续将土地、房产及设施租赁给公司、而公司又未及时重新选择经营场所的情形,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7)债券偿付风险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未兑付的存续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尚未转股金额131,710.24万元。在债券存续期内,除了不可控的市场、政策、法律法规变化等因素外,投资者还面临公司预重整及后续事项导致的相关风险,使得拟定的偿债保障措施不完全充分或无法完全履行,进而影响本期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作为公司债券发行人,公司提醒广大债券投资者注意债券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偿付风险、债券安排所特有的风险、资信风险、评级风险、担保风险)以及公司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详细内容见《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第三节及公司进入预重整阶段后定期发布的《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风险提示公告》相应描述,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8)经营模式风险

  自繁自养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有:①异地管理风险:鉴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公司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异地管理风险;②资金风险:由于该模式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公司可能会存在因资金问题而暂缓实现生猪规模的快速扩张。“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有:①养户的道德风险:在市场生猪价格高于约定回收价时,可能会有养户偷卖肥猪的情况。公司通过合同约束、猪场生产资料的簿记建档及深度技术服务,为养户提供全面养殖技术输出,并通过猪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跟踪合作养殖户的猪场动态信息,有效预警,防范养户道德风险发生。②市场风险:在市场生猪价格低于约定回收价格时,公司可能面临猪价倒挂的市场风险。

  (9)产业政策风险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提高畜禽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大力扶持与推动畜牧产业进入快速转型期,鼓励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体系。公司所从事的畜禽养殖主营业务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未来相关政策如果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2、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主要应对举措

  (1)公司将积极推动预重整及后续事项,并在此期间勤勉尽责,继续努力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坚定不移走发展模式转型之路,推动公司逐步回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公司为化解债券偿付风险,将做好风险提示,并积极与债券持有人、有关部门持续保持密切沟通,尽最大努力保护投资者权益。

  (3)公司已构建专门的非洲猪瘟疫病防控管理团队,构建了完善和经受实践考验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开发了生物安全防控管理系统,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猪场建设标准,包括猪场选址、土地租赁、猪场建设用料、通风保温等建设方案设计,已充分考虑防灾、租赁土地长期经营风险,并购买了相关保险,努力将风险降至最低。

  (4)公司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视食品安全为企业生命线,通过原料选购、生产过程管控、事后责任追踪等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模式,全程管控产品的安全生产。

  (5)公司已优化组织结构,构建养殖业务的三级管理层级。激发片区及基层员工积极性,提升组织活力,以此提升管理效率。并鼓励创新,通过成本考核等举措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人效,提高盈亏平衡的安全边际,抵御产品价格下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6)针对公司分散经营的特点,公司建立了层级明确的事业部、片区、分子公司的层级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在财务、采购、销售、生产等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网上办公。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责明确、管理和沟通效率迅速,极大降低了地域限制造成的管控风险。

  (7)公司通过生猪行情预判、成本控制,合理设置生猪回购价格,在确保养户获得合理收益的基础上,降低公司市场风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常山北明
  • 南天信息
  • 银之杰
  • 保变电气
  • 拓维信息
  • 大唐电信
  • 银宝山新
  • 海立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