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3-27 22:20: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东方证券600958)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通胀与加息成为了海外资本市场主旋律,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国民经济在压力与挑战中推进复苏。报告期内,我国实现GDP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A股走势承压,其中,上证综指下跌3.70%,深证成指下跌13.54%,创业板指下跌19.41%;交投活跃度小幅下降,报告期内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8,764.44亿元,同比下降5.27%;同时,债券市场收益率震荡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8bp至2.55%附近,10年期国开收益率下行32bp至2.68%附近;中债总全价指数上涨1.66%,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2.06%。

  2023年,公司坚持“守正创新”的工作总基调,全年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坚定落实“稳增长、控风险、促发展、调结构、增效能”策略,着力稳扎稳打,保持发展定力,推进业务转型,持续提升能力。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努力打造全能投行体系,促成产业生态链条的构建和价值创造,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公司记账式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承销业务继续同业领先水平;东方投行股权融资项目过会率100%,债券融资项目维持零违约;东证创新和东证资本稳固股权投资。二是积极应对市场变革,加快构建买方财富管理体系,打造“研、投、顾”一体化,形成完整的财富配置生产链。传统经纪业务客户规模持续增长;基金投顾业务总服务规模143.6亿元,实现客户复投率76%;两融业务聚焦专业客群,实现客户借券、展期、还券的全流程自动化处理;东证资管和汇添富基金大力提升投研能力,降低产品业绩波动,加强多元化布局,稳固公司资管品牌的市场优势。三是有力推进销售交易转型,打造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平台和策略,持续完善机构业务服务体系。公司持续拓展机构客户,机构理财保有规模较期初提升45.3%;东证期货成交量市占率保持行业第1,客户权益规模保持行业第3;自营业务持续完善全资产境内外机构销售交易平台,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金融债做市业务全市场第一,获批碳排放权交易资格且落地首单交易,新获多个权益期权、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做市资格,进一步丰富综合服务功能。

  公司持续投入金融科技领域,融合发展积极赋能,加速推动业务科技双向奔赴。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稳步推进,完成多个周边系统的相关改造和测试;打造投资管理业务的自研航母级应用,超级投资管理平台实现全资产交易、全业务支持及全流程管控;完成东方一户通技术上线,构建全局性的东方客户统一视图;完成产业链数据采集工具开发,繁微智能投研平台实现580余万条数据加工上线。

  面对行业及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公司着力提升资产质量,不断强化管控,奠定良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公司以改善优化资产负债管理为目标,提升资产摆布能力,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持续聚焦ROE核心指标,重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费用管控力度;通过降低发行利率和合理收缩负债规模,进一步降低公司融资成本。与此同时,公司坚决落实严控风险要求,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制定重大风险监测及报告指引,严控业务风险敞口,强化对重点业务的风险管控;进一步夯实垂直化管控效果,及时跟进外部监管检查后续落实整改工作;坚持风险导向,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年公司各项风控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事件。公司首次进入证券公司白名单,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A级。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通胀与加息、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给资本市场带来冲击,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在压力与挑战中推进复苏,全年GDP增速达5.2%,资本市场表现承压,交投活跃度略有下降。

  证券行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顺应客户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投行引领投资、研究、资产管理等业务协同发展,为实体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面临居民理财需求不断提升的机遇,持续提升大财富管理业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并通过丰富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为居民财富管理贡献力量。同时,证券行业发展向集约化、差异化、功能化、国际化转变,券商通过更加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积极进取的人才团队建设工作,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夯实资产质量、优化业务模式,经营业绩表现基本平稳,行业地位基本稳固。其中,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深化,投资管理业务保持相对优势,FICC业务打造全资产境内外机构销售交易平台,投资银行业务积极服务实体企业融资需求,金融科技持续赋能业务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形成了自营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证券研究等优势业务的业内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以下五大类业务:

  投资管理公司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计划、券商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服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资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提供包括集合资产管理、单一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完整的资产管理业务产品线。

  公司通过持股35.412%且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联营企业汇添富基金为客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资本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

  经纪及证券金融公司开展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并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场外交易及托管等服务。

  公司的证券经纪业务主要是通过营业部接受客户的委托或按照客户指示代理客户买卖股票、基金及债券,为客户提供产品销售,公募基金投顾等服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期货开展期货经纪业务,东证期货为客户提供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等服务。

  公司通过东证期货旗下全资子公司东证润和开展风险管理业务,通过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的仓单服务、基差贸易、场外期权帮助企业管理经营价格风险。

  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主要是投资者向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

  公司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将其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给公司,从公司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公司为客户提供场外交易(OTC)金融产品,同时提供转让及做市报价等服务。

  公司托管业务主要包括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各类资管机构提供资产托管和基金服务等。

  证券销售及交易

  公司的证券销售及交易业务以自有资金开展,包括权益类投资及交易业务、固定收益类投资及交易业务、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创新投资及证券研究等服务。

  公司从事专业的权益类投资及交易业务和固定收益类投资及交易业务,投资及交易品种包括各类股票、基金、债券、衍生品等,同时积极布局FICC业务。

  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灵活运用衍生品工具和各类交易策略,以期获取低风险的绝对收益。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证创新从事另类投资业务,投资产品包括股权投资、特殊资产投资、量化投资等。

  公司向机构客户提供研究服务,客户通过公司进行基金分仓,并根据公司提供的研究服务质量确定向公司租用专用单元交易席位以及分配的交易量。

  投资银行

  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通过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投行和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投资银行业务总部(筹)进行。

  公司提供股票承销与保荐服务,包括首次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和配股等再融资项目的承销与保荐服务。

  公司提供债券承销服务,包括公司债、企业债、国债、金融债等承销服务。

  公司提供并购重组、新三板推荐挂牌及企业改制等相关的财务顾问服务。

  管理本部及其他业务

  公司的管理本部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总部资金业务、境外业务及金融科技等。

  总部资金业务主要包括总部融资业务和流动性储备管理。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方金控开展国际化业务,业务经营地位于香港。东方金控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东证国际及各持牌公司经营由香港证监会按照《证券及期货条例》规管的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证金融资业务等。

  公司保持科技引领业务发展的趋势,积极加强自主研发,持续推进金融科技融合发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公司治理、人才队伍、优势业务、合规风控和党建文化诸多方面。

  1、长期坚定的股东支持和持续规范的公司治理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各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申能集团对公司创新发展、展业经营、机制改革一直给予大力且坚定的支持。公司作为A+H上市公司,按照两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不断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合规风控制度和内控管理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健全。公司作为上海国资系统券商,非常重视并持续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公司根据监管要求不断完善修订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办法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等制度,组织董监事参加相关培训、调研,有效提升董监事履职能力及公司治理水平。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斥资3.11亿元累计回购公司三千四百多万A股股份,传递对资本市场及公司股票价值的信心。公司荣获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A+H股)、《中国证券报》“2022年度金信披奖”等奖项。

  2、团结务实的高管团队和专业进取的业务团队公司高管团队具有多年的证券及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对金融与证券行业拥有深刻的洞察与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拥有专业化、高素质、较稳定的业务团队,多年历练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专业能力突出,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不断成长,为公司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修订干部管理办法,落实干部民主评议,做好干部任免管理;优秀人才引进模式不断迭代创新,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取得成效;加强“三能”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员工职级体系切换及结构性晋升降级调薪;落实监管机构稳健薪酬指引,修订完善公司薪酬管理等相关制度;以投行回归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投行业务组织架构及相应机制建设。

  3、传统优势业务巩固发展,多项业务继续保持领先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已在固定收益、资产管理、基金管理、期货经纪等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公司固定收益业务长期业绩稳健优良;东证资管始终践行价值投资理念,“东方红”品牌享誉市场;汇添富基金整体能力稳居一流,主动权益规模保持行业前列;东证期货加强机制改革及金融科技应用,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业内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固定收益业务规模、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其中银行间债券做市、债券通、国债期货做市等创新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成交量大幅增长,排名保持同业前列,FICC全品种业务链不断拓展;东证资管加强投研团队及产品体系建设,汇添富基金海外业务取得积极进展;东证期货积极拓展机构交易、互联网和国际业务,客户权益规模、成交量市占率持续行业排名领先。

  4、合规风控工作扎实有效,切实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公司长期坚持“全员合规、风控为本”的经营理念,以稳健的风险文化为核心,以健全的制度体系为依据,以专业的管理工具为支撑,形成“文化—人—制度—工具”的合规与风险管理闭环体系。公司全员合规和风控意识不断增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合规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违规事件,各项监管指标持续符合要求。公司深入推进合规风控垂直管理方案的有效执行,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责任,强化合规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持续建设数字化舆情预警系统,提升风险计量分析能力,强化高风险业务止损机制管控,推动大类专业风险计量精细化;加强稽核整改,打造管理闭环。报告期内公司首次进入证券公司“白名单”。

  5、坚持党建企业文化和市场化机制有机结合作为一家上海国资券商,公司高度重视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切实履行“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创新发展硬支撑。同时,公司始终注重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并不断优化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地举措,主动融入资本市场发展大局,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见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公司制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围绕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提升ROE、绿色金融、国际化发展、民生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扎实推动落地实施;制定公司行业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未来三年规划目标及主要落实行动项目。公司召开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会,举办2023年职工文化节和2022年劳动竞赛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开展司庆25周年专场“东方文化下午茶”,拍摄“东方一家人”专题片《二十五》,创新设计25周年“特别服务奖”。公司MSCIESG评级从A级升至AA级,是境内仅有的两家AA级证券公司之一。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人民币3,836.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人民币787.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人民币27.54亿元,同比减少8.5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0.90亿元,其中投资管理业务人民币27.69亿元,占比14.90%;经纪及证券金融业务人民币90.09亿元,占比48.46%;证券销售及交易业务人民币23.86亿元,占比12.84%;投资银行业务人民币15.17亿元,占比8.16%;管理本部及其他业务人民币29.08亿元,占比15.64%。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为金融工作举旗定向。以注册制为代表的改革深化及差异化监管的引导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资本市场生态不断改善。在以上大背景下,未来证券业将呈现以下格局与趋势:

  1、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差异化竞争格局渐趋明确

  注册制改革及差异化监管,对券商投研能力、销售能力、资本实力、风控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头部券商在牌照获取、新业务准入、资本扩充、人才吸引、品牌打造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也更容易获得监管支持,资本、人才、客户等资源要素将持续向头部券商汇聚,强者愈强的格局有望确立,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未来,证券公司将进入精细分类阶段,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明确战略定位,选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在特定领域和区域内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专业能力要求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日渐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居民可投资资产不断增加,对理财需求、家族传承、风险管理等各种资本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国家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机构投资者综合化、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显著增加。证券公司尤其是头部券商分享机构业务盛宴,需要打破牌照分割的壁垒,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依托多元化的产品和业务,将综合金融服务覆盖客户的全生命周期。同时,证券公司要具备产业思维,推进全业务链投行体系建设,整合研究、投资、投行、交易等业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从早期私募股权融资、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到资产证券化等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寻找合适的投融资和资本运作机会,陪伴和支持企业成长。

  3、业务模式转型,集约化进程加速

  随着资本市场生态不断改善,证券行业传统以通道型中介业务收入为主体的盈利模式,将逐渐向基于资本优势、客户基础以及专业服务能力的资本型中介模式转型,证券公司重资本业务比重增加,重资本业务与轻资本业务深度融合,证券公司业务模式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近年来,在证监会倡导证券公司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新路的监管导向下,证券公司尤其是头部券商在资本实力、优秀人才、专业能力、合规风控能力等领域优势显著,有望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以集约化发展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打造一流投资银行。

  4、数字化转型加快,金融科技赋能成常态

  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能力业已成为券商竞争的基本能力之一,金融科技应用已成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融科技和数字化作为券商业务模式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型管理平台、智能工具、智能风控等诸多科技与数字化创新应用,正从单纯支撑业务发展,向主动赋能业务与引领业务发展转变。可以预期,证券公司将进一步深度探索新兴数字化技术并不断优化金融科技的建设与布局,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并以此打造新的护城河。

  5、行业日趋规范,合规风控愈加重要

  证券公司是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探究基业长青的金融业百年老店,业务发展未必最快,但合规风控必然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监管精神指引下,合规风控已成为券商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抓手。随着证券公司业务结构日益复杂,投资交易工具种类日渐增多,跨市场、跨区域风险增加,风险管控难度加大,合规风控工作业已成为证券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市场震荡,金融产品更加复杂,重资产业务规模提升,合规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证券公司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的关键决定性要素,合规管理更为有效、风控能力更强、业务更加均衡的证券公司,有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公司发展战略

  根据公司2021-2024年战略规划,公司以“为实体经济、社会财富管理提供优质综合金融服务;为员工创造美好生活;为股东、客户、社会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回报”为使命,以“成为具有行业一流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投资000900)银行”为愿景,坚持“客户至上、以人为本、专业服务、开拓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秉承“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在2021-2024年规划期内,努力实现本轮规划设定的战略发展目标。

  2021-2024年规划期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一流现代投资银行的专业化、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规模实力和经营效益上力争接近行业第一梯队水平,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本轮规划还将业务转型有效推进、客户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经营效益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加快、人才队伍年轻化和专业化、合规与风险管理有效等作为具体目标。

  围绕以上战略目标,公司将“数字化转型、集团化管理、国际化布局”作为战略驱动,将“聚焦三大客户体系,构建四大业务集群,提升六大管理效能”作为总体战略框架。规划期内,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重构聚焦三类客户的服务体系;以综合金融服务为导向,构建四大业务集群;以提升管理效能为目标,完善六大管理支持体系。通过以上措施,积极推进公司新一轮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建设行业一流现代投资银行。公司经营管理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定力,坚守底线,应时而变,攻守兼备,促转型、提能力、强管理,突出目标导向、客户导向、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有东方证券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确保不发生重大的违法违规风险事件,育强传统优势、努力补齐短板、加强执行效率、坚持行稳致远,努力向行业一流综合型券商而奋进。

  根据公司2024年经营管理总体部署,2024年是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本轮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要突出目标导向、客户导向、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有东方证券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坚持目标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突出客户导向,推动三大业务主线转型升级。持续优化发展模式,融合发展整体发力,打造大财富管理品牌,以投行业务为引领,促进“三投联动”,推动机构销售业务转型,拓展机构客户服务。突出发展导向,提升三大核心能力,增强发展动能。加强客户开发和服务,提升综合化客群经营能力,深化垂直化管理,提升内生性合规风控能力,加强科技与业务融合,提升数字化科技驱动能力。突出问题导向,完善三大管理体系,提升发展质量。传承公司文化优势,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负债配置,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增强战略执行力,提升管理工作系统化水平。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合规风控、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1、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公司业务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技术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如下: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公司持有的组合因市场的不利变动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可分为证券资产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分别是指由证券资产价格、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等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公司建立覆盖全集团的资产负债配置及风险限额体系,反映公司整体市场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在公司整体业务授权框架下,各项业务实行分层级的风险限额授权,对各项业务及产品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风险水平在公司设定的风险偏好之内。公司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子公司是市场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统筹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工作。

  公司运用逐日盯市、集中度分析及定量风险模型对业务规模、风险敞口等进行管理,建立动态止损机制,通过敏感性分析寻找影响投资组合收益的关键因素,并通过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方法评估投资组合对于极端市场波动的承受能力。

  公司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指标和趋势,重大经济政策动向,评估宏观因素变化可能给投资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定期监测市场风险控制指标,对投资策略进行调整,建立重大事项处置决策、执行及责任机构,制定各种可预期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并根据严重程度对重大事项进行分级和管理。

  报告期内,受国内经济基本面波浪式复苏、美联储加息持续推进等影响,资本市场波动显著。权益类证券投资方面,公司每日跟踪持仓变化情况,通过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适时调整仓位,并运用股指期货、股票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对冲股价风险。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方面,公司运用利率互换、国债期货等衍生品工具对冲利率风险,有效控制投资组合基点价值和久期,确保整体资产受利率波动变化影响可控。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以低风险套利业务为主,将Deta、Vega等希腊值风险敞口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并严格执行场外期权等高风险衍生品的产品定价、对冲策略和模型风险审查工作流程。外汇业务方面,公司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研究,跟踪境外资产价格变动,监控汇率风险敞口,并通过合理利用汇率类衍生品进行对冲、缓释,有效管理汇率风险。

  风险价值(VaR)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持仓投资组合在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导致的可能损失。

  公司采用置信区间95%、持有期1天的VaR来衡量公司金融产品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状况。2023年,公司权益类投资组合的VaR值因市场环境及持仓配置等因素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体市场风险在95%置信区间下VaR为人民币1.18亿元。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一是直接信用风险,即由于发行人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的风险;二是交易对手风险,即在衍生品交易或证券融资交易中由于交易对手方及融资方违约造成的风险;三是结算风险,即在交易的清算交收过程中的违约行为,简言之是公司履行交付行为而交易对手方违约。

  公司根据监管要求和风险管理需要对信用风险实行限额管理,围绕公司风险承受能力,结合净资本情况设定信用风险限额以控制信用类资产质量及信用风险集中度,实现对信用风险敞口的精细化管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审议通过的信用风险限额,建立限额指标日常监控机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从业务实践角度,公司建立了针对债券发行主体、交易对手方、融资类业务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其资质和风险的评估工作,通过合同审查、交易及舆情监控等形式进行信用风险管理,重点关注交易过程中的可能违约环节,制定风险处置应急预案。在债券投资及信用风险相关的交易对手业务中,加强对债务发行主体及交易对手的基本面分析,相应地建立了公司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并通过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了内部评级、统一授信管理、投资品集中度管理、质押债券管理、违约客户管理、压力测试、监控预警及风险报告等功能,加强信用风险管控,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在衍生品交易中,公司对交易对手设定保证金比例和交易规则限制,通过每日盯市、追保、强制平仓等手段来控制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敞口;在证券金融业务中,建立了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授信管理、担保品管理、集中度管理、监控报告等机制,并通过强制平仓机制、司法途径等方式处置风险项目。此外,公司依照外部指引并结合公司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建立了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管理机制,对信用类业务进行统一计量、监控及管理,完善了公司信用类业务集团授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公司依照《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规定和自身风险管理需要,持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和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设置专岗负责对公司流动性风险进行动态监控、预警、分析和报告。在日常流动性头寸管理方面,储备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对流动性储备资产设置相应的限额指标,每日进行现金流缺口监测,保障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和到期负债的顺利偿付。公司每年年初审慎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的定性原则和定量指标,建立了限额评估及调整机制,对流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并实施限额执行情况的监测与报告。公司致力于制定完善的融资策略,提升融资来源的多样化和稳定程度,建立灵活的场内外融资渠道。公司定期及不定期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不断更新和完善压力情景及报告,通过对压力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风险点和脆弱环节,并将压力测试结果运用于公司的相关决策过程。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保障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子公司流动性风险统筹力度,提高子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集团整体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层面,公司已在内控流程基础上细化梳理了操作流程,识别了流程中的操作风险,并按照管理需求对风险进行了分类管理;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对识别的操作风险进行更新评估;建立关键风险指标,对重点关注操作风险进行监测;建立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上报机制,实现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收集管理;完成开发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计量和报告等管理;公司组织完成子公司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工作,与母公司保持集团化协同。2023年,公司对识别的操作风险进行了全面更新评估。

  (5)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产品或服务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及恐怖融资活动,进而对公司在法律、声誉、合规和经营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反洗钱工作组织架构及协调机制、重点加强反洗钱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力度等多重手段,全面提升公司反洗钱工作实效和洗钱风险管理水平。公司体系化推进公司反洗钱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结合监管要求及公司反洗钱工作实际,全面开展反洗钱内控制度修订工作,共修订制度5项、新增制度4项、新增操作指引4项;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上海证监局现场检查,平稳完成接受人民银行总行反洗钱监管走访各项工作,持续推进落实上海证监局现场检查、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走访后续整改工作;公司持续优化客户洗钱风险评估指标模型,新增指标4项,对10大类26项指标项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指标总数接近全部指标项的30%;公司重点推进反洗钱系统优化升级,提升信息系统对反洗钱工作支持力度,报告期内,上线机构客户信息比对、强化尽职调查相关系统功能,并对名单监测匹配逻辑等进行调整;公司定期开展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持续开展可疑交易监测和报告,根据系统有效性评估结果,拟对17条可疑交易监测指标进行优化;公司加强特定业务风险的研判和处置,如针对单客户多银行业务中面临的突出洗钱威胁,梳理提炼异常特征,下发风险提示,强化后续配套管控措施。此外,公司重视反洗钱宣传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多样化反洗钱培训,全面提升公司员工反洗钱意识及履职能力。

  (6)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指公司信息技术系统不能提供正常服务,影响公司业务正常开展的风险;信息技术系统和关键数据的保护、备份措施不足,导致公司业务不连续或信息安全风险;重要信息技术系统不使用监管部门或市场通行的数据交互接口影响公司业务正常开展的风险;重要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商不能提供技术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持续支持和服务的风险。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风险的管理,IT战略发展和治理委员会拟定和审核公司IT治理目标及发展规划,制定IT年度预算,审核重大IT项目立项、投入和优先级,评估IT重大事项并出具意见。系统研发总部根据相关要求,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等建设工作实施管控,对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使用进行管控,对外包供应商准入及评价进行管理,并对信息系统外部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系统运行总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在人员和岗位配备上,已完成重要的岗位的双人主备配备;在流程控制方面,按照ISO20000的规则管控主要的运维流程,如事件、变更等流程实现分级审批、变更操作有复核、每月出具管理月报、运行月报,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管控系统运行工作;

  在应急处理方面,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开展灾备演练和应急预案演练,各运维团队和各营业部定期开展针对具体系统的应急演练;对于数据备份与恢复校验工作,按照年度计划实施,每月有实施有复核有监督;系统权限设置按照既定流程操作,有审批有记录有备案。合规法务管理总部会同风险管理总部对IT合规与风险管理事项和相关制度进行审核,定期组织合规检查,并出具合规与风险管理月报。但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设备故障、软件设计缺陷、网络线路连接问题、技术手段不能同步跟进等问题理论上还不能完全杜绝,因而技术风险还不能完全避免。

  (7)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公司经营或外部事件、及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品牌价值,不利于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为落实证券行业文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员工声誉风险意识水平,不断加强公司的“软实力”和社会形象,自觉抵制损害行业形象的行为,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开展了《声誉风险管理及舆情风险应对处置》专题培训。

  从媒体生态分析、舆情案例解析、行业政策解读、实操应对及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等多个维度,分享了诸多案例和自身感悟,帮助大家更有效、更深刻地理解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和实操。

  2)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声誉风险事件报备流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将工作人员声誉情况纳入人事管理体系,在进行人员招聘和后续工作人员管理、考核、晋升等情形时,由人力资源管理总部会同声誉风险管理主办部门对工作人员的历史声誉情况予以考察评估,并作为重要判断依据。

  3)建立完备的舆情报送制度。每月以舆情简报形式报送公司主要领导,并通过董事会办公室、风控部门向公司董事会以及申能集团报告情况,确保董事会、经营层及时了解公司声誉风险水平。突发的敏感舆情,会形成专项舆情分析报告,一般以日报形式及时报送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

  4)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测,实现声誉风险事件的监测、预警和追踪全流程,即事前预警、事中及时处置、事后应对效果追踪。

  2、公司全面落实风险管理情况

  公司始终贯彻“全员合规,风控为本”的风险管理理念,着力实现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与内部控制三者间的有机融合与衔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内生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切实保障了公司总体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公司建立了清晰合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公司构筑了由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监督管理部门组成的严密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及各子公司、各职能部门等的职责分工,保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公司以《东方证券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为基础,制订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专项风险管理制度,在各项业务类制度中明确风险管理要求,通过制订操作规范及细则保障各项风险管理要求的具体落地。同时,为科学引导和合理配置公司资源,公司每年根据市场情况、公司战略及行业发展情况,编制资产负债配置、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风险限额方案,结合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公司业务发展。

  公司建立了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监测与计量、风险分析与应对的风险管理机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计量方法,提升对各类风险的专业化管理能力。通过搭建风险管理驾驶舱、风控指标动态管理系统和各类专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贯彻全面风险管理多视角的风险审查机制,对开展的各项新业务、新产品进行严格审核,对日常业务运行中的各重要风险环节进行动态监控。通过敏感性分析及压力测试,动态监测、评估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别风险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风险应对机制建设和风险抵御能力,着力风险应对与处置工作的预判性,有效管控各类风险。建立畅通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确保相关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及时、准确、完整。

  结合行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强风险管理文化与公司企业文化、党建廉政建设的联动作用,通过多途径夯实公司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公司持续加大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风险管理人员数量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公司坚持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责任追究机制有机结合,明确绩效考核标准,有力保障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符合监管要求。

  3、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公司高度重视合规风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主动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合规风险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保障经营业务的合法合规。公司合规风控投入主要包括合规风控相关系统购置和开发支出、合规风控部门日常运营费用以及合规风控人员投入等。报告期内,公司合规风控投入总额为人民币2.81亿元。

  公司长期重视信息技术创新、持续推进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公司的信息技术投入(按照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统计口径)主要包括:IT投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IT日常运营费用、机房租赁或折旧费用、IT线路租赁、IT自主研发费用以及IT人员投入等。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总额为人民币9.55亿元。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4-27
东方证券
击败了67%的股票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34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5.39亿股,占流通A股60.7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25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