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钨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18 22:14: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厦门钨业60054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全球化与区域化不断博弈,美元持续加息;国内面临多重风险因素的冲击,市场信心未能得到全面修复。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形势,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带领下,按照年度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国际先进制造(IAM),提升公司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推行集成产品开发(IPD),建设从市场洞察到新产品盈利的创新经营体系;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圈,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障体系;持续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提升绩效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的运行情况

钨行业方面,2023年国内经济呈现曲折复苏、逐步向好的态势。报告期内,钨价整体呈高位震荡走势,同比有所上涨。据安泰科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黑钨精矿(65%WO3)均价为11.96万元/吨,较2022年同期上涨5.11%;APT均价为17.91万元/吨,较2022年同期上涨3.28%。

供给方面,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2023年国家继续对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钨精矿(65%WO3)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11,000吨(2023年不再区分主采和综合利用),较2022年同期上涨1.83%。

需求方面,2023年,国内制造业复苏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硬质合金需求下降,但受益于光伏用钨丝产量的增长,国内钨消费量整体小幅增长。根据安泰科数据,2023年我国钨消费合计为6.42万吨,同比增长1.39%,其中,原钨消费为5.32万吨,同比增长1.68%。2023年国内钨出口量1.87万吨金属,同比下降24.66%。

钨下游主要消费领域情况:基建领域,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纳入统计的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95,018台,同比下降25.3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89,980台,同比下降40.76%;出口销量105,038台,同比下降4.04%。机床工具领域,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进口机床工具商品金额111.10亿美元,同比下降10.30%,其中进口切削刀具12.7亿美元,同比下降14.77%,切削工具进口替代进程加快;出口机床工具商品金额209.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出口切削刀具36.6亿美元,同比下降3.68%。汽车领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与2022年相比,产量增速提升8.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提升9.9个百分点。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918.00万辆,同比增长11.22%。3C领域,2023年3C电子消费类市场需求整体下滑,2023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89亿部,同比增长6.25%;2023年国内笔记本电脑总体出货量1.33亿部,同比下降20.59%;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67亿部,同比下降3.20%;2023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1.29亿台,同比下降20.86%。钨丝应用的光伏领域,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2023年我国硅片产量622.00GW,同比增长67.50%;光伏组件产量499.00GW,同比增长69.30%。

稀土业务方面,2023年我国稀土金属及氧化物价格整体呈现高位震荡下行态势,均价较上年同期大幅下跌,年内稀土价格两次底部反弹,但均未超过年初高点。根据百川资讯数据,2023年镨钕氧化物均价53.45万元/吨,同比下降35.59%;氧化镝平均价格235.87万元/吨,同比下降7.76%;氧化铽平均价格930.49万元/吨,同比下降32.26%。

供给方面,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2023年国家继续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较2022年的210,000吨和202,000吨分别增长了21.43%和20.72%,较2022年的配额增速有所放缓。2023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255,000吨,其中岩矿型稀土矿(以轻稀土为主)指标235,850吨,同比增长23.58%,离子型稀土矿(以中重稀土为主)指标19,150吨,同比持平;稀土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243,850吨。根据百川资讯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氧化镨钕产量8.24万吨,同比增长19.39%;氧化镝产量2943吨,同比增长37.55%;氧化铽产量526吨,同比增长35.59%。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进口自美国的轻稀土精矿6.62万吨,同比减少13.7%。2023年我国进口中重稀土原料(混合碳酸稀土+未列名氧化稀土+未列名稀土金属及其混合物的化合物)共计10.29万吨,同比增长2.1倍。

需求方面,稀土产品是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环保理念,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主要分布在风电、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等领域,终端领域需求坚挺。风电领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量7,566万千瓦,同比增加101.1%;家电领域,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变频空调产量11,953.51万台,同比增长18.47%;新能源汽车领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25.6%提升至31.6%。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28万辆,同比增长38.5%,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16%,北美、日韩、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电池材料方面,2023年受行业产能过剩、供应充足、库存高企的影响,镍、钴、锂及正极材料价格均出现大幅下滑。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3年金属钴99.8%min均价约为25.49万元/吨,同比下降38.92%;硫酸镍均价约为3.23万元/吨,同比下降19.66%;碳酸锂均价约为25.30万元/吨,同比下降45.75%;三元材料(NCM523)均价约为21.01万元/吨,同比下降37.27%;钴酸锂均价约为26.64万元/吨,同比下降45.05%。

据鑫椤资讯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量为59.01万吨,同比下降2.0%;全球范围内三元材料总产量为96.6万吨,同比下滑2.8%。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向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从2022年25.6%提升至31.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668.5万辆,同比增长24.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428万辆,同比增长38.5%。

据ICC鑫椤资讯统计,2023年国内钴酸锂产量为7.87万吨,同比增长2.2%,全球市占率为92.9%,较去年同比增长1.2%。2023年3C电子消费类市场需求整体下滑。2023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89亿部,同比增长6.25%;2023年国内笔记本电脑总体出货量1.33亿部,同比下降20.59%;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67亿部,同比下降3.20%;2023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1.29亿台,同比下降20.86%。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93.98亿元,同比下降18.30%;合并营业成本328.88亿元,同比下降21.05%;实现归属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加10.75%。2023年公司主要优势产品如钨粉末、细钨丝、硬质合金棒材、钼酸铵、钴酸锂等的市场份额保持前列,切削工具等重点产品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提升。

1、钨钼业务方面,2023年公司钨钼业务整体向好,主要深加工产品保持增长态势,钨钼等有色金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63亿元,同比增长25.10%;实现利润总额23.48亿元,同比增长61.84%,若剔除公司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公司钨钼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7.10%。

钨矿山因钨精矿价格上涨及钨金属回收率提升,利润同比增长;钨冶炼产品受下游需求减少、海外订单销量下降影响,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出口份额同比提升并保持国内领先;钨粉末产品销量同比有所减少,但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硬质合金产品稳定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价格体系,强化海外市场战略项目合作,销量和利润同比提升;切削工具产品因不断深耕中高端市场,持续拓展终端用户,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以及航空航天、钻头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加,利润大幅增长;钨钼丝材产品特别是光伏用钨丝不断强化技术、质量、规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持续升级产品性能,快速扩产增量,销售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细钨丝全年销量868亿米(其中光伏用钨丝销量760亿米);钨钼制品产品制定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并优化定价,销售收入及利润同比增长;钼冶炼及钼粉末产品积极应对钼金属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拓品类、稳定单,做好钼产业链采产销动态量价平衡,利润同比增长。

2、稀土业务方面。2023年度稀土产业受原料价格持续下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滑。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10.59%;实现利润总额1.44亿元,同比下降54.54%。

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产品受稀土产品价格下降影响,虽销量同比增加,但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磁性材料产品深入终端,在汽车主驱电机、空调压缩机、工业电机等领域实现销售增长,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盈利同比下降。

3、能源新材料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能源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3.11亿元,同比下降39.77%;实现利润总额5.59亿元,同比下降54.98%。公司积极稳固并提升钴酸锂产品的性能优势,全年钴酸锂产品销量3.46万吨,同比增加4.16%,市场份额稳居龙头地位;三元材料产品受行业产能扩张而下游需求放缓影响,销量3.74万吨,同比下降19.39%;叠加本期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4、房地产业务方面。2023年度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25.30%;利润总额-1.33亿元,同比减亏3.03亿元。2023年,公司完成控股子公司厦门滕王阁持有的成都同基47.5%的股权转让,并收回全部债权本金和利息,共计12.56亿元;并于年底与收购方签署成都滕王阁地产和成都滕王阁物业的股权转让协议。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管理举措

报告期,公司积极推进年初制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重点经营管理举措

(1)强化原材料供应链管控体系,多管齐下保障主材供应。一方面,抓好矿山建设与发展,加快行洛坑和都昌金鼎钨矿山生产延续及技改提升项目,与中国稀土000831)集团合作整合福建省内稀土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二次资源,拓展金属资源回收渠道,提升金属资源再生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钨回收利用APT当量、钼回收利用钼酸铵当量、钴镍等有价金属回收金属量同比增加。同时,公司深化原料供应市场调研,优化供应商管理策略和采购策略,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初步建立钨、钼原料供应商结构优化思路。

(2)优化分类采购管理,推广采购业务全流程线上化。报告期,公司深化原料供应市场调研,优化供应商管理策略和采购策略,推进各板块的供需计划协同上线;合理优化供应商结构,实施精准采购策略;在29家子公司完成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上线,实现采购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全年实现大宗原材料、化工辅材、五金备件等采购降本。

(3)推进国际先进制造2.0,夯实标准化、精益化管理。报告期,公司围绕“强提升、见实效”的阶段性目标,强化对经营业务的提升导向,开展提质增效,使各项运营效率指标持续优化;优化IAM业财融合,确保目标的科学性,核心策略、关键举措及重点项目的可执行性;开展数字化诊断,建立自动化、数字化推行方案。

(4)升级各公司营销管理体系,试点CRM并实现三个转变。报告期,公司夯实“精细化营销”和“全渠道营销”管理基础,打造以用户和渠道为核心着力点的营销管理体系,试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引导经营管理从订单驱动型向用户驱动型转变、从经验管理型向数字管理型转变、从初级信息化向工业互联网转变,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在厦门金鹭启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试点,完成系统上线试运行。

(5)规范环保全过程管理,全面开展碳排放盘查。报告期,公司全面建设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推动光伏发电、节能电机改造、电气化改造、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等降碳减排措施落地。开展ISO14064碳核查及ISO14067产品碳足迹核查,制定标准化工作指引,指导常态化碳盘查工作,通过碳盘查信息化系统开发,实现碳排放数据高效分析,截止年底,40家权属公司取得ISO14064碳核查声明书,20款产品取得碳足迹核查声明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6)启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增强风险管控综合实力。报告期,公司引入ISO31000风险管理体系,启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试点开展全面风险调研,结合内外部环境及各类业务线条进行风险识别,公司完成风险管理架构的搭建,以及初步建成风险数据库。通过试点公司的十大风险专项评估,建立改进及优化方案,为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奠定基础。

2.技术创新重点工作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报告期,公司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2项;获得省、市及行业协会科技奖、专利奖科技成果13项;取得授权专利337件。公司围绕核心产业开展重大研发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在航空航天、汽车、电池和光学等领域成功开发多项重大创新成果。闪烁晶体研发取得进展,部分产品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且获得意向订单。公司将金属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开发、自动化和数字化升级技术开发纳入研发体系。

(2)夯实研发管理体系(IPD)。报告期,公司提升IPD产品经营体系与业务的适配性;规范新产品核算,推动新产品利润分享计划的实施;完成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上线;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赋能科技创新发展动力。

3.职能管理提升重点工作

(1)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报告期,公司基于“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模型;开展现场管理安全技术提升专项,提升化学品安全管理、电气安全管理、高处作业、密闭空间及能量隔离与上锁挂牌管理,完成安全生产隐患整改18488条;有效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现场管理安全技术水平、应对风险的应急响应能力。

(2)完善战略管理体系。建立预规划体系,优化产品六方定位细分适配表,推行产品精准定价四维网格管理法,构建行业关联地图,落实需求管理。推动战略管理信息化,实现部分模块上线运行。

(3)深化固化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回归管理本质,通过体系建设,使各层级管理者主动策划、积极作为,形成在目标牵引下全员共同努力的预算管理氛围。推动全面预算由“做作业”向“做管理”转变,落实“目标-干事-花钱-效果”一体化布局的预算管理逻辑,强化过程管理,将管理工作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打造成推动管理落地的手段。

(4)实施绩效管理提升工程。从战略规划中提取关键指标,以全面预算为取值依据,层层分解绩效指标,运用“绩效十问”工具包,有效提升各层级绩效。

(5)推动组织优化与人效提升。开展组织能力与健康综合评价,建立干部梯队培养计划和雏英人才培养方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供给人力保障。提升人员效能,2023年人均利润总额同比提升4.8%,人均净利润提升12.1%。

(6)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建立投资管理信息化系统,完善投资数据,提高决策科学性,及时报送投资工作进展,加强对投资工作的有效管控。

4.推进地产业务处置

报告期内,公司剥离房地产业务取得阶段性的实质进展。2023年3月,公司完成控股子公司厦门滕王阁持有的成都同基47.5%的股权转让,并收回全部债权本金和利息。2023年12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滕王阁持有的成都滕王阁100%股权和厦滕物业持有的成滕物业100%股权公开挂牌转让成交,受让方为成都盛腾阁,2023年12月29日,双方就股权转让事宜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

5.进一步全球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权属公司欧洲厦钨新能分别与OranoCAM和OranoPCAM就在法国共同出资设立电池正极材料合资公司和前驱体合资公司事项签署了合资协议,本次合作为公司海外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公司能源新材料业务的海外市场开拓进度。此外,公司泰国金鹭硬质合金生产基地二期和韩国厦钨钨废料回收生产基地等海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有利于完善钨产业链产能布局,增强国际化采购、制造、销售等综合竞争力。

6.启动新一轮再融资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前期工作。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钨产业,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提升公司内生增长动力,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扩产项目”、“1,000亿米光伏用钨丝产线建设项目”、“博白县油麻坡钨钼矿建设项目”。该发行相关事项已经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获得公司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尚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同意后方可实施。

(四)公司产业重点项目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各板块重点产能建设,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能源新材料板块重点项目:

①厦门钨业与赤峰黄金600988)合资设立参股子公司上海赤金厦钨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专注于开发老挝稀土资源,并作为双方未来在老挝运营稀土资源开发的唯一平台。

②厦钨新能与中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参股子公司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约60,000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预计含20,000吨四氧化三钴、40,000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目前完成办公楼主体结构封顶;开展前驱体车间、冶炼车间施工图设计。

③上述项目建设投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行业政策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不可控事项的影响,导致建设投产进展不达预期,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领域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战略性金属资源,具有高熔点、高比重、高硬度的物理特性,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模具行业、能源及重工行业、航空航天行业、电子行业、电气行业、船舶行业、化学工业等重要领域。

近年来,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背景下,国产化进口替代提速,“一带一路”政策推动沿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以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下国防投入增加等都将拉动钨在先进制造、工程建设、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领域的消费增长,钨制品应用领域正在持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钨深加工领域,受益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技术、智能化的不断涌现,切削工具高性能、高精度、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先进制造业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模具等领域对高、精、尖复杂刀具的需求将推动刀具行业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我国刀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刀具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63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14%。

2、稀土是国家《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战略性矿产目录中重要战略矿产资源之一,稀土功能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因稀土具有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物理性能,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微量加入便可大幅提升材料性能,是全球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可用于生产永磁、催化、储氢、抛光、精密陶瓷、荧光、激光、光导纤维等材料,稀土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近年来,国家持续强化对稀土行业及企业的监管,通过实行开采、分离总量控制、加强安全环保督察、建立企业公示制度、编制管理条例等措施,规范稀土行业经营秩序,促进稀土行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稀土行业及企业提升经营质量、优化结构调整和推进转型升级。

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大力投资低碳节能环保制造产业,大力推动绿色节能环保产品的应用和消费,随着新能源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

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面临供给过剩,行业经历阵痛期。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有三元材料(NCM、NCA)、磷酸铁锂、钴酸锂以及锰酸锂,四种材料因各自的特性差异应用于不同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的制造国之一,其中,我国在钴酸锂及锰酸锂材料方面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磷酸铁锂及三元正极材料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及使用国。由于受下游不同应用市场的需求所驱动,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电子产品、储能电池等领域。伴随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从政策向消费驱动转变,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正极材料的技术趋势正朝着高压化、高镍化、高倍率、单晶化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受益于技术、成本、安全等因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率持续上升,在储能领域也得到了较大的应用。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钨钼、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业务,多年来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以及不断改善的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三大业务板块的内生增长动力;通过补短板、锻长板,持续推进三大板块的产业布局,积极扩张钨钼深加工、稀土深加工和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产业链转型升级。

1.1钨产品业务

公司拥有完整的钨产业链,在钨矿开采、钨冶炼、钨粉末、钨丝材和硬质合金深加工领域拥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公司拥有三家在产钨矿企业(洛阳豫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钨矿企业(博白巨典);公司具备钨冶炼及粉末产品大规模生产能力,规模与品质处于世界前列;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产品具有质量优、单价高的特点,产销规模为国内前列。公司生产的钨丝多年稳居行业市场份额前列,经年积累的钨丝技术开发能力、加工能力、设备制造能力、规模生产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钨丝加工领域的地位,公司生产的光伏用钨丝产品具有韧性好、线径细、断线率低等特点,可有效提升硅片加工企业生产效率,公司光伏用钨丝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十余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生产的刀具刀片产品定位中高端,拥有较高的研发实力,公司建立了切削工具的四大共性技术平台,即基体材料制备技术、刀型设计技术、涂层技术和切削应用技术,通过共性技术组合搭配,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并逐步实现从卖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公司已在全球建立销售网络,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海外布局经销商超100个,2023年公司切削工具海外收入占比达30%。公司多款“金鹭”牌钨合金和“虹鹭”牌钨丝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

1.2钼产品业务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冶炼加工技术优势和深厚的丝材制造技术实力,融合国际先进粉末制造技术,以伴生难冶炼的钼矿为原料生产出性能优异的钼酸铵、钼粉、钼坯、钼丝以及钼坩埚等钼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光源、电真空、半导体、光电子、机械加工等领域。

1.3稀土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从稀土采选、冶炼分离到稀土发光材料、稀土金属、高性能磁性材料、光电晶体等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家重点稀土集团,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

公司在做好稀土深加工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稀土应用,利用自身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的基础优势,参股了稀土永磁电机业务,在工业节能、伺服电机、汽车电机、现代农业、绿色环保等领域布局。

1.4能源新材料业务

公司能源新材料板块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能源新材料领域主要产品为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氢能材料、磷酸铁锂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借助于多年来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积累形成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公司执行大客户战略,拓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电池客户。在3C锂电池领域,公司与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300207)、珠海冠宇及比亚迪002594)等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到下游中高端3C电子产品中;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与中创新航、松下、比亚迪、欣旺达、宁德时代300750)及国轩高科002074)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紧跟优质客户需求进行新产品研发,通过与下游核心客户的紧密合作,持续进行工艺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公司保持并提高了在钴酸锂、氢能材料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提升并巩固了在三元材料细分领域的行业主流企业地位。

2、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相比前期未发生重大变化。

2.1采购模式

公司钨钼材料、稀土业务所需原材料部分靠自有矿山或废料回收供给,部分自外部采购取得,电池材料原料大部分需向外采购。公司外部原材料采购模式为:每年与主要供应商签订当年采购框架协议,根据行情及生产库存情况不定期地进行采购,采购价格随行就市。

2.2生产模式

公司钨钼材料、稀土、电池材料产品绝大部分均属于中间或配套应用产品,客户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后加工设备和工艺或者终端配套应用的具体需求指标或参数加以选择并向公司下达订单进行生产。公司所主营钨钼材料、稀土、电池材料业务主要采用订单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确定的数量、规格及质量要求组织生产。

2.3销售模式

由于公司钨钼材料、稀土、电池材料产品绝大部分均属于定制化的中间或配套应用产品,公司产品销售以面向客户的直接销售为主。

2.4管理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了集团治理“战略+财务”双管控的模式,通过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管理及目标绩效管理的,形成了有机统一的管理闭环;二是采取公司领导下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产品事业部定位为公司的利润中心,贴近市场能够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实现研产销一体化,在满足市场需求和创造市场需求方面取得先机。三是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配机制,以公司全面预算方案为目标牵引,实施全员绩效管理,按照业绩进行考核、实施奖惩。四是赋予下属子公司“定战略”“做预算”“问绩效”“建机制”“带团队”“控风险”等职能,提升了组织运作效率。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绩效管理、集成产品开发(IPD)、国际先进制造(IAM)”四大管理文化建设。

①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覆盖全员、全业务、全过程的综合管理系统。公司以承接规划、正向前进为导向编制年度预算,制定五维目标、经营策略与关键举措,合理配置资源;通过对预算目标与关键举措的分解细化,落实主体责任,并相应形成各层级的绩效任务书;通过季度管理预算和月度分析,定期复盘,监测偏差,适时调整优化思路与举措,控制经营风险、牵引年度目标的达成,从而实现对经营战略、业务发展、财务运营、绩效管理等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具有厦钨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②目标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地组织企业资源,按照企业战略方向和政策的要求,最终达成目标的过程。包含建立绩效目标库、绩效实施、绩效改进和绩效应用四个环节,形成了PDCA的闭环。公司实施绩效管理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厦钨绩效管理的方式和理念也一直在更新。从刚开始的绩效考核到后期的绩效管理,到2020年开始推行全面绩效管理,实施全员绩效管理,通过绩效指标的层层分解,压力的层层传递,打造以高绩效为目标的管理文化。

③集成产品开发(IPD)。IPD是一套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驱动的产品经营体系,强调以利润为核心进行产品开发,多快好省的实现从市场机会到商业变现。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持续产品创新能力,打造让客户满意的高效产品经营团队,建设世界领先的前沿核心技术平台,公司引入IPD管理模式,践行IPD研发管理体系,解决大规模研发的先进管理问题,构建需求管理、市场规划、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四大流程体系,确立“以经费为调动,以项目做载体”的研发总思路。目前集团IPD体系建设已覆盖所有开展研发活动的事业部及分子公司,实现了产学研用相结合,产业协同联合技术攻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了更强的创新能力。

④国际先进制造(IAM)。IAM项目以“客户导向、目标牵引、自我批判、以人为本、持续改善”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打造“管理科学化,有套路;产品高端化,能稳定;盈利能力强,可持续”的制造体系,项目从生产工艺、生产装备、质量管理、精益现场和安环健康等五大专业支柱领域,以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制造能力建设,实现“厦钨制造,国际先进”目标。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保障能力。公司拥有三家在产钨矿企业(洛阳豫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钨矿企业(博白巨典),为后端钨的深加工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保障;公司作为国家重点稀土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在福建稀土矿业开发、福建稀土冶炼分离产业、福建稀土深加工产业的原料保障、稀土产业基金及创新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福建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与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老挝稀土资源,促进公司提升稀土资源的保障能力;公司加强与锂电池正极材料上游企业合作,公司现为腾远钴业301219)第三大股东,同时公司权属公司厦钨新能分别与盛屯矿业600711)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中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上游企业开展股权合作,为公司电池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原料保障。

2、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拥有专业高效的研发团队,聚焦钨钼、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依托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高端储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稀土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和较强的研发能力,解决了多项国家层面产业链供给安全的“卡脖子”问题,推动了行业技术的进步。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各级科研项目22项,组织开展企业级重大重点研发项目27项,取得多项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其中:“高性能钨钼制品的关键制备技术与应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航空轻合金零件精密加工用高强韧性刀具的研制及产业化”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超硬材料合成用高性能硬质合金顶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河南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重型燃气轮机高温端用复杂结构部件加工制造技术的开发”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司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入选厦门市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ISO56005首批试点企业,新增授权专利337项(其中发明专利176项),新增多项专利奖,其中:“一种磁控线圈用粉末的掺杂方法”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多元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工业制备方法”获厦门市第九届厦门市专利一等奖,“一种用液相渗透法制备的粒度梯度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获厦门市第九届厦门市专利三等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计拥有授权专利1698项(其中发明专利843项)。公司通过IPD产品经营体系的持续建设,开展流程重组、人才培养、创新激励,理顺全价值链,强化研发任务的市场导向,构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

3、全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完整钨产业链和稀土产业链。一体化产业链使公司能够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变化、产能变化、市场与客户变化等灵活改变产品组合,更多地参与到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业务领域中去。近年来,公司在过往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生产基地的产品和市场分工,推进各基地的产品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

4、品牌优势。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有较高的美誉度。公司生产的钨钼材料产品、硬质合金棒材、切削工具、钨钼丝材、电池材料、稀土产品质量可靠,在客户中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93.98亿元,同比下降18.30%;实现归属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加10.75%。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92.73亿元,同比减少1.3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2.12亿元,同比增长12.22%;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19%,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1.44%,同比减少8.22个百分点。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钨资源战略优势明显,制造业高端化持续提升钨产品需求。

我国“十四五”规划聚焦先进制造业,核心提升制造业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高纯金属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稀土功能材料等高端新材料,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高质量发展涉及造船、航空、高铁、机器人技术、飞机发动机、高端医疗设备等下游领域,将长期推进钨市场的稳健发展。受进口替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带动,我国高端刀具的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提升,刀具行业的整体需求将稳步增长。

政策层面加强钨供给约束,长期供给趋于收紧。自然资源部发布2023年国内钨精矿开采指标,2023年钨精矿开采控制指标11.1万标吨,同比增幅1.83%。国家将继续实行开采总量指标控制,以合理调控开采规模,严防过度开发,将伴生钨矿综合利用继续纳入开采总量指标管理。由于未来2-3年全球新增钨矿个数有限,且矿山建设年限较长,受指标限制、生产成本及安全环保等影响,预计2024年钨市场将总体保持供应偏紧格局。根据安泰科数据,预计2024年全球原钨供应量9.02万吨(金属量)。

全球钨消费好于预期,预计长期向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高质量、高性能的钨产品的需求将持续为钨的消费提供增长空间。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钨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为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钨消费量也将显著提升。根据安泰科数据,2023年全球原钨消费8.64万吨金属,预期2025年消费量可达9.20万吨,较2023年增长5,476吨金属。根据国际钨工业协会(ITIA)评估,至2030年,全球钨消费稳步增长,随着市场形势向好,2020-2030年CAGR由2.1%上调至2.9%。消费增长预期来源于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军工、工业制造、矿山开采、基础建设、新能源等市场。

我国企业在钨资源、中间冶炼环节占有优势,但在硬质合金深加工产品方面,与瑞典Sandvik、以色列Iscar等海外先进厂商仍有很大差距。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刀具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631亿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4.14%。我国厂商在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刀具上还有很大替代进口市场的空间。光伏切割用钨丝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计2024年全国多晶硅产量将超过210万吨,硅片产量将超过935GW,电池片产量将超过820GW,组件产量将超过750GW,预计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过200GW,累计装机有望超过810GW,支撑金刚线需求增长,预计光伏切割用钨丝渗透率将进一步上升。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潜移默化,欧美发达国家对供应来源国产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重视度不断提升,也在督促我国企业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的环保标准和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生产工艺和环保措施,持续提升我国钨钼制造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持续提升钨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中重稀土地位凸显,稀土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和完整的稀土产业链,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材料生产、应用、出口国。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尤其是中重稀土,更为紧缺,需要重点保护、高效利用。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持续发力,通过实行生产总量控制、加强安全环保督察、建立企业公示制度等措施,促进了我国稀土行业及企业提升经营质量、优化结构调整和推进转型升级。但结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轻稀土原料供应稳定,中重稀土原料供不应求。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自然资源部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三批下达,稀土总量调控手段更趋灵活精准。其中,稀土矿产品指标255,000吨,冶炼分离产品指标243,850吨,分别在上年的指标基础上增加了45,000吨和41,850吨,同比分别增长21.43%和20.72%。

全球稀土多元化供应格局逐步建立,中、美、澳、缅四国成为全球主要的稀土矿产国,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5%。据公开资料显示,随着西方国家对关键矿产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2023年莱纳斯公司启动了维尔德山矿的扩建工程,此外,澳大利亚黑斯廷斯公司的杨迪巴那矿、阿拉弗拉公司的诺兰矿等的开发也在推进中。同时,老挝、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稀土矿储量丰富,也都在逐步启动稀土矿的开采,尽管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值得期待。

总体来看,未来几年,在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下,全球稀土矿的供应会持续增长,但以中国矿供应为主的格局不会有太大改变。安泰科预计,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量将达到40万吨,同比增长11%,我国产量占比维持在70%左右。

据安泰科统计,2023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主要来自中国稀土生产企业和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马来西亚工厂,预计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约35.8万吨,同比增长23.5%。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风电、家电、消费电子、无人机、节能环保等终端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稀土产品需求量的增长,特别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量有望大幅增长。未来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增长对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消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根据安泰科预测,2024年全球钕铁硼磁材产量预计将上升至34万吨,同比增长8.27%,其中,国内产量预计将达到31.7万吨,同比增长7.26%。

3、锂电正极材料积极布局出海,产能扩张放缓。

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根据Canays预测,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达1750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欧洲市场尽管受补贴退坡影响,预计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3C消费电子行业方面,根据TechInsights预测,受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先进技术产品推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将在2024年突破1万亿美元,并保持4%的复合年增长,在2028年达到接近1.2万亿美元。

锂电产业积极布局出海,国内产能建设放缓,2024年将持续消化产能。2023年锂电行业供给过剩、去库存成为全年的主旋律。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锂电池及材料面临降价压力,叠加碳酸锂价格趋势性下行带来的相关环节库存损失,锂电产业链整体利润承压。2024年国内产能扩张将放缓,全年供需格局有望逐步优化,预计2025年供需有望逐步平衡,长尾产能或将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在国内竞争加剧叠加欧美本地化政策加强的背景下,锂电产业链纷纷布局出海,随着2025年后海外产能逐步放量,有望为国内锂电产业贡献新的增长点。

正极材料价格与上游锂、镍、钴、锰等金属价格直接关联,2023年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步下跌,2024年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难以改变,碳酸锂和正极材料仍有下降空间,但总体有望趋于稳定。通过提升正极材料能量密度从而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仍然是各大车企努力的方向。具有技术、供应链及客户资源优势的正极企业有望引领市场。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专注于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核心业务”的战略定位,以“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使用户得到满意的服务、为股东获取丰厚的回报、与社会共谋和谐发展”为使命。秉承“稳中求进,做大市场,获长远利”的企业方针,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硬质合金和工具业务的快速发展把厦钨做强,通过三大业务的深加工和应用产品的发展把厦钨做大,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贡献比例把厦钨做优,通过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把厦钨做稳,把厦钨建设成为“人才集聚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产业发展的平台”,实现厦钨第三次创业的目标。

公司将以文化引领,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推动公司由内生发展向内生与外延相结合扩张的转变;努力实现公司数字化转型;积极做好双碳工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发展新格局,彰显国企担当。

(三)经营计划

年度总体工作思路:2024年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深耕国内大循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性、创造性和发展韧性;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循环,嵌入国际产业链创新链,努力打造国内国际产业循环高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厦钨新发展格局。持续夯实企业管理根基,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扎实推进“五大提升工程”,提升组织运营效率、提升战略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新兴产业经营质量、提升前瞻性研发投入占比及提升人才队伍档次,推动组织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实现厦钨发展目标。

年度总体目标:2024年目标合并营业收入400亿元;争取利润总额比2023年有所增长。

为实现上述经营目标,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增强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广西博白巨典等钨矿建设,开展在运营矿山储量核实及深部勘查;调研外部矿山,争取达成长协资源供应,通过多种合作模式获取钨钼钴等战略资源;推进与中国稀土、北方稀土600111)等稀土大集团的合作;围绕海外资源富集区选取重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老挝稀土矿资源开发,实现产出。

2、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发展。聚焦三大核心业务的科技创新,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光电晶体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平台建设;升级研发管理体系(IPD),实施创新激励机制,有效推进新产品管理落地。

3、深入推广国际先进制造(IAM)。编制年度规划,将制造降本纳入规划重点。升级评价标准,以“小步快跑”的方式,让每个改善项目都有可预期、可衡量的收效。改善研产销全价值链协同,指明提升方向,实现变革成果最大化。建立自动化推行指南和数字化现状诊断模型,指引两化工作开展。夯实IAM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队伍,构建IAM企业文化。

4、持续优化营销管理体系。优化营销管理体系,推广客户管理系统(CRM),快速提升战略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夯实采购管理降本增效。全面优化分类采购管理体系,夯实采购管理。加强大宗原材料行情研判,搭建原材料量化预测模型,实现对关键指标的预测,提升原材料委员会决策的科学性,提升经营效益。利用供应商管理系统,促进竞价采购,提高采购作业效率。

6、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可持续发展。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应急能力建设、个体防护管理、安全可视化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专项,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构建具有厦钨特色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体系和安全生产文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自觉规范的安全行为。

7、完善环保与碳中和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推行“三废一噪”技术专项,规范内外部监测管理机制,提升环保现场管理水平。优化碳中和管理体系,持续跟踪和改进企业碳排放及产品碳足迹绩效,落实减碳行动措施。推动绿色工厂建设,探索绿色制造和低碳领域的创新。

8、保障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博白县油麻坡钨钼矿建设项目、厦门金鹭硬质合金工业园二期项目、泰国金鹭硬质合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厦门金鹭切削工具生产线项目、厦门虹鹭1000亿米光伏用钨丝项目、韩国厦钨钨废料回收生产基地项目、成都鼎泰新材料项目、长汀金龙节能电机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扩产项目、长汀金龙稀土废料的稀土二次资源回收项目、厦钨新能海璟基地和宁德基地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厦钨新能四川雅安磷酸铁锂项目、厦钨新能福泉基地三元前驱体项目、厦钨新能法国基地正极材料项目等。

9、剥离房地产业务。公司仍将积极推进地产股权剥离工作。积极开展漳州区域地产、海峡国际社区项目及厦门滕王阁物业的处置工作。

10、职能提升保障措施

(1)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与业财融合。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能,在目标牵引下,明确各项工作的价值方向,确立更具可行性的经营管理思路、更有针对性的关键举措,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责任落实,推动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升级预算管理信息化,优化管理分析报表,完成关键举措库与衡量指标库的制定,同时对接其他信息系统,实现跨系统数据集成。提升财务队伍的整体能力,推动财务人员参与决策支持与价值创造。

(2)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和改进全面风险业务管理和体系建设,制定厦钨全面风险地图及风险防控清单,建立各类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措施,从而普及风险知识,有效识别风险、防范风险,保障经营目标实现,建立以“业务单元为主体、目标实现为导向”的风险管理体系。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基于绩效的组织和人才管理。完善人才能力建设,加强后备核心人才培养,重点是双一流人才后备干部培养规则与培训计划;加强公司直管干部和矿山公司干部梯队培养;统筹专业序列和战略重点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高阶人才和重点岗位人才。持续提升全面绩效管理,建立可操作的绩效反馈和改进机制,助推各层管理者提升业绩。

(4)组织编制新一轮战略发展规划。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编制新一轮五年(2024-2028年)战略发展规划,做好未来五年各产品、各业务发展路线的谋篇布局。

(5)组织编制新技术发展规划和新产品发展规划。以新的五年战略发展规划为牵引,启动编制新一轮五年新技术发展规划和新产品发展规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前瞻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抓抢科技发展先机,创造新需求,引领新商业模式;深化工程中心直属研究所和权属企业两级研发组织的协作机制,聚集优势资源,提升整体创新合力。

(6)规范资本运作及股权管理,推进公司A股再融资项目。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经济波动影响需求和价格的风险

公司钨钼、稀土、能源新材料产品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全球经济的波动将影响公司有色金属产品的价格和下游需求,特别是出口需求,进而导致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产生波动。

2.政策风险

钨和稀土均为我国战略稀有资源,能源新材料为我国新兴产业,国家对钨、稀土、能源新材料行业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将对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公司面临一定的行业政策风险。国家商务部对钨品直接出口企业资格制定非常严格的标准,目前公司部分产品销往国外,如果国家对出口企业资格标准进行大幅调整,则可能使公司出口业务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3.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

本公司下属的矿山企业从事矿产资源采选业务,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和监督体系,但仍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废石、尾矿渣,如果排渣场和尾矿库管理不善,存在形成局部灾害的可能。此外,若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如暴雨、泥石流等,可能会对尾矿库、排渣场等造成危害。同时,公司在勘探、选矿、冶炼及精炼过程中,同样存在发生意外事故、技术问题、机械故障或损坏等的可能;这些技术问题、机械故障或损坏均可能导致本公司的业务运作中断,造成经营成本增加,或人员伤亡。此外,近年来新的法规不断出现,对公司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从事的有色金属行业须遵守多项有关空气、水质、废料处理、公众健康安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环境法律和法规,如果公司在某些方面未能达到要求,可能需要支付罚金或采取整改措施,公司存在一定的环保风险。

4.原材料风险

(1)公司钨钼材料、稀土业务所需原材料部分靠自有矿山或废料回收供给,部分自外部采购取得,电池材料原料大部分需向外采购,原材料供应安全存在一定风险。

(2)公司所主营钨钼、稀土和电池材料等业务的产品价格受钨钼、稀土、钴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如钨、稀土、钴锂等原材料的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5.技术风险

(1)现有产品技术不能持续创新的风险。公司是国内钨钼、稀土和电池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通过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加强同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技术合作,持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研发,公司构建了相对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形成了行业领先的产品和技术体系。但由于行业技术进步发展迅速,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层次日益提高,公司存在技术研发不能紧跟市场发展的节奏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导致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的风险。

(2)产品技术路线选择风险。公司光伏用钨丝、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所处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和照明等行业技术进步发展迅速,行业未来发展的技术路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且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虽然公司对行业发展的最新态势保持高度关注,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高度强调保持技术路线转换灵活度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规模,但公司在该等行业的未来发展仍面临一定的技术路线选择风险。

6.不能达到预期发展目标的风险

公司未来经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上游拓展占有资源,进一步增强上游原材料资源保障;向下游延伸扩大市场,重点拓展硬质合金、切削及凿岩工程工具、光伏用钨丝、电池材料、稀土深加工等高端产品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若上述上下游延伸的发展规划不能顺利实现,公司经营存在不能达到未来发展规划目标的风险。

7.产业重点项目不达预期的风险

虽然公司对产业重点项目在工程建设方案、项目实施等方面经过缜密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但是由于项目经济效益的测算均是按照项目获批时的情况进行测算,未来行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进步等因素可能发生较大变化或不达预期,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控事项,以上不确定因素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投资回报和公司的预期收益。

8.对子公司的管理风险

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一级子公司29家。随着子公司规模扩张,加之不同子公司的业务差异,存在对子公司管理不力的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损失风险、或有负债风险等可能性。

9.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及外汇政策的变动将影响公司进口原材料成本和出口产品的销售价格。

10.应收款项发生坏账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20,061.54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0.90%;如果公司收款措施不力或客户信用发生变化,可能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

11.存货金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741,893.8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6.97%,存货占比较高可能使公司面临存货跌价风险,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12.海外资产的运营风险

近年来本公司加速国际化步伐,但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和劳工等经营环境的差异对公司不同地区的经营管理带来较大挑战。同时也给公司国际化管理的各类专业化人才的储备、培养和引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公司海外资产的经营管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才紧缺的影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2
厦门钨业
击败了9%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4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8.01亿股,占流通A股56.6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9.3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