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19 21:54: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天融信002212)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天融信是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与云服务提供商,为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制造等各行业客户提供物理环境和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大数据和云服务相关产品、服务以及综合解决方案,覆盖基础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业务场景,帮助客户降低安全风险,创造业务价值,致力于实现“可信网络,安全世界”。

  1、 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修复阶段,行业建设需求处于恢复期,中国网络安全市场遇到一定的挑战。但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安全威胁加剧、国家政策法规驱动,网络安全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并且持续存在。总体而言,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市场发展短期承压、长期向好,未来仍具备持续增长空间。

  1)数字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加持,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成为合规刚需

  数字化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数据显示,在2023年,共收集整理信息系统安全漏洞19526个,其中高危漏洞不断增长,数量达9101个,占比约46.6%。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不断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持续健全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与制度标准体系,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有力支撑。

  在数据安全层面,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涉及我国的数据泄露事件仍呈现高发态势,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教育、卫健、金融等,其中单次遭泄露数据量在10万至100万条区间内占比最高,接近总量的一半”,数据安全威胁形势严峻。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倍增。202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指出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场景数据保护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随着数字经济深入推进及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落地实施,数据安全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云计算产业持续发展,云计算与云安全融合有助于业务云化

  云计算通过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及数据处理能力,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和使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目前,全球云计算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IDC预测,中国HCI市场在未来5年保持6.0%的年复合增长率,远超传统存储阵列;预计到2028年,超融合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亿美元。随着AI、云计算等场景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产业持续发展。

  云安全致力于确保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涵盖了云计算基础架构、服务平台和软件的安全。随着云计算应用规模的增大,云上资产数量快速增加,价值不断提升,针对云上业务的挖矿木马、加密勒索、数据泄露、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等日益猖獗,云化业务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家和行业监管部门对云计算平台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加强,陆续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从市场规模来看,云安全市场同样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推动下,云计算作为底层技术基础设施,支撑各行业创新发展,云安全是云化业务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重要保障,云计算与云安全有效融合将促进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3)人工智能+安全深度融合,AI网络安全市场迎来发展新契机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被各行业广泛应用,安全产品、安全工具、威胁情报等已通过使用AI技术来提升安全威胁的检测准确率和知识生成效率。随着类大模型、大模型技术的出现,AI在安全自动化响应、分析和处置方面的能力大大加强,大幅提高了安全运营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在AI技术加持下,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将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深度融合,也为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4)信创加速向全行业应用,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信创产业的支持力度,信创产业已经成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及重点领域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023年12月26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等3类多款产品,财政部会同工信部研究正式发布了 7项基础软硬件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财库〔2023〕29号-35号);2024年3月11日,中央政府采购网发布《关于更新中央国家机关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的通知》,明确表示“乡镇以上党政机关,以及乡镇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部门所属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在采购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时,应当将CPU、操作系统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纳入采购需求”。随着信创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信创产业正加速向全行业应用,各行业在信创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有望加速增长。同时,在不可逆转的信创大趋势和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企业需要加大投入,提前完成产品和方案与多个品牌、多种技术架构的国产CPU、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兼容适配,以满足各行业的应用需要。对于已经提前投入并具备全品类信创网络安全产品的头部网络安全企业,可以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将在市场竞争上占据主导地位,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5)数字化应用拓宽网络安全边际,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场景加速落地

  随着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IT与OT的融合为工业企业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在合规与刚需的双重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等行业政策规范的出台,使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市场走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有序阶段,将加速网络安全在新场景的落地,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量。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1)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

  公司是上市公司中成立最早的网络安全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和服务覆盖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构建了“一专多强”的网络安全产品技术能力版图,是国内自主研发产品品类最全的网络安全企业。

  在中国IT安全硬件市场,多款产品连续多年市场排名领先:防火墙产品已连续24年位居国内第一,VPN、WAF、网闸产品连续多年位居市场前三,IDPS、数据防泄漏、数据安全管理平台、零信任、工业互联网安全硬件产品(工控防火墙、工控入侵检测与审计、工控安全监测审计、工控漏扫、工控网闸等)均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在中国IT安全软件市场,产品力持续增强:态势感知产品连续三次位于市场领导者位置,安全管理平台、EDR、安全资源池、信息和数据安全产品、响应和编排软件、工业互联网安全软件产品(工控主机卫士、工业态势感知、工控安全集中管理等)均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在中国IT安全服务市场,全面、专业的服务能力获得市场认可:综合安全服务(MSS 托管安全服务+ PSS安全咨询服务)、工控安全服务位居市场第一,安全咨询服务连续两年位居市场第二。

  目前,公司已推出100余类产品、1000多款型号,公司的产品和方案在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广泛应用。

  在数据安全领域,公司一直致力于从体系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安全服务、人才培养等维度推进数据安全体系化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数据安全收入同比增长6.87%。

  体系研究方面:公司在2012年率先提出“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体系架构”,2016年推出“以数据安全治理为基础、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监管、数据安全技术手段防护”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2021年提出建立以数据资产为核心,构建数据安全治理评估、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技术保护、运营管控、安全监管“六步走”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2023年对数据安全体系进一步优化,结合业务场景推出天韧数据勒索保障方案、天剑数据泄露防治方案、天权数据特权管控方案、天盈数据开发利用安全方案、天享数据交换共享安全方案、天界数据跨境安全合规方案等六大数据安全方案,围绕数据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解决。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近年在联邦学习、密文检索、多方安全计算等新兴技术进行研究,促进新技术与产品的融合。2023年,公司正式发布隐私计算平台,以数据隐私为先决条件,在确保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同时,通过可信执行环境、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各数据要素供给、流通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公司主导和参与制定的数据安全相关的国家级、行业级及企业级标准9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290余项。

  产品研发方面:公司遵循体系化架构,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推出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网络数据防泄漏、终端数据防泄漏、数据脱敏、数据库审计、备份一体机、数据安全管理平台等十余款数据安全产品。报告期内,新发布隐私计算平台、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系统,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产品体系,数据安全产品版图不断完善。

  安全服务方面:公司推出融合行业特性的数据安全服务,包括管理调研服务、合规性评估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服务、数据分类分级服务、风险评估服务、数据安全保险服务、保护体系建设服务、运营审计服务、意识宣贯咨询共9大类33项服务。公司参与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起《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白皮书(2022年)》编制工作,并与国任保险、安鹏保险经纪、亚泰保险经纪合作,推出网络及数据安全保险服务,包括保前评估加固服务、保中监测管理服务、出险鉴定响应服务。

  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在2019年成为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独家运营机构,累计培养5000余名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才。2022年,公司携手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推出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数据安全官(CISP-DSO)认证,进一步深化体系化人才培养,持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数据安全治理综合型人才。2023年,公司与清华大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编写的《数智安全与标准化》教材正式出版。

  2)云计算与云安全

  公司自2019年发布云计算产品以来,围绕客户业务,持续深耕行业,不断完善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行业客户快速覆盖。报告期内,公司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2.17%。

  2023年,公司发布了天融信太行云4.0、超融合4.0、桌面云4.0,在稳定性、性能、易用性以及安全融合度方面进行了全新升级;在国产化方向,适配了主流国产架构CPU、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多种国产化应用软件,支持X86、C86、ARM等多架构融合管理;产品性能全面提升,依托自研分布式存储在4K随机读场景下三节点集群性能可高达122万IOPS,为承载高性能大并发业务场景提供可靠保障;与安全融合更加深入,支持12类安全网元,并且融合了数据安全能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活力;先后开发了太行云隐私计算、教育一朵云、医疗数据中心、税务桌面云、医院灾备建设、VMware虚拟化迁移替换、Citrix桌面云国产化替代等多个解决方案,在多行业得到规模化应用。

  公司围绕着安全能力云化、云原生安全、云环境安全、容器云安全等领域,推出了云安全资源池(内置12种安全网元)、虚拟化分布式防火墙、API安全网关、自适应安全防御、云原生容器安全、API应用安全等在内的一系列云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医疗卫生、教育、企业等多个行业形成规模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虚拟化安全网元、云主机自适应安全防护系统、容器安全防护系统等核心产品与多家云厂商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完善云安全生态。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云计算与云安全相关技术方向专利200余项,参与了2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白皮书编制。在国产化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1120余项兼容性认证,全面支持主流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

  3)人工智能+安全

  公司将AI技术能力应用于公司网络安全产品、威胁情报及知识库等方面,并将威胁情报、知识库以订阅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公司订阅服务多年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订阅服务内容一半以上来源AI生产的知识。

  公司2014年成立AI研究团队,开启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 2018年,公司将自然语言理解、NER技术应用于威胁情报及知识库, 2020 年,公司开始研究类大模型,应用类大模型技术的威胁情报与知识库在精准度、产出效率方面均大幅提升。公司将AI技术应用于未知威胁检测、流量异常检测、恶意URL检测、威胁情报分析、网络应用分类、数据挖掘、行为判定等方向,并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安全产品中,已发布融入AI技术的防火墙、入侵防御、入侵检测、僵木蠕监测、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数据防泄漏、数据库审计、网络审计、态势感知、智能内网威胁分析、EDR、沙箱等多款创新型产品。

  2023年,公司正式推出天问大模型,具备风险预测、安全分析、情报抽取、知识生成、逻辑推理和决策行动等能力,经过不断学习与优化,能够对复杂场景的网络攻击行为展开实时监测和预警,构筑稳固的安全防护屏障。公司发布了天问系统,天问系统依托天问大模型能力,覆盖包括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产品功能配置、故障排查等各类场景,应用于数据库审计与防护、脆弱性扫描与管理系统、天问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产品中,提供即时、精准、全面的知识问答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AI领域专利260余件。

  4)信创安全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投入信创产业的网络安全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产品入围种类和数量均处于行业领先,竞争优势明显。报告期内,信创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01%。

  公司在信创技术创新方面,重点推动全栈国产化能力建设,通过强化软硬件“平台化”战略,将全系列CPU的核心能力进行提炼抽取,形成公共能力,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天融信昆仑”系列产品已累计发布66款250个型号,始终保持信创产品品类最全、型号最多的行业领先优势。在技术与生态融合方面,通过与国产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浏览器、中间件等生态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将基础软硬件、国密算法、可信技术等进行深度融合,提升信创产品和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已累计取得2000余项兼容性认证证书。在行业应用方面,公司信创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党政、金融、能源、石油、交通、教育、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近30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5)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和物联网安全

  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公司率先提出“双安融合”技术理念,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方案和服务体系。

  公司在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信息安全建设方案等创新解决方案,并发布覆盖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监管、运营与能力提升的全系列专用产品。公司产品与方案已在电力、石油、轨道交通、冶金、煤炭、烟草、医药、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30余个行业60余个业务场景广泛落地实践。公司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及服务,工控防火墙、工控入侵检测与审计、工控安全监测审计、工控漏扫、工控网闸等均处于市场领导地位。同时,公司多款产品及案例入选Gartner、IDC、CCID重要报告。

  报告期内,在标准建设方面,公司重点参与10余项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标准制定,涉及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技术、工业互联网密码应用等方向。在课题方面,公司参与10余项课题研究,包括工业互联网领域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创新课题。在专利方面,公司累计申请工业互联网领域专利80余项。

  在车联网安全方面,公司持续加速安全技术与车联网业务场景的融合,构建了涵盖车端、通信、云端、V2X以及数据安全的弹性自适应车联网安全体系,并与北汽、广汽、东风、上海畅星、北理西山实验室、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北京质检院、公安三所等行业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及监管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种类型场景应用落地。在前沿技术研究方向,完成工信部重点国家项目《IPv6典型场景密码嵌入(车联网安全方向)》技术攻关及项目验收,为未来智能交通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普及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在产业应用领域,实现车端安全产品在零部件供应商及出口车型的量产部署,和汽车产业链深度协同,推动车联网安全技术规模化应用;在车联网安全监管测评方面,中标北京市首个千万级车联网安全检测实验室项目,并与国内重点检测机构完成辅助驾驶汽车信息安全检测平台联合建设,推进安全合规测评标准化应用及前沿领域技术探索。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申请车联网相关专利76项,重点参与汽标委、网安标委、TC485、CCSA、密标委等组织的车联网安全标准30余项。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车联网安全生态建设,加速车联网安全生态融合创新与岚图汽车、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武汉市网络安全协会签约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产学研战略合作,加速推动行业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促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在物联网安全方面,公司聚焦边缘计算、视频流量处理、行业物联协议深度分析三个方向,推出了5G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物联网视频上云安全网关、物联网安全管理平台等产品,在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灯杆、智慧屏幕、智慧安防、智慧电桩等9大场景形成行业化解决方案并实现落地应用。在标准建设方面,参与山东、温州卫健委等组织的医疗设备联网安全接入标准,申请专利50余项。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联合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推出《ISTE物联网安全技术工程师》认证,并独家负责课程体系开发,为国家培养和输出物联网安全专业人才。

  3、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

  报告期内,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政策、法规密集出台,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数据分类分级、IPv6安全、工业互联网、商用密码、网络安全保险等多个方面。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1)主营业务:公司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基于下一代可信网络安全架构NGTNA(Next- Generation Trusted Network Architecture),以网络安全为核心、大数据为基础、云服务为交付模式,形成全面感知、智能协同、动态防护、聚力赋能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公司围绕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云计算与云安全领域,构建全系列产品与服务,为各行业客户业务安全和可持续性运行赋能。

  (1)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公司提供全系列基础网络安全产品,涉及边界安全、安全检测、接入安全、端点安全、应用安全、无线安全、安全管理等领域,覆盖所有基础网络安全场景,包括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入侵防御、Web应用防火墙、网闸、堡垒机、SD-WAN、零信任、病毒过滤网关、应用安全网关、EDR、加密机、上网行为管理、负载均衡、抗DDoS、僵木蠕监测、高级威胁检测、流量分析、主机监控与审计、漏洞扫描、日志审计、安全管理、智慧无线管理等产品,可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在数据安全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安全管理经验,率先提出“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建设体系”的建设思路,形成了一套“以数据安全治理为基础、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监管、数据安全技术手段防护”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打造具备识别、防护、检测、响应、恢复闭环能力为一体的纵深数据安全防御体系。推出了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网络数据防泄漏、终端数据防泄漏、数据脱敏、数据库审计、数据分类分级、备份一体机、数据安全管理平台、数据安全保险、数据安全治理咨询、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数据安全合规评估等20余款数据安全类产品及服务,并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等行业。

  (2)云计算与云安全:公司持续加大云计算研发投入,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成果,在集网络、计算、存储、安全一体的超融合基础上,发布天融信太行云企业解决方案,提供超融合、桌面云、云存储、云灾备、云迁移、云容器、云安全、云管理等能力,满足各行业差异化需求,帮助客户建设边缘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全场景全栈的云平台。在云安全领域,公司对已有的安全产品进行云原生化改造,通过将安全能力原子化,实现业务与安全的深度融合,基于云原生技术,陆续发布了云原生防火墙、云安全资源池、SASE、CWPP、云原生API安全网关、CNAPP等云安全产品。公司持续推进“云计算+安全”深度融合,通过与云平台、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厂商的深度合作,天融信云安全解决方案可灵活应用于各类云计算场景,形成覆盖政务云、大型集团云、医疗云、托管云、多云、容器云、公有云等30+业务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并在政府、运营商、能源、医疗、海关等众多行业广泛落地实践。

  2)重点领域:公司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场景、新趋势持续探索,发力信创推进全面国产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安全智能化,融合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新场景,推进商用密码产品技术应用落地,提供多元场景下的安全运营能力。

  (1)信创安全:公司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自2013年发布首款龙芯防火墙产品以来,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天融信昆仑”信创系列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平台持续更新迭代,已累计发布了涵盖边界安全、安全接入、安全检测、安全审计、安全管理、端点安全、数据安全、工控安全、云安全、云计算等方向的66类250款型号,覆盖所有主流网络安全产品类别,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动全栈国产化能力建设,通过与国内生态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将国密算法、联动协议、可信技术、拟态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打造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创新生态体系,提升公司信创产品和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2)人工智能+安全:公司在恶意样本、风险信息、威胁知识、安全情报等方面具有多年的安全数据积累,从2019年起,陆续发布了融入AI技术的防火墙、入侵防御、入侵检测、僵木蠕监测、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数据防泄漏、数据库审计、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网络审计、大数据分析、态势感知、智能内网威胁分析、EDR、沙箱等多款创新型产品。报告期内,基于类大模型、大模型等AI技术,公司在恶意样本检测与分析、攻击行为发现与溯源、安全情报推理与生成、自动化漏洞挖掘与评估、智能化安全服务与运营等方向形成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并推出天问大模型、天问系统,赋能公司全系列产品。

  (3)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公司率先提出以生产过程“行为基线”为基础,白名单策略为核心判断依据,黑名单策略为辅助验证手段的技术理念,同时提出基于IPDRR安全框架的工业互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在产品方面,推出包括工控防火墙、工控入侵检测与审计、工控安全监测审计、工控网闸、工控主机卫士、工控日志审计、工控堡垒机、工控漏洞扫描、工控安全检测工具箱、工控态势感知、工控集中管理、工业攻防靶场、工业实训平台、攻防演示试验箱14类专用产品。在车联网安全方面,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及网络关键设备,推出车载防火墙、车载入侵检测、车内认证加密、车联网安全态势感知等系列车载安全产品;针对车联网平台及应用,通过建设车联网安全运营中心、车联网数据安全管控平台、车联网安全合规检测平台,提供全方位、多手段、深融合的安全保障。在物联网安全方面,公司以物联网安全管理中心为核心,从云、数据、应用、网、边界、端六维构建安全、可信、合规的一体化物联网安全纵深防御体系,推出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物联网视频上云网关、物联网安全标识管理、物联网安全管理平台、物联网使能平台、视频安全监测与分析、视频安全审计、视频数据防护、无人机反制系统等12类物联网安全产品。

  (4)商用密码:公司持续深耕密码技术,将商用密码与新兴技术融合应用,从产品、方案、服务三个方面推动商用密码应用落地。公司自2000年研制并发布了SJW11网络密码机成为国内首批商用密码产品以来,先后推出了加密机、服务器密码机、签名验签服务器、安全认证网关、密码服务平台、协同签名等18类商用密码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完整的商用密码支撑体系。在量子计算和量子密码方向,公司将量子密码通信、量子密码认证、量子密码签名、量子密钥生成等技术深度融合,发布了IPSec VPN量子安全网关、SSL VPN量子安全网关等量子密码系列产品,进一步完善商用密码多场景应用。

  (5)安全运营:公司发布了态势感知、大数据分析、智能内网威胁分析、风险探知等产品,结合公司安全云服务中心的线上、线下安全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多元场景下的安全运营模式。在产品技术方面,态势感知平台从指挥调度、安全监测、安全分析、态势分析、策略管理和安全运营等多个维度为各类业务场景构建基于数据中台的安全运营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提供安全场景分析、告警画像分析、安全响应编排(SOAR)、威胁狩猎等能力,提升安全运营效率;智能内网威胁分析(UEBA)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架构,以发现异常行为为核心目标,捕捉内网行为异常变化,发现潜伏在内网高级威胁;风险探知系统帮助客户绘制资产基础信息底图,全面、准确掌握所辖网络中资产、应用情况和安全状态。安全云服务中心依托遍布全国的探测、监测分析引擎集群,结合安全专家团队7×24小时云端值守,提供互联网暴露面检测、风险监测、攻击防护、威胁分析于一体的订阅式线上安全服务;通过“事件响应、红蓝对抗、威胁狩猎、情报预警”四轮驱动,为客户提供安全运营类、咨询保障类、红蓝对抗类、安全集成类、新技术测试类、行业专项类六大类线下安全服务。

  2、公司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公司盈利主要来自网络安全产品与方案销售、服务提供及能力订阅三种模式。

  产品与方案销售:公司提供全系列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云安全等产品及覆盖物理环境和云环境的全面解决方案。根据客户或合作伙伴需要,设计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向客户或合作伙伴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以产品销售模式实现公司营业收入。

  服务提供:公司基于产品工具化、运营平台化和人员本地化手段,为客户或协助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安全规划与咨询、安全评估与加固、安全业务定制开发、安全运维和安全运营,以提供服务模式实现公司营业收入。

  能力订阅:公司面向已销售的安全产品提供以月、年计费的安全知识(包括知识库、威胁情报等),面向客户或合作伙伴提供以天、月、年和流量计费的云端检测和防护,以安全能力订阅模式实现公司营业收入。

  2)研发模式: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采取预研先行、需求引领、平台支撑、统一规划和分布实施、产学研合作的研发策略。

  (1)预研先行:公司设有安全技术研究院和多个安全实验室,主要承担前沿技术研究、安全新领域探索、攻防研究、威胁追踪、智能检测、协议分析、红蓝对抗等研究工作,并将安全能力输出给产品开发团队。

  (2)需求引领:根据行业与客户需求,公司采用标准产品开发与定制项目并行的模式。标准产品支撑项目,同时定制项目中的业务需求不断沉淀、积累,并整合到标准产品中,实现产品和技术创新。

  (3)平台支撑: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威胁情报知识平台研究与开发团队,在软硬件和威胁情报知识基础平台支撑下,产品开发团队无需过多考虑底层架构实现,更聚焦于产品本身核心功能和业务创新,有效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

  (4)统一规划:公司采用研发总部+分中心的研发模式,除北京总部外,在武汉、深圳、成都、西安等地设立研发分中心,对研发项目统一管理,保障研发创新成果快速产品化、产业化。

  (5)产学研合作:公司深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领域,聚焦基础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新场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5G、隐私计算等新技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建联合实验室、承担前沿科研课题等方式,实现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创新突破。

  3)安全服务模式:公司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

  公司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已建立32个二级线上安全云服务运营中心和5个客户联合运营中心,依托总部云服务平台、各分中心及分布在全国的1700+人员,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线上实时监测、分析预警、指挥协调”+“线下本地化服务、应急响应、整改修复”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4)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加分销的销售模式。

  一方面,公司在全国市场向政府、重要行业、重要客户直接销售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司与渠道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利用合作伙伴的渠道进行全区域的分销,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更多的区域市场和广泛的企业、商业客户。

  5)生产模式:公司具有独立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研发能力。

  公司独立设计的硬件模块由具有相关能力的供应商代为加工生产;硬件类产品是将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功能模块及安全能力与工控机或服务器进行高度匹配和融合后,交付给客户;软件类产品以软件研发为主要生产模式。公司依托自有厂房、设备和人员以自行组织生产为主,部分原材料由供应商代工生产,生产过程有高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研发管理制度,能够保障硬件、软件、测试、检验、包装、入库等整个环节规范且高效有序地开展;产品产量主要根据市场需求、经销商需求及项目需求实行评估与报备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预生产,有效保证了客户的供货效率,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原材料的使用率,实现库存高周转率。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信息化发展、国家政策和公司经营拓展及管理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外部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安全威胁加剧、国家政策法规等带来网络安全的持续需求,信息化的新场景带来新的安全应用。

  2)公司经营拓展及管理驱动:公司积极布局新方向、新产品、新业务,不断创新研发,丰富产品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完善解决方案,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客户需求,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加强管理,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和费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近30年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技术扎实、产品和业务与时俱进、服务专业、营销网络覆盖全面的网络安全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持续完善的体系能力、坚实完备的平台能力、不断创新的研发能力、行业领先的安全研究能力、专业全面的安全服务能力、全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能力和全覆盖的营销网络七个方面。

  1、持续完善的体系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2001年发布了“TOPSEC”联动协议;2004年发布了“可信网络架构”(TNA1.0);2008年发布了“可信网络架构”(TNA2.0);2016年,面对大安全时代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升级为“下一代可信网络安全架构”(NGTNA);2021年,面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场景,发布下一代可信网络安全架构(NGTNA2.0);2022年,国产化架构融入NGTNA2.0,进一步完善可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2023年,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NGTNA2.0,可信网络安全架构体系更加智能化。

  2、坚实完备的平台能力

  公司具有坚实完备的平台能力,通过将基础性技术研究与业务模式实现平台化,使产品研发与服务团队更聚焦于行业与客户需求,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

  3、不断创新的研发能力

  公司紧跟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发展,前瞻布局新领域,坚持技术创新,拓展新产品、新方案、新业务。

  1)1995年-2004年是努力开拓的十年,期间发布了国内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防火墙、率先推出IPSec VPN产品、推出业界认可的TOPSEC联动协议,并成立国内首个运营商级安全运营中心。

  2)2005年-2014年是砥砺奋进的十年,开始全面布局网络安全系列产品,先后推出了大数据分析平台、云端安全和检测产品、国产化安全产品、IPv6安全产品和一系列数据安全产品。

  3)2015年至今,进入创新超越阶段,开始重点布局新方向、新场景,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

  (1)2015年,开始布局工控安全和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率先提出“双安融合”的技术发展理念和实践场景,将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进行有效融合,发布了10+类工业领域专用安全产品以及30+行业安全解决方案。

  (2)2017年,开展车联网安全业务研究,通过不断创新,推出以合规管控、安全协同为导向的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自适应弹性安全架构,逐步完善公司在车联网安全领域的产品技术能力、行业服务能力和生态构建能力。

  (3)2018年,针对物联网安全领域,通过持续研究物联网业务需求及安全需求,不断完善面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物联网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开展物联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4)2019年,将云计算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陆续发布了涵盖IaaS、DaaS、PaaS和云内安全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可为各行业客户构建高效、敏捷、开放、安全、云化的创新平台。

  (5)2020年,发布“天融信昆仑”系列产品,全面支持国产化。并基于零信任理念,构建了以“零信任身份系统+零信任客户端+零信任网关”为核心的安全防护体系,发布了多款零信任产品和不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6)2021年,在AI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等领域持续研究和创新,面向新方向、新场景提供更加完善和体系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7)2022年,在数据安全、云计算、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发布场景化解决方案,包括数据出境自评估解决方案、多云融合的天融信太行云3.0、TopSASE解决方案、5G端到端闭环安全解决方案等,同时对相关领域的产品进行持续更新和完善。

  (8)2023年,公司基于类大模型、大模型等AI技术,进行多种算法、模型的研究、验证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威胁情报与知识库精准度,发布天问大模型及系列安全应用产品。此外还发布了太行云4.0、隐私计算平台、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系统,推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解决方案、零信任解决方案、车联网态势感知方案、密码与物联网创新融合方案等,持续完善行业新场景应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申请各类产品资质证书530+项、软件著作权400+项,牵头/参与编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200+项,申请专利2400+件。公司独立出版《极限黑客攻防:CTF赛题揭秘》,参与编写了《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医院数据治理框架、技术与实现》《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建设指导》《现代智慧医院建设策略与实践》《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扩展要求部分)应用指南》《企业数据安全风险管理指南》《网络安全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与实践》《数智安全与标准化》等著作。2023年,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编制,公司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独家参编单位参与编制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23版)》正式发布,参与编写的《网络操作系统(第2版)》(ISBN:9787040573916)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4、行业领先的安全研究能力

  公司具有多年积累,业内一流的安全攻防研究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各类安全攻防演习、技术培训,并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网络安全技术支撑;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安全攻防竞赛;同时公司为CNVD、CNNVD、CICSVD、CITIVD 、CAVD、CAPPVD、CVE等平台提交各类原创漏洞。

  在安全研究能力方面,公司拥有多个专项研究中心,并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在网络安全攻防方面,公司自2016年参与国家级网络安全攻防演习,至今已连续八年参与,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公司基于各实验室及业务中心,继续将攻击技术、分析技术、处置技术融合,深入推动“对抗性安全运营体系”理念,已在医疗卫生、金融、税务、政企、监管等多个行业项目落地。公司还凭借专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多次承接国家重要活动、节日期间的网络安全保障任务。

  在漏洞挖掘与分析方面,公司持续为CNVD(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NVD(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ICSVD(国家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CITIVD(信创政务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CAPPVD(移动互联网APP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CAVD(车联网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CVE等平台提交各类原创漏洞累计超过4500个。

  5、专业全面的安全服务能力

  公司具有完备专业的安全服务体系,基于实战场景,部署由能力阵地、核心技术、驱动要素聚合而成的安全中枢,建立安全能力与业务实践的循环赋能,实现了对攻防演练、安全运营、商用密码评估、关基安全、数据安全、工控安全等 40余个典型服务场景的全面覆盖,为全国各行业客户提供长效的安全支撑。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托管式安全运营服务,除北京总部外,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建立了 32个二级线上安全云服务运营中心和 5个客户联合运营中心,天融信安全云服务以总部云服务平台为基石,依托遍布全国的监测能力中心,7*24小时在线的云端专家协同全国超过1700名线下服务人员,为客户打造“平台+流程+人”相协同的托管安全服务能力。

  公司具备覆盖全行业的安全服务项目成功案例,包括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交通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网络安全评估与防护服务。

  6、全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能力

  依托近30年在行业中的持续创新与业务深耕,公司在基础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和车联网安全等领域,形成了覆盖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全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同时,总部和全国各区域500多名安全顾问、行业专家和专业售前工程师团队,在行业、专题、新场景及体系化方案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并根据客户需求与行业发展持续输出前瞻性方案。

  7、全覆盖的营销网络

  公司拥有健全的由行业、区域、渠道构成的营销网络系统,实现对市场和客户的全面覆盖。截至报告期末,行业市场方面,公司设有90个行业营销事业部;区域市场方面,公司设有33个省级销售平台,若干市场较大的省份下设共57个分支销售机构;渠道市场方面,拥有3486家行业、商业认证合作伙伴,覆盖地市政府、医疗卫生、教育、企业市场,地市县市场覆盖面超过90%。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行业复苏不均,公司第四季度新增订单不及预期,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81%,但政府及事业单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8%,其中特种行业同比增长59.05%;国有企业同比下降26.30%,其中运营商行业同比增长23.51%。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提质增效,一方面毛利率同比增长 0.47个百分点,一方面费用控制效果明显,期间费用总额同比下降2.57%,其中,研发方面因新方向布局已基本完成,研发投入进入稳定期,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35%。

  公司对网络安全行业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预计2024年市场环境和业务发展处于逐步向好的态势,行业需求将继续恢复,但恢复到较高增速需要时间,公司对恢复程度保持谨慎乐观,对之前作出的发展节奏预测进行了调整,为此对账面商誉计提了 4.43亿元的减值金额,导致报告期净利润亏损,若剔除商誉减值因素,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88.37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情况显著改善。公司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销售活动回款同比增加19.39%;通过加强采购和存货周转管理,采购支付款同比减少 16.46%。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由负转正,同比增加78,772.19万元,增长比率290.59%。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网络安全市场在修复中,多个行业恢复不及预期,使网络安全行业总收入和盈利水平未达到预期。但数字划仍处于高速发展期,网络安全产业的刚性需求无疑是长久存在且不断扩大的。随着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整个网络安全行业长期看好,并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

  据2024年V1版IDC《全球网络安全支出指南》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23.5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7年的233.2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3.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三)公司战略及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坚持细化行业营销分工,完善渠道合作伙伴体系建设,继续进行市场覆盖。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实施契机,紧跟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安全产业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基础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大数据与态势感知、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和云计算等领域持续投入,完善新领域、新场景解决方案,推进方案落地,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完成新兴领域前期投入与产品技术布局。

  2024年公司将围绕坚持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全产品系列、全业务方向、全行业营销和全区域覆盖的原则,聚焦网络安全、大数据和云服务领域,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继续推进NGTNA体系系列方案在基础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等多应用场景的推广复制,为更多客户数字化转型赋能。

  为此,2024年公司将着重做好以下经营工作:

  1、持续技术创新,完善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将积极优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安全芯片、密码应用、可信计算、量子计算、隐私计算、拟态防御、零信任、区块链、5G安全等领域的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提升产品能力,延展场景应用,在夯实基础网络安全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信创安全、云计算、云安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方向新场景下的整体解决方案。

  2、优化营销结构,推进业务布局。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结构,在公司确定的重点行业内深入挖掘行业纵深市场需求,实现行业带动地方、地方驱动行业的营销业务推进态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行业化解决方案落地,完善渠道合作伙伴体系建设,推进典型解决方案区域市场快速复制,持续完善“销售行业化+渠道合作”业务布局。

  3、加强全面管理,对研发、销售、运营三主线进行全面夯实、提升。强化预算控制,多方面加强员工激励,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研发效能,提高销售人均产出,提高后支撑运营效率。聚焦核心业务,抓大放小,控制成本费用,节流增效。4、强化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品体系、营销体系组织架构,提升组织与业务发展的匹配度。优化业务流程和运营,提升组织运营管理水平,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强化选人和育人能力,建立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管理机制,注重内部人才的甄选和培养,提高个体和团队的素质、效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四)公司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

  1、宏观经济和行业需求复苏风险

  2023年以来宏观经济持续复苏,但行业复苏程度不均衡。网络安全行业预计持续向好,但需求恢复速度存在不及预期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苦练内功,在研发和运营管理上持续加强提质增效,投入上保持谨慎,费用上严加管控,管理上更加精细,提高全员工作效率。

  2、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风险

  公司安全硬件产品原材料包括硬件平台、通用芯片、专用芯片、内存、网卡等电子部件或器件,受全球供应链影响,未来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上涨空间或供应周期加长等潜在因素。

  应对措施:公司提前采用多供应商供应管理,长期备货机制,以及产品升级、技术更新等措施,减少该风险对公司经营影响。

  3、因下游行业采购特点造成的季节性收入和盈利波动的风险

  公司作为专业的网络安全提供商,其客户群体集中在政府机关、金融、运营商、能源等领域。上述客户通常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和集中采购制度,即在上半年进行预算立项、设备选型测试,下半年进行招标、采购和建设。因此,公司下半年的销售规模一般较上半年高;同时,由于研发投入、人员工资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支出在年度内发生较为均衡,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存在较为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存在因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造成客户预算执行延迟,带来收入确认延迟风险。

  应对措施:加大项目落单实施进度推进工作。

  4、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网络安全行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拥有核心技术及与之匹配的高端、专业性人才队伍是网络安全厂商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持续成长的重要基础。公司一直重视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工作以及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公司已经研发并储备了多项核心技术,建立起核心技术人员梯队。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以及核心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在未来的技术和人才竞争中,出现核心技术泄密或者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的情况,将对公司的经营和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在持续优化技术人才甄选、培养和激励保留机制,从而形成公司技术人才的稳定供应链;通过任职资格管理制度持续盘点人才,识别人才结构与业务发展所需的差距,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后备人才,优化人才结构;通过公司长期激励机制等多种工具强化核心人才的吸引和保留。

  5、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天融信科技或其子公司因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等,享受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根据有关软件企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在按法定税率缴纳增值税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若天融信科技或其子公司未来经营期间未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或软件企业相关认定,或者享受的软件企业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出现调整或取消,则无法继续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从而给公司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业务发展状况良好,将继续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业务规模,不断提高盈利能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3
天融信
击败了89%的股票
短期趋势盘整震荡中,短期不宜操作。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1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94亿股,占流通A股25.19%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23元。该股最近有重大利空消息,但资金方面呈流入状态,形式尚不明朗。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