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捷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3 18:51:17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超捷股份301005)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汽车制造相关行业发展概况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支撑和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是汽车行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力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坚实支撑。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疫情防控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汽车行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全行业企业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推动汽车行业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年整体市场呈现“低开高走,逐步向好”特点。年初受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春节假期提前、部分消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明显回落;3-4月,价格促销潮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消费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汽车行业总体运行面临较大压力;5-10月,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下,加之地方购车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市场需求逐步释放,“金九银十”效应重新显现;11月以来,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叠加年末车企冲量,汽车市场向好态势超出预期,产销量创历史新高;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7.9万辆和315.6万辆,产量环比下降0.5%,销量环比增长6.3%,同比分别增长29.2%和23.5%。

  2、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加速,核心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全产业链协同创新、集群化发展,多项智能电动技术领跑全球。同时,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5.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3、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汽车零部件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机遇。在一系列促销政策和刺激消费政策的拉动下,国内汽车销量也不断增长,同时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加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拓展,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与此同时,各大车企之间卷价格、卷产品、卷技术,向内卷、向外卷、向产业链上下游卷,产业变革叠加需求透支、价格大战而激起的千层浪,正涤荡着汽车产业的每一个角落。“内卷”的车市将带来更加激烈的供应链竞争,汽车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整车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往往会向上蔓延到供应商身上,增收不增利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对于一些初创、小型零部件企业来说,受到的影响更大,生存压力也会变得更大。

  航空航天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公司子公司成都新月属于航空航天制造行业,航空航天产业是高端制造业的龙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航空航天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产业的高技术产业,对优化经济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中国的航天工业在国家主导下发展了60余年后,首次打开了面向民营资本的大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航天领域。商业航天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向商业化转变的历程,在各个细分领域里都有民间企业进入,在政策的宏观加持和资本的助推下,基本形成了国营为主、民营补充的完整产业链。近几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天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商业航天快速发展,以商业运载火箭、低轨互联网星座、亚轨道旅游、商业遥感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得到迅速推进,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二)行业政策

  1、汽车制造行业政策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但在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之下,行业稳增长任务较为艰巨。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2023年6月,财政部联合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了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3年7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环境、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举措;2023年8月25日,工信部颁布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从供需两端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推动汽车行业稳定增长。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对于汽车制造行业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2、航空航天制造行业政策

  飞机制造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强大的市场需求,航空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环境。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等规划,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将推动我国航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商业航天领域主要通过以市场化手段灵活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将商业航天积极纳入政府采购、注重完善商业航天相应基础设配套建设、加强军民融合建设等四个层面推动产业发展。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自此国家层面开始引导产业发展;2021年,载人航天办公室将未来空间站运营过程中的低成本货物运输,向全社会公开招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放开、资本与技术的共同驱动下,中国商业航天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关商业航天的融资与产业布局的利好消息不断涌现,一批民营创业型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中坚力量。

  (三)所处行业地位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从业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充分。从行业格局来看,外资企业由于技术相对领先、更贴近国际汽车巨头的跨国投资布局,因而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占有相对优势地位。紧固件是汽车行业最晚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产品之一,其竞争格局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基本一致。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主营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紧固件与连接件龙头企业。公司与下游主要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及整车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主要供给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在细分领域,公司通过采用差异化、特色化的竞争策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扩大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加快进口替代的进程,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丰富公司产品链,优化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份额,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在细分行业的领先地位,力争成为行业内世界级的领先制造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一)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长期致力于高强度精密紧固件、异形连接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换档驻车控制系统,汽车排气系统,汽车座椅、车灯与后视镜等内外饰系统的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连接、紧固。在新能源汽车上,产品主要应用于电池托盘、底盘与车身、电控逆变器、换电系统等模块。此外,公司的紧固件产品还应用于电子电器、通信等行业。

  公司子公司成都新月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精密核心零部件产品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擅长对复杂结构件、薄壁件的加工,尤其对铝合金、钛合金、镍合金、钨合金、钴合金等特殊材料的复合型加工,有独特的工艺方法,成熟的工艺技术,熟练的技术团队和较丰富的制造经验。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未发生变化。

  (二)主要产品

  1、汽车制造领域主要产品

  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主要产品按材质主要分为金属类和塑料类,其中金属类主要产品有高精密度螺钉螺栓、异形连接件和垫片、螺母等其他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通信等领域,螺钉螺栓类产品主要使用于汽车座椅、后视镜等内外饰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底盘与车身系统、电池包等模块的结构组件联接;异形连接件主要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涡轮增压器、排气系统、换挡驻车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换电系统等模块中关键零部件的紧固与连接。

  (1)金属类产品

  (2)塑料类产品

  2、航空航天领域主要产品

  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精密核心零部件产品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擅长对复杂结构件、薄壁件的加工,尤其对铝合金、钛合金、镍合金、钨合金、钴合金等特殊材料的复合型加工,有独特的工艺方法,成熟的工艺技术,熟练的技术团队和较丰富的制造经验。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研发方面,公司主要通过项目研发和技术研发两个维度,为客户提供紧固件连接件等设计方案,解决客户难点,同时更新升级产品设计的工艺和方案;采购方面,公司通过严格的评估和考核程序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管理,遴选出合格、稳定的供应商;生产和销售方面,公司综合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客户需求安排生产,并采用ERP管理系统,对全过程进行追踪。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主要分为项目研发和技术研发两个方面。其中,项目研发负责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策划,主要通过了解客户需求,研发设计符合客户要求的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测试、量产前评审,将有效的PPAP文件提交顾客进行批准,以保证设计的样品符合客户需求和量产条件;技术研发则是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不断更新升级产品设计的工艺和方案,实现重大问题的技术攻关,同时针对行业内技术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与吸收,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

  公司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研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公司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设计制造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此来应对市场变化。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生产金属类和塑料类产品,因此采购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线材、棒材、PA66等塑料粒子新料。公司采购部门通过供应商报价,选择合适供应商。公司会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应稳定性等因素择优选取供应商。对于汽车行业客户,部分主机厂为保证产品质量,对钢材供应商有推荐目录,公司会在主机厂的供应商推荐名录里面选择,再进行评审认证。公司制定了《采购过程审核条例》《采购过程审核表》《供应商质量能力评价表》等一系列文件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管理。除了主要原材料之外,公司的采购项目还包括五金件、模具、生产辅料、外协加工服务等,公司采购的外协加工服务包括表面处理、特殊热处理、机加工等。其中,表面处理包括电镀、涂覆等表面处理方式,是公司最主要的外协采购服务,公司金属类产品的表面处理全部采取委外加工方式;特殊热处理以盐浴氮化、高频淬火为主。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主要采取按单生产的方式。对于新客户,生产前期销售先跟客户确定所需的样品,销售接单后根据客户计划向生产部派单,生产部接收到样品生产的指示后投入生产,待样品检验合格后,客户会进行订单预测,相应跟单通知生产车间进行量产;对于大多数长期合作的客户,都是根据客户订单安排发货和生产。

  公司的金属类产品生产涵盖冷镦成型、螺纹成型、机加工、热处理等工序,随后转外协厂商进行表面处理和特殊热处理,产品收回后再进行质检、包装、入库、发货。公司塑料类产品生产的主要工序是注塑成型,部分产品后续还需转移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之后进行质检、包装、入库、发货。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组织生产,采用ERP管理系统,从订单接收开始,对包括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过程监控、成品入库、发货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跟踪,以满足品种多、交期短的市场要求。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掌握订单生产进度及质量状态,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大部分汽车行业的客户采取直销模式,对部分电器、通信行业的客户采取经销方式。

  公司销售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新客户,获取客户对产品需求的相关信息,获取样品试验的资格,先下样品订单,待到样品成功达到客户要求之后再进行量产。公司积极参与客户前期产品设计过程,依托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获取样品试验资格,并由此开始小批量试产到批量出货。公司的汽车行业客户以知名一级供应商为主,客户会对公司进行供应商资质的质量管理评审,只有经评审进入客户的供应商体系,才具备参与项目开发的资格。汽车行业客户的项目开发周期较长,一般为2-3年,因此公司成功参与项目开发后,会对新进入者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

  (四)业绩驱动因素

  1、行业景气度

  公司所处行业是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行业景气度是公司业绩驱动重要因素,行业景气度高,供需旺盛,可有效促进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当前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仍是全球工业基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发展,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出口不断增长,行业整体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行业政策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中,国家政策刺激是汽车行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因此公司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报告期内,受国内经济低迷和有关政策支持退出等因素的影响,汽车消费出现一定波动,但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多地发放消费券以及对汽车消费进行补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拉动下,国内汽车市场逐步恢复,最终实现了较高增长。

  2023年6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将继续减免4年至2027年,持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此次政策调整具有连续性,充分提振了市场信心,给国内汽车企业充足的时间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3、技术创新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滞后,行业内零部件供应商普遍规模较小,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整体技术实力偏弱,中小规模零部件供应商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相对于国内而言,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在技术上领先于国内大多数企业。因此,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在技术上与国外成熟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来随着新旧产业的深度融合,汽车行业格局不断刷新,电动智能新技术加速上车,伴随着国内汽车销量大幅上涨,中国零部件企业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道路,未来汽车零部件厂商要想获得更多的业绩增长点,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是必要的。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备和扩大内部研发团队,并配备先进的工艺设备,为实现产品销量长期持续性高质量增长,公司突破传统的经营思路,深耕汽车关键异形连接件的研发与生产,采取组合应用冷镦成型、精密机械加工、注塑成型等多种成型技术的创新研发模式,丰富公司异形连接件产品种类,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4、内部管理优势

  内部管理优势是驱动业绩的关键因素。公司的运营及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营经验及管理经验,团队在多年运营经验中,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制定了严谨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及简洁流畅的生产控制流程,确保了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以及质量、生产效率管理的有效落实。公司在运营管理效率上的优势,是公司在与同行业国际龙头企业竞争中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公司以更专注的研发方向、更高的研发和生产效率、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运营管理成本,可以为客户提供更符合特定需求的产品、更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和相对更低的价格。

  (五)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2023年,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关注客户”的经营理念,“真诚合作,双赢共享,顾客至上,精益求精”的经营风格,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扎实细致地开展各项工作,强化内控管理,生产经营稳健开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2,990,806.17元,同比增长4.96%。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新旧产业融合情况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汽车产业链不断升级,迎来了战略发展关键期,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基于多年的产业技术积累,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底盘、座椅、电池包、换电、电控系统等模块取得突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一种高压接触器引出线连接件、上汽HT混动电控紧固件项目、便于安装的拉杆用阀杆联接件项目、一种电控执行器拉杆直线度校正装置等多项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紧固件实现销售收入5,537.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0%,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终端客户涵盖特斯拉、蔚来、比亚迪002594)、赛力斯601127)、大众、上汽等众多知名车企。

  2、技术研发

  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共3,234.38万元,同比增长44.42%,研发人员共计160人,同比增长26.98%。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于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汽车业务有18项重点研发项目,主要包含:高压接触器引出线连接件项目、新型压铆螺母项目、上汽HT混动电控紧固件项目、便于安装的拉杆用阀杆联接件项目、定位防滑减音的高精密衬套项目、可以重复使用的防脱松卡扣、注塑成汽车碳罐通气滤清器(灰滤)等;航空航天业务有5项重点研发项目,主要有一种工装夹具机构、一种快速换装工装夹具的结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工装夹具等。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6项,其中包含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7项发明专利。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覆盖金属和塑料紧固件、异形连接件的关键工艺及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竞争力。

  3、市场及产品开发

  2023年,新增营业收入2,330.57万元,截至期末在手订单约16,580.52万元。公司销售人员积极走访客户,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深挖客户需求,了解未来市场资讯及项目进展。报告期内,公司与诸多优质客户实现了项目的量产,主要有上汽智己PTC螺钉项目、森萨塔继电器项目、汇川技术300124)上汽项目等,与此同时,公司销售人员积极开发新客户,并取得多项新项目定点,主要有:麦思动力电动自行车项目、远景动力电池包、上海保隆传感器基座项目、一汽东机工减震器零部件项目、江苏恒义电池托盘上的铝套管及轴类零件项目、夸格空调风扇用铝基板、苏州博格华纳比亚迪项目、无锡博世氢能源项目等。公司将海外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基于公司与麦格纳、法雷奥、博世等国际一级供应商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海外市场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零部件销售模式

  公司对汽车行业客户主要采取直销方式,对部分电器、通信行业客户采取经销方式。

  公司通过拜访、客户推荐、行业网站推荐等方式开发新客户,积极参与客户前期产品设计过程,依托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获取样品试验资格,并由此开始小批量试产到批量出货。公司的汽车行业客户以知名一级供应商为主,客户会对公司进行供应商资质的质量管理评审,只有经评审进入客户的供应商体系,才具备参与项目开发的资格。汽车行业客户的项目开发周期较长,一般为2-3年,因此公司成功参与项目开发后,会对新进入者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

  公司采取成本加成的方式确定产品价格,综合考虑工艺、材料、外协成本、同行业产品竞争等情况确定产品毛利率进行报价。对于新产品,汽车行业客户通常会要求供应商在开始的3-5年内有一定幅度的年度降价,年降比例一般为3%-5%。

  通常,公司将货物送至客户仓库经过客户验收入库或使用后,客户于每月固定时间对公司进行对账。对于少部分客户,为满足其及时供货和零库存管理要求,公司将货物运至指定的中间仓库,客户领用货物后与公司进行对账。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1、丰富的技术积累和成熟完备的技术研发团队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技术和研发是创新的内核。长期以来,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理念服务于市场,不断优化技术研发队伍,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研发团队和技术研发体系,公司从事高强度紧固件和异形连接件的研发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研发使用的设备先进。公司研发团队从项目研发和技术研发两个维度,为客户提供紧固件连接件等设计方案,解决客户难点,不断更新升级产品设计的工艺和方案,实现重大问题的技术攻关。

  公司和子公司上海易扣、成都新月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截止目前拥有194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50余项,公司每年完成超过10项的专利申请;子公司成都新月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精密核心零部件产品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相关军机、民机精密核心零部件产品取得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在未来,公司也会延续技术创新的理念,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优质的客户资源

  随着公司长期发展,公司与下游主要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及整车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主要供给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如富奥石川岛、华域视觉、盖瑞特、博世、佛吉亚、麦格纳、法雷奥、海拉、安道拓、德韧、上海菱重、宁波丰沃、博马科技、法雷奥西门子等,终端OEM为大众、通用、吉利、长城、日产、广汽菲克、蔚来、比亚迪等整车生产厂商。报告期内,基于与麦格纳、法雷奥、博世等国际一级供应商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电子电器、通信行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和通信基站天线,终端客户有大金空调、松下、夏普、东芝、雷勃电气、爱立信等知名企业。

  子公司成都新月始终秉承“精工细作,保质保期,满意顾客,服务军工”的质量方针,与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国内多家知名航空航天企业有合作。

  3、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种类多样,能满足多领域客户需求,除了汽车行业外,还可以应用于电子电器、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主要产品涵盖金属紧固件和塑料紧固件,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产品可以运用于涡轮增压系统、汽车底盘系统、汽车车身系统、车灯座椅后视镜等内外饰、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新能源汽车换电系统等模块中关键零部件的紧固与连接,经过长期的实践,公司形成了一套能够及时满足整车厂需求的产品配套开发管理体系。近年来获得了上海市嘉定区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奖、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颁发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百佳、上海菱重优秀供应商、无锡威孚优秀供应商等荣誉。

  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月专注于航空航天精密核心零部件产品制造,产品主要涉及军用飞机零件、民用飞机零件、航天大型结构件的精密制造等领域,资质证照齐全。近年来,成都新月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目标区域市场,稳定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价值,现已初步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以现有的业务范围为基础,增加新的业务板块。报告期内,成都新月积极布局商业航天领域业务,定位于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设立专门商业航天业务团队。

  4、品质管控能力

  公司注重产品质量控制,追求精益求精。从产品生产开始,各工序均有生产作业指导书,产品按指导书的标准生产,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外协件、在制品、成品存在不合格品,以及本部门导致不合格品,会及时进行原因调查并上报,品质部门对检验验证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若出现客户端产品退货、返工的情况,相关部门会调查分析并及时改善。公司自行研发了独特的产品可追溯性管理体制,应用“可追溯性的生产过程设计系统”实现产品品质的批次追溯,将品质风险降至最低。公司目前采用批次管理,分开包装、贴标签,使每一道工序都可以通过特定的编号追溯到相关环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优质稳定。

  5、规模效应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加快恢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相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快速增长期,虽然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企业市场规模较小,市场力量分散,而大多整车厂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对合格供应商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供货及时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公司募投项目无锡超捷工厂已于2022年底完工,于今年正式投产,扩大了公司的规模,无锡工厂产能的释放,公司供货的及时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更高的保障。除此之外,江苏超捷汽车金属零部件生产基地已于年底基本建设完毕,公司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主要子公司大多在上海和江苏地区,市场力量较为集中,公司可以承接大批量、规模性订单,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在汽车制造领域,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一家中国汽车精密零部件领域的领先企业,巩固和夯实现有的汽车紧固件和异形连接件制造业务,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提升工艺水平和能力,实现技术升级;同时,发挥公司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持续提高研发创新的投入,提升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能力,将公司缔造成为汽车精密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先进龙头企业。除此之外,公司将依托已具备的核心优势,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加大市场及客户的开发力度,增加公司的业绩增长点。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将发挥人才和资金优势,助力子公司成都新月的发展,瞄准商业航天火箭及低轨卫星业务领域,加强人才梯队和产线建设,积极推进重点项目的开发落地,提升成都新月在军用和民用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领域市场份额。

  (二)2024年经营计划

  1、坚持将现有的主营业务做大做强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快速升级,部分本土制造企业已掌握精密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将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零部件产业进入深度进口替代阶段,由此前整车装配、基础零件、核心零件合资模式过渡到高壁垒核心零部件的深度国产化,核心零部件领域由国际厂商(包括其在华设厂、合资企业)主导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浪潮将为具备先进制造能力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历史性机遇。

  因此,公司2024年将会继续深耕现有的主营业务领域,坚持产销两条线协调推进、同步提升,生产上要坚持推进工艺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公司产能;营销上要不断探索营销创新、市场创新,不断发掘新的客户群体和应用领域,持续加大对国内外市场开发力度,将公司建设成为一家中国汽车精密零部件领域的领先企业。

  2、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

  2023年公司销售团队多次走访海外客户,对海外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基于海外整车厂降本需求以及公司与现有海外客户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2024年公司将积极开发海外市场,通过设立海外仓、组建海外销售团队、在海外设厂等途径,提升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增加业绩增长点。

  3、助力子公司成都新月产线建设

  商业航天业务领域广阔,2023年公司已设立专门商业航天业务团队,目前业务主要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包括壳段、整流罩、发动机阀门等,预计在今年5月完成产线建设。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建设燃料贮箱产线等。2024年,公司将助力子公司成都新月完成商业航天相关产线建设,提升产品交付及时性。

  4、精细化管理,全面提质降本增效

  2024年,公司将深入实施精细管理,不断提升盈利创效潜力。通过统筹规划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可持续优化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同时,积极推进重点项目的开发落地,满足客户订单交付,实现业务订单、产能规模及运营效率协同提升。

  5、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人才梯队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保障,公司将积极推进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和职位职级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关键岗位能力模型和干部管理体系,建立高质量的人才梯队,重点聚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部门组织架构,逐步向精干、高效、精英型人才经营模式发展。公司将继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提高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全方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员工职业培养和职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职业成长机制,落实人才发展战略,赋能组织成长。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1、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和塑料。钢材作为大宗基础工业产品,价格波动相对较大,其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公司塑料紧固件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进口PA66,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产品,受原油及相关化工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其市场供应情况及价格波动具有不确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未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如果未来钢材价格、原油价格或其他相关化工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会导致公司产品成本大幅上升和毛利率显著下降,公司将存在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不断引进高性价比供应商,根据情况适时确定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影响经营利润;根据公司生产计划进行提前备库;同时,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等方法来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2023年,车市经历了“价格战”和市场需求低迷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优胜劣汰愈演愈烈,车企表现两极分化明显,弱者会面临淘汰的风险。而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整车厂的发展相辅相成,整车厂面临的的波动势必会蔓延到各个供应链。对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来说,除了要提升自身价值之外,也要研究行业与客户,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免整车厂的之间的竞争波动对公司造成太大的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产业日益注重专业化、精细化生产,主机厂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根据与主机厂的产业链关系,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渐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多层级供应商体系,随着供应商层级的逐步向下,该层级的供应商家数增多,行业集中度降低,行业竞争程度升高。由于汽车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各大主机厂对于供应商的选择非常审慎,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

  应对措施:加大对于终端车企的研究力度,谨慎选择客户和赛道,优先选择更优质、业务范围更广的客户群体,以降低整车厂之间竞争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不断研发,避免同质化竞争,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壁垒。

  3、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汽车制造业,公司的业务发展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汽车行业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高,国际及国内宏观经济的波动都将对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带来影响。公司一般作为二级或三级供应商通过上级供应商向整车厂供货。整车市场的波动通过一级供应商传导至公司,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公司业绩除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外,亦受到细分市场发展状况、下游直接客户在整车厂中的供应份额以及公司在直接客户中供应份额的影响。若未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汽车消费继续萎缩,汽车产销量可能进一步下滑,对整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造成不利影响,将可能造成公司订单减少、存货积压、货款回收困难等状况,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加强供应商风险评估和监控,确保供应链安全;密切跟踪客户市场表现,优化组织生产,全力保障零部件产品按时保质供应,充分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加快订单获取。

  4、新旧产业融合失败风险

  随着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业的深度融合,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变化,产业互融渐成行业常态,汽车与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如果公司未能及时开发出满足新领域市场需求的产品,公司将存在新旧产业融合失败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突破传统的经营思路,深耕汽车关键异形连接件的研发与生产,采取组合应用创新研发模式,丰富公司异形连接件产品种类,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同时,积极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积极推进轻量化紧固件、异形连接件的研发;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给零部件制造领域带来的增量业务,积极开拓新业务。

  5、质量控制风险

  汽车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主要有汽车及零部件的技术规范、最低保修要求和召回制度等,近年来国家对汽车行业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要求日趋严格,整车企业对其零部件供应商的品质及安全管理水平要求随之进一步提高,如果出现零部件质量问题,整车厂将通过质量追溯机制向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索赔。公司生产的汽车紧固件、异形连接件品种繁多、质量要求高,部分应用于涡轮增压系统、底盘等核心部位,一旦因本公司质量问题导致客户生产的产品应用在整车后被大规模召回,公司将面临客户的索赔风险,并对未来的持续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建立了标准化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管理流程,并将之贯穿于供应商管理、物料控制、生产制造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后续继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以满足客户和产品的不同需求和标准。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10
超捷股份
击败了11%的股票
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563.28万股,占流通A股35.00%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5.85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