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港口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01 21:45:06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招商港口001872)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

2023年,全球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国际社会担忧的经济衰退、深层次金融危机等极端情况没有发生,但经济复苏乏力仍困扰着大多数国家。全球经济格局继续经历调整,地缘政治形势严峻,区域冲突频繁,逆全球化思潮漫延,单边及保护主义显著上升,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通货膨胀问题持续,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积累,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全球分化日益扩大,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地区之间的分化日趋明显,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健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4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同比增长3.1%,较2022年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增长4.1%,同比持平。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2023年全年GDP同比增长为2.5%,较同年上升0.6%。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受经济技术型衰退的影响,预计2023年全年欧元区GDP同比增长0.5%。德国GDP同比下降0.3%,法国第四季度环比零增长,全年同比增长0.9%。日本第三季度GDP则出现2023年以来首次的季度负增长,预计环比下跌0.5%。随着出口和民间消费情况有所改善,2023年韩国GDP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0.6%,全年同比增长1.4%。全球贸易方面,预计2023年全球贸易量增幅为0.8%,远低于2023年4月份预测值的一半。主要由于发达国家及部分地区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贸易放缓迹象。

面对复杂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市场需求不断改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2%,经济增长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总体来看,中国抵抗住来自外部的经济下行压力,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国内各项政策的精准发力,积极因素不断积蓄,整体呈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全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人民币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总值为人民币23.77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总值为人民币17.99万亿元,同比下降0.3%。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碎片化、区域化的发展势态。RCEP生效两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成员国产业合作不断深化,推动区域内贸易成本大幅下降,为参与方带来实际的收益,在合作共赢中助力区域经济行稳发展。2023年,中国与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等成员国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2%、5.0%、及9.8%。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智技术的发展为国际经济和贸易带来新方向,降低贸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变国际间的供求关系,对贸易模式、贸易结构、贸易格局影响深远,平台化的贸易生态圈逐步推进及完善,将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利用率和贸易运转效率。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但依旧脆弱,国际贸易温和复苏。受宏观系统性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如果巴以冲突外溢扩散等“黑天鹅”事件并发增多,或将引发通胀及大宗商品再次发生强烈的不可预测波动,干预各国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复苏和核心通胀的下降,将成为2024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IMF预计2024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为3.1%。其中发达经济体、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分别增长1.5%和4.1%。

2024年,中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中国依托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生产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仍保持重要地位,配合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在下一阶段,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巨大的中国市场将持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2)港航业市场环境

国际航运业深受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塑的影响,2023年度的航线布局发生了明显调整。

为保障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发达国家对良好运行已久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强力的政策干预,加快链路向短链化、近岸化、友岸化方向发展趋势。巴以冲突外溢扩散等“黑天鹅”事件并发增多,“胡塞因素”引发航线绕行、航运成本/运价激增等连锁效应,影响了多国海运利益。全球贸易货物运转受到干预,全球海运和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增加。

2023年集装箱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集装箱航运市场供求失衡。需求端方面,全球制造业PMI回落,集装箱航运需求端整体疲软。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预测2023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增速为-0.5%至0.5%。供给端方面,2023年全球造船厂共交付350艘集装箱船,总运力达220万TEU,打破了2015年交付170万TEU的纪录,与去年的交付数量和总运力相比增加近一倍,运力供应远大于需求的增长,集装箱运费在短期内上涨的空间和机会较小。预计2024年运力释放较多,船公司经营面临压力进一步加大,将致力于成本控制和业务多元化来保障收益,包括优化船队运力、减少租船成本、慢速航行,以及向航运物流链两端延伸、开展在零碳领域的投资等。

受全球经贸及国际航运业的影响,全球主要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乏力,但亚洲港口生产形势展现出一定韧性,2023年下半年,除欧美港口延续下跌外,其余地区主要港口重返增长通道。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预计2024至2027年的全球港口吞吐量有望实现3%的增速。

全球主要枢纽港集装箱业务总量微跌,主要由于欧洲及北美地区业务量的大幅下降。据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前20大港口,总集装箱吞吐量为27,799万TEU,同比下跌0.4%,各大区域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势态不一。受益于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经济带动贸易效应仍然持续,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中国内地港口业务保持领先全球的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23年中国内地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34万TEU,同比增长4.9%;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0亿吨,同比增长8.2%。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本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港口投资、开发和运营商,位于全球港口运营商第一方阵,具备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规模方面,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于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港口网络群,并成功布局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港口。2023年,根据Alphaliner第三季度前20大港口增速计算,预计本公司集装箱权益吞吐量在全球港口运营商中排名第三。质量方面,下属主控码头拥有多项市场和区域领先地位,持续推进ESG建设,致力于打造行业的ESG港口标杆;同时拥有良好的港口科技基础,基于招商港口自主研发的CTOS系统,形成了全球首创全域、全时、全工况、多要素的传统集装箱码头升级解决方案;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贸易便利化平台,已推广至30家粤港澳大湾区码头,助力提升大湾区贸易便利化水平。效益方面,本公司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净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港口主业和综合开发业务,培育业务包括智慧科技业务和生态延伸业务。

港口主业包括集装箱及散杂货装卸服务,本公司已于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较为完善的港口网络群,所投资或者投资并拥有管理权的码头遍布香港、台湾、深圳、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大连、漳州、湛江、汕头等枢纽港,并成功布局六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港口投资方面,重点在全球主枢纽港、门户港以及市场潜力大、经济成长快、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布局,捕捉港口、物流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进一步完善全球港口网络。

综合开发业务通过创新的园区业务模式和服务,深入挖掘港口与园区协同价值,依托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吉布提国际自贸区、汉班托塔产业园等园区为客户提供仓储租赁、报关、拆拼箱、单证等多元化的增值服务。

智慧科技业务利用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充分发挥公司大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驱动公司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通过智慧港口解决方案、智慧港口开放平台、智慧港口科技运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港口服务。

生态延伸业务以港口为核心以及港口拖轮服务、理货业务、工程监理和管理业务,通过整合港口生态服务资源,推动港口物流价值链上下游的协同与合作,以资源开放和共享为重要抓手,促进贸易顺畅发展,提升港口服务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助力客户降本增效。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资源整合能力

本公司实际控制人招商局集团为百年央企,以港航物流业务起家,具有卓越的行业口碑和营商资源。

招商局集团成立于1872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多元化综合性重要骨干企业,是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拥有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目前,招商局集团业务主要集中于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三大核心产业,近年来陆续实现由三大主业向实业经营、金融服务、投资与资本运营三大平台转变,同时亦开始布局大健康、检测等产业。

招商局集团交通物流版块涵盖港口、公路、能源运输、物流、修船与海洋工程,具有广泛的产业链服务协同空间,随着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与大物流网络布局的完善,有效助力招商港口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拓展能力的港口投资运营平台和互联互通的国际化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2、专业高效的全球港口投资能力

本公司专注港口投资,把握全球产业趋势与地方行业机会,实现投资全过程、全周期管理。

招商港口作为招商局集团旗下境内外港口投资运营的重要载体,拥有超过二十年的港口投资经验和超过十年的海外投资经验。公司搭建了一套科学专业的投资管理体系,具有一支专业化的全球投资研究团队,在政策研究、产业分析、风险控制、资金筹集、投后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持续深入研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紧跟国内重大战略机遇和海外动态投资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投资具战略意义的枢纽门户港。

公司港口投资组合在区域和生命周期上力求平衡分布,海外业务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植根当地,积极构建命运共同体,以巩固互联互通合作为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较大程度上加强了应对行业波动、贸易冲突、突发性事件等风险的应变能力。

3、日趋完善的港口综合管理能力

本公司深耕港口运营,通过数智化、平台化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公司多年来不断深耕港口业务的运营管理,以数字化管理和成本管控为抓手,坚持质效提升,形成了行业内领先的港口运营管理体系。公司自行研发的“智慧管理平台(Smart Management Platform,简称SMP)”通过管理系统集成,形成贯穿企业全流程、连接企业全场景、对接企业全系统的统一平台,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全面数字化管理,通过全球业务核心数据展示和分析,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提供一站式经营看板,支持管理决策。同时,公司持续致力于成本管控,形成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从流程优化、资源节约、技术创新、政策挖潜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切实有效地做到了降本增效。公司深耕多年的港口综合管理能力在业内具有较高声誉。

4、持续优化的价值链综合服务能力

本公司坚持在以港口为中心的区域链和以港口为节点的物流链上创造价值。

公司以建成高质量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为目标,持续提升企业价值。一方面是领先的综合开发能力。公司深入探索“前港-中区-后城”的港口综合开发模式,即以港口业务为核心,以港区联动和产城融合为抓手,逐步形成以港口传统装卸及配套服务为基础,为企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综合开发模式。目前,本公司已在海外多个区域参与推进“前港-中区-后城”的港口综合开发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是现代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在航运、港口纷纷进入联盟时代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积极整合国内外港口资产,依托较为完善的全球港口网络群,协同招商局集团海运、陆运、仓储、物流、贸易等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港口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5、自主创新的智慧港口建设能力

本公司肩负行业责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智慧港口建设。

公司坚持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新技术与发展融合,引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在行业中推出具有特色的智慧港口整体解决方案。在港口与园区核心生产作业系统方面,公司旗下科技企业招商国科以自主研发模式打破国外供应商的垄断,不断加大科研攻关,致力于CTOS系统的全新架构与智能化升级。在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升级打造“招商ePort3.0”综合服务平台,以公司全球港口网络为基础,面向港航物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物流、智慧监管、智慧商务等港口综合服务,助力构建智慧港口生态圈,实现港口业务模式创新。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公司旗下妈湾智慧港是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基于传统散杂货码头升级改造的5G智慧港,项目融合5G、北斗、人工智能、自动化等科技智慧元素,大幅提升了港口生产效率、绿色化程度及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智慧管理平台为主要成果载体的招商港口“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型港口集团综合智慧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获得2023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殊荣,在行业内发挥了建设示范作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港口业务回顾

(1)港口业务总体情况

2023年,本公司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19.5万TEU,同比增长23.5%;港口散杂货吞吐量为12.5亿吨,同比增长69.6%,主要受益于公司自2022年10月起将宁波港601018)业务量纳入统计,2023年为公司实现集装箱吞吐量3,137.4万TEU和散杂货吞吐量4.9亿吨的业务增量。集装箱业务方面,内地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30.6万TEU,同比增长33.4%;香港及台湾地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82.5万TEU,同比下降15.5%;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06.4万TEU,同比增长0.6%。散杂货业务方面,内地港口项目共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2.48亿吨,同比增长70.0%;海外港口完成散杂货吞吐量691.5万吨,同比增长25.2%。

珠三角地区深圳西部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58.2万TEU,同比增长1.9%;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616.1万吨,同比下降13.1%,主要受深圳西部港区业务结构性调整影响。顺德新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8.5万TEU,同比下降6.0%,主要受国际航运市场供需影响,欧美航线出口需求减弱;完成散杂货吞吐量660.9万吨,同比增长5.4%,主要受益于制造型企业需求增加带动钢材货量增长。东莞麻涌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701.6万吨,同比增长13.3%,主要受益于粮饲市场拓展。珠江内河货运码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9万TEU,同比增长0.9%;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98.7万吨,同比下降6.1%。

长三角地区上港集团60001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15.8万TEU,同比增长3.9%;完成散杂货吞吐量8,401.0万吨,同比增长7.5%,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72.0万TEU;完成散杂货吞吐量64,533.0万吨。

环渤海地区QQCTU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65.0万TEU,同比增长13.9%,主要受益于商务政策调整和航线增加。QQTU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392.2万吨,同比增长2.1%。青岛董家口完成散杂货吞吐量7,463.7万吨,同比增长3.4%。辽港股份60188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3.8万TEU,同比增长5.0%,主要受益于外贸航线挂靠艘次恢复;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5,126.6万吨,同比下降1.2%。莱州港务完成散货吞吐量2,021.3万吨,同比增长6.0%,主要受益于原油业务拓展。

天津港600717)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22.2万TEU,同比下降3.1%。

东南地区漳州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6万TEU,同比增长7.2%,主要受益于腹地内贸重箱货源拓展、新增航线以及海铁联运带来的增量;完成散杂货吞吐量916.6万吨,同比增长9.3%,主要受益于粮食和原木业务相关政策支持。厦门湾港务完成散杂货吞吐量619.6万吨,同比增长2.0%。汕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4.4万TEU,同比增长0.9%;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61.6万吨,同比增长21.0%,主要受益于煤炭进口业务增长。

西南地区湛江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7.1万TEU,同比增长3.0%;完成散杂货吞吐量9,445.0万吨,同比增长13.6%,主要受益于铁矿石、煤炭、粮食业务拓展。

港台地区香港招商货柜及现代货箱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15.5万TEU,同比下降14.3%,主要受香港市场中转业务逐年减少及国内供港业务回流等因素影响。台湾高明货柜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0万TEU,同比下降18.5%,主要受中转业务下降影响。

海外地区斯里兰卡CI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4.8万TEU,同比增长1.0%,市场占有率提升,在区域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HIPG完成散杂货245.6万吨,同比增长89.8%,主要受益于油气业务拓展;HIPG滚装码头完成作业量70万辆,同比增长25%,巩固了区域中转中心地位。

巴西TCP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5.3万TEU,同比增长8.4%,主要受益于业务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重箱和冷藏箱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提升。多哥L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1万TEU,同比下降0.1%。尼日利亚TI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7万TEU,同比增长5.7%。吉布提PDSA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8.7万TEU,同比增长39.7%,主要受益于国际中转业务拓展;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01.1万吨,同比减少1.8%。土耳其Kumpor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1.7万TEU,同比增长8.9%,主要受益于新增航线;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4.8万吨,同比增长208.4%,主要受益于建筑材料出口量持续增加。Terminal Link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4.1万TEU,同比下降1.2%。

2、报告期内经营计划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面对全球供应链复杂多变的形势,持续围绕“高质量发展”,聚焦内生增长和创新升级,攻坚克难,实现生产经营稳中有进、“精耕东南亚”取得突破、精益运营取得进展、母港瓶颈不断突破,在母港建设、科技创新、市场拓展、运营管理、深化改革、综合开发、ESG建设等方面,交出了更高质量的答卷。

(1)母港建设方面,巩固区域地位,延伸价值链条。深西母港业务量稳中有升。集装

箱业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市场占有率创新高,表现优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水平,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组合港模式不断推广至其他区域,高效推动深圳西部港区-内河码头组合港体系,构建组合港区块链平台和珠三角驳船调度平台的功能整合,极大促进大湾区贸易物流便利化;散杂货业务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进口小麦、进口粕类、进口复合肥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斯里兰卡母港持续推进南亚区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CICT持续优化航线结构,聚焦本地箱量,夯实基本盘,本地箱市场份额达到历史新高;持续延伸产业链,建设物流生态圈,南亚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力争将其发展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HIPG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滚装业务基本盘,积极探索滚装增值服务,并与中石化燃料油联合营销,实现主航道船舶加油新突破,滚装车、燃料油业务量创历史新高。

(2)科技创新方面,推动数字创新,建设智慧港口。公司旗下招商国科持续加大科技

研发投入,稳步实施交通运输部集装箱码头生产系统(CTOS)架构升级重大攻关任务,持续优化自动驾驶混行技术方案,加快“招商ePort”综合服务平台产品研发和推广覆盖,不断推进智慧管理平台SMP管理下沉。2023年度,CTOS攻坚项目并取得重大成果;“招商ePort”实现公司国内主控港区的全覆盖,对客户提供一站式智慧服务;SMP完成招商港口数据底座、业务流程平台、数据指标平台、全球监控中心建设,全面应用于企业流程管理及经营分析,该项目获得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专业赛经营管理类一等奖,2023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海外拓展方面,落地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取得突破。2023年4月,南亚商贸物流

中心项目协议正式签署。南亚商贸物流中心项目位于科伦坡港内,总投资3.92亿美元,是按“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投资开发的临港多层仓储物流项目,将开展进出口拆装箱、保税仓储、自由港业务、仓库租赁和临港商贸物流等业务。项目不仅能大幅提高当地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将为科伦坡港吸引更多业务和吞吐量,进一步巩固科伦坡港在南亚地区的枢纽港地位。

2023年11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招商局港口以约6,120万美元收购PT Nusantara Pelabuhan Handal Tbk(NPH)51%的股份并将成为其控股股东。NPH是于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主营业务为于印尼从事提供集装箱、多用途及一般码头服务,以及提供港口设备工程服务。

该公司在印尼最大集装箱港口雅加达港运营两个集装箱码头。此次收购是公司在东南亚布局取得的重要突破,将进一步分享RCEP区域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4)运营管理方面,智慧驱动运营,深化精益管理。公司以SMP为抓手,打造招商港

口一站式综合管理平台,支持集装箱、散杂货、物流园区、综合开发、智慧科技全板块业务分析,以数字化技术作为关键力量,以智慧工具的应用驱动招商港口运营管理的手段、模式和理念的变革。目前,公司基本实现了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归集和管理、主要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线上化。另外,公司还优化工程管理体系,强化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管;优化质效提升举,提升盈利能力提升;优化重塑业务财务分析框架,严控成本费用增长;深化成本管控,形成降本增效常态化机制。公司精益运营取得阶段性成效。

(5)深化改革方面,深化“双百”举措,激发企业活力。公司深入开展“双百行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制定了招商港口“双百行动”改革实施方案及工作台账(2023-2025),明确新一轮改革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2023年度,公司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强化业绩薪酬双对标,探索构建短期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现金与股权激励相补充的多元化、国际化激励体系。2023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双百企业”2022年度专项考核结果,公司以优异成绩和显著的改革成效获评“优秀”。

(6)综合开发方面,国内园区齐头并进,海外园区逆势发展。招商保税实现新增仓库

资源的有效利用,仓库利用率超95%。新能源汽车出口服务平台取得较好成效。青岛保税稳定出租率,自营业务多元化发展,入库操作量同比增长一倍。汉港园区深度挖掘市场,客户质量大幅提升,2023年园区新签约12家客户入驻,已实现51家企业签约入驻;吉布提国际自贸区签约入园企业达到351家,库场利用率达到100%,仓库出租率超过96%。

(7)ESG建设方面,积极践行ESG理念,荣获多重奖项。2023年度,在ESG战略规

划指引下,公司进一步完善ESG综合管理体系,编制了ESG工作手册,推进海外项目ESG升级,围绕港口业务主线和行业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拓展特色ESG实践。公司荣登“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ESG百强”等榜单,纳入“中证证券时报ESG百强指数”。2023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招商局港口的明晟(MSCI)评级由“CCC”连升两级至“BB”。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格局和趋势

国际经贸方面,全球经济格局继续经历深刻的调整,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仍将长期存在。全球分化日益扩大,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地区之间的分化日趋明显,同时主要国家的选举将给全球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不利全球经济的稳健复苏。但服务业的复苏和核心通胀的下降,将成为来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因素。

国内经贸方面,中国继续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地,各项贸易协定效应持续释放,将进一步提升跨国贸易要素的流动,增强商品进出口动能,经济及贸易将在合理区间运行,推动港口行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世界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港口作为国际贸易流动的主要载体和节点,在全球贸易体系和运输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港口运营商把握时代机遇,致力提升港口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港口腹地的辐射范围,加强与其他物流参与者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高更优质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国际港口间的货源竞争将仍然持续,为港口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港口行业将向以下趋势发展:

(1)港口网络全球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港口市场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港口的转型升级不再单一追求港口吞吐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要将追求港口的长期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继续完善丰富港口的全球化布局,物色具有投资潜力的收购项目,积极探索具有战略意义的码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港口服务综合化。全球供应链问题的凸显,加速产业链的区域化、本地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港口行业的业务延伸和变革。围绕港口主业积极拓展港口延伸业务,开展创新的港口商业模式,提出专业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向,向客户提供更为灵活、安全、高效的物流服务。

(3)港口运营数字化。港口数字化程度对港口生产效率的提升正在超越物理基础设施升级的影响,数字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将加速行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持续赋能港口的生产、管理、服务、生态等核心业务,数字科技为港口企业注入新动能。

(4)港口绿色低碳化。港口是传统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户,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对港口的绿色转型提出新要求,以实现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的“双减”目标。国际海事组织通过《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中要求,到 2030年全球航运业平均每运输单位的碳排放强度同2008年相比至少降低40%。港口行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既符合国家提出的战略要求,又为全球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公司发展战略

本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实现全球科学布局、均衡发展,提供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专业解决方案,为股东谋取更多回报,为支持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推动港口行业的良好发展作贡献。

一是国内母港战略,公司将紧抓供给侧改革机遇,立足于“区域整合、提升协同”的目标,从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持续寻找整合合作机会,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国内港口网络布局,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引领区域港口整合的新方向,不断提升港口发展质量。

二是海外战略,公司将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适应船舶大型化和航运联盟化趋势,重点在全球主枢纽港、门户港以及市场潜力大、经济成长快、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布局,捕捉港口、物流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持续完善公司的全球港口网络。

三是创新战略,公司将本着“科技引领、拥抱变化”的原则,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占领一定技术高地,支撑未来港口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显著提升码头运营效率与效益,助力公司从“规模带动”转换为“质量驱动”,业务结构从“单一化的港口装卸堆存”向“基于港口主业的综合服务”转变,以创新支撑公司新的跨越发展,不断提升公司的发展动力。

四是数字化战略,公司紧握“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机遇,以数字化为切入点赋能公司的生产经营、市场拓展、运营管理、资本运作,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港口码头进行全方位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依托港口存量资产和业

务,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目的,提升生产操作、客户服务、运营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推动港口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全面升级。

五是精益运营战略,公司坚持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核心,以做精资源配置、做强资源效能为目标,持续优化运营管理模式,聚焦资源的计划、配置、组织和使用,推动建设覆盖资源需求评估、资源配置、生产组织、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价值树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体系,以精益化的运营管理推动公司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六是低碳战略,公司将握牢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机遇,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优化港口的能源结构,完善现代化绿色港口管理体系和机制,丰富绿色能源供应场景,广泛推行绿色投资理念,致力打造低能耗、低污染的新一代绿色智慧港口。

3、2024年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体工作方针,以“内生增长”“创新升级”“全球布局”为发展举措,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精益化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商业模式和科技赋能创新,不断完善全球网络布局,持续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1)坚持战略引领,推进强港建设

公司将围绕新十年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持续推进各项战略落地落实。一是持续细化优化“创新战略”“数字化战略”“精益运营战略”“低碳战略”。二是持续推进国内母港战略。深西母港持续推进强港建设,优化集疏运基础设施、拓展港外配套资源、加强区域协同发展、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提升母港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海外战略。CICT以建设世界一流标杆企业为目标,积极应对周边竞争,充分发挥优势,夯实并提升集装箱港口主业能力,加快南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借此延伸港口综合物流业务;HIPG聚焦油气、滚装车、散杂货、海事服务、区域集装箱中转及园区开发等业务,加快推进汉港“六个中心”建设。

(2)深化精益管理,促进内生增长

公司将立足精益管理理念,坚持刀刃向内,降本增效。一是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组建精益运营团队,挖掘成本压降新举措。二是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完善质效提升组合行动方案,不断提升资金运营效率、效益,提高投资项目现金回报。三是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建立专业、高效的强经营管理总部,全面推行精益管理,加强成本管控,着力降本增效,深化改革,强化总部管控。四是提升资产管理能力。进一步丰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码头作业能力、成本管控和经营管理模型。

(3)坚持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

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招商港口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打造本公司的科技创新生态圈,输出智慧港口解决方案,搭建产学研平台。重点围绕“招商芯”打造三大行业领先的产品,包括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CTOS”、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BTOS”、园区智慧管理系统“LPOS”,致力于码头内部智能化生产经营。“CTOS”依托交通部攻坚项目,顺利完成全新架构设计,取得阶段性成果。“招商ePort”将通过完善港区信息化服务体系和通过“港口+互联网”进行服务模式创新,探索打造智慧港口开放平台。“SMP”将结合数据治理、管理下沉、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与应用,提升对业务及管理的智慧化赋能能力。

(4)探索全球布局,打开发展空间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布局和资源整合的能力,稳步打开发展新空间。一是着力推动国内港口整合取得新增量。持续推进与上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战略合作。二是着力“深耕香港”取得新成效。推进招商货柜与招商保税、招商海通等单位业务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持续关注和跟进香港区域港口及物流相关资产并购机会。三是着力“精耕东南亚”取得新突破。推动印尼NPH项目完成交割,持续跟进东南亚港口项目投资机会。四是着力“细耕中东和拉美”取得新进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更新区域投资策略,持续跟进潜在项目信息。

(5)持续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双百台账和方案的落实,持续提升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落实董事会职权,推进专职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提升子公司董事会建设水平。二是深化人才和机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岗职位体系,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雇主品牌建设。进一步优化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和中长期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海外人才管理机制。三是深度践行ESG。持续完善ESG管理体系,做好ESG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沟通,建设C Blue公益品牌,持续推动公司绿色低碳发展。

4、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国际方面,外部风险挑战有所增多,多种因素叠加交织、共同作用,加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国际原油天然气供给紧张,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规模屡创新高,欧美地区基准利率水平维持高位,发展中国家面临货币贬值问题,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等,均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商品贸易市场造成冲击,亦对公司海外运营投资带来挑战。国内方面,经济逐步回升,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维持不变,但仍面临着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冲击下外需明显收缩,消费内需有待提振,房地产市场此起彼伏的多重压力。

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时期,公司坚持将顶层设计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以全球性思维谋划未来发展。通过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优化全球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增强整体发展动能。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常态长效化内部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与贸易连通性,促进商品及生产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拓展港口的服务范畴和腹地范围。密切跟踪全球市场变化,关注重要国际地缘政治事件走势,保持关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动向,及时调整公司业务经营策略,准确把握走向,防范重大外部风险事件发生。

(2)政策性风险

港口行业政策风险存在多样性。国际方面,通货膨胀引起的码头罢工行动屡屡发生,部分发达国家的码头营运陷入停顿风险,造成大量货物的积压和船期延误,运营商和劳工间持续不断的矛盾并发或将促使政府出台新的政策和措施。国内方面,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推出一系列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政策。

面对可能存在的政策性风险,一方面,公司将强化政策研究,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另一方面,公司将通过提质增效、加强资源配置,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有效应对和化解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

公司积极发掘国内外港口投资机会,通过并购、收购、股权互换等方式,将网络覆盖至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加上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变化,部分区域港口面临着运营管理难度增加、投资回报和运营效益偏低等不利情况。主要风险包括:一是经营所属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大项目投资的决策风险、投资难度和营运管理;二是国际汇率波动蔓延至不同地区。人民币双向波动特点明显,今年呈现先升后贬再升特点。新兴经济体则因输入性通胀引起汇率和资本市场震荡的压力;三是面对国内港口和海外港口经营差异,运营管理难度加大。

针对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风险,一是继续围绕“市场、资源、服务”三个要素提升竞争力,增加现有客户粘性,主动拓展新客户,把握市场机遇;二是完善内控与合规体系建设,强化法律赋能业务能力,保障风险有效识别和管控,巩固风险控制基础;三是健全风险预警体系,持续加强风险识别、预警及化解能力建设,稳妥有序做好重点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不断提升公司风险防范的能力;四是积极探索创新国际化运营管理模式,善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平台,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万丰奥威
  • 川大智胜
  • 中海达
  • 正丹股份
  • 沃尔核材
  • 神州信息
  • 万科A
  • 格林美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