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奥传感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09 20:00: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苏奥传感300507)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细分行业为汽车核心电子行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以及持续发展的新能源部件,其中传感器包括应用在各类新能源汽车以及燃油车上的各类传感器,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均属于塑料零部件,新能源部件为汽车必备零部件,为以下将分别介绍汽车传感器、汽车塑料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汽车传感器

  传感器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环节,扮演着转换和传递各种工况信息的关键角色,为汽车的安全、稳定、舒适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它们在汽车上的应用广泛,遍及汽车的主要关键部分,如动力总成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及底盘系统,在推动汽车“新四化”方面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报告期内,汽车产业呈现总体积极的发展态势,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汽车市场的扩大也为传感器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据中汽协数据披露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预计未来,汽车产业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汽车传感器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或部分。中国政府重视汽车传感器的发展,鼓励技术革新,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促进汽车传感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国家政策和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19年12月工信部出台了《2019年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公示》瞄准机械、汽车、智能终端、环保等领域应用,立足光敏、力敏等重要传感器制造工艺兼顾MEMS等技术。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为传感器国产替代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各省市的配套扶持措施,我国的传感器产业特别是汽车传感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传感器市场虽正逐步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受制于该行业进入壁垒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因素,国内传感器市场仍受到国外厂商的较大影响,国产传感器在市场上的份额仍有待提升,为打破这一困境,公司努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研发投入,坚定地走自主研发、国产化替代的道路,努力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为国产传感器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的持续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动,汽车塑料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塑料材料在整车的单车使用量达到60-175千克/车,涵盖的材料包括PP、PE、PA、聚酯、ABS、PVC、TPU、PPS等众多塑料材料,应用的部件涵盖了汽车内饰、汽车外饰、底盘及动力总成和汽车电子部件;目前,在全球节能环保趋势下,塑料零件以其“轻量化”的特征逐渐在汽车、家用电器等下游行业替代传统金属零件;此外,由于塑料零件其质轻、耐腐蚀、易加工、设计自由度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磨性、减震降噪性和自润滑性,可用于许多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不能胜任的场所,因此塑料零件的应用开发潜力巨大。

  未来汽车塑料的发展重点是开发结构件、外装件用增强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树脂材料,并对材料的可回收性予以高度重视,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同时,轻量化助力节能减排亦符合行业长远的发展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已将汽车用塑料量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汽车设计与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将进一步提高, 随之对汽车塑料零部件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通过“以塑代钢”实现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汽车动力电池的储能限制,新能源汽车的车体轻量化程度将直接决定其续航里程,如果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轻量化技术,车身减重10%,电耗下降5.5%,续航里程可增加 5.5%。新能源汽车对于轻量化、节能减排的要求更高,因此高性能、环保型的塑料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也为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我国汽车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的成熟期新阶段,但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汽车后市场迅速崛起以及汽车轻量化技术逐步普及等利好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及其配套的模具制造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动力驱动的汽车,其独特的动力系统和环保特性,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并对整个汽车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从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到具体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都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按照国家规划的发展愿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了不可逆的发展方向。2020年10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未来15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加快推动了汽车产业进入绿色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长以及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等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整车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之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创新生产也迸发了新兴之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呈现了“新四化”的要求,还向“低碳化、国际化、轻量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与其零部件产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预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持续的正增长态势,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智能产品及各类车用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及持续发展的新能源部件。

  基于多年的技术积淀与深厚的客户基础,公司在传感器产品及配件的研发生产领域稳步发展。推出了多款传感器产品,传统优势产品如液位传感器(包括油位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基于MEMS/MSG技术的各类多种压力传感器、排温传感器、空气悬架温度传感器、电池包热失控传感器、shunt电流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等。这些产品覆盖了从传统燃油车型到增程/混合动力车型,再到纯电动车型以及新型飞行器上的广泛需求,充分展现了公司在传感器领域的全面实力和技术优势。我们致力于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产品解决方案。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推进落地,公司自主研发的颗粒物捕捉器上所需的基于MEMS/MSG技术的燃油蒸汽压力传感器和DPF/GPF压差传感器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愈发关键。同时,基于MEMS技术的空气悬架压力传感器在提升驾乘体验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公司为传统燃油汽车及增程/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的机油压力传感器和变速箱压力传感器,以其出色的耐压力冲击性能和精度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公司始终致力于满足更高的精度需求,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支缸刹车压力传感器将加速国产化进程,为客户带来更安全、更人性化的驾驶体验。同样,我们开发的基于MEMS技术的热管理系统压力传感器对于保障增程/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近年来,公司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用燃油箱隔离阀(FTIV)、电机用电涡流传感器、SiC功率模块用AMB覆铜氮化硅载板等产品,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了公司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竞争力。FTIV阀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混动汽车和增程新能源汽车的燃油箱内的排气压力,使燃油箱在正常运行环境中不排放蒸发污染物,同时在极限工况下快速泄压,在保证车辆安全的前提下更环保。

  AMB覆铜氮化硅载板是SiC功率模块的核心部件,它采用先进的活性金属钎焊(Active Metal Bonding)工艺,将氮化硅陶瓷基板和高精度铜箔焊接,然后进行多道表面处理而成,因其出色的导热性能、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以及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成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功率模块的理想选择。为解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问题,800V高压平台和SiC功率模块逐渐成为主流,为AMB覆铜氮化硅载板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Shunt电流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是我们在新型传感器领域的两大重要研发方向。Shunt电流传感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高精度、广测量范围以及良好的恶劣环境适应能力,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成本优势,与国内厂家相比质量、精度更高,具有良好的市场验证效果和广阔前景。同时近几年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的数字化电网中的监控器数字化,Shunt电流传感器在充电领域与储能领域都将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电流传感器已经突破动力电池客户以及储能市场客户。动力电池业务:已经通过严苛的冬季标定,并取得部分客户订单;储能领域:已经通过头部客户测试,通过客户端高精度类产品测试及试装,并取得客户订单。

  电涡流传感器作为电机不可或缺的角度位置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强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高速电机的位置检测,公司的产品已经获得国内某知名客户的技术认证和业务订单,未来公司将努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公司的燃油系统附件产品线包括国六加油管总成、国六全系阀门、国六燃油泵固定环等产品,为客户的燃油系统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汽车内饰件包括仪表板、空调风管等产品。

  公司新能源产品部件主要分布在新能源的三电系统即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其中产品有电机绝缘环、电涡流传感器、Busbar铜排注塑件、高低压滤波组件及电流传感器、电池包结构件等,并获取了关键项目。公司的新能源产品应用在多个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小米汽车、问界、理想。

  多年来,公司秉承客户为先、持续创新的稳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应对行业变局,夯实基础、稳抓转型、积累新动能等多措并举迎接行业的发展与机遇,实现传统燃油汽车、增程/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并驾齐驱、多线发展的经营模式,在力争保障传统业务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逐步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研发投入,力争提升技术水平、质量安全,拓宽客户渠道,实现新能源部件相关业务的发展。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总体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47.69%。

  2﹑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如下:

  (1)销售模式

  公司必须在通过下游客户关于生产条件、质量控制、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考评后,才能成为客户的潜在供应商。成为潜在供应商之后,具体产品的销售流程可大致概括为“前四步,后四步”,以签订产品开发协议为分界线。

  签订产品开发协议之前的四步为:

  第一步:客户提出产品需求,进行招标;

  第二步:由公司销售部组织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进行集体内部询价;

  第三步:经集体询价后,向客户提出公司的产品报价,参与竞标;

  第四步:在报价后与客户保持沟通,进行报价跟踪。

  前四步完成后,如获得中标,公司则与客户签订产品开发协议。

  签订产品开发协议之后的四步为:

  第一步:在获得客户提供的零部件技术图纸或样件后,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制作新产品开发建议书并制作模具;第二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制作样品并向客户送样;

  第三步:样品获客户检测认可后,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

  第四步:小批量供货获客户试用认可后,公司可获得客户的量产订单,开始批量供货。

  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后,公司与客户一般每年签订一份框架性供货合同,内容包括全年供货种类、数量、价格、付款安排、质量控制、索赔等条款。在这份框架性合同下,客户会定期向公司下达具体产品订单,公司按照产品订单安排生产、组织供货。如一方提出供货数量或价格变更的要求,双方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

  公司在确定招标价格时,首先由财务部联合研发部,质量部和生产部测算产品设计、模具工装开发、产品试制、检测验收及批量生产等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采购部负责测算产品所需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财务部予以协助;然后综合考虑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难度等因素,在成本基础上加以适当利润确定投标价格或者价格区间。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年度框架性供货合同,公司生产部门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客户向公司下达的批量产品订单在公司计划物流部汇总。收到客户订单后,计划物流部组织采购部、质量部、生产部门就原材料供应情况、质量保证情况、设备、模具配合情况等进行订单评审。经评审后,如不能完全满足客户订货需求,计划物流部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进行订单修订,然后根据双方商议后的订单安排生产。评审后如能满足订货需求,则生产部门根据产品订单制定生产月计划或周计划,并组织生产。

  对于公司产能投入的回报经济性角度考虑,公司将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复杂、性能要求严格和经济附加值高的传感器产品由公司自行生产,而将一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燃油系统附件和汽车内饰件等产品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生产。

  1) 外协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

  公司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的产品主要为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燃油系统附件与汽车内饰件生产所用设备、生产工艺及原材料基本相似。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公司销售订单的稳步增长,基于产能投入的回报经济性角度考虑,公司将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复杂、性能要求严格和经济附加值高的传感器等产品由公司自行生产,而将一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的燃油系统附件(其中包含支架、偏转套、防浪板、膨胀腔、管卡、壳体组件等)和汽车内饰件等产品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生产;另外由于环保、排污等特殊行业的许可要求,公司一般不具备电镀条件,基于经济及环保角度考虑,公司将燃油系统附件中卡盘的电镀工艺委托给符合条件的外协厂商实施。这两类产品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均由公司负责,在加工生产环节,上述产品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制订、产品试制、模具设计开制以及产品检验亦由公司完成,公司仅将生产工序交由外协厂商实施,且安排生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外协厂商的生产,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2) 外协生产模式介绍

  公司采取的外协生产为委托加工方式。

  ①卡盘:具体流程为公司接受客户委托依据客户要求进行过程和产品设计开发并获得认可→客户下发订单→公司采购原材料和辅材→冲压生产→冲压检验合格入库→交付外协供应商电镀→外协电镀供应商电镀加工→外协电镀供应商将检验合格的产品交付给公司→入库检验→合格品入库储存→按客户订单要求准时交付。

  ②塑料件:具体流程为公司接受客户委托设计、开发产品并获得认可→客户下达采购订单→公司选择合格外协厂商→公司采购原材料及配件→交付外协厂商委托加工→公司提供外协产品生产模具、技术标准,指导、监督外协厂商依照生产纲领开展生产→外协厂商加工产品后,交付公司→检测合格的外协产品,交付客户→公司支付加工费给外协厂商。

  尽管部分燃油系统附件和汽车内饰件主要委托外协厂商加工生产,但生产上述产品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制订、技术图纸设计、模具设计以及产品检验均由公司完成,而仅将技术和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序交由外协厂商实施。

  3) 外协厂商的选择

  公司制定完善的外协厂商管理制度,主要从外协厂商的设备状况、交货周期、报价水平、管理能力、产品质量等因素设定若干标准综合确定供应商。

  ①公司根据与一级配套商或整车企业签署的新产品开发协议,小批量供货获得认可后,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对于计划采取外协方式生产的新产品,采购部将新产品图纸、标准、样件、工艺路线等技术文件分送财务部、意向外协供应商。其中,意向性外协供应商不低于 3 家。

  ②意向性外协供应商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测算生产新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人工工资、动力费用、折旧等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合理利润等并向公司提交报价表。

  ③核价期间,采购部、财务部确保信息互通,财务部、采购部根据各家意向供应商的报价结合公司小批量生产获得的基础数据进行核价,并将核价结果反馈给意向外协供应商,在多家意向外协供应商接受核价结果时,优先初选有相似产品生产经验、信用程度较高、设备状况良好的意向外协供应商。

  ④采购部正式提交书面核价结果报总经理审批。总经理审批后即确定外协厂商,并签署外协生产合同、质量协议等对新产品外协生产进行约定。

  4) 外协产品的质量控制情况

  公司对委外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两方面:

  ①事前控制:生产企业在经过公司对其生产条件、质量控制、物流等方面的全面考评后才能成为公司的合格外协厂商;生产前的产品开发及样品制作工作由公司完成,外协厂商仅根据公司提供的样品组织生产;为保证生产质量,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及自己的生产经验编写质量控制文件,提供给外协厂商,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对新加入的外协厂商,公司为保险起见,会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企业的生产。

  ②事后控制:公司质检人员对委外加工产品进行严格检验;销售给客户后,如外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追究相关外协厂商的责任。从质量控制效果看,公司外协产品的质量较好,客户满意度较高。公司自采用外协生产方式以来从未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3)采购模式

  公司结合多年的采购经验,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公司在需开发新供应商时,由采购部会同生产部门、财务部、质量部对意向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只有符合公司制定的标准,通过了公司的考评,才能成为公司的潜在供应商。生产部门按照公司客户提供的订单制定好生产计划后,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结合原材料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对于每种具体的原辅材料,除客户指定供应商外,公司采购部一般通过招标在潜在供应商中确定两家或两家以上给公司供货。公司采购部每年与确定好的原辅材料供应商签订框架性采购协议,内容包括采购产品名称、种类、数量、价格、付款安排、质量控制、索赔等条款。在这份框架性合同下,公司按照生产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的形式不定期向供应商提供具体材料采购订单,供应商按照订单组织供货。如一方提出供货数量或价格变更的要求,双方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

  3﹑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

  2023年,行业结构加速优化,新老赛道切换加剧,产品竞争格局也将迎来新的变化,预计汽车产业将完全进入市场化时代。报告期内,受整体车市的影响,同时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压力,公司持续拓展新领域业务,布局热管理、半导体与各类新型传感器业务,多措并举,提升管理效能,深化管理改革,并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化系统,践行核心价值观,并开展各类降本增效活动。在产品转型方面,实现推进产品端到端产品开发全过程规范化,全面加速预研产品的规划及进度,并不断通过管理转型,持续开展对标学习、总结复盘,推动各模块能力建立;开展项目改进,系统补齐短板;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干部队伍;持续输出各类价值观优秀案例,引导企业文化持续、有效落地。力争从成本、产品、管理三方面实现公司规范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46.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87.0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33%,主要系2022年度公司出售了控股子公司常州华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51.0903%的股权,取得投资收益计入上年度(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同时本报告期内公司计提股权激励管理费用等。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87,209.16万元,同比增长1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94,547.47万元,同比增长2.92%。

  零部件销售模式

  公司为主机厂和配套供应商供应产品,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公司销售部负责与国内外客户洽谈合作意向,在向客户批量供应产品之前,要经过多项客户认证程序,通过认证进入配套体系后公司通常能够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入批量供货后,公司一般每年与客户签订一份框架性供货合同,在框架合同下,客户定期向公司下达具体产品订单,公司按照产品订单安排生产、组织供货,以销定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高自身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经过多年钻研和积累,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能力,具备优质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行业发展趋势,锐意进取,精准发力,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客户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牢牢把握行业快速发展契机,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注重新产品的研发,推进主营产品技术升级,拥有了一批“新四化”客户;同时,内部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产品转型及管理转型,通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助力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

  1、公司自身及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汽车油位传感器的研发、制造及销售,迄今已有约30年的汽车油位传感器行业专业经验,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油位传感器生产厂家之一,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和行业经验,历经多年发展磨砺,公司建立了一支具备专业研发能力的人才梯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专利180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实用新型专利153件,外观设计专利4件。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部被确定为江苏省车用传感器多参数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是第一批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公司的模具车间被认定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公司顺利通过CNAS认证,标志着公司实验室具有了国家认可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约为4,560.1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7%,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公司产品技术研发水平,争做产品转型赛道的领跑者。2023年,公司基于国产化MEMS压力传感器在乘用车前装市场实现累积超300万只的供货的同时,在质量表现上也优于同类进口对标件,是国内乘用车国产化低压MEMS压力传感器解决方案出货量头部的供应商,在对客户保证供货和质量考评指标上获得领先头部某车企年度一级供应商品质A级考评。由于公司国产MEMS传感器产品的优异表现,改变了多家国内主机厂对国产MEMS传感器引入的谨慎态度,预计2024年公司MEMS项目上获得的新订单数量将优秀的稳步提升。

  随着市场对公司传感器能力的认可,多家头部乘用车和一级系统供应商加强了对公司传感器产品种类的引入和提高既有项目订单份额。如成功切入某头部车企,实现其从进口件转变为由公司对标产品替代;本报告期后,公司应用于混合动力总成系统上使用的多款传感器, 如VBS真空制动压力传感器、曲轴箱真空度压力传感器、高耐腐蚀进气压力传感器、灵活燃料车型高耐腐蚀机油压力传感器等受到了某混合动力车企的青睐;公司的GPF压差传感器通过某头部增程式车企的三轮评审,并获得定点,产品样件已经完成客户台架测试,整车路试在正常进行中,即将批量供货。公司传感器为传统燃油出口型汽车及增程/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另一个温度传感器赛道,公司推出的空气悬架系统温度传感器在2023年已实现稳定供货,公司的空气悬架温度传感器已成为某主流空气悬架系统供应商全系标配产品。

  在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激烈的车用中高压传感器领域公司采用MSG解决方案与国内诸多陶瓷芯体传感器厂商进行技术降维打击和成本优势竞争。通过2年多对MSG技术的打磨和对成本的挖掘,目前公司推出了针对热管理市场的无内密封圈空调压力传感器和P+T传感器,随着公司未来在热管理业务领域的发展和布局,针对这个产品的协同效应会进一步放大;针对线控刹车市场和空气悬架市场的ESC刹车制动压力传感器和耐冲击空气悬架压力传感器;针对增程器直喷市场的高压油轨压力传感器,上述基于MSG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已经分别在各个一级系统供应商处进行台架测试或路试,均已经完成200万~1000万次的压力循环耐久测试。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高,基于其飞速发展带来的车辆空调系统运行模式的变化,公司自主研发的Shunt电流传感器在动态范围、测量精度、补偿特性、线性、温度特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可提升电池包的安全监控能力及SOC计算精度,产品线可满足丰富的应用场景需求,可为客户需求带来多种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电涡流传感器也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同时成功的获得国内知名客户的技术认证和业务订单,该产品在精度、大小、重量及成本等方面较其他技术路径比更具优势,是电机模块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公司将持续抢抓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坚持产品创新,加强技术研发,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产品覆盖面。公司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精度、大小、重量及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建立了电磁路设计、产品集成、测试、生产能力,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

  在满足产品性能及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OLIVE在传感器芯片的设计,流片,封测,总成制造,校准等传感器设计和生产的全环节进行精确的性能,质量,成本,效率考量及平衡,使得上述传感器在性能及质量可以满足客户要求及可以与国际主流方案PK的同时,产业链实现了国内自主化,并合理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因行业供需紧张及涨价等影响对自身供应链的冲击。

  公司自主研发的AMB氮化硅覆铜载板具有出色的导热性能、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以及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凭借深厚的科研实力,成功研发出关键焊接材料和工艺技术,产品性能优异,可匹配800V平台及更高电压和功率的电动车型。

  2、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持续通过国内外客户的产品认证程序,并与汽车一级配套厂商和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配套关系,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在主机配套市场,公司与蔚来、小鹏汽车、比亚迪002594)、长城汽车601633)、上汽通用、上海汽车、吉利汽车,江铃汽车000550)等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定配套关系;在一级配套市场,公司与联合电子、亚普、博格华纳、哈金森、洛卡特等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客户覆盖国内外众多主流车企及配套厂商。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汽车“新四化”的要求,加快拓展新能源业务,迅速发展了一批优质的客户,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包括小鹏汽车、蔚来、理想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零跑汽车、深蓝汽车等,现一级配套供应商有国内某动力电池头部企业、长城蜂巢、蔚然、上汽伊控、臻驱科技、上海电驱动、舍弗勒、合肥巨一、大洋电机002249)、汇川、中车等客户。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及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努力实现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新的业绩增长点。

  3、产品优势

  1) OBD蒸汽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PHEV混动车型和增程动力车型,率先实现MEMS低微压国产化方案批在乘用车前装市场百万规模级别供货,国内市场传感器自主品牌市占率第一。

  2) 高可靠性耐腐蚀低压MEMS芯片及解决方案,主要用于PHEV混动车型和增程动力车型的增程器涡轮后的腐蚀性气体环境,尾气排放环境,和出口车型的灵活燃料燃烧后的耐腐蚀性要求,业内称为Super MEMS。产品在高温,高湿气,高腐蚀气体耐久工况验证后,产品精度依然符合设计要求,与对标的国外同类型芯片如SMI,英飞凌等竞品,在提供相同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保证国内主机厂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车型装车需求,帮助国内车企在海外市场对抗国外车企和零部件行业的垄断联盟。

  3)MSG低成本化方案,即利用MSG技术的高抗压力冲击性能,高耐久性能,耐高温性能和一体成型抗腐蚀无内漏特性,又通过优化核心部件的流片成本和封装成本,可以有效的在如空调压力,变速箱压力,空气悬架压力,机油压力,热管理PT传感器等中压传感器领域实现对常用的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在耐环境介质,高可靠性,无内漏等方面进行有效技术和成

  同时在MSG传感器更加常见的高压领域,如ESP/ESC 刹车压力传感器,液压悬架压力传感器,直喷增程器高压油轨压力传感器市场上同进口产品进行竞争。

  4) 国六阀件:产品的核心技术属于公司自主开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该类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公司研发的防翻阀、加油容积控制阀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替代进口。

  5) 国六加油管:国六加油管的核心技术属于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公司的金属加油管产品在蒸发排放要求下,可以满足国六排放法规,产品工艺稳定,合格率高。

  6)Shunt电流传感器:应用场景广泛,在测量精度、范围、稳定性及对电池包的监控能力方面具备较高优势。

  7)电涡流传感器:新能源汽车中,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具有精度高,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解码成本低等优点,是替代旋变传感器的新趋势。

  8)汽车油位传感器:在生产和研发上取得了多项突破,其产品在性能、成本和工艺等方面不断升级,精益生产,在新能源混动车型上亦应用十分广泛,较同类产品处于竞争优势。

  9)自主研发的FTIV阀:具有压力控制可靠、结构紧凑、NVH低等特点。

  10)AMB氮化硅覆铜载板:产品的核心技术属于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出色的导热性能、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以及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4、快速服务优势

  公司对客户的服务可分为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售前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方面,售后服务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的跟踪服务方面。公司这两方面的服务都体现了“贴近客户、快速服务”的原则。

  1) 售前服务:公司的产品多为个性化产品,专用于特定客户、特定车型、特定部位。汽车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公司需要根据客户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迅速提供新的产品。为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公司通过努力充实技术积累,对产品开发工作形成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建立了快速反应的项目开发团队体制,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保证了从接到开发计划到交付样品的快速反应,能够做到与客户同步开发。公司所有新产品均采用项目小组制进行开发。每个项目均成立项目小组,由各小组组长组织进行项目立项、编制项目开发的计划进度表、组织项目的阶段性总结、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组织项目讨论会解决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客户关注或反馈的问题等等。这种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了公司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2) 售后服务:公司的销售客服提供24小时服务,如果客户需要帮助,公司售后服务人员会在接到客户通知后的24小时内赶到客户处提供服务。

  5、经营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坚持人才的知识化、年轻化。公司目前的管理团队平均年龄40多岁,人均拥有十五年以上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经验。在长期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公司管理层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同时也练就了强大的执行力和敏锐的市场反应力,使公司能够较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在复杂、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较高的运营效率,取得了快速发展。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2024年主要的规划和未来展望

  2024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与机遇并存,公司将秉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策略,秉持有破有立的发展理念,在管控好经营风险的前提下,洞察并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稳中求进、稳中快进。围绕公司的战略规划,2024年公司制定了各项经营措施,以保证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具体如下:

  1、 风险管控维度

  投资风险方面,公司将深化对各类投资项目的回报分析,采用量化模型与数据驱动的方法,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监控与实时评估,及时发现并管控潜在风险。同时,公司还将优化投资组合,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整体投资效益。

  客户风险方面,公司将构建一套多维度、综合性的风险评价体系,全面识别风险较大的客户。通过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定期评估和更新客户信用状况,实现客户风险的动态管理。对风险较高的客户采取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如强化合同条款约束、提高预付款比例等,以降低客户违约风险。

  合同风险方面,公司将实施更为严格的合同审查和管理制度。对各类合同、特别是商务合同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通过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签订、履行和变更流程,及合同风险识别机制,及时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项目风险方面,公司将加强项目前期调研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强项目开发过程和批产过程进度和质量管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建立完善的项目风险监控和应对机制,预防重大开发和质量索赔风险的发生。

  经营风险方面,公司将强化客户端付款跟踪和管理工作,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实时监控、预警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2、市场营销维度

  销售资源共享方面,2024年公司将将全力推动集团内部销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利用高度共享化的商机管理平台,实现销售资源的及时分享与协同管理,确保商机、客户信息及市场数据等关键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实现客户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客户风险管控方面,公司将实施严格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按照ABCD四个等级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对于高成长潜力的A级优质客户,公司将采取积极的合作策略,深化合作关系,扩大合作产品品类和业务份额;对于发展趋势良好的B级客户,公司将加强沟通与跟进,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业务质量;对于风险较高的C级和D级客户,公司将采取更为谨慎的合作策略,并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资金回笼的安全。

  产品线管理方面,公司将根据不同产品线的市场和客户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管理策略。对于传感器、FTIV阀、AMB等平台性产品,将加大横向开发和推广力度,通过拓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对于新能源滤波器等非平台产品,公司将聚焦三电行业的头部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将实施大客户策略,集中资源开发发展势头良好的客户,通过深入挖掘客户业务需求,提供多品类产品方案,增强客户黏性,扩大头部客户端销售金额。重点产品推广与市场开拓方面,2024年,公司将以推广和开发FTIV阀、压差传感器/BSC传感器/PT传感器等、AMB、黄金模块滤波器为重点。通过制定详细的市场开发计划,集中内部资源,加强与行业协会、高校等合作伙伴的沟通合作,推动重点产品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提升重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3、研发技术维度

  基础能力完善方面,公司将建立完善CAE能力,提升不同产品线的仿真分析能力。同时,加大在设备自动化、编程技术以及模具制造方面的投入,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优化,为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技术迭代提供坚实支撑。

  传感器开发能力提升方面,公司将推行规范化的开发流程,并强化执行监控,确保各类传感器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建立电路和磁路等工程能力、芯片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以及建立与业内优秀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发展。

  新型产品开发与技术突破方面,公司将继续深耕电涡流、压差和电流等传感器以及FTIV阀、AMB等新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根技术矩阵,打造根技术能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产品能力建立方面,公司将聚焦FTIV阀、压差传感器/BSC传感器/PT传感器等、AMB、黄金模块滤波器等重点产品,全面提升其开发和工艺策划能力。

  新型传感器技术能力储备方面,公司将加强对六维力和力等新型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和储备。通过积极探索新型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方法,并密切关注国内外先进技术动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强大的技术实力。

  4、质量管理维度

  2024年公司将着重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全面加强并深化各项改善措施,力求在多个维度实现质量飞跃,满足乃至超越客户的期望,从而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质量文化建设方面,2024年公司将开展“零”缺陷质量活动、质量月活动、全员质量活动等,通过设立“零”缺陷目标、组织质量知识竞赛、质量改善案例分享、设立质量改善提案机制等,构建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氛围,推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客户质量要求满足方面,公司将消化吸收不同客户的质量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编制奥力威的质量管理细则。通过细则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产品开发和过程质量符合客户标准,提升客户满意度。

  2024年,公司将设立专项工作组,突破重复性质量投诉难题,降低24年批量产品重复性质量投诉,争取实现0重大质量投诉。通过降低内外部质量成本,将质量损失率严格控制在较低水平;通过加强责任划分和追溯,减少客户投诉比例,特别是关键客户投诉比例,确保客诉问题100%及时关闭;通过提升新项目阀点符合度到90%以上,强化开发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策划水平。

  此外,公司将多维度、全方位开展质量管理提升工作。通过提升新品质量策划能力,确保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可控。过程质量管控方面,通过定期检查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来料质量管控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来料管控机制,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并加强关键原材料检验,确保来料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供应商质量管控方面,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建立供应商质量档案,对质量不达标的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替换,确保供应链的质量稳定。质量体系管控方面,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等方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5、运营管理维度

  端到端成本管控方面,公司将聚焦设计降本、VAVE、采购净降本以及生产制造降本等多个关键环节,旨在全面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严格管控办公费、差旅费等各项管理费用,深入挖掘各环节成本节约潜力,有效降低整体运营成本。通过推进生产自动化和去人化,以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流程效率提升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优化项目开发流程、提升员工技能,将项目开发平均速度提升10%;成立24小时打样小组,实现新品开发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协同;成立跨部门报价小组,提高报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IT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将广泛应用AI技术,引导员工学习和掌握先进AI工具,推动公司智能化办公水平,进一步挖掘运营效率提升潜力,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薪酬和绩效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市场化、差异化的薪酬策略,吸引和留住关键岗位的优秀人才。持续优化组织和个人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战略分解和支撑,使绩效管理真正发挥“管理工具和抓手”的作用。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和整合奖惩措施,提升激励效果,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文化的提炼与萃取工作,积极落实并发布奥力威文化手册,持续优化荣誉体系,明确公司精神文化导向,以期更好地引导激励员工。通过深度挖掘演绎优秀案例,形成一套丰富的价值观案例库。策划并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提升组织活跃度。

  6、组织能力建设维度

  干部梯队建设方面,公司将以干部盘活为目标,深度细化干部管理工作。持续完善储备干部班的选拔和培养机制,确保新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关注在职干部的发展,投入更多资源为在职干部赋能,以激发其管理潜力和创新能力。明确好干部在职期的基本管理要求,牵引并督促干部关注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建立完善干部退出机制,确保退出干部平稳过渡,更好地发挥价值。

  集团化管理方面,随着控股公司和工厂的增多,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集团化管理架构,以适应公司规模扩张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强控股公司和工厂之间的协同与沟通,形成统一的战略规划和执行体系。同时,公司也将加强集团内部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人才储备与培养方面,针对各类传感器、AMB、FTIV阀等新产品,公司将加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储备。通过招聘、内部培训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公司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将对本部及集团队内的技术等相关核心能力进行统一规划。通过本部工厂制建设和内部PK机制,不断提升工厂管理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奥力威乃至行业内的标杆工厂。持续加强总结复盘,通过闭环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形成完整的经验反馈。通过经验教训的提炼和分享,推动知识沉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

  1、业务集中于主要客户的风险

  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虽已逐年下降,但仍处于40%以上。公司主要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汽车行业的品牌、资金、技术、规模、安全性等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决定了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一级供应商数量较少且比较集中,专业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在相对集中的目标群体内开发客户;其次,汽车零部件需求方(包括整车企业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对下级供应商的遴选和考核周期漫长而严格,一旦确立业务合作关系,即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长期战略合作格局;再次,公司目前受产能、资金所限,暂时难以应对全面开发其他大客户带来的产能扩张压力。若主要客户发生流失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动,将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公司营业收入会因为主要客户的情况变动产生波动;第二,客户过于集中容易形成买方垄断,导致公司议价能力不强。公司近年来,加强对新客户和新产品的开发,目前前五大客户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经逐年下降。

  2、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

  汽车零部件产品价格与下游整车价格关联性较大。国内外不同品牌的汽车越来越多,整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一般新车型上市价格较高,以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同时,由于我国整车进口关税较高,国内同档次车型的价格仍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家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伴随着目前进口车型降价的现象,将进一步加剧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汽车价格下降。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处于汽车产业链的顶端,对零部件厂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可以将降价部分转嫁给其上游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导致上游厂商的利润空间下降。虽然公司可通过新车型配套产品的增加减轻以上因素对毛利率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宏观因素、成本因素、消费者偏好等多种因素导致汽车整车生产商的新车型减少,影响到公司经济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的销售,将给公司带来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3、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浆料(主要成份为金、银、钯等贵金属)、塑料粒子、钢材等,其价格上涨将会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近两年浆料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公司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及频率无法抵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从而给公司的当期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4、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不存在严重依赖个别核心技术人员的情况,但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的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优化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和稳定核心技术人员的措施,但是不能排除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可能。如果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公司可能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寻找到合适的替代者,可能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核心人员的流失可能会造成公司核心技术的外泄,从而使公司的竞争优势削弱。

  5、质量责任风险

  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和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汽车制造商(进口商)将承担其生产(进口)的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义务。整车制造企业对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其每个零件均进行了标识,具有可追溯性,对于质量存在问题的零部件,汽车制造商可以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赔偿。如果因产品设计、制造的缺陷导致产品召回,公司也将面临一定的赔偿风险。此外,2022年开始施行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明确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统称三包)责任,旨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6、外协加工管理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其中,燃油系统附件及汽车内饰件主要采取外协模式生产。虽然外协厂商生产上述产品所必须的技术标准制订、产品试制、模具设计以及产品检验均由公司完成,且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外协管理制度,并安排生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外协厂商的生产,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报告期内未发生因外协厂商原因导致的重大产品质量问题或供货不及时的情形,但仍不能排除因公司对外协加工供应商选择不妥、管理不善导致外协加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供货不及时的情况。公司将加强外协供应商的管理,提升供应商整体水平,保证产品质量。

  7、传统能源汽车逐渐淘汰风险

  国家积极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本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汽车油位传感器和汽车燃油系统附件均为传统能源汽车燃油箱配套,而纯电动汽车不需要燃油箱。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配套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发展均存在一定技术难题,如电动车快速充电、性能稳定性、成本问题等,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无法快速普及,但公司仍面临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导致传统能源汽车需求减少,从而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公司也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积极应对风险,目前新能源相关的汽车零部件处于爬坡阶段。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4-30
苏奥传感
击败了12%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585.87万股,占流通A股2.0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45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