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4-24 21:40:0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立讯精密002475)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公司产品、业务布局呈现多元化和垂直一体化的特点,综合覆盖零组件、模组与系统组装。

  (一)消费电子行业

  2023年以来,尽管受全球经济下行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行业整体较为低迷,但随着下半年各大终端品牌一系列新产品的发布以及新技术的加速应用,终端需求呈现复苏迹象,产业链从主动去库存转入被动去库存阶段。据全球知名数据研究机构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470万台,同比增长7.5%,其中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1140万台,同比增长5.5%,TWS耳机出货量1510万台,同比增长10.6%;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上涨8%,达到3.19亿部,结束了过去连续九个季度的低迷。这表明整体市场正进入稳定复苏状态。与此同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推动消费电子行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伴随AI(人工智能)和XR(扩展现实)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未来AI技术在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穿戴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拓宽了行业的成长空间。

  (二)通信与数据中心行业

  2023年,通信行业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业务所涉及的铜连接、光连接、散热模块、服务器以及通讯射频等领域亦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铜连接产品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产品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服务器内部的短距离传输场景下,铜连接对于散热效率和信号传输以及成本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铜互连仍是当下以及未来许多应用中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据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发布的高速线缆、LPO和CPO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内,高速线缆的市场规模也将呈现倍数增长的趋势;而随着突破性光学技术的引入和发展,光连接产品使网络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市场规模也随着未来数据中心往更高算力快速发展而扩大。据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预测,未来5年(2024-2028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

  随着算力技术的高速发展,终端对于散热技术的需求和要求也相应提升。其中液冷技术逐渐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新型解决方案,特别是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技术,通过利用液体与服务器进行高效热交换,显著提高了散热效率。未来随着数据中心对高效率和环保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液冷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

  服务器作为算力的核心载体,其市场需求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而呈现急剧增长趋势。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AI服务器出货量达120万台,占据服务器总出货量的近9%,年增长达38.4%。未来随着大型语言模型等AI应用的发展将进一步拉动服务器的整体需求;

  在通讯射频方面,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多国加快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显示,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处于领先地位,新加坡、荷兰、韩国、芬兰、瑞典

  等国家排名较为靠前,欧洲国家互联网发展实力普遍较强,中亚和非洲地区的互联网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未来几年基站射频行业将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三)汽车行业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产销量和市场渗透率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3,009万辆,同比增长12%,增长率时隔六年再一次突破10%。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动力。此外,得益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持续努力以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202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随着电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和整车制造成本的逐步降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智能座舱方面,随着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设计不断涌现,包括车辆内部配置了高清触摸屏、语音交互系统、个性化设置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驾驶和乘坐的体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座舱能够根据驾驶者的习惯和偏好自动调整座椅位置、空调温度等,甚至还能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适时发出提醒。此外,随着5G技术的普及,车辆与外部信息的连接更加紧密,智能座舱能够实时接收和处理来自云端的各种信息,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服务。

  在智能驾驶方面,当下诸多车型都配备了L2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环境下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如自动跟车、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等。这些系统通过搭载先进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高精度传感器对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快速搜集,结合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车辆行驶状态的精确控制。同时,为了确保安全,智能驾驶系统还配备了多重安全监控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汽车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突破点。

  (四)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财富》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3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中排名第1位”等荣誉称号。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专注于消费电子、汽车和通信等产业。一直以来,公司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技术突破和工艺制程优化,以“摆渡人”的角色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赢得了全球头部客户的高度评价与长期信赖,同时也为公司的高质量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产品主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及医疗等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品类核心零部件、模组及系统级产品,其中:

  (1)消费电子业务

  (2)通讯与数据中心业务

  (3)汽车业务

  (4)医疗业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智能制造:数字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不断深度融合,公司时刻紧扣智能制造这一底层逻辑,大力推动自动化工艺、数字化应用对制程开发、人员组织及生产方式的持续赋能。

  在数字化应用方面,公司引入SAP、PLM、MES、WMS等系统,实现从设计研发、生产到营销、采购、仓储、售后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和生产制程的进一步优化,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实现生产效率和良率的不断提升。

  在自动化工艺方面,公司积极发挥机器视觉在精度、速度、重复性、可靠性、信息聚合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实现工艺制程中精密电子元器件的定位与检错判断、组装过程中零件与治具的主动配合定位以及零组件产品外观机器AI辅助检查,依靠机器视觉的测量数据实时反馈,增强自动化设备的深度自学习能力,打造自动化工艺的闭环控制。

  (二)战略布局:前瞻规划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在公司“三个五年”的战略指引下,公司时刻把握市场动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以协同发展为根本目的,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前瞻布局,致力于为市场提供产业链完整、极致的综合解决方案。一方面,依托在消费电子领域深度积累和不断打磨的综合能力,公司已构建“工艺+底层技术”的能力拼图,以能力为敲门砖,实现在核心客户新老产品及其他消费电子客户海量市场的不断开拓。此外,公司持续将能力横向拉通,跨界赋能至汽车、通讯板块,凸显了公司在相关板块的差异化优势,有效支撑了商业计划的落地实施,实现了公司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另一方面,凭借多年来对各细分市场的深耕,公司在工艺上已具备完全自主的关键核心制程能力,包括模/治具设计加工、裸铜抽线、塑胶粒成型、冲压/锻压件加工、精密植入成型、表面处理、SMT、SiP以及系统级组装测试。通过在零组件、模组、系统级组装顺向或逆向的垂直整合,不断深挖产品价值的深度。

  在产业链国际化的时代趋势下,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正向纵深发展,除国内的广东、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外,公司已在越南、印度、墨西哥、德国等国家与地区搭建了成熟的产能基地与研发中心,在就近服务客户、提升产品成本优势的同时,高效集聚海外高精尖人才资源,为团队开拓高端市场、高品质服务客户提供强劲支撑。

  (三)研发创新:推动技术革新与产品迭代

  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推动传统制造工艺的革新,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并将各段精密制造工艺平台化、模块化。公司高度重视底层材料和工艺制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自有研发团队通过与全球头部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多个研发实验室,在快速掌握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司在精密制造实践上的深入理解,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全面赋能,实现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制程的联合创新,并加速公司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将研发资源分为前沿科技投入和产品迭代投入两大方面。前沿科技投入占整体研发费用的约30%,专注于底层材料、工艺和制程等领域的创新研发。这一投入旨在支持公司中长期的产品与业务规划,确保公司的产品能够在未来的20年内在全球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产品迭代投入则集中在因应产品的迭代升级而进行的工艺制程革新的开发上,从新产品的概念形成,到新产品导入(NPI)、验证及量产出货,都留下了公司的创新足迹。借助这种研发策略,公司不仅能够保持现有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在新兴技术和市场领域中抢占先机,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历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果均呈稳步上升态势,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 232.78亿元,其中报告期内81.89亿元;在研发成果方面,公司2023年新增专利1,527项,累计拥有6,202项。

  (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公司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核心,把握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变革趋势,专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机遇、保障员工权益、实施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以及坚守商业道德等关键领域。在内部管理上,我们不断跟进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借鉴行业内的先进经验,努力提升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我们通过持续的内部培训和流程优化,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内部的理解与支持,并在日常运营中高效落地执行。在外部沟通上,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与各利益相关方保持密切的互动,及时了解并回应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我们通过公开透明的沟通,增强了与投资者、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共同推动企业向可持续的未来不断发展。

  基于SBTi1.5℃路径要求的减碳目标,公司按照气候行动规划路线图稳步推进碳盘查、碳减排、碳中和的行动规划,并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气候变化战略进行定期审视和调整,我们通过屋顶光伏、直购绿电、绿能基金投资、绿证采购等方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降低电力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期内,公司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提升至63%,超额完成“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到50%”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节能改造,显著减少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合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00,057.45tCO2e。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计54间工厂获得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0间工厂获得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4间工厂获评国家级或省市级绿色工厂,14个子公司获得UL 2799废弃物零填埋认证铂金等级。

  (五)人才战略:构建创新与发展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尤其是“高精尖”的原创性工艺、材料、技术研发人才以及实战经验丰富、富有行业洞察力的管理人才,是推动立讯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的关键要素。自立讯成立至今,公司始终坚持夯实人才资源基础,依靠人才,发展和壮大人才。目前,立讯拥有一支近2万人的研发技术团队,这支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团队,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精英,是立讯取得各种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的中坚力量。对于人才的选育用留,公司坚持在“事业上成就每一个人”。公司的快速发展为员工干部提供了许多成长平台,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机会驱动着员工向更高水平、更高标准做自我要求,团队潜能、使命感、荣誉感得到充分激发。其次,公司在“利益上激励每一个人”。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及股权激励计划,大大增强员工干部的获得感,切实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有力推动公司人才“从引进来、强起来,到留下来”,在为传统优势领域保障充沛人才的同时,也为新领域、新业务的开拓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我们用“情感打动每一个人”。通过加强员工关怀,我们努力倾听各级员工干部心声,主动关心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家庭幸福,借助这种情感上的互动建立和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消费电子业务

  2023年,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发挥垂直整合及成本管控优势,经营绩效在报告期内得到稳健提升,随着下半年各大终端品牌一系列新产品的发布以及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消费电子市场在下半年回暖趋势明显,特别是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个人计算机等主要品类正逐步扭转低迷状态。在智能移动终端、健康穿戴、声学穿戴、智能办公、智能家居等业务领域,公司凭借扎实的产品研发能力、领先的自动化制程开发水平、高效的精益制造能力以

  及团队同仁的精诚协作,主要业务线在报告期内均实现量与质的突破,产品如期高品质交付并收获核心客户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纵向整合与横向并购,在消费电子核心能力的提升和业务规模的拓展均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一方面,基于当前在SMT、SiP等方面深厚的经验与技术储备,公司通过收购美国射频(RF)前端芯片制造商威讯联合半导体(Qorvo)位于北京和山东德州的所有资产,进一步培育了公司在射频前端模块的精密制造能力,并强化垂直一体化服务优势,推动公司实现从系统封装到模组封装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公司联营方借助优质的同业并购,进一步扩大现有业务规模体量,实现了更优的资源配置、更高的生产效率与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充分发挥与联营方在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优势,为消费电子核心零部件、精密模组业务带来了更多增量发展空间,为实现“老客户新产品”的拓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2)通讯及数据中心业务

  自公司切入通讯及数据中心产业以来,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以“应用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为产品核心战略,以科技创新为重要驱动力,在各技术领域搭建起公司独有的能力沙盘,并通过广泛的专利布局以及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逐步构建起强大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尤其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公司协同头部芯片厂商前瞻性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共同制定800G、1.6T等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部分细分领域产品如外部高速铜缆、线缆及连接器组件、背板连接器及背板线缆、HSIO、SSIO等更是以领先的技术、成本优势和优异的产品表现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以此为切入口,全面拉动光连接、散热、电源模块等产品与头部客户展开进一步深度合作,报告期内,公司在此战略指引下,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3)汽车业务

  2023年,我们依托强大的智能制造平台,充分利用在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快速迭代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全球化供应链优势、研发创新优势,结合对车规级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的深度理解,快速实现向汽车产业相关产品的跨界赋能,并基于与海内外头部主机厂和汽车品牌客户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汽车业务相关产品(高/低压线束、高速线束、充电枪、汽车连接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液晶仪表、三合一电机系统、AR HUD、DMS等)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报告期内各产品线市场需求强劲,业绩呈现高速增长。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格局

  2、未来发展战略

  当前,公司已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等领域构建起一个多元化、集成化、协同化的战略版图,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齐驱并进,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面对新环境、新市场、新客户,公司将继续贯彻“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在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的前提下,顺应通讯市场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趋势,动态调度内外部资源以全力支持通讯/数据中心业务和汽车业务的高质量成长。在研发创新方面,公司将持续构建一流的研发人才团队,并深度聚焦底层技术、新兴材料、工艺制程的复合开发,结合对前沿技术演进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客户产品痛点的深入剖析,以“想客户之未想”为出发点,前瞻性地投入更多研发资源,既为客户的下一代产品做充足的预研和技术储备,同时也拓宽了公司的能力边界,并以此打造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将充分借助数字化应用与AI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端的赋能,对产品的设计、研发、量产、检测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帮助客户实现更高效、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落地。

  3、下一年度经营计划

  展望2024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仍将为公司所处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下,挑战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基于此,公司将持续坚守主业,找准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以“摆渡人”的姿态,为客户以及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每轮消费电子的景气周期主要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驱动。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还是虚拟现实等领域,公司将持续深化从核心零部件、模组到整机系统组装的垂直一体化能力,优化公司的底层技术与工艺的开发能力,并通过多年来在消费电子行业所积累的制造经验和市场影响力,结合“AI+”的触角向各个细分领域延伸,实现对产品的持续赋能和差异化经营,为更多的特定场景打造更丰富的生态组合。

  在通讯领域,公司将持续推动在光/电连接、液冷散热、电源、射频通信等产品的技术创新,在行业技术演进的引领下,通过全面的前期调研和沙盘推演,深度把握产业链核心价值所在,构筑具备护城河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在商业机会的拓展方面, AI技术的高速迭代推动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对传输、散热等硬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市场、新机遇,公司准确定位国内外头部云服务客户,有的放矢,快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着力锻造为全球领先客户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的能力,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开辟更多的增长动能。

  在汽车产品领域,伴随越来越多传统主机厂以及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厂商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行列,过往相对封闭的供应链格局正经历重大的演变,在此背景下,同时具备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研发制造经验的厂商将更能适应未来汽车产业高效率,快响应等发展模式和节奏。当前,公司团队在汽车领域历经十余年的打磨与锤炼,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车身电子、电源管理四大细分业务板块,并据此打造完整的产品矩阵与垂直一体的服务体系。在未来,公司将持续夯实既有能力基础,不断提升优势产品在海内外多元客户的覆盖率,并借助平台化的优势和深度战略合作的出海口资源,使公司Tier 1产品在实战的历练下,能不断打磨、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在未来三个五年实现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凝聚了全体同仁的智慧与汗水,更是我们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以及打造“百年老店”的坚定决心与信念的体现。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守初心,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通过持续精进内部运营管理能力,深挖内部潜力,以“匠人精神”在各平台运行机制、运行效率、运行质量上努力追寻极致,确保适应自身各产业模块的发展需求,致力于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实现“三个五年”战略计划的宏伟蓝图。

  4、为实现未来发展战略所需的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61%。2024年,公司将继续扎实有序推进各项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在新市场开拓及新项目投产仍存在一定的资金需求。随着行业地位的提升及客户关系的稳固,公司在竞争格局上取得了一定优势。后期,公司将持续通过专案管控方式严格控制资本支出,定期对资本支出投资回报情况进行分析检讨;在应收账款和库存管理等环节持续进行深度优化,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将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在不同阶段充分考虑各类融资手段的有效使用,合理调整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

  5、未来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受美元利率持续高企、地缘政治紧张、国际贸易疲软以及气候灾害增多等多重挑战的影响,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缓慢。若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相关影响将给行业及公司带来一定冲击和挑战。

  (2)汇率风险

  目前公司境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主要以美元结算。2021年-2023年,公司境外销售额分别为

  14,345,285.02万元、19,380,364.69万元和20,675,602.05万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3.18%、90.55%和89.16%。由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造成一定影响。为减少汇率变化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尽力掌握汇率走势,严控外币净资产比例,通过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方式,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3)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推动各项业务的高质量成长,不断加强在消费电子、通信和汽车等领域的横向拓展与垂直整合,体系内经营主体较多且相对分散,加之地缘政治、中美摩擦等因素,公司主要客户对产能国际化程度要求日益高涨,这对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及优质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若公司管理水平不能支撑自身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

  (4)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公司十分重视与重要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并且短期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尽管相关客户在业内均属于顶尖客户,具有强大、领先的市场竞争力,且与公司保持了多年的稳定合作关系,但如若重要客户发生严重的经营问题,公司也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在客户、产品及业务的多元化路线,以工艺+底层技术为支撑点,持续进行横向拉通、跨界赋能,努力开拓新市场、新业务。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10
立讯精密
击败了92%的股票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长期趋势长期一般,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9.88元。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