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一致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07 23:53: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国药一致000028)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一)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总体持续恢复向好。国家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对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人们对健康问题关注度逐年提高,国家也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改善医疗服务。国家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支持药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2023年作为“十四五”发展时期的第三年,国家发布多份规划性文件,对今后带量采购、挂网准入等工作的开展作出顶层规划。医保方面,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常态化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呈高压态势,从飞行检查、专项整治、日常监管、智能监控、社会监督五个维度出发。医疗方面,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疗反腐等方面均有重要政策发布。医药方面,主要包括合理用药、药品监管、中药传承创新等方面内容。

1、国家集采继续稳步推进

2023年集采政策主要集中在配套政策方面,常态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持续优化完善采购规则。1月,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3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明确要做好脊柱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执行,继续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7月,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优化完善采购规则,规范投标企业行为,防范潜在不公平竞争风险,营造风清气正采购环境;指导各省年内至少开展一批(含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第八批、第九批国家集采相继落地,平均降价分别为56%、58%;湖北牵头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降幅符合预期,中成药联盟地区范围扩大,集采规则逐步明晰;开展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平均降价70%。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九批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四轮高值耗材集采,平均降幅超过80%。叠加地方联盟集采,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5000亿元。

2、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完成

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申报指南。7月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共收载3088种药品,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品种总数逐年上升。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

3、零售定点药店实行门诊统筹2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参管理的通知》,明确各级医保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在加强处方流转管理方面,通知明确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定点医药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4、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

为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于6月8日,公布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广西:南宁市、梧州市、玉林市。12月,《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组织管理、投入保障、人事编制、薪酬待遇、医保支付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县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县乡村三级协同支持关系进一步夯实,乡村两级服务水平明显加强,医保基金县域使用效能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5、医院高质量发展

2月,发布《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了多项支持政策,确保国企办医与政府办医享有同等待遇。2月,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主要聚焦在提升市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个方面。12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合理保证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6、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完善老龄人口相关保障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2023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等文件。5月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对药企的影响: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医养结合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药企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也促使药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药品的质量监管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也要求药企创新商业模式,探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模式,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健康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7、支持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3月,发布《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的通知》,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的甲类管理目录包括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以及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大型医疗器械;省级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的乙类管理目录包括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以及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3000—5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医疗器械。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工作的意见》,部署六方面13条重点任务,要求优化分类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分类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分类管理效率、能力、服务水平,强化分类实施监督。7月,发布《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十四五”期间按照医保通用名以及“技耗分离”的原则建立全省统一的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12月,发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提出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在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贮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全过程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在经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与可追溯。

8、大湾区推进医药产业共同发展

3月,签署《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备忘录》,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药械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联动机制,提升区域内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件能力,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促进区域内药品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9月,为满足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居住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用药需求,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关于支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使用澳门地区已上市部分药品的工作方案》。10月,广东省药品监管局牵头主办的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监管协作会议在珠海横琴召开,讨论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风险信息通报工作指南(试行)》和《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建设工作方案》两项文件,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监管协作的面对面会议机制,并计划形成机制性会议。

9、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3月,《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提出实质性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民生。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配套措施及部门分工。

10、医保基金监管

2023年,国家发布多项政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旨在规范医疗保障管理,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5月,发布《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开展常态化监管。从飞行检查、专项整治、日常监管、智能监控、社会监督五个维度出发,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基金监管常态化,有利于更好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合理、规范、高效使用。7月,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选定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康复三个领域作为检查重点。10月,中纪委发文《聚焦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康复领域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再出击》,飞检聚焦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康复3个重点领域,检查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医保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11、医疗反腐

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拉开反腐序幕。7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同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医药腐败问题集中整治。8月,发布《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强调反腐打击六个方面问题: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医疗卫生机构内“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在购销领域的不法行为;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9月,发布《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明确五年反腐败工作重点。12月,制定《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提出通过自查结合实地巡查的方式开展新医院巡查工作。

12、门诊统筹资质对零售药店放开,短期面临挑战,长期迎来机遇。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加速推动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统筹基金结算范围,意味着统筹医保对零售药店的支付支持逐渐加大,也对药店申请相关资质提出更高要求。各地政策陆续落地以来,短期行业内确实出现客流回流医院的现象,以及处方从医院流向院外仍面临突破。但是,2023年全国多地正在大力推进当地统一的处方流转中心建设和使用,并与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打通,确保处方和医保使用合规。2023年大部分区域处方流转中心的遴选药店对象为双通道药店,山西等部分地区试点将门诊统筹定点药店纳入。未来几年内这将成为药店承接医院外流处方的重要渠道,为零售药店带来数千亿规模的长期持续增量。同时,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导致个人账户每年收入金额将减少一定比例,但是个人账户基金结余金额仍有不小规模。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35万亿元。实现家庭共济之后,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可有效扩展至多位家庭成员,包括老人、儿童等医药健康需求较大的人群。

13、线上医保支付开通试点,药店O2O业务面临新机遇。

2023年下半年,上海等地陆续试点落地线上医保支付,医保开通线上渠道将对药店线上业务带来积极影响。上海市试点在支付宝、美团、饿了么、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开通线上医保支付,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家药店被纳入,这是药店发展O2O业务的新机遇。同时,连锁药店同时拥有线下门店渠道和线上渠道,线上线下300959)融合多渠道体验将为消费者带来最佳购物和服务体验,药店也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互相引流,实现会员规模扩大,顾客粘性提升。当然,线上渠道竞争也将愈加激烈,大型连锁将比中小型连锁和单体药店发展线上业务拥有更明显资源和优势。

14、多地放开“非药”销售限制,为零售药店发展多元业务提供新动能。2023年,甘肃、安徽等多地陆续下发政策,删除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协议中“不得以任何名义在店内摆放、销售其他物品(如各类生活日用品)”条款,适当放开非药产品销售。随着全国医保基金监管智能化,过去基于保护医保合规使用而对药店销售非药商品的限制逐步放开。北京、广东等地监管部门甚至试点开放“药店+便利店”的融合业态。药店发展多元业态以及通过非药品类提升盈利能力,对冲药品价格全面下降对毛利的打击,将拥有广阔空间和潜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具体如下:

1、在医药分销领域,公司主要立足于两广地区,在两广区域医药分销业务规模领先。国药一致分销业务覆盖两广,公司药品和器械耗材分销、零售直销和零售诊疗等细分市场保持行业领先。同时,公司不断整合分销和物流业务,深度渗透终端市场,完善阶梯式配送网络布局,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供应链价值体系与处方药专业零售品牌,构建批零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成为卓越的、引领行业标准的健康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2、在医药零售领域,公司属下国大药房是国内销售规模领先的医药零售企业。国大药房主要从事社会零售药房业务,并注重开发以医疗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打造一批融合医疗服务、医保统筹和健康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零售诊疗、医院合作专业化业态的门店。同时,国大药房积极拓展创新业务,探索和丰富新的业务渠道,致力于由传统型医药零售企业向创新服务型企业转型。

(二)经营模式

1、分销业务

(1)采购模式

公司在采购方面建立了“前台—后台”分工协作的采购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渠道、规模采购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确保终端价格最具竞争力。“前台”为采购部,根据业务需求寻找货源,建立首营品种,并就产品质量要求、供货周期、供应价格、结款周期进行比价及商务谈判,积极引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品种、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中标品种及中成药特色品种。“后台”为供应链部,负责整合供应链环节资源,整体把握供应链信息,实现专业分工,推进一体化管理,打造整合的服务后台,协助“前台”业务一线,做好日常采购业务管理。

(2)销售模式

公司在销售模式方面,分销板块根据“一体两翼”战略进行转型创新。

以传统业务为“一体”,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向多元化综合服务转型。聚焦医院药品和器械直销市场,以产品流通和供应链延伸服务为基础,提供全方位市场准入方案、品种管理服务、药品供应保障以及产品创新营销解决方案,巩固和提升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和创新服务输出,保持市场份额的绝对领先优势。

两翼为“零售业务和创新业务”,其中零售业务包括“零售直销和零售诊疗”。零售直销业务聚焦批零协同,实现份额提升,夯实纯销网络,创造营销品牌。落实零售直销战略部署,优化终端零售业务模式,加速网络拓展覆盖,优化提升服务体系,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商业营销服务品牌,建设成为上下游共赢共享共发展的零售平台。

零售诊疗业务打造专业处方药房营销新模式。以经营新特药、慢病用药为特色,构建专业的患者服务体系;发展多种零售药房模式,以医保“双通道”品牌优势,以患者为中心,打造专业的冷链管理体系与药事服务团队,带动平台、医院、厂家多方联动,打造老百姓信赖的处方药专业零售品牌。

创新业务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供应链核心竞争能力。利用供应链技术与信息技术,设计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构建面向医疗机构的数字化终端服务系列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机构提质增效,提升总体医疗服务水平。作为中国南区领先的药品分销及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广东省首家取得第三方物流资质的医药企业以及广东省首家承接疾控疫苗仓配一体项目的服务商,分销依托完善的两广物流运营的一体化运作管理和物流网络,打造起深度覆盖两广区域的4个大型自动化物流中心和23个配送中心,形成自动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的专业化分销、零售阶梯式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商业网络+智慧物流+数智化赋能合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5G、AI等前沿技术,打造智慧型供应链,首创3A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引进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和AI技术,实现科技赋能医药物流,创造了多项突破性及实用性的物流新型技术,率先在医药行业探索数智化升级新方向,对医药商业领域有强示范效应,有效带动医药和智能物流进一步深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3)物流配送模式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物流中心已建立完善的现代医药物流服务体系,具备仓配一体与智慧型供应链服务能力。服务的客户类型包括分销板块的上下游客户,第三方物流客户包括创新药企、疾控客户、药械厂家及商业公司、疫苗厂家等,配送范围为全国。配送终端包括医院直销客户、基层医疗客户、小型社会办医客户、商业客户、零售直销客户、疾控中心、个人等。物流中心依托国药控股的全国物流资源,结合承运商资源,实现全国城乡医药物流全覆盖。公司的物流产品主要包括:仓储收验服务、存储服务、发货服务、保险及供应链优化等增值服务;运输医药城市配送服务、医药专车服务、医药速递服务、供应链优化等增值服务。

2、零售业务

(1)采购模式

国大药房采购模式分为集采和地采,集采的采购方式分为统签分采和统签统采,统签分采由总部统一签订三方合同(总部、区域公司和供应商),区域公司从供应商直接进货。统签统采由总部和供应商签订合同,总部集中采购,再由总部配送给区域公司进行销售。地采的采购方式为区域公司直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区域自行采购和销售。

(2)销售模式

国大药房开启管理型总部向运营管控型总部转型,通过厘清职能职责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梳理关键业务流程中的管控点,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国大药房零售业务主要以连锁经营形式开展,涵盖直营和加盟两部分,主要经营中西成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和用品等。在业务模式上,国大药房积极推进互联网+医药的线上线下互通,结合中医、西医、康复理疗等服务项目开拓门店。2023年,公司持续深入优化慢病诊疗和会员管理新模式,为慢病顾客建立健康档案并长期跟踪关注,梳理会员管理制度,为之后的全国会员权益统一打基础,给会员更专业化服务。并与国内外头部供应商合作,不断提升专业药事服务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产品和服务,践行国企社会责任。

(3)物流配送模式国大药房物流仓储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自管物流仓储模式,即子公司租赁仓库自建物流中心,人员自管,用于门店和外部客户的仓储运作配送服务,二是委托物流仓储模式,即子公司基于成本或资源共享等因素,将现有仓储服务委托给外部的模式。运输模式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全部自有配送、委托第三方配送、组合型配送模式管理,即部分自有配送+部分委托第三方配送模式。

(三)公司2023年度业绩及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的指导和部署下,国药一致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咬定“十四五”战略目标不放松,稳中求进,坚持“创新”在发展中的关键地位,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业务模式升级,促发展、提效益、控风险,坚持系统性风险防控,主动作为,实干担当,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3年度,国药一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754.77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利润总额24.73亿元,同比增长7.02%;净利润19.58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9亿元,同比增长7.57%。

2023年度,国药一致分销业务累计完成营业收入519.57亿元,同比增长3.50%,实现利润总额13.78亿元,同比增长2.11%;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长2.52%。2023年度,国大药房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44.09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利润总额7.13亿元,同比增长31.43%;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50.66%;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60.99%。

2023年度,公司对联营企业累计投资收益3.15亿元,同比增长5.67%。2023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战略方向和目标共识不变,战略落地取得突破成效,围绕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六大服务平台”各点持续探索突破、落地见效:

(1)供应商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默沙东“莫诺拉韦”全国首发;2023年取得5个全国总代品种和总经销品种、32个独家配送品种;大湾区药械通业务取得突破,携手卫材药业完成“达卫眠”首单销售,携手亿腾医药完成港澳“唯思沛”首单销售,拿下远大肾上腺素的全国首单;中药业务转型突破,开办国药一致堂;建成省内第一家全自动化代煎中心,中标宝安中医、中山七院项目。

(2)数字化终端服务解决方案

3个项目获得全国数字化转型卓越案例奖、全国十佳医药供应链服务创新案例奖;广西试点获批;全面赋能门店运营培训,支持电子处方平台服务、营销产品控销服务等。

(3)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打造首个罕见病关爱中心、首个“暖心医保驿站”、首个“医保便民关爱驿站”、广西首家自助医保“24小时”智慧药房;自营商城、冷链商品自配、国药闪送、智慧药房等新模式多点开花。

(4)智慧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血液运输业务及C端冷链业务实现零突破,拓展深冷+临床新领域;成立物流研发中心,成立供应链信息产品拓展中心;打造视觉识别(OCR)一站式验收工作站;开启深圳智慧新仓创新试点、批零物流运营模式等创新转型项目。

(5)政府及公卫服务解决方案

参与政府机构药店医保药品结算、基药目录、药品网络经营质量、处方流转等课题调研;持续举办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药学沙龙等年度药学品牌活动;举办系列高质量“港澳药械通”研讨会;统筹协调政府事务,搭建政企沟通平台。

(6)产业金融服务平台

深化业财融合,持续推进供应链金融开展。积极探索金融创新突破,丰富业务品种,增配适用范围;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扩大买方付息供应商名单、突破无追商票贴现业务、创新订单贷融资产品取得初步成效,为下一步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提供产品支撑。

2.坚持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速提效实现业务落地与转化

(1)强调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医疗供应链信息类产品市场价值

2023年3月,物流中心成立研发中心,积极推动公司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创新,从AI视觉、智能算法、物联网、数字化等多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共计完成6个研发项目立项,涵盖冷链、运营指标、视觉识别、客户服务等方面。

10月,供应链信息产品拓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以创新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基于现有医疗供应链场景,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分销以外的客户提供个性化、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2023年,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东物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运营全物资数字化管理平台、SPD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中药饮片智慧调配服务、药品零售智慧服务、医疗机构全环境智慧监测平台等多个医疗科技服务项目。

(2)分销全面推进数字化,支撑“一体两翼”战略落地

加快数字化项目进展,提升管理效能分销采购协议数字化方面,一期广东区域全面上线,广西上线推广;二期折让计算模型及账务全流程梳理,联动ARAP全流程开发。

专项项目优化,提升供应链效率供应链专项:数电票发票图像识别升级,招采子系统药品接口上线20家公司,药械通追溯平台项目;商业专项:B2B营销模块已完成功能升级;商业互联已完成江门国大、深圳国大、大参林603233)的对接;器械专项:打通SPD与非药系统对接,实现全SPD、货主订单对接、自动回填,完成56家货主医院上线对接。

升级迭代,夯实SPD项目实施质量SPD3.0系统实施交付:完成7个SPD3.0标准版上线,完成3个SPD3.0系统升级切换,完成72个SPD3.0二级科室上线;SPD2.0系统延伸交付:完成104个SPD2.0二级科室上线;条码收货平台交付:完成11个条码收货平台项目上线;推进8个专项的研发:新二级库功能模块骨科手术套包及跟台管理等。

(3)国大药房重点关注数字化,支撑管理提升以及业务发展

自营平台项目:通过29个系统版本的迭代,实现新需求182项,修复功能问题476项,完成与北京、深圳等多平台的处方流转对接;完成上海线上医保支付对接,以及新疆、深圳等地线上医保支付集成。

主数据项目:7月份完成国大药房全级次新品引进、门店开关店管理、租赁管理、装修管理、物流信息、人员管理等上线;完成ERP系统23家公司上线,上线吉林4家公司的商品、供应商及渠道、客户、门店的首营管理并对接业务系统。

(4)数字化物流

推进深圳智慧新仓建设,打造批零一体、综合型业态的智能智慧标杆仓;打造视觉识别医药领域整体解决方案:AI-OCR收验解决方案(实物+单据);AI-OCR单据识别解决方案(单据)。物流供应链优化:冷链监控管理平台,完成冷链设备系统数据接入,完成库内、车、冷箱的监控功能上线;物流运营指标监控平台,完成入库、出库、配送及时率、出入库吞吐量、库存量上线,实现国家UDI码库全量数据接入。

(5)数字化零售

新技术实现新业务、新场景的赋能:处方流转和医保支付:国大药房线下渠道完成11个区域公司处方流转对接、15个区域公司的医保直连结算;线上渠道上线深圳人民医院线上处方流转项目,上线新疆医保线上支付。美团智慧药柜已在北京和上海上线,其中北京1家店实现订单数15,859笔。

北京国大上线智能随时购模式,厦门市首家封闭式AI机器人药房落地福建国大塔埔店并正式投用。

着力拓展门店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率各地市医保接口优化专项:已完成医保类功能优化需求213项;新国标处方流转对接:新国标已上线地级市15个,全省上线药房45家;双通道结算:2个地级市上线了门诊结算,16个地级市上线了药房结算;店间共享货位专项:实现店间库存共享,按货位区分进销存,已开发完毕并于佛山大药房进行试点;门店组合商品开单:门店可自行设置组合商品套装,实现便捷开单,已完成开发并上线了150家门店。

3.坚持转型创新升级,推动规模和效益双提升

(1)分销业务板块:截至2023年末,国药一致分销业务覆盖两广二三级医疗机构1110家、基层医疗客户8373家、零售终端客户(连锁药店、单店、医院自费药房)6155家。传统业务做大做强

传统分销业务在集采应对方面,以提升签约率为导向,强化集采项目管理。在品种突破方面,在大湾区实现商业破局,独家合作产品“达卫眠”,实现港澳药械通首单;完成全球首款获批的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首单销售;获得“唯思沛”和“稳可达”等多个创新药的全国总经销权和进口权。在新品引进方面,引进创新厂家13个、创新药35个(独家5个)、医院首单29个、药房首单71个、双通道首单11个,取得5个全国总代品种和总经销品种、32个独家配送品种。在营销转型方面,分销实现营销一体化,全级次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团队两广全覆盖。以多品规差异化运营为核心,通过优化架构、专业化推广、合规经营推动营销业务高速发展。在客情管理方面,分销实现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走出去+引进来”双结合,季度回顾客户需求解决,同时举办多层级供应商交流会,参加厂家会议88场,全国级拜访37场。在医美项目方面,分销打造医生IP与头部供应商专属服务,全面推动医美代理模式,扩大医美营销影响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特医营养方面,分销在医院、零售多渠道拓展特医营养业务,开展特医食品零售,推进婴儿特医食品系列购买委托合作服务,开展新特药肿瘤药和特医食品关联营销。

零售直销业务布局稳步拓展,营销项目加速推进,批零联动进一步深化。

零售直销品类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一级厂家33个,新增品规1563个。零售直销营销项目加速推进,拓展32个营销项目。

批零联动方面支持国大药房政策最大化,建立月度对接机制,归拢千万级厂家集采渠道,实现广东国大门店直配系统对接,优化广东国大品种对接模式,开通江门国大零批渠道。

零售诊疗织大织密零售网络,建强健全专业门店资质。

分销拥有两广药房总数136家,其中广东106家,广西30家,通过逐步搭建独立自采零售营销体系,从陈列改造、培训、激励等维度多管齐下,实现自主营销,争取DTP新品50个。分销积极推进医保“双通道”项目,目前拥有“双通道”资质门店总数67家,潮州、汕头成功攻坚,新增5地实现下沉式覆盖。广西首家支持自助医保服务的24小时智慧药房,落地贺州大药房。分销积极服务延伸,政企共建罕见病关爱中心与医保服务驿站,与佛山医保共建佛山市首个“暖心医保驿站”,成为广东省医保服务标杆案例,打造东莞、清远首个罕见病关爱中心,相继成立佛山、河源首个“医保便民服务站”。

创新业务优化运作提收益,大力研发拓场景,构建竞争新实力。

分销创新业务以优化运作作为收益提升点,大力研发拓展场景,构建专业性、差异化的创新服务方案与运作模式;以“深圳区域一体化为试点,构建动态、新型的一体化协同机制;以“质量+效益”双提升为重点,构建创新项目高质量发展根基。分销创新业务实现创新能力“研发+变现”,培育深化下属两家企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创新技术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研发智慧门禁、智能屋、器械智慧仓等产品。加快知识产权申请与转化,软件著作权68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明专利1项,树立了医药创新行业标杆。

(2)国大药房

加大门店拓展力度:截至2023年12月,国大药房门店总数10,516家,其中直营门店8,528家,加盟门店1,988家。2023年净增门店1,203家,同比去年同期提升688家。整体加盟模式实现突破,为加盟业务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DTP药房232家,共新增97个DTP品种。

电商业务实现20%的销售增长。

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增加医保目录品种,做好医保服务宣传,促进了OTC的销售增长;利用互联网医院处方、自营诊所店,解决处方来源难题,全年线下互联网处方597.7万张,同比增长74.8%国大药房打造商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对专业健康解决方案构成全面支撑,推进新零售业务,加强精细化运营。在增加利润方面,通过推进核心商品策略,业绩效益初步显现,国大药房协同商品部、营销部、子公司完成核心商品谈判,建立健全商品委员会制度,确立《国大药房新品进场规则》、《核心品备货标准》、《国大药房核心商品费用考核方案》等多项标准。同时,加强商品全流程管理,增加毛利。

国大药房发挥总部“引领、管控、赋能、服务”功能,成为“专家中心”和“一线支持中心”,形成总部-区域-门店穿透式一体化管控,推进人力资源管控、财务、物流一体化,持续强化总部风控能力建设,并组织开展运营质量提升年活动。国大药房成立总项目组,确定各子项目名称及组长,跟进各子项目达成效果,重点关注关键业务环节、关键区域两个方面,确定了九个重点项目:核心商品落地、库存管理、直营常规毛利率提升、营业外收入管理、开店质量提升、费用管控、精细化运营提质增效项目。

4.坚持提质增效专项推进,实现管理效能多面提升

(1)严格立项审核,提升项目质量,阶段性总结报告,强化过程管控公司统筹组织全级次子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特点、短板,从增收、提质、降本、控费、创新五方面制定2023年提质增效提升方向和项目目标。

(2)强化人效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进人才组织优化

公司着眼人才供给,强化梯队建设,2023年启动总部轮岗机制人。分销聚焦组织转型增效,管理提升赋能业务发展,紧抓人员规模和人才配置,2023年校招双优人才引进目标达成率112%;国大药房开展人才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大专员人才队伍建设。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强大的网络覆盖与布局

(1)两广区域分销业务在35个地级以上城市设有子公司且点强网通,全面覆盖一二三各级医疗机构、小型社会办医和零售连锁单店终端;在零售诊疗领域拥有134家SPS+专业药房。

(2)国大药房拥有10516家社会零售门店,连锁网络遍布20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国内超过160个城市。

2、丰富的品种资源

(1)公司分销业务经过多年耕耘,在药品、耗材等多个领域均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与数千家国内厂家和商业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数百家进口和合资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整体经营品规超过8万个。

(2)国大药房经营商品品规超9万个,合作供应商7千余家。凭借较为完善的采购网络和多年商品运营经验,国大药房建立了覆盖面广、专业度高、品种丰富的商品体系,能满足全渠道、全品类、全生命周期的商品需求。

3、完善的医药供应链体系

(1)在仓储与运输网络方面,分销物流中心在两广拥有20万余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物流中心、24个配送中心/中转站,已形成阶梯式物流配送网络,依托国药控股的全国物流优势,结合承运商资源,实现全国城乡医药物流全覆盖。在信息化、自动化方面,具备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包括WMS仓储管理系统、TMS智能调度系统、物流可视化系统、AGV货到人系统、机械臂、五面扫码仪器,实现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持续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在运营管理方面,实施统一的标准化作业规范和一体化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运营管理,物流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管理。

(2)国大药房拥有覆盖国内范围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国大药房物流仓遍布20个省份,大小物流仓库36个,合计仓储面积超19万平方米。总部物流对全国所有子公司物流仓进行管理,包括物流网络规划建设、各仓的信息采集和分析、资源调配、集采商品干线运输等。

4、医保资源及双通道门店优势

(1)在分销办零售方面,截至2023年末在两广32个地市,已有67家药房获得“双通道”资质。

(2)在社会零售方面,国大药房旗下子公司的医保资源获取能力普遍较高,医保销售占比较高,经营稳定。截至2023年末,直营医保门店数7736家,直营医保店含税销售191.9亿元,同比上升1%;直营医保卡含税销售90亿元,同比上升3%。双通道门店397家,其中直营店376家,累计销售为48亿元。

5、合规性优势

公司秉承合法合规性要求开展经营和管理,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具有较大优势。

6、国药品牌独具影响力公司品牌以及零售和分销子品牌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品牌一脉相承,依托强大的央企影响力,公司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未来医药行业整体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1、创新驱动:随着医药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包括创新药物、创新疗法、创新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同时,随着基因工程、细胞治疗和生物制药等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体化医疗和精准治疗也将成为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医疗数据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加强疾病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将助力医药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等。未来药店有望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升级成智慧药店,创新的效率将极大提升,以及实现突破性的提质增效。

3、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贸易和合作的加强,医药市场将越来越趋向全球化。跨国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推动全球医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这也将增加药物的跨境流通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全球医药行业的共同发展。

4、产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将成为常态。大型企业将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自身实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同时,这也将促进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5、健康产业融合: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健康产业将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增长点。医疗器械、保健品、健身和养老等领域将与医药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这将为医药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6、医药零售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医药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虽近年有所下降,但是在“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下,以及后疫情时代人民对自身健康问题更为重视,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医药零售行业预计将持续保持高质量增长。根据第一药店财智保守估计,到2030年,零售渠道市场规模占比将升至40%,其中,药店市场规模预估或超过8000亿元。

7、慢病管理关口前移: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对未来7年开展心脑血管慢病防治行动进行了指引。由此为例可以看出国家对慢病管理的方向性指引,鼓励社会终端参与,以及关口前移,以基层为重点,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终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建立同防同治的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服务等一体化全流程路径。药店作为社会终端和最靠近患者社区的终端,以及门店长期积累执业药师队伍和资源,在慢病管理方面有天然优势,有望顺应政策指引,实现慢病服务创新和发展。

8、医药反腐、合规严管:从医保基金监管考虑,覆盖零售药店的医药反腐、合规严管将维持严格标准。以及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工具支持下,医保监管智能化,药店违规成本提升。国大药房作为央企,一贯保持合规经营,在合规严管的背景下,将拥有更大竞争优势。

(二)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1)国谈集采中选品种销售毛利下降。带量采购以量换价,新的药品、器械价格机制有效地发挥医保的战略购买作用,但随着药械品类价格下降,流通企业销售额毛利率同比下降,毛利额大幅减少。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分销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建设号召,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提高人民群众用药可及性,但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县域基层医疗,规模小地域偏远,回款周期相对偏长;此外,国家鼓励推进的社会办医规范度参差不齐,存在经营不善倒闭出现应收坏账的风险。

(3)药品和器械耗材销售占比压降。随着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推进,公立医院药学服务费用占比逐渐加大,药品和器械耗材的费用占比逐渐缩小,广东公立医院医疗收入中的药耗占比由2017年的45.6%下降到2022年的40.4%。

(4)门诊共济、线上医保放开等政策都将在短期内对药店线下客流产生负面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销售规模。线上医保放开意味着药店发展线上业务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尤其是O2O业务;药价普遍下降、药店零加成等政策对药店药品销售规模和毛利率等盈利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2、科技创新风险

(1)医改新环境下,行业政策发布迅速,创新模式与服务变化快,社会科技应用迭代快,创新服务与产品竞争激烈。公司创新服务与产品暂时未体现明显竞争力优势,创新类产品与服务推广缓慢,落地性差。

(2)根据公司服务转型战略要求,现阶段科技创新类公司、项目、人才缺少符合特色的组织保障和激励机制,可能导致科技人才流失,创新策划与实施效果不达预期。

3、现金流风险

(1)国家集采持续推进,毛利下降,上游供应商付款条件严格,付款期缩短,预付比例增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医保资金不足,医疗机构回款期延长;上下游资金占用增加,两金压力加大,通过融资手段补充运营资金需求,导致资金规模增大及资金成本增加。

(2)公司应收与应付周转天数差异及金额差异逐步加大,流动资金不足,需增加融资满足日常经营资金需求,资金规模上升,财务成本增加,盈利空间下降,资金效益下降。

(3)基于公司旗下国大药房的零售业务特点,年末应付账款需清零,付款较多,或对年底资金流带来一定压力。

4、客户信用风险

(1)客户信用风险加大。电商客户、民营医疗等客户个别因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存在以各种理由拖欠货款,甚至存在因运营资金周转不良而倒闭的隐患。

(2)存在坏账风险。因国家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合规管理要求高,部分小型民营企业,药店单店或小诊所因管理落后等原因被淘汰,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相应风险。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分级诊疗推进基层医疗的市场拓展,基层医疗机构销售比例逐步加大,随着器械、基层医疗等业务快速增长,回款延长,影响整体的应收周转天数。

5、市场竞争风险:

传统实体药店同质化竞争明显,价格竞争成为常态手段,对门店收入和盈利能力都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传统实体药店企业致力于通过新开门店、并购扩展等方式快速抢占门店资源,进一步加快整体市场门店数量趋于饱和,大企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互联网医药零售企业,也在尝试开设实体门店,会进一步影响线下门店竞争环境,对现有传统门店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且,消费者就医和购药行为习惯正在逐渐改变,对各传统实体药店企业的线上运营能力,数字化工具应用提出更高要求。

6、合规风险

(1)因法律法规的优化修订、医药政策的密集出台、监管要求升级及公司业务业态拓展等,加大了医药企业对药品管理的控制责任和合规责任,扩大了稽核检查范围与频率,提高了处罚力度,公司面临风险把控精细度需不断加强,难度有所增加。

(2)器械、零售等属地监管要求差异明显,加大了器械及零售业务的质量管理强度与风险。如2023年12月7日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收紧了对医疗器械直调模式的管理,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司器械寄售等业务模式将受到制约;另分销药店直接面对患者、监管部门等,迅速发展势必面临巨大的管理压力,包括门店筹建指导、日常问题处理、药监部门沟通等,需予以关注并及时管控。

7、商誉减值的风险:于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7.47亿元,分配至分销分部及零售分部相对应的资产组。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三)公司经营计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攻坚年。公司2024年经营发展将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主题,展现公司在适应新时代要求下的新动向和新价值,为此,公司必须紧跟外部行业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战略引领稳增长,转型创新求突破,紧盯年度目标,下好“先手棋”,抓早、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狠抓经营效益、效率提升,乘势启新,奋楫笃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产业创新、行业引领作用。

1、战略引领,价值驱动,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工作

充分发挥战略牵引作用,聚焦主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持续构建客户价值驱动的新商业生态。

2、严控风险,深化合规,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提升契合发展需要的内控体系和风险防控能力,关注业务关键节点,降低经营风险,一体推进,推动贯通协同的动态风控防线持续优化。

3、优化组织,夯实基础,促进管理提升与效能凸显

推进公司治理合规高效,夯实稳健经营基础,以组织体系及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构建新型高效协同体系,巩固提高一体化管理体系和能力,系统性开展亏损企业及门店治理,提质增效,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4、转型创新,提质提效,实现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分销围绕“一体两翼”战略部署,提份额、保领先、控风险、促转型、提效益。传统业务稳定市场份额领先优势,加速新格局构建。零售业务加快布局,加速增长,充分发挥“批零一体”战略优势,前后台协同联动提效能。创新业务开拓市场,降本增效,推进管理提升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国大药房重塑模式引领破局,加强管控突破瓶颈。四轮驱动,夯实规模与门店数优势,把握机遇布局未来。加强费用管控体系建设,全面降本增效,支撑盈利改善。

5、创新引领,数字化转型,助力业务价值提升瞄准产业趋势,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成果转化;融入业务场景,快速落地,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6、统筹推进,一体协同,提升供应链服务能效

打造“点强网通,精益高效”的全国供应链与物流新格局,改、扩、并、撤,协同推动全国物流规划成果落地,深化技术交流合作,以科技、绿色为主题助推公司创新发展。

(四)公司改善投资价值的相关举措持续稳定增长的业绩是提升公司投资价值的核心,公司将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发展战略,并推动战略有效落地执行,不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也将持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结合科技进步和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还将主动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持续完善公司对外沟通机制,提升透明度,积极响应投资者对公司的合理反馈和要求,提升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信任度。公司将综合考虑与利润分配相关的各种因素,从有利于公司发展和投资者回报的角度出发,积极履行公司的利润分配制度,与股东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万丰奥威
  • 川大智胜
  • 中海达
  • 正丹股份
  • 沃尔核材
  • 神州信息
  • 万科A
  • 格林美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