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重装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3 19:17:03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国机重装60139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超越、臻于至善”理念,坚定实施“精益管理、数字赋能”提升年专项行动,主要经营指标实现高位增长。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2.58亿元,同比增长16.60%;利润总额5.16亿元,同比增长1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6.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3.71%;实现合同签约额183.17亿元,同比增长31.56%,高附加值项目占比大幅提高,订单结构与质量持续优化。

  (一)“一体两翼”业务布局展现新活力。

  1.研发与制造业务。

  2023年,公司研发与制造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38亿元,同比增长7.56%,实现合同签约额90.81亿元,同比增长15.05%。

  高端大型铸锻件领域,以FB2转子、CB2铸件为代表的超超临界机组铸锻件国产化得到市场普遍认可,与国际能源领域装备头部企业保持良好业务往来。得益于国家积极发展核电产业政策等有利因素,全年签订、执行完成多套主管道项目合同和多个核电铸锻件合同,核电产品合同签约额创历史最高水平。成功研制世界最大单机容量500MW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超大型转轮中心体锻件,为我国能源领域重大工程扎拉电站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核电后处理市场和产品研发,向核电后处理领域不断深入。

  冶金装备领域,公司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市场信息收集、跟踪力度,在冶金装备订货上取得了突破,签订云南智铝2400mm等一批冶金装备成台套项目合同,国内冶金装备行业地位持续巩固;签约日铁名古屋2250mm项目等出口合同,冶金装备“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陕西汉钢3500mm中厚板轧机提前35天交付用户,创造了中厚板轧机交付最短纪录;全球首台兼容小方圆坯、大方圆坯、厚板坯多功能连铸机一次热试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

  石化装备领域,公司充分发挥大型石化装备的极限制造能力和优势,全年签订华锦石化反应器、福海创反应器、虹港石化反应器等重点项目,高质量完成交付中石化镇海、大榭石化等重点项目,行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业务链条进一步延伸。

  锻压挤压装备领域,“3600吨镁合金自动挤压生产系统”项目落地实施,签约“土耳其75MN铝挤压机”项目,西安赛特思迈12.5MN半连续挤压机设备进入试生产阶段,填补了我国钛电极半连续挤压一体化成形装备及技术的空白,对大幅降低电极制备成本、满足国内重点行业需求、保障关键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工程与服务业务。

  2023年,公司工程与服务业务恢复性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19亿元,同比增长46.58%,全年合同签约额同比增长52.99%。

  持续滚动开发柬埔寨市场,签订维玛康水电站和额勒赛中游水电站设计咨询服务工程项目等项目,传统优势业务得到巩固提升。签订南非玛贝拉生物燃料酒精项目EPC合同,清洁能源领域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签订孟加拉年产30万吨钢厂项目,冶金装备业务在新国别市场实现重大突破。老挝南俄4水电站完成系列重要里程碑节点,其他工程项目按节点稳步推进。检测板块按照多元化路线在高端材料检测、在役检测、精密测量等细分领域取得新突破,全年合同签约额同比增长22.00%;运输板块实现规模、区域双突破,海外物流业务进入多个国别市场,全年合同签约额同比增长26.61%。

  3.投资与运营业务。

  2023年,公司投资与运营业务,“营运一个、建设一个、规划一个”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

  达岱水电站2023年度累计完成上网电量10.34亿度,成功实现连续9年超设计能力发电,累计安全运营3428天。2023年11月30日,投资建设中的上达岱水电站项目成功截流,标志着这一中柬务实合作、增进民生福祉的项目完成里程碑节点,正式进入大坝主体工程施工阶段。上达岱抽水蓄能项目被列入中柬产能与投资合作第三轮重点项目清单,项目投资开发全面启动。

  (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1.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制修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8项科技管理制度。与知名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新型创新平台合作共建,联合26家高校、院所、企业共同筹建的“旌湖实验室”揭牌成立;2023年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发布、签约开放课题10项,积极开展相关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科技创新氛围愈加浓厚,创新生态正逐步行成,公司推动行业进步、服务国家战略的系统保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2.科研立项、在研项目有序开展。

  聚焦行业发展急需和公司重点业务,梳理形成五大领域短板环节“卡脖子”技术清单并组织攻关。“聚乙烯装置260MPa级基础件高可靠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等40余个项目获批立项国省市重点研发计划。成功研制了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及钛合金电极整体成形装备,研制了“玲龙一号”小堆波动管并实现世界首套交货。“复杂重型装备定制生产的制造企业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等国家、集团项目通过验收。

  3.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主动发挥行业标委会作用,持续实施标准领航工程。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项,申请PCT国际专利10项,发布《连铸机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10项、团体标准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长龙山整锻转子中心体”“常规岛汽轮机焊接转子锻件”2项技术装备列入国家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华龙一号核电主管道”“8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关键设备”“高响应高精度温度控制中宽幅热连轧生产线”3项产品入选《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CAP1400主管道项目喜获2023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创新成果认定,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核电机组常规岛汽轮机焊接转子锻件”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深化改革迈入新阶段。

  2023年,公司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及时响应市场变化,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完善了“一体两翼”业务布局,确定了“155”总体战略定位,即围绕“打造世界一流重装企业,护航国家制造产业安全”这一条主线,联动推进五大工程,落实五张清单。持续推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积极推进专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国机重装成功入选中证央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入选首批四川省制造业领航培育企业。加强科技型企业改革,推动中国重型院实施项目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中国重型院“科改示范”考核获评“标杆”;3项管理成果入选“国机集团改革优秀案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在企业已成为常态,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年度薪酬最高差距保持高位,中层管理人员市场化退出率近15%,2024届校园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双一流高校和海外名校毕业生占比达到53.2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73.13%,项目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政策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效活力,荣获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奖。

  (四)“精益管理、数字赋能”踏上快车道。

  2023年,公司全面系统推进“精益管理、数字赋能”提升年专项行动,精益理念人人认同、数字转型人人实践、工作交流拿数据对接、管理提升用数据说话、技术革新以数据敲门的良好氛围已基本形成,相关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精益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精益4个“1”、重装大讲堂、精益人才培养等形式推进全员全系统精益管理,公司绿带人才增加至132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多措并举践行精益工具和方法,所属二重装备通过27个精益样板建设项目的推进,一批核心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比如,核电拼焊转子探伤合格率由55.5%提升到100%,主管道制造周期由15个月降低为10个月。

  2.数字赋能方面。公司财务司库管理和共享中心深化运行,财务职能管控进一步加强。所属二重装备CAPP系统与设计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库房系统实现数据集成,检测试样加工数字化产线进入试运行。所属中国重机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初步实现“数字大坝”,达岱水电站运营效率明显提高。所属中国重型院持续推进OA协同办公平台功能提升改造,办公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4年是建国75周年,也是推进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调整后的“十四五”规划——“155”总体战略为目标,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海外拓展提升年”“精益管理、数智赋能”强化年专项行动,全面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担当新型工业化建设主力军,奋力推进世界一流重装企业建设,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回报。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重型机械行业。重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基础工业门类之一,主要为矿山开采、冶金加工、电力能源、工程建设、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等领域提供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和服务,代表着国家机械工业的极限加工制造水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将进一步推动重型机械行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快速发展机遇。行业先后完成了三代核电、超超临界火电、特大型水电站、大型煤化工、油气长输管线、大型矿山采掘与煤矿综采设备、万吨级水泥成套设备、现代物流仓储成套设备、现代化港口成套装备等工程项目,极大地提高了行业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上的战略地位,为国民经济年产45亿吨煤、10亿吨钢、6000万吨有色金属、21亿吨水泥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3年,重型机械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564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总额745亿元,同比增长13.2%。行业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优势、补齐短板、紧跟前沿,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创造了世界之最;积极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数字产业与重大技术装备融合创新,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步;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打造,聚“链”成“群”,产业集群实现了蓬勃发展。

  公司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产业与重大技术装备融合创新,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行业优势地位持续巩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以500MW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中心体锻件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以CAP1400主管道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创造了世界之最。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服务于国内外重大技术装备及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主要业务包括大型冶金成套装备、重型石化容器、能源发电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国内外冶金、矿山、港口、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务、环保等工程的设计和总承包以及带资运营等业务。在国内外能源、冶金、矿山、交通、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较强的影响力。

  在装备研发与制造领域:公司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及市场需求,开展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技术研发、狠抓市场开拓、推进精益化管理,促成了一批重点、重大项目的成功落地,巩固了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先后签订了多项冶金成套设备、核能技术装备、大型石化容器、能源发电装备等项目制造合同,保持了传统产品的市场优势。

  在工程与服务领域:为国内外冶金、矿山、能源、交通、水务、环保等领域提供工程总承包服务,积极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影响力,积极带动机械成套设备、零部件、铸锻件等机电产品“走出去”。围绕装备制造领域,大力发展检验检测、物流运输和工业安装等制造服务类业务。

  投资与运营业务领域:“营运一个、建设一个、规划一个”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积极做好当前已建成BOT项目的投资运营,按计划推进正在开发项目的节点任务,促成正在推进项目的合同生效。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肩负国之重器的责任和使命,围绕研发与制造、工程与服务、投资与运营三大板块,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企业改革,强化管理提升,增强核心功能,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体现科技创新国家队、产业发展领头羊、安全支撑主力军的作用。

  1.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是世界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少数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柔性制造优势突出,可为航空航天、能源、冶金、石油化工、矿山、交通、汽车等重要行业提供系统的制造与服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公司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勇担新型工业化建设主力军,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连续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一系列国家“有与没有”、“受制于人”的难题,展现了“国之大者”“国之重器”的担当作为。

  2.创新驱动厚积薄发、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公司拥有以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铸锻件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30个省部级以上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平台,牵头组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旌湖实验室”,强力支撑国家战略和地区产业发展,护航国家高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023年公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申请专利197项,授权发明专利79项,申请PCT国际专利10项,以500MW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中心体锻件、620℃超临界机组高压FB2转子、三代核电锻造主管道、6300吨钛合金挤压成套装备、全球首台兼容多功能连铸机等为代表的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公司全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核电机组常规岛汽轮机焊接转子锻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800MN模锻压力机”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好设计”金奖,“2450mm钛板热轧机”、“高品质汽车面板高效精整线工艺装备”荣获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擦亮了重装品牌知名度。

  3.具备全球领先的极限制造能力。

  公司极限制造、柔性制造能力突出,具备从关键材料研制、加工工艺研究、检验检测、成套设备系统集成的全技术链能力,拥有以125吨电渣重熔炉、大型锻造压力机、重型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极限制造装备,可一次性提供900吨级优质钢液、浇铸700吨级真空钢锭、铸造500吨级铸件、锻制400吨级锻件。2023年6月,由国机重装牵头创建的“四川省先进极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在德阳市启动共建,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核电等领域,开展先进极限成形技术、重型成套装备、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持续提升极限制造核心能力。公司具备完整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体系,2023年大型铸锻件获批首批国家标准验证点,为极限装备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4.科工贸协同发展优势不断突显。

  公司是集“科、工、贸”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高端重型装备平台,具有从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工程项目总包与贸易的全业务链优势,实现科技创新、装备制造和工程贸易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公司发挥在冶金、锻压挤压等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高端大型铸锻件等传统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能力优势,积极推动所属企业加强业务协作,在冶金、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形成了协同联动的发展优势,既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又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5.具有较强的海外市场拓展能力。

  公司坚持“走出去”战略,在还海外设有30个代表处、子公司;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以EPC模式承建了百余项海外重点工程,并以BOT模式进行海外投资。2023年公司海外清洁能源投资开发取得新突破,“一带一路”工业化产能合作深入开展,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见“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从行业领域来看,随着国家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机械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快速发展机遇,传统领域将不断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未来将会呈现较好的行业成长预期。公司各业务领域虽有挑战,但都面临着较好的市场机遇。

  冶金装备领域。未来几年冶金装备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达到了高峰,需求趋于饱和,但是冶金装备改造升级的市场需求仍有很大空间。同时,以东南亚、中东等地区为代表的海外冶金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核电装备方面,国家对核电的发展保持积极的政策,未来5~10年预计每年核准6~8台核电机组,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比例在5%左右,未来将达到8%~10%。因此核电未来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燃气装备方面,页岩气、天然气,特别是燃气掺氢、纯氢发电为“双碳”下燃气轮机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燃气发电将会平稳向上发展。水电装备方面,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为未来几年带来明确的市场预期。抽水蓄能作为当前较为稳定的储能方式,未来10年内都会有较好的增长。同时,海外一些国家的水电装机仍有较大市场需求。火电装备方面,近三年每年8000万千瓦的在建和投运煤电项目带来了短暂爆发期,长期来看,火电市场需求会逐渐萎缩,未来的市场重点主要是高效、清洁火电机组改造。

  石化容器领域。国内大型锻焊容器市场出现萎缩,但以钛材、镍基材料容器、煤化工为代表的板焊容器制造市场还有拓展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产能对接空间巨大。

  工程与服务、投资与运营业务领域。海外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和工业化产能合作将迎来新一轮机遇,属地化运营、区域滚动开发模式成为企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二)公司发展战略

  按照党的二十大赋予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的使命和任务,公司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对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了中期调整,完善了“一体两翼”业务布局,确定了“155”总体战略定位。

  “155”战略围绕“打造世界一流重装企业,护航国家制造业安全”这一条主线,联动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专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精益运营深化提速、人才强企支撑保障”五大工程,落实五张清单,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安全支撑力明显提升,坚决扛起推动重型装备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大旗。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衔接落实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和推动公司改革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融合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海外拓展提升年”“精益管理、数智赋能”强化年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主要重点工作为:

  1.奋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夯实高质量发展订单基础。

  聚焦研发与制造业务,密切关注冶金装备、高端铸锻件、核能装备、石化装备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市场变化趋势,坚守好存量市场阵地,快速响应项目信息、周密谋划营销策略,巩固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合同质量。实施“海外市场拓展提升年”专项行动,推动海外业务的增长。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市场的“区域滚动开发”,在冶金、新能源、建材等领域工程与服务业务进一步拓展,带动装备制造业务“走出去”。坚持以科工贸协同为纽带,三位一体营销体系为支撑,聚焦冶金、清洁能源装备等市场领域,形成合力拓展市场。

  2.着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努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通过落实国资委关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工作要求,在高端大型铸锻件、成台套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域,深挖原创技术研究方向,加大攻关力度,推进“大型铸锻件、高端金属成形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充分发挥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作用,持续推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和运行水平提升。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产业链“链主”建设要求等为重点,增强公司核心功能,推动一批高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实现技术突破,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300152)。

  3.深入实施精益管理、数智赋能,着力强化企业现代化治理基础底座。

  抓好各类精益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强化预算管理与项目执行管控,持续提升企业运营质量与效益。聚焦项目执行和用户关注点,抓好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质量能力提升。以重大经营项目执行为载体,加大供应商培育力度,着力提升全产业链生产要素供应保障水平,以高水平的供应链有效保障项目的高质量执行。加速推进公司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搭建,推进重点数字化项目建设,做好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打造。

  4.扎实推进专项工作。

  全力推进“专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专项工作,力争2024年专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扎实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专项行动,重点聚焦创新能力建设、效益效率提升、业务布局优化、服务国家战略等关键环节,推进价值创造行动方案落实落地,确保价值创造行动取得实效。高效推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专项任务,推动公司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股东回报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风险。

  公司装备制造业务主要服务于国内外冶金、能源、石化等行业领域,这些领域的产能基数已经很高,行业发展有调整、需求有放缓甚至回落的风险。目前,国内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重型机械行业总体上产能供大于求、市场过度竞争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观,传统领域产品同质化竞争突出,部分产品价格逐渐走低,增加了盈利难度。近年来,公司围绕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自动化需求,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和有效的市场开拓,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保持了业务的行业竞争优势。

  2.汇率风险。

  2024年,美元将进入降息阶段,预计会有大量美元释放,流入全球市场,导致美元的贬值,给公司以美元计量的资产带来汇兑收益的不利影响。同时,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出口竞争力的削弱,给公司出口业务带来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机械装备制造板块的产品主要为定制化生产,产品制造周期较长,原材料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收益匹配难度大。由于行业及公司产品自身特点,各种原材料、零部件、能源等在公司机械装备制造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经营业绩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巨大。2023年,原材料价格相对平稳,预计2024年由于流入市场的美元增加,将会增大市场的投机行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会加剧,给成本控制带来难度。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正丹股份
  • 川宁生物
  • 百川股份
  • 蔚蓝生物
  • 鲁抗医药
  • 宝丽迪
  • 金丹科技
  • 凯发电气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