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2 23:39: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长城证券00293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回顾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及政府的带领下,我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证券行业持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债券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根据中证协发布数据,截至2023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83万亿元,净资产为2.95万亿元,净资本为2.18万亿元;2023年,全行业145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实现净利润1,378.33亿元,资产质量、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保持稳健。

行业头部集中趋势延续,头部券商的资产规模及经营业绩稳居行业前列;中小券商业绩弹性较大,实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虽然经纪、投行和资管业务普遍承压,但随着国内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资本市场整体表现平稳、市场交易量整体弱修复,自营业务在低基数背景下明显改善,推动上市券商业绩明显修复。证券公司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助推专精特新企业加速驶上挂牌上市的“快车道”,助力绿色债券和乡村振兴地方债发行上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金融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加快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和数字化转型进程,紧扣业务发展重点,与业务战略深度协同形成合力,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3年,公司行业排名稳步提升。根据中证协统计数据,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位列行业第28名,较上年提升12名;净利润位列行业第25名,较上年提升5名;在细分业务领域,证券投资收益位居行业第18名,较年初上升14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位居行业第19名,较年初上升102名;股票主承销收入位居行业第20名,较年初上升29名;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位居行业第18名;投资咨询业务收入位居行业第21名。2023年,公司各项改革发展工作获得广泛认可,斩获政府、监管部门和权威媒体主办奖项百余项,涉及公司专业能力、公司治理、科技创新、社会责任、品牌文化等多个领域,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洞察客户需求,向个人、机构及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从事自营投资与交易,主要业务如下:

财富管理业务:接受委托代客户买卖股票、基金、债券等有价证券,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投资组合建议、产品销售、资产配置等增值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及约定购回交易等资本中介服务,赚取利息收入。

投资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发行上市保荐、股票承销、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财务顾问服务,赚取承销费、保荐费及财务顾问费收入。

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集合资产管理、单一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等资产管理服务,赚取管理费及投资业绩报酬收入。

证券投资及交易业务:以自有资金买卖有价证券,包括权益类投资、量化投资与OTC、固定收益类投资和新三板做市交易业务,赚取投资收益。

此外,公司还开展为客户提供基金管理、产业金融及投资研究、股权投资等业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战略科学完整,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方向,聚焦电力、能源领域打造特色化、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公司立足国有上市券商、市场化精神、稳健经营、深圳精神等发展基因,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以“安全”“领先”为战略指导思想,努力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战略,发挥公司作为能源央企控股上市券商的优势地位,全面规划零碳能源的金融助力路径,积极服务于“3060”双碳目标的国家级绿色发展战略。公司牢牢抓住能源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历史机遇,坚持转型和创新双轨驱动,重点培育投研、投行、投资以及获客能力和定价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聚焦科创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金融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围绕双碳产业链、科创金融港重点打造全新的“一链一圈”产业金融新模式,奋力创建精于电力、能源领域的特色化一流证券公司。

(二)股东产业背景深厚,绿色转型市场机遇巨大,有助于公司推进产融结合、打造发展特色公司控股股东为华能资本,实际控制人为华能集团,主要股东为深圳新江南(央企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投资公司)、深圳能源000027)。华能集团为国内发电领域的标志性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业务多元的综合企业,深圳能源为国内领先的能源与环保综合服务商。上述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和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重大决策,大力推动绿色转型、自主创新,具有深厚的绿色能源产业基础和丰富的产业链场景,是公司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天然优势;同时,华能资本及其下属企业涉足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各类金融业务,有利于与公司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公司提供了较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公司积极为股东及相关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配合其资源整合工作,深化产融结合,积极践行金融行业的政治性、人民性。

(三)公司区位布局合理、重点集中,参控股公司覆盖金融行业多业务领域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将充分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分支机构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全国重点区域,设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十余家分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等主要城市共设有一百余家营业部,布局科学合理、重点集中,可为公司带来巨大增量发展空间。公司全资控股长城长富、长城投资、长城资管、长证国际,控股宝城期货,参股长城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覆盖公募基金、期货、私募基金、另类投资、资产管理、国际金融等领域,与各参控股公司在品牌、客户、渠道、产品、信息等方面形成资源共享,实现跨业务合作,积极构建“长城金融生态体”。

(四)公司业务牌照齐备,以客户为中心,已形成多功能协调发展的金融业务体系公司业务牌照齐备,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推动战略转型,形成了多功能协调发展的金融业务体系。财富管理条线以融资融券业务为抓手,以网络金融业务拓渠道,构建公司发展的“护城河”;投资银行条线持续深耕绿色金融,聚焦科创金融,为科创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展现出“火车头”的带动效应;资产管理条线加快构建新产品布局,积极推动公募REITs,构建ESG投研体系,成为连接公司资金端与资产端的腰部力量,为客户提供“金管家”服务;机构业务条线加强产业金融研究院建设,推动组建专业产研团队,提升在能源低碳领域的影响力、话语权,机构业务“智囊团”专家阵容日趋壮大。

(五)“数字券商”建设高效推进,赋能经营创新发展,打造安全、领先、智慧、高效的数字化能力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坚持“科技与业务共创、全面赋能”的金融科技发展理念,持续推进“1+6+N”金融科技战略规划,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长城炼金术完成12个版本迭代,行情交易自研工作并启动试运行,打造长城智慧财富平台,实现“人员上线、业务上线、管理上线”,助力公司大财富业务高质量发展;围绕“机构一体化”“信创化”“移动化”,正式发布科创金融智慧生态平台3.0移动端,上线助力科创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使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获得金融助力;以“平台化”为目标,持续打造用户中心、产品中心、行情资讯中心、交易中心、运营中心、协同中心,建设完善长城方舟大数据平台、AI能力平台,构建“大平台+小前端”科技赋能体系;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3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实现金融科技专利从0到1的突破。

(六)经营发展持续稳健,风控合规保障有力,具有良好的声誉与知名度

公司坚持“安全”“领先”战略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三提两控”(即“提升工作质量、效率、效益,控制风险和成本”)工作要求,遵循“正道、创新、协同、落实”工作理念,坚持“简单、高效、规范、快乐”团队文化,筑牢风控之本、稳扎经营之基,着力推动模式创新,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高度重视风控合规管理,持续倡导和推进风控合规文化建设,以全面化、精细化和科技化为发展主线,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管理体系,实现对公司各业务线、控股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全覆盖。公司坚持风控合规与业务发展并举,建立与自身业务发展相匹配的风控合规体系,有效保障了公司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被市场和监管部门广泛认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价值厚植公司可持续发展根基。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实现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3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融入到经营发展各项工作中,以主题教育和中央巡视自查为行为指引,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成功打赢了业绩翻身仗,初步建立起产业金融特色化优势,获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主承销商资格,行业排名快速恢复,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答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1,564,245.7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3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2,858,950.8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7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9,122.38万元,同比增长27.6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3,847.27万元,同比增长6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2%,同比增长1.09个百分点。

2024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在上升,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国家战略,要求金融将服务实体经济做深做实,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同时,对金融机构能力构建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中小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将进一步加剧证券行业错位发展。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上下要坚决统一思想,团结奋进,统筹推进经营发展、文化建设、风险防范和党的建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确保实现“完成年度利润预算目标、不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两个核心目标,重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精细化管理、品牌建设三大基础管理,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战略规划、激励考核、科技赋能四个保障,建立完善督导落实与跟踪反馈机制、内部信任与沟通机制、风险预防和处置机制、“铁哥们”战略伙伴构建机制、重大业务机会把握机制五项机制,以“12345”的总体部署,切实保障公司“十四五”战略“冲刺年”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

1.财富管理业务

(1)2023年市场环境

2023年,A股市场经历大幅波动,整体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各行业板块轮动显著。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社会预期偏弱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在上半年出现阶段性反弹后步入震荡行情,三大指数年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北证50则一枝独秀取得14.92%的年度逆势涨幅;沪深两市全年成交额212.2万亿元,同比减少5.5%。截至2023年末,A股市场共有5,33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83.73万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约1.16万亿元,沪深主板市值“缩水”,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总市值均正增长,其中北交所总市值全年实现翻倍增长。

(2)2023年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3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践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精细化运营和金融科技赋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构建大财富管理生态圈,继续从客户、信用业务、金融产品、投资咨询等维度积极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公司全力打造财富智慧平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高匹配的精准服务;搭建并优化信用业务智能风控系统,缓释化解各类风险,实现业务发展与本质安全的有机结合,两融余额较去年年末上涨5.76%;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打造丰富的产品货架,全年顺利发行4只券结产品,重点参与各类ETF首发,销量同比增长86%;全面开启“烽火杯”私募大赛,持续引入优质私募产品;着力发展“炼金锦囊”和“超级网格”特色业务,定额提佣签约客户和签约资产同比增长一倍以上,积极打造多元化投顾服务产品体系;持续培育期权业务,打造特色赛道明星业务。

同时,公司继续围绕线上客户和业务,重点打造“一体两翼,五大能力”的“125工程”,提升“获客、平台、运营、服务、风控”五大能力,进行全渠道获客、产品销售、投顾服务、客户服务等财富管理业务的线上化平台部署及运营,不断提升“长城炼金术”平台“获客+工具+运营”的一体化能力。

(3)2024年展望

2024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将构建以“数字客户、数字员工、数字产品、数字投顾”为核心的四个数字化运营体系,不断升级优化“长城炼金术”APP和企业微信服务功能,加大客户触达率和服务覆盖率;构建数智财富中心,推进财富智慧平台建设,完善金融产品销售管理平台支持功能;提升对存量两融客户的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外部机构合作进一步丰富券源,稳步提升信用业务规模;持续丰富优质金融产品货架,推动公募业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扩大券结模式基金规模,打造ETF生态圈;积极布局基金投顾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投顾服务,不断升级优化网格交易策略等投顾产品,全力打造长城产品“安全品牌”;聚焦提升有效户率的核心目标,完善获客矩阵,加强联合运营,严控渠道质量,提升公司整体运营能力,打造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2.投资银行业务

(1)2023年市场环境

2023年,A股市场包含IPO、增发和配股等多种方式的全口径股权融资事件共818起,较2022年同比减少近17%,合计募集金额为11,344.30亿元,同比下降约33%。其中,IPO发行数量为313家,同比下降约27%;IPO融资规模为3,565.39亿元,同比下降约39%。增发家数为331家,同比减少约7%;增发融资规模为5,789.51亿元,同比减少约20%。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共发行各类债券71.0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61.4万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券9.6万亿元。

(2)2023年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3年,公司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中介职能,不断提升投资银行业务服务能力,积极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作为主承销商保荐承销3单IPO项目、1单北交所首发项目和2单再融资项目,承销规模共计39.27亿元。公司坚持“区域聚焦”和“行业聚焦”发展战略,深耕区域市场初现成效,在高端制造、TMT、新材料等专业领域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申报多单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项目。公司严控投行业务质量,坚持安全发展,在中证协组织开展的2023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中获评A类,为12家A类证券公司之一;在中证协组织开展的2023年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中获评A类,为14家A类证券公司之一,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3)2024年展望2024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将锚定特色化发展道路,深度聚焦电力能源和科创产业相关行业,在细分领域形成相对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逐步实现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驱动的平台化协同,提供“1+N”一体化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北交所、新三板一体发展的战略思想,注重股转业务和北交所保荐业务的联动机制,促进保荐业务高质量开展;着力开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利用债券业务全牌照优势,积极谋划,提前布局,扩大债券业务规模。

3.资产管理业务

(1)2023年市场环境

2023年是资管新规全面落地的第二年,随着资管业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资产管理业务整合有序的行业新格局正加速形成。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证券公司全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合计61,191亿元,同比下降23%。2018年末至2023年末,在资管新规整改要求下,证券公司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被大幅压降,降幅超过75%,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则稳中有升,增幅超过35%,总体呈现“量减质增”的良好发展态势,私募资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同时,“一参一控一牌”带来的公募牌照扩容,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注入新的血液。截至2023年末,已有14家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具备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券商公募化进一步提速。

(2)2023年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3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着重控制市场波动对资产管理业绩造成的冲击,积极把握市场机会获取投资收益。回顾全年,公司大部分资产管理产品运作稳中向好,未发生显著风险事件。报告期内,多数固定收益类产品累计净值增长率为5.00%-8.00%,部分“固收+”产品累计净值增长率为6.00%-8.00%,为投资者创造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代销及委外业务,搭建稳定、可持续的业务规模增长点,部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代销机构与公司保持密切深入合作并取得良好进展;公司为5家机构投资者设计、定制了包括固定收益类、FOF在内的6支委外产品,并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公司成功入选中核集团、中冶集团等央企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券商合作库,并为央企下属企业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以财务顾问身份参与华能国际600011)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首批3支权益型类REITs项目,担任多个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的管理人或财务顾问。报告期内,公司共发行9支ABS产品,发行总规模40.55亿元,持续助力央企通过产业金融新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探索和践行深度服务实体经济举措。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产净值为193.08亿元,其中公募基金(含公募大集合)受托资产净值为7.96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受托资产净值为20.74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受托资产净值为26.44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受托资产净值为137.94亿元。

(3)2024年展望

2023年,公司成立了专门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控股子公司长城资管,标志着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模式将迎来从“部门制”转向“公司制”的重要转折。2024年,长城资管将坚定贯彻公司战略规划对于资产管理业务支柱性、支撑性的业务定位,以稳健审慎的管理风格、高效专业的服务水平以及差异化兼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为投资者提供精准、特色化和高满意度的资产管理服务。

公司将审慎应对市场变化,稳扎稳打提升产品业绩,同时进一步扩大资管产品代销渠道并加快落地储备委外项目,挖掘业务规模来源新通道,提升主动管理规模。公司将继续以大型央企国企、龙头上市公司等作为重点客户,开拓能源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机会,将公募REITs作为长期战略核心和转型方向。

4.证券投资及交易业务

(1)2023年市场环境

2023年,两次降准降息背景下资金面维持偏松格局,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以及城投化债政策落地,债市呈现震荡上涨行情。国内市场则以经济复苏与政策博弈为两大主旋律,围绕中美地缘政治、AI、“中特估”等主题展开,行业的频繁轮动和不断变更的主题投资成为市场的结构性主线。

(2)2023年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3年,公司固定收益业务不断优化持仓资质,积极调整持仓结构,降低尾部风险;持续推进大类资产研究体系建设,强化风控体系建设;借助量化系统,不断丰富利率衍生品投资策略;顺利取得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商资格,积极提升做市能力。量化投资与OTC业务继续坚持“低波动、高协同、收益稳健”的业务定位,围绕主动量化多策略、广义套利、绝对收益FOF和场外衍生品四大主线开展业务,投资配置调整为以中性策略为主,在中性策略之间根据风险收益来源进行分散化配置,拓展多种创收方式;大力开展公募基金ETF合作等业务,增加佣金收入;加大策略研发力度,经优化后中性策略及Alpha策略收益大幅提高,确立五项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并展开调研,有序推进策略研究与迭代;大力推进对客业务。权益投资业务不断加深体系化认知,强化自上而下的“大局观”和“底线思维”,构建“反脆弱性”投资组合,充分发挥长期投资复利效应;在组合管理中重新定义价值和成长类资产,其中,成长策略侧重于成长空间和对再投资护城河的挖掘,捕捉经济大Beta和技术创新、行业景气等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震荡环境中明显收敛波动,投资效率较往年显著提升。

(3)2024年展望

2024年,公司固定收益业务将严控信用风险,重视波段交易机会,做好对冲型交易策略的仓位管理;提高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积极推进相关投资;借助量化交易平台,继续推进“智慧投资”建设;进一步提升销售交易能力,实现销售类客户稳定增长。量化投资业务资产配置仍以中性策略为主,根据市场环境加强权益类敞口策略仓位及方向调整的灵活性,提高投资管理的集约性;中性策略研发仍将在Alpha、低风险套利、场内期权等相关性较低策略方向上进行迭代,提高整体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场外衍生品业务以增厚收益安全垫为主,发挥低波动、稳回报、高协同的战略配置基本功能,以保存量、拓空间、防风险为主要目标;提升业务开发及结构设计能力,探索新型业务机会;积极防范政策变化、定价及对冲等业务中的各类风险。权益投资业务将坚持“稳中求进”,从底线思维出发,收敛组合波动,稳定盈利策略;构建更加适合绝对收益资金属性的投资组合,以稳健、相对低风险的资产头寸为主,基于安全边际分析,在成长性和确定性之间进行有效权衡;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结合资产单元的数字化、模块化,做好对权益敞口的投资管理。

5.子公司经营情况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司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央“十四五”规划精神,立足新起点、新形势、新格局,高标准编制了长城证券《“十四五”战略规划》。“十四五”期间,公司以“安全”“领先”为战略指导思想,打造以“数字券商、智慧投资、科创金融”为目标的综合型现代投资000900)银行,坚持转型和创新双轨驱动,实现本质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奋力创建精于电力、能源领域的特色化一流证券公司。

在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指引下,公司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以“结伴实体,让金融更有责任和价值”为企业使命,全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以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二)2024年度经营计划

公司将牢记金融强国、产业办金融的初心使命,坚守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主动适应“长牙带刺”的监管环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用专业专注构筑好长城的防火墙、安全网,保障产业金融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冷静看待市场、敏锐捕捉机会,凭借资源优势、夯实自身本领,抓好关键、路径和机制,瞄准清单、逐项落实重点任务,择机布局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经营业绩;集中内外部资源,联合两家基金公司以及长城投资、长城长富等控参股公司,统筹最精锐的力量和最优质的服务,服务主业、辐射央企,将能源产业券商道路走出特色;在数字化生产力的加持下,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用好内外部资源,强化前中后台以及团队员工之间的协同,实现各项工作事半功倍,催化叠加效应,进一步达到降本增效目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及关于金融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理念、机制、载体贯通,把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武器。财富管理业务要以基础户提升、有效户转化为重要抓手,强化科技赋能,打造ETF生态,大力发展券结模式,结合投顾服务做大金融产品代销规模,以服务质量突破两融发展瓶颈,以精细化管理夯实公司业务“护城河”;投资银行业务要明确特色化投行定位,扩大业务品种夯实债券基础,通过全员投行加大股权项目储备,强化子公司协同,打造服务主业、深化产融发展的优质“先锋队”;自营投资业务要坚持低波动、高协同、稳收益目标,深化投研能力建设,及时调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与方向,在稳定固定收益基础上,争取更多权益投资收益;机构业务要提升研究能力、深化投资能力,强化业务协同,精准划分客群、构建业务生态、增强客户粘性、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推动业务闭环与落地;控参股公司要强化与母公司联动,争取贡献更多利润。

(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针对自身特点,遵循关联性和重要性原则,公司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具体如下: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变动而导致公司表内和表外业务面临潜在损失的风险。公司涉及市场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权益类证券投资、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衍生品投资业务等。市场风险管理的措施包括:

(1)根据公司风险偏好,确定公司总体的容忍度和风险限额。通过将公司整体的风险限额分配至各业务线及业务部门、内部控制部门监督执行、重大风险及时评估与报告等方式将公司总体的市场风险水平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2)根据业务性质与风险属性,建立正面清单或负面清单,实现证券名单管理并定期维护更新。

(3)根据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需要对持有的头寸进行风险对冲,设置止损限额及时止损。

(4)完善压力测试模型、组织压力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运用,并为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对相关政策和程序提出改进建议。

(5)通过一系列测量方式估计可能的市场风险损失,建立具有层次性、全面性、针对性和权威性的市场风险指标体系,从而对公司整体风险和各业务部门局部风险进行清晰揭示,有效评估全公司市场风险。

(6)业务部门密切监控本部门市场风险指标,定期向公司通报本部门市场风险管理总体状况,并及时通报重大市场风险事件。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工具融资人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债券投资、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及衍生品交易业务等。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包括:

(1)根据经营战略、业务特点、客户特点和总体风险偏好,在充分考虑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互影响与转换的基础上,确定公司可承受的信用风险水平。

(2)完善公司内部评级体系,严格业务准入,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资金供应能力和客户信用风险水平,对客户统一核定授信额度,并在授信额度内开展授信业务。

(3)建立健全各业务口的履约保障管理机制,在授信业务中采用单一或组合使用合格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方式转移或降低授信业务信用风险。

(4)对公司信用风险进行监控、预警,基于公司各类风险敞口全面分析信用风险,完善信用风险信息传递和汇报机制,保证各类信用风险信息能以可理解的方式及时、合理、准确地在各部门及管理层流动、传递和汇总。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公司制定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和《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实施细则》,明确公司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模式、组织职责以及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程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包括:

(1)实施限额管理,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市场变化情况等,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并进行监控。公司每年对流动性风险限额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2)建立现金流测算和分析框架,有效计量、监测和控制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加强日间流动性管理,确保具有充足的日间流动性头寸和相关融资安排,及时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日间支付需求,并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3)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机制,定期根据市场及公司经营变化情况对流动性风险控制指标进行压力测试,分析其承受短期和中长期压力的能力,及时制定融资策略。

(4)持有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确保在压力情景下能够及时满足流动性需求。强化融资抵(质)押品管理,确保能够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日间和不同期限融资交易的抵(质)押品需求,并且能够及时履行向相关交易对手返售抵(质)押品的义务。

(5)完善融资策略,提高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包括:

(1)推进重点业务流程梳理,完善业务审查机制,逐步建立操作风险三大工具(RCSA、KRI和LDC)应用场景及机制、闭环管理机制,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2)梳理公司各项管理及审批权限,明确公司内部授权审批的内容、方式及节点,完善公司授权管理体系。

(3)进行日常操作风险监控,定期检查并分析各部门操作风险的管理情况,确保操作风险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及时向出现操作风险的部门出示预警提示书,通知其及时作出相应的风险处理。

(4)收集整理操作风险案例,形成操作风险事件库。跟踪公司内部风险事件处理进展和结果,以定期/不定期风险报告的形式向公司领导汇报,优化内部管理。

5.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公司或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包括:

(1)加强事前风险防范。公司通过制度建设、合规培训与宣导等方式,倡导和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培育全体工作人员合规意识,提升合规管理人员职业荣誉感和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合规管理系统建设,加大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丰富风险防范的监测手段和措施,严把风险准入关,控制和减少各类风险事件;积极参与新业务、新方案制定,实现风控合规前置,有力防范合规风险的发生。

(2)加强事后合规检查。公司通过合规检查与调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并按照监管要求与公司制度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及时纠正违法违规情况。在合规风险发生前,采用内部检查与调查、采取合规措施如发送合规提示函、通报、谈话等方式进行防范。

(3)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公司及分支机构、子公司针对监管部门或自律组织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反省、吸取教训,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研究制定相关整改方案,逐项落实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3
长城证券
击败了55%的股票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1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5.42亿股,占流通A股72.90%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68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