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4 21:02:10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日月股份603218)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致力于成为“低碳、环保、和谐”型高新技术重工企业,成为全球高端装备行业基础材质研究和装备部件主力铸件供应商,产品主要分布在新能源、通用机械等领域。公司一方面致力于做大做强风电铸件和塑料机械铸件两个大系列产品,一方面通过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在核电装备运用和合金钢领域研究贯通,积极布局多领域,在重工装备领域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形成了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规模,成为全球风电铸件和注塑机铸件产品的主要供货商。中国风电行业经历了2018年下半年开始到2020年为高速增长期,从2021年开始,陆上风电开始进入平价上网时代,2022年开始,海上风电正式进入平价或竞价上网新阶段。风机整机招标价格处于下降通道,行业进入调整周期,但随着产品大型化和轻量化技术路线推行成功,行业成长空间的天花板被打开,风电累计招标量屡创新高,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2023年原材料市场价格受国际行情及国内调控的双重影响,出现震荡趋落的趋势。公司内部持续深化提升公司的“六大任务”,在“安全、环保、劳动强度降低、质量、产量、成本”等多维度提质量降成本。利用规模、资金优势和良好的信誉与优秀供应商共同直面困难,通过共同谋划、实施价值链工程,优化产品结构,使得各项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2023年全体员工在管理层带领下,迎难而上,实现主营营业收入465,564.08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150.73万元。

  报告期内,在稳定推进“六大任务”深入发展中,不断落实制定的各项经营计划。

  1、持续研发投入

  围绕以球墨铸铁件为主的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力推技术创新与改造。公司报告期内投入研发费用合计25,872.9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56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参与客户海上、陆上大型化风电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实现了批量出货国内大兆瓦机型和海上风机产品。完成核废料储存罐产品试生产和性能测试并得到客户的认可,完成了样机的生产和交付,为后续实现其他系列产品批量生产做好技术、生产储备。在合金钢领域成功研发了低合金钢、铬钼钢等特殊材料铸钢产品,并完善了全过程工艺参数验证,实现了批量出货,为公司产品和客户多元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销售

  2023年全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基本处于稳定的水平。由于主机招标价格不断突破新低,下半年的装机量出现了一定下降,价格竞争成为行业的标签,风电产业获利空间受到一定的挤压,公司审时度势的采取灵活的市场策略,在巩固国内市占率的条件下,重点做好国际客户大型化产品试样、批量供货推进工作,积极关注大型压铸机锻造产品改为铸钢产品的市场动向,以现有技术积极迎合市场机遇,进一步丰富产品系列。

  3、制造与扩产

  2023年全年实现销量44.75万吨,实现产量44.93万吨,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1)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具备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公司按照既定战略稳定推进各项产能提升工作,其中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3月进入生产阶段,年产13.2万吨铸造产能项目已于2023年4月进入生产阶段。

  (2)稳步推进精加工产能短缺短板工程,在首期“年产10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已经达成。“年产12万吨海装关键铸件精加工项目”2020年7月份开始稳步释放部分产能后产量稳步提升。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配套的10万吨精加工产能,已于2023年3月进入生产阶段。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已完成设计和规划,在2022年7月进入大规模建设期,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形成54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进一步满足客户“一站式”交付需求,建设完成后将形成自主加工为主,优秀外协供方加工为辅的精加工格局。

  4、采购及成本控制

  公司继续坚定推行大宗原材料招标的同时,践行行业龙头企业责任,在采购量、付款方式、合作模式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优秀供方的诉求,优化和扶持供方,搭建健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积极拓展采购渠道,引进高性价比的新材料和新供方。针对2023年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的震荡下降局面,公司持续深化不断改进熔炼材料替代方案、造型材料消耗优化,继续推行全员成本消耗考核机制,成本管理效果直接与员工绩效挂钩,实现全员参与并分享成本降低的成果,成立成本标准化小组,联合技术部门共同推动技术提升和工艺优化方案落地,确保产品综合废品率得到有效改善,降低了产品综合成本。

  5、安全、环保及降低劳动强度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安全管理难度也不断提升。因此公司成立了安全标准化小组,加强对生产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实施监控,对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并培训纠正。不断将安全生产理念和行动贯彻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每一个员工行动上。公司安全生产各环节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安全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继续践行国家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方针,勇于承担企业环保责任,公司已于2020年12月份达到铸造行业排放新标准,同时紧抓节能、减排、降耗工作不放松,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继续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水平。报告期内,继续保持“浙江省绿色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资质,成为节能减排典范企业。

  通过实施新设备改造等手段,改善员工劳动环境和降低其劳动强度,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归宿感,争创和谐型用工企业。

  6、完善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公司已经建立了包括“安全、环保、劳动强度降低、产量、质量、成本”六个维度,涵盖全员的考核制度,月度考核结果直接与个人绩效挂扣,并将数据入库,将形成员工个人职业规划和激励的量化评价依据,将公司的“一号工程”不断细化,提高实施效果,有效的平衡员工短期利益和长期职业规划。

  报告期内,面对原辅材料震荡下行趋势,公司稳步推进战略规划,在公司内部实行技术改造,同时重点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基于行业分析并结合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将按以下思路发展:

  1、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

  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海上风电发展,风电主机功率大型化成为趋势,亦带动风电主轴趋向大型化。大风机单机功率大、单位面积装机容量大,对风能的利用效率高,发电效益更好,从而降低了成本空间。为应对这种趋势,公司将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抢占国内外海上风电市场制高点。

  2、持续优化、提升宁波市外生产基地功能

  公司在大力建设宁波地区生产基地的同时,基于国家近年大力发展“三北地区”新能源的战略,已在甘肃酒泉建立生产基地并拟定了后续产量提升规划,以减少风机大型化后大型产品长距离运输困难和高额的物流成本,更快速、高效服务西北、华北地区风电建设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铸件行业的影响及竞争力。

  3、稳步提升铸造产能,加快推进精加工产能建设,逐步构建“一体化交付”产业链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形成70万吨铸造产能,32万吨的精加工能力。公司自有精加工产能不能与铸造产能匹配,在完成首发募集资金建设10万吨精加工产能的基础上,年产12万吨海装关键部件精加工项目已在2022年7月初结项。公司正在大力推进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产能的建设,届时将形成54万吨的精加工能力,将精加工短板基本补齐,在构建“一体化交付”产业链的同时,获取加工环节的利润,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4、致力于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的研发,拓展新的产品成长空间

  公司一直致力于球墨铸铁领域的运用和技术研究,在注塑机、风电、船舶等领域取得良好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将球墨铸铁技术运用在大兆瓦风机轴类产品,将其性能提升到锻造轴同类水平,发挥其成本竞争优势。对将此技术延伸到核电所需核反应棒废料储存转运领域,在解决核电发展瓶颈同时,为企业谋求新的增长点,各项实验稳步推进,为后续批量商业化奠定基础。

  5、大力推行各项技术改造,实施价值工程。

  在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熔炼方式的技术改造,为了减少高价格焦炭对成本的不利影响,在产品质量保证的条件下,逐步实施完成了技术改造:采用熔化电炉替代冲天炉工程;同时针对技术安全边际高的工艺重新评估,在风电平价时代,以成本为导向的技术优化稳步推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为风力发电、塑料机械、船舶动力以及加工中心等下游行业提供铸件产品配套。《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装〔2023〕40号)指出:铸造和锻压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是众多主机产品和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关乎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到2025年,铸造和锻压行业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布局与生产要素更加协同。到2035年,行业总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和持续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培育发展一批世界级优质企业集团,培育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公司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属于313和C34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上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市场需求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系统性影响,对公司主要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分析如下:

  1、风电行业

  风电作为新能源行业,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共提出了21项方案。其中,文件明确,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

  2023年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其中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2.84亿千瓦,采煤沉陷区规划装机0.37亿千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1.34亿千瓦。

  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及在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前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统计数据,2023年1-12月,国内风电新增并网装机75.90GW,同比增长102%,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

  2023年3月27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在巴西圣保罗发布《2023全球风能报告》。报告预计,到2024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将首次突破100GW;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也将再创新高,达到25GW。未来五年全球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将达到680GW,平均每年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136GW,实现15%的复合增长率。2024年后全球风电装机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其中海风装机增速显著更高,海上风电装机、新兴市场发展将成为未来5-10年风电装机提升的主要驱动力。2026年全球海风新增装机有望达到31.4GW。

  在碳中和以及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欧美各国将维持风电的发展节奏,亚非等新兴市场则将更为积极地推动市场扩容。据GWEC预测,从2022-2026年陆风新增装机口径看,除中国外市场的装机体量排名分别是欧洲、北美、亚洲(不含中国)、拉美和非洲中东。欧美市场体量大但相对稳定,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呈现出低基数下的高增速趋势,其中印度、越南等市场风电发展尤为迅速。从海风新增装机看,亚洲是最大的新增装机市场,欧美则预计在2025年打开增长。

  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快速提升,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建立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已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国地位持续巩固加强。为了实现国家“3060”战略,十四五期间将是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行业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短期内行业需要面对补贴取消后风电主要平价竞价上网,风电主要成本为固定资产投资折旧和投资资金成本,风机招标价格维持低位,一方面整个行业面临成本倒逼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实现技术迭代实现成本降低,行业将出现向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成本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聚拢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风机主机等投资成本的下降,在实现平价后风电投资具有了良好的投资回报,进一步会刺激装机规模的扩大市场容量和规模将得到有效拓展。

  2、塑料机械行业

  作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作母机”,塑料机械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联,产业带动能力强;符合科技革命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注塑机领域是塑料机械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注塑成型装备作为塑料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加工机械,可直接生产大量的塑料制品,还是组成注拉吹工业的关键设备,在塑料机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大约占全部塑料成型机械产值的40%。目前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注塑机产量占塑料加工机械总量的比例达到60%-85%。

  我国塑料成型设备的产量已经连续十余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塑料机械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在全球塑料机械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注塑成型装备产量约占全球注塑机产量的70%,已成为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第一大类。

  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家电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塑机市场与生产基地,我国注塑机进出口贸易更是连续多年保持顺差。根据相关数据预计,注塑机行业增长平稳,近十年行业增速在3-5%;目前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在600-700亿元,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在300-350亿元。

  2023年注塑机行业迎来复苏,注塑机的下游包括汽车、家电、3C、包装等,在财税政策支持制造业发展和设备更新改造、工业企业补库存即将开始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注塑机行业持续复苏。根据GrandViewResearch研究机构的最近报道,到2025年,全球注塑机市值预计达到224.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3.5%,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电子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将刺激市场对注塑机的需求。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风电铸件、塑料机械铸件和柴油机铸件、加工中心铸件等其他铸件,主要用于装配能源、通用机械、海洋工程等领域重工装备。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年产70万吨铸件的产能规模,最大重量250吨的大型球墨铸铁件铸造能力。规划的13.2万吨铸造产能已开始投产,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建设在2023年3月进入生产阶段。依托技术、产品、规模、质量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并在大型重工装备铸件行业中确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依据2011年9月中国铸造协会公布的中铸协字(2011)102号文件,公司被列入“中国铸造行业千家重点骨干企业”首批300家企业名单。2014年5月,公司被中国铸造协会评为“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在宁波地区,公司首发募集资金项目年产10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已经建造完成并投产;年产12万吨大型海上风电关键部件精加工项目从2020年7月份开始释放产能,项目在2022年第二季度内建设完成,达到22万吨的精加工设计产能规模,形成了完善的铸造、精加工产业链,满足客户“一站式”的交付需求。公司“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也已处于实施阶段,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稳步推进扩产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公司在2019年11月成立了宁波日月核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核电装备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业务。2021年1月成立了宁波日月精华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端合金钢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2022年9月成立了酒泉浙新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风力发电业务,逐步丰富企业产品线,增加企业利润点。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方式,在宁波地区形成了以股份公司与精华金属所在的宁波市鄞州区和日星铸业与月星金属所在的象山县黄避岙、贤庠大中庄三大铸造生产基地及贤庠大中庄精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研发、培育、实验,鄞州区生产基地实施“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化”产品类生产和象山生产基地专业化生产风电产品的格局。在宁波地区以外,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在2023年3月进入生产提升阶段,该项目配套10万吨铸造及10万吨精加工能力,将进一步辐射西北、华北市场,巩固企业在行内的领头雁地位。

  (1)采购模式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生铁和废钢,辅助材料为树脂、球化剂、孕育剂和固化剂等。公司主要采购模式为:销售部接到客户订单后交制造服务部和技术部评审,制造部根据订单情况测算所需各种原辅材料的用量和规格需求,采购部则视库存情况确定采购需求量、时间要求并及时安排采购。由于生铁产地距离较远且采购量较大,公司为保证资金安全及生铁品质,主要通过宁波本地经销商间接或代理采购的方式,满足生产需要。与主要材料商建立了长期稳定互赢的合作模式,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按单式生产、分工序制作的生产模式。在生产安排方面,公司销售部接到订单后,及时与制造部协商制定排产计划单,随后制造部根据排产计划单确定生产计划,并将派工单送达各车间进行生产安排。在生产工序方面,公司根据铸件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分工序生产。在毛坯铸造阶段,股份公司与日星铸业主要负责造型、熔炼、浇注等工序,精华金属和月星金属则主要负责清理等工序,其中,对砂箱、模具底座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自用铸件工具,主要通过外协予以解决。在机加工阶段,公司铸件产品的机械加工在公司“年产10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建设项目”和“年产12万吨海上装备铸件精加工”形成规模化产能之前,主要通过外协方式解决,由公司和客户确定的合格外协加工厂商完成铸件的精加工。随着工厂内精加工产能持续释放,开始实现了大型铸件精加工工序内移的战略。在风电产品大型化趋势越来越明确的趋势下,大型产品加工能力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3)定价模式

  公司采用“材料成本+加工费+利润”并结合市场竞争格局的形式向下游客户定价销售。由于铸件毛坯完工后需进一步加工才能投入使用,因此,根据交付状态的不同,公司产品定价大致可分为毛坯交付以及机加工交付两种情形,相应的,毛坯交付下的加工费主要包括铸造费用,机加工交付下的费用除铸造费用外,还包括机加工环节的成本费用。在该定价模式下,公司产品材料成本主要受生铁、废钢等原辅材料市场供求影响而波动,加工费则随着人工成本、加工耗时、加工复杂度及风险程度,以及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因此,为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公司一方面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材料消耗及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持续进行科技创新和装备更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是非标定制的工业中间产品,主要为下游成套设备制造商提供配套,所以主要采取一对一的销售模式,这一销售模式有利于公司客户资源管理、双方技术沟通、生产协调、供需衔接、后续回款管理、售后服务、市场动态研判的顺利进行。

  (5)生产资质

  2014年3月,公司通过工信部铸造行业准入认定,被列入“符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2015年2月,工信部公布“符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及撤销部分企业准入公告资格的公告”,全资子公司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被列入符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2020年12月份已达到铸造行业排放新标准。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致力于成为“低碳、环保、和谐”型高新技术重工企业,成为全球高端装备行业基础材质研究和高端装备部件主力供应商。公司产品主要分布在新能源、通用机械等领域,公司一方面致力于做大做强风电铸件和塑料机械铸件主要两个大系列产品,一方面通过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在核电装备运用和合金钢领域研究贯通,积极推进多领域布局,在重工装备领域形成独有的比较竞争优势。

  1、研发技术优势

  技术升级、工艺改进,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对技术研发的重视与投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的专利156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此外,公司还积累了包括“高强珠光体球墨铸铁风力发电行星架的低成本铸造技术”、“大型节能耐高压多油缸体铸件关键技术”、“100万千瓦超临界汽轮机中压外缸铸件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型厚断面球墨铸铁件组织性能控制关键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技术成果。凭借过硬的技术开发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系列开发业绩,公司在2019年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2020年获得“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1月获得“KY1693百吨级球墨铸铁乏燃料运输容器筒体铸件”国内首台(套)产品,公司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知识产权获取、管理、应用体系和研发能力。

  2、规模优势

  大型重工装备铸件行业是较为典型的规模行业,但在中国仍处于比较分散状态,在行业向纵深快速发展中,规模化经营才能有效降提升技术升级、降低经营成本、抵御市场风险将尤为重要。公司目前已拥有年产70万吨铸件的铸造产能规模,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投资的年产10万吨精加工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达产,年产12万吨海装备关键铸件精加工项目在2022年7月结项,年产13.2万吨大型化铸造产能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2020年11月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投资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处于建设期。上述项目全部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和54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

  (1)规模化采购优势

  公司有条件利用规模化采购的优势,在与材料、服务供应商的谈判中占据较为有利地位,从而在保证材料、服务供货质量、及时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

  (2)稳定的技术研发投入

  较大的产销规模一方面保证了研发经费的稳定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费合计投入25,872.90万元,有效的巩固和发展公司在产品技术研发领域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公司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改善员工工作环境,降低产品的单位能耗。

  (3)持续稳定的技改投入

  较大的产销规模保证了公司具有较强的设备投入力度,有利于工艺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在探索从成本领先走向技术领先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

  3、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致力于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风电铸件、塑料机械铸件和柴油机铸件、加工中心铸件等其他铸件,构建了涵盖新能源、塑料机械、船舶、加工中心和矿山机械等多个成套装备制造行业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这有利于公司规避单一行业需求波动风险,降低生产经营受下游某一特定行业景气周期变化的不利影响。在风机大型化趋势愈加明确的情况下,公司在2019年9月份建成了年产10万吨大型化产品铸造产能,2022年一季度再新增8万吨大型化产品产能,公司产品涵盖了大小风机全系的产品能力,快速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公司开始研发核电乏燃料转运储存罐,报告期内已具备批量制造能力,开始布局高端合金钢市场,在继续做大做强风电和注塑机类产品的同时,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大型压铸机对铸铁和铸钢需求的产品,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公司产品线,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品牌与质量优势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在技术优势、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配置了包括各类专用理化检测设备与仪器,确保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受到严格质量控制。公司产品质量稳定,产品综合废率控制水平良好。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轻量化越来越明显,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工艺技术路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国内外风电产品订单,得到了客户广泛认可,同时加强了市场对公司品牌的信任度,已经成为全球主要风电主机制造企业的重要供货商,业务量稳步提高。

  5、客户与市场优势

  大型重工装备铸件产品与下游成套设备制造具有很强的配套关系,成套设备制造商更换铸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较高且周期较长,因而双方易于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作为国内产销规模较大的大型重工装备铸件专业生产企业,凭借技术、规模、质量、品牌等优势,通过长期的合作,已经与下游众多客户建立了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与国内外主要风机客户的合作已全面深入,逐步形成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深耕国内市场,细耕国际市场的销售战略和优秀的客户群体。

  6、大型化风电铸件生产条件和技术储备优势

  随着海上风机装机量的迅速提升以及需求的快速释放,大型化的海上风电铸件生产能力已经制约了海上风机的装机速度,公司年产18万吨(一期10万吨)海装关键铸件项目已投资完成并达产,年产18万吨海装关键铸件(二期8万吨)项目已在2022年1月通过相关主管部门验收并开始释放产能。年产12万吨海装核心铸件精加工项目从2020年7月份开始释放部分产能,在2022年第3季度结项。年产13.2万吨大型化铸造产能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2020年11月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投资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处于建设期,为大型铸件铸造加工一体化储备了充足的产能和技术条件。

  7、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海上风机大型化趋势近几年已经明确,为了便于超大型的海上风机整机在海上安装的交付,主机厂商一般在临海临港区域进行组装,陆上运输已经严重制约了大型风机部件的交付,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星铸业坐落在宁波市象山县临港工业区,工业区具有大型码头进行配套,公司大型风电铸件已经通过海运交付,良好的区位优势将为国内海上风电主要建设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将形成批量海上大型风电铸件的交付能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65,564.08万元,同比下降4.3%,报告期内产销基本平衡。

  2、在风机招标价格持续低迷、风电全面平价上网背景下,风电全产业链均在生产和技术方面对成本优化做出了深入探索,产品销售价格均出现了一定下降,项目投产后资产折旧出现一定幅度增加,公司继续强化内部管理提升,通过持续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优化产品成本结构,在采购环节降本、技术提升降本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150.73万元,相比2022年增长39.84%。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基于行业分析并结合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将按以下思路发展:

  1、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

  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海上风电发展,风电主机功率大型化成为趋势,亦带动风电主轴趋向大型化。大风机单机功率大、单位面积装机容量大,对风能的利用效率高,发电效益更好,从而降低了成本空间。为应对这种趋势,公司将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抢占国内外海上、陆上风电市场制高点。

  2、持续布局宁波市外生产基地功能

  公司在大力建设宁波市内生产基地的同时,基于西北地区风电建设的研判,公司已实施西北地区风电项目配套产能的建设并投产,并拟定了后续功能提升目标,不断扩展提质增效的空间。目前,减少风机大型化后大型产品长距离运输困难和高额的物流成本,更快速、高效服务西北、华北地区风电建设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铸件行业的影响及竞争力。

  3、稳步提升铸造产能,加快推进精加工产能建设,逐步构建“一体化交付”产业链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经形成70万吨铸造产能,32万吨的精加工产能,但公司自有精加工产能不能与铸造产能匹配,在完成首发募集资金建设10万吨精加工产能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可转换债券募投项目:年产12万吨海装关键部件精加工项目的建设,并开始实施新增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产能的建设,将精加工短板补齐,在构建“一体化交付”产业链的同时,获取加工环节的利润,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4、致力于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的研发,拓展新的产品成长空间

  公司一直致力于球墨铸铁领域的运用和技术研究,在注塑机、风电、船舶等领域取得良好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将球墨铸铁技术运用在大兆瓦风机轴类产品,将其性能提升到锻造轴同类水平,发挥其成本竞争优势。对将此技术延伸到核电所需核反应棒废料储存转运领域,在解决核电发展瓶颈同时,为企业谋求新的增长点。

  (三)经营计划

  1、持续研发投入

  持续培养和引进研究型人才,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包括先进装备),结合潜在市场需求开展系列化研究,重视对取得的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和研究人员的保密工作,形成完备的知识产权体系。

  积极跟进主要客户对产品的技术和质量需求,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和质量创新工作,在风电行业致力于大型化产品的研发,以球墨铸铁技术为根本,不断攻克“厚大断面”技术。同时为应对主要材料波动对成本构成的压力,通过铸造材料优化,减轻铸件重量,优化产品设计,积极开发新材料工艺,新技术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2、销售

  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方针,广泛了解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发展战略,不断开拓新渠道、新客户。尤其为核废料储存罐研发成功后快速对接市场做好准备。对老客户(尤其是发展潜力大的优质客户)加强互动,从客户新品设计开始,各重要节点植入本公司要素。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紧跟风电行业机型大型化趋势,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向大型化产品和国际客户进行拓展,深化“两海战略”,争取公司风电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3、制造与扩产

  2023年公司产销量基本平稳,通过精益生产和IE生产,严格按照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减少库存产品资金占用。稳步推进扩产项目建设落地,力争早投产早出效益。

  2023年重点推动了内部熔炼工艺技改工作,协调政府部门和电力部门做好电力扩容,为公司全面使用清洁能源创造条件;同时推动造型环节价值工程,通过技术流程再造,减轻型砂再生系统的负荷,提高型砂质量,在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砂比和粘结剂的消耗量。通过以上两个工程的实施,达到减少排放、降低成本的目的。

  4、采购及成本控制

  根据新材料工艺,积极开拓新材料市场采购渠道,不断提高各类物资的性价比,降低采购成本,与核心供应商开展包括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合作,利用资金优势,扶持核心供方做大做强,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加强消耗的管控,提升产品出品率和良品率,有效的管控成本。

  持续推进成本考核,并把考核责任落实至生产班组,继而分解至每位员工身上,争取继续保持成本领先的优势。密切跟进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变化趋势,在满足生产的条件下,合理控制采购节奏,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

  继续通过质量标准化小组对员工违法工艺生产规定的行为检查,切实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公司产品质量成本。

  5、加强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力度,致力于成为重工行业零事故企业

  实施全员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员工识别安全隐患能力,上岗调岗换岗前对员工进行岗位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继续按“国一级”标准化开展各项工作,提高班组KYT活动实际效果,并对活动结果进行考核。通过安全标准化小组加强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检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员工学习环保知识及各种操作规程,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持续推进环保设备改造,优化用能(绿电等清洁能源)结构的投入,同时优化生产设备及布局,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持续优化努力改善工作环境,严控不良操作现象发生,确保环保设备有效运行。

  继续研发和引进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改善工艺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排产工作,均衡生产,逐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6、持续完善公司激励制度

  为使员工充分享受公司发展的红利,及充分调动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员工的“六大任务”分月度公平、透明的考核并量化形成完整的数据库。作为员工月度绩效和将来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依据,有效的结合了员工短期和长期利益诉求,让员工通过公司平台来进行“创业”,进而获取财富,最终形成公司得到良好发展、员工分享公司发展红利的良性循环。

  7、继续做好风场滚动开发工作,为主业赋新能

  2023年公司完成30万千瓦时风场项目开发和并网事项,2024年将通过出售部分股权方式回收现金,在获得合理回报的同时,为主业赋能,同时将做好后续资源的建设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上涨或维持高位的风险

  公司铸件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生铁和废钢及合金、树脂等,若原材料价格上涨或维持高位,原材料采购将占用公司更多的流动资金,从而加大公司资金周转的压力,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产品成本持续走高,如果不能有效的将增加的成本向下游转移,可能导致公司产品获利能力继续下降。

  2、行业集中、客户集中的风险

  2023年风电类产品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超过80%,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半年度销售总额的接近50%,如果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出现问题,或者公司主要客户所处行业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

  公司属于大型重工装备企业,生产条件复杂,部分工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虽然企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并获得了国家一级安全企业认证和国家级绿色企业称号。但如果由于重大安全生产或环保事件,可能对公司正常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4、市场需求量波动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由于新能源产业还处于发展上升阶段,行业经过2018-2020年高增长后,2021年中国对陆上风电实行平价上网,2022年对海上风电将实现平价上网,虽然中国提出了“3060”碳中和规划,对行业长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风电行业的技术也得到了持续进步,但由于补贴前后投资收益有一定的差距可能会导致风电投资收益波动而影响业主投资积极性,从而导致短期出现需求波动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大,资产折旧和资金压力对业绩形成压力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陆续在宁波基地建设了年产13.2万吨大型铸件项目并投产,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在酒泉建设了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大型铸件铸造、精加工项目,随着产能的迅速提升,如果市场需求或公司订单并没有同步提升,可能出现资产闲置从而相关折旧和资金成本导致业绩承压;酒泉项目主体厂房为开发区建设平台公司代建,目前公司通过租赁形式进行生产,如果收购后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的固定资产规模,形成一定的财务压力。在未进行收购前,如果建设方不能依约履行租赁义务,对项目公司持续稳定经营将存在一定风险。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以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作为发展重要推手,强化成本领先优势,不断推出质量水平更高、价格更低、性能更优的产品,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提升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合作。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4
日月股份
击败了72%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21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10亿股,占流通A股21.68%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2.23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