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三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3 20:51:22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超频三300647)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主要业务所属行业情况

  1、锂电池回收利用与正极材料行业

  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当前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正处于强劲增长阶段。现阶段我国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尚不健全,回收技术和商业模式还未成熟,锂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日益突出。2018年1月,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2月,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旨在探索技术经济性强、资源环境友好的多元化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推动回收利用体系建设。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写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行动,加快建设良性产业生态系统的进程。2022年1月,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2023年1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各类经营主体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力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随着国家层面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进一步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将会按下“加速键”,市场也将呈现广阔前景。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的需求在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所处行业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属于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发展的关键材料行业。正极材料是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在整个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较高,是影响锂电池各项性能的核心关键要素。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以及锰酸锂,四种材料因各自的特性差异应用于不同需求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生产国之一。由于受下游不同应用市场的需求驱动,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005年-2013年,消费类3C产品驱动钴酸锂较快增长;2014年-2016年,新能源客车的普及带动磷酸铁锂需求快速增长;2017年至今,新能源乘用车蓬勃发展,驱动三元材料快速增长。综合来看,消费领域以钴酸锂电池为主,动力电池领域三元材料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将发挥各自优势长期并存,储能领域以磷酸铁锂为主。

  2022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指出要以新能源电池材料为重点,围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实施产业链完善提升行动,聚焦新能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和循环梯次综合利用,支持“电池级锰盐—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三元系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同时,电池回收是电池材料来源的途径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供给紧缺压力。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高潮的临近,及锂电池市场存量规模巨大且持续高速增长、电池拆解回收技术逐渐进步、渠道的逐步规范、国家政策的支持,总体来看,锂电池回收利用与正极材料行业具备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电子产品散热器件行业

  散热器作为电子产品的一种结构部件,应用领域广泛,消费类电子产品、LED照明产品、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云计算服务器、4G/5G移动设备及通讯基站、医疗设备、航天及军工测试设备、交直流逆变器等领域都涉及散热及热管理系统的应用,散热市场潜力巨大。

  散热器是电子元器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一直较为稳定。散热器的核心部件为散热片或热管,根据散热方式不同可能包含风扇等其他附件。由于散热器是附在发热设备上的一层良好导热介质,因此其质量直接影响运转机械设备部件的寿命。散热器依据散热方式分为风冷散热、热管散热、液冷散热等。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技术不断革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为满足市场需求,散热器件行业在散热材料和介质、结构和工艺上不断进行创新升级。目前,我国散热器行业开始注重品牌化打造,行业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在市场对散热器件需求品质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散热器行业逐步向节能、环保、高效、美观、轻型方向转变。

  目前,散热器主要生产厂商集中于我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由于散热器属于下游消费电子、LED照明产业的配套产业,随着国内上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散热器产业链国产化的趋势较为明显。PC行业虽已进入成熟期,但其市场空间仍然广阔。PC行业下游应用与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相关,国家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将带动PC行业的新一轮成长;电子竞技、区块链等新型消费热点的不断涌现,也为消费电子散热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LED产业链相关行业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了LED照明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当前,LED照明技术应用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LED照明市场整体增速逐渐放缓,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导致各个环节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随着节能环保及绿色照明等概念的渗透,兼具高效低耗、安全可靠、方便管理、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势的LED照明灯具将被应用至更广阔的领域。随着行业竞争加剧,LED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和定制化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强。

  (二)行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公司所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PC散热、LED照明等行业均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公司所处行业周期性与国民经济周期基本一致,同时受产业技术进步、宏观经济周期及相关产业政策影响。

  (三)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格林美002340)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在散热器领域,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在LED照明领域,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利亚德300296光电股份600184)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300232)股份有限公司等。

  (四)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立足散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消费电子、LED照明等电子产品的新型系统化散热解决方案,以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领导品牌。公司是国内PC散热配件主要生产厂家之一,CPU散热器等PC散热配件产品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公司凭借自身行业内领先的散热技术以及工业设计优势,成为LED照明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高功率LED灯具和一整套散热解决方案的企业,并且在高功率LED照明散热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子公司个旧圣比和作为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与正极材料业务的实施主体,深耕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与正极材料行业二十余年,为行业内先行者和颇具影响力的企业。个旧圣比和为国内少数拥有“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前驱体/碳酸锂→正极材料”完整产业链技术的锂离子材料制造企业,是国内同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既具备生产及回收利用正极材料产品技术又拥有生产前驱体能力的企业之一,具备自行研究设计和制造关键核心设备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用途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电子产品新型散热器件、LED产业链相关业务,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为公司的主要业务及重点战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1、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

  公司依托子公司个旧圣比和“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前驱体/碳酸锂→正极材料”完整产业链技术,从事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与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等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同时,个旧圣比和深耕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与正极材料行业二十余年,入选《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拥有磷酸铁锂、钛酸锂、锂盐等产品的技术储备及核心装备设计与制造能力,产品质量和制造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目前上述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及数码、小动力领域,未来随着公司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逐步建成投产,公司将保持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及数码、小动力领域市场持续渗透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市场的拓展力度。

  2、电子产品新型散热器件业务

  公司专注散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推出新型散热系统,满足电子产品不同散热应用需求,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的新型系统化散热解决方案,以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及应用领域的领导品牌。公司“散热器”入选第一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散热品牌“PCCOOLER”在相关消费群体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3、LED产业链相关业务

  公司依托于散热器业务,向下游延伸拓展至LED照明灯具、合同能源管理及照明工程等业务。LED照明灯具主要产品包括球场灯、教室灯、投光灯、路灯、隧道灯、工矿灯等,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照明、教育照明、景观亮化、太阳能照明、道路照明、工业及场地照明等相关应用领域;作为同时拥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照明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的企业之一,公司通过子公司炯达能源、中投光电等,从事城市、道路及室内照明节能项目和照明工程项目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自身业务与所处行业特点,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反馈、销售预测、经营目标的情况制定产品销售计划,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总体控制和管理,及时处理订单在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保证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2、采购模式

  公司设有供应链中心负责相关物料的采购工作,并制定了规范的采购流程与管理制度。同时,公司建有动态、详细的合格供应商库,供应链中心根据物料采购计划向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及议价,在确定供应商后下达采购订单并组织采购,所购物料经品质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入库。

  3、销售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根据不同产品、业务特点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补的多元化全渠道销售模式。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LED照明散热组件、LED照明灯具等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与终端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消费电子散热产品、计算机整机及其周边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经销模式,适应市场特点和客户特性,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等新兴销售模式。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533.99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49.28万元。公司经营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导致下游客户需求减少,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销售订单数量及销售价格均有所下降,影响了整体毛利额,造成公司经营亏损。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行业市场变化、资产运行情况等综合影响因素,基于谨慎性原则,2023年度计提较大金额存货跌价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应收款项信用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逐渐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生产工艺优势

  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工艺流程的改进及生产自动化改造,并结合产品特点及生产工艺特点,自行研发、定制一批关键自动化生产设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公司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产线多以柔性设计为主,并结合生产实践和客户需求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性能及稳定性。超频三为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频三植物生长灯凭借出色的创新设计和独特的功能品质,获得德国iF设计奖,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工业设计领域的硬核实力。

  其中,子公司个旧圣比和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动力600482)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掌握了废旧电极材料的预处理工艺技术、有价金属高效浸出工艺技术、浸出液高选择性湿化学杂质分离工艺技术、柔性三元前驱体生产工艺技术、碳酸锂回收工艺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个旧圣比和自主开发的“废旧退役锂电池及生产废料物理拆解、破碎→湿化学分离提取→三元前驱体/碳酸锂→三元正极材料”核心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完整的产业链,在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能耗、成本、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

  (二)研发设计与技术优势

  目前,公司围绕主营业务产品已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为公司未来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公司具有成熟的散热产品设计理念,形成了如压固、扣FIN、无缝紧配、扩散焊接技术、嵌齿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有效提升了产品散热性能。公司参与了由大连海洋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用于设施家禽与水产养殖的LED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获批承担了深圳市技术攻关项目“超大功率LED高密度照明光组件关键技术研发”。公司及个旧圣比和、惠州超频三、凯强热传等6家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协会标准28项,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助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各子公司已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555项,注册商标134项,著作权58项。

  公司注重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拥有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研发实力强、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长期致力于专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公司“CPU散热器先进制造及应用”项目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扣片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获深圳市专利奖、广东专利优秀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大功率LED灯用热管铆接鳍片散热系统技术”项目获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子公司个旧圣比和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与产业化项目近20项,其中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项,拥有云南省锂离子电池材料创新团队、云南省动力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品质稳定可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司重视产品品质,对产品制订了严格的技术与质量标准。为确保产品品质,公司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采购过程、采购产品的验证、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控制等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确保公司的每一个质量控制环节有章可循,保障产品出厂品质。目前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参与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工艺技术要求》《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国家及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公司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已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公司具备及时快速的订单响应能力,能够保障及时向客户量产交货,在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同时不断进行产品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客户提供优质领先的产品及服务,切实满足客户需求。

  (四)营销渠道与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具有稳定的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根据产品的特征、用户的需求等因素,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和销售布局。在国内市场,公司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多个地区;在海外市场,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通过海外子公司进一步实施海外市场战略布局,以确保未来能够及时、高效、灵活、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拓展营销渠道,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综合服务。

  公司秉承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与各地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充分发挥经销商在面对终端市场的客户资源优势,设立专门的经销商服务团队,为经销商提供营销策划、经营管理、市场拓展、产品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指导与扶助。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培养并积累了一批极具忠诚度的优质渠道客户。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渠道结构,不断完善终端体系,拓展新渠道,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促进公司产品更深和更广的覆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公司重点工作回顾如下:

  (1)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综合竞争力

  2023年度受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绩承压。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持续推进现有产品迭代升级、新产品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公司业务灵活度及抗风险能力。报告期内,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厂房建设及设备招投标工作基本完成,部分设备开始调试,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个旧圣比和入选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进一步提升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综合竞争力。

  (2)深耕消费电子散热业务,紧抓国产化替代机遇

  2023年,公司对现有消费电子事业部的组织架构、产品结构、市场布局进行全面重构。公司在产品研发上聚焦市场需求,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差异化策略提升市场份额,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在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方面,稳定传统渠道业务、拓展新业态的同时,通过拟定更加精准、多元化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报告期内,凭借自身行业内领先的散热技术以及工业设计优势,公司紧抓国产化替代机遇,与相关系统厂商及政府就服务器散热研发、信创整机业务等达成初步合作。

  (3)持续研发创新,夯实发展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完善研发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研发驱动作用,增强公司发展动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各子公司已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555项,注册商标134项,著作权58项。公司凭借在锂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技术沉淀,积极参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工艺技术要求》等团体标准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在标准化和技术创新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已主参编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8项,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用标准创新推动产业变革,用“标准化”提升竞争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持续深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及经营管理状况,持续完善合同管理、流程体系、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积极部署各层面降本增效,调整组织架构,以岗定编,提升人均绩效;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管理,定期跟踪,保障资金回流,降低坏账风险。同时,公司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系、推行管培生培养项目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和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为:聚焦锂离子电池材料及散热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充分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消费电子国产替代带来的机遇,实现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布局正极材料产业链上游资源,优化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布局,进一步巩固从原料、正极材料到再生利用完整产业链优势,构建产业生态闭环,提高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保持在电子产品散热器件等领域的固有优势,挖掘散热领域市场机会,提高产品覆盖面;加快对电脑整机及周边产品业务的布局,从组装机厂商向系统厂商拓展,把握消费电子国产化替代契机。

  (二)2024年主要经营计划

  公司立足主业、持续创新,始终坚持“专业化、系统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和未来业务发展目标,2024年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链布局,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4年,公司将积极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上游资源,保障关键原材料供应能力的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下游客户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形成电池级碳酸锂与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协同发展的局面,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将通过巩固现有原料来源、拓宽海外原料来源、完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等途径,为碳酸锂生产提供持续稳定的原料供给。此外,公司将根据市场发展节奏,适时推进锂离子电池材料产线升级与产能扩建,助力公司加速拓展新能源动力汽车领域市场。

  2、深化消费电子散热业务渠道建设,巩固行业领先优势

  2024年,公司消费电子散热业务将重点布局多元化营销渠道,坚持差异化品牌定位,深度挖掘消费者潜力,激发公司内生动力。公司将稳步拓展国内渠道,实现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全覆盖,对直营店铺进行管理升级,针对不同平台特性导入适合的新产品新品类。其次,加速布局外贸渠道,加强重点区域市场开拓,优化海外产品结构,跟踪重点项目;加大跨境电商平台投入,持续扩充海外销售团队,推动海外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在深耕现有客户,积极拓展新客户及存量客户的增量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渠道发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充分重视自主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体系建设,2024年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化为导向,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加码布局核心技术领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及应用。公司计划对部分产线设备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优化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促进公司产品向高端化、品质化、绿色化迈进;进一步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营的深度融合,利用销售数据分析模型、经销商库存可视化管理等数智技术,提升对业务及管理的智慧化赋能能力,全方位提质增效;落实“双碳”战略,通过工艺升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措施,实现污染物和碳排放双降,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4、持续优化内部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24年,公司将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精细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降本增效措施,稳步提升管理效能。持续优化目标管理体系,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加强跨部门协同,助力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提升组织效率和执行力。强化内控、合规、内审和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库存产品、汇率波动、期货套期保值管理,持续保持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力度,防范和管控经营风险。持续加强管理梯队建设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公司发展新活力。

  重要提示: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锂电材料、消费电子、LED照明领域,宏观经济和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变化将对公司产生一定影响。近几年来,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预计未来该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另外,伴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面临的国内外市场开拓、原料价格波动、政策环境变化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也将持续增加。未来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时间难以估测,如果任一风险集中释放或多个风险联合作用而公司应对不力,都将有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或持续下滑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降低政策和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在加强质量管控和成本控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特点和要求,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协同发挥产品及产业链优势、品牌优势,持续强化公司服务能力、客户协同性、供应链管理能力,不断巩固和加强核心竞争力。

  2、技术路线变动风险

  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主流产品,按照不同的正极材料可以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等不同类型和技术路线。随着新能源行业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持续提高和改进,若未来因为技术更新迭代和突破,新能源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变更可能会对公司不利。如果该技术路线变化对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造成较大影响,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持续盈利能力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保持现有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大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相关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加强技术研发、人员储备,以应对行业技术路线变动带来的风险。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原材料价格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市场供需变动的影响,若未来公司上游原材料价格发生波动,将影响公司生产成本和主营业务产品价格的变化,进一步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会积极保持与上游原材料厂商的合作沟通,加强对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预判。同时,优化原材料库存管理,适时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建立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下游产品的价格传导机制,降低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4、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并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尽管公司主要客户相对稳定、资金实力较强、信用水平较高、资金回收有保障,但如若客户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资金回流出现困难,公司将面临一定的资金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从制度和流程上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账期,及时催收;尤其是加强对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工作;同时加快优质客户培育,以防范坏账风险。

  5、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风险

  公司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现有业务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等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及充分审慎的可行性研究,但仍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变化、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客观因素等影响导致项目延期或无法实施,或者导致投资项目无法产生预期效益的风险。如果项目无法实施或者不能达到预期效益,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积极加强与重要客户的深度合作,抢占市场机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市场需求主动权。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措施规避风险,重视并关注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合理规划、有序调度,全力保障投资项目建设,抓住行业快速发展机遇。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5
超频三
击败了34%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3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937.81万股,占流通A股8.9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71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