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升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8-25 20:21:06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东方日升30011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H38)。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大类下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382)下的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C3825)。

  一)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光伏行业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积极推动新能源战略、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国都在加快对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目前世界上已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水能、风能、潮汐能的可用量较小,满足不了人类的客观需求;核裂变虽然产生的能量巨大,但存在不可控性及安全风险,切尔诺贝利及福岛核事件的警钟仍然长鸣;地热能虽然就理论研究而言颇具潜力,但于技术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多可行性问题。相较之下,在可合理预期的期间内,太阳能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性、安全性、广泛性、持久性、充足性、免维护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太阳能是目前人类已知可利用的、清洁安全且能够满足人类未来需求的最佳能源选择。整体上看,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全球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部分时期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投资过热、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经历了一定的行业调整,但整体上仍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目前,光伏市场的参与者以眼光长远、深耕行业的产业资本为主,短期逐利的金融资本较少;行业逐步摒弃聚焦价格的竞争手段,转向涵盖性能、功能及技术研发实力的多维度竞争策略;产业链中纵向的战略合作、协作程度加强,在光伏发电逐步取代火电的长期视角下,行业整体已逐步摆脱对于政策补贴的依赖,形成以市场驱动为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各国近年来对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稳步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230GW,同比增长35.3%,累计光伏电站装机量约1,156GW。

  进一步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据能源与气候智库(ECIU)统计,截至2023年8月,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如德国等27个国家已就碳中和立法,并有49个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各类可再生电源中光伏开发潜力较大且适合大规模发展,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推力,长期空间及成长确定性高,发展前景广阔。

  2、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情况

  (1)政策利好,为我国未来能源长期发展方向之一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尽管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但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仍以传统能源为主,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8年5月,为促进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虽然“531”光伏新政包括“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较为严苛的内容,但经历政策变动后,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仍高达44.26GW,仅次于2017年,创历史第二高水平,远超业界预期。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61号)(即“761号文”),主要内容包括:①2019年I~II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4元、0.45元、0.55元;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千瓦时补贴0.1元,户用分布式每千瓦时补贴0.18元。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0〕511号)(即“511号文”),主要内容包括:①2020年I~II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35元、0.4元、0.49元;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千瓦时补贴0.05元,户用分布式每千瓦时补贴0.08元。

  “531”光伏新政踏出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加速“平价上网”的第一步;“761号文”明确了集中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有所下调、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及户用项目度电补贴下调,该补贴标准也侧面印证了“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511号文”与“761号文”相比,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下调每千瓦时0.05元、0.05元、0.06元。在政策引导下,光伏行业加快去补贴化进程,平价上网加速到来。

  2020年9月,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由此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作出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的国家。2020年12月,国家领导人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表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833号),指出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整装开发条件、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地区,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

  2022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全面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推进建设总规模4.5亿千瓦时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规划建设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开展新能源微电网和主动配电网建设,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发展。

  202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可再生能源,现阶段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以各地区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为基数,“十四五”期间每年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在全国和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时予以扣除。同时要求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完善可再生能源消费数据统计核算体系,科学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等。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试点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超过30%,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60%。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广泛发展,就地消纳能力明显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建设成效显著,非电利用多元化、成规模。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当前至2030年为加速转型期,新能源坚持集中式开发与分布式开发并举,通过提升功率预测水平、配置调节性电源、储能等手段提升新能源可调可控能力,推动新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装机占比超过40%,发电量占比超过20%。

  政策的出台有助于重塑光伏行业竞争格局和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为我国下一步能源结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产业下游新装机量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光伏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005年起,随着一批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013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驱动下,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之一。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3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10.95GW,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并在此后保持持续增长,尽管受到2018年“531光伏新政”以及2019年竞价政策出台较晚影响,我国2018年和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有所下降,但仍分别达到44.26GW和30.11GW,始终居于世界第一。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分别达48.2GW、54.88GW、87.41GW,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3)规模与技术不断突破,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光伏行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已有多项技术取得全球领先水平,产品性价比全球最优,各环节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产业自给率最强,基本上实现国产化”。

  根据CPIA的数据,从规模上看,2022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的产量占比分别为85.6%、97.4%、90.3%和84.8%,其中多晶硅产量约85.7万吨,同比增长69.4%;硅片产量371.3GW,同比增长63.9%;电池片产量330.6GW,同比增长67.1%;组件产量294.7GW,同比增长62.1%,中国光伏行业已成为全球光伏集聚之处,且其规模呈持续扩张趋势。

  从技术上看,我国光伏企业在PERC、TOPCon、HJT、IBC等高效晶硅电池生产技术上先后取得突破,半片、双面、叠瓦、多主栅、大尺寸等相关技术也相继成熟并逐渐被应用,持续进行提升和创新。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作为光伏发电中起核心作用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从2014年至2022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打破纪录56次;2022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打破纪录14次,其中10次为N型电池技术。

  近年来,从硅材料、电池、组件到系统的优化创新,中国光伏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及工艺水平均有较大提升,并进而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随着光伏上网电价逐步趋近常规电力的上网电价,中国光伏行业更具竞争力。

  二)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集中情况、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

  1、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集中情况

  光伏电池及组件行业均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虽然进入门槛较高,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已经成为开放性行业。过去十年中,光伏组件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扩大产能,逐渐夯实市场地位。其中我国企业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产量等在全球占比均高于75%。已成为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全球产业中心。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组件前10名企业产量总额为255.9GW,较2021年增加93GW,占全球组件产量比例为73.7%。随着行业技术迭代的加快、下游市场对于高效产品的需求增加、行业规模扩张等,中小厂商易因缺乏产能、技术资源等而被加速淘汰,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出色的研发技术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更为受益,从而引领未来市场并占据更多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工艺改革,经营规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光伏组件出货量行业领先。随着公司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客户品牌认可度的提升,若无重大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公司在光伏组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年以来公司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稳定居于世界前十位。

  (二)公司主营业务及介绍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务亦涵盖了光伏电站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主要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并涉足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储能系统集成,主要产品的功能与用途简要介绍如下:

  一)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太阳能电池片既可单独销售,也可以作为下游组件生产的原材料。公司的电池片、组件研发成果显著,取得多项专利,产品转换率屡创新高。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单晶PERC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3.45%,TOPCon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5.20%,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00%;单晶PERC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1.7%,首年衰减率不超过2.00%,次年至第30年每年功率衰减不超过0.45%;TOPCon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2.65%,首年衰减率不超过1.00%,次年至第30年每年功率衰减不超过0.4%;异质结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3.89%,首年衰减率不超过1.00%,次年至第30年每年功率衰减不超过0.3%。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客户要求,紧扣市场需求,依托异质结电池技术推出超低碳210HJT伏曦系列产品,在工艺上采用了独特的低温双面钝化接触、昇连接无应力串联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在材料上采用了210半片薄硅片、低银含浆料、钢边框等材料;在拥有高功率和高转换效率的同时,伏曦系列产品应用昇连接无应力串联技术、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降本手段控制其成本,使该系列产品的度电成本有着较大的优势。

  二)多晶硅

  公司的多晶硅业务主要以光伏级多晶硅为主。公司旗下子公司聚光硅业专注于多晶硅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相关多晶硅产能处于满产状态,主要生产要素采取就近采购方式,产品的主要客户为下游的硅片企业,价格随行就市。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不断改进制造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利用技术以及产业规模化降低单位成本,进一步提升相关多晶硅产品的市场口碑以及竞争力。

  三)太阳能光伏电站

  公司的光伏电站业务主要以集中式光伏电站为主。公司子公司日升香港、日升电力专注拓展海内外电站开发、建设、运营、转让等,采取的业务模式有EPC、持有运营、BOT等。秉持“适当持有、滚动开发”的电站总体思路,公司在巩固原有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海外电站投建区域外,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积极开拓西班牙、意大利、孟加拉、菲律宾、尼泊尔、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地区在内的光伏电站建设、运营与转让。在保证集中式电站顺利开发的同时,公司对户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相关业务也在积极拓展当中。另外,公司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公司“光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已进行商业化应用。公司还将推动已有光伏电站的多形式处置,提高电站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储能系统集成

  公司的储能系统集成业务以大型储能系统产品为主。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双一力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旗下产品涵盖电池、模组、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独立开发的液冷储能电池系统是国内首家同时通过中美两地UL9540A认证的系统。在电网调峰调频、可再生能源电网、工商业、应急备用等应用领域,宁波双一力凭借新一代风冷、液冷锂电储能产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已投运的储能项目遍布国内及欧美、亚太等市场,具有全球范围内多个百兆瓦级大型储能项目的交付经验,交付与服务能力得到海内外客户的普遍认可。

  (三)公司经营模式

  一)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主要为自主生产,建立“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接受的订单和预付款情况,及时组织安排实施生产并于较短时间内陆续安排发货,保障客户所需产品的按时交货。具体的生产流程如下:

  1、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流程

  2、多晶硅制造流程

  3、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流程

  4、储能系统集成制造流程

  二)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运营制造中心,对原辅材料进行集中式统一采购。运营制造中心负责采购计划编制、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采购流程审批等工作。公司采用订单式采购模式,根据客户的订货需求和实际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并实施采购。客户订单主要分成标准订单和非标准订单,两类订单均采用订单式采购。报告期内,公司有多家关系稳定的原辅材料供应商,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持续可靠的保障。

  三)研发模式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主,通过引进人才,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方式形成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

  四)销售模式

  公司设立营销中心,采用直销为主,分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营销中心分设国内销售部、海外销售部和市场部。其中,国内、海外销售部负责客户开发与维护,包括处理订单,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等。国内销售部和海外销售部采用区域团队制,公司总部统一限定该区域的战略性重要客户,各区域中小型客户的挖掘以“自由竞争,报备评估”为原则,鼓励销售团队积极开发客户。市场部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展会宣传、市场信息收集等。公司设立全球质量及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节将从行业趋势、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公司经营计划三个方面,对公司未来进行展望。

  一)行业趋势

  据IRENA数据统计,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装机成本由2010年的4,731美元/kW降至2020年的883美元/kW,降幅约为80%。光伏发电性价比对照传统发电方式有着持续的大幅的提升,相关产品的海内外客户认可度、需求量持续提高,行业内企业百花齐放,竞争烈度持续提高。

  一方面,自2022年底以来,随着上游产能的逐渐释放,光伏主产业供应瓶颈改善,下游电池组件制造商的采购成本下行,带动光伏终端装机成本显著下降。目前,全球光伏电站装机需求正在维持高景气状态。

  另一方面,电池技术处于迭代期,P型(PERC)电池转化率接近理论极限,其产品生命周期已经接近完全期,新技术的N型电池的技术路线有TOPCon、HJT、IBC等,该型电池的转化极限效率相较于传统的P型电池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现今已有多家企业布局、投产该型电池。

  随着电池效率的不断提高,电池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光伏类产品的应用场景被不断拓宽,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例子不断增多,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水光互补等应用模式不断推广,未来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i.光伏+5G,5G技术不断成熟、普及化,按照各运营商5G规模和数量计算能耗总量,5G宏基站能耗量大概是4G的9倍以上,整体更高的总耗能,相对更高的基站密度,其非常契合光伏发电的使用场景,光伏和5G产业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相互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ii.光伏+新能源基建,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应用模式更加普及,新型基建,例如:光伏充电桩等,相关的建设业务需求也将逐渐扩大。iii.光伏+建筑,随着国家对建筑能耗标准、绿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清洁安全高效的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将成为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契机。iv.光伏+制氢,实现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实现两种新能源之间的有效应用。随着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制氢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新选择。

  二)公司发展战略

  1、公司继续专注于光伏制造主业,依托高效光伏产品体系和全球营销体系,大力保障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的投入,加速推进国际化,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光伏能源解决方案。

  (1)电池组件:依托“降本增效”的产品技术原则,充分发挥异质结为主的N型电池技术领先优势,提升自产组件的转化效率、使用寿命周期和安全性,通过硅片薄片化、低银含浆料以及无铟化材料三条主要路径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围绕新技术、新需求加速扩大新型高效光伏产品产能建设项目,优化适用不同场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线结构,成为全球高效组件领导品牌。

  (2)光储项目集成方案服务商:基于公司领先的高效光伏系统集成方案和“储能+”智慧能源系统集成方案,打造集光伏智能制造、电站产业运营、储能配套、光伏产业链金融服务和光伏数据科技于一体化的光伏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并积极探索光伏项目多样化创新业务模式。

  (3)LED照明:通过公司客户管理服务系统,建立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及时交付机制,通过产业协同推动光伏发电终端应用的大规模使用。

  公司坚持“思进思变思发展,创新创业创一流”的经营理念和“以科技创新持续改善能源格局,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使命,本着“重质量、守诚信、抓安全、求发展、讲环保、铸辉煌”的方针,依托“国家级光伏实验室”,继续加强研发力度,致力于生产高效率的电池片和组件,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国际领先的光伏终端应用产品制造商。

  2、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战略目标的有效达成,公司以技术领先和品质领先为核心,大力保障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的投入,推动产线工艺持续提升优化和成本下降,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快速推进高效产能建设,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营销能力,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三)经营计划

  电池片、组件方面:技术上,当前光伏市场已进入以科技创新引领的高效电池及组件时代。公司通过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形成了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技术部门将从研发、试验等多维度综合提高光伏产品转换效率和产品质量,使公司在技术领先方面持续保持优势。产能上,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按计划有序推进浙江宁海年产1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一期部分、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以及安徽滁州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部分等高效先进产能投产及爬坡,完善优化现有公司产能;销售上,在保持2022年度市场规模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公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光储项目集成业务方面,公司在巩固原有欧洲、墨西哥、澳大利亚、越南、哈萨克斯坦等海外电站投建区域外,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提升了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孟加拉、菲律宾、尼泊尔等在内的全球范围的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规模,根据公司“适当持有、滚动开发”的总体电站思路,推动已有光伏电站的多形式处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针对工商业建筑屋顶和民用建筑屋顶,公司推出相对应的BIPV产品,产品应用场景广泛,包含工业厂房新建和返修屋顶、大型公建新建屋顶、民用建筑新建和返修屋顶等。同时公司与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积极接洽,意在提供完善的全套光伏建筑屋顶系统,打造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可靠、便捷的绿色建材发电产品,拓展BIPV蓝海市场。此外,公司继续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经营,凭借领先的储能电池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为辅助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微电网、应急备用、削峰填谷、黑启动等提供整套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公司“光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进行商业化应用。

  太阳能小系统业务、智能灯具及LED产品方面,公司全资公司浙江双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加强管理提升,重点推进太阳能小系统、智能灯具、LED产品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完成年度指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科学的战略决策能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的全球化事业,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晶体硅料、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储能集成系统及智能灯具等业务。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光伏行业全球领先地位,出货数据多年位列全球前列。公司经营团队拥有丰富的光伏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对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对行业变化有敏锐的捕捉力,具备科学的战略决策能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在科技研发、高效产品推广、工艺改进、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公司已逐步建立起涵盖新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质量控制、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

  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的趋势下,公司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通过推行产线设备/车间/生产基地自动化、可视化、数字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了多个绿色工厂、智能化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实现生产流程优化、效率提升、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加速我们低碳生产效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运营模式,实现更高效、绿色生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组件年产能为25GW,产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马来西亚和内蒙古包头等生产基地。此外,“浙江宁海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和“安徽滁州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领先的N型电池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技术储备

  公司在N型电池及大尺寸高效组件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技术攻关成果:(1)N型HJT电池方面:通过自有专利0BB电池技术、210超薄硅片技术、纯银用量〈10mg/W及昇连接无应力串联技术四个行业内首家量产,进一步推动了该系列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的规模化量产。目前,东方日升已量产G12半片、110μm的异质结电池片:金坛二期异质结电池4GW量产线介质供应后12天首线首批下货;两个月首线实现满产,吸杂后平均效率25.5%,冠军电池量产效率26%,可利用良率98.5%,单日单线产量达34万片,碎片率低于0.9%。(2)N型TOPCon电池方面:通过在电池背面引入隧穿氧化层/掺磷多晶硅薄膜的新型N型接触钝化工艺;通过独特非晶硅沉积工艺及载具,消除电池片正面绕镀掺磷非晶硅,同时优化激活工艺,使磷掺杂达到一定的浓度和结深,提高背面接触和钝化;通过在正面进行选择性掺杂(SE)技术,实现金属发射极区高浓度掺杂,非金属区低浓度掺杂,减少表面的少子复合,增加了发射极的少子寿命,

  轻掺区和重掺区还组成了高低结,对发射极区域产生的少子形成势垒,将少子推向pn结,同时匹配正面密栅网版和浆料,提高正面接触;通过在电池正面引入富氢AlOx/SiNx多层钝化膜,降低正面钝化区饱和电流密度叠层钝化工艺,提高钝化效果。(3)210大尺寸高效组件方面:在材料上,通过导入210大硅片电池、高透玻璃、分段焊带、高效汇流条、高反射率背板和钢边框,在工艺技术上,通过应用MBB、SMBB、切片组件封装技术、无损切割和钢边框成型等技术,大幅提高组件生产良率和组件功率,使PERC单晶组件主流产品功率提升到最高670Wp、异质结组件功率提升到最高740Wp。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和完善的研发体系

  公司一贯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研发互动等方式形成了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通过内部挖潜以及外部联动,并配备完善的研发激励制度,促进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良好氛围。

  公司通过积极引进和合理配置人才,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建立了电池研发中心、组件研发中心和新材料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江苏省半导体(异质结)叠层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获得了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物联网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和荣誉,构建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

  多年来公司一直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具备业内领先的量产技术能力和产能优势。公司新推出的超低碳210HJT伏曦系列产品,在工艺上采用了独特的低温双面钝化接触、昇连接无应力串联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在材料上采用了210半片薄硅片、低银含浆料、钢边框等材料。在拥有高功率和高转换效率的同时,伏曦系列产品应用昇连接无应力串联技术、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降本手段控制其成本,使该系列产品的度电成本有着较大的优势。此外,公司针对住宅和工商业屋顶用户量身打造的BIPV超能系列产品,在功率、易安装、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均具备明显优势,不仅可满足市场需求,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更高的回报。

  (四)以品质为保障的卓越品牌优势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产供销体系,公司持续推进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工艺技术进步和生产布局优化来保障产品技术领先、品质优越,打造电池组件研发制造领域的领先品牌。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公司先后获得德国TUV、美国UL、英国MCS、欧盟CE、澳大利亚CEC、国家CQC等产品行销全球需要的认证;同时,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专业的服务质量和优异的市场表现,公司荣膺第一届中国光伏绿色供应链大会“2022年度中国绿色高效光伏组件奖——绿色高效HJT技术奖”,被EUPDResearch认定为巴西、智利、拉丁美洲、墨西哥地区的“TopBrandPV2023”,是公司技术实力和质量可靠性的重要体现;此外,依靠优秀的管理团队,公司被第十届光能杯评为“2022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并位列“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第444位”,是公司管理层卓越领导力的有力证明。

  (五)光伏产业集群及全球化布局优势

  公司在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内蒙古包头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并以此为带动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上述生产基地大部分位于长三角地区,海陆空港均较为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运输成本和海外拓展优势显著。通过参与、带动并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公司大部分的原材料采购都可以在该区域内实现,极大地降低了采购、销售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同时,2022年5月投产的马来西亚生产基地作为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支点,可以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宝贵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另外,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硅料产能为公司的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提供了保障,亦为公司位于内蒙古包头的“固阳金山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二期)”提供规划和经营经验。

  此外,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子公司、办事处等构建起全球化网络,努力打造四个全球化,即市场全球化、制造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彼此相互促进,以市场趋向合理布局全球化制造、资本和人才,赢得全球的认可,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创造性地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在科技研发、高效产品推广、工艺改进、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全球清洁能源的应用与普及,努力践行“让东方日升点亮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公司理念。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宏观经济风险

  自2022年年初开始,受供需矛盾影响,光伏上游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不断攀升,但于11月底,供需矛盾逐渐缓解,叠加需求淡季,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出现大幅回落。公司所属的光伏行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变动较为敏感,光伏行业盈利能力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如果未来经济增长放慢或出现衰退,光伏行业需求及毛利率将降低,从而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境外销售受到各国不同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税收环境、监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可能面临国际关系变化及相关国家非理性竞争策略等不确定因素,如果公司不能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可能出现相关的境外销售风险。

  对此,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时管控相关风险、调整公司策略,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二)进出口贸易保护政策风险

  海外市场是公司收入重要的组成部分,外销收入主要来源于向欧洲、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销售太阳能组件等相关产品,以及在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光伏电站取得的电费或EPC收入。光伏行业作为世界各国共识发展的产业,目前海外多国正在加快推进本土光伏产能的建设,同时多国已经对光伏产业链多环节设置了贸易壁垒且呈现加剧趋势,长期来看相关贸易各国可能存在因政局变化、政府换届、领导人变化等导致的光伏行业相关政策不连续,以及国家主权和信用变化风险等,导致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影响。

  对此,公司将及时跟进、研究相关政策,提前做好准备,接受冲击,同时加紧技术研发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毛利率波动风险

  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的快速扩大、光伏产业升级的不断加速、产品技术水平的持续进步,光伏行业产品价格逐渐降低,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得公司产品可能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若公司不能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光伏产品的高性价比、加强成本控制、进一步实现产品差异化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则公司产品可能面临竞争优势减弱、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持续重点关注相关原、辅材料的价格变化,对相关市场趋势做研判,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和组件、电站等产品的订单价格,同时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相关的产业,与辅材制造商保持良好的商务合作关系,预防相关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

  (四)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张,公司应收款项规模保持较高水平。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加剧、补贴政策下滑以及产业集中度趋势提升,未来部分光伏企业可能出现资金流动性困难导致退出市场或者申请破产,若未来出现销售回款不顺利或客户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则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将增加,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并直接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应收账款可能进一步增加,若公司不能严格控制风险、制定合理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有效的催款责任制,将会影响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从而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对此,公司将严格控制风险,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制定合理信用政策,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催款责任制及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等措施,针对海外客户基本采用信用证的销售方式进行,以减少客户退出市场或破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五)技术更新进步的风险

  太阳能光伏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内的公司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及持续开发能力,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新技术发展动向和趋势。若未来太阳能电池组件领域发生重大技术变革或出现转换效率明显更高且成本更低的新技术路线,而公司未能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及市场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或未能投入足够的研发力度以掌握前沿技术,从而无法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或产品,将可能使公司丧失技术优势,面临技术被赶超或替代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失去市场先机影响进一步的经营发展。

  对此公司会对市场上已有技术保持关注,在保证主攻技术路线资源充足的基础上,对其他技术保有一定水平的研究。从而减少对单一技术的过度依赖情况。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胜蓝股份
  • 雷曼光电
  • 中泰化学
  • 国轩高科
  • 滨江集团
  • 新晨科技
  • 万科A
  • 荣盛发展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